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勸教苦難中的朋友,是要叫他得益處,被建立,而不是智慧的角力,要爭辯決勝。
約伯的朋友們,好像全然忘記了,本是為安慰他,幫助他而來﹔哪知後來變成只想到用言詞折服他,駁倒他。其實,就算他們能以言語取勝,也不能建立約伯,而完全失卻了遠來的初意,更於約伯無益。
以利戶因為年輕,在等輪到自己說話的時候,也側耳聽他們的辯論。最後,看到所說的都遭駁回,以至越說詞越短,理越窮。在旁聽的時候,他看見約伯自以為義,也看到那三個朋友,一直以約伯為有罪,把道理越扯越遠,以至勝不過約伯,承認不說話才是智慧,他的怒氣就發作起來。
以利戶仿佛自命代表真理,心中有神的靈。他說:“我裡面的靈激動我...我必不看人的情面,也不奉承人;我不曉得奉承;若奉承,造我的主必快快除滅我。”(伯三O:18,21,22)他以先知的語氣說話。這少年人不奉承人,確實是很高貴的氣質。他也很有禮貌,能忍耐,知道尊重長者,不搶先說話,都是很難得的。他所以能避免別人所犯的錯誤,是因為他會留心聽話,才可以比較深入,而不重複。我們看到他能引用約伯的話,就是會聽話的結果。
到最後,三個朋友承認無能為力,作出無可奈何的結論。我們尋得智慧了:從經驗中知道,只有神能勝他,人是沒有辦法的。這樣說法,好像是舉起雙手認輸,把一切推給神去作。以利戶生氣,認為那不對,他要接過去,再作努力。
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把神放在一邊,太倚靠自己的言語雄辯,不必說失敗,即使能夠辯駁得贏,也不一定能贏得人的靈魂,交託給神,仰望祂,征服人的心。“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的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人所有的心意奪會,使它都順服基督。”(林後一O: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