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約伯記

經文:約伯記8:1-10:22

主題:比勒達的第一次辨論(第8章)

約伯的回答(第9-10章)

重點:信靠而不理解

大綱:

二. 詩歌 (3:1-42:6)

2. 責備約伯(4:1-27:23)

1) 第一回合(4-14章)

c. 比勒達的第一次辯論(8)

d. 約伯對比勒達的回答(9-10)

介紹:

以利法在向約伯開口說話時頭腦裡藏著一個神學上的預設(只有罪人才受苦),這被他的觀察和個人經歷所支持。不過他還算口氣平和、有禮的。但是,比勒達卻是直率而粗魯的,他認為約伯一定是犯了罪。他很教條主義和律法主義,是從歷史和傳統的角度看問題。

觀察和註釋:

比勒達的講話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立場──罪是你的苦難的根源(8:1-7)

證明──歷史和傳統都支持我的結論(8:8-10)

例證──比勒達舉例證明他的因果觀(8:11-22)

請注意約伯的朋友們的講論開始變短,而約伯的回答卻變得更長,更複雜和更感情化。

立場──罪是你的苦難的根源(8:1-7)

1. 比勒達(「爭辯之子」)大概是一個阿拉伯人,是亞伯拉罕和他的第二個妻子基土拉的後裔(見創25:1-2)。比勒達立即就責備約伯作又長又囉嗦的自我辯護(8:1-2)。按他的朋友們的說法,約伯像是在向狂風中吹口哨。

2. 比勒達堅持聲明:神是公義的和永遠不會錯的;其內含的暗示就是:約伯一定有錯(8:3)。比勒達對神的評價是對的,但他的結論卻是錯的──約伯受苦不是因為犯罪!比勒達從來沒有考慮過約伯受的苦難有可能有其它的解釋。實際上,比勒達既沒有權利,也沒有基礎來得出他的結論。他只是自己覺得他明白約伯的受苦是「為什麼」。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課──永遠不要預設自己是永遠正確的,也不要假設在關於神的問題上自己的回答是唯一的可能性!

3. 另外,比勒達聲稱:降臨到你兒女身上災禍證明了他們有罪。他們該得到他們所得到的。對他們如此,對你也一定是如此(8:4)。(中文版註:原文沒有「或者」,而是「噹」,更接近「因為」的意思。)

4. 比勒達給了約伯一個相當簡單化的建議,來除去約伯的一切不適──承認你的罪,並尋求神的憐憫,神一定會恢復你和祝福你(8:5-7)。到了最後,比勒達的建議是正確的(見42:1-6)。但是在事實上,神沒有因約伯的罪而讓他受苦;相反,是因為他的義──要試驗它。而且,在這個階段約伯沒有什麼他知道的罪可以承認的。所以,比勒達的建議在這一場景下是毫無意義的。

證明──歷史和傳統都支持我的結論(8:8-10)

5. 就像以利法試圖倚靠個人的經歷來支持自己的觀點,比勒達試圖通過積累的知識和前人的智慧來支持他的關於神如何與人交往的觀點。歷史揭示出在人的生命中有一個不可逆轉的因果律在工作。比勒達建議說:約伯是過於「身在此山中」而「不見真面目」(太糾纏於具體情景而不能有全場的眼光來理解)。雖然沒有再次明說,比勒達實際上是在爭辯說:歷史和人類傳統都證明:你犯罪了就要受苦!(8:8-10)

例證──比勒達舉例證明他的因果觀(8:11-22)

6. 植物離了養育它們的必需品就會枯萎死亡(8:11-12),人遠離了神也會是一樣(8:13)。比勒達把約伯比作那個「不虔敬人」,無益地試圖抓住和倚靠世上的暫時的事物,卻發現它們在他遇到麻煩時並不能解救他(8:14-19)。

*中文版註:和合本在16-19節中的人稱代詞都是「他」,似乎直接指那個「不虔敬人」。但是17-18節的上文下理似乎指向一個「它」,就是把那個人比作的「蔓子」。故此新國際版把此段譯為:

16他就像在日光下被澆飽了水的青蔓,

枝葉爬滿了園子。

17它的根盤繞石堆,

在石地上尋找地方扎入。

18它若從本地被拔出,那地就不認識他,

說:『我沒有見過你。』

19看哪,它的生命枯萎死掉,

以後從地上必有其它植物生出。」

又在小字中註明:19a可能是:「看哪,這就是它一生所有的快樂」。19b「另有人」處原文沒有明示為「人」,故可以根據上下文譯為:「另有其它植物」。

新國際版的譯文可能更接近聖經原文的本意,但是和合本的譯文並沒有偏離聖經上下文整體的含義。*

7. 比勒達大膽地用以下宣示來結束自己的講論:神必不會丟棄義人,也不會「扶助邪惡人」(8:20)。生活中的一切都證明:麻煩得到麻煩。你得到了你所該得到的(你是罪有應得)。但是儘管對約伯如此定罪,比勒達還是在無意中預言了約伯的被恢復(8:21)。

約伯對比勒達的回答(第9-10章)

約伯信心中的細小裂縫在他回答比勒達時變得更寬了一點。在第9章中你會發現約伯仍然是哲學和神學味道十足,但是到了第10章,他就開始向神揮動自己的拳頭,因為他為自己的受苦找不出原因而感到十分沮喪。

第9章可以分為以下幾段:

他的苦境──約伯描述他的苦境是沒有可能(理解、除掉)的,因為他面對的是神(9:1-12)。

他的無罪──約伯再次宣佈自己是無罪/完全/有義的,並且控告神是任意/武斷/專橫的(9:13-24)。

他的絕望──約伯忿怒地指控神是不公平的,而且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9:25-35)

約伯的不可能被理解或除掉的苦境(9:1-12)

8. 雖然約伯同意比勒達的觀點,就是神祝福那些在他面前為義的人(9:1-2a),但他(因為相信自己是無罪的)提出了那個「不那麼理論性的」問題,就是人在世上怎麼才能在神面前為義呢?(9:1b)從某種意義上,約伯似乎是說:如果我不能在神面前為義,那麼就沒有人能了(見1:8)。約伯的謬誤在於他把在神面前為義與受神的在物質上的祝福混為一談了。約伯開始假設:因為他失去了他的家庭、財富和健康,那麼他一定在神面前不為義。但是,在神面前為義(有正確的位置,見羅5:1-5;林前1:30;林後5:21;西1:11-14)並不能保證神,在他的智慧和目標中,並為了我們的最終的善,不會讓我們「不公正地受苦」,為了榮耀他(林後12:7-10;彼前1:6-7;2:19-21;又見本書第二課#2)。

9. 約伯寧願他能向神爭辯和提問。但是考慮到神的智慧和能力,約伯得出結論說:這是沒有用的掙扎,因為人是不可能得勝的(9:3-4)。

10. 為了支持他的結論,約伯提醒了比勒達(還有我們)關於神在天上和自然界所顯現出來的無所不能的和充滿創意的能力(9:5-10)。

11. 神除了是全能的之外,他還是無形的;因此人不可能看見他,更不用說向他對質(9:6-12)。又請參見:約4:24;羅1:20;西1:15-16;提前1:17。

約伯宣佈自己無罪,並且指控神是武斷的(9:13-24)

12. 約伯再次描述了他的無助的狀態,作為一個在全能神面前的凡人(9:13-16),並且記下神讓他受了多麼不可思議的苦難(9:17-18)。如果只是比力量,神是不可能輸的(9:19);如果是比公義,就是在與神的關係中,那麼即使「我雖有義,自己的口要定我為有罪」。約伯得出結論:他看不到任何他能贏的可能性!(9:20)

13. 約伯的話開始充滿怨氣,這時他直截了當地宣佈自己為無罪「我本完全」(9:21),然後建議說他的朋友們是錯的,因為神是專斷的,隨意使義人和惡人一樣地受苦(9:22)。實際上,惡人似乎象義人一樣昌盛,或者甚至比義人更得勢;而沒有別人,只有神,應該對此負責任(9:23-24)。

約伯絕望地指控神是不公平的,而且失去了對未來的指望(9:25-35)

14. 約伯得出結論:他不可能在神面前足夠地為義從而讓神歡喜──他永遠會被神「定為有罪」。既然如此,他為什麼還要「徒然勞苦」呢?(9:29-31)這是不公平的。

15. 另外,即使約伯想通過法律的形式與神對薄公堂(9:32),這一點約伯覺得他是有權利的;也沒有任何一位夠格在他與神之間來作審判官/裁判員/中介人/中保(9:33)。但是請看提前2:5,約伯是對的──能在全能的神和人之間作中保的只可能是主耶穌基督,三位一體的神的第二位。

16. 約伯甚至誇口說:如果神除去在他身上的苦難和驚惶,或許他就能與神對質。但是約伯已經又一次對生命本身表示絕望──「我厭煩我的性命」(10:1)。

第10章揭示了約伯現在感覺到的內心衝突,他終於開始真正地表達出在他心裡已經壓抑了許久的忿怒。

第10章可以分為以下幾段:

約伯的難題──對他為什麼在無辜地受苦的答案遲遲不來(10:1-7)

約伯的失望──神收回了他的祝福(10:8-17)

約伯的絕望──不要理我,讓我死了吧!(10:18-22)

在第10章中對約伯的無罪的再次確認將設立瑣法的第一次講論的場景(第11章),還有將要來臨的第二輪的講論。

約伯的難題(10:1-7)

17. 約伯開始「由著自己」來表達他的感覺,並照著他「心裡的苦惱」來說話(10:1)。神似乎拒絕了回答約伯的受苦是「為什麼」,這使約伯開始質疑神的品格和行為。由於約伯知道自己是無罪的(10:7),所以神一定是在不公平地對待他,因為周圍的惡人似乎都在昌盛(10:3)。在10:4-6中,約伯甚至開始質疑是否神就不過是象凡人一樣。約伯的神學已經被動搖到了根本。「其實你知道我沒有罪惡,並沒有能救我脫離你手的」(10:7,新國際版:「然而就沒有能救我脫離你的手的嗎?」)。

請注意在這一段裡約伯的探索性提問:

「要指示我,你為何…」(10:2)

「這事你以為美嗎?」(10:3)

「你的眼豈是肉眼?」(10:4)

約伯的失望(10:8-17)

18. 約伯回憶了神對他的個人的注意和關愛:永恆地創造了他,而且把「生命和慈愛」賜給了他(10:8-12)。然而,約伯不能明白,為什麼神在他良善的本質中能繼續保持沉默和冷淡,仍不肯給出那個神顯然知道的答案(10:13)。

於是約伯就指責神完全顛倒了正常的、被接受的事物的秩序──現在好像是:人若想得到神的注意,就必須犯罪(10:14);至少那時約伯能知道他受苦是「為了什麼」。如果就現在這樣看來,約伯相信他是為他沒有作過的事而被處罰(10:15-17)。

約伯的絕望(10:18-22)

19. 約伯乾脆質問他為什麼被生下來;他寧願神不要理他,讓他死掉算了。約伯的存在已經成為毫無意義(10:18-22)。現在惱怒和怨恨已經侵入了約伯的心,改變了他的態度,並且開始遮蓋他對神的真實本質的理解。神沒有改變──他和在他允許約伯受苦之前還是一模一樣的。

指導研經題

約伯記8:1-10:22

1. 你能否用你自己的話總結比勒達在第8章中的立場?歸根到底,那是否正確?

2. 比勒達試圖怎樣來支持他自己的觀點?這與以利法的有何不同?

3. 你是否對約伯在9:2提出的那個難解的問題很有同感?

4. 約伯對於他與神對抗的得勝幾率之評價是否準確?你從約伯記第9章學到了什麼關於神的東西?

5. 約伯以什麼為基礎作出結論說神行事不公平?

6. 從何意義上說耶穌能作無人能作的事:(見10:32-33)

7. 約伯向神表達他的感情對不對?(見10:1)

8. 約伯質問神對不對?他有沒有這樣的權利?

9. 你怎樣評價在神拒絕回答約伯的「為什麼」之後約伯的回應?他那樣作對不對?

10. 在哪一個基本問題上約伯和比勒達都錯了?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