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雖然有生命,對於成人世界的許多事,不能領會。
有些人存著一種錯誤觀念,屬靈的事既然超越悟性所能領會的,就以難解為深奧,說話以奇為高,越難了解是越屬靈的記號。如果你不懂他所說的,那是你的問題。
其實,語言是傳通意念的媒介。意念是無聲的語言,語言是意念的聲音。別人不知道你心中的意念,只有藉著聲音表達出來,使人能以明白。“此時無聲勝有聲”,是個別的心靈領會﹔有聲音而沒有意義,聽到的人則茫然不能領會,無法達到傳通的目的。
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路程中,神叫摩西製作兩支銀號﹔在召聚會眾的時候,單吹一支號﹔在節慶或戰爭的時候,則用兩支好吹出高音,會眾就預備奮勇作戰。“若吹無定的號聲,誰能預備打仗呢﹖”(林前一四﹕8)因此,號聲有一定的意義,會眾才可以了解而遵從,傳通的目的就達成了。
小孩子心智幼稚,理解力低,只能聽得懂簡單的話﹔嬰兒連善惡都不能分辨,惡事都不能夠懂,自然不算是壞事。不過長大成人了,就必須心智與年齡相稱。所以保羅勸勉教會說﹕“弟兄們,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惡事上要作嬰孩,在心志上總要作大人。”(林前一四﹕20)
重生得救有新生命的信徒,靈命和心智也該增長,能領悟屬靈的事,成就主的旨意。因此,必須用“啟示,或知識,或預言,或教訓”,在聚會中教導。(林前一四﹕6,12,19)這就是恩賜的運用。教會不僅是主所召出來的人,也必須要在教訓上教導,建立,才會在靈裡進步,不至於長久作嬰孩。聖經說﹕“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來六﹕13,14)
要在心智上進步,必須接受心智上的教導。有效的教導,必須有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的語言,才可以傳通,這是明顯的道理。所以宣教士到一個地方,要學習當地的語言,或要藉翻譯﹔宗教改革的功效,在於把聖經譯成各種方言,使人了解。所以聖徒要追求在善上聰明,在惡上愚拙,長成滿有基督的身量,能明白而持守主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