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愛主的婦女,帶著最好的香膏,懷著最好的動機,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要去膏耶穌的身體。他們真實的愛耶穌,不會因祂被釘十字架而止息,不會給絕望的墳墓所阻隔。
到墳墓去的婦女,有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從她身上曾趕出七個鬼 (路八:2),有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一般認為是西庇太的妻子,雅各和約翰的母親(可一五:40,47)。他們對主有感恩的心,有深厚的愛,曾經用自己的財物,供應主和門徒的需要。三天前的悲痛,給他們的心留下了深深的創傷: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救贖以色列的盼望,也似乎同時死去。但對耶穌的愛,仍然在他們的心裡。
好不容易的等待!安息日在六時日落過去了,他們匆匆去買了香膏。七日的第一日大清早,就到了耶穌的墳墓。只是在將到墓門的時候,才想起他們忘了一件事,彼此對問:“誰給我們把石頭從墓門滾開呢?”(可一六:3)鑿在山坡的墳墓,門口是用一塊圓盤形的巨石擋著;把石頭滾進墓門前鑿好的槽溝,比較容易;可是要把它滾開,就難得多了,遠超過他們力所能及。他們陷於這樣的困境,顯然是失卻了理性上的充分準備;另一方面,是沒有主耶穌的話,作信心的依據。
我們預期,有另外兩個馬利亞該在墳墓,卻不在那裡:一個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另一個是伯大尼的馬利亞,照他們與耶穌的關係,絕沒有理由不見他們的影子。當耶穌被釘死的時候,祂的母親與約翰同在十字架下(約一九:25-27),而且她就住在耶路撒冷;而“伯大尼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六里路”(約一一:18),約等於三公里,不要說這點路程,再遠些他們也都會來。為了甚麼不來呢?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雖非無罪,卻是有心。聖經屢次提到她“把這一切事存在心裡,反復思想”(路一:29二:19,51)至於伯大尼的馬利亞,她用心聽主講道(路一O:39),而且聽在心裡,因此她在耶穌還沒釘十字架以前,就用香膏膏主;別人不諒解她,主卻為她辯解說:“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可一四:8)
留心聽主的話,明白主的復活,就不必徒勞往返,空跑到空墳墓;可以在正確的時候,作最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