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約翰福音

經文:約翰福音6:1-40

主題:給五千人吃飽(第四個作見證的神跡記號)

在水面上行走(第五個作見證的神跡記號)

焦點:軟弱的信心遇見基督的充足

大綱:

二.公開的事工(1:19-12:50)

(道顯給世人並被世人棄絕)

C. 有關道的激烈衝突(5:1-12:50)

(信與不信的對抗)

2. 在加利利過逾越節(6:1-71)

a. 餵飽5000人(1-14)(第四個神跡記號)

b. 在海面上行走(15-21)(第五個神跡記號)

c. 教訓(22-40)「我是生命的糧」

觀察與註釋:

約翰福音的第5章和第6章之間又過去了一段時間。第6章的事更像是發生在基督死前大約壹年。施洗約翰在此時已經被斬首。耶穌這時在普通老百姓中間大受歡迎,而宗教領袖對耶穌的敵意也在急劇增長,而且再也不會減弱。

給五千人吃飽(第四個神跡記號)(6:1-15)

1. 場景又一次改變從耶路撒冷轉移到了加利利海(6:1)。龐大的人群跟隨著耶穌,主要是因為他所行的神跡,特別是與醫病有關的(6:2)。請注意,這一章中許多人尋求耶穌是因為他能為他們做的事情(治病6:2;吃飽6:26)。這裡要講的一個主要觀點是:雖然耶穌能夠而且確實滿足了他們的生理/物質需求,但這不是他來的目的!那些以這種理由尋求他的人實在是以錯誤的理由尋求他。

2. 當耶穌和門徒們坐下時,一大群人跟了來,耶穌知道他們很餓(6:3)。為了「試驗」門徒們對耶穌的供給能力的信心以及他們服從的意願,他問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6:5-6)。這種提問方式暗示,依人來說這是不可能作成的。

3. 腓力的回答是很自然的這麼一大群人,即便每人只吃一口,也要花八個月的薪水(200個銀幣)才能供得起(6:7)。提供這麼一大筆資源顯然是這些門徒力所不能及的。

4. 還是安得烈發現了一個男孩拿著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他向耶穌提問的真正意思是:「那又怎麼樣!」(6:8-9)

5. 耶穌迅速地控制了局面,他讓那些人坐下。這些人中單單男人的數目就有五千之多,門徒肯定對耶穌到底在想什麼感到奇怪(6:10)。

6. 這個神跡同下一個神跡一樣,基本上是為門徒們而行的教導的神跡,在人類不可能應付的環境裡,耶穌展現了他的全然充足。

7. 耶穌祝謝後,在他手中發生了倍增的神跡,他通過門徒迅速地把餅和魚分發給了人群(6:11)。耶穌的供應永遠是充足的,吃剩的零碎要用十二個大籃子(也許每個門徒一個)才能裝下(6:12-13)。

8. 人群的反應是立即的和自私的。在耶穌身上他們看到一個滿足生理需求的提供者,能摩西在曠野所做的一樣供給以色列人。耶穌必定是摩西在申18:15中所說的將要來臨的「那先知」,參見約1:21(6:14)。

9. 人們準備當場推耶穌為王,如果有必要的話,甚至要強迫他!但耶穌依照神的時間表行事,在棕櫚主日回到耶路撒冷之前,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因此,耶穌「獨自一人退回到山上」(6:15)。就像一些人所建議的那樣,猶大的獅子在作王統治人類之前,必須先作神的羔羊來救贖人類(見1:29)。也請注意:耶穌知道這些人心裡的思想。

10. 耶穌對門徒展示的是:他們應當承認他們自己是無能的,而且當把自己所有的讓耶穌所用,讓基督通過他們成就人所不可能成就的事。

11. 給五千人吃飽的神跡為耶穌進一步的「生命的糧」的教訓提供了背景(22-71)。耶穌總是使用一個物質的實物課來教訓一個重要的屬靈真理。

海面上行走(第五個作見證的神跡記號)(6:16-21)

12. 不過,在耶穌教導出那段教訓之前,他對門徒們還有一個私下的課程。

13. 將近晚上,門徒們開始渡過加利利海去往迦百農。耶穌顯然還獨自在山上,所以他們離開他自己走了(6:16-17)。

14. 當船行到大約壹半路程時,一場很常見的暴風雨使得行進變得十分困難。耶穌「在海面上走」向他們,他們很害怕,更多是對耶穌的出現,而不是對暴風雨(6:18-19)。

耶穌向他們作的宣告是極為重要的。「是我」的字面翻譯就是「我是(自有永有的)」──他表明自己是神。他們接他上了船,然後,另一個奇跡出現了「船立時就到了岸。」顯然耶穌把這條船、門徒和一切都直接移到了目的地(6:20-21)。

15. 耶穌設計這個神跡的目的是為了向門徒們表明基督與他們同在的迅即性,即使在極為困難的境況中。耶穌一而再、再而三地試圖讓他們明白:他,作為神,能夠滿足他們的每一個需要,而且還遠不止於此!

「生命的糧」的教訓(6:22-40)

16. 跟在給五千人吃飽的公開神跡之後的教訓是從22節開始,並持續到本章的末尾。22-40節是這段教訓的第一部分。這段教訓的後半部分(40-71節)將是下一課的主題。請記住耶穌總是用一個物質的實物課來教導屬靈的真理。正如他在井邊對撒瑪利亞婦人所做的那樣,他要從已知的東西(具體的──餅)轉向未知的東西(抽像的──生命之糧)。

17. 第二天,人們又在海的另一邊找到耶穌,不知道他是怎樣到達那裡的(6:22-25)。16-22節所述的神跡是為了教導門徒而私下裡行的。

18. 耶穌直截了當地擺出對話的姿態,聲稱他們尋求他是因為肚子能吃飽。他警告他們:不要「為必壞的食物而勞力(行為)」,應當尋求屬靈的食物(永生),而那神所賜予的禮物(即不能靠行為獲得)(6:27)。

19. 這裡人們問的兩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耶穌已經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了那個時代的虛假的宗教教導, 即強調人要靠個人努力掙來進入神的國的權利。謹記「進入神的國」實質上就是「得永生」(得救恩)的同義詞。

20. 在6:28中的是第一個問題。它非常簡單──我們必須行什麼才能得救。你看,法利賽人的教導是說:人必須通過自義獲得永生(進入神的國),表現於在外表上遵守律法。

21. 耶穌的回答極具指導性,按他們看來也相當激進和極端:你們唯一能作的「工」就是「信神所差來的(耶穌)」,即,你們的救贖不能從作工(行為)而來(6:29)。

22. 猶太人馬上又提出第二個問題,意思是「你行什麼神跡來驗證你說話的真實性呢?」(6:30)。 他們引用了摩西在曠野給他們吃「嗎哪」的例子(6:31)。耶穌的回答是提醒他們:摩西只是一個工具,神(「我父」)才是嗎哪的真正來源(6:32)。更進一步,神的糧(耶穌)是從天上降下來的,並且賜生命給世界(6:33; 另見約1:4)。

23. 沒有完全理解耶穌的話,這些人提出要「這個糧」(6:34)。正是在此,耶穌作出了他七個重要的「我是」聲明中的第一個(見出3:13-14)──「我是生命的糧」,由此將自己和神耶和華等同起來(6:35)。與他對井邊的撒瑪利亞婦人所說的一樣──你尋找物質的東西,它們只能給你暫時的滿足;而我給你屬靈的東西,可以永久地滿足你內心裡最深切的渴望和需求。

24. 耶穌轉而告訴人什麼是那唯一的使人得到「生命的糧」和永遠的屬靈滿足(得救恩)的途徑──信耶穌(6:37)。你一定明白這個教訓是如何革命性地、針鋒相對地與宗教領袖對人們的教導相反。毫不奇怪有這麼多人對接受基督的禮物有這麼大的障礙!

25. 在6:37-40中,耶穌教導了幾條你絕對不應當錯過的有關救贖的重要真理:

#1 神主權地呼召人來得救贖(6:37)。

〔從神的角度看〕

#2 耶穌來是為遵行父的旨意,而不是自己的(6:38)。

#3 父對耶穌的意旨是永遠確保所有父呼召的人都能得救(6:39)。

#4 進一步說,神對救恩的主權旨意是──

「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6:40)

〔從人的角度看〕

注意,這裡「旨意(意思)」一詞的希臘文是thelema(「特萊瑪」),意思是願望、意圖或者是確定的目的。按上下文,此處的意思似乎是「確定的目的。」

經文教給我們兩條平行的真理──

(1) 神在救恩中的主權揀選;

(2) 人的信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救恩。

不要試圖去完全理解為什麼如此──只要憑信心接受它!到了永恆態,這兩條平行的真理最終會合一,變得可以理解。

26. 耶穌對他自己和救贖之路做了一些非常驚人而且深刻的闡述。第6章的最後一部分(41-71節)記述了在耶穌專門而詳細地解釋他所說的「生命的糧」的含義時,群眾和門徒的反應。如經上所說,「這話甚難」,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了它(6:60)。

指導研經題

約6:1-40

1. 你在給五千人吃飽的神跡中看到了什麼目的?

2. 這個神跡表現了耶穌的什麼屬性?它是怎樣指導門徒的?

3. 剩下的食物零碎有什麼重要含義?

4. 為什麼耶穌不讓人們推他為王?

5. 約6:16-21所述的事教導我們什麼要點?

6. 只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理/物質需要而尋求耶穌是不是錯的?

7. 6:26-40是如何反駁「憑行為得救」的假教義的?

8. 你怎樣諧調37節和40節?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