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眉善目的人,總比面目猙獰的人受歡迎。我們倒不是以貌取人,但心地如何,常從形貌上表現出來。聖經說﹕“人的智慧使他的臉發光,並使他臉上的暴氣改變。”(傳八﹕1)
但另一種慈愛的眼目,不是在於外形如何,而是由內心而發﹕“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 箴二二﹕9)因為自私的人,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時常低著頭尋找人丟掉的錢,籌畫如何剝削別人,從來看不見人的需要。因此必須先有不自私的心,慷慨愛人,才會有慈善的眼目。
在喧囂的鬧市裡,很多人能聽的到錢幣落在地面上的清脆聲響﹔在很遠的距離,母親比別人先聽到孩子的哭聲。並不是他們的官感勝過一般人,而是因為心在那裡。
耶穌本來想同門徒到曠野休息,但許多人聚集要來聽祂講道。“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主不僅不藉機收費,或利用群眾,並且給上萬的人預備餅充飢。(可六﹕30-44)因為祂滿有慈愛,所以能看見人的需要。
在夜色幽暗中,主耶穌遠在岸上,能看見在風濤洶湧的加利利海面,門徒逆風掙扎著划船,就連忙從水面趕快走向他們那裡,去拯救他們。(可六﹕46-51)因為主的心在門徒身上。
人可能在教會服事,卻作個人的事業,看不見熙熙攘攘人群的需要。他的眼睛看ABC( Attendance, Building, Cash),是化聖工為俗務,因為他的眼睛既然不認識主,自然無心於討主喜悅。正如猶大所看見的,不是主將要為世人成就救恩,上十字架,而寧願把馬利亞的香膏折現,好入他的私囊。
聖經說﹕“眼目慈善的”,是心想到別人,眼看見別人,從憐憫的心,感動慷慨的手﹔他的手不是緊緊揝住的,而肯伸開,“將食物分給窮人。”這是因愛主而有的愛心行動,主必記念賜福。“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一九﹕17)真奇妙,富有萬物的主,並不缺少甚麼祂卻向人“借”來給貧窮的人,祂是可信的,絕不欠債不還。
世人所缺乏的,不僅是物質方面的﹔無餅無水,固然是重要的,靈裡飢餓,困苦流離,才是更大的問題。惟有神的兒女能將靈糧分給人,滿足世人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