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常是自己身上,有深深的伤痕。据说,希腊亚力山大王崩逝世以后,臣仆们看到他遍身伤痕,共二十一处之多,有的伤近心脏,但没有一处是在背后。
基督徒的身上,也会有伤痕,如果在历史上留下他曾存在过的足迹。
不过,这是属灵的伤痕。
伤痕的来源不同,大致是来自两方面:仇敌和自己。
古时的武士,常是有两把刀,一长一短。所罗门王的勇士也是如此装备: “ 手都持刀,善于争战;腰间佩刀,防备夜间有惊慌”(歌三:8)。 手持长刀,是预备用以攻远敌;腰佩短
刀,是防夜暗中忽然身边有警,需要应变。
基督徒的近敌是自己。我们必须要对付自己,治死自己,才可以遵照执行主的旨意,为祂的国而争战,这就是: “ 靠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罗八:13)。十九世纪的美国名布道家芬尼(Charles Grandison Finney,1792-1875), 被称为 “ 近代复兴之父”,有一篇讲章,题为 “ 基督徒都该死!”就是这个意思。
这对付肉体的短刀,所给的痛苦却很长,在另一方面,也可以称之为神的雕刻,说明这不是靠自己,而是圣灵的工作。但要挥刀争战攻敌的圣徒,必须自己受对付,不能不顾自己。
“ 二刀集”的文章,是看圣灵在这两方面的工作。
除旧更新
求你复新我们的日子(哀五:21)
那位人类最智慧的王所罗门早就说过: “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一:9)。 哪 里有什么真的新纪元! 人厌烦生活 , 自然也不是新的感觉。
但在基督里,有新的盼望: “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五:17)。这真是了不起的宣告。
如果人本身没有改变,外面的事物变来变去,还是旧观。在旧人旧观念中,建造不出什么好东西。水流不能高于源头。好泉源才会出好水;好树才可结好果子。
在一天的开始,让我们重新奉献自己。
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 在生命将临终点的时候,妻子早于十二年前离世,他祷告说: “ 主啊,我再次奉献给你,我的心,我的生命,我的一切。在我的余生,我绝不丝毫偏离!”
每天有新的开始。
旧人中的生活,完全是不合神旨意的,必须要除去,彻底拆毁焚烧,从根基上再开始建造。
看旧圣殿被夷为平地,是羞辱的事,是悲痛的事,也是许多人迷惑不解的事。
那不是许多爱神的人心被恩感的奉献吗?
那不是神分别为圣的地方吗?
以色列的荣耀,人所夸口,所倚靠的, 耗 费了那么多财物和时间所建造的,为什么竟化为轻烟了呢?这真是摧心裂腑的疼痛。 但那正是从新开始的机会。
问题正出在这里:他们倚靠这外表的东西,竟忘记了寻求神,行神的旨意,讨神的喜悦。神不能容忍这种错误。
求主使我们单纯的爱主,寻求祂的心意,每天都有新的开始。
不能再前进了
出门旅行观光,会到一些地方,迎面有个牌子: “ 到此止步!”再没有那么杀风景的了。而往往刚好那是风景最好的地方,不论是真的,或只出于想像,总是不胜怅然。
库利治(Calvin Coolidge, 1872-1933)是美国第三十任总统
在任期将满的时候,他 竟然 宣布 , 无意再行竞选联任。在离场时,有个记者拦住问他,是否可以更详细 一点 说明理由。总统说: “ 因为再没有进展的机会!”
这个答覆,也许只是托词,也可当作幽默话。不过,成功的顶端,常常是 “ 到此止步”的怅惘。
库利治在任期间(1923-1929年), 行重商政策,经济发展蓬勃。他曾说: “ 建造工厂,等于建造教堂;在那里经营,就是在那里敬拜!”
真的一样吗?喝雅各井中的水,与生命的活水,听起来一样,也许有一段时间,感觉类似。但所不同的是,喝了井水,还要再渴;喝了生命活水,就永远不渴,要在他里面一直涌到永生。
库利治任期完了,经济大恐慌就开始,工商业凋敝,工人失业,许多大老板自杀了。这都是没有生命活水的结果。
这好像是所罗门王传道书的注脚:追求日光之下的成功,会导致虚空的怅惘,是虽荣犹苦。但属灵的追求,却全然不相同,是虽苦犹荣。保罗说: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
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
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3,14)
这永不会走到绝路的失望,感受成功的失败。越像基督,越有满足的喜乐。
洁心
这些人已将他们的假神接到心里(结一四:3)。
人的悲剧是离开真神,然后寻求什么填满心中所留下的空虚。结果,寻得了假神。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说: “ 人容易陷于偶像崇拜,因
为我们遗传的本性有那倾向,似乎以此为乐。”
把假神接到心里的人,在表面上可能仍然维持工作,有敬虔的外貌,但心中想的是另一回事,真可说是 “ 另有主意”,是假神在当家。结果,很容易走上错路。
我们最知道,自己的假神是什么。
少年人的假神,多半是 “ 兴趣”,是自己的喜好。这些虽不一定是罪,却很容易引人离开正路,失去起初的爱心。
及至年长了,建立了一定的工作根基,那时的假神是 “ 事业”,表面看来仍然是为主热心,也许更加热心;但心底下是为了自己,不然,为什么用那多自己的方法呢?
心偏向邪,是走上差路的开始。根治之道,还是在于 “ 正心”。圣徒是 “ 藉着圣灵得成圣洁”(彼前一:2) , 又 “ 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彼前一:22),就应当尊主为大,靠圣灵行事。
求主在我们心中设立祂的宝座,作王掌权。
同工岂必同酬
我们是与神同工的(林前三:9)。
保罗在哥林多的时候,并没有 “ 专业使徒”的身分。他从雅典到哥林多的时候,投奔了制帐篷为业的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妇,和他们同住,作一名技术工人。因为老板是犹太人,安息日可以停业休息, “ 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徒一八:1-5,11)。
有一段时间,保罗的情形相当狼狈: “ 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并且劳苦,亲手作工”(林前四:11,12)。
但他并不曾因为经济上的困难,而在真理上妥协;保罗不是思想在胃里的那种人。他说:
我白白的传福音给你们,就自居卑微,叫你们高升....
我亏负了别的教会,向他们取了工价,来给你们效力。
我在你们那里缺乏的时候,并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林
前一一:7-9)。
可见保罗的心,不在于得工价。他说: “ 我也甘心为你们的灵魂费财费力”(林前一二:15)。如果人会像保罗一样,看得见传福音是为得人灵魂的投资,他就会甘愿把灵魂摆上。
这清楚的给我们看见,如果照今天教会中通用的行话,保罗所作的是 “ 义工”。但这个语词,保罗 完全 不熟悉,圣经中也没有这个观念。
义工与雇工
我第一次听到人说 “ 义工”这个名词,是很久以前的事。 不知道是谁,把这个社会上用久了的名词,移植到教会中来。 但现在仍然记得,那乍对新观念的惶惑。虽则只是短短的一会儿。那反应是:难道其余的是不义之工?
不过,马上就想得到,所谓 “ 义工”是义务工作的意思。
但 “ 不义之工”到底也是有的。圣经说: “ 巴兰就是那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彼后二:15)。当然,不是所有的工价都是不义的。对属主的人来说,事奉和工价没有必要的联系,只有得救蒙爱是事奉的先决条件。 因为在世俗的机构,作工就希望得利,免费是例外;不过,美国的义务工作者,的确作了许多事。但在教会事奉,工作是蒙恩人表现于行动,而教会本身就是非营利机构,我们不是也对人这样讲吗?
当然,事奉神的人有物质的需要,以维持其生活;而实际得服事益处的人,既然同是神的儿女,也有供应事奉者需要的责任。圣经说: “ 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提前五:17)。这包括精神上的尊敬,和物质上的供奉。但圣经绝没有教导我们,要钱才作工。 “ 为工价而服事神的,可能为了更高的工价而服事魔鬼。”
据说:有一个教会聚会的时候,新来的传道人请长老领公祷;没有反应。传道人再重申前请。这次讲话了,长老 是抗议 说: “ 我们请你来的时候讲明的,不但是要传道,连祷告也包括在内喏!”很可能这只是个笑话。但如果只讲聘任传道,是否就可以不祷告了呢?
雇工观念是非圣经的世俗文化。看看圣经里献上身体作活祭的事奉,只讲到照所得的恩赐事奉工作,而完全没有讲到薪酬(罗一二:)。其中理由不难了解:如果人没有为恩赐投下本钱,是白白得来的,哪有资格争取回收?
义工的自义
如果义工观念存在,就自然会使某些人自以为高人一等: “ 看,我比你好!” 或说:“你管不了我,我又不拿你钱!” 这种自义态度,比不作工更不好,哪还谈得上蒙神记念。
要知道,能在事奉主的工作上有分,并不是你向主,向人施予恩惠,而是蒙了恩惠, “ 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腓一:29)。 如果 使徒 连受苦都可以算作是主的恩惠,何况工作呢!
在事奉上既然不能自义,要像保罗一样的甘心费财费力,也就不能有我是施主,我是老板的态度。而应该规规矩矩,谦虚谨慎的工作。
在这一方面,美国人有更正确的认识;而且那种宣教士精神,不限于宣教事工。
一九六一年,甘迺迪总统号召 “ 和平工作队”,派遣义务工作人员,对开发中国家,提供专业技术及教育服务,为期两年。他告诉国人,参加和平工作队,所面临的工作条件艰苦,生活差,有时还要冒生命危险。但成千成万的人响应呼召,工作达到全球数十国家地区。这些人中,没有自义自负的态度,也没有纪律的困难。
有一次,我去一个慈善机构经营的店,工作在那里的,全部是义务人员。遇到负责人当众责备一名工作者,因为她工作时间跟朋友在一边闲谈,忽略了分内的事。被责备的人唯唯接受,连声道歉认错,立即回去工作。这是何等的工作态度。当然,圣徒的事奉应该超过这标准。
义者的爱工
圣徒是因爱主而劳苦(帖前一:3) , 这是蒙救赎的人唯一应有的态度。 “ 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因为知道从主那里,必得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西三:23,24)。
同在主爱里的人,可以说: “ 我们是与神同工的”。如果像保罗一样,一面制帐篷,一面传道;也可以像在 “ 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的时候 , 保罗为道迫切”(徒一八:4,5),或 译“ 专心传道”,意思说,当两位同工来了,可能带来了马其顿教会的供应(林后一一:8,9),使保罗不必顾虑生计,得专一作工。在任何一种情形之下,他都是不折不扣的与神同工。
法国 着 名史学家兼政论家陶克卫尔(Alex de Tocqueville, 1805 - 1859)于访问美国之后,著书称道美国义务工作精神的伟大。 他指出 ,美国人乐于从事义务工作,是由于改教运动时,马丁路德根据圣经倡导 “ 信徒皆祭司”,结果人人参与事奉,不同于罗马教的只容少数教职人员参与圣工,因而教会增长,福音广传。因此,有人说: “ 魔鬼最大的成功,是发明了教阶制度,成功的推销给教会。”
因此,我们应该觉醒,动员信徒,起而参与主工,大家成为与主同工的,不应该让庞大的资源闲置不用。首先,把 “ 同工”和 “ 义工”间这个不必要的区分予以消除,统称之为 “ 同工”;一切为爱主的事奉,不应该有差别。如果定要同工同酬的话,现在还不是时候;时候到了,在基督台前,并不分有薪酬或义务的同工,不是按教阶,而是照各人忠心的程度,得各人的赏赐。在今天,我们且把称呼调整了,也会带来观念的调整,使我们的事奉更殷勤,爱主更真切,跟主更亲近,直到主再临。
追寻者
少女有自己的梦。美丽的少女,有美丽的梦。虽然不是所有的梦都得到实现。
梦得不到实现,是不满足。梦实现了,也不是满足;至少是不长久满足。这是矛盾的现实。
像其他的人一样,她起头只是追逐生存,更舒适些,那就是她快乐的梦想了。环境并没有拒绝她。她得着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但是,迈进第一道成功的门,并没有带给她满足;甚至几乎不曾意识到经过的快感。
她进一步梦想地位。她爱幻想,少女充满了色彩的幻想:罗曼蒂克的故事,常映现在她的心头:有一天,骑着白马的王子,会来跪倒在她膝前,把闪亮的戒指,戴在她的手上。那一天终于来了,比她预期的更早些,还没有来得及准备。而且是一位真正的王子。虽然没有骑在白马上,但坐的是最名贵的汽车。他来向她求婚;她答应了。当那只常给别人抱孩子的手,戴上了硕大的钻戒;她不曾咬自己的指头,还是用那戒指轻轻割一下手掌,疼痛证实了那并不是梦。这段路程抵达圣保罗大教堂的红地毯,神话般的婚姻,金碧辉煌的马车,将她载入了宫门,似将永远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美梦的实现带来满足。
她当然不必再为生存而挣扎。一群围绕在左右的人,需要靠她的恩惠而生存。但王宫并不是喜乐的泉源,她的满足在荣华中消逝了。
现在,她要追寻名声。成群摄影机的焦点,追随着她,使她的行动,成为世界转动的焦点。超级巨星和王妃,奇妙的聚合在一身。她成为当世最有名的人。但所得的满足,像照像机的闪光,绚烂很快就归于平淡。也许,比平淡更感觉虚空。黛雅娜王妃可说是名高盖国:由英国的王妃成为黛妃的英国。终于她登上了 “ 民心的女王”宝座;她统治的疆域,远超越蕞尔岛国,而达到了太阳不会沈落的全地面!
还有什么可能使她满足呢?为了吸引人的注意,她要更多的衣饰,来增加外面的美观;这要金钱来满足其需要。如果在婚姻的架构内不能供应,不惜于婚姻以外追求。这把她带离了家庭的正道。加倍的金钱,还不能买得先前一半的满足。乍裁的合体新衣,依旧是厌倦;刚换的新车,立即使她想下一部。谁能知道内心的饥渴如何止息?
于是,她尝试着追逐肉欲的满足。放纵狂欢,时常把她送进 各种各色新鲜男人的怀抱里;追寻快乐的旅程,把她带到这星球表面不同的地区。换地方,也换伴侣,会找得到真正的满足吗?留在海滩上的脚印,潮水来了,一个一个的抹去,没有存在的痕迹。青春,随着一页页撕去的日历,在追寻中失去。
三十六岁,是人生日正天中的时候,再过一刻,就从全盛的顶点降落,渐渐趋向暗晦。 “ Carpe diem ”(抓住今天) 的
声音,在她心灵的深处呼喊。有人造的光,长夜也是白昼。
总算好,她不是英王亨利八世的皇后,也没有生在沙地阿拉伯王国,否则那美好的头颅,会被快刀斩落,另一个结局。
是子夜,也是她生命中的午正。飞驰的快车,没有驶到隧道的尽头,却撞上了绝路:死亡!强壮的死亡,黑色的巨手,取走了追寻者,美丽只变成追忆。
娜玛珍(Norma Jean Mortenson, aka.Norma Jean Baker)生在洛杉矶,长大在孤儿院,她从小跟贫穷结交,却出落得一名美丽的金发少女。
她孤独的走上追寻的道路。首先是基本的需要,脱离缠绕着她的缺乏,不再尝饥饿的滋味。这欲求不比她的胃大多少,衣服只需要够遮盖她继续长大胴体,并不难得到满足。但她心灵的需要,却远远大过这些,驱使她不断的追寻。
经济恐慌的记忆,物资缺乏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因此她追寻金钱,用一切的方法追寻金钱;当然包括牺牲原则的方法。她进入了电影圈,用青春换取了金钱。简单的方法是,穿最少的衣裳,有最多的收入;暴露肉体,是显露之路。据说,制作幻梦的电影公司,只要拿到手她签名的合同,就可以得到所需要任何数额的银行贷款。她有了今生用不完的金钱;但金钱并不能使心灵满足。
她也追寻著名声。 “ 玛丽莲梦露”这个名字,成了性感的代表。她的行动,连那些不值得恭维的行动,都是引人注意的重要新闻,和照片一并发布在印刷及电子媒体上。她是电影界最显赫的超级巨星,名声如果可以度量的话,可算是到了最高峰。但并没有给她所期望的满足。
心灵在喊着不满足,特别是静夜的时候。她当那是肉欲的需要。枕畔不同的伴侣,像更换新衣一样的随便。但不能够变换的,是相同的空虚。无论走到哪里,空虚如同影子随着她,没有办法可以丢开。空虚是没有形体的,却黏附着挥之不去。脱卸了衣妆,仍然在那里。
还要追寻什么呢?
噢,地位!她不是生在帝王家,也没有足够的学识才能,可以作跻身高位的台阶;而且更没有承担跟高位而来的任何意愿。但她可以使世界上最有权位的领袖,拜倒在石榴裙下,作她恭顺的仆役。这样,她是不戴金冠冕的皇后,统治着统治者的心。即使这目标达到了,依然是空虚。
真正问题 : 得到所要的一切,却难填满内心深处的空虚!
据说,她进过教堂;却在听到读圣经的时候,掩着脸哭泣离去。也有人说,葛培理牧师打过电话要跟她谈话,她却推辞了;推辞了福音筵席的邀请,去赴死亡的约会。
然后,一九六二年八月五日。以三十六岁的盛年,她从日正天中,进入永远的黑夜,因服了过量的安眠药而凋谢了。
一千九百多年前,犹太的撒玛利亚地区,有一个 “ 叙加之花”。这位勇敢活跃的新女性,过的是反道德传统的生活。
她内心深处,有一个空虚的地方,是缺少了神。她追寻,不住的追寻,想要得到满足(见约翰福音第四章)。
她得着了基本的需要,衣食无缺,却仍然不满足。
她追逐金钱,得着了金钱,却没有带来所期望的满足。
她追逐地位,会堂里仍然感到她的影响力,或许是什么有权势的人,在支持她的虚骄。
她追逐名声,得到了人的注意,不论是好是坏,是芳名远播,或是臭名远闻,附近的村镇,人人都知道她的名字。
她追逐肉欲, 也 得着了。因她的美貌,人民几乎容让她超越道德规范,改变了准衡,甘愿忘记她的缺失;虽然没有成为什么明星,但在她换替了五个丈夫之后,仍然不乏人问津!
但她追寻,以为是得着了,却仍然空虚。她喝尽了各样的欢乐之杯,依旧是口渴,口渴。没有一次的欢乐,可以长过一分钟。她感觉缺少些什么,她追寻,却不知道所要的是什么。
直到有一天,她睡到近午才起身,到井上去打水。就在那里,遇见了一位疲乏的旅人,向她说:
“ 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
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
永生”(约四:13,14)。
她接受主进入她的生命里,心灵的空虚得到了满足,她不再干渴。罪恶洗净了,活水满溢着,开始新的生活。
从这一刻开始,声名狼藉的罪人成为圣徒;外族妇人成为神家的人;雅各井上辛苦来打水的,成为输送活水的见证人。
追寻者得着了她所缺乏的。她里面有了光明的种子,越照越亮,直到日午。
作大事
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耶四五:5)
主耶稣对门徒们说: “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一六:24)。
舍己是作主门徒的第一课;是起步,也是全课程中需要一直复习的。
尼利亚的儿子巴录,蒙神选召作书记,写耶和华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这工作缺乏人认知,却有分于被误会,受怀疑,给人指为跟耶利米同谋谎言,因此时常冒生命的危险,却从来没有人感谢(耶三六:19,四三:3)。这种工作怎能久作下去?
因此,巴录想要改行,是很自然的。但那只是自然人的想法,在神那里能得通过,是很有问题的。
耶利米从耶和华那里得到启示,传给巴录信息,针对他心中的问题: “ 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巴录知道自己的错误,规规矩矩照写下来,至少应该会有些难堪。
为自己图谋大事,也是很多行主道路的人烦恼的根源。
人如果 “ 为自己”,把自己摆在前面,我字当头,是工作上的致命伤。不论工作如何出色,如何业绩辉煌,只是自己的眼前欢,在神面前没有记念,缺乏永恒的价值。
人如果靠自己 “ 图谋”,计划,寻求,而不祈求主的引导赐福,依然是自己的工作。不错,很多信的人正是这样作法,但那绝不是作在主旨意里面。 “ 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6)。这是那位在地上生活过 , 最有智慧的王说的。我们又该怎样?
图谋 “ 大事”,是由于 还没有作大事,才去图谋; 对自己现在所作的没有成就感,不感觉满足。人如果 已经 拣选 了“ 大事”,认为才值得投入自己的生命,恐怕选择会有问题。
信主的人为爱他的主所作的,就是大事。在主所托付的小事上忠心,作在信主的最小一个身上,那就是大事,不能不得赏赐。创世之初,全地上要作的事很多, “ 修理看守”一片园子,又算得了什么?但那是神的吩咐,没有人可以说那不是大事。园子中那么多果树,吃上一两颗果子,岂不是小事一件?但是,违背了神的命令,那就是大事了。神是至伟大的,所以在祂没有 “ 小命令”那回事。悖逆违命,罪由此入了世界,全人类的悲剧由此开幕(创二:15,三:)。谁还能说这是小事?
所以我们不能凭自己断定,哪是不关紧要的小事,哪是当
作的大事。
十字架的道路是由否定自我开始。不是要投合自己所喜好的,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好处,凭自己的判断;而是要交托在主面前,尊主为大,没有自己的意愿,作在主里,蒙主悦纳,那才是好得无比的。低于这个标准,就是失败。
重担
我便心里觉得似乎有烧着的火(耶二0:9)。
善伯尔(Oswald Chambers,1874-1917)在少年时,曾写过一首诗:
责 任
冷月照着林间的空枝,
梦般的雾苍白低迷;
风的怪啸一直不曾静息,
阴云却奇异的缓慢飘移。
我们在朦胧的寒地上忍耐,
悲泣的灵魂流泪沈哀;
等着要抓住神的右手,
噢,我们岂是在虚空等待?
不!山脊的那边已经破晓,
伸展的道路明晰光耀;
神的右手抓住动摇的意志,
责任再现出微笑。
“ Duty” --Edinburgh, Janyary 27,1896
这首短诗,是善伯尔在困惑的心情下写的。他知道神要使用他,但事奉的道路却不显明。因此,他必须等待,直到神清楚指引前面的路。
耶利米少年时蒙神选召,却被放在围城的里面。他从神领受的是人不欢迎的信息,但除了顺从传扬以外别无选择。这沉重的负担,照人的本性来说,宁愿放弃,可是责任不容他这样作;因为如果没有他作神的出口,就有许多人要灭亡:
我若说: “ 我不再提耶和华,也不再奉祂的名讲论”,
我便心里觉得似乎有烧着的火,闭塞在我骨中,我就含
忍不住,不能自紧(耶二0:9)。
耶利米书特别标示: “ 重担”和 “ 默示”是同一个字,而兼有双重意义(耶二三:33-38)。 这样的认识是必要的。
神的仆人传达由神来的真默示,有非传不可的责任感,鞭策着他,叫他深识那是神的托付,关乎人的祸福生死,成为重担,时时清楚的压在他身上。这与为了自己私利,或受人雇用的传声筒,绝不相同。那种假先知,工作全没有负担,没有从神来的信息,只说些假话,不但言不由神,也言不由心,到时候所说的要成为被审判的重担。
耶利米为神和所传的信息,受了许多的苦,遭了许多的麻烦。虽然他有时会难过,以至向神发牢骚,想放弃不干了,认为是自讨苦吃。他既然不能求死,就但愿未曾出生,而咒诅自己的生日。他又说: “ 我的母亲我有祸了!因你生我作遍地相争相竞的人。我素来没有借贷与人,人也没有借贷与我,人人却都咒骂我。”(耶二 O :14-18 一五:10)为了讨主的喜悦,
竟必须作不讨人喜悦的人。
想想看,你自己忽然变成了到处不受欢迎的人物,该有什么感受?而且你所说的话,大家不接受;大家讥笑你,又讽刺你,因为你所说的那些事,是看不见的,不能随即证明给人家看。这样,先就无法跟人辩论,只能叫人相信。
“ 为什么?我偏不相信你!”这是常常遇到的反应。
神的仆人不免自问: “ 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但你如果自己坚信,就不能不忠心去传。
但这正是主的仆人所必须具有的心志: “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要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一:10)
这是何等响亮的话!这是何等立场分明的话!
愿事奉神的人,都有耶利米先知同样的责任感,像保罗所说的: “ 我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林前九:16)。当然,对于有主托付的人, “ 我若”只是假定,从来不曾成为事实。
天下父母心
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四:16)?
一个老妇人,脸上满了皱纹,头发像是一蓬经霜的草,佝偻着背,颤抖着枯瘦的手,说简单浅白的语言。在一生的岁月中,贫穷长久的围绕着她。她最新的衣服,也不超过两块钱,而且并不多。
但贫穷不能进入她的心里;她从来没有贫穷到不能帮助别人,也没有卑贱到为缺乏而需要说讨人欢喜的话。她要不就不说话,要说就说诚实的话,不论是面对着谁,不论谁爱听不爱听。
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她在加尔各答的贫穷人中间逝世。她住世的年日是八十七岁。如果从外貌看来,她是没有佳形美容,不值得羡慕;但她的美丽,比皮肤深得多,是在内心的里面:那里面的人,才是真的人。正如诗篇第四十五篇13节所说的: “ 王女的里面极其荣华” 。 (KJV, J.N.Darby, NASB: “ Theking 's daughter is all grolious within.”)
她用爱心服事当世的人,岁月使她衰老了,劳苦更加快了她的衰老,贫困耗尽了她的青春。她受着比她当得的分更多的苦,使她的外体毁坏; 但里面的人 ,“ 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四:16)。这是何等真实的美!
真实的美,不用化妆,也不用装扮,也不会衰老死亡。因为她的生命,存在于无数人的心中。她, M other Teresa 赢得了慈惠天使”的称号。可曾有谁听到过天使的衰老,死亡?
黛雅娜(Princess Diana)是当世最给人追逐照像的人物。
电视,报纸,杂志,报导她的一举一动,好的或不好的,都不惜篇幅的记述,常是登在首页新闻。她的一颦一笑,都会引起全球的注意。她的美目顾盼,成为照相的好题材。据说,这是因为她天生丽质,加以神话般的故事,吸引人的兴趣。
有些中文报刊,把她的芳名译为 “ 黛妃”。这不难使人想起环妃(玉环杨贵妃)的故事。当代诗人白居易,在 “ 长恨歌”中描述其极至得意的情形: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美人得宠,满门沾光,以至连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也改变了,家家盼望生得个这样争气的女儿。可惜那一家子,都不作好事,败坏朝政,以至安禄山引兵向阙,唐明皇只得仓皇离宫逃难。但兵至马嵬坡,军队拒绝听命,处死了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公意还决定,把引起革命的祸水杨贵妃缢死。虽然有人怪摧花太残忍,但当时的人到底还相当注重道德,则是事实。
黛妃远比不上古典美人杨贵妃。但她所引起的注意,成为新闻人物,则有过之。可惜她淫秽宫闱(似乎不合时宜的成语)的行为,使婆婆看不过; 恰 巧婆婆是 英国 女皇, 就 决定把她休了 ( 又是不合时宜) ,以整肃宫廷。
在一九九七年八月三十一日,她和她离婚再嫁的计划,一起到了终点,死亡夺走了三十六岁的美妇人。也许,她的美貌还会存在人的记忆里,不会很快便被忘记。但她总是另一种的美貌,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有话说: “ 自古英雄与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这样看来,在美貌还没有凋谢之前谢世,并不能算是不幸。当然,她没有在人的心中,流下老丑的形象,也没有机会制造更多丑闻,未始不是好事。
在丧礼中,黛雅娜的姐姐朗诵一首短诗,意思说:时间在痛苦中是太长,在欢乐中,太短;时间在期待中是太长,在满足中,太短;在悲哀中是太长,在喜庆中,太短。
这短短的节目,没引起 太 多注意,但却不是没有意义的。时间,是跟永恒对待的。我们在今生使用时间,是为了永恒准备。人实际的生活经历中,神使忧患和喜乐并列(传七:14)。我们当思想的,是在永恒里将是如何。
在一周之内, 黛雅娜和特若莎 相继 离世 。我无意方便的把他们 比作财主和拉撒路(路一六:19-36) 的事 。 但看到 “ 众 人 的结局”(传七:1-4) , 能使我们思想如何生活,使我们的事奉更有意义,能得神的喜悦,而不是只有人前的光彩。
真实而耐久的美,是属神的荣美,是主圣洁的妆饰,不是人工的美容。
愿我们有属天的智慧,寻求真正的荣美。因为惟有神是永远的;神的荣美是能存到永远的荣美。让我们像摩西一样,向神祷告:
“ 愿主我们神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愿你坚立我们手所作的工;我们手所作的工,愿你坚立”(诗九0:17)。阿们。
还有值得我们关心的,是基督徒的价值观念,实在是个问题。世界的人少对特若莎有兴趣,跟她表示认同,却被卷去跟随 “ 黛妃旋风”。
这是 “ 天下父母心”?
如此,不仅父母堪忧,天下也堪忧。
我在听了许多 “ 拥黛”的话之后,问 一 个 带小女儿的 基督徒母亲: “ 你愿意女儿像黛雅娜一样吗?”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回答说: “ 不愿意!”
但愿她心口如一,说得是真心话。
但愿每个基督徒的心都这样想。这就证明我们是和世人不一样。
律法何所用?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得以长久(出二0:12)。
人跟神的关系在先,然后是人与人的关系。
第一至四条诫命,是讲人跟神的关系; 第六至十条诫命,是人际关系的规范,很自然 的,人由父母生在世上, 顺着衍生过程,由对父母的孝敬开始。因为人最早的归属是父母,最早接触认识的也是父母(出二0:12-17)。
.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
得以长久。
. 不可杀人。
. 不可奸淫。
. 不可偷盗。
. 不可作假见证。
.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妻子,并一切所有的。
亲子关系是家庭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结构的基础。所以神命定孝敬父母为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六:1-3)。 违背这
诫命的,是违反神所安排的自然次序。
与此相反的是凶杀:毁坏有神形像的人。犹太 教 拉比法典(Mishna)记载: “ 毁灭一个生命,犹如毁灭全世界;拯救一个生命,犹如拯救全世界。”因为对于被毁灭或拯救的人来说,他唯一跟这世界的关系是存在;如果不存在了,这关系也就没有了,世界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存在了。这诫命说 “ 杀人”,并非指正当防卫战争中的杀伤,也不是说法律上的死刑,而是指凶杀,蓄意杀人,理由十分明显,圣经也清楚界定。
神不但愿意人活着,而且愿人正常的活着,愿意人有清洁敬虔的后裔,所以 , 神注重贞洁的婚姻生活,禁止婚外性关系(玛二:15)。
偷盗是侵犯他人的所有权,非法取得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假见证是跟事实不符合的断语。贪恋别人所有的,是为满足自己的贪欲,侵越了法定的界域,对别人造成了损害,都是神所不容许的。如果人肯照 着“ 爱人如己”的法则,必然不会去作 那些有害于人的事 ;因为 “ 爱是不加害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 (罗一三:10)。
不过,圣经也告诉我们: “ 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三:20)。
这样,律法既然是无用的,还讲什么律法?岂不是该取消了?
当然不是。
因为律法可以约制人的行动,维持社会秩序。 谁都知道, 交通灯 约束不了驾车的人;但交通 管制再不好,总比全没有管制好。
律法是个规范。如果没有尺度,连长短曲直的观念都无法建立。虽然准绳是直的,人依然会搞弯弯曲曲。
律法是叫人知罪。在律法的镜子前(雅一:23),人可以看见自己的真面目,如何的丑陋肮脏,驱使人到完全的主面前,寻求主的宝血洁净,得以称义。
世人的法律是管人的行动,神更查究人的动机。因为人的罪性,才发生罪行,而致社会失序。在神公义的律法之前,很容易显出我们的亏欠。我们当谦卑知罪认罪,仰望耶稣基督的救恩。
人类的盼望
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路二:11)。
耶稣基督降生,是大喜的信息。因为人类长久沉沦在罪的黑暗中,没有盼望;只有神差祂的儿子基督耶稣到世上来,拯救人的罪,才给人类带来盼望的曙光。
在主耶稣到世上来以前,撒迦利亚预言说: “ 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导平安的路上”(路一:78,79)。这也 就 是 神藉着先知 所应许的 “ 公义的日头出现”(玛四:2)。
圣经没有记载主耶稣降生的日子。在第四世纪中,西方教会,包括罗马的教会,决定以每年的冬至日,记念主的降生,因为那天日子开始变长;那也是 Natalis Invicti Solis( 意思是 “ 不能征服的太阳生日”,是当时流行的节庆日)。 但计算错误为冬至后的四天。东正教则仍守一月六日,记念主的诞生。因此东正教会指责西方教会是拜太阳教。
据亚力山大的克利孟 第二三世纪 (Clement ca. 200)说, 在他那时候,教会记念主 耶稣 的诞生,有不同的日子:有的说是在四月十九日,有的以为该在五月二十日;他个人则以为是公元前三年的十一月十七日。不过,远在第二世纪,东方教会已经在一月六日庆祝圣诞了。
但在最初的新约教会,并没有记念耶稣降生这回事。显然的,马利亚最知道那日子;她却没有 告诉教会,也就无从 传下来。圣经时代的教会也不难查知;新约圣经却全没有记载。 马利亚和初期教会,并非不爱主的人,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因为主基督是太初就有的道,祂自己说: “ 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八:58)。主耶稣是永生神的儿子,祂的生命不受时间限制,所以能将永生赐给信祂的人。
现代的人,很多把圣诞节变成了纯商业化活动。几年前,有人对美国民众作了一次抽样调查,问他们圣诞节的意义。竟有不少人回答: “ 是一棵树!”美国那么多人重视圣诞节,而对其意义却那么模糊,不知圣诞的中心是基督!
光明节
在耶路撒冷有修殿节(约一0:22)。
有一次,偶然有事去犹太人家,看到在窗口上摆着一座灯台,是旧约圣殿中金灯台的样式,不过,不是七条枝子,而是有九条。我问起:为什么多出两条枝子。想不到,那女主人竟然回答不出来。
原来犹太人 照律法 不能照样复制金灯台,只可示意。而九条枝子的灯台(中间的一条高些),是记念 “ 修殿节”的灯台。
犹太人称这节日为 “ 众光节”(Hanukkah),就是新约圣经中所说的 “ 修殿节”。这不是旧律法规定的节期,而是在两约中间的时代开始的。
公元前一六七年,统治犹大地的是当时的叙利亚王安提阿库(Antiochus Epiphanes)要消灭犹太教,污秽圣殿。 祭司 马
提亚(Mattathias)父子奋起反抗,于一六五年光复耶路撒冷 , 洁净圣殿,重新奉献。但只找到一瓶洁净的灯油,仅够一天燃灯使用;如果要预备洁净的油需要八天。但是,神迹发生了。那少许的油,竟然维持了整整八天节期燃灯所用。因此,照拉比宣扬神迹的规定,在记念光复圣殿的日子,各家要燃灯放在窗台上。这节日就叫作众光节。
不过,有一项规定:众光节的灯盏,只可用于节庆及妆饰之用,不准作读书照明等一般用途。
众光节颂诗
万古的磐石啊,我们歌唱
颂赞你拯救的大能;
狂暴的仇敌围攻,
你是我们的保障营垒。
仇敌发烈怒攻击我们,
但你的膀臂扶持我们,
当我们的力量衰败
你的话
折断了仇敌的刀剑。
重新燃亮了神圣的灯盏,
祭司经过了苦难的试验,
洁净了国家的圣殿,
带来了向神的奉献。
围绕着神的殿院,
听啊,浩荡的欢欣
喜乐的群众
齐声歌唱
雄壮的声音上达于天。
殉道种族的子孙
不论是自由或被捆绑,
唤起歌声的回响
不论是分散在何方。
这是你的快乐信息:
时候已经临近
就快看到
暴君消失
全人群得自由解放。
但修复圣殿恢复独立的马克比革命,并没有给犹太人带来长治久安。是由于人本性的败坏,使国家再沦于外邦的统治。他们所需要的,不是又一位新的政治领袖,自命为救主;而是属灵的拯救者。
耶稣说: “ 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约一 O :10,11)。 耶稣 又说: “ 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八:12)。
在无边的寂静和黑暗中,创造的神发出声音,祂第一句话是: “ 要有光!”(创一:3)
神不愿光暗混合。神要我们顺从光,在光中行。
真正的复兴
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徒一九:20)。
使徒传福音的时候,有神迹奇事随着,极为轰动一时,那不是得胜的证明。只有信的人,真正认罪悔改,承认自己所行的恶,那也不足为得胜的证明。而必须是信的人有实际离弃罪恶的行动表现,受圣灵感动,为罪为义为审判而自责,改过向善,那才是真实的得胜。
保罗传福音到以弗所,许多人相信了。以弗所本来是一个拜偶像的城,很多行邪术的;他们悔改了,把行邪术的秘笈交出来,当众烧毁。他们是烧毁了谋生的本钱,也烧毁了后退的桥。那些人一向靠骗人生活,非常容易;现在必须准备自己亲手劳动作工了。这是信的代价。
恩典是白白得的,不用付代价,而且那赎罪的代价极高,是神儿子的宝血,我们不能付得起。但信主得救以后,信仰却不是廉价品,必须付代价的,是负主的轭,背十字架。
“ 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弗四:28)。这是新生的证明。
真正的复兴不是人力的产品,不在于空虚飘缈的理论,是圣灵大能的明证,改变人心,改变文化。
当春雨的时候,你们要向发闪电的耶和华求雨。祂必为
众人降下甘霖,使田园生长菜蔬。(亚一0:1)
春雨降下,土地松软了,大地一片绿色,植物蓬蓬勃勃的生长。这样的新气象,是看得出来的,是春到人间的证明。真正的复兴,也是如此。
主的食物
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约四:32)。
不同的人,对食物有不同的爱好。人跟动物,又有不同,那是因为生命不同,所喜爱的食物也自有差别。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食物也不相同;婴孩只能吃奶,长大成人,才能吃干粮(来五:13,14)。
主耶稣在叙加路旁的井边,和撒玛利亚的妇人谈道。门徒们去买食物回来,已是吃饭的时候。他们就催促耶稣说: “ 拉比,请吃些东西吧!”他们很会顾自己,必须得时而后食。 但 耶稣却顾到别人属灵的需要;自己的食物不要紧,罪人必须有机会听道。主顾念人的灵魂;门徒顾念自己的肚腹。
主耶稣周游四方行善事,是要成就神的旨意,以父的事为念,看作食物,成就神的旨意,就得满足了。 “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是阻挡人遵行神旨意的恶酵,主嘱咐门徒要小心防备。主这样说,是为了别的人。门徒却只想到自己的肚皮,以为主也像他们一样,为没有饼而讲话(太一六:11,12)。其实主能够用五个饼,七个饼,供应千人万人的需要,因为祂顾念人,不为自己。行天父的旨意,是祂日常的食物。
感谢那位爱我们的主,圣经说: “ 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前五:7)。神会想到我们 , 卑微的我们,祂不是整天只沉浸在欣赏自己的伟大 里 ,不是只顾自己。这是多么奇妙的事!这是我们信心的根基。
成人跟婴孩不同:婴孩只知道 “ 我”,再就是 “ 我的”,不会想到以外的人;成人才会想到自己以外的人。
婴孩只想吃,欢喜吃的快感;当然不明白为什么要吃,吃了以后要作些什么。成人却不是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是要从饮食得力,是要为主所用,使人得益(传一0:16,17)。
食物跟人的长成有关系。如果 我们 愿意 像基督, 就必须学吃基督的食物:遵行神的旨意, 会多想到别人,有爱人的心,有在属灵上长大成人的表现。
正直话
怨恨那在城门口责备人的,憎恶那说正直话的(摩五:10)
有的人生得很美丽,常常自我满足,镜子是她最亲密的朋友。但随着无情岁月的增加,在她的额上刻划下深深的皱纹;她起初还努力修饰涂抹遮盖,有过屡次的失败经验后,竟然恨恶镜子,跟镜子诀绝,甚至摔破菱花镜。当然,我们都知道,那不可能有一点点儿的帮助,只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镜子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它太诚实,不会变通,不懂奉承,只反映人真实的形相。当人实际的面貌不美的时候,它会直言奉告: “ 看你那副丑相!”当人脸上有污秽的时候,它会显示出来,警告说: “ 尊容好脏啊!快去洗干净。”但对于聪明人来说,会知道这正是镜子的功能,珍惜它对人的帮助,而善加利用,以求改进自己。
不过,我们要知道,改进是从不好的景况,改变到更好。如果人不觉得不好,那 也 就不需要改进 了 。同样的理由,福音是 “ 好消息”,只对于欠缺的人,才有需要;对合于所需要的人,才是福音。所以 , 福音不仅是要有事实,也 必须 要有适合的对象。
那么,福音是什么呢?是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呢?可以得永生。
为什么永生是好消息呢?因为人的景况是缺乏不可缺的永生。人犯了罪,与永生的神隔绝,在神的震怒之下,结局就是灭亡。所以人必须先知道自己的情形和需要,就是犯罪将要灭亡的景况,承认自己的罪,悔改归向神。慈爱的神不愿意人灭亡,差祂的独 生 爱子主耶稣基督到世上来,代替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而且在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到天上,使一切相信祂的人,罪得赦免,得神称为义,而有永生。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知道自己的罪有多么重要!如果否认自己的罪,救恩就完全没有必要。如果不知道罪的结果是灭亡,不先知道坏消息,也就说不上什么好消息。
所以正直的话不能不说,无论人喜欢不喜欢听。责备罪的话不能不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神才付上了那么重的代价,牺牲了祂自己的儿子,使信的人不至于灭亡,而且成为神的儿子。这是极大的好消息。
在世上 “ 成功”的人,要会说笑话,说使人欢喜的话。看看这样的人,多么受人欢迎,多么发达得利。但要知道,他们所说的,都是假话。
世人爱听的是假话。遇到生人,从来不知道世界上多这么一个消耗食品的人物存在,却要言不由心,连说: “ 久仰!久仰!”如果换个说法: “ 绝没听到有阁下这位伟大人物!”就可能很难成为朋友,虽然你说的是千真万确。遇到鸡皮鹤发的年高贵妇,虽然形若槁木,像是埃及才出土的木乃伊,照时下 怕老 的规矩,也该称赞其驻颜有术。如果一边口说,一边足下写 “ 不”字,也不好给人家看见。
基督徒要不就不说话,要说就说真话。为主作见证的人,如果言词行动上有虚假,见证就失去效力。所以在任何情形之下,必须讲真理,只能讲真理。
求主开启人的心目,使人能接受圣灵的责备,因而悔改,喜爱真理正直的话,真正认识自己,认识神。
富足
今世富足的人...在好事上富足(提前六:17,18)。
富足,是很难定一个客观标准的。
有的人资财丰富,使很多人称羡说: “ 我如果有他那样就满足了!”但那受称羡的对象本人,却仍是努力经营,总不满足。
世界上尽多富而不足的人。
怎样才会有真正的满足呢?
满的定义是充溢,不再欠缺,而且流出去。因此,圣经告诉我们说: “ 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 , 乐意供给人” (提前六:17,18)。能 施舍, 给别人的,才是真富足的人,而不在于你有多少,而在于你肯给多少。
这里也说到只在今世富足的人,有一种危险,就是 “ 倚靠无定的钱财”。
记得,在很多年以前,我看到一幅图画:一个面团团的富翁,背倚着一个大银圆;银圆会滚来滚去的,是真正的 “ 靠不住”!许多靠钱财的人,结局都不会好。
但是,会用钱财来行善的人,可以 “ 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提前六:19),是耐久的投资,存到永生。所以,有本事积聚致富的,算不得什么;能使用钱财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智慧人。
发财不是蒙福
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六:21)。
马可吐温(Mark Twain)笔下,两个黑孩子在争论。其中一
个嘲讽对方说: “ 你那么聪明,怎不发财呢?”
想不到,这样的孩子话,竟然被 “ 发达神学”认真的奉为定理:如果你属灵,蒙神赐福,就该发财!
这样,发财是蒙福的记号,人就不顾一切的追求发达:发财为先,积财在地。这种想法,很值得考虑。
春秋时代晋国有个韩起(宣子),居卿位,却贵而不富。
有天羊舌肸(叔向)去看他,见他在为了贫穷忧虑。叔向却给他道贺。
宣子说: “ 我正穷得没钱去跟人交际,有什么可贺的?”
叔向说: “ 从前栾书为卿的时候,穷得要命;却是德行远播。他使国兴盛,也能 得 葆家。而郤至(昭子)呢, 一家财富多得无算,一门都是权贵,却不修德行,结果有一天被灭了,没有人同情哀悼。现在您没有富而骄的危险,只要进德就好了,所以该向您道贺。至于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财货不足,是可哀的事。”
宣子听了,给叔向下拜道谢说: “ 我几将灭亡,幸亏有您教导的话,才得以保存;连我的家族,也受您的恩德啊!”
有地上的财富,并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能积财而不修德,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主耶稣教导我们,要积财在天上,就是善用今世的财物,多作荣神益人的工作。这样,才是真的智慧,可以蒙神永远的恩惠赐福。
何者优先
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路二:49)
春秋时代,卫懿公喜欢养鹤,给所饲养的鹤定了官秩,按时照等级发给俸禄;官级高的鹤,还可以乘用专车,像达官贵人一样的威风。后来,国家遇到危难,懿公召文臣武将们来救助。他们说: “ 这当口该用得鹤来效力了!”当然,鹤展翅飞走了,鹤主人却逃不掉。
有休闲活动并不是错。但着迷到一种程度,连价值观念都颠倒了,不顾国计民生,轻人而重禽兽,就是大问题了。
我们必须把生命中的优先弄清楚。
基督徒应当把事奉敬拜主,作为首要的生活中心,其他都是次要的。如果与信仰的原则冲突,不论多大的利益,都必须放弃。为了信仰,任何的牺牲,任何的代价,都可以付出。
柏 凯 特(Thomas Becket, c.1118-1170) 蒙英王亨利第二特殊的赏识宠眷,拔擢为内阁大臣(Chancellor, 1155-1162) ;柏 凯 特忠心任事,功绩卓越。当坎特伯里大主教出缺时,英王并任命他为大主教。出乎意料之外,柏 凯 特立即辞去大臣职任,全心全力执行新任命,以维护教会权益为优先,而不惜与王冲突。
英王以他为忘恩拔扈,极其震怒。有 一天,英王自己恨恨的说:“那个出身卑贱的主教该死!”就有 四名武士,闯入 大 主教座堂,将柏 凯 特杀死。
在艾略特(T.S. Eliot, 1888-1965)笔下的名剧 大教堂谋杀案
(Muder in the Cathedral)中,被害之前,有的教职人员劝他躲藏, 大主教 柏 凯 特说: “ 义人胆壮像狮子,无所惧怕。我在这里!”遂从容就义。
这充分刻画出一个勇者。他知道什么是生命中的优先,为了忠心于主,为了信仰,不惜与有知遇之恩的朋友作对,虽然无兵无勇,不怕面对君王。
神的儿女啊,神的仆人啊!要确定你生命中的优先。不知道该为何而死的,也就不值得活下去。
人的价值和尊严
那照着神形像被造的人(雅三:9)
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所以把同我们一样的人,贬低到人所有的财产层次,不但对人是亏欠,更是得罪神的恶行。
可惜,在基督教国家,也曾有这样可耻的罪恶历史;而且有一部分的人,也自以为是基督徒,却同时坚持蓄有奴隶无违真理,终于导致南北内战(1861-1865)。 结果,南方战败,废
禁奴隶制度。
在美国的教会中,贵格会(Quaker)是反对蓄奴的先锋。贵
格会诗人惠礼儿(John Greenleaf Whittier,1807-1892), 于 宪法 修正案第十三条通过,明文禁止奴隶制度,认为是真理和正义的胜利,特写了一首诗,题为 “ 赞美神”(Laus Deo):
成了!
钟声喧扬炮声响
把这信息传各方。
各处钟声缭绕多么高吭!
巨炮反复鸣放多么宏亮,
喜乐传送到市镇村庄。
钟声,鸣响吧!
每一声都诉说着欢狂
在此时罪恶被埋葬。
宏壮又悠长,使所有人听见
从今时到永恒
为每一个能听的耳朵鸣响!
我们来跪下:
声响中有神自己的信息,
这里就是圣地。
主,赦免我们!我们算什么,
我们的眼睛竟看见这荣光。
我们的耳朵听到了这声音!
因为主
乘驾着旋风;
祂在地震中说话;
祂用雷电击打
把铁墙破碎,
也使铜门破裂!
宏壮而悠长
高唱那欢乐的古老颂歌;
与米利暗在海边同唱:
祂打倒了壮士;
把马和骑士淹没;
祂荣耀的得胜!
我们何敢
在我们挣扎祈祷中,
于祂所作的以外复有奢求?
何曾在日光之下
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
祂如此伸出右手?
何等微不足道,
古时的神话诗歌和故事,
跟我们今天的神迹相比拟,
当战争残忍的杖
绽放开公义法律的白花,
人的忿怒成就了赞美!
涂抹掉!
所有里外和周围
有一个更新的生命开始;
沉重的咒诅辗过
在死亡和埋葬的罪恶上面
宇宙得以更自 由 的呼吸。
成了!
在日光周行之处
这声音要传递。
要叫悲哀者欢喜,
要使哑口的有言,
要使喜乐环绕着全地!
敲起再长鸣,
喜乐的钟声! 让清晨的翅膀
把赞美歌声送到远方!
断开锁炼的声响,
向万国宣告祂统治,
唯有祂是主是神!
这赞美神的诗,是从一个白人的笔下写出来的,流露着真实的欢欣,为了非本族人的利益。而且为了公义和真理,发生了南北内战,付出了生命流血的重大代价。这种为理想而战的史实,充分表现出信仰和爱心。这理想是人的尊严和价值,没有人是别人的财产,谁也不能奴役别人。有神形像的人,都应该可以自由的站直,仰起头来,照自己的良心敬拜神!
曾有人说过: “ 良知的声音是神的声音。”但是,堕落的人怎会有真正平准的良知?怎能等同神的声音?
但在另一方面,神的声音,惟独临到信而蒙神所洁净使用的人;这样的人,有从神来的声音,必然发为良知的声音。因此,圣经中的先知,必然作当世的良知,发出时代的信息,关心人民的疾苦,指责社会的罪恶。从来没有例外。这正是美国的基督徒,在反奴役行动中所表现的。
明显的,从来没有人愿意给别人奴役;那么,也就不应该奴役别人。主耶稣说: “ 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太七:12)。
我们可以了解,骑在别人头上的快感。但也该想一想,被你骑的人感受如何。更不要忘记,他是 “ 那照着神的形像被造的人”(雅三:9)。
我们该记得,在历史曾有因毁损强国的国旗,而引起战端的事 ,因为那是一个国家的代表 ;也有因为践踏领袖的图像,而被判重罪的例子 ;因为那是领袖的形像 。那么,如果轻贱有神形像的人,就是轻贱神。这是多么严重的事呢!
这简单的教训,却是多么实际,是公义生活的根基。
能不管吗?
人被拉到死地,你要解救(箴二四:11)。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华人的格言,劝人自己求多福,明哲葆身,事不关己莫伸手。当然,这不是教人作坏事。
但如果只以自己安全为道德的衡量,决心不作好事,也是严重的忽略了人的责任。到头来于自己也不会有好处。
末底改在犹大全族面临绝灭的时候,对以斯帖的勉励和警告: “ 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灭亡”(斯四:13,14)。
尼莫勒( Martin Niemoller,1892-1984 ) 生活 在纳粹当权的时候,是德国福音派教会的领袖,他当时采取的正是 “ 闭口不言”的态度。以后,他说:
在德国,他们 [纳粹] 起先是对付共产党,我闭口不言,
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接着,他们对付犹太人,我闭口
不言,因为我不是犹太人。然后,他们对付工会,我闭
口不言,因为我不属工会。然后,他们对付天主教,我
闭口不言,因为我是更正教徒。然后,他们来对付我,
那时,没有剩下可以讲话的人了!
尼莫勒的悔声,对于持 “ 闭口”政策的人,可作为警戒。 也许,他可以说:我们要小心,避免碰到政治。有人还援用施洗约翰的例子为儆戒:他批评分封的王希律的道德问题,引起是非,惹恼了当权派,牺牲了少年头。 华人还有句话说: “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想想看,如果人人闭口缩头,成个什么世界?
谁需要主的恩典?
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2)。
保罗加莱瑞(Paolo Caliari, 1528-1588) 是十六世纪威尼斯名画家;后来因为他出生地方 的关系 ,而称之为威路 尼 人保罗(Paolo Veronese)。他的画作以圣经为中心,有一批称为 “餐 会画”。
一五七三年,他受托为一所修道院画 “ 最后晚餐”。作品
的表现,却颇出人意外:画中有一只狗,一个游乐者手擎着鹦鹉,还有一名仆人鼻子里流着血。异端裁判所以为他不敬虔;他的答辩是: “ 我们画家,像诗人和狂人一样,有时候运用些想像力。”当地权贵们帮他转圜,建议把画作改称为 “ 利未家的筵席”。
其实,一同吃饭的意义,不仅是填饱了胃,更在于相交。主耶稣在世上,与谁吃饭这件事,给祂带来了许多麻烦。当时的宗教人,认为有些人不及格跟他们相交,因为不如他们的圣洁,信仰或行为上,跟他们不同。
如果能体会主耶稣的原则,就该知道,误会主心意的,是那些自以为 义 的宗教人。把主送上十字架,并历代迫害主门徒的,也是那批人物。
税吏利未跟从了主,也把他新遇到的弥赛亚介绍给他的同事们,因为他们需要恩典。耶稣和这些人一同坐席。法利赛人和文士看不上眼,发起怨言来。主耶稣说: “ 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1,32)。
“ 召罪人”是主由天降世的目的。祂只能找到这样的人来赴救恩的筵席。开始祂事工的时候,在利未家是这样;结束祂事工的时候,在马可家楼上最后的晚餐,也是这样。当然。最后晚餐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些人在场;不过,在属灵意义上,他们也有同样的需要。保罗加莱瑞的画,岂不是对的吗?
主耶稣还把天国比作摆设大筵席,请人来赴席。被请的人找藉口推辞,实在是他们定意不肯参与。
古时的人,因为没有钟表,难以准确计时。有筵席需要先期邀约,被邀者答应了如期赴筵;到筵席齐备之后,再打发仆役去催请。在不久之前,中文请柬旁边还常注有 “ 恕乏价催”字样,意思是说,请原谅不派佣人催请了。因此,应邀而催请不来,是对主人的侮蔑。知道主的恩典而不接受的人,就是这样的情形。
主耶稣所讲大筵席的比喻,是指出有许多宗教人,轻忽主的恩典。因此,家主就差仆人出去, “ 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又 “ 出发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路一四:15-24)。
这里所显明的主要意思,是要认识什么是 “ 恩典”。恩典是白白得的,并不在于人的条件。那些得享受筵席的人,都是不体面的客人,没有一个是完全的, 不和格作事奉神的祭司, 也不是什么属于上流社会的人物;但我们可以想像得到,他们中间没有人踏入过这样盛筵的场所,甚至可能许久没吃过一餐饱饭,该是多么珍贵这样的筵席!
主耶稣来到世上,不是找健全的人;如果是那样,祂必然会虚此一行。但可惜的是,人不健全而自以为健全无病,拒绝救恩,也就失去了救恩,是多不幸的事!
自以为义的人,是最没有希望的人。许多被看为垃圾级的人物,主都没有拒绝他们;他们也都在主面前悔改,得着了恩典。只有那些看自己是义人的,空手回去。因为义人 自然 用不着悔改,恩典也就对他们无用,哪里还有 “ 福音”可言?这真是 “ 义人的悲剧”。
主耶稣之后一千五百多年,加莱瑞当世的宗教人,仍然不明白筵席画的真义,也就是不懂得福音,在救恩上是门外汉。今天,我们是否真的懂了呢?
敬拜
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一二:1)。
如果问基督徒, “ 聚会”的目的是什么?会得到不同的答覆。现在有些人会说是 “ 庆祝”。
依不同的文化背景来分,华人基督徒多用 “ 敬拜”;西方或受英文教育的基督徒则 用“ service”(基本意义 “ 服事”)。
在创世记第二十二章,记载亚伯拉罕献以撒的事。亚伯拉罕遵照神的指示,同他老年生的独子以撒,往摩利亚山上去,要在那里把以撒献为燔祭。这件事,不容他的仆人参预,所以亚伯拉罕将他们留在山下说: “ 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 , 就回到你们这里来”(创二二:5)。 这里 所 用的字是 “ 敬拜”, 有些 不同的英文本,分别译 为 worship及service。
罗马书第十二章1节 , 英文本也有 的 译 为 worship,有的 作 service。 到现在,华语教会 在 习惯上 多 称主日聚会为 “ 敬拜”,英语教会则称为service。也许这表示文化上的差别:华人多重默想,注意于敬;西人则重行动,注意在行动上的服务。当然,这只是推想。
不过,中文和合译本,在这里,智慧的选用了 “ 事奉”一词。 “ 事奉”通常用于对君王和在上的,兼含有敬拜和服务的意义。所以,我们事奉神,必须有敬畏的心,和服从的行动,二者缺一不可。
什么样的人可以事奉呢?为什么要事奉?
罗马书第十二章开始说 “ 所以”,是承接上文的。这样,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此以前的部分,讲的是救恩的教义;在此以后的部分,讲的是实践的行动。
使徒保罗在这里说, “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 “ 慈悲”是怜悯(mercy)的意思 , 是说应该 受 的 刑罚 没有 受,而耶稣代我们受了 :前文讲 “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是与神为敌的罪人,毫无疑问的该被定罪,受永刑,只因为神的怜悯,差祂的儿子 主 耶稣基督降世为人,代替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使我们免于灭亡;而且主耶稣死后三天又从坟墓中复活了,升到天上,使我们信祂的人,得称为义,成为神的儿女。这 完 全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好,全是由神单方面的主权,使我们本不该得的却得到了,这就是恩典(grace)。
圣经说: “ 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四:25)。这就简要的说明了由于神的怜悯,使我们的过犯得赦免;由于神的恩典,使我们得称义。
从神宇宙性的计划来说,神因祂的慈悲怜悯,拣选我们该死该灭亡的外邦罪人,从野橄榄而得接在橄榄树上,得成为圣洁,有圣灵在里面,得以轧出油来,供圣殿应用,使殿中的金灯台长明(罗一一:11-24)。
这些人被基督的爱激励, “ 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五:14)。正如 经历了 摩利亚山 的以撒 , 知道“ 耶和华以勒”的 意义 ,该是如何的献上自己的身体,当作活祭,过顺服主的生活!
所以,没有受过神慈悲恩典的人,如此事奉不是理所当然的;受过神慈悲恩典的人,不如此事奉,是理所不当的;而对于蒙恩的圣徒来说,如此事奉是理所当然的。
什么样的事奉呢?
“ 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圣洁的意思是说,归属于神,不再属于世界,不再属于自己;既是这样,就只讨神的喜悦。因为人属于谁,就讨谁的喜悦。我们既然献上给主,就不再是自己的人,更不是欠肉体的债,为肉体活着。 这不是说,生活的方法不同了,而是生活目的不同:“ 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罗一四:8)。顺从主,是奉献生活的原则。
心意的更新
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一二:2)
心意总是在迈出的脚步前面。错误的行动,是由于错误的思想。因此,基督徒有了更新的生命,还必须有更新的心意,才可以日渐进步。
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但是没有把埃及从心中除去。所以他们在旷野的路上,出许多问题。
他们沿用埃及的旧观念,旧方法,时时要背叛,动不动要转回埃及去。他们一遇到困难,就说还是在埃及作奴隶好。奴隶生活的吸引力,在于不必用思维,生活简单,没有冒险。有思想,作决定,就要负决定的责任;要作出正确的决定,不错误,就更难了。
在历史上,曾出过一些有心人,提倡革新,立意虽然好,却不免于失败,原因是未具有革新的充分条件。
首先,需要有新的生命。只有从主来更新的生命,才会知今是而昨非,产生新的动机。
惟有新生的人,才会有新的眼光,看出旧的事情不对了。撒该信主之后,得到光照,才发现从前习惯于敲诈勒索,贪污敛财,是偷窃黑暗的举动,决心认罪赔偿(路一九:8-10)。
其次,要被主的爱所感动,奉献舍己,全力以赴。
卫博福(William Wilberforce, 1759-1833)在剑桥大学时,是个不经心的学生,漫无目标。到二十五岁那年,悔改归正,生命更新了,才奉献一生,成为 “ 英国的良心”,致力使全国施行正义。其最大贡献之一,是坚毅不舍,废除奴隶制度。
心意没有变化,是自私的,只想到自己,为自己而生活,不是要叫别人得益处。世界上有的是不完全的基督徒,是在学习长成之中,但不应该有 “ 自私的基督徒”,因为 “ 自私”和 “ 基督徒”是性质相反的名词,不能相容的。
求主圣灵不断在我们里面,作更新的工作,直到变成主的形状(林后三:17,18)。
服事
常常服事主(罗一二:11)。
属主的人,既是主的仆人,终生的职志只有一个,就是服事主。
但是,主在天上,是看不见的,如何 “ 常常服事主”呢?
“ 服事”原是说诸侯对天子的事奉(见 论语 “ 泰伯”)。用于圣徒服事主,恰好符合。
诸侯的服事天子,不需要直接的体力工作,而是照天子的旨意,治理政事,不像宫廷的太监,餐馆里跑堂的,站在旁边或转来转去的侍奉。同样的,圣徒照神所分给的恩赐,肢体互相效力,藉服务人而服事主。
首先,要认识自己,知道神所安排的位分。 “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 , 看得合乎中道”(罗一二:3)。 人常是不能正确的评估自己;不过,总是估量自己偏高的时候为多。因此小才大用,才不称职,造成心理的紧张,焦虑,和不安全感,对自己,对团体,都有损害。
其次,要认识整体。 圣经说:“ 基督是教会的头,祂又是全体的救主”(弗五:23)。这奥秘的身体 , 头在天上,就是复活的主。能时时记得 “ 有一位主在天上”(西四:1) , 是最健全的表现,在维持肢体间关系上,也是必要的。
既然有许多不同的肢体,聚合在一起,我们就必须承认神的安排,是要我们发挥各自的功能,是神智慧的预设,合一而不同一。因此,应该接受这恩赐的不同,不可以要别人跟我一样,否则就认为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却要相交而非相较。照着信心的程度,照着所得的恩赐,尽自己的本分,尽自己的力量。 基督徒对于神计划安排自然界的事物,一般没有了解上的困难;不过,对神安排教会的事奉,就不多了解。
肢体间必须用爱来维系,不能彼此嫉妒分争,应该互相扶持帮助,这才是健康的现象。不过,这不是出于天然的感情,也不是由于人为的组织和手段,更不是利用自私的动机。
肢体间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从属或雇佣关系。因此,不是 “ 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欢喜的”,存世人工作的心态; “ 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三:22,23)。 因此,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我们照样作;别人不愿作,不肯作,不敢作的时候,如果知道是主托付你的,该照样负起责任。
这从心里的转变,使人的工作有了更高的价值,而且是升到不同的层面。本来是只看见人,也只知作给人看;现在看见了主,一切所作的,是作给肉眼看不见的主来看,相信主能看见,也相信能得今生看不见的报赏。
这样,工作的表现可能仍然一样,但工作的品质就不一样了,成了信心的工作。这是金银宝石的工作。这样的良善是真实的良善,爱心是纯净的爱心。
人类历史和个别经验,告诉我们同样的事实:从败坏的人性,很难发出良善和仁爱;只有从属天的新生命,顺从圣灵的引导,才可以彼此相爱同心,求肢体的益处,也就是全体的益处。应当知道,这一切都是为着主而作的,诚实的这样去行,就是服事主了。
惟我主义
英国近代名诗人迪乐漠(Walter de la Mare, 1873-1956) 诗作独具风格。他有一首短诗 “ 拿破仑”:
“ 将士们,世界是什么?
是我:
这降不停的大雪,
将士们,在这广漠的荒野
行进经过
是我。”
虽然我的译文,失去原作的风味,希望仍可读出那冷静的朦胧感,仿佛是在俄国冰原迷茫的雪中,向死亡和失败进军。
另有一句英文颠倒字母的隽语:
He thought he was able, until reached Elba.
这里用的就是拿破仑的典故。那位不可一世的英雄皇帝,总是自以为睿智绝世,直到兵败被流放到厄尔巴( Elba) 小岛,孤悬
意大利海中,才知自己不是无敌。
后来拿破仑又逃脱了,重回法国复辟,在滑铁卢一战,彻底溃败,被送到赫伦那岛,也死在那里。在死前,他承认了 一生很少时间想到别人,说什么国家民族,那不过是遮眼法,是号召人的幌子,以达到自己的雄心。当然,这样存心的人多的是,但肯这样承认的人极少。拿破仑被放逐,有够多的时间思省,承认 神子耶稣基督是救主,从 唯 我转而跟从 主 。
明显的, “唯 我”的人,不熟悉跟从的艺术。这是基督徒功课的第一章。
当主耶稣预备顺服父神,走十字架道路的时候,彼得却提倡他自己的计划。主耶稣 就 转 过 身 来, 责备彼得,并且对门徒们说: “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一六:24)
真朋友
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约一三:18)
神的儿子主耶稣,为救赎罪人降世。祂在世的时候,受许多的苦难;但最痛心的事,莫过于被自己的门徒出卖。
在最后的晚餐上,主耶稣痛心的说: “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祂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二六:24)
这里主说 “ 经上指着祂所写的”,是在诗篇第四十一篇: “ 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约一三:18)从经文所述,正是处于患难之中,正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当然,最期望知己的朋友,该来及时帮助安慰。
而且我们知道,古时在圣经地区的人,用餐时不是像我们一样,用高椅围桌而坐,或用方桌,长桌;他们是用 “ ㄩ”形的矮桌,用餐的人依次半躺卧的欹坐,各人一手托着头,一手活动取饮食。在这样的安排之下,各人的脚都伸向外边;所以不同于我们同桌吃饭的情形,也就不能用脚踢对面的人,只能够用脚跟踢得到旁边的人。
依当时的规矩,在主人身边的位子是高位。因此,这里说的 “ 用脚踢我”的人,正是最亲密,最受尊重的人。
这是多么难以想像的事!
这能称为 “ 朋友”,仇敌又该怎么样?还用得着再有仇敌吗?
但世界上尽有这样的情形。大卫遇到过。主耶稣遇到过。我们用不着特地去寻找,不幸,也会遇见。这是叫人的心会滴血的事,留下伤痕久久难以恢复。
感谢主!祂称我们为朋友(约一五:15)。
祂是我们最亲密,最忠诚的朋友,永远不会改变。
当我们最需要祂的时候,祂在那里。祂是我们患难中及时的帮助。祂最信实。 “ 我们纵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后二:13)
愿我们永远信靠祂。
过分自信的人
我却永不跌倒(太二六:33)
但愿如此。 “ 我却永不跌倒!”
那岂不是最好的事吗?
人有自信,是好的,也是重要的。完全没有自信的人,是很可悲的,什么事也不能成功。
但过分的自信,不知道自己的自信,要靠自己成就所信所期望的,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神差摩西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到西乃的旷野,在那里颁布律法。摩西把这信息预先告诉了他们。
以色列人不曾问知内容,就先满口应承: “ 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出一九:8)
我们都知道,实际的结果如何:没过多久,就在原地方,以色列人竟铸造金牛犊,热烈的公然拜起偶像来!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软弱。
参孙诚然是个大力士。他的能力大到没有人可以毁灭他,只有他自己。但他的问题是,他不确实知道,他的能力是有限制的。实在说,他的能力的泉源在于神,他没有理由信靠他自己,自以为无敌。
因为他以为能力是自己的,也就以为身体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事,可以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错误就出在这里。
他一再的跟非利士女子纠缠。他随自己的喜爱,和不诚实爱他的大利拉来往。大利拉三次诓哄他;他竟然全不醒悟,或说不能自拔。最后,参孙向不应该信托的女人,合盘托出了心底的秘密:
“ 向来没有人用剃头刀剃我的头,因为我自出母胎 , 就
归神作拿细耳人;人若剃了我的头发,我的力气就离开
我,我便软弱像别人一样。 ” (士一六:17)
结果,参孙就这样被出卖,被制服了。
当他的头发被剃掉,非利士人照大利拉的话,来捉拿他的时候, “ 参孙从睡中醒来,心里说:‘我要像前几次出去活动身体’;他却不知道耶和华已经离开他了。’(士一六:20)
一世之雄的大力士,竟然落在了仇敌手里,落得被剜去眼睛,在监里推磨。
无知的参孙!过于自信的参孙!结局是悲惨的死亡。
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 在其所作长诗 “ 参孙 ” 中,想像大利拉去监中劝说参孙,要跟他同住服侍他。总算瞎眼后的参孙心眼倒明亮了,断然拒绝。过分自信的大力士,终于算是明白了。
今天,我们仍然看见人陷在参孙的覆辙里。起初曾蒙神使用,作过一些事,成过一些功;但不久就自满起来,以为能力是自己的,过分的自信,不顺服神,不分别为圣,终至失去能力,不能为神使用,反而瞎眼推磨,为仇敌役使摆弄,成为嘲笑的对象。何等可怜!
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
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
祂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6)
情感
礼记 “ 礼运”篇说: “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意思是,人这些通常的情感,是与生来的本性,用不着学习 ,自然 就 会 ,不是教导的成果。
人天然的生命中的本能是一回事;不过,信主的人,经历了重生,有了属天的生命,性向也会随着改变。当然,举动与反应,也随之不同。而经过真理的教导,能适当的运用这些情感,以表现于行动,作主的见证,该是自然的事。
喜
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
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一五:11)
欢喜快乐在情绪上属于快感,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内心深处的满足,常常是在志趣成就,或得到欣赏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心喜,或欣喜;另一种是对某项事物的反应,一般说是快乐;还有一种是洋溢表现于外面的,甚而会欢呼跳跃,可称为欢乐,以至欢狂。
世界上有许多人,外表欢笑,心中却不一定喜乐,是笑而不欢。
主耶稣说到基督徒喜乐的根源,是遵行父神的旨意,常在祂的爱里(约一五:10-11)。这是真喜乐,也是长久的喜乐。
真正的喜乐既然太少,哀愁我们倒看得多,也经验不少。因此,如果问喜乐的定义是什么,不如问喜乐不是什么,反而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主耶稣说的是, “ 这喜乐没有人能夺去”(约一六:22)。意思是说,真喜乐像火焰,忧伤不能息灭。而且主耶稣说这话的时候,正是说到门徒将要被世人恨恶,受世人迫害。在不好的境遇而能喜乐,才是真正的喜乐。这是超乎自然的喜乐。
主耶稣说到门徒为义受逼迫,辱骂, “ 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太五:12)
五旬节以后,使徒们为主作复活的见证,立即受到当权的大公会迫害,恫吓,而且挨打。一般的反应,不是怨天尤人,定会唉声叹气;但使徒们却是 “ 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徒五:41)。
他们的反应,这样的出人意表,是因为在心中有圣灵,有喜乐的泉源。
保罗和西拉,蒙圣灵的引导,接受了马其顿人的呼声,到了腓立比。哪知道,顺从神旨意的结果,却是立即遭受苦难,被人打了,而且下在重监!身陷囹圄,长夜漫漫,岂不要楚囚对泣?但情形远不是那样。 “ 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神”(徒一六:25)!为什么?因为夜虽黑暗,他们内心却有光明,有盼望,有棍子打不破的喜乐。
主耶稣为救赎世人的罪,降世作忧患之子(赛五三:3) , 很少有快乐的日子,倒是常常哀哭。但圣经记载,祂在被反对的时候,会向天父感谢赞美(太一一:25);在即将被钉十字架的时候,却欢然唱诗(太二六:30)。这都显明祂里面有喜乐流溢出来。
怒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四:26)
忿怒属于情绪上的不快感,谁都不愿发怒,至少是不好轻易发怒;不过,天然人的发怒,多是错误的反应,会导致掩蔽理智的行动,终究会有后悔的结果。但这不是说绝对不可以发怒,或不会发怒。
有时看到不合真理的事,属主的人应当发怒,这才是属天生命的自然反应。
圣经中的摩西,神立他作以色列人的领袖。 “ 摩西为人极其谦和 , 胜过世上的众人。”(民一二:3) 他从来没有因为跟人争利益,争地位而发怒过;因为如果他立心要这些,只要不出埃及就什么都有了,而且会比全以色列更多,更不能和在旷野的所有相比了。
他从西乃山下来,手中拿着两块石版,上面有神自己用指头些的律法。当走近以色列人的营,看见亚伦领导纵容人民造了牛犊崇拜,坐下吃喝,起来玩耍,跳舞作节庆;这向神集体造反的行动,使他 “ 发烈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又将他们所造的牛犊用火焚烧,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出三二:19-20)
这样的发怒是错误吗?这样的行动有失领袖风度吗?神完全没这么说。因为他是为神,为真理的缘故,全然不是为了自己。
以色列人在旷野路上,住在什亭,摩押王雇用术士巴兰,设计引诱以色列人与摩押女子行淫乱,拜偶像。这是大大得罪神的罪。
摩西和以色列全会众正在会幕门前哭泣的时候,谁知,
有以色列中的一个人,当他们跟前,带着一个米甸女人
到他弟兄那里去。祭司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
尼哈看见了,就从会中起来,手里拿着枪,跟随那以色
列人进亭子[帐棚]里去,便将以色列人和那女人由腹中
刺透。这样,在以色列人中瘟疫就止息了。
看来非尼哈是暴力行动,神会容许他吗?神岂能不责罚他吗?神没有怪罪他,连责备他也没有,反倒欣赏他,赞许他: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 祭司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
子非尼哈,使我向以色列人所发的怒消了;因他在他们
中间,以我的忌邪为心,使我不在忌邪中将他们除灭。
因此,你要说,我将我平安的约赐给他,这约要给他和
他的后裔,作为永远当祭司职任的约,因为他有忌邪的
心,为以色列人赎罪。”(民二五:6-13)
这是以怒止神的怒,以忌邪满足神的忌邪。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见可怒的事,而发当发的怒。
人的问题是常不当怒而怒,应当怒的时候,反而认为事不关己,找各样的藉口,在真理上妥协。这样的人,没有当守的
立场,没有性格。卢益思(C.S. Lewis, 1898-1863)称之为 “ 没有
胸膛的人”。这真是恰切的描写。卢益思所刻画的,是没有肩头担当,没有抱负,没有脊骨,甚至没有心肝的人物;其生活没有目标,作事没有原则,为人没有正义,没有是非。当然,不能希望他敢怒敢言。当然,这不是神所用的人。
神所使用的人,不一定要有什么资格,受什么训练,有什么出身;但必然是有神忌邪的心,看见不合神心意的事,要从心中发怒,不能含忍。
也许,今天教会有避免强调耶稣洁净圣殿的理由,也不是每个人都该随时效法。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耶稣 “ 为父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约二:13-17),以至拿绳子作成鞭子,赶
出在殿里作买卖的人。发义怒是应该的。在我们这个世代,太多该怒而不怒的事例了。
哀
耶稣转身对他们说: “ 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
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路二三:28)
照希腊斯多亚派哲学的思想,男人不应该表露情感,哭泣是懦弱的表现,是女子的情感。
但是,基督教的教导,却不是这样。主耶稣是会哭泣的。圣经记着:
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它哀哭,说: “ 巴不
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
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
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扫灭你,
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因你不
知道眷顾你的时候。”(路一九:41-44)
耶稣基督到世上来,如圣经所预言的,诚然 “ 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赛五三:3);不过祂从没自怜,更没为自己哭。
但是,当到耶路撒冷去过节的时候,祂望见了建在山上的耶路撒冷,却哀哭起来。
一般人是从外面看,真像诗人所说的: “ 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诗四六:2) 城名字的意思,就是
“ 平安根基”,神的 “ 圣城”,自然该长安永固了。至于圣殿的建筑,就更为壮观了,连长久跟从主的门徒,也 不禁见而 动容 ,几乎叫起来 说: “ 夫子,请看!这是何等的石头,何等的殿宇!”(可一三:1)
主耶稣如火焰的眼睛,不是看外表的华美,祂是看里面,祂看到了圣殿内中不可收拾的败坏。祂知道所谓圣城,已经快要恶贯满盈,即将被毁灭。因此,别人在兴高采烈,欢笑上去过节,祂却不合时宜的哀哭。
先知耶利米,是个会哀哭的人。他曾为约西亚王的英年崩逝,作哀歌追悼他(代下三五:25),因为他是犹大国复兴的希望,他死亡了,国亡的日子也不远了,爱神爱人的先知哪能不悲哀哭泣?先知看到举国犯罪,看到罪的结果,是必然招致神可怕的震怒,他说:
但愿我的头为水,
我的眼为泪的泉源,
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
昼夜哭泣。(耶九:1)
但是,耶利米的哭,是为人民的罪而哭,他责备人的罪,眼中流着爱的热泪。耶利米绝不是懦夫。
一个真正信主的人,最少要哭两次:一是为自己的罪而痛哭;一是为别人的罪而痛哭。罗得绝不是一位普遍被尊敬的圣徒,但他住在那里,会为所多玛,俄摩拉二城的 “ 恶人淫行忧伤”(彼后二:6-8);他至少不会同流合污。
神在将灭耶路撒冷之前,要灭命的天使, “ 去走遍耶路撒冷全城,那些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叹息哀哭的人,画记号在额上”;在杀灭城中人的时候, “ 只是凡有记号的人,不要挨近他”(结九:1-6)。
当然,谁能为当怒的事而怒呢?谁能为当哭的事而哭呢?必须先能体会神的心意,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求主兴起这样的人来!
惧
他们[这百姓]所怕的,你们不要怕,也不要畏惧。但要
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以祂为你们所当怕的,所当畏惧
的。(赛八:12,13)
我们都知道,惧怕不是快感。但对于人的安全,惧怕是必要的。最危险的人,是什么都不怕的人。最没有希望的人,是什么都怕的人。不过,要看你怕什么,怕谁。
勇敢和惧怕不是相对的。勇敢的人也应该有所惧怕,没有惧怕的勇敢是卤莽,绝不是美德。勇敢是知道惧怕,而能胜过惧怕。
“ 勇者不惧”是君子的表现;是说在一般人皇皇然惊惧的境地,他能够夷然无惧,先想到的是责任,而不为自己个人的安危着想。
论语 “ 季氏”: “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是说,君子应当怕所当怕的,全然无所惧怕,是可怕可悲的事。
犹大末代君王之一约雅敬,愚而自用。虽然是区区孤城弱国的小皇帝,却偏要装出伟大领袖的神气威风。他听了神藉先知耶利米所传的话,警告他和犹大人悔改离开罪恶,他出人意外的反应是: “ 王和听见这一切话的臣仆都不惧怕,也不撕裂衣服”;王却 “ 用文士的刀将书卷割破,扔在火盆中,直到全卷在火中烧尽了。”(耶三六:23,24)这样不惧怕神 , 不惧怕先知神的使者,也不惧怕神的话,终于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捉住 , 用铜炼牵到巴比伦去(代下三六:5,6)。在十一年之后,犹大国也亡了。不怕当怕的神,后果就是这样。
圣经说: “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九:10)敬畏是对神应有的惧怕。这不止是怕刑罚;而是承认神的至大至高,全知全能的可畏,不敢不敬虔,而惕干寅畏。
这样,惧怕当惧怕的神,就能遵从祂的命令,顺服祂的旨意,而不敢违逆,也就不会陷在罪中。相反的,对于顺从神所面对的任何后果,都知道神会负责;既然以神为倚靠,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什么反对,都无所惧怕。
圣徒所以可以无所惧怕,是因为有主的同在。 国策 记载有个 “ 狐假狐威”的故事: 有一天,老虎猎得 了 一只狐狸,预备当作午餐。狐狸说: “ 天帝立我作百兽之长,如果你吃了我,便是逆天!”它建议如果你不信,可以一同出去走走试看。老虎认为无妨。于是狐狸走在前面,老虎后随。林中的百兽见了,纷纷逃避。老虎认为幸而没有吃掉它。( “ 楚策”)这故事也可以有正面的意义:圣徒有主在一起,就能够说: “ 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罗八:31)
先知耶利米,为主受了许多的苦,却说: “ 然而耶和华与我同在,好像甚可怕的勇士。”(耶二0:11) 当然,他连几千子弟兵也没有,才会受迫害,给人下在狱中。 一个无兵无勇的文人,竟然那么的刚强,岂是意外吗?
圣经说: “ 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像狮子”(箴二八:1)。
圣经说: “ 神所赐给我们的,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后一:7) 圣灵使人有胆量,除了神以
外,别无所惧怕。这样,才可以为主作见证。
爱
神就是爱(约壹四:16)
爱是人间最美的,无论是爱,是被爱,都能产生快感。
天然的爱,既然那么重要,神圣的爱,就更远为美好,甚至无法比较;我们的本性不能产生这样的爱,也超过我们的所能了解的。
没有爱的世界,是枯燥的荒漠,不适于人的生存。 “ 神差祂的独生子[基督耶稣]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祂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约壹四:9)
我们本来不认识神,而且与神为敌,不愿,也不能遵行神的旨意。但 “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基督耶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我们本是该死该灭亡的罪人,因为祂在十字架上代我们受死,就得以不死;而且藉着祂从死里复活,就得着永远的生命。
基督耶稣是神圣的爱的模楷,叫我们知道什么是爱,也经验神的爱: “ 因为[神]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五:5)
主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以后,升上高天,神就从祂那里差下圣灵来,住在信的人心里,使信的人有神的灵, “ 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林前二:12),包括能 “ 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弗三:18)。
这样,圣徒也可以顺从圣灵的引导,结出爱的果子,彰显属天的新生命,使神的名得着荣耀(加五:22-25)。
圣经说: “ 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约壹四:16)
“ 住在里面”,是指持续联合的状态(参约一五:4)。 惟
有这样,才可以遵行主所说的:
“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
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
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你们要彼此相爱 ,
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人为朋友舍命,人
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
我的朋友了。”(约一三:34,35 一五:12-14)
这样的爱心,不是只在口舌上,言语上,而是可以看得见的;不仅是神可以看得见,不仅是信徒可以看得见,而是 “众 人因此就认出”。这是说,世人虽然不属灵,但他们从基督徒的行动上,可以看到有像基督一样的爱流露,有像基督一样的香气。
恶
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罗一二:9)
厌恶,是由不合自己意愿的事物引起的反应,是人所不愿遇到的,不同意的,所以会厌恶。
显然的,没有人能不加选择,喜爱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而必须有个价值标准,以决定哪些喜爱,哪些厌恶。
厌恶是一项负性的情感,但不一定是不好的;不喜爱不好的事物,是正常的。
“ 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诗九七:10)说明 “ 爱”与 “ 恶”是并行互补的;爱主,必须爱主所爱,恶主所恶,这都包括在遵行主的命令里面。
约沙法是犹大国的好王, “ 行他祖大卫初行的道...只寻求他父亲的神,遵行祂的诫命”(代下一七:3,4) ; 只是他 “ 与亚哈结亲” , 跟亚哈 “ 不分彼此”(代下一八:1,3)。 如果世界上还有一个该恨恶的人,就该提名亚哈:这 亚哈是以色列的王, “ 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王上一六:30)。约沙法却同他联军作战;当分别而不分 别 为圣,所以神不喜悦。
联军征伐基列拉末,跟亚兰作战,兵败亚哈阵亡,约沙法平安回到耶路撒冷。 “ 先见哈拿尼的儿子耶户,出来迎接约沙法王,对他说:‘你岂当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代下一九:2)
混杂的爱不是纯洁的爱,也就不是真正的爱。 因为 圣经 明确的记着 说: “ 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雅三:17)。和平不能牺牲清洁的原则。
神是忌邪的神,圣徒既是属主的,就不能与不义的相交,不应同负一轭(林后六:14-18) 。 正如神的律法说: “ 不可 并 用牛驴耕地”(申二二:10),显明神不愿人混杂,不愿祂的儿女和罪恶联手。
求主赐下智慧的灵,叫神的儿女会分别,恶主所恶的。
欲
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
所要得的赏赐。(来一一:26)
人都有意欲,意欲又各有不同。同样是意欲,又有等次的差别。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 告子”)
这是说,同是意欲,要选择哪一种为优先。
人饥饿了,有吃饭的意欲,这是自然的。但是,如果只想到要吃,把一切都不管不顾,那就是很大的问题。圣经警告我们,恐怕 “ 有贪恋世俗如以扫的,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来一二:16)。 这是选择随从较低的意欲,不顾将来的盼望。
神差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那些习惯于奴隶生活的人,在旷野的路上,一遇到困难,就忘记了神的恩典,想起当年在埃及的生活,宁愿走回头路,转返埃及。
他们熟唱的曲子是:
“ 谁给我们肉吃呢?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
就吃鱼,也记得有黄瓜,西瓜,韭菜,葱,蒜。现在我
们的心血枯竭了,除这吗哪以外,在我们眼前并没有别
的东西!”(民一一:4-6)
听到探子所报迦南地的凶信,他们相信前进必败,喧嚷,哭号,发怨言,又再弹回埃及的老调:
“ 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这旷野。耶和华
为什么把我们领 到 那[迦南]地,使我们倒在刀下呢? 我
们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掳掠,我们回埃及去,岂不更好
吗?”众人彼此说: “ 我们不如立一个首领,回埃及去
吧!”(民一四:1-4)
自由是要冒险的,那不是他们所要的。他们所要选择的,不是自由,不是神应许之地,而是只求能够安全,有饭吃,可以活下去,于愿已足。他们跟摩西闹,不愿行在神的旨意里。
但摩西的心志和意愿,却完全不同。
他如果留在埃及,可以不必作苦工,也不是作奴隶,而是在法老宫中养尊处优,当然不止可以混得饱。
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
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
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
要得的赏赐。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
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来一一:24-
27)
这是何等伟大的意愿!因为他有信,所以不看眼前;他能看得远,看见了主是他的大赏赐,就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作出正确的选择。他伟大的选择,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为弥赛亚的降生预备了道路。
主啊,愿我的意愿,只求你的意愿,没有自己的欲望。
情感并不是坏的。人不能没有情感。坟墓里的人很多,但是没有用,也不能跟他们作朋友,因为他们没有了情感。
主耶稣在回答律法师的问题时,引用申命记的经文说:
“ [诫命中]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
主我们的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
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
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可一二:28-31)
这里主明明说,人如果要爱神遵行祂的旨意,必须用全部的情感,思维,意志,奉献为主,让祂净化我们,使我们脱去从前行为上的旧人,将 “ 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4)
信主重生的人, “ 既脱离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有分”(彼后一:4), 也该 善用情感, 顺从圣灵行事,结出美好的果子来,使主的名得荣耀。
失去与得着
你因自己的罪,必失去我所赐给你的产业(耶一七:4)
产业是神所赐的。神是创造万有,拥有并掌管万有的主。但人有了看得见的产业,就倚靠产业,竟忘记了赐产业的主。
这是人的问题。
离开主是犯罪堕落的开始。失去了主,也失去了永生。失去灵魂是最大的损失。
神是爱。神并不愿人失去什么。
神是爱。神必须任人失去,为要免得他失去灵魂。
浪子还在家里的时候,他的心已经离开了父亲。父亲因为爱他,才照他所要的,把家产分给他,虽然明知他不成熟,他会失去一切。到浪子 “ 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沦为牧猪奴,求吃豆荚而不可得,他才 “ 醒悟过来”,想起父亲的爱,归回父家,享受父亲的爱和丰富(路一五:11-24)。
以色列进到神赐的迦南美地,从流浪的民族而有了产业。 “ 但耶书仑渐渐肥胖,粗壮,光润,踢跳奔跑,便离弃造他的神,轻看救他的磐石。”(申三二:15)他们所需要的,是被剥夺,降卑,才可以有回转的盼望: “ 到那日,雅各的荣耀必至枵薄,他肥胖的身体必渐瘦弱”(赛一七:4) , 成为衰弱,被欺压,被掳到外邦,才真正的伤痛悔改,归回神的慈爱。
神藉先知的口警告他们说: “ 你们怎样离弃耶和华,在你们的地上事奉外邦神,也必照样在不属你们的地上,事奉外邦人。”(耶五:19)他们因犯罪被掳,失去了神所赐的产业,却彻底的治好了拜偶像的陈年宿疾。
如果产业遮住了人的眼睛,使不知道感谢赐产业的主,神宁愿将产业拿去,使人亲近祂,认识祂,住在祂的慈爱中。
时间
时光流逝
过了两年(徒二四:27)
我们都经历过,时间过得有多快。少年的时光,还不觉得怎样,可以浪掷青春;人过中年,便觉得时间的脚步,滑得加快了许多,恨不得把它留住。
谁不希望,能像约书亚一样,能 常 祷告使 “ 日头停留,月亮止住”(书一0:12,13)?但即使是希西家的祷告蒙允,神叫前进的日影, “ 在日晷上往后退了十度”(赛三八:8) , 可惜那 不过 是仅有的一次,不能经常发生。因此,时间的水流是无私的,不会为谁停住。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岂不是古圣先贤无奈的悲叹?
但在另一方面,时间可能是人的朋友。如果人能够把握时间,及时作适切的决定。
郎斐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写道:
伟人的生活提醒我们,
你我都能够使生命辉煌,
当我们离去的时候总要留下
脚印在时间的沙滩上。( “ 人生的诗篇”)
这是说,时间可以给人留下生命的印记。更重要的是,时间的河流通往永恒;如果作了错误的决定,或不作决定,都将要流向永远的毁灭;只有正确的方向,是永远的生命。
腓力斯夫妇,曾有美好的机会,听保罗讲道;而且多次有个别的谈道。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他可以向那位得神特殊启示的使徒,问一切的属灵问题,可以求保罗帮他认罪省察,可以得到极高明的造就栽培。可惜,他让时间空自流逝,不曾及时决定走上保罗所走的道路; “ 等我得便再叫你来!”这样,一直拖了两年(徒二四:24-27)。
新官上任,腓力斯的时间也过去了。在痛苦的永恒里,他将无尽的后悔。
恩典的时期
“ 主啊!今年且留着”(路一三:8)
有些人的逻辑十分简单:凡遭遇不幸的事,就是因为罪的结果。
但主耶稣告诉他们,并不是活着的人的本分,要去究察那些人有什么罪,所以遭受灭亡;而是活着的人,要把握神恩典的宽容时期,及时悔改。世人都犯了罪,若不悔改,结局都是灭亡。
[主耶稣]用比喻说: “ 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
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就对管园的说:
‘看哪!我这三年来 , 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
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管园的说:‘主
啊,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以后若结
果子便罢,不然,再把它砍了’。” (路一三:1-9)
难怪主人失望。一般无花果树,栽上两三年,就应该结果子了。主人的要求并不过奢;他不是要果子大,果子多,而只是要结果,不白占地土。但他完全失望了。这样的树,既不能长成栋梁之材,留着无用,实在应该砍伐丢掉。
我们也会像那无花果树,徒然受主的恩典,却结不出属灵的果子,不能荣耀主的名。如果祂的斧子落在树根上,把我们砍掉,绝不能算是不公义。感谢慈爱的主,祂有特别的宽容忍耐,肯再给我们时间,延长我们的机会。
该知道,我们每一分钟,都是活在主的恩典里面。
我们永远不能测透主的恩典。祂的慈爱何其深!我们是不配蒙恩而蒙恩,不配存留而存留。若不是祂给我们第二次的机会,我们早就灭亡了。因此,我们应当趁着还有 “ 今日”,更加深切爱主,殷勤事奉主,结出丰满佳美的果子。
耗费的时间
蝗虫...那些年所吃的(珥二:25)
希伯来书的作者,显然为他的受信对象 颇为 失望: “ 看你们学习的功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来五:12)!面对着不长进的孩子,心智幼稚,永远长不大,是作父母的伤心事。这样的不成熟,使人无限失望。
种植的人,会有另外一种的不愉快经验,甚至是更深的失望:眼看着所种的倒是长得很好,枝叶丰茂,也开花了,结果了,很有丰收的希望。想不到一夜风起,刮来了成群的害虫:蝗虫,蝻子,蚂蚱,连果实带叶子,吃个净尽;还不止此,发现枝叶也断了,原来有一群小的虫儿,隐藏在茎子里静静的作怪,噬尽了植物的营养汁液。于是,茎叶枯萎了,看来有希望收成的果粒,终于没有饱实。
在我们信徒的生命中,也有年日是空空耗费了。那是因为里面有私欲的蠹虫在作祟,蛀噬我们的心思,延伸到我们的生活。 “ 自私”使我们的日子在主面前不蒙记念。虽然,起初外表看来还好,也许还能维持属灵的形象,但那不过 只 是 形 象,缺乏实质;事奉没有内里的热诚,工作不是被主爱的激励。到遇见真的试探,熬炼,艰难,弱点就暴露出来,折断了,倒下去了。
那时才知道,过去的时间是被吃掉了,在神的计划里算不得数。
愿主在我们的生命中,减少这样的时间,使所活的在主里有价值。更求主施恩,使我们憬悟,并且把所失去的年日补还给我们,叫我们奋勉加倍的结永存的果子。
时间的考验
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书一四:11)
人所想望的,是常葆青春,永不衰老。这希望,和人类历史同样的古老。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寻求 “ 青春泉”一类的传说。
迦勒是一个不肯老的人。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迦勒是与约书亚等十二人,奉摩西的选派,去窥探迦南地的人。那些同去的人中间,有十名回来报恶信,大唱悲观无望的论调;只有迦勒和约书亚信心坚定,相信神既然应许,就能使他们得胜,进入所应许的地。
四十五年之后,迦勒去见当年的老同志约书亚,向他这样说:
“ 耶和华的仆人摩西,从加低斯巴尼亚,打发我窥探这
地,那时我正四十岁,我按着心意回报他。然而同我上
去的众弟兄使百姓的心消化;但我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
神。当日摩西起誓说:‘你脚掌所踏之地,定要归你和
你的子孙永远为业,因为你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神。’
自从耶和华对摩西说话的时候,耶和华照祂所应许的,
使我存活这四十五年;其间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走。看
哪,现今我八十五岁了!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
的那天一样;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
现在还是如何。”(书一四:7-11)
这段话,说的真是叫人羡慕!八十五岁的老年人,居然会跟四十岁壮年一样!但迦勒还有另外的特点。
一般的老年人,多半有个讨人厌的毛病,就是只会顾到自己,变成像小孩子一样。说得好听些是颐养天年,实际是虽然信有天堂,却想尽量拉长去天堂的距离,不过实在说来,留在地上并不对任何人有好处。迦勒却不是这样。
他年虽临老,却老骥伏枥,壮志不衰。迦勒仍然有征服的雄心,不甘于蛰居平原,还要前进得基业,征服山地!他向当时的统帅约书亚请缨:
“ 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我的山地给我;那里有亚衲族
人并宽大坚固的城,你也曾听见了。或者耶和华照祂所
应许的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书一四:12)
别人看是不可克服的困难,却难不倒迦勒。他特地要去找困难,他要去赶出亚衲人,征服山地!
不过,他不是靠自己血气之勇;他是信神的应许,靠神的同在。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应当有的态度。
迦勒虽年老,还是要打美好的仗。他受得时间的考验。
我们都知道,有些人起初跑得很好,到后来却被淘汰了,不禁为他们可惜。
据说,迫害基督徒近于疯狂的罗马皇帝尼禄(Niro),在初 登 位时,第一次签署处人死刑的诏书,竟然凄惶流泪说: “ 但愿不曾有人教导这双手写字!”谁会想得到,少年时爱好诗,戏剧,艺术的佳公子尼禄,后来竟会成为暴君!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王莽,早年谦恭下士,深得人心;谁知后来竟然篡夺汉朝的帝位!所以有诗说: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下士时,
假使当年身竟死, 一生真伪有谁知?
即使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很难说定哪是真面目,哪是面具?其实,有些人并不是存心作伪欺人,却有好的开始,而不曾持守到底,晚节不终,何等可惜可悲!
有多少人坚持到底,像迦勒一样呢?
想不到的时候
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路一二:40)
有许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出之意外。
主不是我们的敌人,特地要 “ 攻其不备”,要在我们想不到的时候,卒然临到,好叫我们措手不及,就抓住了定罪的理由。其实,主如果要定我们的罪,随时都有理由,叫人无可推诿。
但主这样定规, “ 在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是要显明祂仆人们的时时忠心。 “ 你们也要预备”,是要信徒时时戒备不懈;不是在人看得见的时候才作好,也不是在预先知道主即将来,才匆匆忙忙的准备。
我们既然不知道,哪一天是我们最后的一天,就当时时准备好,每一刻时间都奉献为主,尽忠为主而活,随时预备迎见主。
有人问一位神的仆人,如果他知道主明天就再来,将要如何生活呢?他回答说: “ 我还是要像平常一样,按照日常的时间,作该作的事。”这就是善用时间,虽然不确知是哪一天主再来,却确知不会是意外。 这样,我们就不难知道,猜测主再来时间的人,不仅其动机有问题,动力才是更大的问题:贪财好利或出于邪灵的成分较多。
愿我们 不但随时准备好,更 都能 渴望主再来, 跟使徒约翰同说: “ 主耶稣啊,我愿你来!”(启二二:20)
总要指摘你的邻舍
没有显露你的罪孽...使你被赶出本境(哀二:14)
圣经说: “ 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利一九:17)这里称为 “ 邻舍”的 字 , 原义 并不仅指住在附近的人,也兼指友伴,同志,和一切不是敌对的人。主耶稣更把 “ 邻舍”的定义,延伸到所有的人,包括不友好的人也在内(路一0:25-37)。
不过,指摘邻舍可不是跟隔壁邻右争吵不休,而是在看到人有错失的时候,及时坦诚的指出来,使他有改正的机会,不至陷在罪中;否则你需要担负责任。这也就是 “ 用爱心说诚实话”(弗四:15)的意思。
人不得蒙神的恩典,却受管教刑罚,原因不仅是因为作错了什么事,更是因为不曾悔改,而继续错下去;神的忍耐到了极限,正如 “ 云满了雨”(传一一:3) , 忿怒才倾倒在地上。
但人的问题,是硬着颈项,不肯接受神藉先知的警告而悔改;而且恨恶,迫害神的先知,自招罪罚。
孔子有个弟子仲由(子路),是个粗鲁的人,为人作事很像彼得,深知他毛病的老师称他 “ 由也喭”;但这人有个好处,就是能接受人指出他的错误,而且 “ 闻过则喜”,向人下拜道谢。这跟闻过则怒的人,坚不认错,有何等大的不同!彼得犯了错,被主耶稣当众责备,他绝不掩饰诿过;三次不认主,他也没有隐讳;甚至当他怕犹太人,与外邦人隔绝,后进的使徒保罗,见他 “ 行的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 “ 当面敌挡他”(加二:11-18) , 他也不曾老羞成怒。后来他还写信,称赞保罗的智慧 , 认为同于受圣灵感动的圣经(彼后三:15,16)。真是难得!
不幸,这样的人到底太少了。因此,怕人发怒,要讨人欢喜的假先知,就看着人的脸面讲好话, “ 他们轻轻忽忽的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耶六:14 八:11)圣经说,那些假先知实在是 “ 诱惑我的百
姓”(结一三:9-16),又称他们是 “ 用未泡透的灰抹墙”,真
是粉饰太平!他们这样作,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大错,甚至还像是给人心理上的安慰;但因为他不指责人的罪,和罪的危险,听他信他的人,就不知道悔改离罪的需要,至终神的震怒临到了,无法可治,就被掳失去了神赐的产业,失去了平安之地。
或许有人要问: “ 他们既然不传叫人悔改的信息,干脆不讲话算了,何必讲假话呢?”
其实,假先知并没有过时绝种;在圣经时代的犹大和以色列,有许多此类人物,现在仍然到处可见,而且在末世会更加多。圣经说: “ 他们因有贪心,要用捏造的言语,在你们身上取利”(彼后二:3)。 用现代通用的话来说,是为了饭碗,为
了经济利益,把传道当作职业;他们从不认识神,神也从不认识他们。他们是人的奴才,只知求地上的主人欢喜,不知讨天上的主喜悦。
这样,不仅他们的结局是危险的,听他们的人,也有极大的危险:失去所得的地业,被赶出本境!
要谨防假先知!
怎么可以认出假先知呢?
他们不一定是面目狰狞,头上生角,脚下分苜蓿瓣;相反的,他们很和气,一副店员面孔,很讨人喜;说话不惹人厌,绝不谈罪的问题,不指责人,只是当然也就不能谈到救恩。这样,他们不但讨你喜欢,也讨魔鬼的喜欢。但是,你要知道,那是很可怕的!
要喜爱神的话,谨防假先知!
圣徒的位分
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帖前四:4)
现代的心理学家,或他们的跟从者,常把罪说成 “ 自我评价偏低”,或 “ 不自尊重”。说这话的人,其用心无非是 “ 婉言”,是给罪一个容易接受的名字,基督徒不能,也不该接受这种说法。
不过,虽然这种新的解释是错误的,但却跟圣经的语词相似;实际上,犯罪是不自己尊重的结果,而且犯罪的结果,使人失去应有的自尊。
那么,尊贵的定义是什么呢?
世上许多人,误以为尊贵是指 “ 作”什么,以为所作的工作,决定贵贱的分别,像是以人所穿的衣服不同,来衡量人的价值。又有些人以为 “ 有”什么,来决定人的贵贱,当然以有千万金银为贵,上无片瓦覆顶,下无立锥之地,就列为贫贱;现代人所谓上,中,下等阶级,就是如此界分。不过,人常常忘记,真正的尊贵,在于其 “ 是”什么。这是基本的,也是正确的界定标准。
圣徒应当知道,我们因信耶稣基督而成为至高神的儿子, “ 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世界上的人,价值标准混乱了。圣经说: “ 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腓三:19)他们 “ 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赛五:20)。这是严重的颠倒是非。如果以理智标准来衡量,这是疯狂的现象;但就是这类疯狂的人,在主持重大政务,决定要紧的事,岂不可怕?而今天的世界如此混乱,还不是自然的结果!
对于基督徒来说,罪是 “ 卑贱的事”。圣经说: “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
谁都知道,基督徒应该谦卑。但是谦卑可不是自卑。相反的,谦卑正表明本来是尊贵,而肯谦抑卑下俯就低微。这正是主耶稣所作的。
想想看,这位分是何等的崇高!因此,必须谨记我们尊贵的位分,定意立志,与世人分别; “ 他们所怕的,你不要怕,也不要畏惧,但要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以祂为你所当怕的,所当畏惧的...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赛八:12,13,20)。 这样就能持守自己尊贵的位分, 而 有与所蒙的恩相称的好行为,作神圣洁的儿女,到主耶稣基督再临,得以与祂同在永远的荣耀里。 那时,才是真正的尊贵。既然有如此盼望,现在就应该守住尊贵的位分;不论作什么事,都想到你是将来要作王的人。
美心与美行
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
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
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四:8)
现今的社会,罪恶流行,各式各样的新闻,不堪入耳,不堪寓目。许多人说是大众传播的责任,或是没有尽到检束的责任;大众传播媒介却推说,他们不过是反映社会实相的镜子。
当然,我们都承认思想自由的重要。但如何让自由思想存
在,而没有错误邪恶思想的毒害传播?这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也许,这个目标永远没有达到的一天;不过,既然还没有人可
以控制你的思想,人就有自由,也有责任选择正确的思想,积极的思想。
在驾车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前进或后退,车就随所选择的方向进行;无论是进或退,同样需要动力。同样的,思想也是如此。积极的思想是信心,消极的思想是不信。或者说,不信是信不能,是消极的信心。
人也可以思想好的事,或思想坏的事,正像车可以前进或后退一样。也许,经验告诉我们,思想好的事,像是驾车上山坡,必须多用些力量;思想坏的事,像是驾车走下坡路,非常容易。那是因为犯罪堕落的人性,使人很容易随波逐流而下;而向上呢,则如逆水行舟般的困难。信主重生的人,有了新生命,才会寻求那向上的力量,就是靠赖圣灵的大能,结出生命的果子。
人心所钟爱的,必然常常思念,时时道说。有珍宝的,必见人炫夸他的珍宝;作人祖母的,常逢人称道她的孙儿如何可爱。相反的,如果有人只夸张敌人的好处,却指骂自己阵营的人一无是处,必然是卖国贼。教会的不幸,是颇不乏人羡称世人的成功,谄谀有财有势的人,而专对自己的弟兄攻击破坏,伤残肢体,哪该是什么样的人?
圣经告诉我们思想的重要: “ 他心怎样思想,他为人就是怎样。”(箴二三:7)
主耶稣更说: “ 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路六:45)
看看我们周遭的人,你会发现,很少人讲别人的好话。不幸,基督徒也往往难以例外。我曾天真的想,如果我们基督徒 都常 讲别的肢体的好话,也许就是教会复兴的简单钥匙。因为那表示是有肢体间的爱,那表示不嫉妒别人,不自夸,而能欣赏别人的长处,共同遵行神的旨意;如果教会不兴旺,那将是最不合理的事!
多思想美好的事,多讲说美好的事,就 更 使我们心里所积存的美好增加。
据说,从前有一位王子,生来身躯佝偻,体态很不美观。小王子觉得那不是王子的理想型态。他有一具大理石雕像,造型健全完美;王子就每天花时间面对着那雕像,挺胸昂首,立直躯干,着意模仿。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他终于出落成一位丰采昂扬,英俊挺秀的王子。
圣徒应当每天每时思想美好的事,也传讲美好的事;不要让丑恶阴毒存在心里。这样,就会变成另外一种心型,另外一个面貌,流溢出基督的荣美,结圣灵的果子。
圣经说:
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
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
成的。(林后三:18)
这样,世人就可以从我们看见主的荣耀,真能作主复活的见证人。虽然看出 “ 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但也能希奇,看出我们 “ 是跟过耶稣的”(徒四:13),见证就成功了。
为了什么?
我们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什么呢?(帖前二:19)
人所珍爱的东西,各有不同。如果我们有机会,看到别人的收藏,有时会叫我们感到意外:一张褪色的照片,一页书法并不出色的信件,对一般人并无特殊价值的物品,对于收藏的人,却有无比的意义,是他的夸口和喜乐。
人所夸的,代表他的心在哪里。
世人是为了今世而生活,所爱所夸的,也是今世的东西,是可以看得见的,摸得着的,通常都可以放一个标价在上面;而所标价格的高低,决定所能给他快感的高低,相对的,也就是他所付努力多少的标准。
保罗的一生,为主受苦牺牲,放弃安福尊荣,甘心作无家的流浪汉,有时甚至无衣缺食。他在写给帖撒罗尼迦的教会的信中说:
弟兄们,你们记念我们的辛苦劳碌昼夜作工,传神的福
音给你们,免得你们一人受累。我们向你们信主的人,
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帖前二:9,10)
这是说,保罗为了神的福音,为了使人得益处,他甘愿放弃了物质的享受,克己持身,过正直无疵的道德生活,谁都找不到他的错处;这就是说,尽量不给撒但有攻击的机会。只是不能避免的,为主的道受人迫害,遭许多苦难,而绝不妥协。
有人会问:这样作有什么报 偿 ?为了什么?
保罗告诉我们,他纯粹是出于爱,绝没有什么别的动机羼杂在里面。他不是为了贪财,不是为了要得人的欢喜;简单的说,是为了荣神益人。他知道所事奉的是神,他知道人违背神的结果如何;因此,他必须将神的福音真理,神的旨意,完全传讲的清楚,叫人可以遵行而蒙福,此外别无所求。
因此,神的仆人惟独期祝教会的圣徒成功;却不是世俗的准衡,而是属灵的标定。他所祷所求所关心的,是圣徒信而领受神的真道以后,落在柔软的心田里,发生了功效,经过圣灵的孕育运行,除去了罪恶污秽,而结出丰满的好果实,以至于成熟(帖前二:13,19,20)。
保罗奉主差遣,传福音到帖撒罗尼迦,停留的时间大约不到一个月 ,有“ 三个安息日” ( 徒一七:1-10),就受到犹太人的搅扰迫害,甚至生命受到威胁,而不得不离开;信的人也遭遇同样的苦害。但他们却坚持而不为患难所腰动,显出真是福音的勇者。保罗勉励安慰他们,却在同时提醒他们,风浪仍未平息,不能期望情势很快会好转: “ 你们自己知道,我们受患难原是命定的”(帖前三:3)。
何苦找这种麻烦?受这样的苦是为了什么?
神的仆人为主工作,必须有纯正的动机,更要有持续的盼望在内心支持,才能持之以恒,不怕险阻,勇往直前,不至于灰心失志,中途变节。
这就像农夫辛勤耕作,盼望得好收成;父母养育劬劳,期盼儿女有所成就;神的仆人受苦忍辱,播下福音的种子,栽培浇灌,也切望他所作的工作,有真正永存的效果 : 不止是外面
丰茂兴旺,不是求眼前欢,得人称赞,而是圣徒有良好的灵命实质;到主耶稣再来的时候,所建立的能站立得住,得到工作的主称赏,那时,才有真正的喜乐。
盼望我们都能够正确的回答:是为谁而活?为谁受苦?
你能否像那位忠心有智慧的工人说: “ 我们劳苦努力,正是为此”(提前四:10)!
认识天父
耶和华啊,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赛六四:8)
人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短处。这就转换成一种假相,以为自己比别人好,而自以为义: “ 你站开吧!不要挨近我,我比你圣洁!”
但如果站在神公义的律法之前,看自己的形相, “ 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雅一:23),必然失望,彻底的失望。
然而神有丰盛的恩典。人虽然犯罪,污秽败坏,神却预备了救恩。圣经说: “ 从古以来,人未曾听见,未曾耳闻,未曾眼见,在你以外有什么神为等候祂的人行事”(赛六四:4)。
“ 等候”就是相信,仰望的意思。人靠自己的义,全然没有盼望,只有信靠神;不论堕落多深,神都能施恩拯救。 浪子穷途末路,狼狈回家,认为自己只配作雇工,但慈爱的父亲仍然以他为爱子,尽力欢迎。以色列人也能有盼望。 何等安慰的话 说 : “ 耶和华啊,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耶六四:8)
浪子离开父的慈爱,流离飘荡在外;但天父无时不记念,等候他回转归家。祂永远的爱,绝不甘心丢弃祂的儿女。
多么使人安慰的话! “ 仍是我们的父”!
多么坚定的信心!知道祂还承认我们,没有从祂的心上,涂抹去我们的名字!
先知耶利米看到以色列家背道的情形,心中伤痛至极,失望至极。神叫他下到窑匠的家里,去看窑匠作器皿。窑匠知道泥土的品性低贱,没有价值;有时,泥土中有沙石杂质,作了会龟裂变形,就作坏了,要重新作过。同样的,神在信徒的身上,各有祂自己的旨意,要成为祂合用的器皿。无奈人里面的悖逆败坏,不顺从,就被毁坏,磨炼,重新造作,务期成就神的旨意。神藉先知说: “ 以色列家啊,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耶一八:7)
感谢神,我们经过一切的磨炼,终于认识自己逃不出神的手去,向这位大能的窑匠承认: “ 我们是你手的工作”!
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
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二:10)
犯罪的病
医治你背道的病(耶三:22)
人常是喜欢把自己影响力的范围扩大;政治领袖喜欢扩张势力范围,商人努力扩张营业范围,工业界愿扩张产品使用范围。当然不算意外,现代医学有一种趋势,也在扩张其服务范围,以便更能惠众济世;方法是想法子把 “ 病”的范围扩大,相对的,就增加了人求医的需要。流行的方式是把我们一向称之为 “ 罪”的,给改个别的名字叫 “ 病”。虽然只不过是一字不同,含义却有极大差别。
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新发明。早在许多年前,圣经就这样说;圣经一向把罪的基本因,归之于一种病。但这与现代人的用意不同;不是说,给人可以有不负责任的藉口,而是说,有病需要承认,不可讳医忌疾,需要及时求医治,不可自误。
病的现象是软弱。人犯罪的症状正是如此:不能作应当作的事,反作不应当作的;病还会影响人的思想和判断力,叫人习惯性的作错误决定,欲振不能。
病能 够 摧残病人的生命,结果 自然 是死亡。圣经说: “ 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里,乃是永生”(罗六:23)。
既有了病,当行的途径是及时求医治,不要自己去改进。如果一个人生来是瘫痪的,你叫他去改进走路的方式,脱离 他“ 不良于行”的习惯,当然不会有效果。人背道的病, 真正 是 “ 不服神的律法,也不能服”(罗八:7)。 人既然自己没有法子,也不能向别处求帮助,只有完全相信主耶稣基督,祂是唯一的救主。
背道的病得以治愈,才可以回转,行正路善道。惟有信靠神,祂藉着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代死, “ 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祂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多三:5)。 神使祂儿子的灵,进入我们心里, “ 凡被
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罗八:14),使我们作顺从天父命令的儿女,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这样的人,才是正常的人,过健康的生活,不再随己心背道,而是行义路,讨天父的喜悦。
拓荒的工作
要开垦荒地,不要撒种在荆棘中(耶四:3)
说起开荒工作,人很容易想到去远方宣道。
但神在这里所说的,不是要祂的儿女去到远方,不是在近城的郊野,甚至不是自己的家的庭园;而是比这些更近,近在各人自己的内心:
“ 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哪,你们当自行割礼,归向耶
和华,将心里的污秽除掉;恐怕我的忿怒,因你们的恶
行发作,如火着起,甚至无人能以熄灭!”(耶四:4)
这里说到事情的连锁性:
心里的污秽,产生
恶行,恶行引致
神的忿怒。
神是忌邪施报的神。祂不能不罚罪恶,因为祂是公义的;祂所说的必然成就,因为祂是信实的,否则所说的就是空言恫吓。而且祂是全能的,祂的忿怒无人可以止息,也无人可以抵挡。所以当人犯罪,就定要招致灾祸的结果。犯罪如同种下了灾难的种子,圣经说: “ 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六:7,8)
怎样才可以改变人悲惨的结局呢?
神是不改变的,只有人改变,才可逃避神的忿怒。
既然这样,惟有趁着现在,追根迹源,消除招神忿怒的种子:把心里的恶除掉,才可使恶行断绝。那不是行人手所行的割礼,而是靠着圣灵,相信耶稣基督,在祂里面受使人 “ 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西二:11),是心灵的真割礼(罗二:29),使人能够过成圣的生活,免神的忿怒,得神的喜悦而事奉祂。
但在另一方面,有些人不肯这样作。他们撒种在荆棘的里面。种子是神的道;荆棘是人的罪污,私欲,是被神咒诅的东西。如果把这两样混合起来,会有什么结果?谁都知道,常是荆棘得到胜利,把道挤住了,最后是成为一片荆棘!
所以圣经教导我们,要顺从真理,洁净我们的心,除去一切的污秽败坏,真道的种子才会发展长大,结出美好的果实,使主得荣耀,使人得益处。(参彼前一:22,23)
我们看作葡萄园工作的人,在种植以前,要花许多时间,作又长又艰苦的准备工作, “ 刨挖园子,捡去石头”。这是看不见成绩的工作,搞来非常吃力,却是少不得的工作,是神工作的方法(赛五:2)。
主的工作不怕作得慢,只怕不忠心,不彻底。务要先拓垦荒地,认罪悔改,对付罪恶,除去污秽,才开始种植建造。
今天我们看到不少工作的失败,是由于工人的失败,真是很可哀的事。失败的原因,多是自己没有作好准备,以致工作是发展的很快,但失败也很惨。
拓荒的工作,是重要的基本工作。在往远方拓荒之先,首要先在自己心里作拓荒的工作。
宗教改革纪念
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约一四:6)
1517 年 的欧洲,充满了黑暗的权势。 敬虔的圣徒向神呼求: “ 长夜漫漫何时旦?”
在一所修道院里,神却默默的预备祂的器皿,兴起了卑微的修道士马丁路德,于十月三十一日众圣节前夕,把九十五条的质辩,钉在教堂的大门上;那是对教皇的权威提出的公开挑战。此后,宗教改革运动风起云涌,给教会带来了希望,历史进入了现代的阶段。
宗教改革不是什么创新,更不是造反,而是回复到起初传流的正统信仰;其所揭橥的原则:唯独基督,唯独圣经,唯独信心,是福音的中心。所以宗教改革,是重新 “ 建立累代拆毁的根基,重修路径给人居住”。
主耶稣说: “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一四:6)
唯独基督,是说主耶稣是到神面前的唯一道路。有许多的路,引人走入歧途,却是危险的; “ 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一四:12)。只有主耶稣,藉着祂自己的血, “ 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来到神面前”(来一0:20-22)。
唯独圣经,是神藉圣灵启示的真理,显明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救主,我们可以因祂而得救恩;并且显明神的旨意,使我们能遵行,而得神喜悦。
唯独神赐的信心,可以使我们接受救主,得属天的永远生命,永不灭亡;并且因信而活着,是在盼望中生活: “ 基督是我们的生命,祂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祂一同显现在在荣耀里。”(西三:4)
古道与 善道
你们当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耶六:16)
世界上每天都有新发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五十年来所有的发明,比以往十九个世纪累积起来还多。一个眼前的例子:买来一部电脑(computer) , 只经过半年,就成了陈货,而只花一半的代价,所买的新产品,就好过旧的一倍;更可笑的是,现在差不多每个人家中都有computer,最少嘴上也挂着这个字,可是在上一世纪任何 的 字典里,这个字唯一的定义只是 “ 计帐员”!如果 谁 从旧字典里查新词汇,定义多半不可靠;那是说,旧时连这个观念都还没有。
但在另一方面,并不是任何东西,新的都是好的。现在用同样的名词,所代表的可能是迥不相同的东西。在对神的信仰上,新的常常是不好的,错误的。神要我们固守真道的奥秘,就是 “ 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提前三:9 犹:3)。
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之后,神指示他们惟独到祂的圣山,立名的居所敬拜献祭。可是有些人违背神的命令,自己在丛林的高处的山丘上,任意建造了祭坛,引诱人民去献祭。他们这样作,是为了经济的利益,如果去那里崇拜的人多了,经营的人收入就可以增加。因此,他们效法迦南的邪教,造了偶像,又叫人在那些地方吃喝玩耍,跳舞,甚至可以跟庙妓行淫。
这样,他们用这些方法,吸引了许多人,慢慢在林间踏出一条小道,通往那邪淫的地方; 走的人越来越多了,显得很热闹,路也越踏越宽。 于是转离那条往锡安的古道,那条神所命定的正道,少人行走,竟成为荒凉。
今天,有各式各样的假道异端,用不同的方法,动人的言词,吸引人跟从他们。他们传另一个基督,另一个福音,与使徒所传下来的不同;他们不信圣经的启示,用的是新奇荒谬的言语,引诱人陷入灭亡的道路。他们可能有宗教的形式,用类似的宗教术语,甚至外表看来更兴旺,更活跃;但实质上是错误的,跟从他们的人,不仅是被骗走入邪路,更要灭亡!
我们应当谨慎防备,要寻求 那 古道,明白圣经的真理,要 “ 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犹:20,21)
近天国与进天国
当耶稣在世的时候,教导人圣经的真理。有好多人到祂那里去,听祂讲道。无疑的,他们知道祂是教育家,可以用最浅明的话,讲解极深奥的真理。其中有没有什么知识的平民,也有一些精通圣经的人,这一行人叫作“文士”。
某一天,有一个文士来问耶稣:“诫命中哪是第一要紧的呢?”他不是要来跟耶稣辩论,他有犹太人的观念,诫命中有的是重大的,有些是轻微的。也许他知道自己无法守全部的诫命,只想择最要紧的遵行;也许他是懒惰,以为轻微的可以忽略,那就省不少力量。
主耶稣真的告诉了他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诫命,是记载在申命记第六章,和利未记第十九章。
神藉着祂的仆人摩西,在这里特地大声宣告,这最重要的信息,要把这信息喊进人的耳朵里,喊进人的心里,喊醒沉睡 中 的人,并后世的人:“听啊!”,是要人注意,留心听!
耶稣回答说:“第一要紧的,就是说:‘ 以色列啊,你
要听! 主 我们 的 神 , 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 尽
意, 尽力,爱 主 你的神。 ’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
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那文士对耶稣
说:“夫子说,神是一位,实在不错;除了祂以外再没
有别的神,并且尽心,尽智,尽力爱祂,又爱人如己,
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好得多。” ( 可一二:29-31)
这仿佛是犹太教的基本教义,被称为 “ Shema ” , 在希
伯来文 是 “Sh'ma Yisra'el, Adonai Eloheinu, Adonai Ekhad”
六个字;因为以Sh'ma(“听”的意思)“听,以色列!”开始所以如此称呼。犹太人每天要念四次:两次在早祷时,一次在晚礼拜,最后一次在入睡前。在临终的时候,也要诵念。
“爱人如己”,是爱神以外最重要的诫命;同时,连在一起的话是神的命令:“我是耶和华”。 ( 利一九:18) 意思说,如果我们爱神,也必然为神而爱人。
耶稣所回答的,是要竭尽心灵 ( 灵魂,生命) , 竭尽思想,
竭尽意志,竭尽力量,爱神;并为了爱神,而爱照神的形像而造的人。
犹太拉比亚奇巴 (Akiba ben Joseph, c. A.D.40-135) ,是一
位受人尊重的学者。他一生爱神爱人,把财产分给贫穷的人。到九十五岁的时候,被罗马政府逮去该撒利亚,囚禁在狱中,用酷刑对付他。老人都安然承受,似乎别有所思。施刑的人感觉很奇怪,以为他有什么邪术。最后,到了诵念Sh'ma 的时候了,他竟然面上现出微笑。问他为什么笑。回答说:“我知道自己的一生竭尽心思,意志,体力和财力爱神;但我对自己有疑问,是否竭尽心灵生命爱神。现在我知道了,我为祂竭尽生命。”然后,他安然含笑殉道。
那个问耶稣的文士,似乎是不能有把握说竭尽心灵爱神,所以没有提那个“尽”字。
耶稣回答了他的问题。他同意耶稣的答案。如此而已。这就是他专程来问的目的。原来他早已知道答案。
耶稣见他回答的有智慧, 就对他说:“你离神的国不远
了。”从此以后,没有人敢再问祂什么。 ( 可一二:34)
耶稣在这里,加上一句断语:“你离神的国不远了。”我们看不出这是称赞。
近神的国,并不就是进神的国。在乎你是否采取行动,踏下一步。
很可惜,没有人敢再问祂什么。怕什么?怕遵行神命令。
人不能因行律法称义。 圣经说:“律法的总结 (Telos) 就是基督,使信祂的都得着义。”( 罗一O :4) 律法使人知罪,知道自己不能满足神的要求,而必须信靠耶稣所成就的救恩。
有的人用类似的问题来问耶稣;但他的目的,只是“要显明自己有理” ( 路一O :27) 。他不是想要作什么,也许是不想作;有理就什么都不必作。
一个少年,富有的官,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缺,以至“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可惜他无意行动。见了耶稣,只是欢然而来,忧愁而去。耶稣说:“小子,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 ( 太一九:17-14)
一个宗教家,又是有地位,有道德的老人,来见耶稣。他得的教训:“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人必须悔改,信靠神儿子基督耶稣的救赎,才可以进入天国(约三:3,16)。
近神的国是不够的;必须信主耶稣,进入神的国。
你在神的国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