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課
路加福音
經文: 路加福音 23:26-49
主題: 人子被釘十字架,然而即使在十架上還在作赦免的事工
中心: 救恩的好處
大綱:
貳拾三. 「人子被釘十字架,然而即使在十字架上還在作赦免的事工」(23:26-23:49)
一. 預言審判(23:26-31)
二. 在十字架上赦免(23:32-43)
三. 結束在十字架上的工作(23:44-46)
A. 承擔人類的罪
B. 打破人神之間的障礙
C. 完成他的使命
四. 關注人們的反應(23:47-49)
觀察與評論:
路加現在開始記載耶穌降世的目的──死在十字架上,擔當人類的罪的刑罰,為要拯救全人類中所有可救的人。如果人子要「尋找和拯救失喪的人」,他必須先為他們而死。
一. 預言審判(23:26-31)
耶穌在受到嚴刑鞭打之後仍然保持頭腦清醒,並且知道這一切的目的何在。在去往十字架的路上,他對為他而「嚎啕痛哭」的婦女說,「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23:27-28)。耶穌知道自己在作什麼,也知道為何必須這樣作,因此沒有必要為他哭泣。這些人的苦難將更嚴重,因為審判將臨到這世代,在主後70年耶路撒冷將被羅馬人毀掉。
注意29節的逆轉常理──兒女是神所賜的,對於猶太人來說,不能生育被認為是受咒詛的(路1:7)。現在,考慮到即將來臨的審判,咒詛和祝福將會顛倒。
23:31中的「有汁水的樹」(原文「綠樹」)很可能是指耶穌的無罪,而「枯乾的樹」則指人的有罪。如果耶穌還要被不公正地釘上十字架的話,那麼公義的審判臨到人時會怎麼樣呢?這節經文很可能是指主後70年所發生的事,也可能是指當耶穌不在世上(「枯乾」)時要接受他將會是何等地難,因為當他在世(「有汁水」)時就這樣難了!
二. 在十架上赦免(23:33-43)
儘管路加在此並沒有集中講述彌賽亞預言的實現,但耶穌被釘在兩個強盜中間證實了以賽亞的預言「他被列在罪犯之中」(賽53:12);兵丁「拈鬮」分他的衣服是詩22:18被應驗;而23:46是引用詩31:5。
請特別注意,耶穌在被釘十字架時還在祈求天父「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這可能僅僅是針對單單遵命行事的羅馬士兵。我們知道耶穌的血是歸到陰謀殺他的猶太人宗教領袖身上(罪由他們承擔)(徒2:36;太27:25)。
在35節,顯然「百姓站在那裡觀看」,而「官府(官員、領袖)」嗤笑他、諷刺他不能救自己(23:35,37)。耶穌完全可以救自己肉體不死,但是,如果他救了自己,他就不能救我們!耶穌降世是為了救我們,而不是救他自己;那樣作將會使他的使命宣告失敗。
請注意在38節牌子上寫的是控告耶穌的罪名「猶太人的王」,表示對羅馬的叛國罪,這是羅馬人所寫稱呼,猶太人不喜歡。
被釘在耶穌兩側的兩個罪犯的對話是有趣又豐富的。兩人之間的對比、以及他們與耶穌之間的對比十分強烈。
耶穌:
1) 為他人死
2) 不應該受死(23:41)
不悔改的罪犯:
1) 譏誚耶穌(23:39)
2) 自私地要求得救(23:39)
3) 受到罪有應得的懲罰(23:41)
4) 拒絕轉向耶穌
悔改的罪犯:
1) 責備一同被釘的罪犯,與罪斷絕關係
2) 意識到必須向神作回答(23:40)
3) 認識到
a) 他的死是罪有應得(23:41)
b) 耶穌受死是不公正的(23:41)
c) 耶穌是彌賽亞(23:41)
4) 求耶穌赦免(23:42)
兩人有相同的機會,但回應截然不同,為什麼呢?
請注意耶穌對悔改的罪犯那單純的信心的回答──
「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23:43)
這個死前悔改的特殊事例是一個最佳範例,清楚地說明人該作什麼才能得救──必須信靠耶穌基督──不多也不少!每個人的選擇決定了他的最終歸宿。
這裡講的「樂園」應該是指天堂(見林後12:4;啟2:7)──離開肉體與主同住(林後5:8)。也注意天堂的確定性──今日。
附註:也有人認為這裡講的樂園是陰間的「亞伯拉罕的懷裡」(路16:23),又被稱為「舊約聖徒的暫時樂園」,而天堂則是「永遠的樂園」。同樣陰間受折磨的地方是「暫時的地獄」,被稱為「監獄」(彼前3:19),而火湖則是「永遠的地獄」。這個觀點認為舊約聖徒的罪直到基督被釘十字架時才被贖償,所以他們要等待,像雅各、約伯、希西家都自稱下陰間,直到基督復活後再上天堂(見弗4:8「擄掠了仇敵」原文是「帶走了被擄的」)。摩西和以利亞(路9:30)與以諾是特殊的三個人。耶穌帶那悔改的罪犯先去陰間的樂園,然後向監獄裡的靈宣告他的得勝(不是傳福音,彼前3:19),復活後與舊約聖徒一起上天堂。
因此,即使在十字架上,耶穌依然像平常一樣作赦免的事工。
三. 結束在十字架上的工作(23:44-46)
路加至少記載了三項耶穌在十架上的工作:
A. 擔當了人類的罪
「遍地黑暗」和「日頭變黑(字義:變暗)」描繪了人的罪(見彼前2:24,25;林後5:21)。午正是中午12點;申初是下午3點。
B. 打破了人類與神之間的障礙
耶穌成了人神之間的唯一中介,因為「殿裡的幔子從當中裂為兩半」(23:45)。太27:51記載幔子是「從上到下」裂為兩半,表明這是神的行為。這幔子原把至聖所(神的所在)和聖殿其他部分分開,而現在耶穌的身體就是我們的幔子──通向神的道路(來10:19-20;提前2:5;來9:11-14)。
C. 完成了他的使命
當耶穌引用詩31:5,「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時,他仍在完全控制局面。
特別注意46節後半部分「氣就斷了(原文:他呼出了他的最後一口氣)」,耶穌不是被殺了,而是他自願付出了他的生命,完成他在十字架上贖罪的工(見約10:9-18,尤其是18節)。這實在是神的救贖計劃。
四. 關注人們的反應(23:47-49)
就連這位百夫長也認識到耶穌是無罪的,或許是因為看到耶穌死的情景。應該認為這人就在那日得救了。
眾人「都捶著胸」,說明他們內心的折磨、痛哭和苦惱,因為他們開始明白自己釘死了一個無罪的義人。
許多與耶穌熟識的人,包括那些「婦女們」,都遠遠地觀看。這一天對他們是個多麼悲哀的日子啊!因為他們要麼是忘記了或是不相信耶穌所說「第三日他要復活」(18:33)的話。
我們會看到,人們只有在親自面見復活的主之後,才能從靈裡明白他到底是誰。
指導研經題
路加福音23:26-23:49
1. 耶穌為何如此經常提起那因他受拒而將要來臨的審判?
2. 耶穌在受鞭打和辱罵的過程中,怎麼能做到對兇手饒恕而不是憤怒和憎恨?
3. 如果耶穌決定救自己,那麼我們今日將歸何處?其中有何神學意義?
4. 如何看待兩個盜賊截然不同的反應?這說明什麼?
5. 耶穌是如何並因著什麼原因而死的?
6. 是誰殺了耶穌──人還是神?
7. 耶穌死時人們的反應如何?你覺得奇怪嗎?
8. 什麼決定人的最終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