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爱虚荣,有人以为关心社会,就是忽略福音,或说关心平民教育是破坏主日的不敬虔行为。但主日学运动,到底传开了。到今天,虽然再没有谁来反对了;不过,仍然需要再加强推行。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教会遭受自由派的侵扰。正统的基要主义者,采取"敬虔的逃避”政策,仓皇寻求自保,以至避社会福音,也避免关怀社会:只传个人得救的福音,不涉及社会疾苦。也就是说,只求人将来进入天堂,不管他现在陷于地狱。幸而教会保留了主日学,就是宗教教育,使后来的一代,得有复兴的机会。
主日学的创始人睿可司(Bobert Raikes, b. Sep.4, 1736 - d. Apr. 5, 1811),生于英国哥劳斯特(Gloucester),父亲拥有一间当地的日报The Gloucester Journal。1757年,父亲去世后,他以二十一岁的少年作了发行人,接手经营。
哥劳斯特是一个古老的工商业城市。因为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造成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犯罪率很高。睿可司有兴趣于监狱改良工作。他随即发现,监狱并不生产罪犯,是社会生产罪犯。他看到许多幼年童工,每天劳苦在工厂工作,星期天休息,则游荡无所事事。他们既没受过教育,品行一般都很恶劣,容易感染坏习惯,正是培养罪犯的温床。因此,睿克司商请邻近教区牧师司陶克 (The Reverend Thomas Stock, 1749-1803)的同意, 发动了几名妇女,自己出薪资延请他们,在各人家中召聚儿童,给他们基本的读书课程,和圣经,并教义问答等宗教教育。
1780年,在当地的圣公会教牧支持之下,开始了这种称为"主日学”的事工。睿可司在他的报纸上撰文倡导,渐渐引起了普遍的兴趣;在全英国各地,都有人效法。于是,主日学渐成为教会的事工。后来,教员也从受薪而改为义务事奉。这项运动极为成功。在1783年十一月三日,Gloucester Journal撰文宣称过地狱般生活的儿童们,享受到"主日的天堂”。
像任何新兴的事工一样,主日学也受到人的反对。教会中有人反对,以为那会破坏虔诚的敬守主日;更有人反对普及平民教育,认为那会引起人民造反,发动革命!主日学运动,得到约翰卫斯理的赞成,并协助推广;连王后也予以支持。在当时,以敢言知名的政治家福克斯(Charles James Fox, 1749-1806)也曾赞成。1785年,在伦敦设立了主日学协会。主日学运动也超越了大西洋;1791年,美国联邦宪法通过后仅二年,在非拉铁非成立了超宗派的主日学协会。到1811年,睿可司去世的时候,建立了三十一年的主日学,单在英国已有约五十万学生。现在,更不分宗派,主日学已成为教会普遍接受的节目,是宗教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主日学的教室,保守许多孩子免于走进监狱,却走出去不少的领袖。
美国的主日学,本来发展最快;以后,到了提倡公立学校的曼恩(Horace Mann, 1796-1859)起来,主日学就不再是贫民子弟获得教育的唯一地方,影响力也低减了。
后来东正教也有主日学,其他宗教也有仿效的宗教教育。天主教则大致无主日学,而有其自己的宗教教导。
我们都应当记得:宗教教育是教会的骨干。不止幼童应该参加主日学,成年人也应该参与;不是主日学的教员,就该是主日学的学生。注重宗教教育的教会,信仰都有良好的根基,也能迅速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