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管理

  用膏抹壇的日子...眾首領就在壇前獻供物(民七﹕10)

在教會中,通常會眾最厭聽奉獻的事,更怕枯燥的數字報告。其實,這是需要的。這裡正是有關奉獻的枯燥數字,記載在聖經中那卷計數人民的書中。(民七﹕1-89)

這相當長的一章聖經,記的其實是簡單的事﹕“摩西立完了帳幕,就把帳幕用膏抹了,使它成聖﹔又把其中的器具和壇並壇上的器具都抹了,使它成聖...用膏抹壇的日子,首領都來行奉獻壇的禮,眾首領就在壇前獻供物”(民七﹕1,10)﹕

  頭一日獻供物的,是猶大支派的亞米拿達的兒子拿順。他的供物是﹕一個銀盤子重一百三十舍客勒﹔一個銀碗重七十舍客勒,都是按聖所的平,也都盛滿了調油的細麵作素祭。一個金盂重十舍客勒,盛滿了香。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的公羊羔作平安祭。這是亞米拿達兒子拿順的供物。

接著,以色列十二支派,一一照樣把這些禮物和祭物,不厭其煩的重複了十二次。在莊嚴的經文中,出現了流水帳,真夠希奇,何況那時的書寫和複製,都不方便,如此累篇盈牘的記述豈非更不平常﹖

照一般人的作法,各支派相續奉獻,盡可記載“同上”﹔或籠統寫為﹕“每支派一件,共十二件”,誰都不會弄錯,卻大大省筆。但聖經的記載,與人的想法不同。既然“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羅一五﹕4),如此逐一詳細複記,也必然是為教訓我們;那麼,對我們的教訓是甚麼﹖

這表示我們對神所作的奉獻,神都一一記念,絕不輕忽。同樣的,我們作神的管家,必須忠謹負責,不許有絲毫苟且。教會機構常為世人詬病的,是財務制度不建全,經理方面不忠實,以至偷漏叢生,弊端百出,不僅使主名蒙羞,更叫人懷疑這些人到底是否真實相信有主。這樣,使人不必要的被絆倒,自己也受咒詛﹗如果相信神是真的,就該在事務上更認真。

那些在數目上亂作手腳,營私肥己的人,唯利是圖,全不曾想到要向主人交帳,是像祭司以利的兩個兒子一樣,不認識神,自然也不敬畏神,他們的結局是可怕的。深願在位者知所鑑戒,免蹈惡人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