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轉與復和

  我們都是必死的如同水潑在地上不能收回(撒下一四﹕14)

押沙龍懷恨弒兄,叛離父親,逃亡異國,在基述地住了三年。逆子沒有表示悔恨,沒有思念父親﹔作父親的大衛,卻心裡切切想念逆子歸家。

約押善伺王意,也許視為將來政治投資的機會:王的長子暗嫩已死,押沙龍雖然有品德上的缺點,但他的行動,不是全然沒有理由;而且他是個風度翩翩的佳公子,難道不是繼位的適當人選?要結交將來的王,是在他的最低點下手。於是約押主動策畫了父子復和。

約押去找了一個提哥亞地方的婦人,把想要她說的話教導好了,帶她去見王,說一個動人的故事。可惜這只是一個方便的復和,沒有永久的效果和真正的價值,反而貽患無窮。

這個計畫的基礎,有先存的弱點﹕父親出於情感,思念兒子,只有慈愛,而沒有公義﹔逆子想回故國,可能志在得國,而沒有認罪悔改﹔居中使人復和的使者,只用心計,而沒有注重真理。所以約押訓練的婦人,如同女先知,傳的是人道的福音,而不是天道,不是生命之道。她從約押學來的信息說﹕“我們都是必死的,如同水潑在地上,不能收回。神並不奪取人的性命,乃設法使逃亡的人,不至成為趕出回不來的。”(撒下一四﹕14)

我們到處可以聽到這樣的話,勸人和睦為貴,不必計較是非。那時,大衛已經年過五十,那智慧婦人的話,可能引起他的思想:必死的人,生命是那麼短暫,如果報血仇的人,把那寡婦僅存的兒子殺了,有誰是將來奉養母親的後嗣?想到自己的年齡,情形也極相似,可以坐在神應許的寶座上?難道這只是巧合?

這話是不錯的。但神“設法”使叛逆的人歸回,不是廉價的巧言勸說,是付上極重的贖價: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為了人的罪受死:“既然藉著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祂叫萬有...都與自己和好了。”(西一:20)

大衛准許押沙龍回來,既沒有施行懲罰,也沒有和他見面復和;既不是公義,也不是慈愛;而押沙龍只是手段,是奪位之前的“過橋”,並沒有誠實(詩八五:10)。這樣,所遇到的不幸後果,豈是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