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最大的問題,是對埃及難以忘情。四百多年的奴性餘毒,深深融存在他們的血液裡面。一遇到艱難困苦考驗,老毛病立刻又出來了,竟然忘記了拯救他們出埃及的主,向著耶和華發起怨言來。
在曠野的旅程中,神從天降嗎哪給以色列人吃,供應他們的需要。那天上來的糧食,“顏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出一六:31),並且可以適合作多種方法的烹調,“或用磨推,或用臼搗,又作成餅,滋味好像新油”(民一一:8);而且營養豐富,可以維持人的健康,以至“祂支派中沒有一個軟弱的”(詩一O五:37)。想想看: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有六十多萬壯丁,總人口會超過二百萬;但在四十年中,沒有人生病,連軟弱的都沒有。可以想見嗎哪所含有的維他命有多完全豐富,這又是多麼大的神蹟!可惜,神維持他們的命那麼久,那麼豐富,他們並不感念神的恩典。生活在神蹟中久了,反以為平常,以為平淡可厭。屬乎肉體的人,過不慣常吃嗎哪的生活,想要換換口味。也許,別的東西並不就是他們想像的那麼好;只眼前沒有的,在幻想中,在回憶中,以為是好得無比。
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了這嗎哪,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民一一:4-6)
他們越想自己越可憐,竟然像孩子一樣,集體放聲大哭起來!真是不知羞恥。為甚麼哭呢?為了想要吃。他們只想有得吃,忘記了在埃及是作人家的奴隸。頂沒出息了!“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腓三:19)想神的子民,竟然淪落到如此低的地步!
神最不喜悅的,就是人提到埃及。想念埃及,就是忘記了神的恩典,就是埋怨神,背離神。因此,神“將他們所求的賜給他們,卻使他們的心靈軟弱”(詩一O六:15)。神給了他們鵪鶉吃,成為那些貪慾之人的最後一餐(民一一:31-34)。
這應該作為我們的鑑戒:要以神每天的賜福為滿足,時時感念神的恩典,把埃及從我們的心中洗除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