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講到天國的制度,在於神完全的主權。如果神不掌權,就不是天國。但人偏偏有自己的意見,不是要在地上建立天國,就是要把天國弄成自己意見的產品,把天國看成人間的勞工市場。人想不作工而拿工資,卻不想作工而不拿工資。
主耶穌說了一個比喻,為的是要改革人對恩典的觀念。
這個比喻講到一個葡萄園的主人,去召日工進園工作。因為果子成熟了,工作需要很多的工人,所以他一批又一批的找人進園作工,到日落的時候發放工資。
其中有一些清早就來工作的,他們在收到工資後,表示不滿意﹔因為領的工資和別的工人一樣,他們覺得自己不一樣﹕
講定工價﹕他們先講好多少錢,付出多少的勞力,才同意工作,這是公平交易(太二O﹕2)。
勞苦受熱﹕他們認為付出勞動力,是一種痛苦。收割葡萄是秋天驕陽酷熱的季節,長晝盛暑,盼望黃昏的涼氣,卻是遲遲其來,很不容易(太而O﹕12)。
指望多得﹕一天勞苦好不容易挨過,到了主人發工資的時候,先來的卻是最後發給。他看到最後進來工作的,作了很短的時間,卻領了整天的工錢。他心想,早來的應該會多得﹔那知,輪到他的時候,領的也不過跟別人一樣﹗(太二O﹕10)
埋怨主人﹕現在,罷工既不可能,也沒有理由,他還是埋怨主人﹕“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作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太二O﹕12) 他要跟別人比較。
人的傾向是要出人頭地,跟別人不同,在衣食住行和享受上,都想與眾不同。但在救恩上,神命定卻是平等的;人人都不能自救,人人都須要神的恩典。
那晚來的工人呢﹖他們來的晚,卻不是他們的錯,園主有主權,他們在門口等候,蒙召即來工作。他們並不敢計較工資多少,只是感激主人給他進葡萄園作工的機會﹔感恩之餘,不敢稍嫌天氣熱,不敢偷懶休息,只忠心努力勞苦工作,唯恐天短黑夜來到﹔“贖回光陰”,報答主恩(弗五﹕16)。
主不看人的工作,而是看作工的人﹔不是看表現動人,而是看內心如何。“蒙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得主喜悅的,是不問人看見看不見,忠心工作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