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中心教义,是"三位一体”的信仰;在这方面增减改移妥协的,就不是纯正的基督教。不过,圣经里面并没有"三位一体”的字句,这观念却是一贯的存在。这观念极其奥秘,极其难解,极多争议,也似乎极不合理;同时,也极为重要。在教会历史中,建立这教义最坚,维护最力,为了持守这信仰牺牲最大,受苦最多的,是不畏权势的亚坦耐修。因此,有句话说:"亚坦耐修与全世界反对,世界与亚坦耐修反对”(Athanasius Contra Mundum, et Mundus Contra Athanasius )。 亚坦耐修(Athanasius, c.293-373)生于埃及亚力山大城,家道富有。有一天,主教亚力山大看到一群孩子,表演教会聚会情形为戏;亚坦耐修扮演主教给他们施浸。主教认为他"羡慕圣工”,将可任监督的职分。他在那里受神学及哲学教育,在313年,任主教秘书,成为教会的执事,神学顾问。 那时,亚力山大城为世界基督教的中心之一,领导全埃及的教会。 有一个长老名叫亚流(Arius, c.250-336),能言善辩,在安提阿受过教育,亦为诺斯替主义所影响。约在318年,亚流散播他的学说,只承认一位至高的神,圣子和圣灵都是受造的,所以是较低的。在321年,北非洲一百位主教召集大会,通过革除亚流教职,禁止圣餐;但仍有相当多的群众跟从他。亚坦耐修则根据圣经,坚信神子是父神所生的,与父同质,同等,同荣。 因为当时的争执,可能引起教会的分裂,第一个基督教罗马皇帝康士坦丁(Constantine, 274-337),于325年,亲自召开尼西亚大会(The Council of Nicaea),议题中心:基督是真神,或是最先的受造之物。全国各地的主教和长老138人出席,由皇帝主持。会中反复辩论的是基督和天父"同质”(Homo-Ousia)或"似质”(Homoi-Ousia)。大会接受了"同质”的立场,定亚流派为异端;亚流派的教职人员放逐,亚流信仰的书焚烧。亚坦耐修认为这首次的普世性大会,是基督教会反对异端的巨大胜利。 亚流派余党并未就此消灭。328年,亚力山大主教逝世,亚坦耐修继任主教。两名亚流派主教,采取当年犹太宗教人控告耶稣的故技,以政治问题,向康士坦丁皇帝诬告亚坦耐修,说他恐吓要发动信徒,阻止帝国的粮食供应。皇帝并没有经过调查,就把亚耐坦修放逐了。
337年,康士坦丁崩逝。亚坦耐修回到亚力山大城,仍任主教。338年,继位东帝国宝座的皇子康士坦丢(Contantius),再降旨意放逐他。亚坦耐修逃往罗马,受西罗马皇帝康士坦思(Constans)庇护。一名亚流派人被任为亚力山大城主教。 但亚坦耐修仍藉书信与他的教区信徒联系。罗马教皇为亚坦耐修缓颊无效;东西两方的主教在撒狄集会,共同向康士坦丢申诉,也遭拒绝。到346年,经康士坦思的疏通,亚坦耐修得以回到亚力山大城,受到信徒英雄凯旋式的欢迎。 350年, 康士坦思逝世,继有东西罗马内战;结果,亲亚流派的康士坦丢统一了罗马帝国。在356年,派五千名兵,把亚坦耐修逐出教堂。他第三次被放逐,避到隐修于埃及沙漠的安东尼等那里。迫害持续着。亚坦耐修则得以安静著述,并督导修道士们抄写他反对亚流派的著作。在361年,康士坦丢逝世,那不受欢迎的亚流派主教被杀。亚坦耐修于次年重返亚力山大城。他劝勉信徒坚守纯正的"三位一体”信仰,彼此和睦相爱。 叛道的朱利安(Julian)皇帝让亚坦耐修复位,只是存心给教会互相斗争,同归消灭;但不久即以"诸神的仇敌”,"危害和平”的罪名,再次放逐他。亚坦耐修离去时,许多朋友看年老的主教第四次被逐,流泪相送。亚坦耐修反以先知的语气安慰他们说:"不要伤心,这不过是一片云,不久就过去了。”他避往上尼罗河地区。迫害教会的朱利安,在363年就死了。约维安(Jovian)皇帝拨乱反正,亚坦耐修主教得再度召回。 365年, 维伦斯(Valens) 皇帝又是亲亚流派的,再次放逐亚坦耐修。但这最后一次的放逐,亚坦耐修仅在城郊他父亲的墓中,暂避了四个月;在这期间,地方人士向皇帝关说,让他回来。他在世的最后几年,总算在比较平静中度过,直到373年逝世。 贵格利主教(Gregory of Nazianzus, c.330-389)极力称扬说:"当我赞扬亚坦耐修,我是赞扬美德本身,因为他集所有的美德于一身。”他是教会正统信仰的房角石。或被称为"正统信仰之父”。 亚坦耐修一生,为了所坚信的道受苦,虽多遭迫害而不妥协,给主基督的教会立下了正统信仰的根基。最后的胜利要到381年,提奥道修(Theodosius)皇帝召开康士坦丁堡大会,才正式确立。 在教会历史上,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354-430)是后继卫护"三位一体”信仰最重要的人。
附记:
在教会聚会中,最多唱的"三一颂”,只有简单的四句圣诗,在普及"三位一体”的教义上,却比深奥的神学论着,有更大的功效。 作者启恩主教(Thomas Ken, 1637-1711),早年就是一名孤儿。牛津大学毕业后,进入英国圣公会事奉。 1670年,有"风流君王”之称的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任他为皇家牧师。启恩勇敢直言,指责宫廷败德罪行。英王虽然受责备,却很钦佩他的刚直;每到礼拜的时间,王说:"我必须进去听启恩告诉我的错失。”后来,查理任命他为主教。十二天之后,那赏识他的朋友英王崩逝。 继位的雅各二世(James II)要回到罗马天主教信仰,颁"宗教容忍诏”;启恩和其他六位国教圣公会领袖拒绝宣布,因此被监禁;后得开释。1691年,英王威廉三世(William III)免除启恩主教职。他在隐没无闻中度过其余生二十年岁月。1711年逝世。史学家Macaulay称他是受软弱限制的世人中,最近于完全的理想基督徒。 启恩很注意灵修。1673年,他为温彻斯特学院(Winchester College)的学生写了一个祷告手册,其中有早,晚,午夜的祷告诗三首,都以颂赞三一真神作结束的副歌。晨祷歌部分还有人唱,其余大部分被遗忘;但那副歌普遍流行,就是今天各教会采用的"三一颂”:
赞美真神万福之源 世上众民都当颂扬 天上群众赞祂圣名 颂赞圣父圣子圣灵 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