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使徒行传

经文:使徒行传4:1-37

主题:逼迫,祷告和更多的传道

满足所有的需要

焦点: 应该欢迎逼迫!

大纲:

一.在耶路撒冷作见证(1:1-7:60)

[教会的建立]

5.彼得与约翰受逼迫(4:1-22)

6.祈祷与更多的传道(4:23-31)

7.供应照顾有需要者(4:32-37)

介绍:

不出所料,医治瘸腿乞丐的神迹传到了宗教领袖们的耳中,他们对传讲基督复活的信息有不加掩饰的反感。但是,来自宗教领袖们的逼迫没能阻止使徒们,就像它没能阻止耶稣一样。逼迫在福音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观察与注释:

对彼得和约翰的逼迫(4:1-22)

1.耶稣曾警告过门徒们:他们也会被弃绝和逼迫;并教导他们在他们被质问时要倚靠圣灵赐他们当说的话。在徒4-5章中,我们看到耶稣的预言具体地应验了(太5:10-12;10:16-22;路9:1-5;约15:18-20;16:33)。

2.再次声明:彼得和约翰不是被普通百姓所弃绝,而是被宗教领袖──“祭司们和守殿官并撒都该人”(4:1)所弃绝。是传讲耶稣身体复活的信息使得他们烦恼,特别是那些不信有复活的撒都该人(见太22:23-33)(4:2)。

如果耶稣确实是从死里复活了,那么他所有的声称就都是真实的,而犹太人就是杀了他们自己的弥赛亚。

3.使徒们被关入监狱过夜,准备第二天早晨听审(4:3)。

4.不是所有人都弃绝福音,因有许多人相信了,使在耶路撒冷信徒的数目达到五千个男人(还不算妇女儿童,4:4)。

5.听证会是在宗教领袖们的面前举行的,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都出席了(5:5-6)。

6.彼得和约翰被围在中间,被问到他们能力的来源。

“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4:7)

徒4:8节是至关重要的经文,因为它说明彼得的所作所为正是基督所预言的(见太10:19-20)。

“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对他们说:‘治民的官府和长老啊!’”(4:8)

彼得自然地抓住时机,把这当作另一次传讲福音的机会,并带着极大的权柄讲出来。

7.彼得说了几个关键点:

·     为什么他们因医治一个病人而受审?(4:9)

·     这人得医治是因着“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4:10)。

·     他们(宗教领袖们)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但神使耶稣从死里复活(4:10)。

·     基督是匠人所弃的石头,已经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4:11)

·     耶稣的名是得救的唯一道路:

“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4:12)

彼得又讲出了一篇绝妙的信息!

8.彼得和约翰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们的“自信心”使宗教领袖们吃惊;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彼得和约翰是耶稣的使徒(4:13)。

9.但是无人试图否认神迹,于是,宗教领袖们只能命令彼得和约翰“总不可奉耶稣的名讲论教训人。”(4:14-18)

显然,宗教领袖们不仅无法否认这一神迹,而且在证实使徒职分的神迹面前,他们也无法否认基督的复活。现在,我们就很清楚为什么在使徒行传中早期的神迹是如此必要,是为了证实使徒们的见证和福音的真实性。

逼迫的本身是对使徒们传讲的真理的肯定!他们对现存的宗教传统构成了真正的威胁。

10.彼得和约翰的回答奠定了后来在第5章的冲突的基础。

“彼得、约翰说:‘听从你们,不听从神,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斟酌吧!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4:19-20)

11.宗教领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威胁使徒们,因为治愈瘸腿乞丐的事使神得了荣耀。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神迹把人的注意力引向神,使得一些人信了神,得到一次传福音的机会,并把荣耀带给神。这才是真正的神迹!

祷告和更多的传道(4:23-31)

12.使徒们回到“会友(自己人)”那里去,并报告了所发生的事,结果是一场极佳的赞美与敬拜的聚会(4:23)。

13.他们认出所发生的事,就是基督应验了在诗篇第2篇中的对弥赛亚的预言,外邦(万邦)和君王一齐起来“要抵挡主,并主的受膏者(弥赛亚,基督)”(4:24-28)

对耶稣和对他们所发生的事都是按照神预先定好的目的(4:28)。

14.单按逻辑,我们会想使徒们将祷告求神给予保护,和免于受逼迫,这是满恰当的──结果不然!注意他们祷告了什么?

“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的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4:29)

更进一步,他们求神继续以耶稣的名行出神迹,以证明他们所传的信息(4:30)。

15.这场“真正的祷告会”的结果是在4:31写下的,他们──

“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4:31)

使徒行传1:8的真理在这里被再次强调,就是圣灵给人以为基督作见证的能力。当那发生时,信徒就有了一种事奉,是自然而来的副产品。

供应照顾有需要者(4:32-37)

16.使徒行传4:32-37说得清清楚楚──

“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的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4:32-33)

真正的相交包含一种“互相参与的伙伴关系”,满足同组中每个信徒的需要──情感上、身体/物质上、金钱上和属灵的。这不是“共产主义”,而是真正符合圣经的团契相交。无人缺乏,一切财物都是公用的,也无人宣称有什么个人的权利。

使徒们担起了作管家的责任,“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4:34-35;又见6:1-4)。

如果我们真正明白和实行了圣经上的原则,今天的教会里就不会有任何缺乏。虽然文化内涵可能改变了,但基本的原则并没有改变!他们所用的方法可能是与文化相关的,而且仅仅适用于那个时代,但是,互相满足事工上的需要依然是圣经所命令的。

17.路加在结束这一段时,介绍了巴拿巴(“劝慰〔之〕子”,意思是擅长劝慰人的)这个人。他卖了一块地,并把收入交给了使徒们。这就为后来在第5章叙述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犯罪设立了背景。

逼迫带来了赞美、祈祷和满足众人需要的供应。或许,今天的教会应该祷告求一些逼迫!实际上,如果今天的教会以同样的能力和胆量传讲了福音,逼迫就会自然地降临。

指导研经题

使徒行传4:1-37

1.医治瘸腿的乞丐这个神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最搅扰宗教领袖的是什么?

3.统治者问彼得和约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什么意思?

4.你怎样描述彼得的回应和信心?

5.彼得关于耶稣讲了什么?

6.这次逼迫带来的结果是好是坏?

7.从一个信徒的角度来讲,逼迫证明了什么?

8.为什么宗教领袖对彼得和约翰不能再做更多的逼迫?

9.彼得和约翰首先祷告求什么?

10.徒4:32-37是如何描述了逼迫的一个副产品?这与第5章有什么关系?

回到最前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