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掉眾人所倚靠的所仗賴的(賽三﹕1)
地上的豐富,亨通,常被人認為是蒙神賜福的記號。耶路撒冷建造在山上,形勢易守難攻。以色列有遠見的領袖,知道需要多積糧食,並造水道因水入城,就不怕敵人的攻擊。
人得神的恩賜,本來是好事。可是敗壞的人性,能把最好的變成壞的;把神的恩賜,當作自己驕傲的資本,得恩典的阻礙。他有所倚靠了,就以為自己可以獨立了,而不必靠神,轉背向神。這就是猶大國的情形。
在猶大王烏西雅的年代,爭霸的超級強國埃及和亞述,都因自己的國內有事,顧不得對外用兵。烏西雅尋求神,勵精圖治,發展農業,整軍經武;加以他任用人才,善於組織,建立起有效的行政系統,一時國勢頗為強盛,呈現所羅門王以後的最佳局面。(代下二六:1-15)
人民忘記了分裂的慘痛,歷代的蹉跌,失敗,羞辱;猶大國仿佛抖落了二百多年來的歷史灰塵,再度展現孔雀的羽毛。
一切都很好。一切都很叫人滿足。老百姓從心底愛他們的王,愛他的賢明政治,和那班領袖。他們也想:“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甚麼都不缺!”(啟三:17)但先知的眼睛,卻遠遠望見從地平線上升起的黑雲:猶大要再次跌下去,榮耀的耶路撒冷要被圍困,“主萬軍之耶和華,從耶路撒冷和猶大,除掉眾人所倚靠,所仗賴的,就是所倚靠的糧,所仗賴的水。”(賽三:1-4)人的倚靠,所誇口的,成為蒙恩的阻礙;除掉人的仗賴,才會仰望主,得到上面來的恩典。
當離家的浪子,腰纏萬貫,錢財叫凡事遂心,若勸他歸回父家,他怎能聽得進去?必須等他“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路一五:14)淪落到作牧豬奴,到想吃豆莢而不可得,他才會醒悟過來,才會謙卑,走上歸家作兒子,享豐富的道路。
患血漏病的婦人,等了十二年,“在醫生手裡花盡了她一切養生的”;到一切了了,了無所有,才尋找耶穌。後來想起來,她一定會悔恨早不曾來,早得主治好。(路八:43)但沒有用的,人就是這樣;要消除所倚靠仗賴的,才肯謙卑蒙恩。
我們是多麼愚昧!山窮水盡才是路。到自己一切路都走不通的時候,才尋求主。主的剝奪,是雅各得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