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IIIM神學教育資源中心
IIIM神學教育資源中心創建於1997年,是一個非營利的基督教機構,致力於「聖道教育,面向全球,免費提供」的使命。 為要滿足當今全球不斷增長的基督徒領袖培訓的需要,我們製作和發行了這套純正的、基於聖經的神學教程,主要面向那些沒有可能通過其它渠道接觸培訓材料的基督徒領袖。通過建立捐賑網絡,IIIM已經有了一套低成本培訓全球基督教傳道人和領袖的方法,採用方便使用的多媒體神學教程,現已有五種語言(英文、西班牙文、俄文、中文和阿拉伯文)。所有的課程都是在本機構寫作,設計和製作,其形式和質量上與本機構於2009年美國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c)在使用動畫和教育 專項上獲得傑出視頻「泰利獎」的兩個作品十分類似。我們的材料採用多種渠道傳遞,包括DVD,文字印刷,網絡視頻,衛星電視,電台和電視。
有關於本事工更多的信息,及其如何參與在其中,敬請登陸我們的網站www.thirdmill.org.
目錄
人們至今仍然喜愛聆聽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所創作的那些造詣精深的美好樂曲。然而我們在聽那些氣勢磅礡的美妙旋律時,若是記得路德維希·馮·貝多芬從年少就開始有嚴重的聽力障礙。事實上,有許多的偉大樂章還是在他全聾的時候才譜成的,在我們瞭解到貝多芬的人生背景後,就會更加的感動與驚訝他的音樂才華。
就某些要點而言,對聖經的認知也類似於我們聆聽貝多芬的作品。顯而易見的是,聖經有不少書卷清楚有力的顯明其所記載的乃是上帝的啟示,可是我們若知道那些聖經作者的背景,他們身處的環境,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寫書的目的,我們對於他們所寫的作品就有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
這是我們「使徒行傳」系列的第一課。在這個系列裡,我們要探討新約的第五卷書,通常被稱之為「使徒行傳」 ,或簡稱為「行傳」。這一課的題目是「使徒行傳的背景」 ,我們要查考一些基本的事實,好幫助我們更深入而且清楚瞭解這卷書所要教導的真理。
在這一課裡,我們要討論使徒行傳背景裡的三個重要主題:首先,我們要查看本書的作者身份;其次,我們要看它的歷史場景;最後,我們要探討它的神學背景。讓我們先來看使徒行傳的作者是誰。
就如全本聖經一樣,使徒行傳都是聖靈的默示。但即使是出於聖靈的默示,我們也不能夠忽視為它執筆的人類作者。聖靈保守整本聖經的寫作內容沒有任何的錯誤,但祂仍然容許作者們保持他們各自的性情,背景,和動機。
傳統上公認使徒行傳一書是路加寫的,他也是第三本福音書的作者,但是在第三本福音書或使徒行傳裡都沒有特別提到作者的名字。因此我們要考證幾個傳統上肯定路加是本書作者的理由。
我們要從三個角度來探討使徒行傳的作者身份。第一,我們要比較使徒行傳和路加福音這兩本書;第二,我們要探討初期教會的歷史和它關乎路加作者身份的指證;第三,我們要簡略來看新約聖經的其它記載,指明路加是這兩本書的作者。讓我們先查看路加福音,由此來認識使徒行傳的作者。
路加福音
我們如果把使徒行傳和路加福音相互比較,會發現有兩類證據浮現,強烈顯示寫這兩本書的是同一個人。就明確的證據而言,兩本書從風格和內容上有直接的訊息。就隱含的證據而言,兩本書的風格和內容非常相似。讓我們先來看明確的證據,指出這兩本書是出自一人之手。
明確
在使徒行傳一章第一節,本書的序言裡,我們讀到這樣的話語:
提阿非羅啊,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使徒行傳第1章第1節)
在此作者提到他所寫的「前書」 ,意味著使徒行傳是至少兩卷書裡的第二部。而且作者也提到他的這本書是寫給一個名為提阿非羅的人。讓我們來看路加福音1章1到4節類似的序言:
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路加福音第1章1-4節)
這段經文再次講到一個名為提阿非羅的人,但並沒有提到有什麼前書。
使徒行傳和第三本福音書都是獻給提阿非羅,而使徒行傳則提到有本「前書」 。這些資料清楚證明這兩本書的作者至少寫了兩卷書,路加福音應該是第一卷,而使徒行傳則是第二卷 。事實上,這兩個序言的聯結性就顯示出古時的一個寫作風格,若是作者寫了兩卷書,通常會有這樣的筆法,例如史學家約瑟夫在他那兩冊名為《反駁阿皮安》(Against Apion) 的書裡,就有類似的序言。
除了這個明確的聯結證據外,我們還有隱含的證據顯示使徒行傳和第三本福音書是出自同一個作者。一些新約的學者都指出這兩本書的類似之處。時間有限,我們只能略微敘述,但這幾點就足以顯明兩本書乃是出自同一作者。
隱含
如同剛才所看到的,路加福音1章1到4節講到作者是從頭詳細考察,又按著次序寫給提阿非羅。因此我們自然發現,有好多學者們都注意到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裡對事情的記載方式和次序相當的類似。兩本書的寫作結構也有一些類似之處,它們都是以插話的形式敘述,也具有相同的長度,就是差不多一個標準卷軸的厚度。
除此外,兩本書的紀事時期也相似,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涵蓋差不多相同的歷史年代。還有這兩本書具有相同的主題 ,例如路加福音敘述的高潮是耶穌在猶太教和猶太人王權的首府耶路撒冷被捕,受審,受苦,受刑和得勝;與此雷同的是使徒行傳記載的終結是使徒保羅去到當時世界大帝國的首府羅馬,在那裡被捕,受審,受苦,最終卻能凱旋的傳揚基督的福音。
這兩本書還有的類似之處,是它們都敘述同一個故事。我們可以這麼設想,路加福音所帶出的一些期盼,到了使徒行傳才得以應驗,好比說路加福音的開頭,虔誠的西面所宣告的,耶穌要成為外邦人的光。這是路加在路加福音二章30到32節所寫的:
因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為要作外族人啟示的光,和你民以色列的榮耀。(路加福音二章30到32節)
路加福音裡,耶穌的服事顯明出是上帝給予以色列人的應許和拯救。但是在使徒行傳裡,我們才看到上帝的救恩如同啟示的光,以極其顯著的方式向外族人彰顯。這些相似處指明了這兩本書共有的救贖——歷史異象,此外它們也有同樣的主旨和信念,因此也讓我們瞭解這兩本書是出自同一個作者。
初代教會
我們已經考證過一些證據,顯明使徒行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乃是同一個人,現在要來探討初代教會的歷史所提供的一些線索。從第二到第四世紀,初代的教會一直指證保羅宣道之旅的同伴路加,就是使徒行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我們要從兩方面約略的查看那些證據。首先我們來看早期所抄寫的聖經和與聖經有關的手稿。其次我們要看初代教會的領袖對於路加作者身份的描述。讓我們先來看一些古時的手稿。
手稿
1952年在埃及發現的一份現編列為抄本p75的古老手稿,是寫在蘆葦草紙上,裡面有部份的新約,大約是在主後175到200年之間抄寫成的,可算是目前所存的最早新約版本之一。其中包含大部份的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而在這兩本福音書中間還有字句簡述書卷所寫的內容。在路加福音的結尾有這樣的詞語euangelion kata Loukan根據路加所著的福音,緊接著的則是這樣的詞語euangelion kata Ioannan根據約翰所著的福音。以此來看,在根據路加所著的福音之前所寫的那些就是路加福音。這份早期的手稿證明從最早開始,教會就認為路加是第三本福音書的作者。按此類推,也可證明路加是使徒行傳的作者。
其次,寫於主後170到180年間的穆拉多利殘卷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新約聖經目錄,裡面列了初代教會認為是正典的書卷。在確認路加是路加福音的作者以後,它明確指出路加也是使徒行傳的作者。在殘卷的34到36行裡我們讀到這樣的記載:
再者,使徒們所行的事跡是記載在一卷書裡……路加把他所見證到的那些個別事件編寫在一起。
這段敘述顯示在第二世紀的時候,人們已公認路加是使徒行傳的作者,而且路加本人也親身目睹其所記載的一些事跡。
第三,有一個第三本福音書的導言, 就是寫於主後160到180年間的所謂反馬吉安序言裡,以這樣的字句描述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身份:
路加受聖靈感動,著作了這整卷福音書……後來這位路加又寫了使徒行傳。
除了這早期的手稿資料,我們也考證到初代教會的領袖們也指明路加是第三本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的作者。
初代教會領袖
主後130到202年的教父愛任紐相信路加是第三本福音書的作者。在他的著作:《反異端》(第三冊第一章第一段) 裡,他這麼寫著:
路加,也是保羅的同伴,在一本書裡記載了保羅所傳講的福音。
在此愛任紐講的一本書就是使徒行傳,它記載了保羅所傳講的福音。愛任紐的敘述相當的重要,因為有清楚的歷史證據顯示,愛任紐得有第一手的資料,指明路加就是使徒行傳的作者。
主後150到215年的亞力山大的革利免也提到路加是使徒行傳的作者。在他的著作《雜記》第59卷,第12章 裡,這樣的寫著:
路加在使徒行傳裡敘述保羅如此說道:「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
主後155到230年的特土良在他的《反馬吉安》 第四冊第二章裡如此寫著:
因此,就眾使徒裡,約翰和馬太最先把信仰灌輸給我們……路加和馬可隨後加以增補。
在此,特土良特別把第三本福音書歸認是路加的著作。
最後,偉大的教會歷史學家優西比烏在主後323年左右的著作裡提到路加是使徒行傳的作者。在他的《古教會史》第一冊第5章3段裡如此寫著:
路加……在他的使徒行傳裡有提到人口普查。
另外,除了這些肯定記載的陳述以外,我們也很驚訝的發現,儘管路加本人並非是一個使徒,然而在初代教會的文獻裡,無人提到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是出自其他人的手寫成。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的線索,我們可以相信初代教會並沒有杜撰路加的作者身份,只是把所領受的這真實情況如實地向後人傳述下來,那就是路加是這兩本書的作者。
新約聖經
至此我們已經清楚肯定,使徒行傳和第三本福音書是出自同一個作者,而且初代教會也見證這個作者就是路加。現在我們來看從新約聖經其它部份所能導出的對路加本人的一些記載。
對這個部份,我們要用兩個方式來查考,首先我們要注意從新約所得著的,關於這個無名作者的一些線索;其次,我們要把這些線索和已有的其它關於路加的資料相比較。讓我們先來看關於這個作者的一些線索。
末署名作者
如同我們前面提到的,使徒行傳的作者沒有在書卷裡列出自己的名字。顯然他是覺得,對贊助他寫書的提阿非羅而言,這是沒有必要的事。在路加福音一章3節,他只是簡單的寫著:「這些事我……定意要……寫給你」;還有在使徒行傳一章1節他也寫著:「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這個作者認為他的贊助人應該知道他是誰,當然對提阿非羅而言,這的確不是問題,可是卻給現今的讀者帶來許多的疑問。
然而在同時,新約聖經裡也有不少記載告訴我們關乎這位作者的事跡。首先,我們知道他並非為一個使徒。事實上,他可能是在耶穌升天以後才信主的。路加福音1章1到2節對此有這樣的敘述:
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路加福音1章1-2節)
這個作者在此講到耶穌生平的一些事跡,是別人傳給我們的,他乃是明白指出,他不是親身目睹那些事跡的人。
其次,就使徒行傳和路加福音的希臘文字風格,顯示作者受過良好教育。新約聖經裡有許多書卷是用相當普通的希臘文記敘,但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遣詞用句卻比較深入深奧。
第三,使徒行傳後半部的記載顯示作者是保羅宣道之旅的親密同伴之一 。使徒行傳的前面幾章,作者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敘述所發生的事情。但是從16章開始,敘述的語氣轉變為第一人稱,用的是「我們」 這樣的詞語。我們在使徒行傳16章10到17節;20章5到15節;21章1到18節;27章1節到28章16節,都看到這樣的語法。這些段落顯示出在使徒保羅後來幾次宣道之旅,以及保羅從凱撒利亞到羅馬的旅途上,作者都陪伴著他。
我們已經掌握關乎這位作者的一些線索,現在要來看這些線索與我們所知道的路加有什麼符合之處。
路加
讓我們再來回顧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作者的一些特質,我們已經知道他不是使徒,他顯然受過良好教育,還有他是保羅宣道之旅的同伴。這些與我們所知道的路加本人有何吻合之處?首先,我們知道路加不是使徒。使徒是教會建造的根基,他們代表基督,以獨特的權柄建立教會,而且看顧教會行在正道上。根據使徒行傳1章21和22的記載,使徒乃是耶穌親自所訓練,然而路加並沒有見過耶穌本人,也從未宣稱他擁有使徒們所具有的權柄。他只是保羅宣道團隊裡忠實的一員,服事使徒,或者就如保羅在腓利門書24節所提到的,他是與使徒「同工」 的人。
其次,路加很有可能是受過良好的教育。我們可以從歌羅西書4章4節得此推論,保羅在那裡講到路加是個醫生;即使在新約時代,醫學的訓練可能不像現今這麼齊全正式,但接受訓練的人仍然需要具有高明的手法和才能。
第三,路加是保羅宣道之旅的同伴。在歌羅西書4章14節,提摩太后書4章11節,還有腓利門書24節,使徒保羅都提到路加與他同行。
我們可以如此總結考證使徒行傳作者身份的問題。有許多歷史證據指明路加是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是同一個人,有證據顯示初代教會一貫認為該書的作者是路加,而且聖經本身的敘述也與這個觀點吻合。根據所有這些的憑據看來,我們可以有相當可靠的理由來相信路加就是第三本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的作者,我們也要記得,路加乃是經過詳細考查加上直接經歷,才寫下那些重要事跡。
我們已經談過路加的作者身份,現在要來看使徒行傳的歷史場景。路加是什麼時候寫使徒行傳?他是為誰編寫這卷書?
我們要以三個方面,來探討使徒行傳的歷史場景。首先,我們要考查使徒行傳成書的日期,路加到底什麼時候寫使徒行傳?其次,我們要探討這卷書的原初讀者;第三,我們要瞭解這個讀者的社會背景。這三個要點可以幫助我們澄清路加與那些事跡的關聯性,也使得我們更深入而充份的瞭解福音在第一世紀造成的影響。讓我們先來看這卷書寫作的年代。
日期
許多人對於使徒行傳是在什麼時候寫成的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可以把新約學者們的觀點區分為兩大類。一派認為路加是在主後70年耶路撒冷的聖殿被毀以後才寫使徒行傳;另一派則認為他是在主後70年聖殿被毀之前寫成那卷書。主後70年發生的悲慘事件是猶太曆史裡非常重要的部份,也因此我們要由這個方面來查看這些學者們的不同觀點。我們先來看路加在主後70年以後寫書的可能性。
主後70年以後
認為路加是主後70年以後才寫書的學者們是依據一些情況而提出他們的看法。例如許多人認為使徒行傳裡的積極語氣顯示該書寫成於主後80到90年之間。就此觀點而言,使徒行傳對於初代教會的積極描述,使得它不可能是在較早的年代寫成的。相反的,它對於初代教會懷舊回顧的敘述,顯示寫作的年代和事情的發生之間,已隔了一段時間。但是這個看法忽略了使徒行傳是以沉穩的筆法敘述教會內外所經歷的各樣問題。
那些認為使徒行傳是主後70年之後的作品的人相信書裡有些資料是依據猶太史學家約瑟夫的著作。
約瑟夫的相關著作,成書的日期不會早於主後79年,而直到主後85年以後才廣為流傳。因此那些認為使徒行傳是依據約瑟夫作品的人,由此推論使徒行傳寫成的日期不會早於主後79年,很有可能是在主後85年以後。
支持這個觀點的人雖然引出許多使徒行傳和約瑟夫作品相關聯之處,我們在此只談到其中的四個。
首先,使徒行傳5章 36節談到丟大,他是猶太的革命份子,約瑟夫在他的著作《古風舊制》20卷 97段也提到這個人。第二,使徒行傳5章 37節講到加利利的猶大,也出現在約瑟夫的《猶太戰役》2卷 117-118段和《古風舊制》18卷1-8段。第三,使徒行傳21章39節講到的埃及人革命作亂之事,也見諸於約瑟夫的《猶太戰役》2卷261-263段和《古風舊制》20卷171段。第四,有些解經的人也認為使徒行傳12章19-23節描述希律之死乃是出自約瑟夫的《古風舊制》19卷343-352段。
儘管不少解經學者依循這個說法,然而我們還是有必要指出,即便使徒行傳和約瑟夫的作品記載同樣事跡,這也無法證明使徒行傳是取材自約瑟夫的作品。事實上,使徒行傳對那些事情的描述是有別於約瑟夫所記載的。因此很有可能使徒行傳和約瑟夫是各自記載那些當時為眾人所知道歷史事跡,或者是取自同一個訊息來源而記錄那些史實;因為所提到的那些人都是相當著名的歷史人物,所以他們被記錄在不同的歷史文卷裡也無足為奇。此外,「丟大」在當時是個很普通名字,因此也有可能使徒行傳和約瑟夫所記載的是不同的兩個人。
主後70年之前
另一派的人認為使徒行傳是聖殿被毀之前,也就是主後70年之前寫成的。有許多的證據支持這個看法,但我們的查考只著重於使徒行傳最後敘述所導出的結論。
使徒行傳的最後兩節,28章30到31節,路加如此描述保羅:
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裡,住了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都接待,並且放膽地傳講上帝的國,教導有關主耶穌基督的事,沒有受到甚麼禁止。(使徒行傳28章30-31節)[新譯本]
使徒行傳的結尾講到保羅在羅馬被軟禁期間,他放膽的傳講基督的福音。這樣的結尾給使徒行傳寫成於主後70年之前的看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證據。
首先,路加對保羅傳福音的描述,截止於一個重要事件之前,那就是主後64年,尼錄王把火燒羅馬城歸罪於基督徒,而開始迫害他們。如果在使徒行傳寫作時,這個事件已經發生過,而路加對此卻沒有提及,那是很奇怪的。
其次,一般認為保羅是在尼錄王迫害教會期間殉道的,大約是主後65年左右。如果使徒行傳是在這之後才寫成的,一定會提到保羅這個重要人物的殉道事跡。
第三,耶路撒冷的猶太聖殿是在主後70年被毀,這事件嚴重影響到教會裡猶太人和外邦人的關係。使徒行傳在多處提及這兩個族群的關係,顯示出對它的關注。因此如果聖殿被毀已經發生,使徒行傳似乎不可能忽略這個重大事件。
就以上幾個看法,我們很可以結論說,主後60到62年保羅被囚禁在羅馬,繼續傳道,而路加也是在那個期間完成使徒行傳的寫作,並以此為該書的結尾。
原初讀者
探討了使徒行傳是成書於較早的日期,現在我們要來看使徒行傳歷史場景的第二個方面:路加寫作的原初讀者。瞭解路加是為什麼人寫成使徒行傳一書,有助於我們更能瞭解他的作品。
我們要用兩個方式來探討使徒行傳的原初讀者。首先我們要看書裡明白提示的,是獻給提阿非羅這個人。第二,我們要探討,這卷書是否也是寫給更多的讀者。讓我們先來看路加寫作的第一個讀者提阿非羅。
提阿非羅
路加在序文裡暗示提阿非羅是他的贊助人,支付經費讓他寫作的人。路加在路加福音1:3和使徒行傳1:1提到他的作品是獻給提阿非羅的。除此外,路加福音1:1,路加稱呼對方是提阿非羅大人(英文聖經是路加福音1:3) 。路加用大人(希臘文kra,tistoj) 這個詞語表明對他的尊稱。這個用詞也讓人認為提阿非羅是個有錢的贊助人。
然而路加和提阿非羅的關係不僅僅只是金費贊助的關係而已,藉著閱讀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提阿非羅也成為路加的學生。我們可以從路加福音的序文裡看到提阿非羅與路加的這層關係。
路加福音1章3到4節有這樣的敘述:
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提阿非羅大人)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路加福音1章3-4節)
如同這段話所提示的,路加寫書,有部份目的是讓提阿非羅知道他所受教的事情都是確實的。簡單來說,路加寫書,為的是教導提阿非羅。
我們已經談過路加明言指出提阿非羅是他的第一個讀者,這有助於我們以更寬廣的角度來思想路加原先的讀者。
更多讀者
從新約其他書卷裡,我們不難看到第一世紀的教會面臨路加在使徒行傳裡所提到的許多難處和問題。路加記錄了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間的衝突,教會領袖中不同使徒和教師的意見分歧,他的記載也觸及假教師引入的錯謬教義,以及教會和政府的衝突。它還述及婦女和窮人面對的難題,也記錄了信徒經歷的迫害、受苦、和監禁。使徒行傳著墨於教義、道德和一些實際的難題,因為那些都是初代教會所經受的棘手問題。
既然路加寫的使徒行傳探討了這麼多的議題,我們也很可以認定他有意讓他的作品被許多的信徒廣為閱讀。他是想幫助提阿非羅和初代教會處理他們所面臨的許多問題。
社會背景
探討過使徒行傳成書的日期和原初讀者以後,我們現在來看第三個方面,就是路加寫作時的社會背景,就是那時的世界局勢。我們對路加寫書時的社會情況有更多理解,就更有助於我們掌握書裡的許多重要記載。
我們對使徒行傳社會背景的探討,著重於第一世紀教會的兩個重要特質。第一,羅馬帝國的統治和勢力;第二,教會與猶太人彼此間的新關係。讓我們先來探討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
在路加寫使徒行傳的時候,羅馬帝國已經征服並且統治整個地中海地區,而且還擴展到今天的英國,北非,和部份的亞洲。初代教會成立時,羅馬帝國還在不斷的擴展,增添更多的人民和區域在她的版圖裡。也因此,當時社會的各個階層也深受羅馬帝國特殊的價值觀,信仰和目標所影響。
無疑的,羅馬帝國對於被征服地區最大的影響,就是政治和經濟。羅馬帝國政治上最關注的就是內部的安定無動盪和人民的效忠,因此他們盡力加強對地方的管制。
被征服的國家享有某些程度的地方自主權,但它們的政府已經過改組,政府領袖一定效忠臣服於羅馬的主治掌權者。例如使徒行傳裡提到兩個羅馬在凱撒利亞的巡撫,腓力斯和非斯都,他們是從凱撒利亞治理整個猶太地區。除了管理稅收以外,他們也負責維持當地的治安。
羅馬帝國也藉著把羅馬人民遷徙到被征服地區,與當地人口融合,而進行文化和政治的影響。
羅馬帝國通常提供土地給退役軍人,讓他們願意遷徙到新征服的地區去。這個方式能夠把忠心的羅馬公民散佈到帝國所有的區域,也把羅馬的價值觀和效忠意識帶入當地的政治和社會階層中。這是為何使徒行傳時不時地會提到羅馬人。最早我們在使徒行傳2章10到11節,讀到在五旬節時,在耶路撒冷有「從羅馬來的客旅中,或是猶太人,或是進猶太教的人 」。還有在使徒行傳第十章,提到的那位敬畏上帝的羅馬百夫長哥尼流,他在福音的擴展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除此外,各地的文化也深受羅馬的公共設施所影響,例如道路,宏偉的建築,和公共集會場所。這也說明為何保羅和其他人可以自由安全的進行宣道之旅,使徒們就是利用這些羅馬帝國境內的大道,從一地旅行到另一個地方,宣揚福音。
然而,羅馬帝國對初代教會最重要的影響,可能在於他們對所征服民眾的信仰問題。
在路加寫書的時候,整個羅馬帝國的核心人物是凱撒,這個稱為凱撒的羅馬皇帝,不只是羅馬帝國和全體人民的掌權者,也是他們的救主。根據羅馬的宣傳,凱撒把那些人民從混亂動盪的情況下拯救出來,羅馬帝國的延伸因此被宣揚成是把凱撒的拯救延伸到各地,讓那些人民從地方暴君的統治下得著釋放,使他們得以領受羅馬恩慈的統治。
在絕大部份地方,被征服的人民是能夠繼續他們原有的宗教崇拜,但他們也需要承認凱撒的至高位置和傳統的一些羅馬神祇。第一世紀多數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在生活許多方面是規矩馴良的羅馬百姓,但是虔誠的猶太信徒和基督徒卻拒絕承認和相信羅馬的神祇。羅馬政府即使是鎮壓著猶太人和基督徒,它還是把猶太信仰定規為religio licita就是合法宗教,也對基督信仰有相當程度的容忍。
透過政府治理,民眾融合,公共設施,和宗教信仰, 羅馬帝國企圖把它的影響力延伸到勢力所及的各個地方。
我們已經從羅馬帝國的影響力這個角度探討了使徒行傳的社會背景,現在要來看社會情況的另一個重要層面,就是路加所描述的未信主的猶太人與初代基督教會的關係。
猶太人
我們要探討猶太人和初代教會彼此之間的深厚關聯,以及他們之間的基本差別。讓我們先來看這兩個族群的關聯性。
初代教會與猶太人有個共同的承傳。儘管事實很明顯,現今我們還是得提醒自己,耶穌的肉身是猶太人,使徒們也是猶太人,初代教會的成員絕大多數也是歸信基督的猶太人。因此我們也不必覺得奇怪,對初代教會的信徒而言,忠於上帝所應許的猶太救世主幾乎等同於相當程度的忠於猶太教。
就使徒行傳所敘述的,初代教會有許多人是參與聖殿的崇拜,或在猶太會堂聆聽聖經的誦讀,並且繼續看重許多的猶太傳統。
例如使徒行傳13章32節,保羅這麼說道:
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上帝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使徒行傳13章32節)
在會堂裡,保羅和與他一起旅行宣道的同伴都與猶太人認同,稱呼猶太人的先祖是我們的祖宗,稱呼基督徒是我們這作兒女的。
除此外,初代教會和猶太集會也誦讀相同的聖經。使徒行傳記載道,基督徒在猶太人當中傳講福音的時候屢次會提到聖經。
使徒行傳17章1到3節講到當保羅向猶太人傳講耶穌基督的時候就提到聖經。路加這麼寫著:
他們來到帖撒羅尼迦,在那裡有猶太人的會堂。 保羅照他素常的規矩進去,一連三個安息日,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講解陳明基督必須受害,從死裡復活。(使徒行傳17章1-3節)
除此外,基督信仰和猶太教之間深厚的關聯也導致猶太的權威當局與初代教會之間重要的互動。
使徒行傳提到,初代教會的成員放膽宣講基督的福音,這個舉動常導致和猶太權威當局的衝突。不過初期的基督徒盡可能的尊重猶太人的領袖,只有在這些領袖要他們違逆上帝的旨意時,才與之抗爭。
儘管猶太人與初代教會有這樣的深厚聯結,這兩個族群還是有基本差別,使他們各有區分。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基督徒和不信主的猶太人對耶穌的身份和事工有不同的看法。初代教會宣告耶穌是彌賽亞,祂從死裡復活以後,就戰勝死亡,救贖所有受造物。不信主的猶太人則認為一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罪犯不可能是上帝所應許的彌賽亞。這個差異導致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猶太人彼此之間的分歧,一直延續到今天。
第二,儘管初代教會和猶太領袖都認同希伯來文聖經(舊約聖經) 的權柄,他們在如何正確解釋希伯來文聖經,特別是有關耶穌的部份,卻有激烈的分歧。初代教會相信耶穌的到來,已經成就希伯來文聖經裡所期盼的那位要來的彌賽亞,但是不信主的猶太人卻否認這個觀點。猶太教裡有許多派別各有其不同看法,但他們多半難以接受耶穌已經成就舊約對彌賽亞的應許。
第三,初代教會和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對外邦人有許多不同的看法。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多半不與外邦人往來。然而,儘管這樣,許多沒受割禮的外邦人還是被猶太教的信仰禮儀和道德規範的教導所吸引,他們願意隸屬猶太教的地方會堂,也被稱為敬畏上帝的人。這些敬畏上帝的外邦人比其他的外邦人更受尊重,但他們仍然算不上是猶太社區的成員。外邦人可以歸信猶太教,他們需要奉行一些猶太教的禮儀,例如受洗,行割禮,和遵守猶太人的傳統。
最早的時候,初期的猶太基督徒對外邦人也有類似的看法,然而他們逐漸瞭解歸信基督的外邦人也應該被納入是基督教會的成員。初代教會因著聖靈的啟示,決定凡是相信基督,就是承認基督,受洗歸入祂的名下的就足以成為教會的成員。因此使徒們傳講福音,宣稱基督是猶太人和外邦人的主,隨著教會的增長,接納這兩個族群的恩賜和服事。這種對外邦人的接納被視為是舊約上帝國度擴展的實現,然而這樣的看法卻導致初期基督徒和不信主的猶太人之間許多的衝突。
知道這些路加寫作使徒行傳時,特有的時代背景,他的原初讀者群,以及當時複雜的社會宗教情況,將會極大的幫助我們對使徒行傳的研讀。我們能更深入體會路加所探討的那些問題,瞭解他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因此得以應用在我們現今的生活裡。
我們已經查考了使徒行傳的作者身份和歷史場景,現在要來探討這一課的第三個主題,就是使徒行傳的神學背景。
我們研讀使徒行傳的時候,腦海裡會產生許多神學問題。路加是從那裡學到他持守的神學觀點?在書寫使徒行傳時,他如何取捨所得的資訊?有那些主要原則引導他的寫作過程?其實,我們是可以從路加的神學背景裡找到對這些神學問題的答案。
我們要把使徒行傳神學背景的探討分成三個部份 ,首先,我們要探討路加的舊約神學根基,第二,我們要思考,路加對彌賽亞上帝國的信仰如何影響他的神學觀,第三,我們要看路加寫的第一卷書,就是路加福音,如何幫助我們更瞭解使徒行傳的信息。讓我們先來看使徒行傳裡的舊約聖經根據。
舊約
舊約至少在兩方面影響路加的寫作。首先,路加深受舊約總體歷史觀的影響,其次,舊約對於以色列歷史的獨特處理方式更讓他深感震撼。讓我們看舊約的總體歷史觀如何影響路加的神學背景。
歷史
在他那本巨著《沉思錄》裡,這位十七世紀的基督徒哲學家巴斯卡,提到從歷史的演變,人類看到三個偉大的真理。第一,是創造時的榮耀和美麗。因著上帝所造的皆是美好,所以宇宙裡充滿讓人讚歎的作為。第二,他提到原先創造的榮美與現今的悲慘和敗壞之間的複雜衝突。第三,巴斯卡講到救贖,就是對於這衝突至終能得到解決的盼望。
巴斯卡的反思類同於舊約對世界歷史的三個分段,就是創造、墮落、和救贖。在使徒行傳裡,路加記載初代教會的情況時,其筆法也反映出歷史的這三個外觀。
回顧創世記第一章的創造階段,上帝創造世界,為其天上國度的延伸,祂設定宇宙,造了伊甸樂園,也把照祂尊貴形像造的人安置在那裡,命定人要生養眾多,遍滿全地,從伊甸園直到地極。簡單來說,上帝預定要讓祂的國度在地上全然實現。
使徒行傳裡,多處的記載明顯反映出路加明白這個重要的舊約觀點。例如第四章24到30節,彼得和約翰講到創造乃是表現上帝的榮耀權柄掌管全地。在第14章15到17節,保羅和巴拿巴講到創造乃是上帝治理萬國的根基。第7章49節,司提反強調上帝以祂所造的世界為其腳凳。使徒行傳17章24到27節,保羅在雅典如此說道: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上帝,既是天地的主,……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 要叫他們尋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使徒行傳17章24-27節)
從這段經文,我們看到保羅的傳道內容觸及創造的所有層面。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上帝,祂是天地的主;祂如此界定世界的一切,要叫人類尋求上帝,或許在尋找中尋見上帝。保羅傳道的動機源自上帝在創造時所設定的旨意。路加把這些細節記載在使徒行傳,以此表明他理解在初代教會裡,上帝的創造是非常重要的主題。
此外,路加對於人類墮落犯罪的認知也顯明於他所寫的使徒行傳。如同我們所知道的,創世記第三章告訴我們上帝創造人類,但始祖亞當和夏娃背逆了上帝,引致不堪設想的後果。根據舊約的記載,人類在世界具有核心的地位,因此他們的犯罪墮落也使得全人類都落在死亡的咒詛之下,並且敗壞了所有受造物。
路加在使徒行傳裡多處描述罪帶來的悲慘後果,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論述出現在彼得的講道,第2章38節和第3第章19節; ,使徒們在公會前的申辯,第5章29到32節; 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勸勉,第20章18到35節;還有保羅在亞基帕王面前的申述,使徒行傳26章20節。
使徒行傳屢次提到因著人類墮落犯罪,所有的受造物,包括整個世界,經濟架構,政治體系,甚至教會本身都被敗壞,而導致苦難。
令人欣慰的是,路加的使徒行傳也顯明出他不只相信舊約所教導的,上帝的創造,和人類的墮落,也相信其所預告的關乎上帝的救贖。儘管罪敗壞人類和一切受造物,帶來可怕後果;然而路加知道,上帝並沒有讓世界陷入無望的景況。
舊約教導,當罪一進入世界,上帝就一直在救贖人脫離罪的咒詛。除此之外,舊約的先知們也預告有一天,罪和它對萬物的咒詛會全然被除淨。路加寫使徒行傳時,一再顯示這個信念,就是上帝的救贖是藉著基督的救恩臨到世上。這個主題貫徹使徒行傳全書。
關於救贖的主題,我們可以舉出幾段經文,例如,彼得講道的信息,第2章21到40節;使徒們在公會前的申辯,第5章29到32節;天使對哥尼流所說的話,11章14節;保羅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猶太會堂所傳講的信息,13章23節;彼得在耶路撒冷大會中的辯論,15章7到11節;還有保羅和西拉對腓立比的獄卒所說的話,16章30到31節。
我們研讀使徒行傳,一定要記住,路加寫書的時候,他是深受舊約的世界歷史觀所影響。這就是為何他所記載的第一世紀發生的一些事情,常會反映出創造,墮落和救贖的世界歷史的宏觀架構。
我們已經查考了舊約的總體歷史觀,現在要來看舊約裡的以色列的獨特歷史,以及路加如何依憑這個國家的歷史來敘述使徒行傳的事跡。
以色列
路加寫使徒行傳時,憑借不少以色列的史實。我們的討論僅限於其中的三件大事,那就是上帝揀選亞伯拉罕,摩西帶領他們出埃及,還有大衛王朝的建立。首先讓我們來看上帝揀選亞伯拉罕這件事對於路加敘述歷史的影響。
創世記12章1到3節,上帝揀選亞伯拉罕為這個特別國家的先祖。我們讀到這樣的記載: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記12章1-3節)
從這段經文我們知道,上帝呼召亞伯拉罕到應許之地,有兩個主要的目的。
一方面,亞伯拉罕會成為一個大國的先祖,他的名要為大,並且領受許多屬靈和物質上的祝福。上帝的祝福要臨到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這象徵著即使在這墮落的世界裡,人們仍然能期盼上帝的救贖恩典。
另一方面,上帝的呼召是超乎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所能領受的。透過亞伯拉罕,地上的萬族都會蒙受祝福。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要成為管道,把上帝的祝福普及給地上所有的住民。
上帝揀選亞伯拉罕的這兩個目的,成為路加寫使徒行傳的思想根基。一方面,路加時常提到在基督裡,救贖的恩典如何臨到猶太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以此成就上帝對他們先祖的應許。
另一方面,路加也著重於猶太基督徒如何把基督的福音帶給世上的外邦人。路加在使徒行傳裡多處記載猶太使徒們,例如腓力,彼得,保羅,巴拿巴等人把救贖的福音傳給外邦世界,如此也成就上帝當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
其次,路加在使徒行傳裡的見解,也顯示他明白摩西與基督教會的關聯。摩西蒙上帝揀選,帶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的奴役生涯,把上帝的律法頒給以色列民,並且警戒他們要遵守。在同樣的律法裡,摩西也預言有一天上帝要差遣另一個像他那樣的先知,把祂的子民從他們罪的奴役裡拯救出來。路加在使徒行傳裡指出,這個像摩西的先知就是耶穌。使徒行傳第7章36到39節,路加如此記載司提反所說的話:
那曾對以色列人說,「上帝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的,就是這位摩西。這人曾在曠野會中和西乃山上,與那對他說話的天使同在,又與我們的祖宗同在,並且領受活潑的聖言傳給我們。我們的祖宗不肯聽從,反棄絕他,心裡歸向埃及。(使徒行傳第7章36到-39節)
司提反看到耶穌就是摩西所預言的那位先知;因此人們若拒絕耶穌,也等同於拒絕摩西和上帝的律法,就如昔日的以色列人那樣。人如果真心接受摩西的話,和遵守上帝的律法,就要相信基督。
還有使徒行傳28章23節,路加如此總結保羅對猶太領袖所講的話:
保羅從早到晚向他們講解,為上帝的國竭力作見證,引用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話勸他們信耶穌。(使徒行傳28章23節)[新譯本]
對於保羅和初代教會而言,領受摩西的訓誡和上帝的律法乃是相信基督的根基,這樣的信念對於路加寫作使徒行傳也有所影響。
第三,舊約大衛王朝的建立也影響路加寫作的觀點。大衛的家族要永久的統治以色列,這個舊約的主旨對路加而言是最重要不過的了。
舊約記載以色列演變成為一個國家時,上帝揀選大衛的族裔要永久坐在寶座上,統領祂的百姓。但是舊約也預言,有一天,大衛家要把上帝的統管主權從以色列民延伸到地極各處。
我們在詩篇72章第8和17節讀到這樣的話語:
大衛的子孫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人要因他蒙福;萬國要稱他有福。(詩篇72章第8,17節)
這段經文顯示,亞伯拉罕藉著他的後裔大衛要成為世人的祝福。然而大衛自己並無法成就這樣的應許,乃是他的一個後裔要作王,並且以慈愛與和平來統管全地。
在使徒行傳裡,路加的敘述就是著重於大衛家的這個盼望。他瞭解耶穌是大衛的子孫,是上帝國的君王,要藉著教會,將祂執政的權柄從耶路撒冷延展到地極。
例如使徒行傳15章14到18節,路加透過雅各在耶路撒冷大會中所說的話,表現出這個真理:
上帝……從他們中間選取百姓歸於自己的名下; 眾先知的話也與這意思相合。 正如經上所寫的:「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 叫余剩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 這話是從創世以來,顯明這事的主說的。(使徒行傳15章14-18節)
雅各在這裡是引申阿摩斯書9章11和12節,先知阿摩斯預言上帝要修復大衛王朝,並且將他的執政權柄延展到外邦列國。雅各在此指出,他相信福音廣傳到外邦人中間,就是舊約這個應許的實現。
路加告誡他的讀者必須明白,耶穌就是應許給亞伯拉罕的後裔,摩西所提到的那位先知,是大衛家最後的君王。耶穌藉著福音的廣傳和教會的增長,得以高踞寶座,統管全地,將祂的救贖國度從耶路撒冷伸展到地極,就如舊約所預告的。
上帝的國度
我們已經考證了路加是何等的依據舊約的記載,現在要來看彌賽亞的上帝國度如何影響使徒行傳的神學背景。
我們對於上帝國度的探討要分為三個部份:第一,我們要思考流傳於第一世紀時,猶太人的彌賽亞神學觀;第二,我們要著重於施洗約翰的神學觀;第三,我們要簡短的把這兩種神學觀與路加所看重的,基督徒的彌賽亞神學觀相比較。讓我們先來看猶太人的神學觀。
猶太人的神學觀
主前第五世紀,舊約最後的書卷寫成以後,以色列進入屬靈的黑暗期。有數百年的期間,多數的以色列人是流離於應許之地以外的地區;而那些仍住在猶太地的人,則承受外邦君王嚴酷的統治,先是巴比倫,再來是瑪代和波斯,接著是希臘,最後是羅馬。因著漫長受苦年歲的影響,盼望上帝會差遣一個救主,使以色列民得以自由,於是成為猶太神學觀裡的主旨之一。
猶太人對彌賽亞的盼望,導致他們有不同的行動。例如激進份子(如奮銳黨人)相信上帝要他們藉著暴動,反對羅馬當局,以此引進彌賽亞時代。不同的熱衷末世論團體則相信上帝會以超自然的方式介入,摧毀他們的仇敵,使祂的子民成為得勝者。還有一些律法主義者,例如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他們相信除非以色列人順服上帝的律法,否則上帝不會介入拯救他們。使徒行傳裡有多處地方,路加就提到許多猶太人反對基督徒的彌賽亞國度觀。
雖然猶太人對於彌賽亞有不同的盼望,路加卻看到這樣的神學觀藉著施洗約翰的服事,而帶出一個重大的轉折。
施洗約翰
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都指出,施洗約翰要求人要有真誠的悔改,他也宣告那美好的信息,就是彌賽亞即將要把上帝的國度帶到世上。除此外,約翰也正確指出耶穌就是彌賽亞。我們來聽路加福音3章16到17節,施洗約翰所說的話:
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路加福音3章16-17節)
約翰在此正確宣告彌賽亞要帶來極大的祝福和聖靈的潔淨,就是審判。但是他卻誤認為彌賽亞是要馬上就作成這事。
但是約翰卻沒有看到彌賽亞帶來的救恩和審判是分階段進行的。他以為彌賽亞帶來的救恩和審判是同時進行的。後來約翰很疑惑,因為耶穌並沒有照猶太神學家所期待的,成就彌賽亞該作的一切事情。約翰困惑到一個程度,他甚至差派人去問耶穌,他是否就是那位彌賽亞。
路加福音第7章20到23節,路加記載約翰這樣的詢問和耶穌的回答:
那兩個人來到耶穌那裡,說:「施洗的約翰打發我們來問你:『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路加福音第7章20-23節)
對於施洗約翰的詢問,耶穌的回答裡引用了以賽亞書裡關乎彌賽亞的幾個預言。他藉此向約翰保證,即使他尚未全然作成,他還是在陸續成就舊約裡關乎彌賽亞的預言。耶穌也鼓勵約翰不要灰心失望,因為祂的彌賽亞事工是在逐漸的擴展。
簡而言之,耶穌的彌賽亞事工是和猶太人所期盼的非常不同。猶太人期待彌賽亞來到時,會馬上在地上建立一個政治國度,如同幾百年前大衛所建立的王國。但是耶穌在他地上的年日裡並沒有打算要成立這樣的國度。
我們瞭解了猶太人和施洗約翰對於彌賽亞的看法,現在我們要來探討對於彌賽亞的初代基督教的神學觀和上帝的國度。
基督教的神學觀
在路加和新約其它的著作裡,基督教的彌賽亞神學是和基督教的福音有密切關聯。我們可以如此總結新約的福音信息:
所謂福音,乃是宣告藉著耶穌彌賽亞的位格和工作,上帝的國就來到世上;而當上帝使救恩臨到那些相信並接受耶穌為彌賽亞的人,上帝國度就會以此繼續擴展直到成全完備。
你會看到福音的信息觸及兩個基本理念。其一是福音的客觀面,藉著耶穌彌賽亞的位格和工作,上帝的國就來到世上。路加相信耶穌以彌賽亞的身份,開啟上帝國度在世上的最後一個階段,並且有一天祂會回來完成所開始的使命。
此外,新約的福音信息有一個主觀面,它宣告上帝國度最後的階段, 而當上帝使救恩臨到那些相信並接受耶穌為彌賽亞的人,上帝國度就會以此繼續擴展直到成全完備。;當福音觸及人心,使得他們因相信,而得著耶穌所成就的救恩,上帝在世上的掌權治理也因此而擴展。
在使徒行傳裡,路加讓讀者注意到福音的這兩個層面,就客觀層面而言,路加強調上帝在基督裡的救贖大工, 他記載教會如何宣揚耶穌為世人的罪而死,又從死裡復活,如今在父上帝的右手邊掌權治理,而且祂會再榮耀的回來。
例如,使徒行傳第2章22到24節,路加如此記載彼得在五旬節的講道:
上帝藉著拿撒勒人耶穌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跡,……你們……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上帝卻……叫他復活。(使徒行傳第2章22-24節)
注意,彼得的福音信息裡包括了彌賽亞的生、死和復活等客觀事實。
然而路加也讓他的讀者注意到福音更主觀的一面。他在許多地方強調,人們必須各自領受基督的真理,才能讓真理來改變他們的生命。
例如使徒行傳第2章37到39節,路加記載彼得在五旬節的講道,那裡也包含這樣的話語:
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說:「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 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使徒行傳第2章37-39節)
基督的福音讓聽的人覺得扎心,那不單只是認定所說的乃是事實,而是一個衷心的感受,生命的改變,願意接受基督為救主。
如同我們先前所提到的,第一世紀的猶太神學觀認為彌賽亞的來到,是馬上要在地上建立一個政治性的國度。但耶穌和祂的使徒們卻是教導說,彌賽亞的國度是藉著教會的擴展和人心的改變而逐漸增長擴展。
這也是路加為何極力強調不信的人因著福音的傳揚而歸信基督的一個原因。他知道藉著這些方式,屬上帝的彌賽亞國度會因此擴展到地極。
我們記住這些舊約的神學觀點,現在要來探討使徒行傳神學背景的第三個層面, 那是以路加福音為其基礎。
路加福音
當我們讀使徒行傳的時候,必須記得這是路加所寫給提阿非羅的兩卷書中的第二卷。路加原本就是希望這兩卷書是要一起閱讀的,他的福音書記載了一個故事的上半部,而使徒行傳則是同一故事的下半部。因此若要正確的閱讀使徒行傳,我們必須瞭解它是如何接續福音書所開始的那個故事。
路加福音以許多方式幫助我們瞭解使徒行傳的信息,我們在此只著重兩卷書都提到的,上帝的國度這個主題。在路加福音裡,耶穌確立了上帝國度的模型和目標,並且裝備祂的使徒們,讓他們在祂升天以後,繼續這個建造工作。在使徒行傳裡,耶穌升到天上,留下祂的使徒們,得著聖靈的幫助,藉著福音的傳揚擴展祂的國度。
我們要以兩個方式探討路加福音,幫助我們看到使徒行傳裡使徒們的國度建造事工。首先,我們要探討是耶穌把上帝的國度帶到世上;其次,我們要查考在耶穌升天以後,使徒們在國度擴展上扮演的角色。讓我們先來看是耶穌把上帝的國度帶給我們。
耶穌
路加在其福音書裡,從頭到尾強調耶穌是宣告上帝國臨到的先知,也是坐在寶座上,使國度權柄彰顯的那位君王。耶穌自己的確在多處的公開服事中,宣揚這兩個理念,我們就舉其中兩個為例。
例如路加福音4章43節,耶穌在祂剛開始出來傳道時講過這些話:
我也必須……傳上帝國的福音,因我奉差原是為此。(路加福音4章43節)
還有,在祂公開服事的尾聲,就在祂被簇擁,以君尊的身份凱旋進入耶路撒冷之前,耶穌講述了十錠銀子的比喻,這個故事記載在路加福音19章12到27節。在那個比喻裡,祂解釋上帝國為何來的這麼緩慢。在祂那時代,多數的猶太人都期盼上帝的國度能快速且全然臨到,但耶穌教導說,祂的國度是以不同的階段慢慢成形。耶穌把國度帶來,然後祂要離開一段長時間,被立為君王,而直到祂再次回來,國度才全然成就。
路加福音19章11和12節,是這個比喻的起頭:
耶穌因為將近耶路撒冷,又因他們以為上帝的國快要顯出來,就另設一個比喻,說:「有一個貴冑往遠方去,要得國回來。」(路加福音19章11-12節)
注意這裡所發生的事情。耶穌即將進入耶路撒冷,被宣告成為君王。但祂不願讓人以為祂馬上就要成為地上的統治者。相反的,祂必須離開一段長時間,為的是要領受祂的君權,日後還要回來,統管祂在地上的國度。
這也正是當時所發生的。耶穌在耶路撒冷被逮捕和釘死。然後祂從死裡復活,升到天上,從父上帝那裡領受祂的王權。將來祂還要再回來,成全祂的國度。
瞭解路加福音確認耶穌就是把國度帶到地上的那一位,我們現在要來探討福音書裡揭示的第二個議題,就是在傳揚福音,使得上帝國擴展上,使徒們所扮演的角色。
使徒們
在耶穌被釘的前一晚,祂教導祂的門徒們要繼續承負上帝國建造的工作。
路加福音22章29到30節,路加這麼記載:
我將國賜給你們,正如我父賜給我一樣, 叫你們在我國裡,坐在我的席上吃喝,並且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路加福音22章29-30節)
耶穌任命祂的使徒們為國度的領袖和審判者。他們的工作是依靠聖靈,繼續耶穌所留下的工作,傳揚國度的福音,將上帝的國度擴展到全世界。
因此,我們看到路加福音確認國度的創建是耶穌主要的工作,祂也命定使徒們在祂升天以後繼續祂留下的事工。
路加福音結束之處,就是使徒行傳的起頭。一開始路加就解釋在耶穌從死裡復活,升到天上之前,祂花了一些時間教導祂的使徒們。
使徒行傳第1章3到8節,路加這麼寫著:
耶穌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講說上帝國的事。 耶穌和他們聚集的時候,囑咐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他們……問耶穌說:「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 耶穌對他們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第1章3-8節)
耶穌再次鼓勵那些跟隨祂的人不要希求上帝國馬上實現。相反的,祂要祂的使徒們接續承負起祂的事工,把福音傳揚到世界各地。
這也就是使徒們在使徒行傳所作的。他們建立教會,以此為上帝國現有的模型。他們把上帝國的福音帶到新的地方,傳給不同種族的人聽,定意要將上帝的國度從耶路撒冷擴展到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
使徒行傳28章30和31節,路加如此的結論這卷書:
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裡,住了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都接待,並且放膽地傳講上帝的國,教導有關主耶穌基督的事,沒有受到甚麼禁止。(使徒行傳28章30-31節)[新譯本]
路加在此不是簡單的說保羅傳講「福音」,他記載保羅是傳講上帝的國。使徒行傳的結尾正如它的起頭,強調使徒們的任務是藉著傳講,把上帝的國度擴展到全地。
在我們討論使徒行傳時,總是要記得,路加是依據舊約和第一世紀時對於在基督裡上帝國的不同理念而寫這卷書。我們也要記得使徒行傳是如何接續路加福音的記載,講到上帝國的建造是起始於基督的事奉,而後使徒們和初代教會依靠著聖靈,繼續承負這個重要的任務。
在這一課裡,我們探討了使徒行傳的作者身份,描述了這卷書的歷史場景;以及探討了它的神學背景。在我們深入研讀使徒行傳時,這些細節有助於我們明白這卷書的原本意思,也知道如何把它的教訓應用於現今的生活中。
我們繼續這個系列的探討時,會看到本課的這些背景資料,幫助我們得以更清楚明白這卷書豐富的內容。我們會發現,路加對於初代教會那些振奮人心的記載,如何帶領提阿非羅和初代教會繼續忠心的服事基督。而且我們也會看到,當我們繼續向普世傳揚國度的福音時,使徒行傳也給現今教會提供了相當重要的指引。
關於IIIM神學教育資源中心
IIIM神學教育資源中心創建於1997年,是一個非營利的基督教機構,致力於「聖道教育,面向全球,免費提供」的使命。 為要滿足當今全球不斷增長的基督徒領袖培訓的需要,我們製作和發行了這套純正的、基於聖經的神學教程,主要面向那些沒有可能通過其它渠道接觸培訓材料的基督徒領袖。通過建立捐賑網絡,IIIM已經有了一套低成本培訓全球基督教傳道人和領袖的方法,採用方便使用的多媒體神學教程,現已有五種語言(英文、西班牙文、俄文、中文和阿拉伯文)。所有的課程都是在本機構寫作,設計和製作,其形式和質量上與本機構於2009年美國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c)在使用動畫和教育 專項上獲得傑出視頻「泰利獎」的兩個作品十分類似。我們的材料採用多種渠道傳遞,包括DVD,文字印刷,網絡視頻,衛星電視,電台和電視。
有關於本事工更多的信息,及其如何參與在其中,敬請登陸我們的網站 www.thirdmill.org.
身為一個教師,我經常有些機會到世界各地的許多國家去旅行。但是每次出門旅行之前,我總是要確定兩件重要的事情。首先我必須知道自己是要去那裡;其次,我必須知道怎麼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到底是要搭飛機,還是決定要來乘汽車,還是搭乘其它的一些交通工具﹖其實,在我們讀使徒行傳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情形。我們必須知道這個故事發展的目的,還有路加用什麼筆法或是寫作方式引導我們抵達這個目的地。
這是我們「使徒行傳」課程的第二課。在這個系列裡,我們要探討初代教會如何繼續耶穌的事工。我們把這一課的題目訂為「結構和內容」,因為我們要來看路加用什麼方式組合架構他所得到的資料,以及他所要教導的信息。
我們對於使徒行傳結構和內容的探討要分為三個主要部份。首先我們要來看這卷書的修辭策略,看路加寫作的遣詞用句如何影響我們對該書內容的解釋;其次我們要查考這卷書的內容,留心它的材料是怎麼組合安排,而這樣的敘述方式如何為第一世紀的人所瞭解;第三,我們要思想這卷書的現今應用,看路加的那些古老的信息如何在現今時代依舊帶著權柄對我們說話。讓我們先來看使徒行傳的修辭策略。
我們讀聖經的任何一卷書,都要探究清楚那卷書的作者是用什麼方式,讓他的讀者們明白他寫書的觀點。我們應該問諸如此類的問題:這個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他究竟是依據什麼樣的權柄來設立他的論證﹖他是用什麼方式組合書的內容,帶領他的讀者們能導出合宜的結論﹖我們對些關鍵問題的回答,會向我們提供許多不該忽略的寶貴見識。
我們研讀使徒行傳這卷書的時候,要著重於路加修辭策略的三個方面。第一,我們會談到他的敘事目的;其次,我們要提到他所依賴的權柄;然後我們會講到路加所採取,縱貫全書的一些結構模式。讓我們現在來查看路加寫使徒行傳的敘事目的。
敘事目的
人們若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寫出長篇大作,他們通常是懷著許多的打算和目的;而路加寫了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這兩卷書,也是如此。他希望他的著作能夠在許多方面影響提阿非羅的生命和那個時代的教會;為此緣故,我們必須謹慎,不能過於簡化路加寫書的目的。路加自己也清楚的提到他是有目的的寫這卷書。
我們查考的時候會發現,路加坦白表明他寫書是具有雙重目的,一方面,路加是帶著記錄歷史的心態,他想要把第一世紀教會的歷史事件真實明確的記載下來;而另一方面,他還有重要的神學目的,就是傳述並確認福音信息的真實與重要。我們會仔細探討這兩個方面,讓我們先來看路加忠於記錄歷史事件的心意。
歷史事件
路加福音第1章1到3節的序言裡,路加表明他極其想要把初代教會的歷史真實的記載下來。以下就是他所寫的:
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路加福音第1章1-3節)
在這段話裡,我們看到路加以幾個方式表明出他對史實的關切。他提到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也就是所發生的一些歷史事跡。路加也提到他曾探詢那些親眼看見的人 ,也詳細考察了他所記錄的那些事情。他更是花心思把事情按著次序來寫,為的是把那些歷史事件清楚正確而有條理的敘述出來。
簡而言之,路加寫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這兩卷書,為的是要提供一個真實的歷史記錄,福音書是記載耶穌的生平,使徒行傳則是接續寫第一世紀的教會情況。路加很在乎真實的歷史記載,因為他瞭解全本聖經所重複的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上帝在歷史的時空中啟示祂自己,上帝在歷史中施展祂的作為,以完成祂的救贖和審判。
可惜的是,近幾世紀來許多吹毛求疵的學者卻爭論說「救贖」,「審判」 ,「歷史」 等這樣的觀念是互不相容的。他們通常認為上帝超乎自然的作為不會發生於人類的歷史時空裡,他們相信歷史只是記載純自然事件,而非超自然的。因此當這些好批判的神學家讀到聖經裡上帝的作為時,他們經常把這些記載看作是非事實性的宗教感受,是一些「信仰的虛構小說」而已。
但是路加卻清楚表明他不是要寫一卷信仰神話,他要記載的是真實的歷史。而且他寫作的筆法,也讓人很容易去證實或反駁他所寫的是否屬實。例如,路加會把他所記載的事跡置放於著名的歷史背景裡。使徒行傳裡,我們就看到第5章34節,提到迦瑪列;第18章12節,提到迦流;第23章26節的腓力斯,和第24章27節的非斯都等,全都是當時猶太和羅馬社會的知名人物。透過這些有名的人物和其它的歷史事跡,路加讓他的讀者們可以審查他所寫的是否屬乎事實,他們可以去找知悉那些人事物的人查問,有時還可以讀其他人所寫的相關史實。如果路加所寫的不是忠於事實,懷疑他的人是很容易反駁他的。
特別是從19世紀末以來,有一些學者為了考證使徒行傳歷史事跡的真確性,把其中的記載與聖經以外的文獻和考古資料相比較,發現就許多方面而言,路加是個可信靠的歷史學家。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只能舉出一兩個例子。
首先,使徒行傳第28章第7節,路加顯示出他對特殊歷史詞語的認知。在那裡他稱呼米利大島的首領為「島長」 。這個不尋常的稱呼一直讓許多世紀的解經學者覺得納悶,但最近的考古研究發現那的確是那時代當地首領的正式頭銜。
其次,使徒行傳第27章21到26節,路加記載保羅在船上的舉動,也為歷史研究所證實為真。路加在那裡描述保羅對那些要把他帶到羅馬的所有船員說話,在風暴中鼓勵勸勉他們。過去有許多學者爭論,說保羅不可能以囚犯身份如此公開講話,所以他們認為是路加杜撰出使徒有這樣英雄式的舉動。但是最近的研究顯示第一世紀的航海法的確允許,在遭遇嚴重危難時,任何在船上的人都可以發言,勸導船員。
這些例子說明路加的確忠於歷史事實,而他記載實際歷史事件的心態也提醒我們,上帝的永恆真理無法從實在的生活狀況中抽離出來。相反的,就聖經真理而言,救贖是進入而且貫穿整個歷史。這就是為什麼路加那麼花心思要寫出那些真實的歷史事件。
福音信息
我們明白了路加記錄歷史的心意,現在要來看路加的另一個神學上的意願,就是傳遞使徒行傳裡福音信息的真實與能力。我們再來看路加福音一章3和4節所說的:
這些事我……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路加福音一章3-4節)
我們在此看到路加寫出使徒行傳的歷史事件,為的是確定提阿非羅和其他人所領受的教導乃是真實的;這也就是意味著使徒行傳可以被視為是屬乎信仰要理或教導的歷史。路加要提阿非羅和其他的讀者們掌握到某些觀點,某些神學確信,也就是能夠看到使徒行傳裡他所記載的那些歷史事實的神學意義。
在前一課裡,我們已經談過,路加是透過上帝的國度和基督是主這樣的觀點來看世界局勢和人類歷史。他看到舊約的期盼和應許,藉著耶穌和教會而得到應驗,因此也要提阿非羅以這樣的觀點,來看他所記錄的初代教會所發生的一些事情,能夠看到基督如何藉著上帝的靈創立並且繼續建造上帝在基督裡的國度。因此,我們現今讀使徒行傳時,也要記住,路加不僅僅只是記載那些史實,好讓我們知道古時所發生的事,他也要我們注意那些已成為教會根基的教導:那些事件乃是基督透過聖靈繼續工作的可靠憑證。
依賴權柄
瞭解路加雙重的敘事目的以後,我們來探討他修辭策略的第二方面,他所依賴的權柄。路加並沒宣稱他是以自己的權柄記載那些歷史和神學真理,他的著作乃是根據基督和祂的使徒的權柄,路加用這樣的方式,成為福音的見證者。
使徒行傳裡有個特別引入注目的地方,那就是它以相當大的篇幅記載那些基督的主要見證人的言語和行動。當基督要升天的時候,祂命定他的使徒們成為祂的見證,並且授予他們權柄,要求他們依靠祂,繼續國度的建造事工。祂也不時的賦予先知和教會關鍵的領袖們有能力去宣講和傳達祂的信息。當路加要提阿非羅和廣大的教會理解他的這個觀點時,他一而再的講到初代教會的領袖們,特別是使徒和先知,以此闡明並公開表明他的立場和觀點。
為了更深入探討路加所依賴的權柄,我們要注意兩個重點。第一,我們要探討路加如何引申那些帶有權柄的話語;第二,我們要看他如何引申那些權柄性的作為。讓我們先來看路加所強調的,教會裡那些帶有權柄的話語。
話語
在前一課裡,我們提到路加本人不是使徒,他可能是在基督升天以後才信主的。在他個人旅行或與保羅一起外出宣道時,路加有機會考察耶穌和祂的使徒們的事工,也記錄這些主所選召的見證人的信息。
就某方面而言,所有跟隨基督的人都是祂的見證人;但是在教會初設立時,耶穌命定使徒們為祂確切的見證者。唯有他們是基督所指派,賦予能力,當祂不在地上時,作祂永久且帶著權柄的見證者。除此以外,主也選召先知和其他教會領袖們,例如路加,在某些時候成為祂有力的見證人。
路加所採用最顯著的方式,就是清楚的記載那些權威性的話語。他不單只是評論教會的教導,也把那些話語大量的記載下來,讓主所命定的那些有權柄的代表們能在祂的歷史裡,以積極活躍的姿態講述他們的經歷。
事實上,使徒行傳約有三分之一的內容是包括辯論,對話,獨白,講道或是其它類型的口語表達;其言辭訴說的份量,與其它古典敘述文集相比,算是極高比例的。有可能路加是藉著他們所說的話來顯示出使徒們的權柄。使徒行傳全卷書總共記載了24段講道:8個出自彼得,保羅講了9個,司提反1個,雅各1個,其餘的則是其他人的講論。這些講論絕大部份是使徒們說的,其它的則是出自先知和教會重要領袖所言。
然而它們為什麼這麼重要﹖從使徒行傳的這些講論,我們可以知道誰是初代教會的領袖,和這些人對許多議題的看法。它們顯示為何那時的門徒們願意為基督的緣故受苦,見證了使徒們如何服事基督,也記載他們關乎國度建造的教導;這些言辭也顯示出路加對於初代教會歷史的觀感。
不過在19和20世紀,有些好爭論的學者,卻不認為路加在使徒行傳記載的言辭講論是真實可靠的。我們當然也得承認,在古代的歷史典籍裡,是有些例子顯示一些講論詞非按事實而記。
但是另一些嚴謹的福音學者也指出,與路加同時和前後也有許多歷史學家,是很用心的確保他們作品裡的講論記載要忠於原講論者所說的。事實上,我們若是更仔細查考,會發現有證據顯示路加就是這麼一位嚴謹可靠的歷史學者。因此,他所包含於使徒行傳的講論,的確就是使徒們帶著權柄的教導。
當然我們對使徒行傳的講論詞有信心,主要是因著路加乃是受聖靈感動而寫成一卷正確無誤且具有權柄的歷史文卷;但是至少還有四個方式幫助我們看到,使徒行傳的講論的確是精確表述了實際的講道。
首先,那些講論有它們自己的風格,與使徒行傳其它內容相比,它們顯得自然淳樸,有些言辭是未經修飾的希臘話。這顯示路加更關注的是記載講論者真正述說的,勝過於要將那些話語加以潤滑修飾。
其次,那些講論詞非常切合於它們各自的上下文,每個講論各有其主講人和聽眾。例如使徒行傳第4章記載彼得在醫好一個瘸子以後對猶太領袖講的話。雖然他的話語是宣講基督的救贖,以至於我們可能猜測那個部份是路加的杜撰,但是彼得卻直接引申之前的醫治,以此證實他所宣講的是真的。而且,那些不信的猶太領袖也無法駁斥彼得,因為他們也目睹了那個醫治過程。
類似於此,保羅的一些講論也各自反映出不同的狀況環境。例如使徒行傳第13章,他在彼西底的安提阿,對猶太人和敬畏上帝的人所講的話,就有別於17章他對斯多亞和以彼古羅的哲學家們的講論。
第三,每個講論詞也反映主講人的獨特性。雖然講論的主旨是可以預期的,但每個講述者卻也顯出各有的風格和特質。例如使徒行傳第20章,記載保羅對以弗所長老們所說的話,我們也可從他的書信裡不少地方讀到類似的教導,因此我們是可預期這些書信的作者的確是會講出那些話語。
第四,在某些地方,路加清楚的簡述,他只是把一些講論節錄或只記載結論,例如使徒行傳第2章40節,他提到彼得還 「講了許多其它的話」。這讓我們明白路加寫作的目的,為的是提供在事件背景裡實際講論的一個完整全貌。
藉著這種種方式,我們可以確定路加是提供了合於史實的講論詞。他沒有捏造或杜撰使徒行傳裡的那些講論,以達成他所要的目的;相反的,他相信他的那些評論和敘述之所以可靠,乃是基於使徒們滿有權柄的見證。
路加除了記錄那些權柄性的話語,也記載了在初代教會裡所行的,就是那些顯示上帝大能的作為。其目的就在於佐證使徒行傳全書所要傳達的神學信息。
作為
聖靈將能力賜給使徒們,有時也給予先知和教會的領袖們,使他們能夠以許多奇妙的作為,來驗證所傳的福音信息是真實的。藉著神跡奇事,就是因聖靈恩賜而有的醫治,死人復活等,聖靈印證使徒們誠然是基督所授權的見證者。
我們可以看使徒行傳第13章7到12節,保羅在帕弗的方伯——這位地方總督前,證實他所傳的道。以下是路加的記載:
方伯是個通達人,他請了巴拿巴和保羅來,要聽上帝的道。 只是那行法術的以呂馬敵擋使徒,要叫方伯不信真道……保羅被聖靈充滿,定睛看他, 說:「…… 現在主的手加在你身上,你要瞎眼,暫且不見日光。」他的眼睛立刻昏蒙黑暗,四下裡求人拉著手領他。 方伯看見所做的事,很希奇主的道,就信了。(使徒行傳第13章7-12節)
以呂馬想要阻擋福音信息,聖靈給予保羅能力,使以呂馬眼瞎;保羅的教導和作為使得方伯因此相信他所傳的福音是真實可信的。
路加把這些帶有上帝權柄的話語和作為記錄下來,讓他的讀者們相信這些記載裡所包含的真理。他要他的讀者們看到是主耶穌授權給使徒們,好讓各地方各時代的教會在依靠基督,建造上帝國度的時候,也要繼續跟隨使徒們的見證。
我們已經探討了路加的敘事目的和依賴的權柄 ,現在要來看路加修辭策略的第三部份,就是路加寫使徒行傳所採用的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
使徒行傳顯示出許多的結構模式,因著時間的緣故,我們只提其中的兩個。首先,我們要探討一再出現的概要陳述;其次,我們要查看使徒行傳裡教會增長的模式。讓我們先來看路加怎麼使用概要陳述這樣的寫作方式。
概要陳述
聖經的作者們往往以不同層面的敘述方式,讓讀者們意識到他們的存在。有些時候,為了達成實際目的,他們把自己隱身於故事的情節發展裡;另一些時候,他們則會挺身而出,為所記錄的事情直接地發表看法。我們通常稱後面這種的敘事筆法為作者的論述;路加的使徒行傳裡就有許多這樣的評論講述。他提供許多的背景資料,顯示出故事角色內心的動機,描述故事發展的環境等等。路加用此方式,是要清楚信實的傳達他的信息。而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概要性的陳述,對書中發生的事件發表評論。
*我們稍後會更多的談到這些概要陳述,現在我們要著重的是,在使徒行傳許多重要的轉折處,路加清楚地總結福音的得勝和教會的光景。雖然每個結論因著所敘述的情節不同而各有其獨特性,但綜合來看,這些敘述形成一個重複出現的主題。*
許多的讀者已經注意到使徒行傳是描述福音從耶路撒冷向外擴展傳開,而在這外展的過程中,路加不時會對每個階段所發生的事件有扼要的敘述。我們在此要探討路加如何使用摘要敘述,評論那段歷史裡,福音得勝的六個時期,那就是:在耶路撒冷,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從撒瑪利亞到敘利亞的安提阿,在塞浦路斯,弗呂家,和加拉太,在亞西亞,馬其頓,和亞該亞,和從耶路撒冷到羅馬。
* 路加對於耶路撒冷教會增長的六個重要階段提供了概要性的敘述:
1、使徒行傳2章42到47節,彼得講完五旬節的講道,有三千人受洗歸入主的名下。
2、4章32到37節,信徒們面對逼迫,祈求上帝給予他們膽量。
3、5章11到16節,亞拿尼亞和撒非喇受到審判以後。
4、5章42節,使徒們剛強壯膽的面對公會的審訊以後。
5、6章7節,揀選第一批的執事以後。
6、8章4節,司提反殉道和掃羅迫害信徒以後。
為了更清楚明白這些概要陳述的內容和目的,我們詳細來看在耶路撒冷發生的其中一個事件。*
例如使徒行傳第5章42節,路加以這樣的話語總結教會的得勝和行動:
他們就每日在殿裡、在家裡、不住的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使徒行傳第5章42節)
路加在使徒行傳裡就是一再使用這樣的概要陳述,以此凸顯不同階段裡福音的得勝和教會的增長。*路加也以類似的筆法強調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地區所發生的事件:
1. 使徒行傳8章25節,使徒們在撒瑪利亞的服事以後,
2. 使徒行傳8章40節,埃提阿伯的太監受洗之後,
3. 使徒行傳9章31節,掃羅歸主以後。
路加也以類似的筆法強調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地區所發生的事件:
4. 使徒行傳8章25節,使徒們在撒瑪利亞的服事以後,
5. 使徒行傳8章40節,埃提阿伯的太監受洗之後,
6. 使徒行傳9章31節,掃羅歸主以後。
路加在使徒行傳12章24節也評論福音傳到腓尼基,居比路,和敘利亞的安提阿等地區。
使徒行傳15章35節,路加也以概要陳述的筆法,總結性的描述福音在居比路,弗呂家,和加拉太地區的情況。路加也概要性的結論福音在亞西亞,馬其頓和亞該亞的發展狀況:
1. 使徒行傳16章5節,保羅和西拉教導那些年輕的信徒之後,
2. 使徒行傳19章20節,保羅在以弗所的服事之後。
路加在書卷末了總結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羅馬,那可能是歸納最完全的概要陳述了。*
使徒行傳第28章30到31節,路加這麼寫著:
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裡,住了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都接待,並且放膽地傳講上帝的國,教導有關主耶穌基督的事,沒有受到甚麼禁止。(使徒行傳第28章30-31節)[新譯本]
我們已經探討了路加如何用概要陳述的筆法,讓他的讀者們注意到他所寫的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現在要來看從這些概要陳述之間浮現出的教會增長模式。
教會增長
路加描述教會增長的時候,通常會提到兩組動態力量。一方面,他會描述教會內部的內在增長和張力狀態,另一方面,他也提到來自教會外的外在增長和抵擋反對。我們在本課稍後會仔細說明這個模式,現在只是先簡單解釋一下這些詞語的意思。
我們講內在增長,指的是福音在基督徒族群裡的正面效應。我們或者可以說這是一種質量的增長,也就是信徒個別和教會整體屬靈生命的成長成熟。我們用張力狀態這個詞語,指的是教會裡發生的問題,疑難,爭論,和掙扎等。使徒行傳裡,路加不時的描述內在增長和張力狀態彼此之間的關係,內在增長導致張力狀態,而有張力的狀況又會導致內在的增長。
路加描述的教會增長結構模式裡的第二組動態力量是外在增長和抵擋反對。所謂的外在增長,我們指的是教會增添新的成員,這是屬於數量的增長。抵擋反對指的是教會和不信的群眾彼此之間常衍生的衝突,因為不信的人常以拒絕的心態看待福音。而在使徒行傳裡,這兩者之間也有其相互關係。外在增長有時會引發敵對逼迫,但是敵對有時也促進教會的外在增長。
除此以外,路加也常描述這兩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內在增長和張力狀態為一方,而外在增長和抵擋反對為另一方。換句話說,路加通常會指出,內在增長和張力導致外在增長和敵對,而因著外在增長和敵對又會引起內在增長和張力。在本課稍後,我們會看到這樣的教會增長模式在使徒行傳裡一再發生,以致於形成了本書的一個重要骨幹或架構。
路加在全本使徒行傳裡所做的一些概要結論,說明書裡的每個重要部份講的都因著初代教會的見證,使得福音得到不斷的擴展。我們可以想像這些評論對於讀這卷書的提阿非羅和其他讀者們的影響,它們應該會鼓舞各處的信徒們,使他們明白,不管遭遇到多大的張力或是多強的對抗,上帝總是藉著福音施展作為,促使祂的教會內外部分都得以增長。這些評論也會影響初代的基督徒以這樣的觀點來讀所有的歷史,並且堅固他們的心志。同時向他們保證,如果他們能繼續忠心為主作見證,那麼在他們的時代,不管遇見多少內外在的問題,他們也能夠看到福音更廣泛的傳播。
我們已經討論了路加使用的修辭策略所包含的幾個方面,現在要來看本課的第二個主題,就是使徒行傳的內容。雖然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扼要的討論這本書的內容,不過在此我們要著重的是路加如何描述教會的發展乃是上帝國度在地上的部份實現。
路加寫的兩卷書,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清楚的敘述耶穌藉著福音的傳講,把上帝的國度帶到地上並使之得以開始建造。在他的福音書裡,路加描述耶穌基督在地上服事期間,祂為上帝國度所立下的根基。在使徒行傳裡,路加描述耶穌基督如何將聖靈大大地澆灌下來,讓眾使徒和教會得著能力,在此根基上繼續上帝國度的建造工作。由此看來,在路加的兩本著作中,上帝的國度乃是貫穿始終的主題故事。因此我們在探討使徒行傳的內容時,我們要特別注意上帝的國度如何持續地在使徒們的帶領之下,不斷地向內外擴展。
使徒行傳第1章8節,耶穌授權差派使徒們,指示他們要成為祂的見證,傳揚福音,從耶路撒冷開始,持續傳到世界其它地方。使徒行傳第1章8節,耶穌如此對使徒們說道: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第1章8節)
耶穌在此列出教會為福音作見證的地域性策略。從聖靈領受能力以後,使徒們首先是在耶路撒冷作見證,接著把福音傳到猶太和撒瑪利亞,最後是傳到地極,把上帝的國度擴展到他們腳蹤所到之處。
許多學者都注意到路加寫使徒行傳的時候,其內容組合是環繞著耶穌這個傳福音的地理策略,因此我們查考這卷書的時候,也是順著這個模式。我們首先要看使徒行傳第1章1節到第8章4節,路加如何描述福音在耶路撒冷的擴展;其次,我們要看從第8章5節到第9章31節,上帝國度在猶太和撒瑪利亞的擴展;然後是第9章32節到第28章31節,教會如何把福音傳到地極。因為第三個部份特別長,所以我們對這個部份也特別注重。我們要按照先前提到的路加寫作時的概要陳述,把這個部份分為四個增長階段,首先是第9章32節到第12章25節,福音傳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其次是第13章1節到第15章35節,塞浦路斯,弗呂家,和加拉太;第三階段是第15章36節到第21章16節,亞西亞,馬其頓,和亞該亞;第四階段是第21章17節到第28章31節,福音一直傳到羅馬。
我們要更深入的探討這每一個部份,所注意的焦點就是先前提到的內在增長和張力狀態與外在增長和抵擋反對的這個模式。讓我們先來看使徒行傳第1章1節到第8章4節,上帝的國度如何因著使徒們為福音作見證,而得以在耶路撒冷被建造。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是舊約裡上帝特別選召的國家——以色列國的首都。路加的敘述以耶路撒冷起始,乃是因為它在整個舊約裡上帝的國度,以及在耶穌的服事中所扮演的中心位置。除此以外,路加也在使徒行傳其它不少地方提到在耶路撒冷所發生的事情,以此顯示即使使徒們不斷把福音傳揚到新的地區,他們的事工仍是根植於這個特別的城市。
路加用四段敘述,報導上帝的國度因著福音在耶路撒冷傳開而擴展:第一,使徒行傳第1和第2章,等候和聖靈的澆灌;第二,使徒行傳第3和第4章,彼得在聖殿的講道和隨後而來的逼迫;第三,使徒行傳第5章,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事件以及隨後的逼迫;第四,使徒行傳第6章1節到第8章4節,選立執事和接續而來的逼迫。當然整卷使徒行傳用28章記載了許多的事跡,時間有限,我們不可能一一提到,因此只能概略探討路加是用那些敘述說明教會的內在增長和張力狀態,與外在增長和抵擋反對的模式。
路加敘述教會的內在增長顯明於發生在耶路撒冷的一些廣為人知的重要事件裡:使徒行傳第1章, 使徒們接受差派;使徒行傳第2章,五旬節時聖靈的澆灌;*使徒行傳第2和4章,教會彼此在財務上的分擔扶持;* 使徒行傳第3、4、5章,耶路撒冷的神跡奇事,特別是彼得所行的;*使徒行傳第5章,上帝對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審判 ,令人畏懼;使徒行傳第6章,教會設立執事制度。*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在基督徒族群裡發生的一些張力狀態:使徒行傳第1章,使徒們要決定誰可以成為第12位使徒;使徒行傳第5章,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為他們所捐的銀錢撒謊;使徒行傳第6章,對講希臘話的寡婦有不公平的對待。
除此之外,路加記載福音在耶路撒冷的傳佈也是循著外在增長和敵對逼迫的模式。例如使徒行傳第2章,五旬節那天,教會增添了三千多人;使徒行傳第4章,約翰和彼得被拘押以後,教會的成員增長到五千人左右;使徒行傳第6章,許多猶太祭司也加入教會。
即使教會人數增長,但就如我們先前所說的,外在的增長也帶來不信的人對教會強烈的敵視和反對,例如:使徒行傳第5章,彼得和約翰被逮捕和鞭打;使徒行傳第7章,司提反的殉道;使徒行傳第8章,耶路撒冷的教會受逼迫,信徒分散各處。
我們可能認為內在的張力狀態和外在的敵對會阻擋耶路撒冷教會的成長。但是在聖靈的能力之下,情況反而相反。福音的傳揚繼續強有力的開展,至終無人可以遏制。
猶太和撒瑪利亞
使徒行傳第8章5節到第9章31節,是使徒行傳的第二個主要部份,著重於福音傳到猶太和撒瑪利亞地區。猶太和撒瑪利亞這兩個區域約略等同於舊約上帝所給以色列的應許之地的南北區。耶穌本人在升天之前,也曾在這些地方服事過。路加對福音傳到猶太和撒瑪利亞的記載,可以分成兩個主軸:首先是使徒行傳第8章5到40節,腓利的事奉,以及使徒行傳第9章1到31節,保羅的歸主。
一方面,這些故事讓我們注意到教會的內在增長,這持續的增長可見於以下幾個例子:使徒行傳第8章,新的信徒繼續被聖靈充滿;使徒行傳第9章,掃羅在信主以後,成為一個使徒。
同時也因著這些事件,教會內部關係也越來越緊張。例如:使徒行傳第8章,教會裡有人質疑,因為有些信徒還沒有領受聖靈。使徒行傳第8章,行邪術的西門想用錢向使徒們購買聖靈的能力。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外在的增長和敵對也繼續增強。猶太和撒瑪利亞的教會因著這些事件而人數持續增長:使徒行傳第8章,許多人因著腓利傳福音的事奉而歸信主基督;使徒行傳第9章,掃羅的信主。
雖然如此,這些增長並非是在沒有不信之人的反對之下發生的。例如:使徒行傳第9章,掃羅在信主之前,逼迫信徒。使徒行傳第9章,在掃羅信主以後,有些猶太人企圖謀殺掃羅。
我們再次看到這些內在的緊張和外在的敵對至終仍然沒有阻撓教會;聖靈反而利用這些挑戰,促進教會的長大成熟和數量的增加。
直到地極
使徒行傳內容的第三個主要部份,是描述福音的傳揚如何擴展到應許之地以外,逐漸達到那時所知的地極之處。我們先前已經說過,對這個部份會有更詳細的討論;我們先來看使徒行傳第9章32節到第12章25節,福音逐漸傳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
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
這一段重要的記載顯示福音初次傳到猶太和撒瑪利亞地區以外,進入鄰近的外邦人區域,例如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在這個部份,我們讀到彼得在呂大和約帕的宣道事奉,那是記載在使徒行傳第9章32到43節;第9章1節到第11章12節,則是講到彼得在該撒利亞對外邦人哥尼流的服事;以及第11章13到18節,福音傳到敘利亞的安提阿;還有第12章1到25節,彼得從耶路撒冷的監獄被神奇的救出來。
但是內在增長和張力狀態的模式也依然持續著。路加記載了一些內在增長的例子:使徒行傳第10章,外邦人被帶入教會。使徒行傳第12章,教會因著彼得從監獄被神奇的救出來而大受鼓舞。
當然這些事件也帶來有張力的狀態。例如使徒行傳第11章,許多猶太信徒遲疑,不願接納外邦信徒進入教會裡;使徒行傳第11章,許多猶太信徒不願 放寬舊約裡的一些食物禁戒。
在這個部份,路加也強調外在的增長和敵對勢力,例如他記載了幾個外在增長的例子:使徒行傳第10章,哥尼流和許多外邦人的歸主;使徒行傳第11章,巴拿巴和其他信徒在安提阿成功的宣道事奉。
然而,這樣的增長也免不了外在的敵對仇視:使徒行傳第12章,這樣的逼迫包括雅各被殺;還有使徒行傳第12章,彼得的下監。
儘管有這些內在的張力和外在的敵對,福音仍然不受遏止的繼續傳開。聖靈繼續祝福教會出去傳揚福音和培訓門徒。祂制止教會裡的族群分裂和壓逼,甚至以神奇的方式,把彼得從監獄裡救出來。不管前行路上有多少阻礙,福音仍然繼續的傳開。
塞浦路斯,弗呂家,和加拉太
使徒行傳第13章1節到15章35節,路加轉到第四個主要部份,福音傳到塞浦路斯,弗呂家,和加拉太。在這個部份,我們看到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撒瑪利亞,一直延伸到東邊的小亞細亞。我們要把這一段分成兩個主要部份:使徒行傳第13章1節到第14章28節,保羅的首次宣道之旅;以及第15章1到35節,耶路撒冷的會議。
路加在這個段落的描述,繼續反映出他的教會內在增長和張力狀態的模式,他提出的教會增長的例子有:使徒行傳第14章,保羅堅固加拉太地區的一些教會。使徒行傳第15章,耶路撒冷的會議決定不要求歸信基督的外邦人行割禮。
但是路加同時也提到教會內部的張力狀態,特別是關乎信主的外邦人該守的禮儀規矩問題:使徒行傳第15章談到,因著割禮以及傳統猶太人嚴格的飲食禁戒,導致信主的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有看法不同的緊張情況。
至於外在的增長和敵對,路加提到了不少例子:使徒行傳第14章,保羅的第一次宣道之旅,使得教會大有增長。然而,外在的增長自然也帶來強烈的敵對和逼迫:使徒行傳第14章記載,保羅和巴拿巴屢次受到不信的猶太人的拒絕,尤其是在路司得,以哥念,和安提阿地區。即使如此,聖靈仍然感動教會繼續向前,並且征服他們前進道路上的每個障礙。福音以勢不可擋的影響力繼續成就上帝的旨意。
亞西亞,馬其頓和亞該亞
使徒行傳第15章36節到第21章16節是這卷書的第五大部分,描述福音的見證如何延伸到羅馬的行省亞西亞,馬其頓和亞該亞。這個部份主要是描述保羅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宣道之旅,那時保羅旅行到小亞細亞的東邊,就如他先前所走的路線;然後他轉到小亞細亞西邊的亞西亞省,航過愛琴海,到達現今是希臘的馬其頓和亞該亞的許多城市。
使徒行傳第15章36節到第18章22節記載保羅的第二次宣道之旅,使徒行傳第18章23節到第21章16節,則是記載他的第三次宣道旅程。到此我們應該已經非常熟悉路加採取的模式,這幾章都強調教會的內在增長和關係張力,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教會增長的例子:使徒行傳第18章,亞居拉和百基拉對亞波羅的教導;使徒行傳第19章,保羅在以弗所的猶太會堂和推喇奴的學房傳道教導眾人。
自然,內在的增長無可避免帶來緊張的情況:使徒行傳第15章,保羅和巴拿巴因著馬可而起的爭執,導致兩人因此分開。使徒行傳第20章,保羅勸勉警告教會,要防備那些有邪惡意圖的教會領袖。
我們在這部份也看到教會的外在增長。例如我們看到保羅在這後兩次的宣道之旅帶領了許多人信主,也建立了一些教會。這些事實記載在使徒行傳第15章到21章。我們也看到了外在的敵對,例如:使徒行傳第17章和21章,憤怒的暴徒想要殺死保羅。使徒行傳第17章和20章,激進的猶太教徒,在各個城市跟蹤保羅。再一次,路加的敘述顯示福音帶著果效傳遍世界各地。內在的緊張和外在的抵擋是常有的艱難,但是它們都無法遏制福音在聖靈大能驅動下繼續擴展。
羅馬
使徒行傳第21章17節到第28章31節,在這最後一個的主要部分,路加的敘述著重於福音傳到羅馬地區。這個部分的焦點是保羅從耶路撒冷啟程,接續的被捕,囚禁,然後被遞解轉送到羅馬。我們可以把這些記載大致分為四個段:使徒行傳第21章17節到第23章11節,保羅在耶路撒冷最後的見證;第23章12節到第26章32節,保羅被囚禁;第27章1節到第28章14節,保羅到羅馬的艱難旅程;以及第28章15到31節,保羅在羅馬為福音作的見證。
我們可以預期的,在這幾章裡依然能看到教會的內在增長和張力情況。一些關乎內在增長的例子有:使徒行傳第21章,耶路撒冷的猶太信徒們聽到許多外邦人歸信基督,他們非常的歡喜;使徒行傳第22章,保羅和其他的人為著福音的傳揚, 甘願受苦,甚至喪命。
但是內在的增長也免不了帶來緊張情況:使徒行傳第21章,有人謠傳保羅教導猶太信徒,要他們放棄祖先的傳統;使徒行傳第21章,保羅的出現,使得耶路撒冷教會的氣氛緊張。
教會外在的增長和敵對也繼續存在。路加敘述教會在這個階段外在有極其明顯的增長,例如:使徒行傳第23 ,24 ,25 ,26 和28章,保羅能夠將福音傳給許多高階層的官員。使徒行傳第28章,他在羅馬繼續傳道,無人阻止。隨著增長而來的是外在的敵對,例如:使徒行傳第24章,保羅被羅馬政府逮捕,監禁四年;使徒行傳第28章,保羅在羅馬被監禁。
使徒行傳的每個主要部份都證明基督恩惠、信實的福音見證沒有落空。聖靈按著應許給予教會能力,把福音從源地耶路撒冷帶到統治西方世界的羅馬帝國的首府。儘管教會承受許多內在外在的艱難辛苦,但是在把上帝的國度傳到地極的行動過程中,不可遏止的福音仍然使得教會在靈命成熟和數量加增上都得以成長。
我們已經探討了使徒行傳的修辭策略和它的內容,現在要來思考第三個主題,就是現今的應用。我們要把使徒行傳的真理應用於現今時代時,需要先考慮那些重要的因素﹖就這個主題的探討,我們首先著重的是使徒行傳的文體特質,就是它的一些主要的寫作特徵;其次,我們要談到介於第一世紀和現今時代之間的不連貫狀況 ,如何影響這卷書的現今應用;第三,我們要強調介於第一世紀和現今時代之間的連貫性,使得我們可以把書裡的原本含意應用於我們現今的生活裡。讓我們先來探討使徒行傳的文體特質。
文體特質
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傳達它們的思想看法。我們看到聖經裡有許多形式不同的文學作品,例如歷史敘述,詩歌,講論,比喻,箴言和律法等等;這每一個體裁各以不同方式寫出來。因此我們若是要瞭解使徒行傳這卷書,必須要考慮到它是何種文學作品,而且它以怎樣的方式表達其中的觀念看法。
就文學觀點而言,使徒行傳的確有許多可說的要點,時間有限,我們只能挑出其中最明顯的三個。第一,路加對於他所要報導的,是有其選擇性的;第二,他以段落組合來構成書卷的內容;第三,他以含蓄性的筆法傳達許多他的教導。讓我們先來看使徒行傳裡那些選擇性的報導題材。
選擇性
每個歷史學家就其史實敘述都有各自的選擇。每個時代發生的事件,牽涉的人物那麼多,要無遺漏的詳細報導出來是不可能的。使徒行傳涵蓋的時間是從耶穌升天到保羅在羅馬被囚禁,歷時約三、四十年。在那段時間裡,教會發生了不少重大事件,多到難以數的清楚;然而路加只用了短短的28章敘述那段歷史。因此我們知道就所發生的事跡,他必然只報導出一小部份而已。然而他是怎麼取捨﹖決定那些該報導﹖那些可以略去﹖路加乃是受聖靈的引導,選擇那些重要的歷史片段,讓他的讀者們瞭解耶穌藉著使徒們所作的工作,也使得他們能依從使徒們的一些重要教導。
因此在我們要把使徒行傳的教導應用於現今時代時,有兩件事我們必須考慮。一方面,我們不要誤以為路加的報導涵蓋了我們想知道的,那段教會歷史的所有事件。有許多問題是他略過而沒有回答的,因此我們不能把現今所遇見的一切問題都想要在使徒行傳裡找到答案。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記住,使徒行傳裡的每個敘述都是要達到路加設定的兩個目標。因此,我們讀使徒行傳的時候,要看那些事件如何幫助路加導向他的目標,我們應該不斷問諸如此類的問題:這個記載教給我初代教會的什麼情況﹖我可以從其中學到哪些教義﹖
段落組合
除了它的選擇性,使徒行傳的體裁也是段落式的。也就是說,使徒行傳是把搜集來的簡短的故事和記錄,有次序的加以編排。我們讀使徒行傳的時候,要留心它的每個敘述都是路加整體寫作策略和信息的一部份。路加要教導提阿非羅認識在基督裡上帝國度的這個福音信息,因此他所選擇的故事與此多少都有關聯。我們也要以這個主旨為背景,來讀使徒行傳的每個章節段落。
但是使徒行傳的每個段落記載也是獨特的,各有其較微小的重點,其細節也教導我們明白教會如何藉著傳福音,繼續建造在基督裡的上帝國度。也就是說,當我們讀使徒行傳時,不能只注意路加要達成的整體目標,而忽略他所點出的個別重點。我們對大小的描述都要留心,不只瞭解每個故事段落與整體目標有何關聯,也看到每個故事如何界定出目標裡的一些細節。
除了其選擇性和段落性,就教導的傳達,使徒行傳的書寫方式也是不直接的,而是含蓄的 。
含蓄性
大體來說,新約聖經有兩個主要的文體,敘述性和論述性。論述性文體表現為某種形式的對話,例如書裡某個人物的講話;或是作者直接對讀者說話;例如新約的一些書信主要就是論述性的作品,作者保羅對他的收信人直接講話。當然有些書信也含有某些敘述,甚至還有詩歌或是箴言,不過它們絕大部份的內容是論述性的。我們要講的重點是,論說性文體通常是把它所要教導的,清楚直接的表述出來,當保羅寫一封信要他的讀者們思考或作某些事情時,他乃是把他的心意直接表明。
而在另一方面,四福音書主要是敘述性文體,在使徒行傳更是如此。敘述性文體講述一個故事,而以比較不直接的方式帶出它所要教導的。當然在四福音書和使徒行傳裡也有論述性的文體,特別是見於幾個重要人物的講論,但這幾卷書主要還是敘述性寫法。論述性的文章是明確直接的顯示所要教導的,然而敘述性文體則是用含蓄隱約的方式,讓讀者們從敘述的內容推論出它所要教導的。敘述文章用這樣婉轉含蓄的寫作方式,讓讀者們從人物的心態,行動,和說話去導出故事所要教導的重點,以此學習到那些是討上帝喜悅的行為思想,應該實踐於自己生活中,而避免那些與上帝旨意相背逆的言語舉止。
我們可以這麼來說,使徒行傳絕大部份的敘述好像只是在描述一些事情,發生了這件事,發生了那件事,然後又導致某件事的發生等等。從表明上來看,好像只是一些事件的報導。當然路加有時也會作明確的評論,使我們注意到他記載的那些故事裡一些人和事的重要性,可是多半時候,他只是描述而已,很少評論,甚至根本沒有。即使是這樣,我們知道他的敘述並不只是要報導一些發生的事情,他仍然帶著教導的動機,而用敘述的筆法含蓄的傳達出他要教導的重點。
就這一點,我可以用自己的親身例子來說明。我的女兒年幼時,我們告訴她晚飯前不可以吃巧克力糖。但是有個晚上,她來到飯桌前的時候,唇邊還有巧克力的痕跡。我問她有沒有吃巧克力,她居然睜大眼睛否認:「爸爸,我沒有吃巧克力﹗」
身為父親,我可以用兩種方式處理這個情況。我可以義正詞嚴的直接指出整個實情,並加以告誡:「你撒謊,我明明看到你臉上有巧克力的痕跡。這下,你可賴不掉了﹗」 或者我可以用婉轉含蓄的敘述性方式,把她抱到我的膝蓋上,對她說:「讓我跟你講個故事。從前有個小女孩,她的爸媽要她不要穿著最好的衣服出去玩耍,可是她偏偏要,結果把衣服搞的髒兮兮的,你覺得這小女孩的行為怎樣﹖」
這樣的故事敘述有它隱含的教訓,它會讓小孩思想:「那個小女孩不聽爸媽的話,引來這樣的結果,真是糟糕﹗」 敘述性文體令人欣賞折服之處,在於它能夠隱約含蓄的傳達出重要的教導。一個構思良好的故事能夠把聽眾帶入故事情況裡,讓他身歷其境的思考,也讓他不會以防禦抗拒的心態面對教訓;故事敘述使得它的聽眾更願意受教。
使徒行傳有百分之七十的內容是以敘述性筆法寫成,在這些章節裡,路加基本上是告訴他的讀者們:「讓我來跟你們講,上帝在初代教會裡所作的事情﹗」 當然他講的故事的確是真有其事,他是用故事敘述的方式,把他的讀者們帶入真實的歷史時空裡,為的是讓他們能夠從他所記載的那些真實事件裡導出一些重要的結論。因此,當我們讀使徒行傳的時候,一定要找出這些隱含的教訓,這是很重要的。
當然,在我們衡量思考聖經的記載,並且把學習的真理應用在我們生活裡一個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看上帝對發生事件的反應,因為祂的話語和作為是絕對無誤的。因此我們可以注意在使徒行傳裡,上帝所肯定和祝福的是那些事情,而祂所譴責和咒詛的又是那些事情。上帝所祝福的必然是美善良好的,祂所譴責咒詛的必然是邪惡的。我們讀使徒行傳,就要留心有那些思想意念,態度行為是討上帝喜悅,並照著遵循;而避免那些與此背逆的行為心態。
除此以外,因為路加用許多筆墨描述初代教會領袖們的言行舉止,我們可以留心注意這些人物,從這些描述去理解路加隱約所要教導的。我們從那些忠信可靠的人物,例如從眾使徒,先知們和教會領袖的言行舉止裡,看到了他們那些美好合宜的舉動和真實生命的見證,由此導出我們適當積極的回應:他們就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榜樣,願意從心裡湧出欽佩和認同,更願意倣傚他們所是所為。
反過來說也是真的。面對使徒行傳裡那些被使徒或教會譴責的人物,我們會看到他們所行的乃是邪惡,以此警戒自己不要傚法他們。當然,使徒行傳裡路加所要教導的絕不只如此。但以上方法給予現今的讀者們一個踏實的基礎,由此學習該怎麼從聖經的記載導出正確的教訓。
瞭解了使徒行傳的文體特質,我們現在來看第一世紀與現今時代的[不連貫] 如何地影響我們應用使徒行傳的教導。
不連貫
我們讀聖經時,常要記住的一點是,聖經雖是為我們而寫,卻不是直接寫給我們的。我們知道使徒行傳直接的原本讀者是提阿非羅和第一世紀的一些群體,因此從某個角度而言,我們讀路加的作品時,好像是隔著一層在讀;整個情況好像是路加對他們述說,而我們只是無意間聽到,並不是路加直接對我們說的。因此,我們理所當然會發現,使徒行傳裡某些教導對我們的意義,絕對不同於它們對提阿非羅和其他原本讀者們的影響。如果我們只是把所讀的照單全收,而不去考慮這些背後許多差異的話,我們經常就會把上帝的話曲解,導致一些有害的誤用。
我們要以兩點來總結路加的時代和我們所處環境之間的中斷、不連貫性:第一,我們生活於不同的時代;第二,從第一世紀以來至今,世界已有許多的變遷,因此我們乃是處於不同的環境,與路加寫書時的背景狀況極為不同。我們先來看我們身處的時代,與使徒行傳原本讀者的時代有什麼不同。
不同的時代
*我們處於不同的時代 ,上帝的國度至今已經大為擴展,超越第一世紀時的狀況。這個事實就導致我們目前所面對的和使徒行傳原先的光景是有所不同。*
有一點很重要,是我們要記住的,使徒行傳的重心人物是使徒,他們是第一世紀時基督授權的見證人。在救贖歷史裡,上帝透過使徒作了許多事,是那個時空所特有的。它們好像是蓋建築物之前的破土,或立下根基,以後就不必再重複這麼作。舉例來說,使徒的存在就獨見於那個時代,下一課我們會看到,以後的時代就不再會有新的使徒存在。首先,因為要能夠資格承擔使徒的職事,那個人必須要親眼見過復活的主耶穌;其次,他必定是由上帝親自指定成為使徒的。因此我們可以說,使徒行傳教導我們要尊重和順服教會的領袖們,可是現今我們當中並沒有使徒的存在,所以我們最能作到的,就是順服新約聖經裡使徒所寫的見證。
可惜的是有許多基督徒團體卻以使徒行傳的記載為生活榜樣,認為世時代代的基督徒都應該完全傚法。例如使徒行傳第2章1到4節教導,五旬節那天聖靈以奇妙顯著的方式澆灌下來,那些領受聖靈的人開始以不同的語言和鄉談宣講上帝的福音。這是聖靈初次澆灌時所發生的獨特事件,為的是讓使徒們和當時的信徒得著能力,得以服事基督。使徒行傳裡也記載一些類似的事件,但都是使徒們服事的結果。使徒行傳一貫教導的是,每個信徒要領受聖靈,為的是內心被上帝更新改變,成為祂的見證。使徒行傳並沒有持續強調領受聖靈應該要有怎樣的外在表現。但是現今有些教會仍然堅持,領受聖靈以後必須伴隨著以不同語言或方言來宣講福音。雖然其意頗善,但基督徒如果不瞭解第一世紀和現今乃是不同的時代,他們常會以不合宜的方式,硬是要把使徒行傳的教導全然應用於現今的教會裡。
不同的環境
我們和使徒行傳原先的讀者們處於不同的時代,除了這點以外,我們也處於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習俗。使徒行傳所有的事跡都發生於第一世紀,路加所記載的許多事情因此也是受限於當時的文化和歷史狀況。
只是歷世歷代有些基督徒團體為了忠於使徒行傳的教導,極力要恢復第一世紀時教會運作的方式。例如使徒行傳第5章42節提到教會在各人的家中聚會,因此有些基督徒就認為現今的教會應該在各人家中聚會,而不是到禮拜堂去。又如使徒行傳第6章1節講到耶路撒冷的教會供應膳食給寡婦們,有些基督徒因此就堅持每個教會在其事工裡也一定要包括對寡婦的膳食供應。當然教會在各人家中聚會或照顧寡婦的膳食需要並沒什麼不對,不過我們還是要認清,第一世紀的教會這樣運作乃是受制於當時的環境,好比說因著外在的逼迫使得他們必須在各人的家裡聚會;現今在世界各地,如果沒什麼外在逼迫,教會也無需在各人家裡聚會。如果景況類似,我們按著聖經的原則,仿照他們所行的,那是合宜的;如果景況不同,我們也可以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應用聖經的原則。
事實上,在使徒行傳裡我們也看到對同一個聖經原則,卻有不同的應用方式例如使徒行傳第2章44到45節,路加描述耶路撒冷的教會成員凡物公用。但是在使徒行傳其它地方我們也看到使徒保羅所建立的許多教會是在富有的人或城市領袖的家裡聚會,章節裡並沒有提到他們是共同生活,資源共用,也沒有評論那種方式才是對的。從一開始,教會就認清對於同一個聖經原則,必須依著當時的環境狀況而有不同的應用,那才是合宜的;因此我們也應該思考適合的應用方式,而不是一味死板的倣傚而已。
我們已經談過了使徒行傳的文體特質,也約略談到路加所處的時代與現今的不連貫,現在要來看這兩個時代之間一些重要的連貫性 。
連貫
就這兩個時代的基督徒,彼此之間的連結,我們可以說,都是敬拜同樣三一真神,祂以聖父,聖子,聖靈的位格存在;我們有同樣的目標,就是建造上帝在基督裡的國度;有同樣的福音,就是要我們以信心,悔改和順服去領受的,上帝救贖世人的信息。讓我們先來看我們和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一樣,相信同樣的上帝。
同樣的上帝
路加所記載的救贖歷史,提醒我們所服事和見證的主耶穌基督,也就是使徒和初代教會所服事的那一位。每個基督徒都是從那第一世紀就存在的聖靈得著能力。我們也是遵從和榮耀同一位聖父。我們所敬拜的三一真神是沒有改變的。
上帝在第一世紀時藉著福音行了許多奇妙大事,祂至今仍是如此行。如果你在個人的生活中,或是你的教會或宗派裡覺得上帝好像離我們很遠,那情況就有些不對勁了。如果我們沒看到上帝仍然在工作,使救恩臨到失喪的人,繼續在建造教會,那我們就應該悔改,憑信心轉向上帝,祈求上帝繼續在我們生活和教會裡行使祂在歷世歷代所行的救贖大工。
除了敬拜同樣的上帝,現今的基督徒與使徒行傳裡的教會也有同樣的目標。
同樣的目標
在使徒行傳裡,上帝的旨意是藉著使徒們建造祂在基督裡的國度。使徒們藉著牧養教會,傳福音使教會增長來達成這個目標。但是他們也知道,要使上帝的國度擴展到全地,不是靠著他們十幾個人在短時間裡就可以完成的,所以他們也全心全力的裝備教會與他們同工,並且在他們過世以後,教會還能繼續達成這樣的使命。我們可以這麼說,耶穌命定使徒們要建造祂的國度,而使徒們也如此命定教會這麼作。
當然,國度建造的工作是直到基督榮耀返回時才會完成。因此現今的教會依舊承續上帝在基督裡的國度建造使命,並且使全世界全人類都俯伏於祂的權柄之下。我們成就這使命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遵循使徒們對於上帝的救恩、倫理生活、敬虔品格、人際關係、宣講福音等等的教導。因為我們若真的敬畏順服基督,就要聽從基督的使徒們帶著權柄的教導和見證。
例如路加極其仔細的記載使徒們以不同的方式,在許多不同的文化和地區擴展上帝的國度。以他們為榜樣,我們現今也可以用類似方式來繼續達成國度建造的目標。雖然現今時代與使徒的時代大有不同,我們因此在運作上要作些調整,但因著我們是順服上帝已命定的使命,而不是追求自己的做事行程,所以雖歷經不同時代,這使命的目標和原則仍是不變。
除了敬拜同樣的上帝,達成同樣的目標,現今的基督徒也和第一世紀的教會一樣,蒙召去宣揚同樣的福音。
同樣的福音
不管世界如何變遷,有件事仍然沒有改變:人類犯罪墮落,背逆上帝, 遠離上帝,急需上帝的救贖。我們需要同樣的救恩,就是在基督裡所賜給我們的,祂能夠赦免我們的罪,帶領我們回到祂的國度。這是使徒們在第一世紀傳講的福音信息,是路加在使徒行傳裡宣揚的福音信息,也是我們現今要領受並且聽從的福音信息。
而且這個信息非常簡明。使徒行傳第16章31節,保羅和西拉告訴腓立比的獄卒: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第16章31節)
這個簡單的信息有著非常深遠的含意,它涵蓋我們個人和整體的每個層面,呼籲我們要被更新改變,成為傳給世人的福音見證。
對歷世歷代的人而言,福音沒有改變,人人都需要為背逆的罪悔改,並且相信基督;人人都需要順服主,參與國度的建造。這個福音從使徒在世的年日傳給世人,直到現今也依然要讓每個人聽到。這個呼召是給猶太人,外邦人,富有的,貧窮的,男的,女的,尊貴的,卑賤的,人人都要順服。它能夠越過各樣的攔阻和抵擋,因為那是全權主治的基督所說的,從聖靈領受能力,為榮耀父神而宣揚的好信息。如同使徒行傳所教導的,官府的審判,緊張敵對都不足以遏止救贖恩典的傳揚和擴展。這也就是為什麼現今的基督徒也要真誠勇敢的,高舉宣揚使徒們所傳講的福音,呼召人要悔改,相信基督,成為上帝國度的忠誠子民。
在這一課裡,我們探討了路加寫使徒行傳的修辭策略,寫作的內容,以及如何把他的教導合宜的應用於現今的時代。這些探討有助於我們去瞭解,接納那些具有權柄的教導,並且在生活中應用出來。
就許多方面而言,使徒行傳好像是連接基督的時代與現今教會時代之間的走廊與橋樑;它解釋了基督的位格,工作和教導是如何為初代教會所領受並且加以實踐應用,同時,它也立下根基,讓現今的基督徒瞭解那些同樣的原則觀念,並且願意將其實踐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因此,我們若是能更深入明白路加寫使徒行傳的目的和方式,就更加能夠幫助我們活著就是要來尊榮和服事我們復活的大君王。
關於IIIM神學教育資源中心
IIIM神學教育資源中心創建於1997年,是一個非營利的基督教機構,致力於「聖道教育,面向全球,免費提供」的使命。 為要滿足當今全球不斷增長的基督徒領袖培訓的需要,我們製作和發行了這套純正的、基於聖經的神學教程,主要面向那些沒有可能通過其它渠道接觸培訓材料的基督徒領袖。通過建立捐賑網絡,IIIM已經有了一套低成本培訓全球基督教傳道人和領袖的方法,採用方便使用的多媒體神學教程,現已有五種語言(英文、西班牙文、俄文、中文和阿拉伯文)。所有的課程都是在本機構寫作,設計和製作,其形式和質量上與本機構於2009年美國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c)在使用動畫和教育 專項上獲得傑出視頻「泰利獎」的兩個作品十分類似。我們的材料採用多種渠道傳遞,包括DVD,文字印刷,網絡視頻,衛星電視,電台和電視。
有關於本事工更多的信息,及其如何參與在其中,敬請登陸我們的網站 www.thirdmill.org.
目錄
如果留心聽父母對他們小孩子說的一些話,就會發現這些父母親經常重複他們所教導的。作父母的為要傳遞重要的觀念給孩子,就要一再地講,才能幫助他們生命成長的健全美好。
同樣的,我們讀使徒行傳這卷書的時候,我們也會很快就發現,路加對一些重要的主題也是一再的講述。這些重複出現的主題貫穿在此卷書中,成為深入理解和認識路加教導的很重要的關鍵。因此我們若是要掌握使徒行傳這卷書的重要性,我們就要十分注意這些一再重複出現的主題。
這是我們「使徒行傳」課程系列的第三課,題目是使徒行傳的「重要主題」。在這一課裡,我們要看路加在記錄初代教會如何不畏艱難的傳揚上帝國度的福音時,他所一再重複述說的三個主題。
在前幾課裡,我們已經概要的提到路加寫使徒行傳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要把福音的震撼性真實地記錄下來。我們看到路加的歷史記載忠實地見證基督如何藉著聖靈繼續祂的福音事工。在這一課裡,我們要對這個目的作更深的探討,就是去查考路加一再講述,並且用來證實此目的的一些主題。
我們要探討從書中一開始就出現,並且縱貫全書的三個主題。我們首先要查考的主題是聖靈,祂賜給教會能力,得以擴展基督的國度;我們要著重的第二個主題是使徒,基督呼召他們去為祂作見證,並且授權給他們,去帶領和服事基督的教會;第三個主題是教會,使徒們建立教會,為的是確保在日後的世代,福音和上帝的國度可以繼續的傳揚擴展。讓我們先來看聖靈和祂在使徒行傳裡扮演的角色。
使徒行傳記載和展示了豐富的聖靈神學。它描述聖靈賜給教會能力,讓教會成員能活出更新的生命並且向世人傳揚福音。它也記載聖靈行了許許多多的神跡奇事來證實眾使徒和初代教會領袖們的事工和信息。它也見證了聖靈如何給予基督徒巨大的勇氣,使他們得以面對抵擋和逼迫。總而言之,使徒行傳描述了因著聖靈的能力,使得福音廣泛的傳播,上帝國度不斷的擴展;同時,祂也給予信徒們能力,使他們得以活出敬虔的生命。
使徒行傳裡,聖靈以不同的方式運作,我們要仔細探討的是祂在三個時期裡對教會的影響。我們要查看的第一個階段是五旬節之前的聖靈;第二個階段是五旬節當天,在耶路撒冷,聖靈的澆灌;第三個階段是五旬節之後,聖靈的工作。讓我們先來看使徒行傳怎麼描述五旬節之前的聖靈。
五旬節之前
使徒行傳1章3到11節,路加記載耶穌從祂復活到升天之前,有四十天的時間教導祂的使徒們。使徒行傳1章3節,我們讀到:
[耶穌] 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講說上帝國的事。(使徒行傳1章3節)
我們會看到,耶穌關於上帝的國的教導裡有個重點,那就是聖靈很快的會以特殊的方式向使徒們顯現。
就耶穌對五旬節之前關乎聖靈的教導,我們要著重其中的兩點:首先,我們要察看聖靈將要來到的時機;其次,我們要看祂來到的目的。讓我們先來探討耶穌對於聖靈來臨時機的教導。
時機
使徒行傳1章4到8節,耶穌這麼說道:
「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使徒們]問耶穌說:「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耶穌對他們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章4-8節)
注意當耶穌宣告他們即將領受聖靈洗的時候,使徒們卻問耶穌,祂是否很快就要復興以色列國了。現今許多讀者可能不熟悉什麼是復興以色列國,因此我們需要對這個觀念加以解釋。
舊約的先知預告,因著以色列和猶大國罪惡重大,上帝會把他們逐出應許之地,受制於外族暴君的統治。根據舊約的預言,猶太人相信日後上帝會差遣彌賽亞來,挽回祂的子民,赦免他們的罪,帶領他們回到應許之地,在那裡治理他們。身為大衛的後裔,彌賽亞會成為以色列和猶大國的君王,把應許之地變成上帝國度在地上的中心,在那裡,上帝的子民要享有永遠的福樂。到第一世紀為止,以色列民已經受苦受難了好幾百年,極其盼望政治性的彌賽亞來復興以色列國。因此當使徒們知道耶穌即將要回到天上去,他們就希望祂能在離去之前實現舊約的預言;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問到關於以色列國的復興。但是耶穌卻教導說對以色列國政治上的復興,乃是一個錯誤的期盼。上帝的心意是要他們把福音傳遍全世界,然後基督榮耀的再來,那才是舊約預言的實現。
但是當耶穌提到他們要受聖靈洗的時候,使徒們為什麼會回問關於以色列國的復興呢﹖那是因為他們心裡在想的是舊約的預言。舊約先知們多次宣告當審判結束時,上帝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將祂的靈澆灌下來。
以賽亞書44章 3到4 節,先知以賽亞如此講到上帝的靈:
我要將水澆灌口渴的人,將河澆灌乾旱之地。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的後裔,將我的福澆灌你的子孫。他們要發生在草中,像溪水旁的柳樹。(以賽亞書44章3-4節)
以賽亞在此提到復興,講到上帝要將祂的靈澆灌於地。
舊約的先知們宣告說在彌賽亞來臨之前,以色列民乃是活在猶太拉比所謂的罪惡、敗壞、死亡的現今世代裡。他們預告當彌賽亞來的時候,祂會開啟一個新的世代,就是將來世代,那時上帝的仇敵受到審判,祂的子民卻至終得到永恆的祝福。舊約先知沒有講到這種世代之間的轉變需要多少時間,但多數的猶太拉比都期待是轉瞬之間就會完成。
相對於他們所期盼的,耶穌解釋上帝的國是以漸進的方式,逐漸擴展到世界各地。上帝國度榮耀的轉變是有不同的階段,不是瞬間即成。來世或將來的世代已因耶穌在地上的事工而開啟了,並且當基督在天上掌權,而上帝的國藉著福音的傳播擴展時,它也一直持續下去,直到耶穌再來的日子,罪惡的今世或現今的世代才完全了結,而彌賽亞的國度那時才全然成就。
對於上帝國的這個展望,說明了耶穌為什麼會對使徒們有那樣的回應。聖靈即將降臨,澆灌於教會,但這不表示一切都快要全然實現。國度因耶穌的到來而開創,但是在祂從天返回之前,聖靈的祝福和同在會裝備教會,幫助教會繼續處於這個罪惡的世界裡。
我們先記住聖靈到來的時機,接著來看祂到來的目的。
目的
我們再次來看使徒行傳1章8節,耶穌對使徒所說的:
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章8節)
耶穌用這些話引導使徒們,以新的角度去思想聖靈的洗。聖靈降臨,不是要把國度推到終極的成全階段,而是要讓使徒們得著能力,可以成為基督敬虔忠實的見證。讓我們就耶穌所說的,從兩個層面來探討聖靈的事工,那就是能力以及合上帝心意的見證。
首先,耶穌告訴使徒們,他們會因著聖靈的洗而領受能力。聖靈與能力相聯,是舊約經常提到的,被翻譯為上帝的靈的這個希伯來詞語~yhiel{a/ x:Wr ,它的意思就是強大的風勢,力量,或是上帝的能力。在舊約裡,通常上帝的靈若是在地上強力運作,為的是要讓上帝的旨意成就。
聖靈的能力也常以令人驚歎的戲劇性方式,彰顯於上帝子民的生活中。例如士師記14和15章,上帝的靈臨到參孫,讓他得以展現超乎常人的體能,打敗非利士人,讓以色列人得勝。
除了聖靈的能力,耶穌也提到聖靈要裝備使徒們,成為合上帝心意的見證人。這樣的關聯性也顯現於舊約裡,有好幾次,上帝的靈給予上帝子民能力,使他們能夠帶著能力,勇敢的為上帝傳講祂的信息。例如彌迦書3章8節,就有這樣的敘述:
至於我,我藉耶和華的靈,滿有力量……(彌迦書3章8節)
在這段話裡,彌迦解釋,即使他面對假先知的抵擋,可是上帝的靈卻讓他能夠勇敢的宣講真理。
因此當耶穌告訴使徒們,祂要用聖靈為他們施洗,使他們得著能力,作祂的見證,祂的意思是上帝的靈會在他們生命中運作,如同祂在舊約時代所作的。聖靈會以大能的作為印證使徒們宣講的真理信息,祂也會在他們面對人們的抵擋時,給他們合宜的話語。當然,聖靈的這些作為的確在使徒行傳裡一再的出現。
我們已經探討了路加所敘述的五旬節之前的聖靈,現在要來看五旬節當天當教會聚集在耶路撒冷時,聖靈的澆灌。
五旬節當天
使徒行傳2章1到4節,記載聖靈如此的澆灌教會:
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使徒行傳2章1-4節)
我們要以三個主要方面來探討這個事件的重要性。首先,我們要瞭解五旬節的意義;其次,我們要探究說起別國的話的這個現象;第三,我們要討論這些事件的結果。讓我們先來看五旬節的意義。
意義
五旬節是以色列曆法裡一個重要的節慶,它與逾越節有密切的關聯。根據出埃及記12章和利未記23章,逾越節是以色列人紀念他們從埃及地被解救出來,那是十災裡最後一災的前一夜,上帝擊殺埃及人的長子,卻越過信靠祂的以色列人的家門。逾越節的慶典提醒猶太人,上帝如何把他們從為奴的埃及地解救釋放出來。
五旬節是逾越節之後的第五十天,也是農作物初次收成的時候,原先以色列人以此歡慶上帝在應許之地供應他們的需要,他們帶著初熟的穀物為感謝祭獻予上帝,期待一年裡其他的農作物都有豐收。
除此之外,到了新約形成時期,猶太人慶祝五旬節的時候,也紀念上帝把律法頒給摩西。聖靈在這個節日澆灌初代教會,因此格外有其意義,因為它使人們想起先知耶利米所宣告的盼望。
耶利米書31章31到33節,先知這麼寫著: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耶利米書31章31-33節)
把上帝的律法寫在心上,乃是聖靈的作為,這是舊約的應許,而在新約裡得以實現。
依循著這個舊約的應許,使徒行傳2章,五旬節那天,聖靈的澆灌對基督的教會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耶穌受死被釘在十字架是發生於逾越節的時候,祂象徵著最後被殺的逾越節羔羊,把上帝的子民永久的從罪惡和死亡的奴役裡解救出來。
哥林多前書5章7節,保羅這麼寫著:
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哥林多前書5章7節)
由此看來,聖靈在五旬節那天澆灌下來也不足為奇了。五旬節時人們注重的是作物的豐收,聖靈的降臨如同永恆救贖裡生命初熟的果子。祂在那個五旬節臨到基督徒,顯明教會也因此領受上帝所應許的,把祂的律法寫在他們的心裡,以此裝備教會,成為祂勇敢的見證者。羅馬書8章23節,保羅說基督徒有
聖靈初結(的)果子(羅馬書8章23節)
當路加記載聖靈澆灌的事件時,他要強調的是這事與五旬節的關聯,以此來表明所發生事件的巨大意義。這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事件,也不僅僅是許多神跡奇事中的一個。五旬節時聖靈降臨,開始了救贖恩典帶來的大豐收,上帝的子民內心要被更新,得以建造上帝的彌賽亞國度。
我們已經瞭解五旬節那天聖靈澆灌的意義,現在要來看聖靈降臨時所產生的講起別國的話的現象。
別國的話
使徒行傳2章,路加記載,五旬節那天,上帝的靈澆灌教會,使徒和其他信徒們都說起別國的話來。不幸的是,教會對這個言語(或方言)的恩賜有許多的困惑。我們因此要花點時間思想兩個問題:首先,什麼是方言的恩賜﹖其次,上帝為什麼賜下這個恩賜﹖
在現今教會裡,不同的基督徒對於方言的恩賜有不同的解釋。有的人認為那是聆聽的神跡,就是當使徒們狂熱的訴說時,聖靈讓聽的人聽到各自熟悉的語言,而能夠理解他們所說的。
但就路加的記載,至少有兩方面顯示那更有可能是講話的神跡,初代的基督徒能夠講出一些他們未曾學過的語言。最重要的是,路加特別寫明,是聖靈讓講的人能夠講起別國的話來。使徒行傳2章4節,我們讀到: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使徒行傳2章4節)
路加在此並沒有提到聖靈給於讓聽的人具有聽懂的神奇能力。其次,方言是翻譯自希臘文glw/ssa,在新約和希臘文籍裡,這個字通常指的就是一般人類的語言,因此我們無需懷疑它在這裡還有什麼不同的意思。我們可以確信,五旬節當天發生的奇事,乃是使徒們領受超然的能力,得以講出未學過的語言。
然而,聖靈為什麼要以這樣特別的方式,來顯示祂的降臨﹖那天有關別國的話有什麼意義﹖使徒行傳2章16到21節,彼得如此解釋這個現象:
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上帝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做異夢。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他們就要說預言……這都在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使徒行傳2章16-21節)
在這段話裡,彼得引用約珥書2章28到32節,解釋五旬節所發生的,包括他們講起別國的話這個神跡。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彼得並沒有全然引用約珥所說的。根據希伯來文舊約和七十士譯本,約珥書的字句是以此開始:在那以後,上帝說: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所有的人。但彼得引用約珥書2章28節,卻說在末後的日子。彼得改變約珥的用詞,顯示他相信五旬節那天發生的事件,就是末後的日子,就是末世所要發生的。
彼得引用約珥講的其它話,來證實他相信聖靈的澆灌乃是發生在末後的日子。他引述約珥書2章所寫的,表明聖靈的到來,是發生在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
整本舊約提到主的日子,講的都是上帝要施行審判和祝福的大日。在舊約有好幾處地方,它指的是上帝至終打敗祂所有的仇敵,並且祝福祂所有忠信子民的那個偉大日子。
因此,彼得解釋,聖靈的澆灌乃是主榮耀大日的一個彰顯。他講述五旬節當天所發生的事,乃是歷史上一個偉大時刻。五旬節聖靈來到,乃是末後時日的一個神奇事件,由此顯明上帝榮耀的介入,繼續上帝國度最後階段的建造。
可惜的是現今有許多基督徒卻忽略了聖靈澆灌的重要意義;他們反而以為使徒行傳2章出現的現象,是每個基督徒成聖經歷的一個典範。我們因此會期待,每個真正屬靈的基督徒都要經歷在五旬節和使徒行傳裡其它場合裡聖靈奇特的彰顯。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我們發現新約教導我們,上帝行了一些偉大的神跡,以此開啟上帝的國度。例如基督為我們的罪而死,從死裡復活,升到天上父神的右邊。每次有人歸信基督,這些事件的祝福果效就應驗在那人生命中;但是每次有人領受新生命的時候,基督並不是再一次的死亡,復活,和升天。
按這個原則,新約聖經教導我們,五旬節聖靈澆灌也是一次性的事件,上帝藉此把人類帶入末世。在本課稍後我們也會看到使徒行傳裡,聖靈以不同方式澆灌的其它例子。從初代教會以來至今,聖靈就一直與教會同在,使我們得著能力來服事。我們應該期待聖靈經常與每個信徒同在,卻不必期待祂應該只以五旬節那天的方式彰顯。事實上,我們讀使徒行傳,會發現在其它不同的場合,聖靈的彰顯也不盡全然相同。我們沒有再看到舌頭如火焰顯現,或聽到風的響聲,如同五旬節那天所發生的,而預言的恩賜和說方言的現象也不是基督徒慣常的經歷。它們只是上帝大力介入的結果,上帝乃是藉此開啟祂的國度。
我們已經探討了五旬節的意義,也討論了隨著聖靈澆灌而有的說起別國的話的神跡事件,現在要來看那天發生的那些事件的結果。
結果
你應該還記得,我們在這一課之前提到耶穌曾告訴使徒們,聖靈來要使他們得著能力,得以成為祂的見證;因此我們在探討五旬節的結果時,要著重的是聖靈如何給予使徒們能力,讓他們因此蒙祝福,得以去傳揚國度的福音。我們先來看聖靈怎麼給予使徒彼得能力。
我們讀路加福音,會發現在聖靈來到之前,彼得並非經常是個思路敏捷清晰的人。在變形山上,他被耶穌責備,因為他提議要在那裡為摩西和以利亞搭建篷子。在主耶穌被逮捕的那個晚上,他還三次不認基督。即使在使徒行傳裡,路加提到彼得的事工時,還特別指明他沒有受過高深的教育,也不是那種講話會震撼人心的人。使徒行傳4章13節,路加這麼的描述:
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使徒行傳4章13節)
按這樣的描述,我們因此看到聖靈的大能如何改變彼得,使得他能夠在五旬節那天講出那樣震撼人心的福音信息。有些人以為基督徒是醉酒才有那些現象,在那篇講道裡,彼得卻駁斥那些人,他帶著能力,引用並且解釋舊約的經文,強調耶穌就是所應許的彌賽亞。聖靈還讓彼得和其他使徒們能夠行神跡,以此印證他們所傳講的真理。使徒行傳2章43節,我們讀到這樣的記載:
眾人都懼怕;使徒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跡。(使徒行傳2章43節)
聖靈給予彼得和其他使徒們神奇的能力,去為福音作見證,我們不難想像上帝是如何的祝福他們的見證。使徒行傳2章41和47節,路加這樣描述他們的見證:
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使徒行傳2章41,47節)
五旬節那天有三千人受洗歸主﹗這個外在人數的增長是聖靈大力運作的結果。但是教會並非只有外在的增長,聖靈運作的結果也帶來內在的成長。使徒行傳2章42到47節,路加這樣的記載:
他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掰餅,祈禱……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掰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使徒行傳2章42-47節)
初代教會的基督徒生活言行都遵照使徒的教導,奉獻自己,熱心服事上帝和其他信徒們,如此就帶來教會內裡的增長。聖靈在五旬節澆灌下來,在初代教會造成驚人的結果。
我們已經探討了路加對於五旬節之前和五旬節當天聖靈角色的描述,現在要來討論聖靈在五旬節之後的運作,看祂如何繼續給予信徒能力來傳揚福音。
五旬節之後
使徒行傳裡,路加多次提到聖靈在五旬節之後的奇妙工作,我們要著重於其中的三段,用以說明聖靈的事工。我們首先要看在撒瑪利亞一個不著名的城市所發生的一件事;然後,我們要注意在該撒利亞發生的一個事件;最後,我們要思考聖靈在以弗所的彰顯。讓我們先來看在耶路撒冷北邊的撒瑪利亞,聖靈在那裡所作的事情。
撒瑪利亞
使徒行傳8章14到17節,路加記載聖靈在另一個時間,以其特殊的方式臨到一些信徒。路加這麼寫著:
使徒在耶路撒冷聽見撒瑪利亞人領受了上帝的道,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裡去。兩個人到了,就為他們禱告,要叫他們受聖靈。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一個人身上,他們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使徒行傳8章14-17節)
通常在使徒行傳裡 (就如現今一樣),聖靈在人們信主時就澆灌在他們生命裡,不是以後才臨到。由此來看,這次的事件類似五旬節的狀況,信徒是在歸主以後才領受聖靈,聖靈在那個特殊時刻,以如此戲劇性的方式,彰顯祂的澆灌。但是聖靈為何要以這樣的方式臨到撒瑪利亞﹖
對於聖靈以如此不尋常的方式澆灌,最好的解釋就是,在撒瑪利亞首次有那麼多人歸信基督。你應該記得,耶穌差遣使徒們要把上帝的國,從耶路撒冷開始擴展到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五旬節那天在猶太地的耶路撒冷是聖靈降臨的起點。但是撒瑪利亞人是混雜的民族,有猶太人和外邦人的血統,他們也不是照舊約的教導敬拜上帝。因此當福音傳到撒瑪利亞,意味著是個新階段的開始,是耶穌授權使徒去建造上帝國度的一個重大進展,福音首次跨越種族界線而有極大的擴展。聖靈澆灌這些新信徒,讓他們說方言,為的是向使徒們和教會其他人作見證,表明撒瑪利亞信徒也是全然屬於上帝的教會。
瞭解了聖靈在撒瑪利亞的工作以後,我們轉到該撒利亞,看聖靈再一次以類似五旬節澆灌的方式,臨到那裡的教會。
該撒利亞
如同在撒瑪利亞某個城市所發生的,該撒利亞的情況也是表明福音首次跨越另一個種族界線。在這次的事件裡,第一次有那麼多的外邦人歸信基督,特別是包括羅馬的百夫長哥尼流和他的家人。
使徒行傳10章44到47節,記載當彼得向哥尼流全家傳福音時所發生的情況:
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來的信徒,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因聽見他們說方言,稱讚上帝為大。於是彼得說:「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使徒行傳10章44-47節)
再一次,我們看到非常類似五旬節那天發生的情況,那些相信福音的人開始說起方言。彼得甚至說那些在該撒利亞的信徒們領受聖靈,與我們一樣,他可能指的就是五旬節那天聖靈的澆灌。
在舊約裡,上帝與以色列人所訂的特別盟約,並沒有把外邦人包含在內,虔誠的猶太人也通常使自己與不信上帝的外邦人有所區別;因此初代教會很驚訝的看到外邦人並沒有先要全然歸屬猶太教,然後才能歸信基督。
聖靈以如此神奇的方式,澆灌在哥尼流和他的家人身上,為的是證明救恩的門最後也向外邦列國打開了。使徒行傳11章4,15,和18節,路加如此記載教會對於外邦人歸主的反應:
彼得就開口把這事挨次給他們講解說……我一開講,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像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眾人聽見這話,就不言語了,只歸榮耀與上帝,說:「這樣看來,上帝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使徒行傳11章4,15,18節)
聖靈以類似五旬節的方式臨到外邦人,為的是要顯明他們的歸信基督是完全真實的,而且也顯示上帝透過外邦人建造祂國度的計劃就此開始。
我們已經查考了聖靈在撒瑪利亞和該撒利亞的工作,現在要來看在以弗所發生的事情。
以弗所
這個事件是記載在使徒行傳19章1到6節,路加如此敘述:
保羅……來到以弗所;在那裡遇見幾個門徒,問他們說:「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也未曾聽見有聖靈賜下來。」保羅說:「這樣,你們受的是什麼洗呢?」他們說:「是約翰的洗。」保羅說:「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訴百姓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他們聽見這話,就奉主耶穌的名受洗。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使徒行傳19章1-6節)
我們再次看到類似五旬節所發生的狀況。那些門徒奉耶穌的名受洗以後,聖靈就臨到他們,他們開始說方言和預言。
在這段經文裡,路加描述聖靈以神奇的方式,澆灌在遠離猶太和撒瑪利亞的以弗所,這個小亞細亞的主要城市。我們已經看到路加的記載是順著聖靈的工作,一路開展,從耶路撒冷到撒瑪利亞,再到外邦之地。在以弗所,領受聖靈的乃是那些施洗約翰的門徒,他們是在施洗約翰聲明耶穌就是那位要來的彌賽亞之前,就已經領受他的見證而悔改的猶太人。
路加特別提到這個事件,為的是要人注意他在使徒行傳起頭所強調的,就是耶穌和施洗約翰之間的關係。你應該記得在使徒行傳1章5節,耶穌把祂的事工與施洗約翰的作了這樣的對比:
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使徒行傳1章5節)
聖靈澆灌在以弗所施洗約翰的門徒們身上,顯明耶穌差遣聖靈來的事工已達到一個新的層面,那就是約翰的門徒也變成跟隨基督的人,並且領受基督的靈;乃是按著上帝的旨意,全然相信基督,並且活在聖靈的能力裡。
路加相當清楚的敘述,當使徒們傳遞耶穌基督教會的使命,推展上帝國度的各類前沿性事工時,他們所行都有聖靈降下神奇作為的不斷印證,藉著聖靈給予的能力,福音不可阻擋的一路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傳到撒瑪利亞,再到地極。即使在今天,聖靈的能力仍舊是教會得到持續更新,有效地向世人傳揚基督福音的唯一力量。如果我們要為此福音信息作美好的見證,想要活出敬虔的生命,我們依然必須積極尋求,並且全然倚賴聖靈的能力。
瞭解了聖靈的角色以後,我們現在要來探討本課的第二個主題:使徒。基督升天之前,祂任命使徒們接續祂的事工,藉著福音,將上帝的國度從耶路撒冷擴展到地極。在前面我們已經讀過使徒行傳1章8節,敘述聖靈在初代教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們再來聽耶穌對使徒們所說的話:
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章8節)
這次我們要著重於這段經文的第二個重點,那就是使徒的角色。耶穌在這裡說到要賜給使徒們聖靈,使他們能夠在全世界成為祂的見證。
在初代教會裡,那些在艱難逼迫的環境裡,見證福音的人往往被稱之為「殉道者」 或是「見證者」。在最極端的情況下,那些人常因著為基督作見證,因此受折磨,甚至被殺害。事實上,教會歷史告訴我們絕大多數的使徒們是殉道而死。在面臨逼迫下為基督作見證,這是路加著筆記載初代基督教會歷史時,他非常關切的一個主題。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再沒有人比使徒更勇敢,更熱切的為主基督作見證的了。
我們要以三個方面,來探討使徒如何為基督作見證。首先我們要注意他們的見證是獨特的;其次我們要看他們的見證是帶著權柄;最後我們要看他們的見證具有多元的特質,也就是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傳講福音信息,讓我們先來看要領受這個職份,使徒必須具備的獨特資格。
獨特
使徒們至少在兩方面是獨特的,首先,一個人被呼召,承受使徒的職分,必須要有獨特的資歷。
資格
我們都知道耶穌原先選召的十二個使徒中的加略人猶大,他把耶穌賣給那些釘死祂的人。後來猶大自殺,只剩下十一個使徒。因此耶穌升天以後,他們首先要作的就是選一個人來替補猶大的使徒職分。
使徒行傳1章21到26節,彼得如此描述成為新使徒所需要具備的資格:
主耶穌在我們中間始終出入的時候……必須從那常與我們作伴的人中立一位與我們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於是選舉兩個人……眾人就禱告說:「主阿,求你從這兩個人中,指明你所揀選的是誰,叫他得這使徒的位分。」於是眾人為他們搖簽,搖出馬提亞來。(使徒行傳1章21-26節)
這幾節經文確立了使徒職份所需要的資格,聖經裡所列的使徒都具有這些獨特的資歷。首先,他們必須直接受教於耶穌;第二,他們要見過復活以後的耶穌;第三,他們的位份必須由上帝親自任命。十一個使徒都符合這些條件,因為耶穌在地上服事時,他們都曾受教於祂,都見過復活以後的耶穌,也是耶穌親自指派他們。
馬提亞也符合這些條件,因為他在耶穌過去服事時也曾受教於祂,見過復活的主,並且經過搖簽,由上帝直接選召。
馬提亞之後,聖經裡只有另一個人被任命為使徒,那就是保羅。保羅是在耶穌升天以後才被選召,因此教會起初很懷疑他的身份。但是聖經告訴我們,他的確見過復活的耶穌,也受教於祂,而且也是耶穌親自任命他為使徒。
例如,路加在使徒行傳9章3到6節記載,保羅在往大馬色的路上曾見到復活的主。還有使徒行傳9章15節,以及22章12到16節,都提到是上帝任命他為使徒。事實上,路加在使徒行傳9章,22章,和26章,三次提到保羅的被任命,以此確認他的真使徒身份。
但即使是保羅自己也承認他的資歷是比較不尋常,因為他是在耶穌復活升天以後才歸信基督的。哥林多前書15章8到9節,保羅如此提到他那獨特的使徒身份:
末了也顯給我看;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哥林多前書15章8-9節)
根基時期
除了要符合這些獨特的條件,使徒們的服事,是在教會的根基時期,這是另一個獨特之處。在這特殊時期,他們受命去建造耶穌基督的教會。因著他們所作的,以及教會穩固的堅立在他們所設的根基上,所以日後就無需再有這樣特別的事工了。
路加以許多的方式,講述使徒們乃是教會的根基。我們在前一課看到,使徒們是主要的見證人,他們把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猶太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藉著他們的宣道服事,使得猶太人從猶太教轉向基督,撒瑪利亞人離棄他們敗壞的信仰,外邦人離開異教崇拜,如此組成初代的基督徒。藉著使徒的領導,初代的教會因此創立。他們也設下教會要遵循的模式。凡此種種,都說明使徒是在一個獨特的時代作其獨特的事工。這些時機不再重複,他們的工作也無需再重作。
以弗所書2章19到20節,保羅如此總結使徒獨特的根基事工:
上帝家裡的人……[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以弗所書2章19-20節)
不會再有另一個房角石,另一個耶穌。同樣的,也不可能再有另一個根基,另一批使徒和先知來為教會設下根基。
但是,現今有些教會還是認為他們當中有這樣的使徒服事。路加已經講的很明白,原先的使徒位份的資格是很獨特的,他們在根基時期的獨特服事,也不可能再有重複。我們依然有新約聖經所記載的使徒們的見證,但我們不應期待現今還有這樣資格的使徒活在我們當中。
權柄
我們談過了使徒們以獨特的方式為基督作見證,現在要來看他們見證所帶有的權柄。使徒行傳以許多方式描述使徒的權柄,我們只約略著重於其中的四個。首先,使徒的權柄顯於他們職權的運作上;第二,它顯示上帝祝福他們的事工;第三,他們有顯著的能力,能行神跡;第四,他們顯然繼續領受啟示。讓我們先來看從職份的運作上顯出他們的權柄。
運作
源自希臘字apostolos,譯為使徒的這個名詞,基本意思是被差派的人,通常是指使者或是信差,被派出去完成使命的代理人,受權代表差派者說話的大使。例如路加福音10章,記載耶穌任命了72個門徒出去宣講上帝的國的福音,這些人就是暫時性的使者,在某個時間裡領受基督的部份權柄去行完成使命。
路加福音10章16節,耶穌以這些話語任命那些去宣道的門徒們:
聽從你們的就是聽從我;棄絕你們的就是棄絕我;棄絕我的就是棄絕那差我來的。(路加福音10章16節)
我們在此看到,這些宣道士應該被視為是基督的代表,願意接待他們的人就等同於接待基督,而接待基督的人,就被算為是接受那差遣祂的,也就是天父。
除此以外,我們繼續看路加福音10章17到19節記載的,那些宣道士回來以後的議論:
那七十個人歡歡喜喜的回來,說:「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們。」耶穌對他們說:「我曾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我已經給你們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斷沒有什麼能害你們。」(路加福音10章17-19節)
當耶穌任命那72個人出去宣道時,已經把部份的權柄分授給他們;因此他們不僅只是象徵性的代表,而是實際領受權柄的代理者。他們的教導未必是毫無錯謬,但他們的確具有權柄,可以趕出污鬼,宣告上帝國的到來。
類似於此,使徒也是具有權柄的使者,但是在使徒行傳裡,他們身為基督的代表,就兩個重要的方面,卻有別於其他的門徒。第一,路加起初描述使徒們不只是被任命去傳揚福音,他們也是終身領受這個教會的職分。使徒行傳裡的使徒們不會被其他人或是職分所取代。他們從基督所領受的權柄是終身的,不是一時性的。第二,在所有關乎教會建造和治理的事務上,使徒們有權柄發言。使徒行傳15章記載的耶路撒冷大會,我們看到使徒們的話語大體被教會所接受;也就是說,教會接納他們的判斷決定,並且視之為是上帝的旨意。彼得後書3章2節,我們看到彼得如此描述使徒的權柄:
叫你們記念……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使徒所傳給你們的。(彼得後書3章2節)
彼得在這裡指出,信徒接受使徒的話語,因為他們乃是耶穌的旨意和教訓的忠心管家。
我們已經討論過使徒職權的運作,現在要來看上帝怎樣祝福他們獨特的傳福音事工。
祝福
使徒行傳裡,上帝祝福使徒們,幾乎每次他們傳揚福音,都有人聽從而歸信基督。我們看到五旬節那天,彼得的講道,使得教會從120個人增加到三千人。使徒行傳從頭到尾都可看到這樣的祝福。
作者路加很用心的讓他的讀者們瞭解,教會這種外在人數增長的情況,乃是上帝悅納和能力彰顯的明證。他有次以受人尊重的法利賽人迦瑪列所說的話,來印證這點。
使徒行傳5章38和39節記載,在公會前,迦瑪列如此論到使徒的作為:
我勸你們不要管這些人,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的、所行的,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 若是出於上帝,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上帝了。(使徒行傳5章38-39節)
從這個角度來看,使徒行傳多處記載的,使徒們蒙受祝福的福音事工,顯明是聖靈給予他們能力,證實他們的服事。
除了以實際運作證實他們的身份,和上帝多次祝福他們的福音事工,使徒們的權柄也可見於伴隨他們的服事而顯現的神跡。
神跡
在聖經裡,神跡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證實上帝的使者所說的話乃是真理,也具有上帝授予的權柄。出埃及記裡,摩西在法老王面前行了許多神跡,證實他是代表獨一真神講話。列王記上下兩卷書裡,以利亞和以利沙也行了許多神跡,證明他們的預言和教導乃是從上帝而來。福音書裡,耶穌行了許多神跡,印證祂是基督,是上帝所膏抹的僕人和先知,受差遣去拯救和治理祂的百姓。
使徒行傳裡,使徒們也是以神跡驗證他們關於基督的見證乃是真實的。使徒行傳5章16節記載,使徒們治好病人;14章8節記載他們使瘸腿的可以行走;9章40節,他們使人從死裡復活;13章11節,他們讓那作惡的人受苦;12章10節,他們神奇的從監獄裡脫逃出來;27章44節,他們從船難裡逃生;28章3節,被毒蛇咬卻沒有死等等。他們的能力是那麼的大,以致使徒行傳5章15節記載,就連被彼得的影子碰到都可以讓人疾病得醫治;還有使徒行傳19章11和12節,保羅碰過的衣物也可以驅趕惡鬼,醫治病人。這樣巨大能力的神跡只能是從上帝而來,印證使徒們真是祂所授權的見證人。
這也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2章12節如此界定他所行的神跡:
我在你們中間……藉著神跡、奇事、異能,顯出使徒的憑據來。(哥林多後書12章12節)
聖靈給予能力而行的神跡奇事是使徒的印記,證實他為基督和祂的事工所作的見證是真實的。
我們已經探討了使徒職權的運作,在他們傳揚福音時,上帝給予的祝福,和他們行的神跡,現在要來看他們所領受的啟示,如何成為他們權柄的明證。
啟示
路加多次記載聖靈如何引導使徒們,帶領他們活出福音的真理,為教會整體方向和事務作抉擇,設定治理的架構,使得教會能夠長大成熟。例如使徒行傳10章,提到彼得從上帝領受異象,教導他要讓外邦人無需先歸屬猶太教,就能夠進入教會。還有使徒行傳16章,講到保羅領受異象,要他到馬其頓宣揚福音,國度的福音因此大有擴展。
對路加原初的讀者們,和其他初代教會的成員而言,使徒職分的運作,他們在事工上領受的祝福,印證其信息的神跡,以及所得的啟示,這些都充份顯明他們的權柄是毫無質疑的。路加在使徒行傳裡多處提到,對於使徒權柄性的見證和在教會的領導地位,初代教會是以甘心樂意的順服心態,領受他們所有的教導和判斷。因此現今的基督徒也應該以同樣的心態,甘心樂意的順服這些有權炳的基督使者們,領受他們諸如在使徒行傳中的總結性教導,和記載在其它新約書信裡具有權柄性的教導。
我們已經談過了使徒們的見證所具有的獨特性和權柄性,現在要來探討他們以及他們的跟隨者以多元性的方式見證,向世人傳揚基督的福音。
多元
我們要以兩個部份,來探討使徒和他們的跟隨者如何以多元的方式見證基督的福音。首先我們要思考他們使用不同的策略來見證基督;其次,我們會看到他們在不同的情況下作見證。讓我們先來看使徒行傳裡,他們採用那些不同的策略。
策略
使徒和他們的跟隨者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向世人傳講基督,我們可以思想其中主要的六個策略。第一,他們通常是會提到歷史,特別是講到耶穌基督的出生,受死,和復活等在羅馬帝國裡到處傳報的那些歷史事件。
例如,使徒行傳26章26節,保羅對亞基帕王如此敘述:
王也曉得這些事,所以我向王放膽直言,我深信這些事沒有一件向王隱藏的,因都不是在背地裡做的。(使徒行傳26章26節)
在這段話裡,保羅的重點是,他和教會所宣講的那些基本事實,其實是當時社會通曉的事情。當使徒們向不信的人作見證時,他們通常會用這個策略,提到一些歷史事件。
第二,使徒們經常會引用聖經的真理,以此證實他們所傳的福音。向猶太人傳講時,使徒們通常會引用舊約聖經。例如使徒行傳3章22節,彼得引用摩西的話,向猶太人證明耶穌就是他們等候許久的彌賽亞。還有使徒行傳23章6節,保羅提到猶太人所相信的死人復活,那是引申自舊約聖經。
第三,向外邦人見證時,使徒們會講到上帝在自然界的啟示,和見之於外邦思想體系裡一些真實信念。例如,使徒行傳17章24到29節,保羅在雅典,引用外邦人對上帝和人類歷史的通常觀點,以此開始他的福音信息: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上帝,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准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使徒行傳17章24到29節)
保羅在此提到的觀點,不只是基督徒和猶太人這麼想,許多異教徒也是這麼認為。事實上,保羅在雅典的亞略巴古所傳講的信息裡,甚至也提到外邦人的文學典故,使徒行傳17章28節,保羅這麼說道: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使徒行傳17章28節)
保羅在這裡引述希臘詩人的作品,以此導入他所要傳講的基督信仰。
第四,使徒向他人傳講的基督的時候,常會提到個人經歷。使徒行傳裡,路加多次記載保羅使用這個方式傳福音。例如,保羅提過他在大馬色路上奇妙的信主經歷,路加在使徒行傳9記載那個事件的發生經過。使徒行傳22章,保羅向猶太會眾敘述這個經歷,在使徒行傳26章,也向亞基帕王描述同樣的事件。
第五,使徒行了許多神跡奇事,證明他們所傳的福音是真實可信的。我們在本課前面提到,使徒行傳裡充滿使徒們所行的許多神跡。每次聖靈給予使徒們能力行神跡的時候,就是以此來印證他們所傳的耶穌基督。
第六,使徒們堅定的忠於基督,為祂作見證。他們經常利用群眾對他們的注意,引人歸向基督。即使受到逼迫和恐嚇,他們也不願背棄所領受的呼召。例如,使徒行傳14章,路司得的群眾想要敬拜保羅和巴拿巴,保羅卻堅持他只是普通的人,卻藉此引導他們認識上帝。還有在使徒行傳4章,公會的人恐嚇使徒們,不准他們繼續傳福音,可是使徒們卻拒絕保持沉默。使徒行傳5章27到29節,我們讀到這樣的記載:
大祭司問他們說:「我們不是嚴嚴的禁止你們,不可奉這名教訓人嗎?……」彼得和眾使徒回答說:「順從上帝,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使徒行傳5章27-29節)
使徒們採用不同的方式見證福音,藉著他們的榜樣和教導,他們訓練初代教會的成員也如此行。使徒行傳裡路加所記載的那些事跡很能鼓勵歷世歷代的基督徒,也要尋求上帝要我們採用的不同策略,去為福音作見證。
我們看到,使徒們除了採用不同的策略傳福音,他們也在不同的情況為基督作見證。
情況
我們在使徒行傳裡讀到,使徒們在不同的情況下見證福音。我們可以把那些情況約略分為四個基本類別。第一,他們是公開講論,也就是說使徒們是在公開的場合,大群人聚集的時候,向他們傳福音,這可以是講道,或是為福音辯護,或是其它的講論。
在這些情況下,使徒們往往按著聽的對象,小心謹慎的選擇他們的話語。如同在本課裡提過的,他們對猶太人的講論,就和對外邦人的會有所不同。
第二,使徒們會在對話或答辯的情況下見證福音。在這樣的場合裡,他們讓聽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使徒們於是利用這樣的機會為福音辯護。例如使徒行傳19章,那時人們常在以弗所推喇奴的學推行新的理念和講論技巧,保羅就在那裡為福音辯護。
第三,使徒行傳裡,使徒們和那些跟隨他們的人常在各人家中見證福音。古代社會裡,家裡的成員通常不只是父母兒女而已,多半還包括親族、朋友和家裡的僕人等。因此,使徒行傳裡若是提到家屬成員,我們必須要包括小孩,祖父母,伯叔,姑姑,阿姨等親戚,加上僱員,僕役,甚至奴隸等等,所有的人口加起來,平均可能會有15到20個人左右。使徒行傳多處記載,使徒們在不同的人家中傳講福音,例如第10章,彼得在哥尼流的家中;第16章,保羅在呂底亞和腓立比獄卒的家中分享福音信息。
第四,使徒行傳所記載的見證方式,也包含一些個人布道的例子;例如第25章,保羅向亞基帕王傳講福音,他特別針對亞基帕王的知識和經歷而斟酌所說的話。
簡而言之,使徒們為基督做的見證,並不受限於某些特定的方式或特定的場合。當我們查考使徒行傳這本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使徒們盡量利用每個可能的機會,以合宜的方式向每一個聽的人傳講福音。因此,使徒們為我們立下美好的榜樣,教導我們要強調那些讓聽的人最能夠起共鳴的福音的不同側重點,並且以合宜的方式,讓福音能與不信的人產生關聯。
我們已經探討了聖靈和使徒這兩個主題,現在要來看使徒行傳到第三個主題,就是使徒們所建立的教會。
我們要以兩方面來探討教會這個主題:第一,我們要探討教會的必要性;
第二,我們要討論教會從使徒領受裝備,繼續他們的事工。讓我們先來看教會的必要性。
必要性
耶穌基督任命他的使徒建造祂的教會。為什麼﹖因為使徒們知道只靠少數幾個人是無法把基督的信息傳佈到全世界;他們必須組織一支見證的大軍,把國度的福音傳揚到世界各地。
為了完成使徒的使命,有兩個因素使得教會必須建立。第一,我們要考慮到使徒們身體限制,事實上他們根本無法親身完成所受托付的工作。第二,我們要看他們的時間限制,他們存活的年日有限,根本不可能向未來的時代見證基督的福音。讓我們先來探討使徒們的身體限制這個因素。
身體限制
我們前面已經提過,使徒們的職責是傳福音,為基督作見證。但他們無法單靠自己,成為流通全世界的「活的書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使徒們把作見證的責任委派給教會。因著使徒們努力傳福音,教會成員逐漸加增,而這些新的信徒就成為「活的書信」。他們在生活中活出福音的信息,向他們的家人鄰舍見證耶穌;有些人甚至成為宣道士,布道家。使徒們以這樣的方式帶出傳福音作見證的人,能夠去服事每個時代,也就是讓教會承擔絕大部份的事工。當然,教會傳福音時,不可能具有類似使徒那樣的權柄,又有印證信息的神跡。但是,教會以言語和行動,向世人見證福音時,聖靈仍然藉著他們的服事而運作,讓許多人因此歸信基督。
例如使徒行傳11章19到21節,講到耶路撒冷的信徒因著受逼迫而分散各地:
那些……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塞浦路斯,並安提阿;他們……只向猶太人講。但內中有……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臘人傳講主耶穌。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使徒行傳11章19-21節)
我們瞭解了使徒們的身體限制,現在來探討因著他們難免一死而有的時間限制。
時間限制
使徒們相信耶穌必然會再回來,但他們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使徒行傳12章記載。希律王殺了使徒雅各,這使得他們知道,顯然有些使徒是無法活著見到耶穌的再來。因此使徒們訓練教會,不只是在他們的監督之下傳福音,也要他們在使徒過世以後繼續建造教會的工作。
例如使徒行傳20章25到28節,保羅就以這些話語勸勉以弗所的長老們:
我素常在你們中間來往,傳講上帝國的道;如今我曉得,你們以後都不得再見我的面了……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上帝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使徒行傳20章25-28節)
保羅要確保教會能夠繼續依靠基督,認真的傳揚福音,帶領信徒長進。因此,他要教會的長老們準備好,在他過世以後,繼續他們的事工。因著使徒們的身體和時間都有限,所以使徒為了拓展上帝的國度而設定的短期與長程策略裡,都以教會為重。
我們已經談過了教會在福音見證上的必要性,現在要來看使徒們如何裝備教會。
裝備
使徒們以許多方式裝備教會,得以繼續上帝國度拓展的使命。因著時間的緣故,我們只限於其中的三個。第一,我們要看使徒們如何教導教會,要繼續忠於使徒的教訓,那包含著他們對耶穌的忠誠見證。第二,我們要探討使徒如何設立教會的治理職分,例如長老和執事。第三,我們要看使徒們如何裝備教會得以承受不可避免的艱難。我們先來看使徒們傳給教會的教訓。
教導
以弗所書2章,保羅形容教會好像是一棟建築物,以基督為房角石,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以弗所書2章19和20節,保羅這麼寫著:
你們……是與聖徒同國,是上帝家裡的人了;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以弗所書2章19-20節)
注意,保羅在這裡所想的,他不只是認為使徒們是教會創始的領袖,他們的教訓也是教會的基礎,是教會信念的根基。
以弗所書3章4到6節,保羅如此描述他的教導乃是信仰的根基:
你們……就能曉得我深知基督的奧秘。這奧秘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像如今藉著聖靈啟示他的聖使徒和先知一樣。(以弗所書3章4-6節)
這就是為什麼在使徒行傳裡,路加很用心的強調教會如何的忠於使徒們的教訓,例如使徒行傳2章42節他這麼說道:
[信徒們] 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使徒行傳2章42節)
路加要他的讀者們知道,若要忠於基督,在上帝國度擴展的努力上蒙上帝所祝福,教會不只是要以基督為房角石,而且也要以初代教會的使徒和先知為基礎。使徒們帶著權柄,傳下耶穌的教訓和工作,因此歷世歷代的基督徒也都要照著使徒們的教訓宣揚福音,持守真道,活出信仰。
即使現今基督的教會也不例外,我們看到最明顯的事實莫過於新約聖經主要是使徒們寫的。那些不是出自使徒手筆的幾卷書,例如使徒行傳,也都有使徒們的認可。新約聖經總結使徒的教訓,身為當今基督的教會,我們的生活就是依據新約裡使徒們的教導。
瞭解了使徒們如何裝備教會繼續持守他們的教訓,我們現在來看使徒們如何為教會選定治理職分,讓這些人帶領、服事教會,得以擴展到新的領域和邁向新的一代。
職分
我們看到因著身體和時間的有限,使得使徒們無法完成托付給他們的使命,而解決的方式之一,就是在教會裡興起其他的工人。
我們在此岔開主題,約略要提到,不同的基督教傳統對於初代教會的管理模式和職分安排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教會管理運作是包括主教,長老,和執事;有的只有長老和執事;還有的教會則是包括使徒,宣道士,傳福音的,以及其他的管理職份。
合宜的教會管理模式不是本課討論的範圍,不過我們要強調的是,通常是使徒選立教會的其它管理人員,以確定教會能夠繼續執行上帝的使命。
事實上,使徒們很快就發現單靠他們自己,根本無法親身完成耶路撒冷教會所涉及的一些事工,他們因此必須盡早指派一些人參與服事。使徒行傳6章,我們清楚看到使徒們設定執事制度,使得教會能夠供應成員的需要。那次是使徒們引導教會,選定合適的人來管理每天的飯食事宜。
使徒行傳6章3到6節,我們來看使徒們如何處理那個事件:
[使徒們說:]「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教會]叫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了,就按手在他們頭上。(使徒行傳6章3-6節)
使徒們也指派長老,通常是稱為牧師,來照管和引導教會各個地方的會眾。例如,在保羅的幾次宣道旅程裡,他通常會把新的信徒聚合成教會,然後選立一些領袖,在他離開以後可以繼續管理教會。
使徒行傳14章23節,我們看到路加就記載這麼一個例子:
保羅和巴拿巴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又禁食禱告,就把他們交託所信的主。(使徒行傳14章23節)
事實上,使徒們極其認真的裝備這些教會的長老,鼓勵他們在使徒們在場時,一起共同引導,管理教會事宜。最凸顯的例子,就是使徒行傳15章,為討論外邦信徒問題而召開的耶路撒冷大會,決定教會應該如何接納那些歸信基督的外邦成員。參與大會的有使徒們和教會長老。在那一章裡,至少五次提到使徒和長老們是教會的領袖。
使徒行傳15章1和2節這麼敘述著:
有幾個人從猶太下來到安提阿,教訓弟兄們說:「你們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不能得救。」保羅、巴拿巴與他們大大的分爭辯論;眾門徒就定規,叫保羅、巴拿巴和本會中幾個人,為所辯論的,上耶路撒冷去見使徒和長老。(使徒行傳15章1和2節)
保羅和其他安提阿的幾個弟兄派去與使徒和長老們商議此事。我們在此章的第4,第6,第22和23節裡,都可以發現類似的表述。
使徒行傳全本書裡,我們看到使徒選立教會的治理人員執行上帝國度的使命。例如使徒行傳20章,保羅把照顧教會的職務交與以弗所教會的長老。還有使徒行傳15章和21章,我們也看到有名望的長老例如雅各,他顯然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
提多書1章5節,保羅這麼描述教會職分的設定:
我從前留你在克里特,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提多書1章5節)
保羅教導年輕的牧者提多,要辦理整齊那些保羅沒有辦完的事情;也就是說,提多長老必須把保羅沒有完成的事工作好,他必須接續執行由使徒開始的上帝的國福音傳揚的使命。
保羅和其他使徒們設立這些職務,選定人員來接管他們開始的事工。上帝沒有要使徒們完成每一件工作,祂要使徒們創立教會,也要他們訓練其他人領受教會領導的職務,這些人要在使徒立下的根基上繼續建造教會,把上帝的國度擴展到使徒們在有限的時空裡無法親身前往的地方。
我們已經談過使徒們如何把耶穌的教訓和工作教導給教會,也興起其他的治理職分來完成基督的使命。現在我們要來看使徒們如何裝備教會去面對那無可避免的艱難。
艱難
路加記載使徒們的服事裡充滿困難,危險和逼迫。他們經常被逮捕、被鞭打,使徒雅各甚至被希律王所殺害。使徒們知道臨到他們生命的,也必然會臨到其他的基督徒。
使徒行傳有一段記載,保羅在路司得被不信的憤怒群眾用石頭打個半死,第二天他逃到鄰近的特庇。但過不了多久,他還是回到路司得和其它的城市去勸勉建造那裡的信徒。
使徒行傳14章21到22節,路加記載保羅在經歷這一切以後所說的話:
[保羅和巴拿巴]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上帝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使徒行傳14章21-22節)
使徒們要教會明白,他們將會面對的艱難和逼迫,有些甚至會因著信仰的緣故被殺害;但是為著上帝國度的目標,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為此教會必須持守住對基督的忠誠。
而從保羅對以弗所教會長老們衷懇的勸勉,我們也可看到使徒們是如何的幫助教會面對前面會有的艱難。使徒行傳20章,保羅告訴他們,說他可能無法再見到他們了,他即將前往耶路撒冷,在那裡他預期會被逮捕,可能會被殺害。面對自己人生嚴酷的未來,保羅勸導警示以弗所的教會要預備心承受會有的艱難。
使徒行傳20章28到31節,保羅對以弗所長老們說了這些話語:
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上帝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凶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所以你們應當警醒!(使徒行傳20章28-31節)
一些使徒在他們給教會的書信裡也提到類似的事情。彼得,約翰,保羅都各自勸勉教會要嚴防信仰的仇敵,遵守聖經和他們的教訓,忠心信靠基督。
使徒們說這些話語,不是要讓教會氣餒喪志,而是要他們預備心志,在面對艱難時信靠基督,倚賴聖靈的恩賜和能力,繼續完成上帝托付的使命。
使徒們以他們的見證和教訓建造教會,為教會設立服事人選,並且裝備他們得以面對艱難。使徒們以許多方式來確立各個時代和各地的教會能夠繼續實現上帝國度擴展的使命。
在這一課裡,我們探討了交織於使徒行傳的三個重要主題,我們查看了聖靈的工作和恩賜;也討論了使徒的重要性,他們帶著權柄,為基督的見證,無人可比;我們也看到使徒們如何成就他們所受的托付,建造教會。
使徒行傳是一卷卓越的歷史和神學著作。路加寫給提阿非羅和初代教會,他特別強調靠著上帝聖靈的大能,教會來向地上的萬國萬民傳揚和見證上帝國福音的絕對重要性。當我們把這些相同的教導應用於現今的情況時,同樣地,我們也應該為上帝國度的緣故奉獻自己,深切期盼基督再來的日子,在全球各地完滿地成就祂那永恆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