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浚哲牧师的嘉范


广东省饶平县,实在是既不富饶,也非平原。杨浚哲牧师就生在那里的僻乡。年纪稍长,他就立志向学,并离家往外发展。在汕头读书后,学了一些现代知识,一颗飞扬的心,更想远行。十四岁就往上海,在那繁华都市里的一间商店工作。不过一年,在十五岁那年的春天,再转台湾,经过香港,在同年末,去了荷属爪哇的泗水,在当地的华文报纸作记者。

在那里,赵柳塘牧师找上了十六岁的杨弟兄,劝他奉献作传道。不过,他虽然生在基督教的家庭,却未信主重生。

一位苏格兰宣教士宾为霖 (William Burns) ,在潮汕撒下福音的种子。那是上一代的事。但神自己引导他拣选的仆人,不仅重生得救,还奉献自己,于1930 年,进入了梧州建道神学院的门受造就。仅一年多,翟辅民牧师即派他往越南工作。

杨牧师经历奇妙,他的性向,也有些与众不同。


开放而保守

从他早年的外向发展,可见他不固执守成。翟辅民牧师派他去越南宣道,他就欣然就道南行。才二十岁,翟牧师托付他主编 圣经报 ,他就北上到上海。他本来想终生作文字工作,但因为水土不服,患病严重,一年后,只得南下到广西牧会。

杨牧师一生只在两个教会长期服事。一是广西柳州的宣道会,并任建道神学院监督,华人宣道会联会主席;共在宣道会工作十八年之久。后是香港九龙尖沙咀潮语生命堂牧师,前后约三十年;退休以后,仍然是荣誉牧师。

他任港九培灵研经会的主席,先后达四十八年之久,不仅是任期最长的,而且超过该会七十五年历史的一半;并且每年都有进步,凭信心工作,经费从不缺乏,到会人数增多。他接任福音文宣社的董事长兼社长,也有十年之久。可见其事奉的忠心恒毅,绝不是为了搭桥登阶,见异思迁。他任事认真,绝不作挂名的差事。事实上,基督徒自己求名,甚至嫉妒别人,是最不像基督的事。


合一而分别

杨牧师不是只逢迎领袖,效忠宗派的人。他讨主的喜悦,服事主的教会,有宽大的心,愿意与人和睦,凡主内的肢体,都能协和同工。

这个汕头人,多年服事汕头教会,却全不是“山头主义”的作风,关怀教会间的共同事工。

在香港,他倡导基督教文字事工促进会,基督教兴学会,都是各宗派合作的工作,并且能够藉一同工作而促进合作。港九培灵研经会,更是如此。所约请的讲员,服务的职员,都是来自不同的教会,而能谐和同工,没有争执,是不容易的事,也是美好的见证。

不过,在另一方面,合一不是合污。杨牧师注重圣洁,如果有不合真理,违背道德的事,他绝不容忍,不顾情面,立即指明,绝不结合营私,党同伐异。


俭约而慷慨

杨牧师出身并非富裕,后来在南洋,由从事报业而经商,常有应酬,生活难以检点;但皈主后,则一改前非,对自己非常节俭,持身甚严,从不浪费。先则历经战乱,流离播迁,艰苦备尝;婚后育有胜世,胜魔,胜己三位公子,蓄妻育子,需要极端节约才免于捉襟见肘。及至逃难到香港,所服事的教会,既然没有宗派,也就没有制度,对于牧者的敬奉,甚为菲薄;他又不愿师母出外就业,要持家并助理教会,要照顾孩子们读书,其艰难殊不易想像。而主的仆人,自不是曳裾豪富之门,希求施舍的人;幸赖主的眷顾怜悯,三位公子靠奖学金读书,并兼作工,都能够完成学业,长公子胜世,并全职事奉主。不过,所经的道路,是十分刻苦的。

但他对朋友则慷慨,不愿因经济拮据而羞辱主名。香港地居东南亚交通枢纽,来往朋友同工,即使不仰望接济,也需要招待,所费自然不少。他的儿子们,在香港读书的时候,午餐所带的是便宜的饼干碎。他的西装,穿到退休十余年后而不予退休。他每年自美国往香港,主持培灵会,总是自费搭乘三等飞机;几年前,我劝老人家改乘二等,他应允而不肯实践;到他九十高龄,我说:“再也不可乘拥挤辛苦的三等票位了。”他应承了。但到回来以后问他,他依然是坐三等如故,而执不肯改。在此之外,杨牧师自早年即致力写作,成书约四十本之多,除少数有人奉献印刷费用之外,多数要自己筹措费用出版。华人教会的书,不像洋人可以销售百万,收入浩钜,常需要作者贴补。杨牧师都看作是主的托付,不计收入戋戋,而慷慨奉献多多。这证明他相信主和主的应许,积财于天,克己的精神可佩,在地上给教会留下相当丰富的智慧财产,真是“虽然死了,仍然说话”。


杨浚哲牧师承受了三位神仆人的“灵统” — 像肉身的血统一样,比长期的效法更深,不是有意的模仿,却型铸一个人的性格:在文宣圣工方面,承继了翟辅民;在培灵方面,承继了赵柳塘;在教育方面,承继了刘福群。

如果问:这些不同的性向,怎会统一?这是因为他性情中庸,能够融会贯通,诚实没有虚假;绝不是作两面人,行不顾言,而给华人教会作美好的模楷。


杨浚哲牧师在 1912 年十一月十日,生于广东省潮属饶平县柘林乡;于2003 年四月十三日凌晨,在美国旧金山寓所离世,到他所爱所事奉七十多年的主那里,领受他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