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剛強的人一邊,是一般人的性向。投靠在大樹蔭下,草不沾霜。歷史到底是得勝的人寫的﹔要想在歷史上留名,還是不能得罪掌握歷史的巨人。
歷史上的領袖,常把自己塑造成巨人形象,在人民眼中比平常人大出許多,容易統治他們;甚至古代埃及的法老,說他們有神的血統,羅馬的凱撒,叫人民拿他們當神來敬拜,向他效忠。希臘,羅馬的文化,崇拜剛勇的征服者,不僅要征服別人,還要征服自己的感情,絕不能流露感情;也不同情弱者,把仁愛憐憫當作怯懦的表現。
但以色列所信奉的,是一位有憐憫,有恩慈的神。他們也相信,神的子民要表現祂的性情,才可蒙神賜福:
世界上的人,多是仰望比自己高的人,為了要得著好處。約伯說到一般平民,“他們仰望我如仰望雨,又張開口如切慕春雨”(伯二九:23)。這固然是說到他過去的仁慈,和受人的尊敬,也確是人的情形,盼望得到些甚麼好處。但神一再吩咐我們,要顧念貧窮缺乏的人。
神是完全豐富的,是一切賜福的源頭,從來沒有缺乏。但聖經說祂有時向人借貸:“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一九:17)
主耶穌教導我們說:“憐恤人的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太五:7)主又說,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只顧自己的親友,或富足的人,“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甚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路一四:1214) 主在榮耀降臨的時候,要對那愛心眷顧人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這些事你們既作在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二五:34-45)
聖經說:“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雅二:13)信徒的純正,不在於熟悉教條,不在於能獨善其身,而在能看到別人的需要,真實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