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讲章大纲

系列: 圣经对个人问题的回答

主题:对死亡的回答

经文:来九24-28

金句:“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九27

引言

圣经以绝对肯定的语气论及神、人、罪和死亡。希伯来书的作者提醒我们,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他说到:

一、死亡的确定(来九27

1 )死亡是不能避免(来九  27 )

2 )死亡是公平的(来九  27 )

二、死亡的结果(来九27

1 )审判日期已定(徒十七  31 )

2 )审判者已定(徒十七  31 )

3 )审判的凭据已定(徒十七  31 )

三、征服死亡(九28

1 )死亡的诱因(来二  14 )

2 )死亡的毒钩(林前十五  55-57 )

3 )惧怕死亡(来二  15 )

结语

我们是否预备好迎见神?我们必须紧记死亡的确定性;但我们亦要明白透过基督在加略山救赎祭的果效可以征服死亡。


35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圣经对个人问题的回答

主题:对死亡的回答

经文:来九24-28

金句:“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九27

引言

不象其它的书籍,圣经清楚指出生命的最终问题。没有人看过它后,不会不对神、人、罪和死亡有绝对的确定。它是世上唯一的书籍告诉我们,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现今在那里,以及我们将往何处。只有生命采取鸵鸟政策的人,才拒绝阅读及研究圣经关乎死亡的题目。他们基于这种题目乃病态、内省及悲观而作出托辞;但死亡是不能避免仍是事实(来九  27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我们面前的经文说到:

一、死亡的确定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来九  27 )。印度有一棵无花果树,它的树枝生长到某一高度,就会开始弯曲并向地下生长。这棵树是一个人类生命的象征:我们出自尘土并会归回尘土。换言之:

1)死亡是不能避免的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来九  27 )。诗人问,“谁能常活免死,救他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呢?”(诗八九  48 ),而所罗门加上,“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传八  8 )。当一个婴孩出生时,死亡的争战就开始。虽然这争战可能持续七十年或更久,无人能免这场争战。死亡一直斗争,直到它胜过遭难者。圣经中只有两个人没有死过——以诺和以利亚——但那却不会影响“按着定命,人人必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九  27 )这个事实。

2)死亡是公平的

“按着定命,人人必有一死”(来九  27 )。死亡就象一个邮差,到富裕及贫穷人的家,向一个人派发婚咭,而向其邻舍则传送友人过身的坏消息;向一个人传送他的船已抵岸口的好消息,向另一人则传送灾祸及破产的坏消息。死亡无分人物,地位或年龄。保罗总结它时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五  12 )。

1.  举例说明

二、死亡的结果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九  27 )。圣经清楚教导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却是一个生命的转变:或用另一种方式说,死亡是一道通往来世的门。决定人的死亡只后人们的永恒命运是那审判之日。除去审判的教义必然进入无神论阴暗的谬误当中,而他在那处亦不安全,因他仍有良知。有公义意识的人不会相信作恶者会永远逍遥法外而不受刑罚。他有预感死后必会面对全地的审判主。圣经说神“已经定了日子,要借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徒十七  31 )。细心留意在这句使人惊讶的陈述中:

1)审判日期已定

神“已经定了日子”(徒十七  31 )。没人在阅读圣经后而对神奇异的审判工作毫无印象。假若神在以往不曾宽容天使,天使长,甚至是祂的圣子〔祂“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前二  24 )〕,祂会宽容你吗?正如彼得所说,“若是义人仅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彼前四  18 )

2)审判者已定

神“已经定了日子,要借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徒十七  31 )。耶稣在地上工作期间,清楚指明“父……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约五  22 )。这意指现在站在你心门口期望进入的救主,若你拒绝祂的话,有一天将会成为你的审判者。

3)审判的凭据已定

“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要借着他所没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徒十七  31 )。耶稣基督今天活着的事实,是神会在“定了日子”审判人的无误凭据。你知道,神的“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哈一  13 )。故此祂现今就在十字架上或在最后报应到来的时刻,在宝座上审判罪恶。我们精力充沛地叫喊到,“祂活,祂活”,但却往往不能明白祂的复活和现今的活动时期,正是可称颂的救主在信徒的审判台,以及对未信者的白色大宝座上成为可畏审判主之凭据。

故此,我们看到当一个人因心脏病发作而晕在座椅上,或是被汽车撞倒,或在黑暗街巷里被恶人刺死,那并不是他生命的终结,他不会象动物一样逝去。相反,他进了入生命另一领域,而在那处他要站在神的审判宝座前,以决定他的永恒命运。“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九  27 )。

2.  举例说明

三、征服死亡

“象这样,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将来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显现,并与罪无关,乃是为拯救他们”(来九  28 )。因为罪已入了世界,带给全人类死亡,神便差祂的儿子死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以致祂可担当了多人的罪,并提供救恩以脱离:

1)死亡的诱因

我们读到主耶稣成为血肉之体,“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来二  14 )。是撒但将死引入神的美好创造之中。这就是为何他被形容为“掌死权的”(来二  14 )。但主耶稣已进入人类历史当中,去“除灭魔鬼的作为”(约壹三  8 )。象大卫用自己的刀将歌利亚除灭一样,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用祂自己的死作武器,给了魔鬼致命一击。故此,魔鬼在死方面已对神的儿女没有权柄了。对于基督徒来讲,死亡只是睡觉,而当他醒后就会永远得享主和与救主的荣耀同在。

2)死亡的毒钩

保罗提醒我们,“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感谢神,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林前十五  55-57 )。因为主耶稣将毒钩插入自己的身体,故我们所有信祂的人,就永远不需要站在白色审判大宝座前。对于我们来说,死的毒钩业已清除。

3.  举例说明

3)惧怕死亡

借着十字架,耶稣已释放了“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  15 )。旧经圣经的圣徒可以歌唱,“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诗廿三  4 );而新约圣经的圣徒可与保罗一同赞叹,“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一  23 )。对于这些人,死亡并不可怕,反而是一个荣耀的期盼,能从这地上生命的限制进到属天生命的释放。事实上,保罗在其中一个比喻中形容死亡是,窘困生命的“锚被提起”,以开始横过那永恒无边的、丰盛的生命之海洋的旅程。惠特曼( Whitman )称它为“冰冷所包裹的死亡”;殷格索尔( Ingersoll )称它为“美好平静的死亡”;而莎士比亚( Shakespeare )则称它为“必然的结局。”圣经的话却是何等的不同——“死了就有益处”(腓一  21 )。

4.  举例说明

结语

我们是否预备好迎见神?要紧记死亡的确定性:我们不能逃避它,因它是不能避免及公平的。死亡有一个严肃的后果:它将我们引入神的临在中,而我们要为地上的言行答辩。感谢神,主耶稣基督透过加略山十字架救赎性牺牲的果效可以征服死亡。要亲身认识祂,就是从死亡的诱因,毒钩及惧怕中得释放。我们现在必须信靠祂,以致可与诗人同声说,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诗廿三  4 )


附加评注

1.  举例说明

以前曾有报章报导一位女士的过世,而世界在她身上浪费了它最好的恩赐。她来自一个富有知名的家庭,而在两次婚姻中,她亦成了为国家服务的显赫人士的妻子。一位美国总统曾参加她第一次的婚礼。她非常美丽,而她的肖像是由美国著名画家画的。然而,讣闻却没有提及她已前往的那永恒生命,也没有说及关于她为这个生命的准备——若有的话。财富,美丽,兴趣,名声——在死亡一刻她要被迫离开这一切,而分析到最后,死亡不单不能避免,它更是公平的。

2.  举例说明

奥利( Burt Olnay )是一个怀疑论者。当一个年青传道人被呼召到一所地方教会,奥利也出席聚会但只是为了批判及与这位新牧师辩论。崇拜结束后,他对牧师说,“你干得好,但你可知道我不信圣经就没有错误。”这位年青牧师平静地指出,“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那怀疑论者说,“我可以向你证明死亡后没有审判这回事。”年青牧师继续说, “但人实在会死,因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怀疑论者争辩说, “但这不是论证。让我们用正规的论证方式讨论这个问题。”年青牧师摇头说,“我来是传讲神的道,不是来辩论的。”奥利极为生气,掉头走时说,“我不相信你对圣经有足够知识可以作论证。”牧师平静地回答:”也许你是对的,但请紧记:‘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奥利回家去,但沿途不断有雨蛙似乎在他耳中歌唱这节可怕的金句。他渡过流河时,而池中的青蛙也仿佛在叫,“审判,审判?。”次日清晨,奥利打电话给牧师说,“我想来见你,那是关乎昨晚你给我的金句。从那时开始,我过得很恐惧。这些话在我心中燃烧。请告诉我,我要做什么才能得救?我想除掉这痛苦。”圣经向奥利打开,而他借着相信基督所成就的工作,已成为一个新造的人。( Our Daily Bread, Grand Rapids : Radio Bible Class, April 17, 1959 )

3.  举例说明

一名母亲在后园晒衫,而她的小女孩则在草地玩耍。那小孩突然跳到她的脚前,喊着说,“妈妈,妈妈,有只黄蜂!有只黄蜂!。”她的母亲吩咐她,“走来我的手边。”那小女孩就照样作了,一切事物都静了片刻。母亲平静地向她的女儿保证没事了,“那黄蜂现在不会刺你了。”女儿问,“为什么?。”母亲伸出她的手说,“看,我已为你被刺了。”

4.  举例说明

一位十七岁的东方少女在美国一所医院里,因肺结核而垂死。当接触到垂死冰冷的指头时,她惧怕得尖叫。她的佛祖似乎对她的惧怕漠不关心。护士没有药物可以安静她忧虑紧张的心。一位宣教士与她谈及耶稣。她不断地读到,“凡相信子的人就有生命。”她闭上疲倦的眼祷告。之后,她用瘦细的手指数着所说的字,“主是我的救主。”那宣教士要离开时,她却请救他,“噢,请不要走,再多告诉我些关于耶稣的事。”他便多告诉了她一些,她沉醉在每个字里。她在清醒的时间阅读了约翰福音。次日,他再看见她,并告诉她耶稣已为她所预备的地方。“你害怕死吗?”不,惧怕已消除了,我已预备好死亡。”次日早上,她疲倦的目闭上了,她疲倦的手静止了,而她已溜进祂永久的膀臂中。( Gospel Herald, quoted in Knight’s Master Book of New Illustrations, by Walter B.Kwight, Grand Rapids : Win.B.Eerdmans Publishing Co., 1556, pp.160-161  。获准使用)

 回到最前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