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課

約翰福音

經文:  約11:1-46

主題:  第七個作見證的神跡記號──使拉撒路復活

焦點:  完全的信心

大綱:

二.公開的事工(1:19-12:50)

(道顯給世人並被世人棄絕)

C. 有關道的激烈衝突(5:1-12:50)

(信與不信的對抗)

5. 超越墳墓的能力(第七個神跡記號)(11:1-46)

「我是復活與生命」

a. 拉撒路的復活(1-44)

b. 回應(45-46)

觀察與註釋:

讓拉撒路復活是約翰福音中的一個偉大的神跡記號。它決定性地證明了耶穌是神,因為他能夠戰勝罪的最終後果──肉體的死。耶穌已經談到過用屬靈的生命(永生)來戰勝屬靈的死,但這從經驗上很難被衡量。耶穌對肉體的死的征服證明了他所說的關於屬靈的死和屬靈的生命的事同樣是真的(見林前15:53-58)。聖經中再沒有比這更精彩的事件了。也正是這件神跡,遠過於其它,更堅定了猶太人殺害耶穌的決心(見11:47-53)。

悲劇性的環境(11:1-16)

1. 約翰首先向他的讀者介紹了這場事件的主要人物──

耶穌、

伯大尼的拉撒路、

拉撒路的姐姐馬利亞、

拉撒路的姐姐馬大。

在與耶穌關係的親密上,這個家庭可以算是數一數二的(見路10:38-42)。馬利亞被特別提到是拿香膏抹耶穌的腳的那個女人。這件事記載在後面的約12:1-8,約翰在這裡提到它意味著他的讀者應該已經熟知了這件事。耶穌「愛」他們三個中的每一個(11:5)。同時注意這裡提到的伯大尼是在猶太地、約旦河西岸、離耶路撒冷不遠處。在約旦河東岸的比利亞還有另一個「伯大尼」(見約10:40-41;1:28)。

2. 拉撒路已經病入膏肓,他的姐姐們叫人帶信給耶穌,讓他知道這個消息(11:3)。不過耶穌早就知道了這件事和它發生的目的。(11:4;參見9:3)。耶穌說「這病不至於死」,不是說拉撒路沒有真的死,而是說他的這次死亡不是永久的。整個事件是被設計來榮耀父神和聖子的(11:4)。

3. 耶穌給出回信之後「仍住了兩天」,不是因為他鐵石心腸、或漠不關心(11:6)。耶穌是按神的時間表行事,他對明天瞭如指掌。當時機成熟了,即拉撒路的死已成為確鑿無疑的事實的時候,是耶穌自己提出:「我們再往猶太去吧。」(11:7)。

4. 門徒們極力阻止這次前往,是因為在猶太有人威脅要殺耶穌。在某種意義上,與耶穌一同返回猶太是對門徒們信心的一次考驗,因為他們的性命也要面臨危險。這也是一幅圖畫,預示那些真正跟隨耶穌的人的最終遭遇──逼迫和死亡。耶穌也把這個事件當作教導門徒的工具。

5. 第9-10節很可能是某種常用語。在「白日」或「光」中走路就是在與神相交中同行和在神的旨意中行走。若能做到這一點,就沒有理由害怕從人而來的威脅(約壹1:5-7)。因此,耶穌不怕再次進入猶太地。

6. 雖然對不信者來說,肉體的死亡就意味著一切的終結,但是從耶穌看來,那只是入睡而已。因為當信神的人死後,他的身體會「睡」到復活為止,而他的靈魂則會立即來到神的面前(見路23:43;林後5:6-8;又見路8:49-56)。門徒們不明白拉撒路實際上已經(從人的角度來說)死了,所以耶穌就解開了這個困惑,說:「拉撒路死了。」

7. 耶穌當然不會因為拉撒路的死而高興,但他為自己當時不在那兒而歡喜,因為門徒們將會經驗到讓拉撒路復活的真正衝擊(11:15)。注意,這個神跡既是為了增強門徒的信心而設計的,也是為了向眾人公開證實耶穌是誰而設計的。

8. 11:16提到「懷疑心重」的多馬,給了我們認識這人的另一個角度。他甘願重返猶太,與耶穌共生死(見約20:24-29)。所以這個場面被設立,不僅是為哀悼親愛的朋友拉撒路之死,更是為了主將施行的奇妙的神跡,它將變悲劇為得勝,變哀哭為歡喜。

真正的信心表白(11:17-29)

9. 這一部分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耶穌的教導(11:25-26)和馬大的信心表白(11:27)之中。不過,約翰福音同樣全力地描述了現場的令人觸目驚心的現實性和人們的「人情味」。

10. 我們知道拉撒路確實是死了,因為11:17說:「拉撒路在墳墓裡已經有四天了」(註:猶太人相信人死後靈魂還在身體周圍,三天以後才永久離去,所以耶穌故意等到第四天)。顯然,當耶穌接到消息時,拉撒路或是已經死了,或是離死只有幾步之遙了(11:3-4)。

11. 因為鄰近耶路撒冷,而這個家庭又聲望頗高,所以「有好些猶太人來看馬大和馬利亞,要為她們的兄弟安慰她們」(11:18-19)。

12. 由於性格不同,「忙碌」的馬大跑出門去迎接耶穌,而「文靜」的馬利亞則「仍然坐在家裡」(11:20)。但在質問耶穌時,她倆卻很相似──「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參見11:21和11:32)。她們對耶穌醫治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信心。馬大在11:22所說的最可能只是一般的陳述,因為她並沒有真地期待耶穌會讓拉撒路從死裡復活(見11:39)。

13. 很明顯,馬大所思想的是聖經上的真理,即信徒的身體將最終復活(11:24)。這個真理在舊約中有教導,如但12:2和賽26:19-20;參見來11:17-19;撒上12:22-23。

14. 耶穌的「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的回答指出了一個事實──對身體復活和永生的應許是一個現在時態,源於耶穌基督的位格(見約壹5:10-12)。對信徒來說,肉體的死亡正是去面見神的途徑(見詩23:4),基督所賜的「永恆」的生命現在就可以享受(見約10:10)。復活的生命(永生)既有現今的一方面,也有未來的一方面(見羅6:4-5)。

15. 面對耶穌的問題:「你信這話嗎?」馬大回答說:「我信你!」她的信心表白和彼得的相似(太16:16),都承認耶穌是神,是基督(見約20:30-31)。然後她去告訴馬利亞,說夫子(老師)來了(11:28),可能是強調耶穌既是真理的化身,也講授真理。

感人肺腑的憐憫(11:30-37)

16. 耶穌的真正的人性在面對拉撒路的死時得到了最清楚的彰顯。他溫柔地接納了馬利亞和馬大的「責怪」,又真心地哀痛了拉撒路的死。

17. 馬利亞也起來向耶穌問安,而且表示痛惜耶穌沒能在這裡阻止這次死亡(11:30-31)。馬利亞真誠地「俯伏在他腳前」,敬拜他(11:32)。經文沒有提到馬大這樣作(11:21)。雖然我們不應對馬大太苛刻,但是馬利亞和耶穌的關係是有一些與眾不同。正是她以及那些猶太人的哭泣喚起了耶穌的感情。

18. 耶穌的情感被聖經用三個詞描述:

「悲歎」──

在希臘語中表示怒氣,字譯是「像馬那樣噴鼻」(11: 33)

「憂愁」──

這裡是指心裡煩亂不安(11:33)

「哭泣」──

意思是默默地流淚(不同於別人的「大聲地哭號」)(11:35)

為什麼耶穌感到煩亂甚至有可能生氣呢?當然不是為了拉撒路的死,因為他就要讓他復活了;也不是在懊悔自己沒有早點兒來,因為這就是他的計劃。最有可能是,他強烈地意識到了罪的後果,疾病和死亡都是罪所釀成的悲劇。他輕輕地哭泣,是因為「暫時地失去了」他的朋友,也是對馬大和馬利亞的深切同情和認同(11:35-36)。就連人群中也有人對耶穌沒有及時趕到而表示「憤懣」(11:37)。

成功地征服死亡(11:38-44)

19. 使拉撒路復活的實際事件的既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戲劇性,同時也非常簡單。耶穌來到墳(一個前面堵了一塊大石頭的洞穴)面前,給了一個非常直接的命令──「把石頭挪開」。這是一個需要很大的信心來執行的命令,馬大並不真地有這樣的信心(11:39)。儘管她的信心表白(11:21,22,27),但她顯然不是真地相信耶穌會(抑或能)使已經在墳墓裡呆了四天的拉撒路復活。而且,屍體的「腐臭」也會令所有在場的人尷尬不已。信心不是說你信什麼──而是通過相信耶穌的話字字為真,積極地信靠耶穌。耶穌溫柔地提醒了她他是誰。

20. 人們順服了耶穌的命令,挪開了石頭(11:41)。為把神跡歸功於天父,並證明自己依靠他,耶穌就大聲地禱告,為使「周圍站著的眾人」得益處(11:41-42)。

21. 耶穌的第二個命令同樣非常簡單明瞭──「拉撒路出來」(11:43),他就出來了!耶穌行神跡只需說一句話──對他來說是自然的事,對我們來說就是極不可能的事。讓拉撒路復活證實了耶穌早在5:24所作的聲明。

22. 耶穌的第三個命令是非常實際的──「解開,讓他走」(11:44),因為拉撒路身上裹著屍布,無法靠著自己的力量行動,是藉著神的能力走出來的。眾人被要求做的是憑自己的能力就能做的事,無須耶穌的幫助。他們能做,也做到了挪開石頭、解開屍布的事──不過神跡是耶穌施行的(比較約6:1-13中餵飽5000人的神跡)。墳墓不能抵擋神的能力而留住一個人,死亡的營壘被攻破了。耶穌不久之後自己身體的復活將決定性地證實神使人復活(且永遠不死)的大能(羅6:8-10)。雖然拉撒路「死而復生」,但他還會再次經歷自然死亡,所以這只是一段序曲,復活將在人子的身上首次得到完全的彰顯。

暴露真相的後果(11:45-46)

23. 這件神跡使很多人信了耶穌(見20:30-31),但也有偷偷溜去告訴法利賽人的。正是「讓拉撒路復活」一事使得猶太人下定決心要對耶穌做點什麼了!(見12:10-11)。

指導研經題

約11:1-46

1. 你個人對11:6反應如何?

2. 從哪種重要意義上來講,拉撒路是死了,但也是「睡著了」?見帖前4:13-18。

3. 多馬在這段經文裡顯得「疑心重重」嗎?

4. 馬利亞和馬大對耶穌的見面語有什麼具體的不同嗎?(見11:21,32)

5. 從這段經文中,你能說出馬大在哪方面表現出堅定的信心,在哪方面沒有嗎?

6. 耶穌周圍的人如何參與了這個神跡?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