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困乏

  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伯三﹕20)

  人生一切的問題,皆從有生而來。但願不曾生,也就不會有生的痛苦。

家財和家人的損失,自己身體健康的損失,情感的創傷,使約伯背負著沉重的痛苦;加上東方人的觀念,災難是罪孽的結果,使他美好的聲譽,也受到損失。約伯在痛苦中以為最好是沒有生過:“像隱而未現,不到期而落的胎,歸於無有;如同未見光的嬰孩”;既然這不能得,其次,是求速死,得享安息:“不聽見督工的聲音,大小都在那裡,奴僕脫離督工的轄制”(伯三:16-19)。他把死亡當作舒適的床,可以放下生存的疲倦。雖然他絕沒想到自殺,生存實在是不得已的重擔。

約伯沒有抱怨神,但他對生命的意義滿了疑問:

  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他們切望死,卻不得死;求死,勝於求隱藏的珍寶。(伯三﹕20,21)

約伯的問題是:神為何使人受苦,使人憂愁?愁苦是由於覺知,覺知是由於存在。如果從開始沒有存在,這些問題豈不是壓根兒就不會發生?他不是最先有這樣感覺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

先知耶利米,在事奉上遇見迫害與苦難;雖然他所受的苦沒有約伯那樣的深重,但他悲哀的心聲,卻極為相似:不是行惡遭受報應,而是行義遇到迫害(耶二O:14-18)。

最大的痛苦,是挫敗的感覺:“人的道路既然遮隱,神又把他四面圍困”(伯三:23),仿佛是圍城的心理。神本來是保護他的堅固城,四面圍繞(伯一:10);現在感到是困羈:前途不明朗,誰知道甚麼時候是苦難的盡頭,夜盡天明?黑暗捆綁著,圍困著,求死亡的突破,都不可能。這真是完全的挫敗。這真是極至的悲哀。

但聖徒的安息,不是墳墓和死亡的寂滅,是在基督裡面的安息。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一一:28)這真實的安息,不會因環境的改變而失去,不會因沒有出路而恐慌,只是交託主,完全信靠祂,雖遇意外和痛苦,仍然不至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