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聽了神的話,仍然沒有益處。因為他們一邊聽神的話,一邊計畫自己的事,作與神的命令相反的事。
先知彌迦的世代,聽了先知的信息,心中感覺不舒服。他們知道神的話與他們的行動不合,卻不肯想到是自己的行為與神的話不合,而改正自己的行為。神藉祂僕人的口傳出信息:
那時的聖殿還存在,人民對他們的宗教有一種信念:以為只要去拜神,按時候獻祭,就可以得神賜福享平安。有些假先知,聽了彌迦責備罪的信息,說:耶和華是忌邪施報的神,要審判以色列,降下災禍。他們認為是很可怕的話。他們就抗議說:“這是甚麼話!慈愛的神怎會心地那麼狹窄?我們仍然承認耶和華的名,跟本地文化混合,會有甚麼錯?神難道就不能容忍?”他們所不能容忍的,就是這種不容忍的罪,是該定罪的“狹隘自義”,以為自己比別人好。
實際上假先知這樣的主張,是為了討多數人的喜悅,並不在意甚麼真理。他們告訴先知彌迦,幾乎是哀求的說:“只要教導`神是愛'就夠了。我們還不都是為了混飯吃?為甚麼說預言羞辱我們,叫我們沒面子?”(彌二:6)
先知彌迦相信,如果信仰沒有行動,那就跟幻想差不了多少;正如有法律而不執行,只是好的建議而已。因此,神不止要求人背誦信條,祂的言語“是與行動正直的人有益”。這是說,不僅要有正確的觀念,還要有正直的行動,以證實人的信仰。行動是信仰的果子。人稱義是因著信。不過,到主再臨的時候,祂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各人。這是神公義的審判。
與彌迦同時,年長的先知以賽亞說:“你們要論義人說,他必享福樂,因為要吃自己行為所結的果子。惡人有禍了,他必遭災難,因為要照自己手所作的受報應。”(賽三:10,11)如果人的信仰,沒有應用在倫理生活上,那就不值得注意。
主耶穌離世以前,給門徒留下謙卑服事的榜樣說:“你們既知道這些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一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