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領袖的因素很多,領袖也有不同的類型。但不論其品質如何,總是會影響被領導的人。
失敗的領袖﹕聖經記載:便雅憫支派,“以忽的兒子作迦巴居民的族長,被擄到瑪拿轄﹔以忽的兒子乃幔,亞希亞,基拉,也被擄去。”(代上八﹕6,7)也許是在迦南地有饑荒,為了飯碗,就低頭下氣負人的軛,到以東的瑪拿轄(代上一:40),被擄離開了應許之地。領袖的失敗,不是個人的事﹔一人被擄是全家被擄。正像家長一人得救了,雖不是保證全家得救的應許,如果他有美好的得勝見證,常會引致一家的蒙恩。教會也是如此,領袖的失敗影響全體﹔教會的失敗,是領袖的責任。
得勝的領袖﹕“比利亞和示瑪,是亞雅崙居民的族長,是驅逐迦特人的。”(代上八﹕13)相反的,比利亞和示瑪,是得勝的領袖。非利士族的迦特人,比以色列人住在亞雅崙的歷史更悠久,是傳統的事實。但有為的領袖,不承認神的子民是命定被奴役的種子。如果他們不想作事,盡可推說環境不利,因為亞雅崙跟迦特太近﹔或說迦特種族優越,因為他們產生了許多的巨人,我們無法和他們相比,還是和平共存,讓他們佔領算了。但靠神的大能,起而驅逐迦特人,得著所應許的產業。
平庸的領袖﹕(代上八﹕28-32)耶路撒冷本來就是一座古老的王城,耶布斯人一直住在那裡。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以後,“猶大人不能把他們趕出去,耶布斯人卻在耶路撒冷,與猶大人同住。”(書一五﹕63)直到大衛攻克耶路撒冷的上城,才趕出耶布斯人,稱為大衛城,就是錫安的保障。 (撒下五﹕6-9)在此之先,毗鄰的便雅憫支派,不少住在耶路撒冷和附近的地方﹔他們中有些“著名的族長...和他們的弟兄”。不過,有其名的未必有其實,有位的未必有為。這些人有神的應許,卻樂於跟耶布斯人相安無事﹔耶布斯人住上城,他們就住下城,過著混雜的生活,一直這樣過下去,過了幾百年。教會中有了這種著名的族長,真是不幸﹔他們苟且偷安,無志便無事,以平庸為平安,滿足於守成而不求進取,必然成為低沈的死水。
背逆的領袖:便雅憫的偉人是掃羅,是以色列的第一位君王,可惜他有始無終,被神棄絕(代上八:33),累及兒子。
我們所需要的,是有信心的領袖。是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