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王的好處,就是再不必聽任何人的命令。所以不少人想要作王。這就成了真正的問題。特別是得了勝的王,更難以使他考慮別人的意見,不必說還要聽話了。
有一天,以色列的新王掃羅,來了個最不願接見的客人,就是撒母耳。這些日子以來,掃羅發現那個老人家越來越加羅嗦。撒母耳好像隨時知道他在那裡,而掃羅沒有不見的理由。
在欠債的人眼中,債主總不會是英雄。掃羅對撒母耳就有這樣的感覺。撒母耳說:“耶和華差遣我膏你為王...所以你當聽從耶和華...”他聽到的仿佛是“我膏你...聽我的話”。他感覺撒母耳永遠在他上面。這是王最不甘心的事;但百姓顯然都很信服撒母耳,因此不得不維持關係。不過,從前他是寧願把撒母耳擺在前面的,現在他不想那樣作了。
但掃羅還是樂意南征的。他知道,這是王者建功立業的機會。於是他動員了步兵二十萬,猶大人也勉強出兵一萬。以色列人對亞瑪力人有夙仇,打了一連串的勝仗,“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用刀殺盡了亞瑪力的眾民;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撒上一五:8,9)。保留亞甲,也許是出於要表現王者的仁慈,或是為了可以在凱旋式中展示俘虜;保留其他他們看為好的,是為了把十分之一獻祭,其餘的歸於自己。當然這違背了神的命令,但“王和百姓”有他們的理由,或說百姓順從了王。掃羅立了記功碑,心滿意足的班師回朝。
最不巧,撒母耳在這時候出現了。掃羅極想掩飾,但牛羊並不懂得合作;推諉給百姓,但耶和華早知道是怎麼回事。撒母耳說:“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撒上一五:23)我們必須小心,在人看來是很成功,是作了好事;但沒有遵從神的話,自己作王,得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