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無論如何高大,總不能免於枯朽摧折;歷史上古老的文化,就是如此,不再存在。有的還沒有到衰老摧折的時候,就被伐倒。
古老的亞述王國,文化發達,物產豐富,巍然成為一方之雄,如同利巴嫩的香柏樹。
聖經記載: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以西結,是在西底家王第十一年(587 B.C.)正月初七日,距耶路撒冷被圍困,到城破國亡,只有三個月。當時,先知傳出預言的對象,是在巴比倫的被擄難民,還在期望埃及出兵,幫助猶大國解巴比倫之圍,他們可以歸國。先知卻說,埃及自身也將不保。他們中間,有不少人記得當年亞述的聲勢;但曾幾何時,江山易主,巴比倫成為新的霸權。不過,復古派的人,還是幻想根深柢固的埃及。
神的僕人指出,埃及和亞述患上了同樣的毛病:利巴嫩的香柏樹,長得高大,不應該“忘本”,它的根本在於近水旁;不是它自己選擇,而是神把它栽在利巴嫩的高原上;因為全地都是神的,祂看給誰相宜,就把地給誰。但長得高大的樹,自己變成十分得意,“樹尖插入雲中”,表明其妄想“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賽一四:13)。神曾使用巴比倫伐倒高大的亞述,也使用它伐倒埃及。先知預言後不多年,埃及即為強暴的巴比倫人侵入,而使其部分城邑荒涼,擄去人民(結二九:12)。埃及從此成為弱國,不能再同列國爭雄。
亞述和埃及的被伐倒,同樣也是對巴比倫王的教訓。尼布甲尼撒在位統治四十四年(605-562 B.C.),就是他自己夢見高得頂天的大樹,“葉子華美,果子甚多”;竟然被從天而降的“守望的聖者”所伐倒(但四:13,14),也是因為他陷於驕傲,忘記了是神栽培他,賜水滋潤他;飲水而不思源,就被趕出,與野獸同居。直到他悔悟,尊主為大,才得恢復。
這教訓對我們的意義,是要謙卑,不可自負自高。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從神來的,不可誇口仿佛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