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中勇猛的人,不一定可以作好的領袖;好領袖也不一定是敬虔的人;敬虔的人並不等於是智慧的人。
耶弗他是個大能的勇士。雖然他的出身不好,但那不是他自己的錯,反而顯出他的卓越不群。他同父異母的弟兄為了家產爭執,趕他出去;他並沒有反抗。人只看外面,在平順的日子,不須要耶弗他;於是他流落在陀伯地區,像大衛從掃羅面前被逐,逃到亞杜蘭洞(士一一:1-3撒上二二:1-3)。
亞捫人的侵攻,使耶弗他有發光自贖的機會。基列的長老們承認他的領袖才質,要擁戴他作元帥,率領族人抗禦敵人。耶弗他雖然記得,卻是饒恕;他奉獻自己,莊嚴的與長老們在神面前立了約,表明他臨危受命,毅然接受了領導以色列的重大責任,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是為了喜作領袖,而是為耶和華的民爭戰。(士一一:4-11)
耶弗他果然不負眾望。他雖然能戰,卻不好戰黷武;先派遣人去,用外交手段,講和平。可見他是個能武能文的人。耶弗他覆述三百年的往史,說明以色列人只是得神所賜給的,作神所吩咐,絕沒逾越神的界限(士一一:11-28申二:18,19)。
耶弗他行在神的旨意中,神就與他同在。“耶和華的靈降在耶弗他身上”,他不是用自己的計謀和能力,而是倚靠神施展大能,得勝仇敵。可惜,他的熱心,作了一件錯事:
其實,照神的旨意,為神的民爭戰,已經是神所悅納的奉獻,並不是許願能決定使他得勝;而以人獻為燔祭,是迦南的惡俗,是神所憎嫌恨惡的罪(申一二:31詩一O六:38,39)。結果,耶弗他孝順的獨生女兒,成了父親愚昧許願的犧牲,真是千古遺恨!
耶弗他像其他任何領袖一樣,都有人的缺欠。但願今天的教會領袖,能以此為鑑戒:能力,熱心,才幹,敬虔,都是重要的品質,但不能忽視對真理的認識,否則得勝的喜樂,會變成悲劇,何況失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