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建立系统神学

第一课

什么是系统神学?


关于IIIM神学教育资源中心

IIIM神学教育资源中心创建于1997年,是一个非营利的基督教机构,致力于“圣道教育,面向全球,免费提供”的使命。 为要满足当今全球不断增长的基督徒领袖培训的需要,我们制作和发行了这套纯正的、基于圣经的神学教程,主要面向那些没有可能通过其它渠道接触培训材料的基督徒领袖。通过建立捐赈网络,IIIM已经有了一套低成本培训全球基督教传道人和领袖的方法,采用方便使用的多媒体神学教程,现已有五种语言(英文、西班牙文、俄文、中文和阿拉伯文)。所有的课程都是在本机构写作,设计和制作,其形式和质量上与本机构于2009年美国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在使用动画和教育 专项上获得杰出视频“泰利奖”的两个作品十分类似。我们的材料采用多种渠道传递,包括DVD,文字印刷,网络视频,卫星电视,电台和电视。

有关于本事工更多的信息,及其如何参与在其中,敬请登陆我们的网站www.thirdmill.org.


目录
I. 介绍
II. 新约
系统神学
符合圣经
符合逻辑
符合传统 5
新约神学
多元性
教牧特点
文学体裁
基本框架
III. 历史发展
早期教父神学
文化变迁
神学变迁
中世纪神学
文化变迁
神学变迁
更正教神学
早期改教者
正统的信仰告白
现代系统神学
IV. 价值性和危险性
基督徒人生
促进
拦阻
群体互动
促进
拦阻
释经
促进
拦阻
V. 总结

I. 介绍

有些人根本没有办法忍受一个乱糟糟的房间。我曾经有一个大学同宿舍的同学,他就是这样的人。我常常不收拾桌子就匆忙去上课,他总是随后帮我整理好。第二天,我又是弄得很乱,他又会帮我整理干净。一天,我出门的时候,他叫住我,问道,“你怎么搞的?难道你不知道怎样把东西归类放好吗?”

“我知道。”我向他承认,“我是知道怎样把东西理好,只是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没有时间整理。”

至今我仍然记得他的话,“如果你花几分钟的时间把东西整理好,你会发现你还能做更多其他的事儿。”

的确,从很多方面来讲,我朋友的看法也适用于基督教神学。很多基督徒觉得,因为要为耶稣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抽不出时间来系统整理他们的神学。赢得失丧的人、开拓教会、教导圣经……,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花一点时间来有条理、有系统地整理我们的神学的话,我们将真的能够在服事耶稣和他国度中做更多的事情。

本课是“建立系统神学”系列课程的第一课。在这个系列中,我们要探讨的是系统神学或者说是“分类神学”。系统神学是圣灵引导基督的教会把神学整理归类的主要方法之一。本课的标题是,“什么是系统神学?”在这个概要性的课程里面,我们将探讨一系列与研究系统神学相关的问题。

本课将涉及三个主要问题:首先,我们要将新约神学和系统神学进行比较,他们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第二,我们要查考系统神学的历史发展,它来自何处?第三,我们也要查考系统神学的价值性和危险性,这个神学科目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让我们先来探讨新约神学和系统神学的关系。

II. 新约

认识到从系统神学和新约圣经之间的关系入手十分重要,原因在于我们这些跟随基督的门徒,毫无争议地要完全委身于圣经自身的权威,而不是其他任何的神学体系,无论这些体系有多么好。圣经以外的所有神学体系本身,都会反映出罪人的不完全性。因此,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把重点放在把系统神学和圣经的相互比较上面来。在那些方面它与圣经相同?在那些方面不同?

要了解新约神学和系统神学的关系,我们将谈到两个问题:第一,系统神学的概况;第二,新约神学的的概况。让我们首先来看看系统神学的概况。

系统神学

从历史观点上来讲,系统神学是基督徒建立神学最有影响的方式之一。实际上,很难发现世界上那一个基督徒没有接触过系统神学。当我们提到神是三位一体的神,就是说神有三个位格,享有同一个本质,我们依赖的就是系统神学家的工作;当我们提到基督具有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我们所指的就是系统神学所解释的教义;当我们使用重生、信心、悔改、成圣、以及得荣耀这样的词汇时,就是在使用系统神学家为我们所定义的术语词汇。然而,尽管系统神学影响深远,大多数基督徒对什么是系统神学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你可以想象,神学家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这种研究神学的方法。然而,我们可以通过看看路易斯·伯克富所给出的定义,就能够抓住传统更正教系统神学关注的中心;此定义来自于他在二十世纪中叶所写的著名的《系统神学》一书。

在其著作的第四章,伯克富这样定义这门学科,

“系统神学是寻求对基督教信仰的所有教义真理,进行系统的陈述。”

这个直接了当的定义,突出强调了系统神学的三个方面:第一,它本身所关注的是“真理”;第二,它试图按照不同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用“系统”的方式来陈述真理;第三,系统神学的建构是在“基督教信仰”的环境之下进行的。

伯克富的定义中所包含的这些元素将引导我们从三个方向进行讨论:第一,我们要看一个事实,就是系统神学透过持定圣经的真理而试图能够符合圣经;第二,我们要看看系统神学透过建立一个体系,使圣经的真理能够在彼此的关系中被理解,而试图符合逻辑;第三,我们要考量系统神学的方式是符合传统神学中的重点和优先次序。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系统神学要符合圣经。

符合圣经

当伯克富说系统神学是有关“教义真理”的时候,他是说系统神学依赖的基础是圣经。因为更正教神学家坚持认为“唯独圣经”(Sola Scriptura),说我们注重在教义真理上面,意思是说,我们神学的一切必须和圣经一致。实际上,我们的系统神学大部分都是直接从圣经而来的。伯克富在他的《系统神学》中很清楚地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这样说,

“系统神学家一定要使系统神学的每一个部分都深深地扎根在圣经的土壤里面。”

糟糕的是,基督徒不总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思想系统神学。在把系统神学建立在圣经的教导之上尝试中,神学家至少已经经历了三个基本的方向。一些神学家只是把系统神学看成扎根在教会传统的教理上面,他们仅仅把它视为历史中教会教导的详细分析。另外一些神学家则把系统神学看成是,主要扎根在宗教的经历上面;这些神学家寻求的是,把人类宗教的直觉和想象整理成有系统的次序。还有其他的一些神学家,把哲学作为系统神学的形成土壤,虽然这些哲学往往与基督教信仰并不相干。结果,这些神学家就把系统神学变成了宗教哲学。

每一个从事系统神学研究的人,从某种程度上,都会涉及教会传统、宗教经历和哲学考量,但是我们的课程中,我们要把健全的系统神学定义为,最终来讲要扎根在圣经教导上的神学科目。我们不会寻求把教会传统、宗教经历或者哲学思想作为我们神学系统的基础。就像基督自己一样,我们明白一切正确的神学,包括系统神学,一定要符合圣经。

既然我们已经看了系统神学一定要力求符合圣经,那么我们就来思考系统神学要努力符合逻辑,把圣经的教导进行归类整理、系统安排。

符合逻辑

就如伯克富的定义指出的,这门学科寻求对“教义真理的一个系统陈述”。或者象他在别的地方详细阐述的,“系统神学家……寻求的是,把教义真理整理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

从这个观点来看,系统神学家的工作是来总结基督教的信仰内容,使之形成一个综合的、有次序的、甚至有逻辑性的体系。系统神学家寻求的是,怎样清楚地把圣经的教导展现成统一的、有逻辑体系的信仰内容。

每一个时代中,总会很多的基督徒习惯于让他们的信仰内容,相对来说流于支离破碎的状态。我们相信神的某些属性,我们也相信有关信心和救恩的一些真理,我们还相信关于伦理道德的其他信仰内容。虽然大多数基督徒相信很多的内容,但是我们常常把我们的信仰内涵搞得的彼此隔绝、毫无关联。

相比之下,系统神学高度重视的是展现基督徒信仰内容的一致性。系统神学家根据圣经不同之处零散的教导,尽可能综合、连贯地解释他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实际上,这就正好说明了为什么这门学科称为系统神学。 其目的是为了展示圣经所教导的神学系统。

第三点,系统神学不仅要试图符合圣经,合乎逻辑,而且要继续保持基督教传统所关心的,注重历史已向教会表明了的重要教义。

符合传统

伯克富的定义在提到这方面的内容时说,系统神学处理的是关于“基督教”的教义真理。

他对定义中的这个方面又进行了这样详细的说明,

“系统神学家不可能……继续在这样的假设上,就是过去教义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此他必须全新地开始他的工作或者翻开崭新的一页。”

在系统神学中,我们寻求从基督教方面、从传统神学的重点和优先次序方面,来查看教义。因此,系统神学不仅与圣经相互对应,而且要与教会历史中神学家们所表述圣经教导的主要方式来彼此互动。

关注传统所强调的重点,解释了为什么每一个可靠的更正教系统神学都遵循相同的基本结构,系统神学家沿袭很多世纪来神学所显示的重点,他们以如下的方式组织圣经的教义,首先,他们要么以圣经论,即关于圣经教义开始,要么以神论,即关于神自身的教义开始。接着,他们就转向人论,即有关人的教义,尤其集中在人类对救恩的需要上。然后,就是救恩论,有关得救恩典的教义。接下来是教会论,就是有关教会的教义。最后,提到末世论,即有关人类和世界结局的教义。这个基本的次序是系统神学的特点,因为系统神学家的这些优先次序是来自传统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轮廓。

所以,我们至少可以发现系统神学的三个基本特点,纯正的更正教系统神学家们寻求建立的神学要圣经化、逻辑一致、以及符合传统所强调的重点和优先次序。

既然我们已经勾画了系统神学的基本轮廓,现在就转到我们所要讨论的第二个重点:新约神学的模式。

新约神学

当然,一个好的系统神学家会关注整本圣经,包括旧约,但是在本课中,我们只限于对系统神学和新约神学进行比较。

在很多方面,就像伯克富的所说的,把系统神学看成是扎根在新约中的一棵大树是合适的。这个比方很有帮助,首先就是因为它告诉我们系统神学是从圣经中诞生的。纯正的神学家尽可能使他们所讲的和新约所讲的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确的系统神学基本上就是新约的神学。

但是第二点,像一棵树,系统神学也会从圣经的土壤当中延伸出去,也就是说,虽然系统神学来自于新约,但是它长成的结果和新约会不太相同。

为了了解这些不同,我们将稍微谈到新约神学区别于系统神学的四个方面,第一,新约神学相对的多元性;第二,新约神学的教牧特点;第三,新约神学用文学体裁来表现。最后,新约神学的基本架构。我们先来看看新约中变化多样的词汇和类别。

多元性

就如我们已经了解的,系统神学的建立是围绕着不同的主题进行的,这些主题在教会历史中已经反复地被讨论。这个悠久的历史已经产生了一套相对统一的术语和类别,所有的系统神学家都始终愿意随从这些术语和类别。固然,不同的系统神学家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种一致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系统神学整体上来说是高度标准化的,这样,使用的术语和类别基本是相同的。

新约圣经没有反映如此广泛的一致性,在术语和类别方面,新约比系统神学更具多元性。这里,我们必须小心不要在此点上扩大化,在很多基督教主要的、基本的问题上,新约作者使用了一般平常的词语、概念和思维结构。这并不等于说新约好像行云流水一般,没有任何的一致性。

比如,他们都大致相同地按照旧约的教导来描述神,他们都教导说耶稣是基督或是弥赛亚,而且解释很多与此相关复杂的信仰。他们都同意一些基本的含义,比如罪和救恩。这种一般共性特征是十分广泛的。

然而,除了这些共性,很明显,新约神学也非常的多样化。不同的新约作者,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神学。

他们之间的不同,可以从有机默示的教义中找到一个原因。圣灵引导圣经作者避免出现错误,避免彼此矛盾,但是圣灵没有为了一致性而限制新约的作者使用一样的名词术语和一样的类别。每一个圣经的作者从自身的背景、个性、和经历来进行写作。结果,新约作者以相互补充来表达基督教信仰,但是却用不同的方式。

这就是为什么保罗描述基督教信仰的方式和路加的方式不完全一样的原因,约翰不同于马太,马可不同于彼得。与系统神学中用标准的方式来表述一切相比,新约神学比较多样化。

除了比较多元性之外,新约神学也比系统神学更具有教牧性。

教牧特点

系统神学的建立是逻辑连贯、综合表达基督教信仰的教导。它尤其注重永久性、普遍性的真理。结果,系统神学往往要求抽象化的、神学化的质量,强调一些东西,比如神自身和赎罪的原理、圣礼以及其他一大堆抽象的问题。

相比之下,新约神学更具有教牧性。新约的作者表达他们神学的方式,是根据特定的需要而用特殊的方式。同样,我们必须小心不要夸大这种情形,新约作者也涉及永恒的、抽象的真理,但是基本上他们的写作更多是针对当时众多信徒所面临的特殊挑战而写的。

比方说,这种以教牧为中心的出发点,也就解释了保罗书信为什么彼此之间有如此不同。如果保罗有意写一个系统神学,他能够写一封书信就好了。但是他每封书信内容和重点都大相径庭,因为每一封都是针对不同教会的不同需要。

毫无疑问,新约的作者们对神学都有很深的理解,但是以圣经写作来表达他们的神学时,他们没有打算只是要专注在解释这些高深的观念上。相反,他们的目的是要透过将神学实际应用在生活情形中,来牧养群羊。因此,新约的作者没有专注在教义的逻辑解释,而是集中在现实中人群的实际需要,和集中于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神学方式上。这样一来,他们的神学著作和标准的系统神学看起来就大不一样了。

第三点,新约神学和系统神学截然不同的原因是新约用多样化的文学体裁来表达神学。新约的作者使用各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和风格。

文学体裁

系统神学的写作只有一个基本体裁:我们可能称之为长篇的论章或论文。出现在系统神学几乎每一件事情都是这类文体。

相比之下,新约的神学却用很多种类型的体裁来表达,新约中有各种各样的文学类型。广泛来讲,包括两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叙述体和书信体。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主要是叙述体,而新约后面其他的部分是使徒书信或书信体。在新约叙述体和书信体之中,我们也发现有诗歌、祷告、命令、控诉、个人申诉、异象、劝勉以及其他很多种文学形式。然而,这些体裁在系统神学中却很少出现。

在基本的神学框架或结构的比较上,系统神学和新约之间也存在很多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把彼此相关的教义组成神学的方式。

基本框架

系统神学特别遵循在若干世纪的教会历史中发展而来的基本框架结构。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几乎所有的更正教系统神学都是以这些线条来组织:开始是有关圣经教义或神的教义,接下来的是,人论、救恩论、教会论、末世论。

熟悉新约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清楚,新约的作者们涉及到所有这些主题。新约教导了有关圣经、神、人、救恩、教会和末后的事情,但是同时,和系统神学不一样,新约圣经没有按照这些主题线条来组织安排,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相反,与一世纪的很多犹太神学家一样,新约作者很大程度上围绕神的弥赛亚国度为主题来组织他们的神学。

基督降临以前的许多世纪,旧约的先知表明神要审判犯罪的以色列国,使他们被掳到外邦并遭受外邦人的残酷统治。但是,先知也预言到在末后的日子,神要请亲自带领以色列百姓离开被掳之地,并带来一个全新的、得胜的和祝福的日子。神要使这一切透过弥赛亚来实现,弥赛亚要在地上建立神国度的最后阶段,对悖逆神的一切敌人进行最终的审判,对一切信实的犹太人和外邦人进行最终的祝福。到了新约时候,犹太人已经历经了几个世纪被掳外邦的极大痛苦。为此缘故,弥赛亚的来临和随之而带来的神国度的最后阶段,即使不是整合了犹太教神学最核心的关注点,也可称为那时最为关切的主题之一。犹太教神学家常常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样问题上:弥赛亚何时来?弥赛亚将如何带来审判和祝福的巨大末日?在期待弥赛亚来临时,神的忠信子民应该如何生活?

这些主题也是新约作者主要关注的主题,新约作者围绕神国度的最后阶段和弥赛亚来建立他们的神学,但是他们是以基督教独特的方式来表达的。

耶稣和他的门徒们说明了,被掳的结束和神的弥赛亚国度不会像大多犹太神学家期望的、以简单地、直接的方式来到。新约作者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释,从这个被掳和犯罪的时代过渡到神的弥赛亚国度的时代,包括了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根据新约圣经,耶稣在地上时,奠定了被掳时期的结束,而开辟了神的弥赛亚国度的大典。有一天,基督会要再来,带来他完全荣耀的国度,完成最后的审判和祝福。但是在此之间,被掳的世代和神的弥赛亚国度的世代同时共存。

新约作者们按照这个基本的架构来组织他们所相信的一切。例如,他们没有抽象地解释神,他们主要关心的是,解释神在罪恶的世代中他的作为如何;在现在这个重叠的世代中他的作为如何;以及在将来的世代中他的作为如何。他们没有提供基督论的教义讨论,相反,他们分别解释了在国度奠基时期、国度延续时期、国度成就时期,耶稣是谁。

圣灵也在这三个阶段中被描述成一个已经来到、一个现在使教会充满能力以及一个将来充满一切的那位。甚至救恩方面的教义也架构在这种概念模式中。救恩是已经完成之事,但是,在国度的继续延续时期,救恩仍然在完成过程中,直到基督在荣耀中再来的时候,救恩才彻底地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约神学的基本结构和系统神学的基本结构相差很大。

因此,我们看到系统神学和新约神学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系统神学深植于圣经当中;其阐述的一切或神学观点必须忠实于圣经,确定是相同的教义和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两者是十分相似的。但是同时,在系统神学和新约神学之间又存在重要的差别。

既然已经探讨了新约和系统神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已经准备好来讨论我们的第二个主题:系统神学在基督教会历史中的发展。

III. 历史发展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系统神学和新约神学存在许多极大的差异。然而,这些差异产生了下面一些的严重问题:为什么忠实于圣经的更正教徒们会赞同一套与新约相差甚远的神学系统?系统神学怎么会成为忠实的基督徒建构神学时高度重视的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这样来概述这个问题。系统神学产生于教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变迁世界的回应和事工。当基督教从耶路撒冷扩展到世界其它地方的时候,基督教神学家面对多种的变化和挑战,需要有所回应。部分的回应就是找到一个新的方法来解释并应用圣经的教导。最后,他们采用的策略本身就演变成了系统神学。

起初,很多基督徒对为了回应文化的变迁来构造神学的想法,产生了一些的反弹。但是新约讲的很清楚,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我们有责任坚守圣经向我们启示的真理,同时,要传讲真理,使别人能够明白真理。实际上,基督自己在大使命中这样教导我们。马太福音28章19-20节,耶稣是这样说,

“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马太福音28章19-20节)

这里请注意:耶稣没有说,“所以,你们要去对万民读圣经。” 当然,当众宣读圣经是教会的一项重要使命,但是这不是耶稣在大使命当中命令我们去做的。为了完成他给我们的使命,我们要“教训”他的话,也就是要教导圣经。

换句话说,我们要找到一些方法,来传讲圣经真理,这样往往会牵扯到用一些方法来构造和解释我们在圣经当中发现的真理,为的是我们身边的其他人能够明白。系统神学之所以产生和延续到今天,其愿望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教导、传讲、和完成大使命。

我们将简要地用三个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来描述导致系统神学成为今天我们熟悉的形式:首先,早期教父神学,大约从主后150年到主后600年,开始并朝向系统神学的方向发展;第二,中世纪神学,大约从主后600年到1500年,此时,神学的研究方式发展成了系统神学的先驱;第三,更正教神学,从1500年到现在,更正教用来建构系统神学的方式。让我们开始从耶稣和使徒之后的早期教父时期,来了解走向系统神学的最早动向。

早期教父神学

为了了解这个最早走向系统神学的关键步骤,我们将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教会在早期教父时期所经历的文化变迁;第二,因为这些文化变迁的结果所引起的神学变迁。让我们先来考量教父时期所发生的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

早期教会在使徒之后面所临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基督教中心从他的发源地巴勒斯坦地区转向外邦人世界的运动。这个变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外邦人代替犹太人成为教会里最主要的神学家。

教会领袖的转换导致了基督徒建立神学方式的重大变化。当外邦人的神学家寻求在外邦人的世界中宣讲福音的时候,他们开始采用与当时希腊-罗马文化相关的方法,来解释和辩护他们的信仰。他们开始使用当时希腊哲学的术语描述基督教的内容。

非常有趣的是,基督徒不是第一个把圣经与希腊文化带入有实质性对话的人。基督之前的几个世纪以来,无数的犹太人分散居住在外邦人的地域。当他们以旧约信仰生活在外邦人的世界中时,犹太教的宣教士或劝人归信犹太教的人,就尝试跨越犹太教和外邦人世界之间的鸿沟。

当这些犹太人接触外邦人的时候,他们采取两条路线,这也是后来基督徒跟随的途径。一方面,很多犹太人使他们的信仰希腊化,到一个地步他们变成了混合主义。他们不恰当地把正统的旧约信仰与外邦的信仰惯例结合在一起。其中一个最有名的混合主义的例子,出现在亚历山大的斐洛的作品中,他生活在主前30年到主后50年。斐洛把摩西五经当作寓言,辩论说他的犹太信仰值得尊重的,因为它和古典的希腊哲学和谐一致。以此方式,他试图将旧约信仰和外邦人理性文化之间的差异减到最小。

与此同时,这些这几百年里,很多犹太人在他们所处的希腊文化中,找到合宜地进行宣教的 正当事工方法,而没有在本质上妥协他们的圣经信仰。这种事工最伟大的例证,就是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的出现,即旧约希腊文译本。在整个地中海地区的犹太教会堂里,旧约的希伯来原文翻译成了希腊文译本,这样,不懂希伯来文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就都能够阅读圣经。

早期教父时期的基督教神学家也进入这两个导向。一方面,很多教会领袖陷入了基督教的混合主义中,因为他们在试图使新约信仰希腊化的过程中走得太远。他们把纯正的基督教信仰和外邦人的信仰惯例混合在一起。一些混合主义的形式在新约圣经中的教会里就已经出现,然而,到了早期教父时期,一些著名的异端教派,例如爱宾主义,巴西里得主义,和诺斯底主义才在基督教中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正统的基督教神学家在拒绝混合主义的同时,他们透过与周边希腊文化的世界观相互影响,找到合宜的方法来在外邦世界中开展着正当事工。当这些真正的信徒在万民中执行神的大使命时,他们按照那个时代的哲学和宗教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神学,却没有妥协圣经真理。

记住这些文化转换,我们现在看一看在早期教父时期,为了回应在外邦世界中宣教事工所遇到的挑战,真正的基督教神学变化的一些方式。在这个时期,基督教神学出现什么样的神学总体趋向?

神学变迁

在早期教父时期,地中海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哲学和宗教潮流是众所周知的新柏拉图哲学观点。新柏拉图哲学这个名词包含了很多不同的观点,代表了一个广泛的宗教哲学。被称为“新柏拉图主义”,是因为其来源于柏拉图的教导,同时,也包含了由生活在主后203年至279年的普罗提诺 (Plotinus)所提出的新观点。

虽然这个宗教哲学很复杂,但是我们用三个论点来概括总结其中心主题:二元论、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

第一点,新柏拉图主义主张二元论,它宣扬在精神界和物质界之间存在基本的对立面。新柏拉图主义的二元论认为纯粹的精神是好的,而纯粹的物质是完全邪恶的。虽然认为神自己同时超越精神和物质之上,但是因神的美善,他把自己神圣的理智,他的光或他的道散布在精神和物质的世界。这种神圣的力量从神而来,流遍整个现实世界,带来次序和形态的不同程度,首先从精神界开始,然后下移到物质界。

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当然会对于人类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有人说,人们出生在物质世界,就等于禁锢束缚在物质界里面。但是新柏拉图主义主张人类生活的最高良善,就是摒弃物质界一切的缠累去寻求神。

这种冲破物质世界隔绝来寻求神的观点,带领我们来到新柏拉图主义的第二个重点,就是理性主义。

当人们试图挣脱物质世界对他们的禁锢时,他们开始强调人的理性,就是存在于每一个人里面精神和理智的能力。透过仔细的推理和反思,人们能够大幅度提升自己超越缠累他们的邪恶物质。

尽管理性反思很重要,但是对真正有道德的人,这仅仅是个开始。新柏拉图主义号召人们要超越人类的理性,进入神秘主义。为了彻底地脱离物质,完全与神联合,人们必须除去他们自己的理智能力,达到神本身的程度。

因为新柏拉图主义者相信神超越一切,甚至超越人类的理性之上,最后,人类只有接受神秘的启示才能与神达到联合,这种启示完全超越人类的思维之外。此类忘我的精神境界应该来自神的光和神的话的灵感,他充满了整个的创造界。结果就是完全的与神联合,极度的快乐,达到人类命运的至高终点。

教父时期,这些哲学和宗教的概念在地中海沿岸地区非常流行,以致一些忠信的基督教神学家也不可避免的与之互动。实际上,他们是根据新柏拉图主义的信仰来架构他们的神学讨论。

很多这些努力十分合理。比如,早期教会的一些大公会议,象君士坦丁堡和迦克墩会议,从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表达了圣经的信仰。一些著名的神学家,象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俄利冈、甚至奥古斯丁,也以类似新柏拉图主义的形式表达他们的神学。

教父时期,忠信的基督教神学家们,不允许他们对柏拉图主义的关注来代替他们对福音真理的根本委身。他们坚固地持守着圣经真理。但是他们也明白新柏拉图主义确实能够帮助他们,用他们和那时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解释圣经。通过这些与他们文化的交流方式,来把福音传出去,建立教会,带领很多不信的人认识基督得救的知识。

有很多种方法我们可以总结新柏拉图主义在教父时期的影响,但是,就我们的目的而言,我们将指出教父神学的三个特点,与新柏拉图主义进行概括性的比较:教父神学的属灵优先性、理性主义的重要性、神秘主义的重要性。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在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教父神学的优先次序。

优先次序

你可能还记得新柏拉图主义的一个特点,就是精神界和物质界之间的二元论,教父神学回应这个二元论,以一种属灵优先胜于关顾世俗的方法来组编和介绍圣经的教训,我们称这个神学方法为自上而下的神学。总的来说,自上而下的神学是指高级的属灵思想要居首位,要在较低级的、属世的思想之上。思想神和神的道路 — 神的本质是什么?他的属性是什么?神的唯一性是什么?三位一体是什么?教父神学中,对这些的关切要比对思想人类情形和物质世界的生活更为突出。这些居首位的事情成为教父神学的突出特点。

第二点,理性在神学中的重要性获得基督教神学家的高度欣赏,逻辑思维的关注成为神学的主要工具。

主要工具

就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新柏拉图主义其中一个主要的价值,在于相信人类有义务运用人类的理性来超越物质世界。早期教会的教父们作为对新柏拉图主义强调智力思维的响应,也开始注重神学中的智力思辨。权威的基督教神学家们更多集中在仔细地对基督教信仰进行理性的探索和解释,结果,许多新约圣经中没有详细说明或解释的教义就成了理性思索的对象。

例如,新约神学对像三位一体这样的教义,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给予解释;新约作者们没有详细谈到三位一体中位格之间的关系。在教父时期,神学家利用逻辑分析来解释新约作者们对三位一体的相信,即使圣经作者没有直接详细地阐述他们的观点。

为了回应对圣父、圣子、圣灵的错误教导,早期教会的教父们透过精心的理性思维进行详细的区别,他们尽可能地给出许多的新约圣经没有涉及到的详细资料。这样,将理性应用到神学上,对于神学家在新柏拉图式的世界中,进行基督教事工的意义就变得非常重要。

第三点,针对新柏拉图主义对神秘主义的注重,教父神学也注重神秘主义,或者超越的灵性光照。

神秘主义

就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新柏拉图主义透过关注人类的思想所进行的仔细推理,仅仅是为达到与神联合,这个更高的神秘层次的垫脚石。理性是有限的,不能领会高级的精神界或灵魂界,达到这些更高的层次需要特殊的启示光照。

与此类似,早期基督教教父们详细解释像三位一体、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圣礼以及教会这些教义时,他们常常承认,这些教义的某些成分超越人类的理性。在他们的理性讨论中,通常伴随着一种认识,即人没有办法用理性去解释或辩护基督教信仰较高层次的真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能够透过超越人类理性范围的神秘启示、超然经历来理解这些真理。教父神学运用理性来服侍神的启示,但是他们对属灵的直觉依赖,要远远大于对逻辑推理的证明。

针对当时外邦人的世界,教父时期的神学家在面临教导、探讨、和辩护基督教神学的各种挑战中,他们的策略和重点也开始变换。这些变换趋向于在优先性上属灵的超过物质的,或称为自上而下的神学,使用理性分析和依靠神秘主义为教会确立了一个路线,最终就导致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系统神学。

既然我们已经看过了,在教父时期,神学家们怎样开始面对当时的希腊文化解释基督教神学,我们就转到中世纪的神学。这个时期,基督徒更加一致地把希腊文化有关人类理性和逻辑的观点应用到基督教神学中。我们会着重在一个常常称之为“经院哲学”的神学运动上,其发展大致在主后600年到1500年之间。

中世纪神学

我们探讨经院哲学的方法和探讨教父神学的方法相似。一方面,我们将要查看经院哲学时的文化变化;另一方面,我们要探讨相应产生在神学上一些的变化。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世纪中,文化上的变化。

文化变迁

首先,我们应该指出,经院哲学这个名词来自中世纪初欧洲高等教育的院校,这些学校中,雄辩的演讲者们,现代统称“逻辑”,就是拉丁词语里称呼的scholasticus经院哲学者。很大程度上,这些演讲者教导亚里士多的德逻辑,从而,“经院哲学”这个词就演变成为用来称呼极度依赖亚里士多德哲学逻辑的那些哲学和神学。

在中世纪发生的最重要的文化转化之一,就是产生了经院哲学。这个转化出现在地中海地区的知识界,从新柏拉图主义转向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之际。这个变化的结果,导致有影响的基督徒在解释和辩护基督教教义的方法上,都必须适应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当然,这个趋向经院哲学的变化经历了几百年,对此存有很多的抵制,尤其是来自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但是到了阿尔伯·图斯时期(又称伟大的阿尔伯特),他生活在1206到1280年间;和他最著名的弟子托玛斯·阿奎那,大约是生活在1225到1274年间,此时的经院哲学已经代表了基督教神学的主流。在改教前夕,基督教神学的主流里已经深深地融合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

我们已经查看了导致经院哲学的文化变化,现在我们回头来看看经院哲学的一些基本特点,是那些经院哲学的特点构成了基督教神学研究的方法?

神学变迁

教父神学和经院神学之间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之间至少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差别。总体上来说,早期的教父神学坚持主张,最伟大的神学领悟来自神秘的启示和灵感,但是经院神学却是高度的理性主义,强调逻辑在探讨、解释、辩护所有神学时的重要性。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甚至神自己,都可以透过应用逻辑进行仔细的分析。

经院学家们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物理学、形而上学等著作上都有很好的教育,他们寻求用理性的观点来合理地表达基督教神学。由于这个原因,要想了解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建立,我们需要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观点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从四个方面提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观点,对经院神学的影响:第一,精确术语的重要性;第二,命题推理的必要性;第三,逻辑三段论的价值;第四,理性分析的优先次序。

术语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和逻辑思维的成功,取决于我们所使用的术语,以及我们如何仔细地定义这些术语。

同样,对于新柏拉图主义者和教父神学家来说,定义也很重要。但是,亚里士多德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更加具体。基于他的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描述事情分类的逻辑方法,甚至早期科学的方法,是透过定义一个事物的本质性和实体性,以及定义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任何事物的偶存性和非本质性来展开进行的。

结果,为了能够清楚有效的在受亚里士多德思想影响的文化中传播基督教,经院神学家们也尽可能精确的定义神学术语。

为了举例说明经院学者怎样把亚里士多德对精确术语的强调,应用到他们的神学上的,我们看一看阿奎那《神学大全》中的一个段落。在题为“神是无限的吗?”这一章中,阿奎那介绍并回答了下面的反对观点:

“反对观点1:看起来神不是无限的。因为任何无限的事情都是不完美的……因为它具有部分和物质…… 但是神是最完美的,所以他不是无限的。”

为了回答这个反对观点,阿奎那注重在定义的问题上,听听他是怎样回答的:

“因物质通过形式而完美,从而物质成为有限;因此,无限作为物质的属性,有一些不完美的性质,因为就好像是无形式的物质。”

注意阿奎那在这个简明扼要的段落中使用的几个专门名词。他使用“物质”、“形式”、“无形式”、“有限”、“无限”、“完美”和“不完美”这样的术语。他以当时的人们能理解的方式来使用这些术语,因为这些术语与亚里斯多德的使用相一致。因此,阿奎那能够把他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细致的加以区分。强调术语的精确使用是经院神学的特点。

此种强调的结果,使得经院神学包含丰富的术语,经院学家们发展了广泛的基督教专门词汇,这对我们很重要,因为很多的术语在许多世纪以来在基督教神学中仍然继续使用。

除了启发经院神学家强调精确的术语之外,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著作也推动他们在传达神学真理时,也以命题为中心任务。

命题

命题是陈述一个事实,其最简单的形式由主语和表语组成。我们日常的谈话中一直在使用命题,请看这个句子:我是一个人。这个命题中,“我”是主语,“是个人”是表语。而且我们也都熟悉神学中的命题,比如,耶稣是神的儿子。象这样陈述事实的命题,是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分析而来,他们对经院神学很重要。

亚里士多德专注在逻辑推论如何与命题运作。按照他的观点,逻辑无法在直觉或感觉、诗意或象征、谜语或祷告所表达的内容里来运作。逻辑所关注的主要是事实的陈述。我们只能在适当形式的命题中使用逻辑来分析一个主题。

依照亚里士多德的重点,经院神学竭尽全力使用命题来用表达其正式神学。那么,在不太正式、不太学术话的层次中,经院神学家也明白,基督教信仰需要包括其他形式的表达。很多经敬虔的经院学者也用诗词、圣诗、祷告等类似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宗教信仰。但是在精密深奥、理论学术环境中,神学信仰的表达和阐述是透过严谨的命题构造,来陈述和宣告事实。

为了举例说明经院神学以命题为中心,我们再一次回到阿奎那的《神学大全》,看看他在题为“神的知识是不是自明的?”这一章中的讨论。

反对观点1:看起来神的存在是自明的事。那些对我们来说不需证明的事物,是在我們里面自然根植而有的知识,是我们可以明白的基本原理。但是就如第8世纪的约翰·大马瑟,这位著名的修士说过的,“神的知识是自然根植在所有人里面的。”因此,神的存在是无需证明的。

阿奎那是这样回答这个反对观点:

相反,没有人能够在意念上承认自明之物的对立面,就如哲人(参考亚里士多德)对于有关验证的基本原理的陈述。但是“神的存在”这一命题的对立面可以从意念上承认:“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诗篇53:1)。因此,神的存在不是自明的事。

正如我们所料的,这段话提到亚里士多德关于什么是自明的技术含意,意思是“没有人能够在意念上承认自明之物的对立面”。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能够看到阿奎那使用命题来回答他的反对者。他没有用赞扬或哀叹来表达情绪,他没有用责备或威吓对待他的反对者。相反,他用命题做连贯一致的回应。

这里,我们从阿奎那看到的是经院神学的总体特点。经院学者几乎把他们正规的神学讨论全部限定在命题之中,他们在神学问题上进行推理,透过在完美的事实陈述中仔细地定义术语。这个特点在正规基督教神学中变得如此的突出,以致于到现在,命题在系统神学中都保持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院主义和亚里斯多德在逻辑观点上相融合的第三种方法,可归纳为三段论的范畴。

三段论

总的来说,三段论是一种逻辑论证,用命题来组成前提和结论。

举例说明,在小学逻辑课本上,教导的一个很有名的三段论例子,大概是这样的:前提一:苏格拉底是个人,前提二:所有的人都会死,结论: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亚里斯多德花了很多时间确定不同的命题怎样在一个论证里面按一定次序排列,才能得出一定的结论。他探讨出了所谓的逻辑律(如同同一律)、非矛盾律和排中律,还有各种各样的合理推论法则,这个法则就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前提里面,正确地或合乎逻辑地推论出不同的结论。

当然,真正的神学论证常常很复杂,但是经院神学家在构成他们的神学论证时,试图使之和亚里斯多德的论证规条相一致。

再一次思考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的讨论:“神的知识是不是自明的?”。他用一个直接的三段论,来回应神的知识是不需要证明的提议。他这样写道:

没有人能够从智力上承认自明之物的对立面,……但是“神的存在”这一命题的对立面是可以从智力上承认的:“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诗篇53:1)。因此,神的存在不是自明的事。

这个三段论在此所展示的内容可以这样来表达:前提一:没有人能够在意念上承认自明之物的对立面,前提二:“神的存在”的对立面可以从意念上承认,结论:神的存在不是自明的。

这段话只是阿奎那透过仔细地运用三段论,来探讨如何辩护他的神学立场的一个例子而已。他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法是代表了经典的中世纪经院神学。实际上,这种着眼于三段论的方法,甚至在今天的系统神学中都保持这个至关重要的特色。

除了关注技术词语、依靠命题和逻辑三段论之外,经院学者也透过他们神学的优先次序来体现亚里斯多德的影响。

优先次序

亚里斯多德运用理性思维从静态、推理、等级的方面,来对事实进行分析。他用一个理性的垂直次序看待一切事情。按照他的观点:所有事情都属于某个特定的刻度位置之间,这个位置刻度的一端是低层繁杂、不完全的物质,另一端是高层的纯粹统一、完全的形式。而且他相信,哲学的一个任务是确定现实中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个理性次序中的位置。

简单的来讲,神自己处在这个刻度的顶端。他是第一法则,万物的无因之因,神是单纯一致、单纯形式、单纯存在;天使处在神下面的一个层次;人类放在天使之下,因为他们是既有灵魂又有形体的。各种形式的动物生命又安置在人类下面;接下来是植物;接着是无机物;气、火、土、水四种基本元素位于无机物之下;原始物质处于刻度的最低端。

因此,为了能够在亚里斯多德的文化中沟通,经院学者试图按照亚里斯多德的这种模式,来解释他们的神学。他们严格地用自上而下神学的次序来组织他们的教义概要,也就是说,他们有意识地在开始强调相应于亚里斯多德等级的高层次的基督教教义,接着一直下来到相应于亚里斯多德刻度的低层次教义。他们始终寻求,从上到下来解释渗透在他们神学中复杂的理性次序,说明每一个部分如何跟其他部分相融合。

这种自上而下的神学倾向,在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的结构中是一目了然。《大全》的第一部分,以导言开始,然后就直接就进到经院神学最高优先的主题:独一的神;然后,阿奎那转到颂赞三位一体;接着,他集中在创造(这一章仍然注重神是万有的第一动因);阿奎那接下来就转到最伟大的创造物:天使;然后,他开始讨论六天的创造,涉及天使之下的物质创造;接下来的一章是有关人类的,这个有无形灵魂和有形身体的创造活物;最后,阿奎那《大全》第一部分的结束是神对[所有创造物的管理],包括那些只有形体的物质。

阿奎那《神学大全》中反映的亚里斯多德的优先次序,表现了经院主义基本策略的特色。这种倾向也体现了多个世纪以来正规基督教神学的特色,甚至体现在当今正式的更正教系统神学中。

我们已经看到了,基督教神学的方式,从新约的模式转向希腊文化的思维方式 。首先,在教父时期,转向新柏拉图主义的二元论;接着,在中世纪时期,转向亚里斯多德的理性主义,现在,我们就把注意力转向更正教神学的方式,来比较这些发展。

更正教神学

有很多种方式来查看更正教神学,但是我们必须把我们自己限定在一个小的范围之内。我们要看更正教神学的三个阶段:第一,16世纪早期改教者的神学;第二,传统的更正教信条或信仰告白;第三,现代更正教的系统神学。让我们从早期改教者的神学开始。

早期改教者

早期更正教神学的目标是,按照和基于圣经自身的内容来重新建构基督教的神学,比如,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深深献身在再次主张圣经在神学中的权威。他们主要透过直接钻研和解释圣经的经文,来反驳当时来自保守的罗马天主教以及激进的重洗派的挑战。

结果,路德和加尔文都没有写下任何神学论著,是直接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系统神学。这个责任落到了路德的继承人菲利普·墨兰顿和加尔文的追随者塞奥多·伯撒身上,他们对早期的更正教神学做了更为系统的整理。即便如此,早期改教者的神学著作中,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早期教父神学和经院神学的特点。

让我们以加尔文著名的基督教要义为例子来考量。《要义》起初是为了辩护更正教被指控为异端而写的。但是,在更正教的辩护观点中,加尔文对建立神学的方法表现出了重要的亲和力,综合了在改教之前的多个世纪中就已形成的这些方法。如果说加尔文只是随从教父神学或经院神学的模式,显然是不公平的。然而,在《要义》中,他的方式显示了对亚里斯多德逻辑的极大关注。他借用了技术术语;他大量使用命题来表达他的神学;在论证中建立三段论来进行推论;按照出自上而下神学的优先次序来定规他的神学。

时间不允许我们从加尔文的著作中,对这些事项逐一阐释,但是,我们很容易看到,他认可理性成为神学中一个主要的工具,而且看到他如何顺从自上而下神学的优先次序。另一方面,请注意加尔文肯定了研究辩证和逻辑方法所带来的益处,即便它们是由非信徒们发展出来的。

在第二卷第2章,他写道,

“如果主愿意藉着非信徒的劳力与服务,使我们得着物理,逻辑,数学,和其他类似科学的援助,我们就当接受;如果我们不好好利用上帝所赐的恩赐,恐怕我们就因懒惰而得到应得的处罚。”

赞同运用这些辩证法或逻辑,加尔文的著作常常不仅表现出关注圣经的教导,而且用亚里斯多德相应的逻辑方式来表达圣经的这些教导。

另一方面,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也大范围地体现出自上而下神学的优先次序,这种方法近似地反映了中世纪神学的结构。《要义》全书分成四卷:第1卷论及对上帝—创造者的认识。这卷书中,加尔文描述神自己和神做为宇宙万物全能的创造者和掌管者。第2卷强调对上帝—救赎者的认识,更多论述属地的问题,神怎样透过基督介入世界,为神的子民完成救恩;第3卷描述领受基督恩典及其益处,和随恩典而来的效果。在此,加尔文解释在基督里成就的救恩,如何应用到个人身上,接受救恩的个人在他们的人生中会得到什么样的祝福和结果;第4卷集中在较低的、较实用的内容:教会、教会的圣礼、以及相关的国家政府。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加尔文从高级的、属天的概念到低层的、属地的概念。首先涉及的是在创造物之上、伟大全能的神;然后,论及神在基督里介入人类历史;接下来,是个人的救恩;最后,我们看到,关注的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实际人生。

因此,按照他认可的逻辑和自上而下的神学,加尔文继续遵循改教之前教会历史中已发展起来的神学方法和优先次序。

除了认识到早期更正教神学依赖更早期的神学发展,我们还要指出更正教信仰告白的传统也是如此。世界不同地方的更正教都产生了一系列正统的要理问答和信条,来概述他们的信仰。

正统的信仰告白

我们以写于1647年的《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为例,考量这时期的神学。和早期的更正教信徒一样,由于他们极其注重圣经的教导,因此如果称韦斯敏斯德神学是严格的经院神学,是不公平的。然而,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确实受到了中世纪特色的神学观点的影响,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大量地依赖专业用语,这方面是借用了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学,命题是表达的中心,用三段论来加强神学的陈述,又如何按照自上而下神学的优先次序来安排神学主题的次序。

我们可以看到在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中逻辑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在第一章第6段尤其明显,看看他们陈述这个问题的方式:

凡上帝关于他自己的荣耀,人的得救,信仰与生活一切所必须之事的全备旨意,都明明记载在圣经内,或从圣经中得出正当的与必然的结论。

注意这里,所有关于神的荣耀、我们的救恩、信仰和生活的旨意,可以从两方面得到:一方面,这些真理都明明记载在圣经里面,也就是说,圣经清清楚楚地教导一定的基本真理。但是,另一方面,其他重要的基督教教义可能从圣经中得出正当的与必然的结论。这个陈述表明了理性或逻辑在更正教神学中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正教神学家在进行神学研究时,他们使用理性和逻辑来得出圣经隐含的意思。用此方式, 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十分明确地倾向早期神学的方法。

除此之外,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的总体结构也显示了自上而下神学的优先次序,信条的章节遵循的就是这个次序。第1章题为论圣经,紧接之后的第2章和第3章专注在最高层的属灵真实:神自己;接着,第4和第5章,涉及的是创造;然后,转向进一步更为的世界或普通的主题,第6章一直到17章处理的是人类的堕落犯罪,同时需要救赎。接下来,第18章到31章,才开始解释更为实际的教会和基督徒人生的事情;最后,第32章和33章,论述世界历史的终结。

展现在这个结构里面的神学优先次序,刻画了许多正统更正教信仰告白和要理问答的特点。

知道了这些早期更正教神学和正统信仰告白的基本趋向,我们将会看到现代的系统神学仍继续这种倾向。

现代系统神学

我们要以普林斯顿神学院查尔斯·贺智的系统神学为例,贺智生活在1797到1878年间。在他的整个系统神学中,贺智把理性和逻辑置于重要地位,他借用传统的技术术语、依赖命题、用严谨的三段论来建立他的神学,遵循自上而下神学的优先次序。

在一方面,贺智赞扬理性在神学上的功能,其程度超出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早期更正教的传统范围。贺智在解释神学家必须类似于现代的科学家那样,来对待他们的学科,请看他的定义方式。在《系统神学》的第1章第5节,他这样写到,

“研究科学的人进行研究的时候有一定的假设。

(1) 他假定他感觉的确实性。…

(2) 他必须也要假定他智力运作的确实性……

(3) 他也必须假定那些不是凭经验而来之真理的确定性……,每一个结果都有一个原因,同样的原因,在同样的情况下,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解释了当时的人们如何对自然科学理解之后,接着,贺智加上了一些关于系统神学的话:

“……圣经对于神学家来说,就像自然对于科学家一样,是他事实的储藏室,探讨圣经的教导所使用的方法,和自然哲学家探讨自然的知识所使用的方法一样。”

因此,我们看到,虽然贺智按照当时的现代科学来变通他对理性和逻辑的理解,但是,作为一个系统神学家,他仍然站在理性和逻辑是建构神学的重要工具这个悠久的历史传统上。

另外一方面,贺智的《系统神学》也遵循自上而下神学的优先次序。简单浏览一下他的系统神学,就可以看出他基督教神学概要的总体结构。

他的《系统神学》以引言开始,接下来是第一部分,题目是:神论,在此他涉及的是神本身的教义;第二部分的题目是:人论,从优先次序的刻度上挪到人类部分。下面接着是第三部分:救恩论,从神在基督里的工作的最高概念开始,再向下转到救恩在人类生活上的应用,又到实际的恩典的管道。他遵循着传统的次序,在第五部分结束他的神学:末世论,讲论末后的日子。

因此,我们看到,每个时代,忠实的基督徒在不断顺从圣经真理的同时,他们也随着他们所处的外邦人文化的变化,来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圣经的教导。

系统神学作为表达基督教神学的一个主要方式,我们已经追溯了它的发展。现在,我们应该转向我们的第三个主题:系统神学的价值和危险。将来的课程我们会更仔细地研究这些问题,但是在此,我们只局限于几个广泛的考量。

IV. 价值性和危险性

为了了解系统神学正面和负面的特点,我们需要记得我们其他的课程中,讲到如何建立我们的神学。你可能记得,我们讲到一个事实,神提供三个主要的神学资源,我们必须从中吸取养分来建立基督教的神学:经文的原文解释;群体的互动,以及基督徒的人生。圣经原文解释的方法注重的是特殊启示,其他两个资源则更多注重的是神在一切事情上的一般启示。群体互动使我们获得一般启示中很重要的层面:别人的见证,尤其是其他基督徒的见证。基督徒人生使我们注意一般启示其他很重要的层面 — 我们透过为基督而活的经历明白的一些事情、罪的挣扎、以及与圣灵同行。这三个神学资源是圣灵带领神的百姓明白神的启示,建立基督教神学的通常方法。

你也可能记得,这些主要的神学资源帮助我们评估对我们所持有的特定信仰应该有的信心程度。一般来说,在某一个特定的主题上,当经文的解释、群体的互动和基督徒的人生三者之间是和谐和有分量时,我们对此的确信度就相应增强。但是,当这三个资源之间是不和谐和缺少分量时,我们对某一特定主题的确信度也就随之减弱。因为这三个资源:经文解释、群体互动和基督徒人生,对建立基督教神学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我们就可以通过寻问系统神学怎样与这些资源彼此交流和影响,从而对系统神学的价值和危险得出一些重要的评估。系统神学是怎样促进或拦阻我们使用神为我们提供的这三种资源的能力?

我们首先要从基督徒人生的角度略微谈及系统神学;接着,从群体的互动上涉及系统神学;最后,从经文解释上,谈论系统神学。我们先来思想系统神学怎样从正面和负面来影响基督徒的生活。

基督徒的人生

基督徒人生的资源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在将来的课程中会更加彻底地探讨它的运作,在此,我们简单概述基督徒人生的资源。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将会在三个相关的方面提到基督徒人生,涉及到我们的成圣,我们在圣洁上的成长上。我们必须在概念的层面上、在行为的层面上、在情感的层面上成圣。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的思想要符合神的旨意;我们的行为要符合神的旨意;我们的情感要符合神的旨意。我们已经提过基督徒人生的这三个层面为:正统信仰、正直行为、以及正当情感。

在几个关键的地方,系统神学是促进,或是拦阻我们从基督徒人生这三层面获得益处的能力。让我们先从积极面来看,系统神学做为神学资源怎样强化基督徒的人生。

促进

从正面的角度,系统神学在正统信仰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他向我们提供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一个概念范围来正确思想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当我们寻求每天为基督而活,我们常常面临一些情况,需要对神、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我们自己,能够从一个符合逻辑、和谐一致、稳定持平的观点中得出立场。系统神学是我们能够找到这种立场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当我们只凭一些支离破碎的信仰,我们就没有良好地预备,来评估我们的环境、回答我们生活的问题、或者作出荣耀神的选择。

记得有一次我去探访一个住进医院的朋友,他病的很厉害,急需祷告。但是当我们问他有没有祷告祈求神的帮助时,他说,“没有。”他的回答令我非常吃惊,就问他为什么不祷告,他告诉我,“我相信神的全能,因此,我觉得祷告不会使事情改变。”

我朋友的问题出在哪里儿?其实,很大程度上,他只抓住了基督教神学的一点,然后把这一点当成基督教神学的全部教导。他知道神掌管历史,神有绝对的主权。但是我的朋友不知道把这个真理和基督教信仰的其他真理联在一起,比如,我们以祷告为蒙恩的方式,神使用祷告的途径来实现他全能的目的。

神的主权并不减少祷告的需求,实际上,祷告有其逻辑基础。就是因为神的主权我们才祷告,就是因为他掌管万有,所以我们要转向他祈求帮助。如果神不掌权,我们就该投靠他人来寻求帮助。如果我的朋友了解这一切,如果他有更好的系统神学装备,如果他真正的了解基督徒的祷告和神的至高主权之间的关系,在他遭遇试炼时,他就能更好的预备来活出他基督徒的人生。

同时,和系统神学对正统信仰的正面影响一样,当我们对其期望太多的时候,系统神学也可能成为基督徒人生的拦阻。

拦阻

系统神学让我们注意对基督教信仰谨慎的理性思索,这点十分重要。但是我们可能太注重把我们的信仰放到一个逻辑系统,从而忽略了基督徒人生的其他层面,尤其是正直的行为,即我们的行为符合神的旨意,以及正当的情感,即我们的情感符合神的旨意。

例如,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过分投入系统神学的基督徒,也会减少他们对基督教信仰实践和感受的注意。他们会忽视像敬拜、使用恩典的途径、服事他人、以及圣灵在直觉和情感等方面的带领。他们把基督徒人生局限于概念性的事情,即正统信仰;却排除基督徒人生更加实际和个人的层面。理性的系统神学很重要,但是我们的信仰不仅仅是一个教义系统,它是一个必需要实施的具体信仰,是一个必需要养育牧养的个人关系。

我记不清楚有多少次在神学生的人生中处理这样的难题。我记得有一个神学生,一下子得到几个教会呼召,要他做牧师。他一下子变得很沮丧,因为他不知道如何作出一个合神心意的选择,他告诉我,“我学了很多系统神学的知识,但是在我面临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时,在这样实际的问题上,却不能帮助我。”

那我就问他,“你觉得圣灵在如何带领你?你有没有花很多的时间为这个决定禁食祷告?”

“我为什么要那样做?” 他回答说,“我想很有逻辑、有系统地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其实,对系统神学的目的持有极大热情和全力投入的基督徒,往往开始忽略信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圣灵在他们身上的个别工作,这些会严重妨碍结果子的基督徒人生。

除了促进和拦阻我们活出基督徒生命的能力之外,系统神学在群体互动方面也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将来的课程,我们会更加仔细地研究群体中的互动,但是在此,我们只是简单地提到这个神学资源的几个主要动态。

群体互动

下面的三个方面会帮助思考在群体中的互动:我们基督教的传统——圣灵以往作工的领域;我们现在的群体——圣灵在现时基督徒整个群体中作工的领域;以及我们个人的判断——圣灵在群体中针对我们个人作工的领域。基督徒彼此之间具有互动,在于我们知道教会是圣灵在世上作工的主要领域。基督期望我们在与其他被圣灵充满的基督徒的相互呼应中,一同建立我们的神学。

记住这三个互动的领域(基督教传统、现今群体和个人判断),就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神学如何促进或妨碍群体中的互动。

促进

一方面,系统神学对群体最伟大的价值之一,就是它能够使我们专注在基督教的传统上面,过去的基督徒是如何明白他们的信仰并活出他们的信仰。系统神学家建立神学,着眼于圣灵在基督的教会中已经教导过的事情, 注重以往的属灵伟人们怎样建立基督教神学。正是由于此原因,它能够大大促进我们和过去的基督徒群体之间的互动。

现今,大多数的基督徒看待神学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对很多基督徒来说,神学的最高目的好像是要构成对他们自己来说是正确地神学,而跟其他基督徒所信的几乎无关。的确,基督确实呼召我们在处理神学时要具有真实的个体参与,他要求我们全身心地来投入。但是把探求神学单单视为个人的事情,会使我们失去很多神給我們极其丰富的神学资源:那就圣灵在众多世纪以来的工作和引导。

其实,很多基督徒现有的一些彼此互动,往往是在现今群体的层面上的。无论是我们读的书刊,听的讲道和教导,大都是来自于同时代的人。然而,系统神学可以帮助我们注重圣灵过去带领教会的奇妙方式。

不错,系统神学以此来促进我们在群体中的彼此互动。与此同时,系统神学在某些方面也会对我们互动有所限制。

拦阻

如果我们将系统神学传统的着重点推得太远的话,将会导致我们脱离、忽略圣灵在现今群体中的教导,以及圣灵如何告诫我们个人的判断。虽然过去神学相当重要,今天的教会却要面对新的挑战,而圣灵仍然在继续教导教会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我记得有一个主日在教会看到我的一个朋友,他是城那头另一个教会的会员,但是那天他拜访我们教会,我问他, “你今天怎么来了?你不是属于另一个教会吗?”

他的回答很有启发,他说:“我过去很爱我的教会,因为我们牧师教导我们系统神学,我学到很多过往基督教的信仰,但是我越呆在那个教会,就越就越觉得我和今天的生活脱节。”

当基督徒过分狂热于系统神学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常常出现。他们太多专注过去的传统,而不知道如何处理现今的问题。系统神学经常会阻止我们关注现今的群体和个人的判断。

考虑到系统神学装备我们过一个平衡的基督徒人生和群体互动,这些很重要。然而,同样重要的是,系统神学也在对圣经的原文解释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释经

将来的的课程中,我们要更加详细地探讨释经,但是在此,我们应该指出圣灵教导教会解释圣经的三个主要方式。有益的做法是概括为三个基本类别:文学分析,历史分析和主题分析。每一个方法都有独特的贡献,但是彼此又互相依赖。因此,我们评估系统神学对释经的价值和局限的时候,我们应该谈到系统神学如何涉及这三种方式对圣经的解释。

文学分析

释经的文学分析方法,主要把圣经看得好像是一幅绘画,一张图片;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文学艺术作品。最近几十年来非常重视和强调这种的释经方式。

一般来说,文学分析寻求的是,明白圣经是人类作者透过文学手法写的文献,来影响他的读者。文学分析中,注重这样的问题:人类作者所关切的是什么?这一段经文的文学特色怎样传递作者的意图?圣经应该如何对他们原初的读者产生影响?

历史分析

圣经的历史分析方法已成为现代时期的特点,开始于启蒙运动时期,在近几十年才结束。在这个时段,明白圣经提到的历史已成为圣经释经的主要关切点。

历史分析方法研究圣经,没有太多注意文学描述和刻画,而是把它看成一个历史窗口。然而,全备的历史分析方法从来不会忽略其他的释经方法,但是其主要目的是透过圣经的全部来发现隐含在圣经字里行间的历史事实。

在历史分析的某些方式里,基督徒会问这类的释经问题:圣经中记载了那些神的作为?何为它们的古代意义?这些神的作为与历史上先后的其他神的作为有何关联?大体来讲,历史分析的主要焦点在于再度架构圣经历史中所发生的事件,了解这些事件对于生活在那时代的人所具有的重要性。

主题分析

教会在释经中采用的第三个主要的策略,可以称为“主题分析”。主题分析常常是基督徒从圣经当中总结神学的方法之一。直到进入现代时期,释经方法转向历史分析之前,教会在早期的多个世纪里一直十分注重主题分析的方法。

使用主题分析的方法,我们不大会以文学描述或历史窗口的角度来看待圣经,而是以一面镜子来看待。对我们来说,提出问题、话题或主题的方式很重要,即使这们本身在圣经里并不十分显著。我们要问这样的问题:关于我们感兴趣的事,圣经怎样教导?怎样满足我们的需要?关于我们重视的问题,圣经怎样说?这些主题可能来自我们个人的关注,也可能来自周围的文化,或者可能来自我们教会的群体。无论什么样的情况,忠实的基督徒总是想知道,这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主题或问题,圣经是怎样教导的。

把这三个释经策略放在心上,我们接着看看系统神学会怎样增强或者拦阻释经。

促进

首先,系统神学的装备能很好地提高我们主题分析的能力。系统神学向我们提供一套传统的问题,一套精心安排的主题。

系统神学代表了主题分析的一个非常有益的形式。系统神学家探讨整本圣经对传统神学主题的教导。他们罗列出整本圣经里的有关经节,找出这些涉及传统主题经文之间的相互连结。这个过程收集比较不同的经文,并把他们结合的成为一个整体,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把圣经在一个地方对这个主题的教导,当成圣经对此主题全部的教导。我们想知道的不是一处经文如何谈到神,而是圣经所有关于神的教导。圣经对人类的整体教导是什么?圣经对救恩的整体教导是什么?系统神学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帮助我们找到圣经对这些以及很多其他关键问题的立场和观点。

拦阻

另外一方面,系统神学也经常会阻碍释经,因为它没有很好的利用圣经的文学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当然,好的系统神学家也是的好解经家,从某种程度上他们经常用文学和历史角度来看待圣经。但是,这不是他们研读圣经的主要方法。 由于这个原因,以系统神学为主导方法来解读圣经时,就会限制我们从圣经中得出的结论。在将来的课程里面,我们将提到文学分析和历史分析的一些发现,常常促使我们调整系统神学的结论。

因此,总体上我们看到,系统神学对建立基督教神学,既有其价值,也有它的危险。对基督徒人生、群体中互动和解释圣经方面有巨大积极的贡献,但是,它也会把我们的注意力从每一种神学资源的重要层面上挪开。时刻牢记系统神学这些的价值和危险,对我们来说十分的重要。

V. 总结

本课,我们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系统神学?”我们已经查看了系统神学和新约神学的比较。我们探讨了在整个教会历史中,它是如何的发展。我们也查考了系统神学的一些价值和危险。

学会如何通过系统神学的建立,把我们的信仰合宜地按次序排列,是基督的跟随者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根据圣经的教导,按照悠久的教会传统,将它们进行有逻辑的系统整理,这样能使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全备的、荣耀神的基督教神学,装备我们成为基督教会中更加有效的仆人。

建立系统神学

第二课

系统神学的专业术语


关于IIIM神学教育资源中心

IIIM神学教育资源中心创建于1997年,是一个非营利的基督教机构,致力于“圣道教育,面向全球,免费提供”的使命。 为要满足当今全球不断增长的基督徒领袖培训的需要,我们制作和发行了这套纯正的、基于圣经的神学教程,主要面向那些没有可能通过其它渠道接触培训材料的基督徒领袖。通过建立捐赈网络,IIIM已经有了一套低成本培训全球基督教传道人和领袖的方法,采用方便使用的多媒体神学教程,现已有五种语言(英文、西班牙文、俄文、中文和阿拉伯文)。所有的课程都是在本机构写作,设计和制作,其形式和质量上与本机构于2009年美国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在使用动画和教育 专项上获得杰出视频“泰利奖”的两个作品十分类似。我们的材料采用多种渠道传递,包括DVD,文字印刷,网络视频,卫星电视,电台和电视。

有关于本事工更多的信息,及其如何参与在其中,敬请登陆我们的网站www.thirdmill.org.


目录
I. 介绍
II. 基本认识
定义
专业术语和和概念
一般的语言
圣经语言 5
需要
多个用词 — 一个概念
一个用词 — 多个概念
位置
III. 神学术语的形成
圣经里的用语
强调一种用语
强调一种含义
生出新的含义
圣经外的用语
一般专业用语
哲学用语
组合用语
IV. 价值与危险
基督徒人生
促进
拦阻
群体互动
促进
拦阻
解释圣经
促进
拦阻
V. 总结

I. 介绍

不晓得你有没有注意到,几乎每一个行业的人,无论是哪一类工种的人,都发明了彼此交谈的办法?他们都逐渐发展出对他们自己有特别含义的词汇用语,即便其他人搞不明白他们在讲什么。医生,律师,汽车修理工,农夫,建筑工人,不管什么样的工作;我们发展出特别,有时甚至是很专业的用语,彼此交流。

系统神学在很多方面也是一样。系统神学家用特别的词汇建造他们的神学。他们使用专业用语,发明出属于他们自己彼此交流的方法。

这是“建立系统神学”系列的第2课,在这个系列里,我们要探讨更正教是怎样建立系统神学的。我们把这一课叫做“系统神学的专业用语”,在这一课里,我们要看一看特别的词汇用语是怎样帮助系统神学家去完成他们的工作的。

我们这一课要分成三部分。首先,我们要对系统神学里的专业用语,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取向;这些是什么样的用语,在系统神学里占有什么位置。第二,我们要看看专业用语是怎样形成的;系统神学家是怎样发展出他们论述事情的特殊方式。第三,我们要看看系统神学中专业用语的价值和危险,它们怎样加强,或者拦阻我们去建立系统神学。让我们首先开始对神学用语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II. 基本认识

要对这个主题有一个概括认识,我们就要涉及四个问题。第一,我们要给出什么是专业用语 定义。第二,我们要解释神学专业用语和神学概念之间的关系。第三,我们要集中去看系统神学使用专业用语的必要性。第四,我们要讲专业用语在建造系统神学这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首先让我们看看,我们说的专业用语是什么意思。

定义

一旦我们要开始研究系统神学时,很快就意识到我们一定要学会系统神学家所用的语言。系统神学家常常使用那些一般来说我们不会用到的词汇和用语。就算他们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字眼儿,他们经常也是用得很特别。这些讲述事情和人物的特别方式,经常被人们称作是“神学的专业用语”。就我们的目的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把神学专业用语定义为“神学里有特别含义的词汇和用语。”

有时候系统神学家使用专业用语来区分事物。比如,“神学本体论或神论”,这个词代表了对神他自己的认识和探究。它是集中去看神的自存,他的超越性等等。 与之相对应的,是“神学”这个词本身表明的更加广泛的范畴,包括任何与神有关的讨论,包括了像人类,罪,拯救这样的教义。

有时候专业用语也是用一个词汇或用语,把复杂的题目用简便的方法来表达。例如,三位一体这个专业用语只是一个把对神性详细的教导简便归纳起来的词汇。在神学讨论中,每次我们讲到这方面的题目,我们很简单去说“三位一体”,这要比花时间解释这个教义一切复杂的方面轻松得多了。总体而言,神学用语就是在神学中具有特别含义的词汇和用语。

现在,我们对专业用语有了一个基本概念,让我们来看另外一个问题:专业用语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所用的词汇,和这些词汇所表达的观念、概念有什么关系?它们怎样互相对应?

专业术语和概念

我们从两个角度看这个问题:第一,在一般的语言中用词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第二,在圣经语言中用词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让我们首先看看在一般语言中用词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般的语言

如果你去问大多数人,用词和他们思想里的概念有什么关系,也许他们会说,他们所用的每一个字都有一个相应的意思。大多数人倾向认为在用词和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一对一的直接对应关系。

我们不难理解人为什么会这么想。我们观察小孩子学习他们父母的语言,他们经常开始的时候学习有关人物、事情和简单动作的叫法。一位母亲对孩子指着自己说“妈妈”,或者拿起一块面包,说“面包”。随着时间流逝,孩子学习越来越多的词语,他们把这些词语和越来越多的观念联系起来。学习第二门语言的成年人,开始的时候常常经历类似的过程,他们一个字接一个字来学习这门语言。在这些初级阶段,我们确实经常把一个用词和一个概念联系在一起。

但我们停下来思考这一点,就会发现实际上词汇和观念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我们可以用两句话归纳其中一些这样的复杂关系。一方面,很多用词可以代表一个概念。另外一方面,一个用词可以代表很多概念 。让我们看看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首先来看这个事实,很多用词可以代表一个概念。

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用很多词来表达一个观念。比如,我有一个女儿名叫贝琪,每当和别人谈起到她的时候,我就可以称呼她为“贝琪”,“我的女儿”,“华伦的妻子”,“美琪的母亲”,“丽丽的母亲”,“我的后代”,“我唯一的孩子”。这名单可以很长很长。在每一种情形里,用词都有轻微的差别,但是它们都代表了在我人生中那个特别的人,这个相同的复杂概念。

在日常用语中,同样的事情可以一次又一次发生。想一想你对海洋可以使用的一切说法。想一想你要说明一个国家可以使用的用词。在全世界每一种语言中,很多用词是表达同一个概念的,这是很经常的事。

另一方面,一个用词可以代表很多概念,这也是事实。要看这一点,很简单,只要看你自己语言的字典就可以了。字典里很多词条都表明一个用词会有很多意思。这些多重的定义表明一个用词可以代表很多不同的观念。

让我们只是看一个日常用语的例子。看看英语“bar”这个单词。这个词能代表很多不同的事物。它能代表一根棍子,一块沙洲,一项禁令;律师的专业社团;提供食物和酒类的柜台,还有很多其他事情。取决于你怎么使用这个词,这个单词和很多其他单词可以表达很多不同的概念。

所以,在一般语言中,用词和概念并不总是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相反,很多用词可以代表一个概念,一个用词可以代表很多概念。

我们已经看到在一般的语言中,用词和概念之间复杂的关系,现在我们要来看看在圣经语言中它们彼此的关联。我们读圣经的时候,词汇和概念怎样彼此发生关系?情形不同?或者还是相同?

圣经语言

事实是大部分圣经是用一般的语言写成的。所以,正如在一般的语言中许多用词可以表达同一个的概念,在圣经语言中很多用词也是表达了同一个概念。正如在一般的语言中一个用词可以表达很多概念,同样在圣经中一个用词也可以表达很多概念。让我们首先看这个事实,就是在圣经里面很多用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一种很简单了解这种语言运用的方法,就是看一看圣经里表达基督徒人生这个概念的圣经用语。让我们花一点时间,只是察看一位作者,就是使徒保罗,看他是怎样用很多方法来讲论基督徒的人生。他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3节称之为“圣洁”,在哥林多前书4章17节则称之为“忠心”,在罗马书16章19节则把基督徒的生活称为是“顺服”。在加拉太书5章25节用“靠灵行事”说明这个问题,在罗马书8章29节用“效法基督”来描述,在哥林多后书3章18节则是“变成主的形状”。在所有这些例子当中,保罗所说的基本上是同样的事情,就是我们称之为“基督徒人生”的这概念。

圣经里还有很多其他概念,是用多重方法加以表达的。比如,我们可以思想耶稣在圣经里的不同名字。他除了被简单称作“耶稣”,或者“拿撒勒人耶稣”之外,还常常被称为基督,希腊文是Christos,就是希腊文对希伯来文meshiach的翻译,意思就是“受膏者”。他也常常被称为“主”,比如在使徒行传1章21节,还有“救主”,正如在彼得后书1章11节那样。除此之外,圣经在提多书2章13节称他作“神” ,在约翰福音1章1节称他是“道”,在哥林多前书15章45节是“末后的亚当”,在路加福音1章35节是“神的儿子”,在马太福音21章9节是“大卫的子孙”,在路加福音19章38节是“君王”,在歌罗西书1章15节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在提摩太前书2章5节是“中保” 。当然,所有这些用词都有细微的不同,但是它们组成一组词,指向那同一位,就是我们的主和救主耶稣基督,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格。这样,我们看到,圣经就像一般语言一样,常常用很多词汇来指同一个概念。

另一方面,圣经也使用一个用词来指多个概念。有时候这些普通的用词和概念在系统神学中并不重要。但是圣经常常使用一个用词来指一些不一样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在神学中却是十分重要的。让我们来看圣经里的两个用词,它们在系统神学中是扮演着中心角色的。首先,我们看看“称义”这个词,然后我们要看“成圣”这个词。

我们先看和新约圣经希腊文动词dikaioo有关的同一类的用词:这些用词我们常常翻译成为“使之称义”,“得称为义”,“称义”。新约圣经对称义有很多论述,但按我们的目的,我们只看两节经文。

第一,在罗马书3章28节保罗这样写道,

“所以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罗马书3章28节)

这节经文里的“称义”出自 dikaioo这个词。在这里,在很多别的经文里,保罗清楚讲到“dikaioo”,说它是“因着信”而有的,完全不靠人的功德。在这个意义上,称义就是 宣告为义,当基督徒开始相信基督,基督的义被归算为是他们的义,称义就发生了。

dikaioo 这个词的第二个用法出现在雅各书2章24节,我们看到,“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在这里雅各使用了翻译成“称义”的 dikaioo这个词,和保罗在罗马书3章28节的用法又很不一样。保罗说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但是雅各说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很有意思的是,雅各和保罗都用亚伯拉罕为例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我们看保罗在罗马书4章1-5节讲论亚伯拉罕的时候,很明显他是指创世纪第15章发生的事,在其中亚伯拉罕相信神,这信就算为是他的义。这是亚伯拉罕起初的称义,神单因着他的信心而宣告他为义。

但是雅各指的是创世纪第22章发生的事,是发生在创世纪第15章后,大概30年以后的事情。 在创世纪第22章,神试验亚伯拉罕,为的是命令他把他的儿子以撒作为祭物献在摩利亚山上。雅各书2章23节说,这样亚伯拉罕之前的信心就得以“应验了”。在这里,雅各不是在讲亚伯拉罕起初被神宣告为义,而是在说他的义的“证据”或“证明”。

所以很清楚,新约作者至少用两种极为不同的方式来使用dikaioo 这个希腊文单词。

我们所看关于称义的各种用法并不是极不寻常的。例如我们可以看和希腊文动词hagiazo 相关的同一类词,它们常被翻译成“成圣”,“圣徒”,甚至“圣洁”。这一类词也代表了新约圣经里很多不同的概念。我们可以举例看一位作者,就是使徒保罗,他是怎样使用一个用词来表达三个不同概念的。

第一,在哥林多前书6章11节我们看到这句话,

“……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借着我们神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哥林多前书6章11节)

在这一段里,保罗用了“成圣”,hagiazo这个词,指的是一个人第一次到基督这里来的时候,这人被神接纳,与罪分别开来这件事。有时候这被称为地位上的(或确定性)的成圣。我们可以通过他在直接的上下文所用的其它词知道,这就是他要表达的意思。他说哥林多人是“洗净”(洗干净他们的罪),“成圣”(被改变成为圣洁,被神接纳),“称义”(因信被神宣告为义)。在这里,“成圣”是指新信徒被改变成为义,确定性与基督联系在一起,被称义时所领受的、起初的圣洁。

第二,“成圣” (或者 hagiazo) 这个词的第二种用法是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3节。在此保罗写道,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3节)

在这里保罗指的是信徒一定要追求的某样东西。有时候这被称为渐进成圣。保罗把圣洁和远避淫行联系在一起,以此解释什么是圣洁。在这里hagiazo 指的是信徒贯穿整个生活当中逃避罪的一个持续过程。

在第三处经文,哥林多前书7章14节,保罗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来使用hagiazo这个词:

“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哥林多前书7章14节)

保罗在这一段用了和hagiazo相关的同一类词三次,来描述有信徒和不信的配偶组成的家庭。首先,他说不信的丈夫 因着相信的妻子成了圣洁 hagiazo。其次,他说这对不信的妻子也是如此。第三,他用了这个词的形容词来提醒哥林多人,这些家庭的儿女是“圣洁”的了hagios。

在这里保罗不是说神把这些不信的人与罪分开,使他们变得可以被他接纳。他也不是说信徒的儿女就必然是得救的了。他也不是说他们都象基督徒一样在追求圣洁的生活。从保罗其余的书信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要得救,人就必须要有个人得救的信心。保罗在这里是指我们所说的[与得救无关的圣洁],就是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真信的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不信的家人和他们的儿女,因为有相信的人与他们同在,按此意义上来说,他们就从其余的世人中,分别开来成了“圣洁”。所以我们看到保罗使用hagiazo 这个圣经用词来指真信徒起初的经历,也指对圣洁继续的追求,并指一些不信的人,就算他们没有得救的信心,他们也是被分别“为圣”的了。

我们看到关于称义和成圣的用法,这对于圣经里很多其他在神学上很重要的词语来说也是一样的。就像在一般的语言里,圣经里的一个用词可以代表很多不同的概念。圣经里面用词和概念之间这些复杂的关系把我们带到我们很关心的第三件事,就是系统神学需要有专业用语。

需要

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系统神学时,常常会因着那看起来是无休止的、不得不学的神学用语清单,深感疑惑。我已经说不清有多少次我被人问过,“我们为何非要用这些述说事物的特别方式?只是使用圣经表达的方法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在一个层面上,神学家并不需要专业用语。甚至没有了专业用语,人还有可能去学习,研究,教导神学。但在另外一个层面上,确实需要专业用语,因为他们在尝试建立一套一致可靠的神学体系,是涉及圣经的方方面面的。因为圣经用词和圣经概念之间的有如此众多方方面面的联系,所以,系统神学家们就逐渐发展出了一种特别的词汇,这有时候是很人为的,但这使沟通变得清晰多了。

我们可以从问题的两方面,看到我们是需要有清晰的界定:首先,我们要看看很多的用词代表一个概念时,会带来的混乱;然后,我们要看看当一个用词代表圣经里的许多概念时,又会带来怎样的混乱。让我们首先来看,当圣经里很多的用词代表同一个概念时,我们就需要有神学用语。

多个用词 — 一个概念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那样,圣经作者常常用很多不同的表达来指同样的基本概念。这个事实常常使得系统神学家很难达至他们希望达到的那种清晰。所以系统神学家们形成了专业用语来澄清他们要说的话,为了阐明使用专业用语是怎样来达到这个目的,让我们看看圣经是怎样讲教会这个概念的。

我们常常把圣经对教会教义的教导称作是“ecclesiology教会论”。这个专业用语出自 ekklesia这个单词,就是新约圣经里“教会”这个希腊文单词。想象一下,一群神学家要在一次神学会议上就他们要讨论的任何主题发表演说,一位神学家可能这样开头:“今天我打算讨论‘神的以色列民’这个教义。”另外一位神学家可能会说,“我要讨论‘神的殿’这个教义。”另外一位可能说,“我要讨论的是‘基督的身体’。”

当然,我们不是可以马上就清楚这些神学家要讨论的问题内容。毕竟在圣经里“神的以色列民”,“神的殿”和“基督的身体”可能是指教会以外很多的事情。“神的以色列民”可能指以色列这个国家。“神的殿”可能指旧约时的圣殿。“基督的身体”可能指耶稣物质的身体。有谁能说得清呢?

用所有这些方式来谈论教会,在根本上当然没有什么不妥的。新约圣经用这些词汇,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来指教会这一个概念。然而我们不难想象这些话会引起怎样的混乱。我们不能肯定这些神学家是打算讲同一个主题,还是要讲不同的话题。为避免这种混乱,系统神学家一般会采用“ecclesiology 教会论” 这个词,作为他们讨论圣经关于教会的教导所用的专业用语。

简单说,因为很多的圣经用词是指同一个概念,混乱就产生了。如果神学家使用专业用语澄清他们要讲的意思,就有助于消除这种混乱。

一个用词 — 多个概念

系统神学家也制定专业用语来避免另一种混乱,这种混乱是因为一个单词或片语可能是指圣经里很多不一样的事情而造成的。所以为了清楚地沟通,系统神学家们为神学用语发展出非常具体,常常人为地给出缩小范围的定义。

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在系统神学中使用“称义”和“成圣”这些用语的方法。在宗教改革时期,更正教的基督徒发展出描述ordo salutis(救恩次序)的一套方法(就是救恩实行在个人身上的次序),以此与罗马天主教神学对抗。在更正教的专业词汇表里,称义是神把基督的义算为是一个人的时候,那起初的义的宣告。称义是神独自作成的,这就是说,这完全是神的作为,人是全然被动的。然而,在更正教的救恩次序中,成圣是被定义为那跟在称义之后追求圣洁的持续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成圣不是神独自的作为,而是神人合作的,不仅涉及神,还涉及人的意志。对更正教神学来说这样的分别是非常重要的。

但想象一下,那些觉得可以自由运用我们在新约圣经看到的对“称义”和“成圣”各样说法的神学家,他们会怎样解释成圣的教义。

我们可以很容易就想象得到,神学家们会首先说,“成圣发生在称义之后。”这句话和更正教对救恩次序的看法非常吻合。但是那些不关心使用更正教神学用语的神学家接着可能也会说,“成圣和称义是同时发生的” 。他们可以这样说,因为新约圣经用成圣这个词指一个人称义时,神一开始就加给他的圣洁。 不关心更正教神学用语的神学家然后可能还会说,“没有称义也可以成圣” 。 因为新约圣经讲到信徒的儿女和不信的配偶是圣洁的。

从按照圣经的用法使用词汇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这些话都是符合圣经的。但是不难看出这些话会引发何等的混乱。 如果我们听到一个神学家把这三句话都说了,一句接一句,却没有详细的说明,很自然我们就会有疑问了。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它们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一眼看上去,我们会说这些命题是互相矛盾的。

在本课稍后的地方,我们要更详细地去看系统神学家是怎样处理这种问题的。在这里,我们要特别说明的要点是,系统神学家在讨论诸如成圣和称义这样的问题时,他们制定出专有的术语,或者专业用语,其目的就是要努力避免这样的混乱。他们制定专业用语时加上限制,用限制的方法定义这些用词。

我们已经看了系统神学需要专业用语,我们要把注意力转向神学用语在系统神学中的位置这个问题。

位置

用一句话说,专业用语就是建立系统神学的基本单位。在上一课,我们看到更正教系统神学是遵循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模式,而经院哲学是大大受益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的。在这个方面,系统神学分四步走:第一,它为用词制定精确的定义。第二,它使用这些用词制定命题。第三,它在三段论中使用这些用词来制定教义陈述。第四,它安排好它的逻辑推论,使之成为合理的神学体系。尽管没有人会在构建神学时按步骤严格跟从这些过程,但这种归纳有助于我们概括建立系统神学所用的策略。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我们的意思。比如一些系统神学家要讨论基督的死这个主题。首先,他们会从传统的基督教词汇里创造或者引伸出一些专业用语。在这样的情形里,一些特别的说法会登上中心舞台的位置,比如:“救恩论” (关于救恩的教导), “救恩历史” (神在历史中救赎工作的成就), “代赎论” (就是基督作为代替者死了,神的忿怒倾注在他身上),还有“救恩次序” (救恩临到个人生命中的次序)。他们也可能会使用如“得救的信心”,“悔改”,“赦免”这样的用词,当然还有“基督”。

第二,无论怎样,系统神学家一般都会把这些专业用语加入命题中,以表达圣经对基督之死的基本教导。例如,他们可能会这样说,或者这样思考:“救恩论分成两个重要的分话题: 救恩次序和救恩历史。”“基督的死成为信靠他之人的代赎。”“基督的代赎是一个人得赦免和获永生的唯一盼望。”“得救的信心和悔改是救恩次序的根本层面。”这些和很多其他的命题表达了对基督之死神学讨论的相关事实。

在第三个层面上,系统神学家会把他们的专业用语和命题转化成一种教义上的陈述,指出这些具体事实之间逻辑上的关系。例如,他们可能会说出或者写出这样的总结:“我们一定要在救恩历史和救恩次序的光照下来看基督之死在救赎论上的意义。一方面,救恩历史,就是救赎的历史在基督之死上达到高潮。他的死是代赎性的,使罪得到永远的赦免。另一方面,在救恩次序过程中,在基督赎罪的益处具体施行在人身上之前,没有人是实际得到赦免和拯救。个人透过悔改他们的罪和为赦罪信靠基督,而使用得救信心的时候,他们就得到了永远的生命。”

最后,这些关于基督赎罪的专业用语,命题和教义陈述要带领系统神学家去进行更大范围的讨论。他们会把关于基督替代之死的讨论和系统神学更大范围的主题联系起来,寻求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基督的死怎样和范围更大的救恩论联系起来?救恩论和其他教义,如神论,人论,教会论和末世论有何关系?

这种对建立系统神学过程的看法有一点太人为化。在实际做法中,所有这些步骤都是极其互相依赖,形成多重交互关联的网络。神学家在实际建立系统神学的时候,是一直都和所有这四个步骤打交道的。但不管神学家用什么顺序来实际工作,专业用语构成了系统神学最基本的建造单位,这是一个不变的事实。

我们已经对神学用语有了一个基本认识,现在我们要来看这一课的第二个主题:神学用语的形成。系统神学家是怎样形成他们所用的特别说法?

III. 神学用语的形成

我还记得,有一天下课之后一位垂头丧气的神学生来找我,他看着我对我说,“我已经是信主很多年的基督徒了,可是你说的话中有一半我都听不明白。你是从哪里找到这些奇怪用语的?”我看着他对他说,“我用的大多数词汇都不是我的发明,是从系统神学家那儿弄来的。”然后他看着我说,“那好,请告诉我他们是从哪儿弄来这些词汇的。”

很明显,我们在神学院里用的这些专业用语让这个学生非常地头疼恼火,他替我们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所有这些系统神学的专门用语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事实上,系统神学用语形成的方法有好几种。为了探讨它们发展的一些主要方法,我们要朝两个方向看。首先,我们要看到,系统神学中的很多专业用语是出自圣经用语。然后,我们要看很多其他的专业用语实际上是出自圣经以外的来源。让我们首先看看系统神学家是怎样从圣经得出他们的特别用语的。

圣经里的用语

神学家在他们的神学当中使用圣经的用语,大多数的基督徒就会觉得自在多了。我们希望我们的系统神学忠实圣经的教导,所以,神学家讲的话和圣经一样,这让人感觉更好。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要认识到,使用圣经用语作为神学用语,这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

系统神学家实际上用至少三种方法由圣经形成出专业用语:第一,在指向同一概念的圣经用语中,强调一种圣经用语,胜过强调其他的圣经用语。第二,强调一个圣经用语其中一种含义,胜过强调该用语的其他圣经含义。第三,从圣经用语中产生出新的含义,是圣经里从来没有出现的。解释这三种方法,这对我们会很有帮助。所以让我们先看系统神学家是怎样强调一个圣经用语,胜过强调其他圣经用语的。

强调一个圣经用语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圣经的作者常常使用不止一种说法来表达同样的含义。系统神学家为了让他们的讨论变得清晰,常常选择表达同一圣经概念的很多个说法中的一种,作为神学用语,相当专一地来使用这个专业用语。

要讲清楚我们这句话的意思,我们要来看重生这个教义,以此为例。在系统神学中,重生是用来描述神把新的属灵生命赐给一个人的作为。它指的是一个人离开罪和死亡,进入在基督里的新生命时的第一个转变或者变化。

圣经里的很多说法是指着这个概念说的。“重生”这个词是希腊文palingenesia 的翻译,这个词在新约圣经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马太福音19章28节,一次是在提多书3章5节。而提多书3章5节是圣经里唯一一处用“重生”表达在基督里新生命开始的经文。但圣经也用别的用语表达这同一个概念。例如,在约翰福音3章3节我们看到希腊文 gennao anothen这个片语,它被翻译作“重生”,或者“从上头生”,在彼得前书1章3节我们看到 anagennao这个希腊文单词。这常常被翻译作“重生”。在雅各书1章18节用的是 apokueo,意思很简单,就是“生出”或者“带出”。以弗所书2章10节用了ktizo这个词,意思是“创造”。在加拉太书6章15节,重生的概念是由 kaine ktisis这个词组表示的,就是“新的创造”。在以弗所书4章24节则是kainos anthropos,“新人”。

尽管很多词都是指着这同一个概念,但是系统神学家倾向用“重生”这个概括性的词来代表这些用词。神学家在这个概念上,因着简单清晰的缘故选择了这个圣经用语,而没有用别的。

强调一种含义

除了强调一个圣经用语而不用别的,系统神学家还强调一个圣经用词其中一样含义,胜过其他含义,以此来形成神学用语。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圣经作者经常使用同一个用词来表达许多不同的含义。系统神学家试图避免这种情形带来的混淆,他们所用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强调一个用词的一种圣经含义,胜过强调它的其他含义。

所有值得信赖的系统神学家都清楚,那常常被翻译成“称义”的这个词dikaioo,在新约圣经里是有不同的用法。正如我们在这一课前面看到的,它至少是指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罗马书3章28节,它指唯独因着信心的缘故, 起初宣告为义,但是在雅各书2章24节它指的是通过行为对内在信心的外在证明或验证。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系统神学家经常按这两种意思来使用称义这个词,这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他们被人问道,“人怎样才能被称为义?”一个人可能回答,“人是唯独凭借信心,不靠行为被称为义。” 但是另外一个人可能会说,“一个人是因着行为,不是仅仅凭借信心得称为义。”这样的神学对话很快就会变成混乱不堪。

系统神学家避免这种混乱的一种方法就是强调dikaioo 这个词的一种圣经含义,胜过它的其他含义,就这样把“称义”变成一个神学用语。为了回应罗马天主教错谬的教导,更正教强调称义的含义就是“宣告为义”。这种称义是唯独因着恩典而有的,是借着信心,与行为无关。所以,传统的更正教徒不加条件限制使用“称义”这个词时,这就是他们所指的意思。

所以我们看到,系统神学家强调一个用词其中的一种含义,胜过其他的含义,克服了圣经用词有很多不同含义而带来的混乱,于是这种选择就使这个用语成为了一个神学用语。

系统神学家除了强调一个用语或者一种含义,也通过为圣经用语形成出新的含义,从圣经语言中衍生出神学用语。换言之,他们按照圣经里从来没有用过的方法来使用圣经的用语。

生出新的含义

为圣经用语产生出一种新含义的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恩典之约这个神学用语。这个专业用语被人用在传统更正教神学中,用来描述不仅在新约,而且还贯穿圣经整个历史,从人类堕落犯罪之后,直到基督在荣耀中再来的整个过程中,神与他百姓的关系。这是个一揽子的概念,包括了人堕落犯罪之后所有神的立约,神与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和基督所立的约。请看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七章三条是怎样描述恩典之约的:

“人既因堕落使自己不可能借行为之约得生命,主就愿意立第二约,普通称为恩典之约。他凭此约将生命与救恩借耶稣基督白白赐给罪人。”

请注意,此信条并没有说“恩典之约”这个专业用语是出现在圣经里的。很明显。“约”和“恩典”是圣经里的词,但是它们在圣经里没有联合在一起出现,表明这个专业用语的含义。因此信条说这个约的安排是被人普通 称为恩典之约。在圣经历史中,圣父与圣子及其在圣子里的子民之间不断展开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神学家们,而非是圣经,称为是恩典之约。系统神学家用新方法使用圣经里的话来造出这个专业用语。肯定的是,恩典之约这个词表达的概念是圣经里的概念。在圣经里神一切的拯救作为都是一致和谐的,这种一致和谐是恩典性的,是盟约性的,但是圣经没有给这个大概念定出一个用词,所以系统神学家形成出这个用词来表达这个概念。

所以,我们看到神学家至少用三种方法使用圣经语言来制定神学用语。他们在一个概念上强调一个圣经用词,胜过其他用词;他们强调一个用词的一种含义,胜过这个词在圣经里的其他含义;他们还赋予圣经用词新的含义。系统神学家使用这些方法努力确保他们对基督教信仰的讨论能够保持清晰。

我们已经看了系统神学家是怎样使用圣经的用语来形成神学用语的,现在我们要来看看系统神学家生成神学用语的第二种主要方法。系统神学家也从圣经以外的来源引申出他们的专业用语。

圣经外的用语

我们一定总是要记住,为了实现基督的大使命,基督教的神学家一直在学习如何在神安置的文化环境里,把基督教的教导传递给人。所以教父时期的神学家常常使用新柏拉图主义的用词来表达,经院哲学家常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专业用语表达自己。同样,更正教的系统神学家们也继续地听从基督发布的命令,使用圣经以外的用语,他们既使用早期的专业用语,也从当时的文化借用专业用语用来表达他们自己。

圣经以外的用语以很多方式出现在系统神学的用语当中,但我们记住有三种主要的方式,这会对我们很有帮助。第一,系统神学家使用他们能得到的一般专业用语。第二,系统神学家给圣经以外的哲学和宗教用语赋予新的含义。第三,他们常常把圣经以外的专业用语和圣经用语组合起来。我们首先来看系统神学家是怎样使用圣经以外的一般用语。

一般专业用语

也许系统神学家用圣经以外的专业用语,来解释圣经教训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从他们所处的文化中借用一般的说法。在教父时期,这些词汇用语大部分是来自希腊文,这是当时地中海世界基督教学者使用的主要语言。在中世纪,基督教学者的主要语言变成了拉丁文。在当代,基督徒使用出于不同语言的专业用语,这些语言往往是基督教在其中取得显著进展的文化里,所使用的语言。

使用圣经以外一般专业用语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例子就是“三位一体”这个词。三位一体这个词大约在公元后180年首次出现,当时安提阿的提阿非罗(Theophilus)用了希腊文 trias这个词来描述神的三个位格属性。这个词后来被翻译成拉丁文的 trinitas,意思就是“三而一”。三位一体这个词在圣经里是绝对没有的。这个词也不是哲学或宗教专业用语,很简单,它就是从“三”这个普通字造出来的一个词。最终这个圣经以外的用语成了一个专有名词,神学家用它来表达这个事实,就是圣经有时候说神为三,有时候则说神是一。正如参加公元后381年召开的第一次君士坦丁堡会议的主教们所说的那样,

“父,子,圣灵同有一神性,权能和实质,配受同一尊荣,尊贵,为一同恒有之主,存在于三个至为完全的位格之中。”

过去和现在教会都面对一些在父,子,圣灵关系方面错谬的教训。简单来讲,一些团体倾向过分强调父,子,圣灵的合一性,而其他的则过分强调他们的分别。

为了表明圣经对神性合一和分别的全面教导,正统的基督徒使用“三位一体”这个圣经以外的说法,作为一个专业用语说明神是存在于“三个至为完全的位格”,但“同有一神性,权能和实质”。使用这个圣经以外的用语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我们面前这个问题。神是三位一体。

第二,系统神学家在非基督教的哲学和宗教探讨中,也会为所用的圣经以外专业用语产生出新的含义。他们采纳这些用语,修改它们的含义,使它们符合并能解释基督教的教导。

哲学用语

当福音派基督徒意识到系统神学中的许多用语是出自圣经以外的宗教和哲学来源,他们往往会对此加以反对。所以我们要停下来稍作解释。我们担心神学家使用圣经以外的任何用语,可能导致走偏,这种担心是合理的。事实上,我们总要警惕,防止那些错谬的非基督教观念侵蚀基督教神学。与此同时,只要系统神学家把圣经作为他们最终至高的判断标准,圣经以外的宗教和哲学专业用语是可以对我们大有帮助的。

圣经里有一个人正是这样做的,这例子是在使徒行传第17章。这是一段很出名的经文,保罗在向雅典亚略巴古这个地方的民众发话。 在保罗讲道的其中一处,他是正面引用了希腊诗人的话。请听他在使徒行传第17章28,29节是怎么说的。

“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 (使徒行传第17章28,29节)

“我们也是他所生的”,这个说法之前被两位希腊诗人,克莱安塞(Cleanthes) 和阿拉图(Aratus)在不同的时期采用过。但是保罗很有信心地采用了这个异教说法,作为他自己的话,在第29节说,“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克莱安塞和阿拉图实际是指着希腊众神之首宙斯 ,而不是圣经里的神说的。但是保罗给这两位希腊诗人所用的专业用语赋予了基督教特有的含义,坚持说,那创造人类的是基督教的神,而并非宙斯。

系统神学家跟从保罗的榜样,也在不同的时候采用了非基督教的宗教和哲学专业用语,只要他们把它们重新定义,用来指圣经的概念就可以了。

在一个令人瞩目的时期,关于对基督的教义,就是“基督论”方面,这样的事情就发生了。请听教会在公元451年召开的迦克墩会议上是怎样回应关于基督的争论的。在其中我们读到,

基督“真是上帝,也真是人……具有二性,不相混乱 ,不相交换,不能分开,不能离散;二性的区别不因联合而消失,各性的特点反得以保存,会合于一个位格,一个实质之内,而并非分离成为两个位格。”

这个声明用了和圣经专业用语不一样的字眼来描述基督。迦克墩会议引用了圣经以外的来源来论述基督的神人二性。该会议也说,基督的神人二性是不一样的,是“不相混乱”,它们不会因彼此被更改,是“ 不相交换”,但它们仍是在基督“一个位格”之中,不可分割地联合在一起的,是“不能分开,不能离散”。事实上,这段话中所用的“位格”这个词,可能也是从当时的法律专业用语里借用回来的,“ 位格”是一个法律用词,代表一个人的身份。

这个专业用语不是来自圣经的,但完全是符合圣经的。为了精确表达对基督的教导,教会有必要使用这专业用语。

第三,系统神学家也把出于圣经和圣经以外的词语组合起来,以此生成他们的神学用语。

组合用语

这种组合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其中一些比其他的更引人注目,但是我们可以在关于成圣的教义里找到一个清晰的例子。正如我们在这一课看到的那样,新约圣经里“成圣”这个词有不同的用法。因着这些不同的用法,人就有可能把成圣这个源自圣经的词和不是出于圣经的形容词组合在一起。首先,我们已经在哥林多前书6章11节看到, hagiazo这个动词代表了一个人刚刚开始相信基督时临到他身上的改变。其次,我们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3节看到,hagiazo这个动词代表着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在圣洁中的不断成长。

系统神学家通过讲述不同类型的成圣,已经让成圣这个教义变得清晰起来。他们把一个人刚刚开始相信时发生的成圣称为 “确定性成圣或地位性成圣”,这是把圣经以外的“确定”这个词和“成圣”这个圣经用词组合在一起,表明这种成圣是一生中仅有一次的,它把一个人移进一种圣洁的状态,与世界分别,向神归为圣。“渐进性成圣”则是用来表示在一生的过程中,在圣洁中成长,在与世界分别,向神归为圣的成长方面,一种持续,渐进的经历。在这个情形里,“成圣”这个词是从圣经里来的,但是“渐进”这个词是从圣经以外来的。你可以想象,这些组合的专业用语是很有用的。不是简单说成圣,像这样的限定可以帮助神学家澄清要表达的意思。这些词帮助他们分辨圣经中“成圣”这个词的不同用法。

所以我们看到了,系统神学家是采用两种基本方法来制定神学用语。他们在圣经中取材,他们从圣经以外取材。神学家用这些方法提供了专业用语,使他们的讨论变得清晰,以此作为建立系统神学的建造单位。

到此,我们对系统神学中的专业用语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已经看了它们是怎样形成的,现在我们要看第三个主题:神学用语的价值与危险。

IV. 价值与危险

我们在系统神学里看到的特别词汇会带来什么样的长处和短处?这节课上到这个时候,你们很多人对神学用语整个主题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感受。你们一些人也许准备尽可能多学习认识神学用语,其他人也许会觉得奇怪,这些如此复杂的东西值不值得功夫。在此我们要看到,很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过高估系统神学用语对我们建立基督教神学所带来的帮助,也不要低估它的价值。平衡的观点是既有正面也有负面,因为神学用语带来很多的优势长处和劣势短处。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看系统神学的特别词汇和建造基督教神学的三个主要资源的关系。在其他课程中,我们已经说了,神为基督徒提供了认识特殊启示和一般启示的三种主要方法。我们通过认真地解释经文,对特殊启示有进一步的认识,这是建立基督教神学一个至关重要的资源。除此以外,神也呼召我们去留心其他两个资源,来好好利用一般启示。我们通过群体互动,彼此学习,特别是从其他基督徒身上学习,以此作为关注一般启示的一个层面。另外,我们通过关注基督徒人生,我们在个人成圣过程中努力成长,我们自己为基督而活的经历,以此关注一般启示的另外一种重要方面。

这些资源告诉我们要研究的主题,探究这些资源,是要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负责任的基督教神学。 在具体一个问题上,只要来自经文的解释,群体的互动,以及基督徒人生,这三方面的见证是和谐,有分量的,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确据和信心一般来说就会增长。但是,这些见证若是不和谐,没有多少分量,在这个主题上我们确据和相信的程度一般来说就会削弱。经文的解释,群体的互动和基督徒人生,这些高度互相依赖的资源,能在我们建立基督教神学时,给予我们帮助。

因为这些资源如此关键,我们要按着它们每一样来探讨系统神学中专业用语的价值和危险。我们首先要看神学用语与基督徒人生的关系;第二,我们要探索神学用语与群体互动的关系;第三,我们要看它和解释圣经的关系。让我们首先看看基督徒人生的这个神学资源。

基督徒人生

你们会想起上一课我们讲到基督徒人生就是个人成圣的过程。这种个人成圣一定要体现在至少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就是概念,行为和感情的层面。或者正如我们讲到的,成圣涉及到正统的信仰(orthodoxy),正直的行为(orthopraxis)和正当的情感(orthopathos)的发展。基督徒人生的这三个方面是高度互相依赖的,形成多重交互关联的网络。正确的思想(就是正统信仰)影响我们的举动(就是正直行为)和我们的感受(就是正当情感)。我们的举止(就是正直行为)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正统信仰),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就是正当情感)。当然,我们的感受(就是正当情感)是会深深影响我们的举动(就是正直行为)和我们的观点(就是正统信仰)的。

时间不容许我们去研究神学用语冲击这种相互关系的所有方式。所以我们只是看神学用语怎样成为促进基督徒人生的一种主要方法,以及它怎样变成拦阻基督徒人生的一种方法。让我们首先看看系统神学专门词汇,作为从正面促进我们为基督而活的一种方法。

促进

为基督徒人生而学习神学用语,其中一样重要长处就是神学用语,是对复杂的圣经教训的简单参照。一开始的时候,在系统神学里出现的一串的特殊说法可能会把人吓着。它们太多,要记住可真难。但一段时间之后,神学用语其实使事情变得简单,是大有好处的。我们可以用一个神学用语作参照,联想起复杂的圣经教导,然后把这些教导应用在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

我们设想一下,有一个对系统神学词汇认识不多的人。例如,尽管听起来让人吃惊,但我经常被刚刚信主的基督徒问道,“耶稣是神,还是神的儿子?”我们不难理解,人怎么对这件事情感到疑惑。他们读圣经的时候,对神学用语没有认识,就没有马上可以利用的概念来帮助他们。他们读到一段圣经,似乎在说耶稣是神。他们读到另外一段圣经,似乎是说他是神的儿子,他让自己服在神之下。

那么,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比如“我应该向谁祷告,向耶稣还是向神?如果耶稣教导我们向父祷告,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的基督徒向耶稣祷告?”基督徒常常很疑惑,这就不奇怪了。还有,“如果耶稣教导我们向父祷告,我们为什么要赞美圣灵?”

要向一个对神学用语没有基本认识的人解释这些问题,这是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他们一定要查考数不清的圣经经文,然后把这些归纳成某种有说服力的认知。这个任务如此复杂,大多数刚刚相信的人很容易就放弃了,只会看别人怎样做,自己就怎样做。

但设想一下,那些对系统神学词汇有些认识的信徒,如果他们疑惑,“耶稣是神还是神的儿子?”或者他们弄不清,“我要向父,还是子,或者圣灵祷告?”那么要回答他们的问题就简单得多了。事实上,那些认识系统神学词汇的基督徒,通常是不会问这些问题的,因为用一个简单的专业用语,就是三位一体,就能回答他们的问题了。如果一个人明白这个专业用语的含义,那么很多这样的问题就几乎是可以迎刃而解了,我们可以几乎是出于直觉就能用正统教义的答案来回应正确行为和正当情感方面的问题。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行归纳,这是神学用语能给我们的基督徒人生带来的其中一种最大促进。

尽管系统神学的特殊词汇可以在很多方面提升基督徒人生,我们也要小心,它也可以拦阻我们的成圣。

拦阻

当我看自己,还有其他人,我们对系统神学的专业用语越来越熟悉,我们的劣势就时常表露无疑。我们知道系统神学的专门词汇可能会导致属灵的骄傲。这对年轻的神学生尤为真切。

问题经常是这样出现的。研究神学的人花很大的知识方面的功夫去学习神学用语,他们发现这些专业用语很好用。但与此同时,大多数的平信徒没有能力,时间或者兴趣去学习这些细节。神学生经常就开始认为他们自己比那些不了解系统神学用语的人要优越、更属灵,他们如此充满骄傲,以致他们真的认为神学用语增加了,这就意味着成圣的功夫长进了。但我们很难说情况真是这样。

正如我们说过的,在基督徒人生中长进,个人成圣的进深,这不是简单出于让我们的思想与圣经(或正统信仰)相符。凭我们的信心行事,按着我们的信心有正确的情感,这也一样重要。事实上,大多数的信徒,就算他们没有学习系统神学用语,也在恩典中长进。没有这样的知识,我们仍可以明白圣经,把圣经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生活的经历,比如受逼迫,受苦,生病,这些经历常常远比仅仅学习神学用语这种知识的操练更能促进一个人的成圣。所以,熟悉系统神学中的专门词汇用语是很重要,但我们常常也要小心,如果我们容许它们使我们灵里骄傲,觉得只是因为我们学会了一种特殊的词汇,我们就是在基督里成熟了,那么它们是可以实实在在拦阻我们基督徒人生的进步。

我们除了要知道神学用语可以给基督徒人生带来长处和短处,还要明白它们是怎样冲击我们的群体互动的。

群体互动

对于建立基督教神学来说,群体互动是另一个主要资源,因为它让我们去关注基督的身体能给我们的帮助。在基督徒群体内的互动有三种重要层面:基督教的传统,当代的基督徒群体,以及个人的判断。基督教的传统代表了圣灵在过往教会中工作的见证,我们明白他给我们灵里的前辈有什么教导。我们当代的基督徒群体代表了今天活着的基督徒的见证,圣灵对我们身边其他信徒现在有什么样的教导。我们个人的判断代表了我们自己对问题的结论和确信,圣灵带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把我们的个人判断带入我们和其他人的互动里。群体的这些方面是以不同的方式彼此互动,也形成了多重交互关联的网络。我们继承的传统,给我们当代群体和个人的判断提供信息;我们当代群体传达吸收我们承接的传统,影响我们个人观点。而我们个人判断则调节吸收我们承接的传统,和我们当代群体带来的影响。

我们心中对这些基本的互动有数之后,就要看看系统神学的特殊词汇通过其中哪些途径促进或拦阻群体的互动。让我们首先看看神学用语促进群体互动的一个重要途径。

促进

神学用语促进群体互动的其中一样最主要的方法可以用一个词来归纳:沟通。当基督徒明白,并且能够使用系统神学家发展起来的特别说法的时候,他们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彼此沟通和交流。

一方面,当我们理解系统神学用语,我们就能够有效地和我们基督教的传统进行互动。从前绝大部分的神学著作,圣经注释,信经,信条,以及其他神学作品都经常使用神学用语,以此归纳基督教信仰。很典型的是系统神学极为关注这些传统的表达方式,所以,当我们和过去的基督徒进行互动的时候,系统神学的专业用语可以给我们极大的帮助。

例如,如果你感兴趣要知道象奥古斯丁,阿奎纳,马丁路德,或者加尔文这样的教会领袖有什么教导,要是你熟悉传统的神学用语,你就有极大的优势了。当然,有很多专业用语是在这些人物以后的年代才形成的,但神学用语仍让我们能够与他们的作品接上关系,使我们可以从神对他们的教导中得益。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人同有一种共通的神学词汇,我们目前群体的互动也能得到大大增强。

下一次你去上课,或者参加教会特会,请认真听取与你同有一个信仰的人,是怎样彼此谈论神学问题的。你很快会发现,当参与者认同他们所用词句的含义,他们就有好的沟通。他们若不认同,沟通就受阻了。

大多数的更正教信徒说“称义”的时候,他们是指“唯独因信称义”,这岂不是一件好事吗?如果我们对“称义”这个词有不同的用法,你能想象沟通的困难吗?如果我们说“成圣”,我们知道自己在讲什么,这岂不很好吗?如果我们能说“基督的降卑”和“基督的高升”,而不需要去澄清这是什么意思,这岂不是好事吗?我们对神学用语认识更多,有更多共识,我们就越能彼此有效沟通。

尽管系统神学的特殊词汇确实能够用这些和别的方式促进我们的互动,同样真实的是,它也能拦阻我们的群体互动。

拦阻

系统神学里很多特殊的说法是古老的用语,在今天不能达成好的沟通。其中一些早在教父时期和中世纪就出现了,其他很多的也是出现在几百年以前。尽管这些专业用语开始形成的时候是为了促进沟通,但要在今天有好的沟通交流,它们真的是太古老了。结果就是,我们可能学会了这些古老的说法,但我们身边很多人却不晓得,使得群体互动大大地受到限制。

当我解释基督本质联合的教义时,就是关于在基督的一个位格里,基督的神性与人性联合的教义,我就经常遇到这个沟通的难题。多少人知道“本质hypostatic”这个专业用语?我们可能以为我们明白“本性”和“位格”是什么意思,但我们今天对这些用词的理解,和几个世纪之前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对系统神学的专业用语更熟悉,我们就更能看到它的长处,但我们也要小心看到,它确实能拦阻群体间的互动。

我们看了神学用语与基督徒人生以及群体互动之间如何相关的几种方式,现在要来看第三种主要的神学资源:解释圣经。系统神学的特别词句是怎样影响我们对圣经的解释的?

解释圣经

解释圣经对建立一切的基督教神学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它使我们能够最直接进入到圣经里神的特殊启示。我们在另外一课里曾经说过,思想圣灵带领教会解释圣经的三种主要方法,这对我们会很有帮助。我们把这三种主要方法称为:文学分析,历史分析 和主题分析。首先,文学分析就是把圣经看作是一幅画面,是人类作者在圣灵的默示下所设计的艺术表现,通过他们特有的文学特征来影响他们当时的人。第二,历史分析把圣经看作是历史的一面窗口,认识学习圣经无误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第三,主题分析把圣经看作是一面镜子,反思对我们来说重要的问题和专题。每次我们解释圣经的时候,我们多多少少都在使用了这三种分析方法,因为它们之间是极其互相依赖的。它们也形成了多重交互关联的网络。然而,按着我们的需要和我们的目的,在某一时刻我们可能强调一种方法,多于其他两种。

系统神学使用主题分析法解释圣经,多于任何其他的解释圣经方法。系统神学家努力寻找圣经是怎样教导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主题和话题的。换言之,系统神学家是带着与具体教义相关的问题来查考圣经的。

他们问诸如此类的问题,“圣经是怎样说到神的?”“它怎样提及人?”“它怎样讲到救恩?” 他们查考圣经,从这一段,从那一段收集信息,寻找圣经对问题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神学家面临的其中一样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决定哪一部分的圣经是回答了他们的问题。这一段圣经是在讲这个教义吗?那一段是讲这个或者那个主题吗?有时候选择这一段或者那一段圣经,是有很明显的理由,但很多时候并不是非常明显。在这整个过程中,系统神学用语就是其中一个复杂因素。

要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定要记住,圣经里用语和概念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其中一样就是,圣经里的很多用语可以代表一个概念,一个用语可以代表很多概念。在圣经不同的地方,这些多重的关系是变化的,有时候它们令人感到相当迷惑不解。然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系统神学家发展出了神学用语来避免这样的含糊不清。他们形成了专业用语,是特别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一个神学概念。在这种意义上,系统神学里用语和概念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

系统神学和圣经在用语和概念关系方面的不同,使我们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在专业用语的层面上,系统神学家发挥运用专业用语的自由,他们不追求让他们的神学用语和圣经用语成为一样,而是用他们自己的方法使用圣经的用语,他们也使用圣经以外的用语,甚至把圣经用语和圣经以外的用语结合起来。

然而与此同时,在概念的层面上,纯正的系统神学家总是努力寻求专业用语在概念和圣经相互一致。他们努力认识圣经教导的观念,用他们的专业用语解释这些观念。尽管系统神学家行使专业用语方面的自由,他们的目标却是在概念上与圣经相一致。

明白了这种基本的分别,这要帮助我们看到,为什么系统神学用语既能促进,也能拦阻我们去解释圣经。用一句话说,当我们牢牢记住专业用语方面的自由选择和概念方面力图与圣经一致之间的不同特点 ,这就会大大提高我们为具体的主题挑选合适经文的能力。但是当我们忘记这一点,我们正确选择的能力就要大大受阻。让我们首先来看,认识系统神学中用语的自由和概念的一致,这可以怎样帮助我们来解释圣经。

促进

不幸的是,很多解释圣经的人,他们的做法可以用过分拘束来形容。他们错误以为,一段圣经只有用了他们认为与主题相关的专业用语,它才是在论述相应的神学概念。如果他们特别的神学用语,通常就是出自系统神学的专业用语,在一段经文里没有出现,他们就错误地把这一段经文排除在他们的考虑之外。

在现实当中,系统神学家在研究圣经的时候不可过分拘束,而要合适地作出选择。如果他们记得圣经作者是用各种各样的用语来表达主题的,他们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了。即使圣经作者所用的字眼对不上系统神学的专业用语,他们常常也是在论述这个主题或者概念。因此,当系统神学家转向圣经,在其中寻找关于某一个主题的资料时,他们一定要小心,不要过分拘泥于寻找某一些文字,而要探索包含相关概念的经文。

例如,在这一课我们看到圣经用很多词来描述重生这个教义。只有提多书3章5节讲到重生是一个人从灵里死亡进入在基督里生命的起初的改变。但如果系统神学家因为别处并没有用到他们所说的这个专业用语,就把自己局限在这一处经文,他们靠着解释圣经就不能对这个主题有很多认识了。尽管传统上重生就是指这种教训,但圣经关于人起初脱离死亡进入基督里的生命这个主题的教训并不是局限在重生这个词上的。圣经用“新人”,“从上头生”,“再生一次”,以及其他数不清的说法来论述这同一个神学教义。含有“新人”这个词的有关经文,就不必被划入教导另外一个其它的教义当中,对于包含“从上头生”,“再生一次”这样说法的经文也是如此对待,它们都在讲述同一个神学话题。事实上,有一些经文甚至没有使用某个特别的词句,但她们也是在讲这个主题和概念。系统神学家记住他们可以行使专业用语方面的自由,只需追求在概念方面与圣经一致,他们就能从各样的经文学习关于重生的教训。他们学习圣经对这种起初改变的概念有什么教训,而不管圣经是用什么词来表达这个概念,这样他们看问题就能更加全面。

拦阻

确实,记住在系统神学中我们有专业用语方面的自由,但要在概念上与圣经一致,这要促进我们的解经,忘记这个事实会拦阻我们对圣经的解释。在很多方面情况确实如此,但神学用语拦阻解释圣经的其中一种最普遍的方面,我们把它称为“过分概括”。

“过分概括”是神学用语 在系统神学中给解释圣经带来的其中一种最普遍问题,常常是这样发生的:当学生学习系统神学用语,发觉这些专业用语非常有用,他们常常就开始把他们的专业用语定义读进这些专业用语在其中出现过的每一处经文。他们错误以为这个专业用语在其中出现的每一处经文,都是在讲同样的神学主题或教义。

当我们记起,系统神学家是行使专业用语方面的自由,只是追求在概念上与圣经相符,我们就能避免“过分概括”,就能作出恰当的选择。换言之,我们就能得到更好的装备,去选择那些真正讨论我们所思想的问题或者教义的圣经经文。

以我们在这一课曾经讲过的“称义”这个词为例,“称义”这个词在传统更正教系统神学中指的是起初神宣告人为义这个概念,这种宣告是在人因着信的时候就发生了,基督的义就被算作是那相信之人的义,而与他的行为无关。在系统神学中称义这个专业用语地位如此显赫,以致人会以为有“称义”,dikaioo这个词出现的每一节经文,都是在讲同一个教义。就这样,解释圣经的人不是把他们对称义的专业用语定义强行读进本不是指这个意思的经文里,就是修改传统的称义教义,去迎合错误选出来的经文。我们已经看到了,雅各书2章24节用了“称义”,dikiaoo这个词,用法是和传统系统神学不一样的。不幸的是,一些神学家以为,因为这节经文出现了“称义”这个词,它就是在讲系统神学中称义的教义。结果,他们就是用这个词在圣经里的很多用法,把称义的教义搞混乱了。

但我们一定要在概念,而不仅仅是在字面的层次上来理解雅各说的话。仅仅是因为“称义”这个词出现在这一处或别处经文里面,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让它与系统神学关于称义的教义发生冲突。

因为系统神学家行使专业用语的自由,只追求概念与圣经一致,我们就应当小心,就不要把圣经对词汇的不同用法单一化,否则这就会大大拦阻我们的解经。

所以,我们使用三种神学资源的时候,系统神学用语都可能会对此产生促进或拦阻。对基督徒人生,群体互动和解释圣经来说,神学用语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也会带来危险,我们在使用这三种神学主要资源时一定要小心加以避免。

V. 总结

在这一课我们探索了系统神学用语的几个方面,我们对什么是神学用语,它们是怎样融入系统神学研究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基本认识。我们看了系统神学家是怎样形成出他们的专业用语,我们既看见神学用语带来的一些有价值之处,也看到了一些危险。

我们继续学习建立系统神学这个系列,就会看到关于神学用语的知识是很有用处的。一位神学家能做的其中一件最有建设性的事,就是学习系统神学用语,有智慧地使用这些专业用语。我们在这些方面打下牢固的基础,就可以建立既荣耀神,又造就教会的系统神学。

建立系统神学

第三课

系统神学的命题


关于IIIM神学教育资源中心

IIIM神学教育资源中心创建于1997年,是一个非营利的基督教机构,致力于“圣道教育,面向全球,免费提供”的使命。 为要满足当今全球不断增长的基督徒领袖培训的需要,我们制作和发行了这套纯正的、基于圣经的神学教程,主要面向那些没有可能通过其它渠道接触培训材料的基督徒领袖。通过建立捐赈网络,IIIM已经有了一套低成本培训全球基督教传道人和领袖的方法,采用方便使用的多媒体神学教程,现已有五种语言(英文、西班牙文、俄文、中文和阿拉伯文)。所有的课程都是在本机构写作,设计和制作,其形式和质量上与本机构于2009年美国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在使用动画和教育 专项上获得杰出视频“泰利奖”的两个作品十分类似。我们的材料采用多种渠道传递,包括DVD,文字印刷,网络视频,卫星电视,电台和电视。

有关于本事工更多的信息,及其如何参与在其中,敬请登陆我们的网站www.thirdmill.org.


目录
I. 介绍
II. 概括的定位
定义
陈述性
事实性
神学性
直接 6
合理性
神的不可知性
现代科学唯理主义
地位
III. 神学命题的构成
哲学互动
解释圣经
挑战
事实简化
事实整理
IV. 价值与危险
基督徒人生
促进
拦阻
群体互动
促进
拦阻
经文解释
促进
拦阻
V. 总结

I. 介绍

在全世界的法庭上,律师都是在努力让法官或者陪审团认同他们的观点。对他们的论点来说,至关重要的总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明白案件的基本事实。所以,在审判快结束的时候,律师们会很经常回顾案子的事实,用一系列的命题,尽量清楚地把这些事实说出来。“这是一个事实,那是一个事实。发生了这件事,发生了那件事。”

在很多方面,系统神学的做法也是一样的。系统神学家也要建立明确的事实,明确的神学事实。所以,他们用直接神学命题方式提出其论点和事实。

本课是“建立系统神学”的第三课,我们把这一课的题目定为“系统神学的命题”。传统的系统神学家是投身于探索,解释,捍卫纯正的基督教神学。我们要在这一课里看到,这种委身投入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用神学命题来表达基督教信仰。

我们要把这一课分成三大部分。首先我们要对系统神学中的命题有一个概括的定位。什么是系统神学的命题?它们和建立系统神学的这个过程有什么关系?第二,我们要看一看系统神学的命题是怎样构成的。第三,我们要看,关注神学命题会有一些什么样的价值和危险。让我们首先集中精力,来看一些基本的问题,对建造系统神学的这个方面有一个大概的定位。

II. 概括的定义

我们对系统神学命题的定位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我们要对命题作一个普遍的定义。第二,我们要集中精力来看看它们存在的合理性。第三,我们要讲一讲神学命题所处的位置。神学命题在建立系统神学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让我们首先看看我们是怎样定义神学命题的。

定义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认识到,神学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我们祷告,唱诗,传福音,给我们的孩子讲圣经故事,和朋友讨论信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在表达基督教神学。然而,系统神学作为专门学科有一种独特的表述神学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使用神学命题。按照我们的目的,我们要这样来定义神学命题。

神学命题就是尽量以直接陈述句的方式,主张至少一个事实性的神学宣告。

在看这个定义的细节之前,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说明我们要讲的意思。

石·威廉(William Shedd)所著的《教义神学》卷二第二部分第2章是这样陈述基督的双重顺服的。

我们当区分基督主动和被动的顺服。后者表明基督各样的受苦 …… 基督主动的顺服就是他完全行出道德律。

在这里,我们看到石威廉做了三个基本主张。首先,他作了一个概括性的声明,就是基督的顺服可以用两种类别来加以描述:主动的和被动的顺服。第二是基督被动的顺服就是他忍受痛苦。第三是基督主动的顺服就是他毫无瑕疵地满足了神道德的要求。

我们回想起前面学过的,可以看到石威廉是聚焦在两个神学专业用语上,就是“被动顺服”和“主动顺服”。但是在这一课里,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要了解像石威廉这样的神学家是怎样把神学专业用语融入到神学命题里的。要探讨这个问题,就让我们再看一次我们的定义:

神学命题就是尽量以直接陈述句的方式,主张至少一个事实性的神学宣告。

这个定义主要讲了系统神学命题的四个特征:第一,神学命题是陈述性的,是“陈述句”。第二,神学命题是 事实性的宣告。第三,这些事实性的宣告在本质上主要是神学性的。第四,它们是作直接的事实性的神学宣告,或者正如我们所说的,它们“尽量以直接”的方式来陈述事实。

让我们更仔细来看这个定义的每一个方面,首先看的是,神学命题是陈述句。

陈述性

我们都知道一般的人类语言都有不同的句式。例如“我的钥匙在哪儿?”,这句话是一个疑问句。“请开门”,这是一个祈使句,因为它是发出一条命令,或者发出一个邀请的。这些句子都不能构成命题。但是“我的钥匙能开这扇门”这句话,就是一句宣告钥匙能做什么的陈述句。

我们应当明白,系统神学家提出他们观点的时候,他们是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但与此同时,系统神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表达方式是直截了当的陈述句。这种表达方式占了如此大的主导地位,以致要用其他方式来写一本传统的系统神学著作,就成了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除了要认识到神学命题是陈述句,很重要的还是要注意到,这些陈述句的目的是要作事实性的宣告。

事实性

神学命题找出事实,描述事实。在过往的几千年里,哲学家,神学家和语言学家留意到,不同种类的命题是在作不同种类的事实宣告。这极其复杂,我们简直不可能全面地来看这个问题;在探索系统神学时,尽管可能有把事情简单化的危险,我们还是应当时刻记住关于神学命题的两个方面。

我们要按照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为基础的讨论大纲,指出命题首先是可以按照它们的数量来分别,然后可以按照它们的质量来加以鉴别。

第一,我们可以按照命题主题的数量来描述命题。一个全称命题的主题包括了一个集合里的每一个成员,毫无例外。例如,“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毛发”,是宣告了对所有哺乳动物来说都为真的一些事实。

系统神学家常常是用几乎相同的方式,作出神学的全称宣告(涵盖一切)。基督教神学家很经常会说这样的话,“所有的人都是神的形象,”或者“各样美善的恩赐都是从神而来的。”

另一方面,其他的命题是“特称”的,因为它们的主项只包括了一个大集合中的一些成员。例如,如果我说,“这栋房子是我的家。”我是在作一个特称的(限定性的),非全称的事实性宣告;我不是在讲关于所有房子的事情,只是在讲我自己的房子的事。

系统神学家经常也会作出特称的事实性宣告。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教会的一些成员是不信的人”,或者他们可能会宣告,“保罗是一位使徒。”

大部分时候系统神学家都尽可能精确地描述数量;有时候他们甚至比圣经里的一些具体经文更加精确。但是时不时他们会不提例外的情况,而是把问题普遍概括加以简化。比如,一位系统神学家经常会这样说,“所有的人都是罪人。”一眼看上去,这个全称命题似乎是正确的,但是这个陈述并没有做到尽可能精确。事实上,全本圣经都在教导耶稣是个人,但他却是个义人。所以时不时我们真的要停下来问,是否在任何情形中,系统神学家是真的在宣告关于全称性的普遍陈述,还是他们所描述事物种类的一部分实事。
第二,除了数量以外,命题还可以按它们的质量加以区分。这就是说,它们可以分成肯定或否定命题。一方面,肯定命题是肯定地说某样事情是真实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说像这样的话“这条狗是我的”。这是一句特称和肯定性的陈述。它确定了这样一个事实:一条特定的狗是属于我的很多东西中的一样。在系统神学中,像“一些圣经经文教导成圣的教训”这样的命题,同时也是特称和肯定性的命题,因为它声明了,至少一些圣经经文是属于这种类别。

日常生活中的全称和肯定性的陈述句,通常包括这样的说法:“我丢失的每样东西对我来说都是重要的。” 因为它正面的宣布,我丢失的每样东西至少对我来说是重要的。 系统神学家在他们的研究领域常常会作类似的陈述。例如看这句话,“一切被造的都是神所造的。”这个命题确认了所有被造的都属于神所创造事物的这个集合。

另一方面,命题也可能有否定的性质,它们可能是全称的,也可能是特称的。例如,我说“这房子不是我的家,”我就是说了一个特称否定命题。如果我要作一个全称否定命题,我可以这么说,“房间里没有一个人能讲英语。”否定宣告在系统神学里也是有的。例如,“耶稣不是一个罪人”,这是一个否定的,特称的命题。它否认了关于一个人,就是耶稣的一些事情。我们也可以在神学中找到全称否定命题,比如这句话,“坚持不信的人不能得救。”坚持不相信的人 ,并不包括在那些领受救恩的人之中。

我们学习系统神学的时候,很重要的是要记住数量和质量的分别。混淆数量和质量,这会让我们对神学家的宣告产生各样严重的误解。

现在我们要看定义的第三个层面:神学命题是在作神学性的宣告

神学性

正如我们在定义表明的,神学命题不只是在作事实性的宣告,它们还是在作神学性的事实宣告。确实,系统神学家在宣告中会引用历史事实和哲学概念,而这些方面并不完全与神学的范畴相吻合。但是他们说的主题内容却是神学性的。

要明白我们说“神学性的事实”是指什么,我们就一定要记住神学是一个相当广泛的范畴。 你会记得托马斯·阿奎那定义神学是有两样要关心的主要问题。在他所著的《神学总论》卷一的第一章7节中,阿奎那把神学称作是“神圣的教义”,定义它是:

神学是总体的科学,这科学把一切事情都放在上帝的观点之下去看,这些事情要么因为论及上帝本身,要么因为涉及到上帝。

阿奎那的话反映了系统神学中的神论,就是对神本身的研究,以及一般性的神学,就是对其他与神相关的题目的研究,这两者之间的通常区别。

系统神学遵循这种通常的区别,集中注意力在这两个层次的神学研究上。一方面,从更狭义的意义来说,系统神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神论上,作出直接与神相关的陈述。比如他们会说:“神是圣洁的”,或者“神创造了世界”。

但另一方面按广义来说,系统神学家也关心一般性的神学,就是对与神有关的被造界的各个方面的论述。关于拯救,他们常常会这样说,“得救是本乎神的恩典。”或者关于人类的光景,他们经常会说这样的话,“所有今天活着的人都是罪人。” 在这种意义上,神学命题讨论的题目比神他自己要更为广泛,但这些题目总是在与神他自己的关系这个范畴之内,至少有间接的关系。

第四点,很重要的是我们要注意到,系统神学家努力更刻意直截了当地表达他们的观点。

直接

当然我们都认识到,任何对事情的描述,没有一样是绝对完全的,对神的描述肯定也是这样。但同时,系统神学家在构成神学命题时是努力尽量直接。

若一位系统神学家只是说,“耶和华是一个牧者”,仅此而已不加评论,这是相当少见的。这个陈述是忠于圣经的,但是系统神学家会尽量避免使用比喻和其他修辞手法,来间接论述事情。所以,系统神学家不是说“耶和华是一个牧者”,而是更直接地重新阐述这件事,他们会这样说,“神为他的百姓提供特别的护理看顾。”他们要用尽可能明显,直接,论述性的命题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归纳起来,我们需要记住,我们是在留意一种相当特别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在系统神学里是占主导地位的。按照我们的目的,我们这样来认识神学命题:神学命题就是尽量以直接陈述句的方式,主张至少一个事实性的神学宣告。

已经有了基本定义,现在我们就要来看关于这个问题概况的第二个方面:使用命题建立神学有什么根据?是什么让这个过程具有合理性?

合理性

贯穿教会历史,基督徒是经常用直截了当的声明这种形式来表达他们的信仰。请看公元四世纪尼西亚信经一开始是怎样说的:

我信独一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和有形无形万物的主。

尼西亚信经也列出了其他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神学命题。多个世纪以来,基督徒都赞同此信经,以及很多类似信经的信仰陈述。

同时,贯穿整个历史,也有人质疑使用神学命题是否合理。为了我们的目的,我们要说一说人提出来的两种主要反对意见:一方面是以神的不可知性这个教义为理由提出的挑战;另一方面是现代科学唯理主义提出的挑战。我们首先来看人按照神的不可知性 这个教义提出的质疑。

神的不可知性

我们都很熟悉的以赛亚书55章8至9节,是这个教义的基础。

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章8-9节)

不幸的是,在很多圈子内,这段和类似的经文被人用来支持一种主张,就是神是如此远超我们的思想能力,我们简直就是不能对神进行任何的描述。

按照这种观点,如果我们要说神就是爱,这就等于尝试去说某样实际上是不能描述的东西。说耶稣是拯救的唯一道路,就是没有理由地限制了神。

这种看法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历史中反复出现。例如,很多神学家论证说,要对神作任何描述的唯一方法就是遵循“否定之路”的作法。按照这种观点,我们不能对神作出正面肯定的陈述。我们只能把神和造物界作对比,提出他不是怎样的说法。我们只能说这样的话,“神不受空间限制”,“神不受时间约束”,“神没有物质身体”。贯穿历史当中,不同的持怀疑论,不可知论的神学家辩论说,我们就是没有能力去肯定地描述神,或者与他相关的事。

和这些误导人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这些跟从基督的人一定要用圣经的见证来验证神学命题是否合理。传统的系统神学家是遵循圣经,一面讲述神不可知,同时也讲当神启示自己,人是可以认识神的这个事实。一方面,我们不能完全认识神,但另一方面,当神向我们启示他自己,我们是能部分认识他的。对神部分的认识仍然是真实的认识。圣经有一段话是很清楚讲到这种分别的,就是申命记29章29节。在这节经文里,摩西为以色列民作了这样的总结。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命记29章29节)

请注意这里讲了两类的事情。一方面,摩西讲到“隐秘的事”,就是神没有向人启示的事情,只限于他自己知道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隐秘,没有启示出来的事情是无限宽广的。

同时,我们要注意,摩西不是简单地说神保密不让我们知道,他也说有一些事情是“明显的”,这就是说,神在他的话语中把这些事情启示了出来。正如摩西所说,这些启示出来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换言之,神要我们全心相信接受他启示出来的事情。这个事实表明,陈述他已经启示出来的事情,这是正当合理的。

神学命题的合理性除了受到出自神不可知性这个教义的挑战外,也受到现代科学唯理主义的挑战。

现代科学唯理主义

在崇尚科学至上的最近这两百年中,很多不同的思想流派论证说神学是半科学,甚至是伪科学。这就是说,虽然系统神学家可以宣称他们陈述的是客观真理,但这只是假冒的而已。在现代科学中,我们要认识一件事的真相,我们就作出假设,用观察实验验证这些假设。一旦一个假设经受住了直接或者间接的观察实验验证,我们就接受这假设,认为它是真实的。因此,科学家就根据这点指出,神学命题是不能用这种方法进行验证的。

我们大家都应当承认,至少在一种意义上这句话是对的。我们当然可以把一种液体倒进试管里,分析它的特质,但没有人能把神放进试管里,去看看神是不是三位一体。我们能够用工具计算事物的大小,却没有一种工具能够测量神,看他是不是无限的。出于这个缘故,很多现代人争辩说,神学家充其量就像艺术家和诗人一样,只是在把他们的感受,信仰的直觉和感情表达出来,如果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描述客观事实,我们就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而已。是的,在一种意义上讲,我们是可以用观察实验来验证神学命题的,问题完全在于我们怎样看待什么是支持或者反对我们观点的实证。

我们这些跟从基督的人,是坚持跟从基督采纳的验证神学的标准。耶稣怎样证明他自己的神学宣告?他怎样鉴别其他人的神学命题?

肯定的是,耶稣依靠普遍启示,神在万有当中所作的启示。耶稣也依靠圣灵的光照,就像我们今天应当做的那样。但是耶稣教导说,验证神学观点的证据最清楚,最权威的来源就无误无缪的圣经。耶稣要验证神学宣告的时候,他最经常是回到圣经,以圣经作他实证标准。例如,在马太福音15章7节,耶稣挑战那些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他就引用圣经。在当中我们看到,

“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马太福音15章7节)

尽管耶稣没有把神他自己放进试管,他却是对神学观点作验证。他用圣经的实证标准来认真评价神学主张。我们这些跟从基督的人,一定不要接受那些指责,认为神学提出关于神的观点是没有任何实证的合理性。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系统神学的宣告远远不只是信仰感情的表达,这些宣告是受圣经实证的考验,证实为是,或证实为非。

我们已经看了什么是神学命题,它们为什么是合理的表达神学事实的方法,现在我们要看第三个问题:神学命题在建立系统神学中所处的地位。

地位

在前面的课程我们已经知道了,更正教系统神学遵循的许多重点,是中世纪神学家和亚里士多德哲学观展开互动时发展出来的。

因此建立系统神学需要四个主要步骤:制定专业用语,构成命题,确立教义陈述,设立全面的信仰体系。我们一定总要记住,这种描述步骤多少有一点人为做作。其实系统神学家总是都在经历所有的这些步骤。但为了清楚起见,我们把这些步骤看作是个过程,从最简单的发展到最复杂的部分,这会有助于我们的学习。

在最低的层次上,神学专业用语是构成了系统神学最基本的砖头。没有认真定义的专业用语,要建立纯正的系统神学就很困难。过程的第二步就是构成命题。如果我们把专业用语看作是系统神学基本的砖头,那么我们大可以把命题看作是砌成一排排的砖头,是对专业用语的解释和详细说明。系统神学家通过对神,对于神相关的造物界作出陈述,就堆砌成了这些一排排的砖头。如果我们把命题看作是一排排的砖头,那么我们可以把教义陈述描述成围墙的一部分,或者整面的围墙,是由一排排的这些命题组成的。最后,神学体系表明了神学家是怎样用教义陈述建造出整栋建筑物。这个比喻表明了命题在建立系统神学中所处的关键位置 – 它们是一排排认真堆砌的砖头,是那被称为系统神学的整栋建筑物的一部分。

以“耶稣是三位一体的第二个位格”这句话为例。这个宣告至少是用两个神学专业用语建立起来的,就是“ 位格”和“三位一体”。但是这个命题并没有让这些专业用语和与它们相关的概念互不相连。相反,这个命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关于耶稣的直截了当的事实性宣告。然后,系统神学家从这个命题,还有其他命题出发,继续 构成出关于三位一体的全面教义。三位一体的教义是关于神的教义的一部分,而神的教义则是整个基督教神学体系这个建筑的一面墙。

很要紧的是要记住,系统神学家讨论,写作神学的时候,他们是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论述技巧。他们提出主张,用证据加以支持。他们支持,认真审查其他人的主张。他们提出反问,他们追溯这些主张在历史上的发展。他们把动机揭示出来,指出不同立场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他们使用很多的论述技巧,但是我们在系统神学里面看到的所有解释,论证,辩护和说服的技巧,它们都是以神学命题为基础的。

的确,神学命题是建立系统神学这个过程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对系统神学的命题有了一个大概的定位,我们要看第二个大题目:神学命题的构成。系统神学家是怎样构成他们用来建立神学的命题?

III. 神学命题的构成

有经验的系统神学家在构成他们命题时所依据的步骤是极其复杂的。所以,我们察看怎样构成神学命题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讨论多少都有些人为。即使是这样,我们这些人为的讨论都会凸显这些过程的一些重要方面,有助于我们更负责地建立系统神学。

我们要看两个基本方向。首先,我们要看系统神学家在与哲学的互动中,构成出来命题。然后我们要更仔细地来看看系统神学家是怎样从对圣经解释中构成神学命题的。让我们首先看看这个事实,就是系统神学的很多命题实际上是出自哲学的土壤。

哲学互动

从前面的几课你们还记得,在教父时期,很多基督教神学家相信新柏拉图主义在很多方面是符合圣经的。所以,他们以这种哲学的角度来表达他们的信仰。在中世纪,绝大部分的基督教学者相信亚里士多德哲学在很多重要方面是符合圣经的,所以他们说的很多东西是受到亚里士多德哲学观点的影响。就算在更正教系统神学中,不同的现代哲学思想是好是坏都给了它重要的影响,结果就是,系统神学的许多宣告是出自对哲学的讨论。

我们注意到很多的命题是出自这样的哲学根源,我们就要小心了。因为圣经既鼓励我们使用哲学,也警告我们要防备哲学。

一方面,我们要听像哥林多前书1章20节那样的警告,使徒保罗是这样嘲笑那不符合基督教的哲学的:

“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哲学家]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哥林多前书1章20节)

至关紧要的是,基督教神学家要记住基督教神学和不符合基督教的哲学之间存在着基本对立。

但与此同时,保罗在使徒行传17章27,28节表明了他是怎样正面使用哲学思想的,他引用希腊哲学家诗人克莱安塞和阿拉图的话:

“神……离我们各人不远……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使徒行传17章27,28节)

这一段圣经表明,尽管我们明白存在着危险,基督教神学家却有必要和不同的哲学体系进行互动。他们甚至要像保罗在雅典做的那样,把出自哲学讨论的真实神学命题汇集起来,这是没有问题的。

尽管我们要看到神学命题有出自哲学的影响,但圣经依然是系统神学中的神学命题最重要的来源。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系统神学家是怎样从圣经的教导构成出神学命题的。

解释圣经

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看三方面:第一,我们要看系统神学家在这方面面对的挑战。第二,我们要看系统神学家是怎样通过一个我们称之为“事实简化”的步骤,来应对这些挑战的一个方面。第三,我们要看系统神学家是怎样通过 “事实整理 ”来应对这些挑战的另外一面。让我们首先看看系统神学家从圣经中构成神学命题时遇到的挑战。

挑战

神学生开始学习系统神学的时候,他们常常会以为,从圣经构成神学命题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他们认为人只需要读圣经,把圣经说的重复出来就可以了。有时情况确实如此,因为圣经确实包含了一些神学命题,但我们还是有很多很大的挑战。

除了人的有限和罪带来的后果,圣经本身至少也对构成神学命题提出了两个挑战。一个挑战是出于圣经多元的文学表现形式,另外一个挑战是出于圣经的教义排列。我们首先来看,因为圣经多种多样的文学表现形式,系统神学家因此要面对的困难。

圣经在文学方面不像一片平原,一次又一次重复同样的素材。相反,有几种的文学体裁是贯穿于圣经之中,用数不清的方法彼此组合起来的。圣经包含有叙述,律法,诗篇,预言和书信的混合,而这只是其中一些而已。在这些范围较大的体裁当中还有不同种类的表达:叙述,命令,提问,控诉,鼓励,感叹,祝福,引用,列举,法规,标题,技术性的指导,署名等 —— 这份清单可以很多,很杂,很长。伴随着这些不同的表达还有数不清的修辞法和其他文学上的微妙之处,这些都用不同的方式让圣经变得多彩多姿。这种文学表现形式极大的多样性让构成神学命题变得复杂起来。

我们试想片刻,假如圣经是一本完全只是由直截了当的命题组成的书,很简单只是一个接一个把神学事实列举出来,如果是这样,那么在系统神学中运用圣经相对就很简单了。当然圣经不是这样的,圣经的文学表现形式是多元的。

现在我们想象一下,系统神学家喜欢用非常多样化的文学表现形式来表达他们的神学,想象一下他们的神学充满了诗歌,叙述,命令,书信,控诉,修辞以及类似的形式。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圣经和系统神学的表达又一次是很好地对应起来了。但当然情况也非如此。

事实是圣经在文学表现形式上是多元的,但是系统神学家几乎完全是用命题来表达圣经的教训。实际上,系统神学家要把他们遇到过的所有不同类型的文学表达形式挤成一种特定的表达形式,这种差异就是系统神学家要面对的其中一样最大的挑战。

圣经带给系统神学家的第二个挑战就是它排列(或者不排列)教义的方法。一句话说,圣经不是以完全,独立的单位来论述具体的主题。相反,圣经常常是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贯穿整本圣经,来讲论同一个主题。圣经的这种特点也向系统神学家发出挑战。

设想圣经在这方面并非如此。设想它是一次完全讲清楚一个教义。设想圣经有规律讲述一个主题,彻底讨论完毕,然后继续讲下一个主题。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也许系统神学家的任务很简单,只需要把圣经的每一个部分,根据圣经每一部分很容易就构成出神学命题。当然圣经并不是这样来表达它的神学主题的。

想象一下系统神学家不是那么井然有序,而是一次讲一个主题教义的第一个小方面,设想他们通常讨论其他教义的零零碎碎的部分,然后再返回来讲第一个教义的第二个小方面,如果他们满足于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分散讲述一个问题,那么他们也许是很容易使用圣经。

但是系统神学家当然不想这样做,他们要尽可能全面,尽可能井井有条地表达圣经的教导。因此他们就努力工作,把圣经各个地方的信息组合起来。

圣经是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谈论神学主题的不同方面。圣经表达神学的这个特点就是系统神学家要面对的另外一个极大挑战。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系统神学家使用圣经时遇到的两个主要挑战,我们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事实简化这个过程上来,系统神学家使用这个策略,来克服圣经文学表现形式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事实简化

简单来说,

事实简化就是集中注意一段圣经教导的一些神学事实,把同一段圣经对其他方面的表述搁置一边的过程。

正如一般的人类语言那样,圣经的话语是要给读者带来多重的冲击,它们让人明白,鼓舞人,指责人,给人促进,指导,鼓励,打消人的念头,让人欢喜,迷惑不解,纠正人,训练人,帮助人,给人祝福,给人咒诅,激发人的想象,等等等等。不是圣经的每一页都是要自始自终做所有这些事 —— 肯定不是具有同样的冲击,但每一段有相当一定长度的圣经,目的都要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冲击。

然而系统神学家即便不是全部,也是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圣经教导的神学事实上。换言之,系统神学家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思想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经文的其他特点则不予考虑了。

如果圣经经文主要是要作事实性的宣告,那么对圣经进行事实简化相对就比较直截了当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系统神学家很简单,只需要留心观察圣经经文表明的明确和隐含的事实,然后集中注意力去看那些和神学讨论相关的事实就可以了。

以提摩太后书3章16节为例,这节经文主要是讲述事实的。保罗说道,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后书3章16节)

从更大的上下文范围来看,我们可以说这一节经文的目的远不仅仅只是一份关于圣经事实的清单。保罗把这一节经文和前面的经文联系起来,鼓励提摩太更加认真留心圣经。至少这节经文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激励提摩太,让他再次委身于圣经。但这个复杂目的的一个很主要方面就是作一些明确的神学宣告。系统神学家大量使用这节经文,因为他们对这些事实性的神学宣告很感兴趣。

保罗在这一节经文所作的明确事实宣告可以被总结成为一系列的普遍性的和肯定性的命题。 1.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2. 圣经对于教训都是有益的,3. 圣经对于督责都是有益的, 4. 圣经对于使人归正都是有益的,5. 圣经对于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这些命题反映了这节经文明确表达的事实。

除了这些明确的事实宣告,这节经文按逻辑还引申出一些隐含的宣告,系统神学家对此也是很感兴趣的。例如,我们可以说,1. 神愿意把他的旨意传达给人。这节经文也包含有这样的意思,2. 留心圣经的细节这对成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3.尽管保罗特指的是旧约圣经, 他也有这个意思,就是新约圣经也是神所默示,在这些方面也是对人有益的。

系统神学家把这些明确和隐含的神学事实勾画出来之后,就可以使用这些真理去解释、捍卫他们对不同神学题目的论述。你可以想象得到,这节经文常常是用在系统神学里面,用来支持对圣经教义的论述。

例如,雷蒙德(Robert Reymond) 在他所著的《基督教信仰之新系统神学》中引用提摩太后书3章16节,来支持他的关于圣经无误的论述。他写道,

圣经的人类作者 ……宣告书写成文的神的话语是无误的,就在于神藉着默示通过他们赐给人类。

这样的论述就是系统神学对这节圣经经文的典型用法。但是提摩太后书3章16节所教导的明确和隐含的神学事实也是论述了其他传统的神学话题。例如,系统神学家可以在神论这个大题目下引用这节经文,证明神是怜悯的神,因为他向人启示他自己。他们也可以在教会论中使用这节经文,说明宣读,传讲圣经是教会中的一种蒙恩之道。他们也可以在末世论这个大题目下使用它来证明圣经预言的可靠。这样的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

对于和神学命题非常类似的圣经经文,事实简化这个过程相对就很简单。我们看创世记1章1节,说神造万物,要看到神是造物主这个事实,这并不困难。当我们看到以赛亚书6章3节,撒拉弗在主面前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要得神是圣洁的这个结论,这是很容易的。当我们看罗马书3章28节,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我们就可以在讨论救赎论的时候使用这节经文。圣经里面的很多经文所作的宣告,是很容易被纳入系统神学里面的。系统神学家经常使用这样的经文,这就不让人感到惊奇了。

但是当圣经经文和神学命题不太一样的时候,事实简化这个过程就变得有一点复杂了。理想的是,在这样的情形里面,系统神学家认真留心经文的文学特征,能够分辨出这些经文教导的事实。然后他们就可以使用这些分别出来的事实进行神学探讨。例如,箴言有时候看起来就像是简单的神学命题,但通常并不是这样。看看箴言 23章13,14节,我们看到,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箴言 23章13,14节)

乍看之下这句箴言似乎作了两个事实性的宣告。它说受管教的孩子“必不至于死”。它说管教孩子的父亲要“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

但是按照箴言这样的文学体裁,像这样的声明几乎从来都不是直截了当的神学命题。 认真解经的人会发现,这些经文不是在作直接的宣告,不是在保证管教一定有效。这些经文而是鼓励有智慧的父亲管教他们的儿女,因为管教可能在他们孩子的生命当中带来积极的结果。事实上,正如这两节经文开始部分说的那样,这些箴言主要的目的是鼓励父亲。这位智者说道,“不可不管教,要惩罚孩子。”他向父亲的建议是,要管教他们的孩子。

记住这些情况,系统神学家就能分别出一些隐含的事实。例如,在人论这个教义里面,系统神学家可以使用这段经文,证明孩子是有罪的。在成圣这个大题目之下,他们能使用它来说明,作父母的管教孩子,目的是为了孩子在圣洁上有长进。

很有意思的是,至少有一位系统神学家使用这段经文来支持末世论的一个观点。伯克富(Louis Berkof)在他的《系统神学》第6部分第三章使用了箴言23章14节,来表明死人复活这个教义的一个方面。他这样说,

肯定我们并非找不到证据,证明在犹太人被掳很早之前,他们已经相信死人复活。这是隐含在说人要得救免下阴间那节经文里面的。

在这里,伯克富得出结论,箴言23章14节表明旧约时期有信心的以色列人是相信死人是要普遍复活的。伯克富通过引人注目的事实简化,用了一节主要是为了鼓励作父亲的管教他们子女的经文,却来支持末世论的一个方面。

有时候,关注事实会变得更加简化。例如你可能会记得,系统神学家倾向尽量直接陈述事情。所以,如果一段经文使用了修辞法,系统神学家会倾向更浅显地解释这些修辞。

我们可以在米尔拉德·艾里克森(Millard Erickson)的《基督教神学》第48章,看到所作的这类非常戏剧化的事实简化,他是在讨论神的话语是蒙恩之道。他注意到,在列举在一起的圣经经文中,有一系列的暗喻和明喻,是在讲神的话语的。正如他说的,

有一系列丰富的形象,是描述神话语的本质和功能的,(如)大锤… , 镜子 … , 种子 … , 雨水和雪 … , … 奶 … , 干粮 … , 金银… , 灯 … , 剑… , [还有]火。

艾里克森竟然提到这些形象,这对系统神学来说的有一点非同寻常的。然而我们应当注意到,他不是在讨论这些形象给圣经读者带来的丰富的想象冲击,而是通过对事实简化,用一个简单直截了当的命题把这些事实简单化。如他所说,

这些形象栩栩如生地传达了这个观念,就是神的话语是大有能力,能够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成就极大的工作。(第1011页)

我无法想象会有人真的不同意他的判断,但也很清楚,这个判断是广泛事实简化的产物,把这些形象带来的更广阔的冲击撇在一边,为的是很简单地陈述这些形象证明的一个事实。

正如你能想象的到的那样,像这样的事实简化过程是可以用在很多圣经经文上的。例如,我们看出埃及记20章3节所记的第一条诫命,神说除他以外不可有别的神,从中可以归纳出,圣经里的神是超越所有其他超自然的势力的。我们看诗篇105篇第1节,这节经文说人应当称谢神,我们从中可以得出结论,神是配得赞美的。就算有的圣经经文目的是给读者带来多重冲击,系统神学家几乎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事实性的内容上,用直接的神学命题解释这些事实。

系统神学家通过实施这个事实简化的过程,克服圣经多样的文学表达形式带来的挑战。而他们是通过一个我们称之为“事实整理”的过程,来克服圣经对教义的排列带来的挑战。

事实整理

因为圣经对特定题目的教导是散布在整本圣经当中的,所以系统神学家要从圣经各个地方整理,收集经文。来构成他们的命题。我们看到创世纪的经文和罗马书的经文排列在一起,或者诗篇的一些部分和雅各书的经文放在一处,马太福音的一些经文和启示录的经文并排列出,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系统神学家把圣经不同的部分收集在一起,彼此组合,因为它们教导的是互相关联的神学事实。

从圣经不同地方整理事实这个过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但为了简单起见,我们要讲讲两种整理事实的方法。一方面,一些经文是重复讲同样的事实的,我们把它们整理,收集在一起。另一方面,一些经文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复杂的神学命题,所以我们把它们整理,收集在一起。让我们一起来剖析这两个过程。

首先,系统神学家经常引用重复同样基本观念的圣经经文来构成神学命题。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会这样思想。假设你怀疑自己丢了一些钱,你会怎么办?你可以把钱包里的钱再数一遍。但如果你还不肯定,你可能会数了一次又一次,直到你完全确定,你是到底丢了钱还是没有丢钱。

在很多方面,系统神学家就是这样整理那些重复同样神学事实的圣经经文。他们可能会认为,他们是正确理解了一段经文,他们可能认为他们是从这当中构成了一个正确的神学命题,所以,他们会看其他部分的圣经,看看在当中能不能也找到同样的主题。

例如,伯克富在他所著的《系统神学》第一部分第8章讨论基督的神性时,宣称

圣经明确宣告了圣子的神性。

但是因为他知道有很多人是否认这个宣告的,他就不只是用一段经文来支持他的观点,而是指出这个神学事实是明确在下面这些地方得到宣告的,就是约翰福音1章1节,约翰福音20章28节,罗马书9章5节,腓立比书2章6节,提多书2章13节,约翰一书5章20节。在这个例子里,伯克富从新约5卷不同的书卷整理出经文,因为这些经文都是重复同样的教训的。

我们大部分人都听过这个原则,就是我们总是要用不同的圣经经文作为支持,来证明主要的教义。遵循这个原则的理由,在于我们很容易就会误解单独的一段经文。确定我们是正确明白了一处经文意思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证明圣经其他部分也是重复同样的宣告。

在其他课程中我们已经讲了使用一种我们称之为“确定度锥体”的模式来进行神学确认。我们注意到了,负责任的基督教神学家不是简单地要决定我们应当相信什么,他们还要用证明这些确信的有力证据,和他们提出的这些有力确信互相协调。在很多方面,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把重复同样神学事实的经文整理出来的原因。如果我们找不到支持一个神学命题 的重复的圣经依据,那么通常我们就可以降低对这个命题的信任度了。但是看到一个事实在圣经里一次又一次重复,这样通常我们就能有更大的确信。

和重复性整理一样重要的是,系统神学家也对圣经经文进行整理,组合起来支持一个神学命题。换言之,系统神学家在整本圣经当中找到不同的事实性宣告,把这些汇集起来,形成更大规模,多方面的神学命题。

让我们用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来说明组合整理这个过程。设想一下我正要出门,我听到雷声,怀疑天是不是在下雨。我怎样证实这种怀疑?一种方法就是留心证实这件事的其他事情。一个朋友跑进来浑身湿透,我就更确信外面在下雨。如果我的朋友把他湿漉漉的雨伞递给我,那么我就更确信天在下雨了。如果他说,“外面雨下着一塌糊涂,”我就要完全确信,我是连想都不敢想不带雨伞出门了。这些观察不是重复性的;我听到雷声,我看到我那位湿透的朋友;我摸了他的雨伞;我听到了一个明明白白的报道。这些证据的每一样都说明了一些不同的事情,合在一起它们组成证据,让我确信我的怀疑是真的。

在很多方面系统神学家是利用了类似的组合整理的模式。他们注意到,在一节经文里圣经教导了一件事,然后他们注意到,另外一处经文在宣告另外一件相关的事情,然后他们发现教导其他相关主张的别的经文。然后他们把所有这些信息汇集起来,构成出一个包括了所有这些神学事实的神学命题。

要看这个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就让我们回到伯克富所著的《系统神学》第1部分第8章,看他对基督神性的讨论。我们已经看到了,当他说,圣经是明确宣告了圣子的神性的时候,他是注意到,基督就是神的明确宣告是不断重复的。但是他也从圣经很多地方发现相关,但又不同的宣告,作出组合整理,来支持他的神学命题,首先就是基督是完全的神。他继续论述,

2. 圣经也把属于神的名加在他身上。 3. 把神的属性归于他…… 4. 说他在作神的工作…… 5 给他属于神的荣耀。

伯克富关于基督就是神的结论不仅仅建立在这些任何一个的宣告之上,而是建立在所有这些神学宣告的组合之上的。

我们不难理解伯克富为什么要这样做。基督是神这个信念受到很多解释圣经的人的挑战。所以只是表明一些经文是明确宣告基督的神性,这还不够。他要确保他是正确理解了这些经文,就要有其他的看见,作为更多的支持。圣经把属于神的名加给基督,把神的属性,比如全在,全知等归给他,说他是作神所作的事,比如创造和维系万有,把唯独属于神的荣耀归给他,比如向他敬拜,祷告等。这些圣经事实性的宣告合在一起,组合成令人信服的证据,就是伯克富得出一个真神学命题,就是基督是神的这个命题。

就这样,系统神学家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圣经神学命题的事实上,从圣经构成出神学命题。第二种方法就是把圣经不同地方的经文整理在一起。系统神学家用这些方法就能够有信心知道,他们是构成了忠于圣经的神学命题。

现在我们对神学命题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已经看到系统神学家是怎样构成神学命题的,我们就要来看我们的第三个主要问题:神学命题在系统神学中的价值与危险。

IV. 价值与危险

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遵循这个系列前面几课的模式,看看神学命题对建立基督教神学所需的三个主要来源有什么影响。

你还会记得,基督徒应当按照神的特殊启示和普遍启示来建立神学。我们主要是通过解释圣经来认识特殊启示,我们通过集中注意力看群体互动(就是向别人学习,特别是向其他基督徒学习),以及基督徒人生(就是我们为基督而活的经历)来认识普遍启示的重要层面。

因为这些来源是如此重要,我们要从每一个来源出发来看神学命题的价值和危险。我们首先看神学命题与基督徒人生的关系;然后我们要探索神学命题与群体互动的关系;第三,我们要看神学命题和解释圣经的关系。让我们首先来看基督徒人生这个神学来源。

基督徒人生

基督徒人生就是个人成圣的过程,我们在其他课程里已经看到了,个人成圣是在认识,行为和感情层次上的成圣。或者正如我们说过的那样,这是在正统信仰,正确行为和正当感情层次上的成圣。

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探讨神学命题是怎样在各方各面影响成圣的这些不同方面的。所以我们只是来看神学命题促进基督徒人生的一种主要方法,还有它拦阻基督徒人生的一种主要方法。让我们首先看神学命题如何促进我们更努力为基督而活的一种主要方法。

促进

传统神学命题的其中一样最大优势就是它们清晰生动表达了我们信仰许多至为关键的方面。在我们今天这个时候,大多数基督徒并不能够非常精确地清晰表达他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不能正确总结我们的信仰,我们常常就很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基督而活。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年轻的姐妹交谈,她不知道怎样决定她是否应该留在他所在教会。她对她的教会容忍会众的一些不道德生活方式感到不安,但又不想离开此教会。她来找我,对我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从讲道领受太多,我不想不回我的教会。我应该怎样作决定?” 所以我问她,“你认为真教会的标志是什么?”她茫然看着我,但最后终于说道,“我不知道。”

所以我进一步说,“我想,除非你想好了真教会应该有什么特征,否则你是无法决定怎样面对你的教会的。”我然后告诉她,“更正教神学教导说,真教会有三个标记,就是忠心传讲神的话语,忠心施行圣礼,忠心施行教会纪律。” 她的回应令人深省。她对我这样说,“我希望有人早把这些都告诉我就好了。”“我真的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在当代世界,基督徒常常不想花时间学习基督教所作的那些甚至是最基本的神学宣告。所以他们用感情,或者并不周全的意见代替了已经构成得很好的神学命题。但这样的结果通常都是一样的:当我们要作重大决定,要作我们每天要面对的道德决定的时候,我们就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我们不能把已经构成得很好的神学命题清楚讲出来。传统的系统神学给了我们很多忠于圣经的神学命题,基督徒努力为基督而活的时候,学习这些命题就是其中一样对他们最有帮助的事情。

熟悉传统的神学命题有积极的作用,但同样也会有这样的情形,就是过分强调,或者过分依赖神学命题,可能反而拦阻基督徒的人生。

拦阻

这样的一种情形就是,那些学习系统神学的基督徒常常以为,他们只需要一套广泛的神学命题,就足以帮助他们在基督徒人生中作出实际决定。

我们已经看过了,神学命题是可以很有用的。但同时我们一定要时刻记住,在神学的标准命题和我们这些基督徒一定要作的决定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神学命题通常是讲的是相当抽象的话题,或者讲的不是我们正在面对的事,所以它们不是直接论述我们所面对的具体情况。结果就是它们不能给我们充分的指引,帮助我们作一定要作的实际决定。

不幸的是,关分依赖神学命题的信徒通常并不认识到这个差异有多大。他们自以为,他们要做的一切就是符合逻辑地去思想一套的命题,然后每一件事都会豁然开朗起来。

但在现实当中,作为基督徒我们所作的每一个决定当中,我们不可以只是依靠神学命题,还要依靠像我们所处情形的细节,圣灵对我们亲自的带领等等这样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用普遍启示的这些方面去填补神学原则和现实生活决定之间的差异。

让我回到面临是否要离开她所在教会的那位年轻姐妹的例子。她一听到教会的三个标记 (就是忠心传讲神的话语,忠心施行基督的圣礼,忠心执行教会的纪律),就很快决定要离开她所在的教会,但我立刻警告她。

我警告她说,“先等一等,你得要知道一些事,全世界没有一个教会是完美拥有这三个标记的。你需要认真观察你的教会,看看情况到底有多糟糕。除了这些之外,你需要花时间祷告,寻求圣灵的带领,好让你作一个实在的决定,只有这样你才能良心无愧地离开。”

一句话,我对这位年轻姐妹说,她所处的情形和神学命题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只是依靠神学命题,就真的会拦阻她的基督徒人生。她在作决定之前还需要得到普遍启示。她需要了解她的处境,顺服圣灵对她亲自的带领。

我们除了要了解神学命题给基督徒人生带来的好处和不利的地方,还要明白神学命题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群体互动的。

群体互动

群体互动帮助我们去关注基督的身体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前面几课我们已经讲了基督徒群体互动的三个重要方面: 基督教的传统 (圣灵在过往教会中工作的见证),当代的基督徒群体 (现今基督徒生活的见证) 和个人判断 (我们个人的结论和确信的见证)。 群体的这些方面是用数不尽的方式在彼此互动。

我们只是简单提几点,说明神学命题可以怎样促进和拦阻群体互动。让我们首先看看神学命题促进群体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促进

令人难过的是,我们今天有很多福音派基督徒是从一家教会跳到另外一家教会,从一位传道人,或者教师那里跳到另外一位那里,没有什么能力决定他们应当怎样和那些教会和传道人进行互动。我们不晓得 要跟着谁,我们不能分辨教会的积极面和消极面。我们缺乏这种分辨力,通常是因为我们对基督教信仰基本事实宣告一无所知。认识系统神学基本的神学命题,是我们变得更有分辨力去跟从基督的其中一样最好的方法。

从纯正神学命题得到益处的一种非常实际的办法就是熟练掌握一些更正教的要理问答。像海德堡要理问答,或者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这样的要理问答,给了我们一些很容易学会的简短的神学命题。跟从基督的人有了这些观点在手,就会更有分辨能力。

比如说,如果有人要讨论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的问答一,这就很有帮助了。请听它是怎样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了极多的圣经教导的。 对

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这个小要理问答是这样回答的:

人生的首要目的就是荣耀神, 并以他为乐,直到永远。

假设有人对基督徒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得到安慰有一种非常新奇的看法,如果我们知道海德堡要理问答的问答一,就很有帮助了。第一个问题就是,

你无论是生是死,唯一的安慰是什么?

海德堡要理问答是这样回答的:

我无论是生是死,身体灵魂皆非己有,而是属于我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他用宝血完全补偿了我一切的罪债,并且救我脱离了魔鬼的一切的权势;因此,他保守我,若非天父允许,我的头发一根也不会掉下;他叫万事互相效力,使我得救。故此,他藉圣灵也使我有永生的确据,并且使我从此以后甘心乐意地为他而活。

学习像这样的实在的神学命题,这可以装备我们,让我们和其他基督徒互动的时候更有分辨力。按这样行,神学命题就可以大大促进我们的群体互动。

我们认识到纯正的神学命题可以使我们更有分辨力,促进互动;但在另外一个方面,关注神学命题也可以拦阻基督徒之间的互动。

拦阻

有时候基督徒是如此坚持一套的神学命题,结果他们很难和其他和自己看法不完全一致的信徒有积极的互动。

神学命题有一种问题,而我们经常会忘记这种问题,就是大多数的神学命题并不是摘自圣经的话语,而是人解释圣经的产物。神学命题尝试尽量精确归纳圣经的教导。但正如我们在这一课里看到的那样,神学命题有时候是从非常复杂的过程构成出来的。就算是最好的神学命题,在范围上也是有限的,所有神学命题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因此,我们对系统神学的命题了解得越多,我们就必须要在坚持这些命题的时候总是记得,神学命题并不是神所默示的,它们不是无谬,它们的权威没有圣经的权威大。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神学生谈话,他说他没有基督徒的朋友,抱怨说他很孤单。我就问他,他有没有团契生活。他告诉我,“我找不到一个认同我所信的人,所以我没有任何参加团契。”我就回答说,“你是不是说你连一个相信基督教的人都找不到?”他回答,“不,不是这样。我只是找不到一个在任何事情上和我意见一致的人。”我为这学生感到不安,他该早知道,基督徒从来没有在神学的每细节上一致。

让人难过的是,这个神学生的着重点很不妥当,他把基督徒人生的重点太多地放在神学的命题上,以致完全拦阻他,让他不能和其他人有相交。多个世纪以来,当基督徒容许自己的神学追求拦阻了和其他基督徒互动时,基督的工作就受到极大的伤害。当我们坚持其他人要在神学问题这个或那个微妙的层面上和我们相信的一样,我们就超越了圣经的教导。

在这个方面,请让我们思考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8章4到12节说的话,在其中我们看到这些关于我们神学追求的话:

我们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么……但人不都有这等知识。有人到如今因拜惯了偶像……他们的良心既然软弱……若有人见你这有知识的,在偶像的庙里坐席,这人的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放胆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吗? ..... 你们这样得罪弟兄们……就是得罪基督。(哥林多前书8章4-12节)

保罗勉励那些有知识的基督徒要去爱那些不像他们一样有知识的人,要去服事他们。他甚至劝勉那些有知识的人不要按他们的知识行事,免得使其它人跌倒。保罗不是鼓励纷争和精英主义,而是坚持说,那些有很好神学知识的人,要想法设法和那些在非基要问题上神学知识较为薄弱的人相处。简而言之,他教导他们,交流团契要比在非基要的神学命题上追求精确重要得多。我们大家是该意识到来学习怎样和那些并非在所有细节上和我们意见一致的基督徒同工。

我们看了神学命题与基督徒人生,和与基督徒群体互动发生联系的一些情形,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三种主要的神学来源,就是经文的解释。系统神学的命题会怎样影响我们对圣经的解释呢?

经文解释

经文的解释对建立基督教神学来说是至关重要,因为它是我们认识神在圣经中的特殊启示最直接的来源。我们在另外一课里已经讲了,认识圣灵带领教会解释圣经的三种主要方式,这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们是这样描述这三种广泛的范畴的:文学分析,历史分析和主题分析。文学分析把圣经看作是一幅画面,好像人类作者设计的艺术表现,通过这些形式特有的文学特征来影响他们当时的听众。历史分析就是把圣经看作是历史的一面窗口,是观察,学习圣经记载的古代历史事件的一种方法。主题分析就是把圣经看作是一面镜子,反思对我们来说重要的问题和专题。

我们认识有这三种经文的解释方式,就可以来看看神学命题是怎样促进和拦阻我们对圣经的解释的。

促进

神学命题有助我们经文解释的其中一样最明显方式,就是它们澄清了遍布在整本圣经里的神学宣告。

如果至少有一件事情是实实在在的,那么这件事就是:圣经是一本很复杂的书。它不同的文学体裁,所引用的历史和神学教训是如此广泛,结果很多基督徒不能看出圣经有多少连贯之处。结果,我们很多人是满足于查考研究圣经仅仅很少的一部分 — 在这儿那儿,在这一段或在那一段,学习了一些原则。我们一开始拓宽对圣经的感知时,就发现自己好像糊涂起来了。

面对这样的糊涂,多个世纪以来忠于圣经的解释可以给我们很大帮助,这些解释是以系统神学的命题为形式表现出来的。多个世纪以来,对圣经很有认识的基督徒查考圣经,发掘出圣经里的神学命题。认识到这些对圣经教导所作的归纳,这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用的路标,帮助我们经历圣经各处不一样的地方。

我经常建议神学生,要明白任何一段圣经经文在教导什么,其中一样好办法就是看看这段圣经是怎样教导系统神学里面重要的神学主题的。圣经并不是每一部分都在讲叙和涉及到各样的神学命题,但是我们在读一段圣经的时候,头脑里面有对基本神学命题的认识,这经常能让我们把握一段经文的大方向。

例如,我们可以问,“创世纪第一章教导了哪些系统神学家强调的关于神的事情?在各样事情当中,它教导说,神是宇宙的创造主。它讲了什么系统神学强调的关于人的事情?它教导说。我们有神的形象样式,神命令我们要管理全地。认识具体的经文是怎样讲到系统神学的事实性宣告,这是系统神学给解释圣经带来的其中一样最大帮助。

神学命题对圣经的解释可以是很有价值的,但我们也要知道,神学命题拦阻我们对经文解释的其中一样最明显方式是什么。

拦阻

我们已经讲了系统神学家是怎样通过事实简化来解释圣经的,他们怎样专注在一段圣经教导的明确和隐含的事实性宣告,把圣经告诉我们的其他事情搁置在一边。

但是事实就是神默示圣经,是要在不同的层次上影响我们,神这样做,因为我们需要他在所有这些方面给我们指引。所以,如果我们习惯了只是强调事实性的宣告,我们自己就是失去了神在圣经里给我们的很多东西。

我们可以讨论神是如何使用圣经,用许多不同方式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冲击,但是讨论所有圣经经文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这是一种能给我们很大帮助的方法。

首先,圣经经文带给我们信息方面的冲击。这就是说,经文传达了我们应当知道,应当相信的明确的和隐含的事实。这就是系统神学的力量所在。系统神学的目标就是把这些事实简化出来,加以整理,构成成为神学命题。

但与此同时,圣经经文也给我们指导方面的冲击。圣经经文对我们的生活有明确和隐含的道德方面的指示。 我们面对以命令形式出现的圣经经文的时候,这种影响就至为明显了。但是即使那些只要是为了带给我们信息的经文也会包含着神对人道德责任的指导。

保罗在提摩太后书3章16,17节正是把这一点讲得非常清楚。让我们再听听他是怎样说的: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3章16,17节)

按照保罗的说法,每一节圣经都是要给我们带来某种程度上的指导性的冲击。

第三,圣经经文也给我们带来感情方面的冲击,它们直接或间接以读者的感情为目标。我们看像诗篇这样极富感情色彩的经文,或者圣经作者强调感情的其他经文的时候,圣经的这种功能就是最明显的了。但是每一段圣经都能在感情方面给我们冲击。

请思想马太福音22章 37到40节,耶稣是这样归纳旧约的: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章 37-40节)

在圣经里面,爱是一个非常感情化的概念。按照耶稣的说法,这对我们的信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圣经作者要我们来经历各样的圣洁感情,他们期待我们受到激励去恨罪和罪的后果。他们期待我们回应在圣经里看到的,去流泪,欢喜,经历一切正当的人类的感情。

神让圣经有这种多重的目的,所以我们一定不可以把自己局限于仅仅从圣经寻找神学命题。正确掌握事实,这很重要。但有正确的道德和正当的感情,这也同样重要。圣经的丰富正等着我们通过认真的解经来加以发现。但是对圣经认真的解释一定要有足够的广度,使我们能够发现圣经要加给我们的一切。

就这样,系统神学的命题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也能带来很多危险。它们能在很多方面促进基督徒的人生,群体的互动,以及对圣经的解释。但是它们也能拦阻我们来到这三样主要的神学来源面前。

V. 总结

我们在这一课讨论了神学命题与系统神学的关系,我们对什么是神学命题,它们为什么很重要有了一个基本认识。我们也认识到了系统神学的命题是怎样构成出来的,我们看了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帮助和潜在危险。

构成神学命题对于建立系统神学的这个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认识怎样表达和捍卫基督教信仰的事实。在过去的多个世纪以来,神学命题对建立系统神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今天建立纯正的系统神学来说,神学命题也同样关键。

建立系统神学

第四课

系统神学的教义


关于IIIM神学教育资源中心

IIIM神学教育资源中心创建于1997年,是一个非营利的基督教机构,致力于“圣道教育,面向全球,免费提供”的使命。 为要满足当今全球不断增长的基督徒领袖培训的需要,我们制作和发行了这套纯正的、基于圣经的神学教程,主要面向那些没有可能通过其它渠道接触培训材料的基督徒领袖。通过建立捐赈网络,IIIM已经有了一套低成本培训全球基督教传道人和领袖的方法,采用方便使用的多媒体神学教程,现已有五种语言(英文、西班牙文、俄文、中文和阿拉伯文)。所有的课程都是在本机构写作,设计和制作,其形式和质量上与本机构于2009年美国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在使用动画和教育 专项上获得杰出视频“泰利奖”的两个作品十分类似。我们的材料采用多种渠道传递,包括DVD,文字印刷,网络视频,卫星电视,电台和电视。

有关于本事工更多的信息,及其如何参与在其中,敬请登陆我们的网站www.thirdmill.org.

目录
I. 介绍
II. 概括定位
定义
主题
综合
解释 5
合理性
耶稣
保罗
目的
积极的目的
消极的目的
地位
III. 教义的构成
圣经支持
过程
例子
逻辑支持
权威
演绎结论
归纳的确定性
IV. 价值与危险
基督徒人生
促进
拦阻
群体互动
促进
拦阻
经文的解释
促进
拦阻 26
V. 总结

I. 介绍

也许你和我一样,是在对“教义”这个词没有很正面看法的教会里成长起来的,这样的教会认为教义是人的东西,而我们应该相信圣经。所以,我第一次知道系统神学是关注这个教义那个教义的时候,我是倒退了一步。为什么跟从基督的人要学习教义,而不是学习圣经?但是在传统的系统神学中,教义并非是替代我们对圣经的学习和相信,而是总结我们真心相信圣经有什么教导的简单途径。依照这样看法,纯正的教义在基督教神学里就要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这是我们《建立系统神学》系列课程的第四课,我们把这一课的题目定为《系统神学的教义》,因为我们要看,建立系统神学怎样涉及到制定关于很多不同主题的教义和教导。

我们这一课要分成三大部分。开始是对系统神学中的教义有一个概括的定位。什么是教义?教义在系统神学里占什么地位?第二,我们要看看教义是怎样制定出来的,神学家是怎样开展教义性的讨论?第三,我们要看看系统神学里的教义有什么危险和好处,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长处和短处?让我们对这个主题首先有一个概括性的定位。

II. 概括定位

我们对系统神学教义的概括定位要涉及四个问题。第一,我们要提出一个定义,说明我们在讲什么。第二,我们要集中注意力看制定教义的合理性。第三,我们要看系统神学教义的目的。第四,我们要讲一讲教义在系统神学中的地位。让我们首先看看系统神学的教义指的是什么。

定义

我们开始先给一个简单的定义。“教义”在神学里有很多用法,要得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定义是很难的。但按我们的目的,我们这样定义系统神学的教义。

教义是对某个神学主题的圣经教导的综合与解释。

这个定义指出了在此课中我们讲到教义时,它所包含的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义是和神学主题有关;第二,教义把圣经的教导综合起来;第三,教义解释圣经的教导。

让我们一个层面接一个层面地来阐明我们这个定义,首先来处理教义性的陈述是怎样专著在神学主题的这个方面,然后看教义综合了圣经教导的这个事实,最后再看教义解释圣经教导的这个事实。

主题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神学有着广泛的研究领域,有数不尽的主题。它如此广阔,我们可以把神学比作是浩瀚的夜空。因着神学的这种庞大规模和复杂特性,常常使我们很容易的就想用偶然随机的方法来研究它。然而,就像天文学家那样,发现把夜空分成区域,这对其研究很有帮助,系统神学家也发现,把神学分成不同的主题,这对神学认识很有帮助。

我们从这一系列的课程里看到,从中世纪开始,系统神学就有很强烈的倾向,要把神学分成五个或者六个主要领域:圣经论,专注看圣经;神论,研究神他自己;人论,关注从神学角度看人类;救恩论,是关于救赎的主题;教会论,关注教会;末世论,关于末后事情的主题。在这一课,“教义”这个词包括了与任何这些非常广阔的主题有关的陈述或解释。

但我们也知道,这些以及其他更大一类的教义也是分成越来越细的主题的。以神论为例,神论的一个方面就是基督论,它包括了对基督位格和工作的研究。基督的位格又分成他的人性和神性,他的人性包括了他的身体和灵魂,事情如此类推,等等等等。

系统神学里的每一个主要教义都可以分成越来越细的主题。在我们这一课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用“教义”这个词来指对系统神学当中规模相当大的主题进行的讨论。但我们一定要保持灵活,要知道神学的任何层次,不管是多么小,都涉及某种程度的教义讨论。

除了关注神学主题,系统神学的教义讨论也把神学主题彼此联系起来,对圣经教导进行综合阐述。

综合

在前面一课我们把系统神学比作是一棵树。一棵树从土里生长出来,但看起来是和它从中生长出来的泥土很不一样。类似地,系统神学里的教义讨论是出自圣经,但它们看起来也和圣经很不一样。

教义和圣经看起来很不一样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义是综合性的。教义不是一次只看一段圣经,而是通常表达了许多处圣经的教导。

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看看使徒信经这个教义表达。它归纳了一些最基本的教义教导,是我们这些跟从基督的人所确认的。我们可以说它是关注“基本的基督教信仰”这个主题。你们都知道它是怎样说的。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

因着圣灵感孕,从童贞女马利亚所生;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

他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

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我信圣灵;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

[我信]圣徒相通;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体复活;

[我信]永生。阿们!

请留意这个对基督教信仰的历史性表达和圣经的比较。用一句话说,这信经和圣经很不一样。圣经里面没有一个地方包括有和它完全一样的话。圣经甚至没有用这一串的主张来总结基督教信仰,或者把这些不同的主题聚集在一处。

但使徒信经仍然是基于圣经的,因为它正确反映了圣经很多不同地方的教导。请思想信经的最后几句: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体复活;

我信永生。

圣经里没有一句经文,或者一系列的经文是包含了所有这些教训的。然而所有这些教训都可以在圣经不同的地方找到。使徒信经把这些信念综合起来,成为我们基督徒信仰的教义总结。

解释

我们定义的第三个方面就是教义解释了圣经对一个主题的教导。这样的解释可以好像把信息整理成神学命题一样简单,也可以像全面证明一种复杂的神学教导一样复杂。

我们把教义讨论这种解释性的特征看作是沿着一个连续区的运作,这可以帮助我们的理解。在一端,我们看到有对圣经教导很简略的陈述,几乎不需要什么解释。在中间,我们看到的讨论,是作中等程度的解释。在连续区的另外端,我们看到一些教义的讨论,是向我们作更全面的解释。让我们看一个对一个主题简略解说的教义陈述,作为例子。

使徒信经就是一种这样极端的例子,它几乎没有提供解释。例如,关于神,它说的唯一事情就是他是全能的,是创造天地的主。这些特点对什么是相信圣父作了一点解释,但讲得不多。使徒信经对圣子说的是更多一点。但对于圣灵,使徒信经仅仅是说,“我信圣灵”,还有“基督因着圣灵感孕”,就再没有讲更多的了。教义用这些简单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是相当常见的。像这样简单的陈述在教会生活中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但这不是教义唯一的表现形式。

在连续区据中间位置的是包括有中等程度解释的教义讨论。例如,大多数的更正教要理问答和信条就是这样来处理神学主题的。

我们已经看到使徒信经是怎样用几句话表明三位一体的教义的。但作为对比,让我们看看形成于1563年的海德堡要理问答,它对三位一体的解释是更加详细些。海德堡要理问答一开始在第23问完全引用了整个使徒信经,但是引用之后,它用了另外31个的问答详细说明三位一体的问题。例如第26问问道:

当你说‘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你相信的是什么呢?

当然,这是引用了使徒信经开始的话。以下是接着第26问回答的解释:

我相信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永恒之父,从无中创造天地,以及其中的一切,又用他永恒的预旨和护理托住并治理它们,他因他儿子基督的缘故,作我的上帝和天父。我相信他必供给我身体和灵魂一切的需要,对此我毫无怀疑;此外,在这流泪谷[或悲惨世界],凡他所降在我身上的灾难,都会变为对我有益的;因为他既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便能如此行,并且他既是一位信实的天父,也愿意如此行。

这条对什么是相信父的解释,要比使徒信经中的那一句话内容多很多。

在连续区另外一端的是包括了详细解释的教义讨论。很常见的是,这些更详细的解释也列出了证明神学观点的详细证据,证明这种或者那种的观点。

大部分时候,系统神学中正式的论述是属于这一类。论述透彻完备的系统神学经常把信经,要理问答和信条里的一切都加进来,然后加上成卷的解释材料。

例如,使徒信经只用了几句话来讲三位一体的教义,海德堡要理问答专门用了31个问答来说明,查尔斯·贺治在他所著的《系统神学》中专门用了四章来讲这个教义,这四章跨度超过200页。对教义作全面解释,这是正规系统神学的特点。

所以,我们看系统神学的教义这个主题的时候要知道,我们是在面对不同程度的解释;教义用不同的程度解释了圣经对神学主题的教导。

我们已经看了什么是系统神学里的教义,我现在要来看关于这个主题概况的第二个问题。制定教义,这有什么根据?神学家为什么认为用这样的综合方法,解释圣经教导是合理的?

合理性

这些问题很重要,因为有太多的基督教教会和宗派是抵触教义的。也许你已经听过这样的口号了,“不要教义,只要基督。” 以及类似的口号,“我们不要教义,只要圣经。”虽然我们可以理解这些情绪背后的动机,因为它们通常反映出对圣经极大的尊崇。所以,系统神学家为什么不可以让圣经的教导自说自话?他们为什么要把圣经的教导分成主题,进行综合归纳、并且解释圣经对这些主题的教导?

支持制定教义的其中一样最充分的理由,就是圣经里的人物给了我们这样做的榜样。我们只需要看圣经人物讨论教义的两个例子。首先我们要看看耶稣的榜样,然后我们要看使徒保罗的榜样。让我们首先看看,有一次耶稣让我们看到他是怎样按主题对圣经教导作综合和解释的。

耶稣

例如,让我们看,有一次耶稣被人问道什么是最大的诫命,听听马太福音22章35到40节是怎样说的:

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章35-40)

我们将要看到,耶稣在这里所作的,包括了我们对神学教义所定概念的全部要素。

这一段话是焦点在一个神学主题上的。一个法利赛人来问耶稣一个问题。“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这个问题和耶稣那个年代神学家是怎样描述他们的神学问题有关。他们找不到旧约书卷,章节段落,甚至一节圣经,是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所以实际上法利赛人是提出了一个神学主题,是和我们今天在系统神学里看到的各样主题非常类似的。

第二,耶稣把两段圣经综合在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不是简单引用一节经文,让经文说话,而是把旧约圣经的两节经文,就是申命记6章5节和利未记19章18节合在一起。一方面,当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的时候,他是引用了申命记6章5节。然后他引用了利未记19章18节,说道:“要爱人如己。”耶稣就像系统神学家一样,把不同的经文综合在一起,对什么是最大的诫命进行教义讨论。

第三,耶稣解释了他对这个主题的看法。他解释了这些诫命的优先次序。他说:“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最后,耶稣用结束的神学评论解释了这些诫命的重要性。“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耶稣的榜样确立了构成系统神学教义的合理性。如果耶稣认为教义是负面的,他是大可以问那个法利赛人,“你为什么要提教义的问题?你应该满足于圣经的话就好了。”但是耶稣是开展了一场对教义的讨论。

看了耶稣很多次参与讨论教义中的一个例子,我们要看看使徒保罗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保罗

保罗写了很多封书信给分布在地中海周围的基督徒,他主要是针对实际的,教牧的问题,但他经常关注神学教义,以此切入教牧问题。

让我们看看保罗在罗马书其中一段是怎样讲到教义的问题的。他在处理罗马教会中犹太人和外邦人冲突这个教牧问题时,是相当详细地表达了教义问题。一个很出名的例子就在罗马书4章1-25节。

关于这段经文,可说的事情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但我们要简单指出,这段经文如何反映了我们对神学教义所下定义的三个方面。它是集中在讲一个主题,把很多圣经经文综合起来,并作出了解释。首先保罗是集中注意力看一个主题:旧约中的因信称义。

罗马书第3章结束时的一个问题引入了第4章,请听罗马书3章31节提的问题。

这样,我们因信废了律法吗?(罗马书3章31节)

这个问题引出了保罗对罗马书第4章提出的主题,就是旧约中对因信称义的教导。旧约里的书卷,章节,甚至经文,都没有是直接解释这个问题的。然而,这是保罗很感兴趣的一个神学主题。

罗马书4章1-25节除了讲一个神学主题,它还和我们对教义讨论下的定义非常吻合,因为保罗是把许多圣经段落里的教训综合起来,对问题进行论述。我们快快扫过一眼,就能发现他引用的旧约经文不下七次。

在第3节保罗引用了创世记15章6节。在第6节,保罗引用了诗篇32篇1-2节。在第10节他比较了创世记15章和17章。在16,17节,保罗引用了创世记17章5节。在第18节,他引用了15章5节。在第19节,使徒引用创世记17章17节,18章11节。最后,在23,24节,保罗再一次引用了创世记15章6节。我们只是看一看保罗这么多次引用旧约经文,就知道他是在对圣经经文进行综合归纳,构建他的教义。

第三,正如我们对教义讨论下的定义说的那样,保罗解释了他对这个主题的看法。他总体的教义判断就是,因信称义是得到旧约律法确认的。他用好几种方法解释了他的观点。第一,创世记15章6节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保罗解释,“算为”的东西不是靠好行为赚回来的。保罗也解释,大卫在诗篇1-2节同样用了“算为”这个词,就确立了这种观点。使徒继续表明,称义是因着信,不是靠守律法,因为亚伯拉罕是在创世记15章被算为义,而他在创世记第17章才受割礼。

另外,保罗还指出,在创世记17章5节神应许亚伯拉罕要作犹太人和外邦人,有律法之人和没有律法之人的父。事实上,正如他指出的那样,创世记15章5节表明亚伯拉罕唯一的盼望就是相信神的应许,因为他没有儿子。正如创世记17章17节,18章11节表明的那样,亚伯拉罕要有持续的信心,因为他和他的妻子年纪都太大,靠普通方法是不可能有孩子的。

最后,保罗得出结论,创世记15章6节讲的不仅仅是关于亚伯拉罕的历史事实,还是关于信心在基督徒生命中所处中心地位的教训。简而言之,我们看到保罗像耶稣一样参与了教义讨论。他综合并解释了圣经对神学主题的教训。

除了认识教义的定义,进行教义讨论的合理性,很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把握系统神学中教义的目的。

目的

如果我们要明白系统神学家是怎样构成教义的,很要紧的就是要看到,有两个目的在支配着教义讨论。一方面,教义受建立真实教导这个积极目的的影响,就是跟从基督的人应当相信什么。但是在另一方面,教义也受到反对虚假教义,这个消极目的的影响。这两种目的都深深影响着系统神学中教义的特征。所以让我们两样目的都看看,首先看构成真实教义这个积极目的。

积极的目的

我们已经看到了,信仰纯正的系统神学家是极其渴望遵从圣经的教训。为了表达真理,系统神学家服从圣经,以此作为对真理至高的判断。但是系统神学家面临一个难题。圣经在如此多的主题上有如此多的互相关联的教导,系统神学家如果只有圣经作为他们的指引,他们就要被压垮了。

例如,我们可以看圣经有多少地方是教导基督论的。在很多方面,整本圣经都是在直接或者间接讲论基督,圣经是关于基督信息的一座巨大仓库。如果系统神学家试图把圣经讲的关于基督论的各样真实事情都说出来,他们就永远不能停笔了。

那么系统神学家是怎样决定用或者不用哪一部分圣经的呢?他们怎样决定哪一部分要强调,还是低调处理?

在这个系列的第一课我们说过,系统神学的积极方向不仅是受圣经的引导,它也受基督教传统的重点和优先次序的指引。在很多方面,系统神学家通过察看忠心的基督徒在过去做了什么,以此决定他们要讨论什么问题。个别卓越的神学家的努力工作,形成信经,信条,以及类似的事情,都对系统神学中的教义讨论有重要的影响。

消极的目的

构成教义时,系统神学积极方面的目标是很重要的,系统神学家同样也以一种消极的目标来决定他们要构成的教义的内容和重点。我们的意思就是,教义讨论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来对抗虚假的教导。

这种消极的目的也是源自圣经的。事实上,圣经很大一部分是专门用来抵抗虚假教导的。圣经的神学总是有两个方面的,积极方面是表明教义,消极方面是抗挡虚假教导。所以,当系统神学家决定他们要取舍什么,强调什么,不强调什么的时候,他们很多的决定是受纠正虚假教导的愿望驱使。

除了因为圣经反对虚假的教导之外,也因为要跟从传统基督教重点和优先次序的缘故,系统神学家采纳了这种消极的目的。

关于系统神学教义构成的这个方面,怎样强调也不会太过分。例如,请思考主后451年形成的迦克墩信经是怎样论述基督的位格和本性的。它是这样说的:

[基督]真是上帝,也真是人……具有二性,不相混乱 ,不相交换,不能分开,不能离散; 二性的区别不因联合而消失,各性的特点反得以保存,会合 于一个位格,一个实质之内,而并非分离成为两个位格。

在某种意义上,这段陈述是遵循忠于圣经,符合忠心的基督徒一直相信的这个积极目标,这是很清楚的。但让我们再看看这信经是怎样论述基督的。在所有关于基督的事情当中,迦克墩信经为什么要具体讲述基督的二性是如何保持各自的神性和人性?为什么它要说二性不相混乱 ,不相交换,不能分开,不能离散?为什么它强调基督的二性是联合在一个位格之内?这些问题并非是圣经强调的,但这正是该信经要讲这些问题的原因。

事实上,迦克墩信经特别强调这些问题,这主要是要回应在基督教形成早期几个世纪期间出现的关于基督的虚假教导。其中一些虚假教导否认基督完全的人性,另一些则否认他完全的神性,还有其他的否认他只有一个位格。

正式的系统神学当中很多教义讨论也是同样采纳了这种消极目的。

例如,查尔斯·贺治在他的《系统神学》卷一第4章讨论对神的认识这个教义时,一开始用了很短的一段话正面解释说,

圣经清楚的教训就是神是可以认识的……

但紧接着这一开始的确认之后,他用很长的段落讨论了关于认识神的三种虚假概念。在反对这些错误教训时,他首先说,

这不是说我们可以认识所有关于神的实情……

然后,他继续提到另外一种虚假教导,说道,

[我们不应该相信]我们可以在思想里形成一个神的形象……

关于第三种错误教导,他写道:

[我们不应该相信神]是可以被人全然认识的(彻底认知)。

在消极地驳斥了虚假的观点之后,贺治回过来,从积极方面解释人可以认识神的途径,他的做法是非常典型的系统神学做法。

至此我们看到,教义讨论的目的是至少受到两种主要愿望的影响,有表达真理的愿望,也有驳斥谎言的愿望。我们对系统神学的教义有了一个基本定义,我们也看了教义的合理性,及其教义讨论的目的,现在要来看基本概况的最后一个方面:教义在整个系统神学中的地位。

地位

在前面几课,我们看到从中世纪开始,人是用四个基本步骤建立神学:制定出细致定义的神学用语,产生命题,然后是制定教义,最后是全面的信仰体系。

我们总是要记住,我们说这些是建造神学的步骤,这多多少少是人为的表达。系统神学家其实在整个过程中都在做着这些步骤要做的事。但是我们把建造系统神学的过程想象成是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过程,这对我们会有所帮助。在最低一层,神学用语就是系统神学最基本的建筑单位。没有认真定义的用语,要构建纯正的系统神学,这就非常困难了。第二步是制定神学命题。如果我们把神学用语看作是系统神学基本的建筑单位,那么我们可以把神学命题看作是使用和解释神学用语的一排排的砖头。然后,我们就可以把教义描述成为一排排的命题,形成墙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一面墙。最后,系统神学要求神学家用教义陈述建造整栋建筑物。所以我们看到了,正如墙体对建筑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义在建造系统神学中也是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现在我们对系统神学中的教义已经有了一个基本认识,我们就要继续看我们的第二大点:教义的构成。系统神学家是怎样制定对他们的工作来说如此关键的教义讨论的?

III. 教义的构成

当神学生起初学习系统神学时,他们往往有个错误的印象,好像教义不过只是系统神学家从圣经中随意拼凑在一起的一些真理命题。对初学者而言,整个的神学工作和形成的过程常常显得十分简单。但是正规系统神学中形成教义的过程实际是相当复杂的。其实,这整个过程是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因素,都没法穷尽的来作分析。然而,我们仍然可以力图从系统神学形成教义的通常途径中获得一些见识。

我们要了解在系统神学当中构成教义这个过程,就要来看两个主题:第一,我们要看看系统神学家是怎样用圣经支持他们的观点的。第二,我们要探讨系统神学家怎样运用逻辑来解释和支持他们的教义。让我们首先来看圣经对建立教义的支持。

圣经支持

我们总要记住,系统神学家经常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出发,来支持他们的观点。谁相信什么?他们是在什么时候相信这些事情的?他们是对还是错?有时候这种出发点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在系统神学家面对教义的发展历史,试图去分辨反对他们观点的那些谎言的时候。但总体上,系统神学家用来支持他们在教义讨论中,所作的积极和消极努力的最关键方法就是寻求圣经的支持。

我们要从两方面来看教义讨论中的圣经支持。第一,我们要说一说系统神学家为他们的观点寻求圣经支持时遵循的基本过程。第二,我们要看看系统神学中一个这样过程的例子。让我们首先看看系统神学家用圣经支持他们观点的基本步骤。

步骤

在前面几课,我们看到系统神学家一开始是怎样对圣经进行事实归纳的,他们寻找圣经经文教导的神学事实,我们也看到他们是怎样把这些事实整理成为神学命题的。但是系统神学家制定教义的时候,他们做的不止是这些基本的步骤,他们还作大规模的综合与解释。

我们说起大规模的综合与解释就想到一个事实,就是系统神学家是在不断整理和组合圣经教导的各个不同方面。他们用神学命题构成出更大,更复杂的神学综合。他们加上一层又一层的圣经教导,直到完成对一个神学题目的讨论为止。事实上,教义讨论就是对越发广大,越发复杂的神学观念,在多层次上进行的综合与解释。

我们明白了这些基本过程,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个例子。

例子

作为例子,我们要来看看伯克富在他写的《系统神学》卷四第10章里是怎样讨论“对完全成圣学说的反对意见”的。完全成圣说是一些基督徒的一种看法,他们认为我们在今生可以完全脱离罪,在这个部分伯克富收集圣经的支持证据,要达到反对这种错误观点的消极目的。伯克富论述时首先宣告,

在圣经光照下,完全成圣学说是绝对站不住脚的。

然后他用很长的三段话,来尝试证明他的观点。第一段说,

圣经明确说世上不犯罪的人实在没有。


第二段的开始是这样宣告,

按照圣经的说法,在神儿女的生命中存在着败环肉体与圣灵不断的争战,他们中间最优秀的人仍在追求完全。

他的第三段是这样开始的,

圣经不断要求人认罪,祈求赦免。

我们不难明白伯克富的论述。他论证说,完全成圣学说是违反圣经的,因为圣经教导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犯罪,所有的信徒都在与罪争战,每一个人都要认罪,求罪得赦免。

我们当然可以按伯克富书面列出的论述顺序来明白他的论点,不过我们要倒着来看他是怎样收集圣经的支持,做出他论述的。

伯克富引用或参考了十九处圣经经文。 伯克富把这些经文分成三组之后,就从这些经文中导出形成他的命题。在第一段,他只是列举了前面六处经文参考,然后得出结论,

圣经明确说世上不犯罪的人实在没有。

在第二段,伯克富用一个简单的神学命题,分别归纳了每一段经文。伯克富针对罗马书第7章7到26节写道,

保罗举了一个非常有力的例子说明这种争战……这肯定是指着他在重生光景中说的。

针对加拉太书5章16-24节他写道,

[保罗]讲的是所有神的儿女都要经历的一场争战。

针对腓立比书3章10-14节他说,

[保罗]讲到自己,特别是在他使命结束的时候,说他自己是一个还没有达到完全的人……

从圣经里制定出这些命题之后,他把他的三个命题综合为一个更广泛的真理。正如他说的,

按照圣经,在神儿女的生命中存在着败环肉体与圣灵不断的争战,即使他们中间最优秀的人仍在追求完全。

在第三段,伯克富继续用简单的命题来总结经文。第一,他提到马太福音6章12,13节,这样写道,

耶稣教导他所有的门徒……为罪得赦免祷告……

然后,他就引用了约翰一书1章9节,说它重复了同样的主题。

接下来伯克富 列出了约伯记,诗篇,箴言,以赛亚书,但以理书和罗马书的经文,这些经文都列出圣洁的人祷告求神赦罪的例子,他以这些经文为基础,制定出这个命题:

圣经中的圣徒总是表现得在承认他们的罪。

从圣经里制定出这些命题之后,他把他的另外两个基本神学命题综合为一个更进深的宣告,就是

圣经不断要求人认罪,祈求赦免。

我们至此就看到,伯克富讨论完全成圣说这个教义的时候,发展出三个主要的圣经宣告,通过一层层更复杂的综合和解释,在每一段提出一个宣告。在第一段他宣告说,“圣经明确说世上不犯罪的人实在没有。”在第二段他断言,“按照圣经的说法,在神儿女的生命中存在着败坏肉体与圣灵不断的争战,即使他们中间最优秀的人仍在追求完全。”在第三段,他断言,“[圣经] 不断要求人认罪,祈求赦免。”

伯克富为了完成对完全成圣说的这个教义性讨论,就对这三个宣告作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他得出结论,

在圣经光照下,完全成圣学说是绝对站不住脚的。

系统神学家的论著和写作并不总是像这个例子,采用这样的表现形式,直截了当的明确表达。但是我们在这里看到,是代表了系统神学家为他们构成的教义寻找圣经支持的方法。他们把圣经归纳成为事实,他们整理这些事实,制定出神学命题,他们把这些命题综合起来,发展成为更高层次,更复杂的神学宣告。这就是系统神学家为他们的教义收集圣经证据加以支持时每次都遵循的基本步骤。

我们已经看到系统神学家是怎样找圣经来支持他们的教义,现在我们要来看看他们怎样用逻辑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逻辑支持

尽管系统神学家在建造系统神学过程的每一步都在运用逻辑,但他们构成教义的时候,逻辑是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看看逻辑支持教义讨论的三个基本方面,这会对我们有所帮助。第一,我们要看看逻辑的权威。系统神学承认逻辑具有多大的权威?第二,我们要看看系统神学家是怎样逻辑地得出从圣经而来演绎结论,从圣经推论的隐含意义来建立逻辑的支持。第三,我们要看归纳逻辑能给教义讨论带来多大的确定性归纳确定。面对对于建立教义来说如此关键的归纳逻辑,我们对它可以有多大的信心?让我们首先思想逻辑的权威。

权威

在这个系列前面几课,我们看到基督教信仰从它根基的犹太文化土壤中转移出去,传遍地中海世界的时候,基督教的神学家开始非常关注希腊人的思维方式。

在教父时期,基督徒和新柏拉图主义的互动,让他们更感兴趣如何使用逻辑分析建立基督教神学。但是早期的基督教教父基本上是限制他们的理性思维,认为人只能通过奥秘的光照掌握基督教信仰更高层次的真理,这是远超逻辑分析的范围之外的。

在中世纪,基督教经院派神学家赋予理性或逻辑大得多的权威。经院派神学家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观应用在神学上,神学讨论变成主要是理性的探讨。尽管持神秘主义观点的基督徒反对这种做法,经院派神学家还是尽可能用理性研究基督教信仰的方方面面。在很多情况下,经院哲学如此看重理性分析,结果人们讨论问题的时候是首先诉诸于逻辑,然后才是诉诸于圣经。

更正教神学家用唯独圣经的教义抗衡这种中世纪理性主义倾向。更正教徒呼吁教会把自己完全委身于圣经的绝对权威之下,就是圣经的权威要超越人的理性。 尽管在这个问题上更正教徒内部一直存在不同意见,但在非常普遍的意义上,他们相信涉及到逻辑的两个事实。

一方面,更正教徒认识到人逻辑思维的能力是非常宝贵的,这是从神而来的恩赐,我们建造神学的时候一定要热心加以运用。但另一方面,逻辑思维的能力仍然是一种受局限的能力,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服在神在圣经里的启示之下。

关于这种对逻辑的两方面看见,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纯正的系统神学家对非矛盾律的运用。他们非常重视非矛盾律,但也意识到它的局限性。

非矛盾律是亚里士多德提倡的逻辑法则的其中一条首要原则,得到大多数基督教神学家不同程度的承认。这个原则可以有很多表达方式,但为我们目的的缘故,我们这样来总结这条法则:“在同一时间里,在同一意义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既是也非。”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说,一只动物在同一时间,同一意义上不可能是一条狗,又不是一条狗。或者在神学上我们可以说,在同一时间,同一意义上耶稣不可能是救主又不是救主。

正如纯正的更正教神学家普遍从两方面看待逻辑,同样他们也从两方面看待非矛盾律。一方面,非矛盾律在系统神学中非常受重视,它是神给我们的恩赐,给了我们能力,把认真的理性思维运用在神学问题上,使我们能分辨真理和谎言。

然而,在经历的几千年里,忠心的更正教神学家也坚持另外一种看法。非矛盾律和我们所有的理性思维能力一样,在用来探索圣经时也是有局限性的,一定要服在圣经之下加以运用。

把非矛盾律服在圣经之下,这很重要,因为在很多时候,圣经似乎是自相矛盾的,看上去是在说按逻辑是不相容的事情。系统神学家怎样面对这种情形?他们努力按逻辑去综合圣经教导时怎样处理看起来是矛盾的事情?

一般来说,系统神学家回应圣经里看似矛盾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强调两种因素中的其中一样:我们会犯错,我们很有限。

一方面,因为我们会犯错,圣经看起来就好像有矛盾之处。换言之,罪已经败坏了我们的思维,所以我们会落在错误之中。因为我们会犯错,我们有时候会误读圣经,以为当中有矛盾的地方,其实却是根本没有矛盾的。

我们从日常交谈中都能看出,当人看上去在说自相矛盾的话,提出一些问题澄清,聆听的时候多一点同情心,这就常常能让事情变得清楚起来,对圣经也是如此。有时候圣经可能看起来是矛盾的,但进一步研究就会把问题弄清楚了。例如,让我们来看看箴言26章4,5节: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

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

(箴言26章4,5节)

很多世纪以来,很多怀疑圣经的人都争辩,说这些经文是矛盾的。第4节告诉我们不要按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第5节告诉我们要按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但实情就是,这两节经文并不是按同样的意义来使用“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这个说法。而是每一节经文只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要这样做,什么时候要那样做。多一点认真思考,我们就能看出,像这样的经文可能看上去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个例子清楚地表明系统神学家为什么会如此努力地要让圣经的教导彼此和谐一致。他们在研读圣经时有一种期望,就是圣经在逻辑上是兼容的,因为圣经是出于那不会说谎的神的,除此之外,系统神学家按照经验知道,当他们认真把非矛盾律运用在圣经上的时候,看起来是矛盾的地方往往就会消失。

圣经有时候看起来是矛盾的,这是因为我们误解了圣经。同样要紧的是,我们也要记住,圣经看起来矛盾,这是因为我们很有限。因为很简单,我们就是不能够全面透彻认识圣经,所以圣经看起来在逻辑上有不兼容的地方。

要记住,我们这位无限的神有不可知的,所以,当他向有限的人启示他自己,他的话有时候在我们看来好像是矛盾的,但这并不是因为神或者圣经真的是互相矛盾,而是因为我们如此有限。很简单,我们就是不能够明白它们是怎样兼容的。所以,当纯正的系统神学家认真查考圣经,不能明白圣经里的不同教导是怎样在逻辑上互相兼容的时候,他们并不因此就拒绝圣经。他们反而会认定圣经是正确的,他们只不过是无法明白怎样去解决这看起来像是矛盾的问题而已。

让我们看看这种立场是怎样从教义的层次去对待下面的两个传统教义,就是神的超越性和神的临在性这两个教义。神的超越性是指圣经关于神超越被造宇宙一切的限制,包括超越空间和时间的教导。神的临在性是指圣经关于神是彻底贯穿在空间和时间之内,参与在被造宇宙的细节之中的教导。要不是圣经讲述了关于神的这两个真理,我们很多人可能就会倾向于认为这两个概念是矛盾的。毕竟,人的典型想法就是认为超越性就是临在性的对立面。所以毫不奇怪的是,不同的神学家曾经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逻辑难题。

一些基督教的传统倾向陷于宿命论,它们如此强调神的超越性,他的临在性就被严重缩小到了极处。例如,一些基督徒这样说:“因为神是如此超越时空之外,他其实并不回应祷告。”换言之,这些基督徒相信神对历史事件是不作回应的,他其实不回应祷告,不回应这方面任何的事情。

其他坚持不同形式的开放神论的基督教团体,是通过强调神的临在性来尝试解决超越性和临在性之间的逻辑难题,他们对临在性强调到了如此的地步,结果已经不把神看作是确实超越的了。也许你已经听过一些这样的基督徒这样说话:“因为神回应祷告,所以他一定是和我们一样,是受限于时空的。”

对于基督徒为什么会走这样的方向,我们就不难理解了。绝对的超越性和绝对的临在性看起来是矛盾的。解决这个难题的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我们对一方面如此强烈确认,以致到了几乎否认另外一方面的地步。

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记住圣经是我们至高的权威。尽管我们会很强调另外的看法,但圣经有非常有力的证据,表明神既是超越,也是临在的。就祷告而言,我们从圣经可以得出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神是绝对超越这些事件之上的。但是我们从圣经也可以得出强有力的证明,就是神听祷告,回应祷告。尽管这给我们有限的思想带来了逻辑上的难题,我们却一定要接受这两样都是事实。如果我们不能协调像这样的看法,我们一定要把这种无能为力归于我们自己的局限。

这样,当我们去看系统神学家是怎样努力为他们的教义观点寻求逻辑支持时,我们一定要看到,一方面,对系统神学家来说,逻辑是很重要,很有价值的一种能力。另一方面,如果经过认真的解经,我们很清楚看到圣经某些地方是逻辑分析解释不了的,我们就一定要记住,我们的逻辑是非常有限的。圣经的权威总是凌驾在逻辑的权威之上。

很重要的是要记住逻辑在系统神学中的权威是有限的,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逻辑可以让系统神学家从圣经经文里面演绎出许多结论。

演绎结论

系统神学家看待圣经经文的时候,他们不是只对圣经明确的教导感兴趣,他们也很想用演绎得出圣经隐含的教导。

圣经明确清楚地讲到很多问题。但同时,对每一个教训的每一个方面,圣经并不都是明确加以说明。因此,系统神学家看待圣经的时候,他们常常需要填满那些在圣经明确教导之间的空白,他们也面临着需要去演绎出那些支持圣经明确教导的基本前提。逻辑在系统神学中其中一样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使我们通过演绎逻辑看到圣经隐含的教导。

我们可以这样把“演绎逻辑”这个用语,定义为一种逻辑的思维形式。

演绎就是从前提条件得到必然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说演绎思维的结论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只要它们的前提正确,它们的结论无可置疑就是正确的。我们只是把一场论证的前提包含的隐含观念提取出来,在结论中把它们变成明确的。在系统神学方面,系统神学家一旦断定圣经是教导这样或者那样的前提,他们就能从圣经演绎出很多必然的结果。

让我们来看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圣经里发现了这个前提:“如果一个人相信基督,那么这个人就要得救。” 然后我们在圣经发现另个前提:“施洗约翰相信基督。” 如果这两个前提是正确的话,那么按照逻辑,我们必然要得出结论,“施洗约翰要得救。” 要演绎出这个结论,并不需要给圣经教导加添一点东西,只是简单把早已隐含的事,清楚地陈述出来而已。

看看这第二个例子,设想系统神学家确信圣经教导了这个命题:“如果基督复活了,那么他就是主。”换言之,圣经教导说,基督的复活足以证明他就是主。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圣经经文作正确的解经建立这个命题。第二,设想系统神学在圣经里看到:“基督复活了。”这个命题也可以从很多经文得到确立。但是建立了这两个命题之后,系统神学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以基督是主。”前提一:如果基督复活了,那么他就是主。前提二:基督复活了。结论:“所以基督是主。”这个三段论的结论在逻辑上是确定的。只要演绎论证的前提是确定的,那么结论也是确定的。

在实际的神学讨论中,演绎论证很少是清清楚楚表现出来的,它们常常隐藏在所说的话的表面之下,因为神学家常常想当然认为,他们的论证如此明显,并不需要他们去解释的。例如,很经常的是,一个系统神学家会从约翰福音14章6节,耶稣说的

“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章6节)

这句话得出一个前提,然后他们以这节经文为基础得出结论,就是“相信基督,这是得救的唯一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系统神学家大可以认为这样归纳论证就完全足够了。但是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论证实际上是更复杂的,有时我们需要把这些复杂的地方表明出来。

在实际的系统神学中,神学家只会把他们认为是对他们观点最有帮助,最有说服力的支持点表达出来,有时候演绎的过程被浓缩了,因为有太多东西是神学家想当然的,当然有时,他们也会非常详细把演绎表达出来。

在所有情形下,从圣经教导演绎出逻辑结论,这是系统神学家建立神学教义的其中一样主要方法。他们综合一层又一层的圣经信息的时候,这个过程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从他们在圣经中找到的事实当中演绎出结果。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系统神学家使用演绎逻辑来构成教义。当他们的前提正确,他们演绎的结论就是绝对确定的。但是多多少少,系统神学家也会使用归纳逻辑。我们在这里面对的问题就是:归纳逻辑到底给系统神学带来了怎样的逻辑确定性?

归纳的确定性

尽管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定义归纳逻辑,我们这样说其实就足够了。

归纳逻辑就是从具体事实得出可能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系统神学方面,人关注的主要事实就是圣经的事实 —— 圣经对这点,对那点是怎样教导的。从这些具体的圣经事实系统神学家得出可能的结论。

要看归纳逻辑在系统神学里是怎样起作用的,我们就要看三个问题:第一,归纳的种类;第二, 归纳空白;第三,归纳给系统神学带来的影响。让我们首先来看归纳的种类。

种类

在很多方面,归纳是按照我们前面看过的两种方式进行的。一方面,我们说的是重复归纳,就是从一次又一次重复同样真相的具体事实得出结论。另一方面,我们说的是组合归纳,就是从集合在一起的具体事实得出结论,得出来合成的真相。

请看这个圣经以外的重复归纳的例子。设想我看到一只鹅是白色的,然后我看到另外一只鹅,是白色的,另外一只鹅又是白色的,另外一只鹅又是白色的。经历了一百万次以后,我会很正常,心安理得得出结论,“所有的鹅都是白色的。”

现在来看看这个组合归纳,从具体事实得出合成结论的逻辑推论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做。设想我走到家门口,发现门半开着,然后我望进去,发现家具移动了位置,我再往屋里看,看见一个陌生人抱着我的电视机走出后门。我会得出什么结论?我把一切的可能组合起来,得出这个信息,非常肯定“我是被人打劫了”。这是组合归纳的一种形式,把各样的信息组合在一起,得出一个合成的结论。

系统神学家看圣经的时候,他们是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归纳。一方面是重复归纳,他们发现同样的主题是在圣经里面一次又一次重复的,然后他们得出结论,有一些事情总是确实的。另一方面,他们进行组合推论,发现圣经里的这个事实和那个事实,形成合成的结论。这两种归纳对建立系统神学的过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看了这两种归纳过程之后,让我们现在来看归纳逻辑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就是归纳的空白。

归纳的空白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应当知道,在归纳论证中,结论通常是加上了前提里没有的信息。它们常常是超越前提的。结果就是在我们观察到的和我们作的结论之间,会存在一些距离。逻辑学家通常会用“归纳空白”这个词来形容在归纳论证中,我们知道的和我们得出的结论之间存在的这种距离。

请想一想我们刚才提到的例子。首先是重复归纳的例子。如果我们看到一只鹅,说“这只鹅是白色的。”然后我们看到另外一只鹅,说“它是白色的。”我们这样做了一百万次,我们可能觉得得出所有的鹅都是白色的这个结论,这就很有把握。 但是知道一百万只鹅是白色,和宣告所有的鹅都是白色有很大的不同。所有的鹅都是白色的,这个结论也许是很对的,但却不是完全确定的。我们的观察和我们的结论之间存在着一个归纳空白。

所以,是什么让我们可以得出所有的鹅都是白色的这个结论,而我们是知道这个结论是超越了我们已经观察到的事实?一句话说,我们也是依靠了我们认识的其他事情。我们从其他经验,还有我们称之为常识,就是按照我们普遍的世界观来说是正确的事情得出结论。我们对自己说,“看了一百万只鹅,这就足以证明我的观点了。”

组合归纳也是一样。还记得我是怎样得出我的家被人打劫这个结论的吗?我看到门开了,家俱被移动了,陌生人正把我的电视机拿走。这些观察让我得到一个合理,一个很可能的结论,就是我被人打劫了。但这个结论不是完全确定的,它只是很可能是对的。毕竟那个人可能是修电视机的。他可能走错了地方。任何其他的因素都可能表明我的结论是错的。再一次我们要面对归纳空白这个问题。

是什么让我可以得出我被打劫的这个结论?是什么让我可以跨越这个归纳的空白?就是我普遍的世界观。我从过往的经验和普遍文化影响,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一个人要不是在抢我的东西,就不会在我房子里做这些事情的。

认识到归纳空白,这对我们很重要,因为系统神学家开展教义讨论的时候,他们一定要面对归纳空白的这个限制。当系统神学家从圣经中,还有他们从圣经得出的神学命题里作选择的时候,他们需要大量的运用归纳逻辑这个工具。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意味着系统神学家一定要认识到,他们归纳的结论并不是完全确定的。或多或少他们总是要面对归纳的空白这个问题。尽管系统神学家通常对归纳的空白这个问题非常小心,但有时候他们是夸大了他们结论的确定性。

不幸的是,系统神学家有时候忘记了他们教义的结论是建立在归纳上,他们要面对归纳的空白这个问题。所以他们经常作出超越他们能够证明的宣告。让我们再看伯克富在他写的《系统神学》卷四第10章讨论“对完全成圣说的反对意见”的这个例子。伯克富在讨论过程的其中一个地方引用了圣经中的一些圣人为例。约伯记9章3节和20节中的约伯,诗篇32篇5节,130篇3节,143篇2节的诗人;箴言20章9节的明哲人,以赛亚书64章6节中的以赛亚;但以理书9章16节的但以理,罗马书7章14节的保罗。伯克富以这些例子为根据,得出结论,

[圣经中]的圣徒总是表现得在承认他们的罪。

尽管我们大可以相信这个结论是对的(我认为,其他方面表明它非常可能是对的),伯克富的结论是要面对归纳空白这个问题的。伯克富得出结论,圣经中圣徒总是在承认他们的罪的时候,他是过分强调了他列举的证据。他只是表明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九次。九个例子不能证明圣经中圣徒总是在承认他们的罪。只要找一个圣经上不这样挣扎的信徒的例子,就可以推翻他的宣告。以伯克富正确解释了每一段圣经为前提,唯一绝对确定的结论应该是这样的:“圣经中的圣徒有时表现得在承认他们的罪。”

那么伯克富为什么觉得得出“圣经中圣徒总是在承认他们的罪”这个结论是没有问题的?他是怎样跨越从他很少的证据到他至大的结论之间的归纳空白的?答案很简单:他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样,使用从他范围更广的基督徒生活观得到的信息,跨越了这个归纳空白。他对他的结论很满意,因为这个结论与他相信的许多事实,和他认为他的读者所相信的事实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大家都应该承认,他的结论是远远超越了他列举的证据。

现在我们可以来看和归纳确定性有关的第三个问题。对系统神学教义来说如此至关重要的归纳过程对我们有什么含义。

含义

我们从已经看到的至少要学会两件事:第一,我们需要缩小归纳的空白;第二,我们需要记得,归纳过程存在着归纳的空白。

首先,每一个信徒的责任就是尽最大努力缩小归纳的空白,使我们的结论有尽可能大的确定性。我们讨论系统神学的神学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有需要去尽可能的强有力地来证明一个观点。要这样做,我们就需要缩小我们的证据和我们的结论之间的距离。

这样做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收集更多指向同一个结论的圣经证据。我们有越多证据,我们的结论就越可能是正确的。例如,伯克富得出“圣经中圣徒总是在承认他们的罪”这个结论,这有一个很大的空白,因为他只是举了九个例子。但如果他举了一百个例子,他的结论就会更有说服力。如果他花时间举一千个例子,他的结论就会更加确定,尽管这可能已经是过分了。找这么多的例子可能并不切合实际,但这会让他的结论在逻辑上更确定,更有说服力。

我们用归纳逻辑讨论教义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我们总是要问自己,问别人:你我已经找到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观点的可能性了吗?我们经常发现,我们需要更多的归纳证据来缩小归纳空白。

我们看到的第二个实际含义就是:我们总要记得,我们是不能完全逃避归纳空白的。因此通常我们坦然承认,某些神学上的结论比其他的观点更确定,或者没有那么确定,承认这点是很明智的。

正如我们在其它课程里学到的那样,我们用确定度锥体来衡量我们的教义结论,这对我们会有帮助。有一些信念,是我们带着极大的确信持守的,这些信念就是位于这锥体的顶部。对其他信念,我们的确定度比较少,所以我们把它们放在这锥体的中部。最后的是,有很多信念,我们持守的时候确定性很小的,这些占据了这锥体的底部。当我们思想归纳得出的结论的确定性的时候,按这个模式来思想会有帮助。

具体来讲,对某些信念我们可以更加的确信,因为它们的归纳证据很有力,归纳空白相对比较小。所以这些信念就上升到锥体的顶部,这些教义成为我们信仰体系确定的判断。但是其他信念的归纳证据没有这么有力,所以归纳空白就更大,我们对它们的逻辑确定就更少。因此,我们要意识到系统神学中的教义讨论常常是讨论哪一种观点更可能是圣经的观点,反映圣经时更全面,这对我们会有帮助。

例如,在末世论方面,我们从圣经的教导可以非常肯定看到耶稣要带着荣耀再来。这个信念的归纳证据如此有力,是我们不应该怀疑的。它应当位于我们的确定性锥体的顶部。但是基督徒讨论耶稣什么时候再来,怎样再来的时候发展出来的具体看法,它们的证据就是薄弱得多了。所以这些结论在我们确定度锥体的位置应当是低得多。我们能够,我们应当带着极大的确信确认基督要再来,但是如果我们对他再来的许多具体细节太坚持,把这些当作规条,这就是大大超越了归纳证据了。

我们向自己,向别人承认,对于我们相信的每一点,我们不是都拥有绝对确定的证据,这样承认并没有问题。在通常的情形下,我们不应该向自己,或向别人发出如此这般的挑战,“这是理解这个教义的唯一途径。”不是的,常常更好的方法是这样说,“依我看,这样来理解这个教义,要比其他方法更在理。”然后我们在具体的观点上检查我们的证据,和我们一同相信的人的证据,这样我们就可以和他们一道沟通了。

总结就是,逻辑对系统神学中的教义讨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圣经的教导作综合的时候,我们应当使用逻辑,让逻辑顺服在圣经之下,我们也应当要为我们研究的不同问题,归纳出圣经的结论。但最终来说,想到神学教义归纳的逻辑基础,我们就应当认识到,人对教义的构成,没有一条是彻底终结的,总是有地方可以改进我们所信的。

我们已经对系统神学的教义有了一个大概的定位,也了解到教义是怎样构成的,现在我们要看第三个主题,系统神学里的教义有什么价值和危险之处。

IV. 价值与危险

我们看神学教义的价值和危险的时候,要按照前面几课的模式,来看看教义对建立基督教神学的三个主要来源有什么样的影响。

你会记得,基督徒应当按照神的特殊启示和普遍启示来建立神学,我们主要是通过解释圣经来认识神的特殊启示,我们关注群体的互动(向别人学习,特别是向其他基督徒学习),我们关注基督徒人生(我们为基督而活的个人经历),这样就对普遍启示有了重要的认识。

因为这些资源如此至关重要,我们就要从每一个方面来探讨系统神学里的教义讨论对它们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危险。第一,我们来看教义和基督徒人生;第二,我们要看教义和群体互动的关系;第三,我们要看教义和经文解释的关系。让我们首先来看基督徒人生这个神学资源。

基督徒人生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基督徒人生就是个人成圣的过程,是体现在观念,行为和感情层面上的。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它是体现在正统信仰,正确行为和正当情感的层面上的。

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看教义是怎样影响成圣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只会看教义是怎样促进基督徒人生的一个主要方面,还有教义是怎样拦阻基督徒人生的一个主要方面。让我们首先来看教义推动我们为基督而活所作努力的一个方面。

促进

传统神学教义的其中一样最大好处就是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在广义上用逻辑思考我们的信仰。就像我们看到的,教义是通过对许多圣经经文进行逻辑综合和解释构成出来的。不幸的是,很多基督徒不懂得怎样用逻辑来思想他们的信仰。事实上,有时候好意的基督徒实际上是不承认他们应当通过逻辑关系来思想他们相信的许多事情 ,他们而是宁愿把他们的决定只是建立在一两点对圣经的看法上。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年轻人交谈,这个人很确定自己不应该向政府纳税。他是引用了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来说的,“我做什么都应当为荣耀神去做。我认为纳税并不荣耀神。”当然,至少部分他说的话,我是一定会认同的。的确,我们做什么都要为了荣耀神这个大目标。但是他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太少的圣经信息上,他没有发现一组其他相关的圣经教导作为引导。

这个年轻人的论证出了什么问题?他忘记了一个我们总要记住的关于圣经启示的基本原则,我常常会对人们这样说。“你没法一次把什么都讲出来,就连神向我们说话的时候他也不能这样做。”

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里这句话是对的。我们决不能把我们能想到的,我们要对一个主题说的每一句话都说出来,时间不容许我们这样做。我们受到局限,只能挑一些事情来说。我们期望身边的人应该记住特定的事情,来帮助他们理解我们在某个时候能够向他们说的一些不多的事情。

其实,神在圣经里向我们说话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这不是因为神不能立刻清楚把大量的信息传递给我们,而是因为我们这些有限的人,不能立刻、全面明白大量的信息。因为神用圣经迁就我们的有限,所以没有单单一节圣经能把对一个主题要说的一切都讲出来。那么要对我们要相信的一个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就一定不可以只是依赖一两处经文。很明显它们不能把对一个主题我们需要认识的一切都说出来,我们而是应当在大范围的圣经经文中得出逻辑的关联。

例如,如果我们要作一个关于纳税的决定,我们就不仅仅要考虑一个简单的神学命题,比如从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得出的“一切为了神的荣耀”。我们要对许多经文作 组合整理。例如,我们也要考虑历代志下28章21节,区别“耶和华殿里和王宫中……的财宝。”;我们也要考虑在马太福音22章21节,基督正是讲到关于外邦人政府的事情,他告诉他的门徒,

“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马太福音22章21节)

当然,保罗在罗马书13章6,7节说,我们应当向政府交税,因为政府是神所命定的。把这些神学命题结合在一起,这要求大量仔细的逻辑思维。然而,我们的责任就是思想这些有关的经文,制定出一个在逻辑上连贯一致的教义。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就看到应当把政府当得的归给政府。

把很多圣经教导综合为在逻辑上连贯一致的教义,这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有的至关要紧的技能。我们能恰当运用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对圣经教训作大规模综合的时候,就能大大促进我们的基督徒人生。

学习用逻辑的方法把我们相信的制定成教义,这有积极的方面,但我们也要清楚,关注神学里的逻辑思维,这也会真的能成为拦阻我们基督徒人生的陷阱。

拦阻

那些看重在逻辑上连贯一致的神学教义的基督徒,经常会落入一种思维陷阱,就是他们要做的,只要在处理不同教义的时候,使他们合理、合乎逻辑就可以了。他们忽略了基督徒人生的其他方面,把神学过程简化成仅仅是理性,逻辑的思考。但是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就是让自己错失了一些对我们的神学反思最关键的影响。

在这一课前面的地方,我们看到了教义是建立在归纳逻辑上的,而归纳逻辑在证据和我们得出的结论之间存在着归纳的空白。我们也注意到了,我们可以用很多出自我们普遍的知识和确信来跨越这种归纳的空白,这包括一些不是属于逻辑思考的很重要的因素。

因为情况确实是这样,我们就一定要总是很小心,不要让严密的逻辑分析把其他敬虔的作用影响排挤掉了。我们应当努力带着敬拜的心来读圣经,要对圣灵的引导有敏锐的心。我们应当努力和其他基督徒进行互动,和他们团契的时候找到确信的力量。我们应当努力与基督同行,在神的护理中,甚至在我们的内在良心中找到神的引导。 我们只有在这些方面成为圣洁的时候才能有信心,我们是用神喜悦的方法填补了归纳的空白。把得出神学结论的过程简化成仅仅是逻辑的严谨,这会使我们得不到神在全面的基督徒人生里给我们供应的很多重要资源。

我们除了要明白教义会怎样给基督徒人生带来长处和短处,还要明白它们是怎样影响我们群体互动的。

群体互动

群体的互动帮助我们去关注基督的身体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在这几课里我们已经讲了基督徒群体互动的三个重要方面 :基督教传统 (圣灵在过往教会中工作的见证),当代基督徒群体(今天活着的基督徒的见证),还有个人的判断 (我们自己的结论和确信作的见证)。群体的这些方面是用数不尽的方法彼此互动着。

我们只会提教义会怎样促进和拦阻群体互动这些因素的几个方面。让我们首先看看教义讨论促进群体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促进

也许神学教义对基督徒人生最积极的冲击就是教义能够给教会带来合一与和谐。如果有一种方法,是能够促进我们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的,这种方法就是增强对圣经许多教导共同进行思辨的能力。

我有一个朋友,他组织了一队自愿者,用周末的时间为穷人建房子。这是一个很好的事奉,他用他的努力祝福了很多人。我有一次问他说,“在你的项目上什么是你面对的最大难题?” 他马上回答说,“新人,这是我们最大的难题。”“我们要把我们正在做的都停下来,向他们解释基本的事情。新人会拦阻整个团队完成任务。”

在很多方面,我这位朋友的经历让我想起基督徒群体内部的神学互动。有新人加入到基督身体里来,这当然是很奇妙的事情,不过我们仍需要来建造完成一项工程。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基督教信仰的教义上训练与我们一同相信的人,这样我们就不需要时不时停下来,回到这个那个基本的教导。

你会记得希伯来书的作者是怎样责备他的读者的,因为他们没有成长,停留在灵里吃奶,还在学习基督教最简单教导的阶段。在希伯来书5章12节他这样写道: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希伯来书5章12节)

为了在基督里长进,认识教义并不是我们需要做的唯一事情,但是当我们有着共同的教义信念,我们就能够有效地建立神的国度。

明白纯正的教义能促进互动,但与此同时,过分关注教义,也能确实拦阻基督徒之间的互动。

拦阻

我们来看这个事实,就是在教会不同的支派关注不同的事情。教会的一些支派重视传统的集体敬拜,以此作为集体力量的来源。讲究礼仪敬拜的教会尤其是这样。其他人把奇特的个人信仰经历作为彼此相交的共同语言。这些教会通常关注让失丧的人归正,或者圣灵特别的恩赐。教会还有其他的支派,把教义作为联合的标准,它们主要是从他们采纳的神学立场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的合一。

每一种的倾向都有自己的长处,但每一种也有自己的短处。事实上,持某种倾向的教会如果更关注其他教会认为是很重要的事情,就能避免很多的问题了。

那些集中关注集体敬拜的教会常常需要更加注意教义和个人的信仰经历。那些倾向关注信仰经历的教会常常可以更一些强调教义和集体的敬拜。当然,那些以教义为合一标准的教会,常常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注意敬拜和个人信仰经历的这些方面。

最后这一种教会常常会遇到过分强调神学教义的问题,到了教义实际上是拦阻了群体互动的地步。

我们都听说过有一些基督徒是死守规条,只讲理论,傲慢,以自己的教义纯正为骄傲。他们如此骄傲,除了教义的纯正,任何其他事情都不看在眼里。

我想我们应当记住关于基督身体的一些事情。神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天然具有的不同恩赐,还有不同的圣灵恩赐。这些恩赐让我们一些人更倾向注重系统神学严谨的逻辑,也倾向让我们当中其他的人对教义兴趣不大。一个人不像别人一样努力追求比如教义这些好东西,这不一定就是错,就是犯罪。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对教义的热心程度,常常是属于恩赐和呼召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记住每一个基督徒都需要别的基督徒。那些更倾向于重视教义的人需要那些不倾向于这个方面的人,反过来也是一样。我们彼此平衡,互相帮助,而不能单靠自己去为基督而活。

但是当我们过分强调教义纯正的严谨,这种群体互动和互相依靠就经常受到拦阻了。

我们已经看了教义和基督徒人生,还有群体互动之间关系的一些方面,现在要来看第三个主要神学资源,就是经文的解释。系统神学的教义讨论是怎样影响我们对圣经的解释的?

经文解释

解释经文对建造基督教神学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靠着它,我们是最直接认识到神在圣经里的特殊启示。另外一课我们说了,思想圣灵带领教会解释圣经的三种方法,这对我们会有帮助。我们把这三种范围广泛的方法叫做文学分析,历史分析和主题分析。文学分析就是把圣经看作是一幅画面,是人类作者设计的艺术表现,通过特有的文学特征来影响他们当时的人。历史分析把圣经看作是历史的一面窗口,认识和学习圣经所记载的古代历史事件。主题分析把圣经看作是一面镜子,反思对我们来说重要的问题和专题。

我们对经文解释的这些大方向有了认识,就应该来看看教义是怎样能够促进和拦阻我们对圣经的解释的。让我们首先看看教义讨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经文的其中一种方法。

促进

我常常感到惊奇的是,很多基督徒相信圣经是明明白白教导了基督教很多最基本的教义。实际上,很多我们信仰最基本的信条在圣经里并没有直接或特别的说明。

我有一次听一位很出名的牧师对他的会众说,“我们应该只相信圣经清楚,公开教导的,而不是我们认为的圣经推论。” 按我的经验,基督徒会经常宣告,我们应该更重视圣经明确的教导,远超对它隐含教训的重视。

但有一种沟通原则,是我们都需要牢记的。“人相信的最基本的事情通常都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视为当然的前提。” 换言之,每次我们和某人交谈,或者每次我们写信,写书,我们通常并不是直截了当把我们最基本,最认同的确信之处陈述出来。

请思想一下这个原则。在这一系列的课程里我从来没有说过一次我相信神的存在。为什么?因为这个信念对我们的课程如此跟本,我们都想当然认为我是相信神的存在的。在这一课我没有论证过圣经是神的话语。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家都想当然的认为是这样。我想当然认为这些和很多其他真理是对的,它们是我直截了当说的话的隐含的基础前设。

圣经在很多方面也是如此。圣经的作者没有直截了当去关注他们对我们讲的最系统化的事情。这些真理是他们明确宣告的基础。系统神学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去发现那些教义性的前提,而这些前提是引发出我们在圣经里看到的事情的。例如,我们在圣经里从来找不到一处关于三位一体,或者基督的神人二性在他一个位格之内关系如何的直截了当的教导。这两个教义都是历史性基督教的标志。这些,以及基督教很多其他非常重要的教导,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分布在整本圣经之中教导的逻辑结论之上的。系统神学家发展出如三位一体,基督的神人二性等教义的时候,他们不是给圣经加添什么,而是努力把已经潜在圣经表面之下的事情明确地表现出来。

因此,基督教会经历许多世纪,使用严谨的逻辑思维来分辨圣经带出的结果,由此发展出来的智慧,对我们解释经文有极大的促进。圣经教导的不少事情是圣经从来没有明确陈述出来的,而系统神学是发掘这些隐含教训的其中一样最能帮助人的工具。

系统神学的教义对解释经文很有价值,但我们同样也要知道,它们实在是拦阻我们解释圣经的其中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拦阻

用一句话说,系统神学里的教义其中一样最大的危险就是猜测。正如我们多次注意到的那样,当代系统神学和很多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东西有关。但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其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它认为逻辑分析能够带领教会认识远超圣经教导以外的真理。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让中世纪的神学家绞尽脑汁的猜测性问题:“一个针头上可以容纳多少个天使在上面跳舞?”

因为更正教神学从经院神学那里受益非浅,所以它有时候也会走偏,进到猜测里面。它也会探索很多观点,得出很多结论,看上去符合逻辑,却是很少有,或者没有圣经的支持。

例如,你可能很吃惊地发现,传统的更正教系统神学对那称之为“人类堕落问题”的极富猜测性的问题有激烈的争论。也许你听说过堕落前预定超然说,堕落后预定内在说,堕落后预定从属说,或者几样其他类似的说法。宣传这些立场的人激烈争论,整个争论其实等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按照怎样的逻辑次序来看待神永恒的定旨?” 就是如此。是关于神永恒的定旨,他为宇宙设立的永恒计划的逻辑次序。

在这里,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圣经甚至没有稍稍讲到这个问题,它是属于圣经几乎没有给我们任何信息的其中一个极大奥秘。但是在教义讨论争辩中过分热心采纳逻辑分析,就会导致这样和很多其他的猜测。

我们学习怎样使用逻辑思维从圣经里发展出教义的时候,记住摩西在申命记29章29节说的很出名的这句话,我们就是有智慧了: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命记29章29节)

圣经里有隐秘的事,神没有向我们启示的奥秘。所以,细致的逻辑思维经常会导致我们去作猜测推论。

我们在教义讨论过程中解释圣经的时候,需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偏离圣经实际的教导。每一步我们都要不断自问,有什么圣经证据支持这个教义?经常用 逻辑猜测来取代圣经的支持,就会毫无疑问拦阻我们对圣经的解释。

V. 总结

在这一课我们讨论了系统神学的教义这个主题,我们看了什么是教义,教义是怎样融合在系统神学里的。我们也探讨了教义是怎样构成的,我们看了教义带给我们的一些价值和危险。

所有的基督徒都有一套他们相信的教义。基督徒无论是把教义用文字写下来,还是用口传,学习纯正的系统神学家在过往世纪里是怎样构成基督教教义,是帮助我们的一个最好方法之一,以此来衡量我们已经相信的,并且进一步促进我们对基督和他话语的认识,以此来事奉神和他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