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根與惡果

  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王下一五﹕9)

耶戶王朝的第三代,耶羅波安二世,是英武有為的王。他四十一年的統治,是北國以色列最長久的安定時期,因而國勢強盛,經濟起飛。這是出於神的恩典和憐憫,給敗壞的以色列最後的機會,正如祂在迴光返照的猶大國,賜下約西亞王的復興。只是從耶羅波安一世開國以來,北國十支派也建立了一個“罪統”,雖然迭經篡奪遞替,也經過復興,卻沒有更改,從分裂建國,一直流傳到亡國被擄,就是拜金牛犢的罪。聖經似乎厭惡提到那事,常說“不離開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王下一五﹕9,18,24,28)。

智者所羅門的觀察,果然不錯﹕“邦國因有罪過,君王就多更換﹔因有聰明知識的人,國必長存。”(箴二八﹕2)

耶羅波安二世的統治,有聲有色,並沒有能拯救以色列。以後,就越過了回頭的機會,急速的走下坡路。

耶戶王朝傳到撒迦利雅而止,被沙龍所篡。一個月後,以暴易暴,米拿現武裝叛亂,從他的根據地得撒出發,奪了撒瑪利亞城,殺了沙龍,並一路殺去。“那時,米拿現從得撒起,攻打提斐薩和其四境,擊殺城中一切的人,剖開其中所有的孕婦,都因他們沒有給他開城。”(王下一五:13-16)他的殘暴過於外邦仇敵;他唯一的律法,是“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雖然,周圍的環境,國內的條件,是部分決定國家興亡的因素,但開國君王耶羅波安,有領導全國敬畏神的機會,他卻背離耶和華,建立了拜金牛犢的“國教”,成了北國以色列的附骨之疽,總不能除去。在政治上,他們則仰望亞述的威勢,曲意奉迎,卻不肯回轉倚靠神。亞述王來支持米拿現作王的代價,是索要貢銀;耶羅波安二世安定發展的業績,造成了六萬富戶,竟各出五十舍客勒銀子,搜刮窮盡,作為一千他連得的賠款(王下一五:19,20)。還不止此,亞述又來略地擄人,不止息的欺壓(王下一五:29)。這都是背叛神的苦果,也是亡國的先聲。

歷史上創業立國的人物,大都是英才。不過,他們所留下的傳統,不論是好是壞,同樣的可以存之長久;他們的腳蹤或正或邪,後人都將追隨他們踏出的路徑。耶羅波安留給他的國家,是偶像崇拜和咒詛。我們要跟隨主,謹慎所行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