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讲章大纲阐释
基督徒的见证
主题:为何我相信神的话语
经文:提后三 14-17;彼前一22-15;彼后一19-21
金句: “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彼后一25)
引言
有人曾说纵使天上、地上、有形的教会和人都变为虚无,但他仍会靠着恩典紧握神的话语,作为他的灵魂与神之间不能隔断的联系。那个人相信圣经,而我们也必须这样,特别是在这人心无定和前景极度无望的世代。
经文告诉我们圣经作出这样的自我宣称: (1)无误——因为它是“主的道”;(2)不能被毁灭——因为它是“永存”的;(3)不可或缺——因为“传给你们(所有人)的福音就是这道。”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圣经信念的三重基础。
一、圣经无误
“主的道”(彼前一 25)。圣经无误并非意指圣经所记载的一切行动都得到神的批许,也不表示它记述的说话都有神的权柄。换句话说,我们不会去辩护雅各对父亲的欺骗及大卫不道德的行为和谋杀。它也不是意指今天对原来手写稿的翻译和描述没有错误,因为任何熟识翻译的人也会承认,在表达的过程中必有差异。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注意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超过一千一百五十篇旧约原文手抄本,由希伯来学者鉴定过,证明它们在所有重要地方完全互相吻合的,其数目比新约圣经抄本还要多。
在负面的背景中,我们仍可以正面地说 “主的道”——就是圣经,乃是:
1) 神对人作出的无误记录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前一25)。注意圣经的自我宣称。它的记录是:
a) 神所默示的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 (提前一25)。默示的定义就是”神借着超自然的行动影响人的思想,以致使徒、先知和神圣作者能够在没有混淆错误的情况下写出神的真理。”这个定义的真实性可以从圣经一至性的事迹显明。圣经由差不多四十位来自不同背景的作者,历时共一千五百多年才写成。它分别以三种文字记录——希伯来文、亚兰文和希腊文。虽然三个地方都是地处一隅,但整本圣经却是完全和谐一致。陶雷博士 (Dr.R.A.Torrey) 说:“圣经不是表面的一致,而是极度一致。”这种多元中一致的唯一解释,就是圣经有同一位作者——圣灵。
另外一个神迹,就是圣经的准确性。我们可举一例子。圣经中有三百三十三则关于基督的预言已逐字应验了。按照机会率,这三百三十三个预言同时应验在一个人身上的机会是八十三兆亿分之一。我们如何解释旧约圣经关于基督预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答案就是圣灵 (参徒一16)。
b) 神写成的
“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 (彼后一21)。这些人都是被圣灵催迫(他在他们的时间之上,且超越时间),以致他们能看见、听见和记录一些人类想象范围以外的事。在这种监控当中,人在说话和写作的行动上便可以变成无误和无错失了——有时他们甚至是不自觉的,就象该亚法预言基督死亡的事例(参看约十一49-52);或象巴兰祝福以色列的儿女,而非咒诅他们(参看民廿三~廿四)。
c) 由神印记
“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 (路廿四27)。圣经不仅由父神默示、由圣灵写成,它更由神子印记。祂不但在旧约圣经,也在还未写成的新约圣经上盖上祂权威的印鉴。奥古斯丁曾说:“耶稣潜藏在旧约圣经中,却在新约圣经中显露出来。”基督在每一页上都盖上了印鉴 (参看约九39,十四26,十六13)。故此,我们不能接受缺少了默示、写成和印记的说法。
2) 神对人发出无误的命令
“主的道” (彼前一25)。很多人认为圣经应该在每个问题上都拥有权威,但这想法基本上是错的。圣经从不意图教晓人一些他们可以凭着己力而获得的知识。例如,圣经从不意图在科学上成为权威。正如马士顿爵士 (Sir Charles Marston) 清楚主张:“圣经所指的事实,跟文学和科学研究中得出的事实是没有矛盾的。”虽然圣经包含了深度的哲学思想,可是它也无意在哲学领域上成为权威。此外,没有一本书能如此准确地对人类历史和人心真貌作出描述,不过圣经也没有企图成为历史权威。分析到最后,圣经只想在一切信心和行为的事情上,对人作出无误的记录和无误的指引。正因如此,教会承认圣经作为神成文话说的最高权威,这包括了救赎的信息,和“信心和顺服的唯一准则,教导人要怎样的信神,以及神对人的要求。”在提摩太后书三章 16至17节,保罗在他的重要陈述中总结了这点:“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在这亮光之下,我们可以满有信心指出圣经是无误的:它就是“主的道”(彼前一25)。
1.举例说明
二、圣经不能被毁灭
“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前一 25)。圣经是不能被毁灭的,所以比它的敌人更长寿。耶稣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太廿四35) ;以及“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约十35)。要相信圣经不能被毁灭,我们必须思想几方面:
1) 它的保存
圣经保存了世上最古老的书。第一部分于三千年前写成——差不多比我们已有的其它历史还早一千年。希罗多得 ( Herodotus ) ——即是我们今天仍拥有其著作的其中一位最古代历史学家,便是与以斯拉和尼希米这两个旧约圣经最后的历史学家同时代。这些人和摩西之间共相隔了一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圣经被人用火烧、被藏起来、被批评、被嘲笑、被忽视,可是神却把它保存下来。
2.举例说明
2) 它的出版
圣经的印刷从未停止过。圣经中至少有一卷书已被翻译成一千四百三十一种语言,整本圣经则已有二百四十种语言版本,而整本新约圣经则有超过三百廿种语言的译本。在过去,圣经和新约圣经每年共卖出三千万本,即是说,每一分钟便卖出五十本。它到目前为止仍是世界最畅销的书。作为宣教文学,它比世界上任何的书籍接触到更多的国家、部落和人民。宣教士到达没有成文语言的群体中,便掌握语言的用法,建立字母和文法,然后再把圣经用该种文字写出来。因着出版的奇迹,这些统计数据还在不断改变。神应许会让祂的话语兴旺 (参看赛五五11)。
3.举例说明
三、圣经之不可或缺
“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彼前一 25)。我们可以欠缺任何的书籍,但却绝对不能没有圣经。它是唯一记载给人类的福音,在它所涵盖的范畴中,我们得到的权威之言继有:
1)神的启示
“神…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来一 1)。基督就是对神最终和最权威的启示;而圣经就是基督最终和最权威的启示。约翰把这两种思想在他的福音书第一和第廿章中合起来。论到基督就是神的启示,他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一18) ;以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二十31)。基督就是圣经的中心,它的每一页都聚焦在祂身上。与基督相交就是凝视神的面,因为在主耶稣身上我们有“神荣耀所发的光辉……神本体的真像”(来一3)。是的,我们可以在创造中观察神到的威严、神圣和权柄,但只有遇见耶稣基督后,我们才会明白祂个人性的爱、怜悯和恩典。
2)人的得赎
“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彼前一 25)。人需要救赎,可是他可以从哪里找到救赎计划?从人的哲学里及世上的宗教寻找,你只会徒然。圣经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12)。
约翰卫斯理 ( John Wesley )曾写道:“我是某一天被创造的,仿似一支箭划破长空地走过人生路。我是一个灵,从神而来又回到神那里去……我要知道一件事情,就是通往天堂之路…神已亲身下凡指示那道路。祂已把它写在书上。噢!把那部书给我!不论代价,请把神的书给我!”
在救赎的工作中,圣经在以下两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a) 个人的拯救
写信给年青的提摩太时,保罗提醒提摩太他是从小已认识圣经。这是唯一的书本,能叫人借着在耶稣基督里的信心有得救的智慧(参看提后三 15)。无怪乎看过圣经几遍的中国人会说:“写这本书的人实在是我的再生父母!”
b) 社群的完整
保罗写信给歌罗西教会时,对作丈夫和妻子的、作父母和子女的,以及作主人和仆人的说:“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西三 16)。只有这样,丈夫才会爱自己的妻子,妻子才会顺服自己的丈夫;儿女顺从父母,父母不会惹儿女的气;仆人听从主人的吩咐,并且会以诚恳的心一切为主而作。婚姻关系的神圣、家庭生活的健全、社会生活的稳固都在于新、旧约圣经所教导的道德和伦理规范。
c) 国家的改革
“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箴十四 34)。圣经是能提升一个国家的公义的唯一权威。没有任何一本书有信誉,好记载了生命得赎、被排斥的人得新生、枯竭忧伤的灵得欢乐、个人和国家得到重建。世界也未曾得知有其它更高尚的道德标准;也从没有一本书能够对文学、语言、艺术、音乐和教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复兴只能够透过传扬神的话语才能达成。
4.举例说明
结语
若我们接受经文所说的,我们就必须相信圣经是无误并去学习它;我们必须相信圣经是不能被毁灭的,并去爱它;我们也必须相信圣是不可或缺的,并去活出它。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威尔逊博士 (Dr.Robert.D.Wilson) 是普林斯顿神学院前任闪族语言学的教授。他曾说:“经过多年来对圣经文本和语言学的研究后,我深信没有人能有足够知识去攻击旧约圣经的真实性。因为有足够的文献证据支持,圣经原来文本的陈述已经通过考验了。” (Encyclopedia of 7, 700 Illustrations, Rockville, Md., 1979, p.186)
2.举例说明
无神论者多个世纪以来一直都在烧毁圣经,给人瞠目结舌举动的印 。伏尔泰( Voltaire ) 走到人生尽头之时,宣称他的作品能够取代圣经,一百年之后再也不会有人记得神的话语。廿五年之后,曾经推销伏尔泰作品的出版社变成了日内瓦圣经公会 (Geneva Bible Society) ,而九十册包装华丽攻击圣经 作品却卖数便士一册,但在同一时间,一册旧约圣经手抄本却卖数千元。真的,主的话语存到永远!
3.举例说明
罗拔汤马士 (Robert J.Thomas) 是在苏格兰读经会 (Scottish Bible Society) 工作的威尔斯人。他的语言学知识告诉他韩文是取自中文,受过教育的韩国人会看得懂它。他登上一艘美国船只,但船员与韩国的海岸防卫厅却发生战争。船只被摧毁,船上所有人都失踪了。汤马士在临死前拼命浮上水面把圣经递给韩国人——那些把他置诸死地的人。今日,韩国是全远东国 拥有最庞大基督徒群体的国家。
4.举例说明
芝加哥论坛报( Chicago Tribune )宗教版编辑普斯马 (Bruce Buursma) ,在 1982年3月4日发表过一篇名为《圣经对美国的医治:密斯》“Bible Cure for U.S.: Meese”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说:“身为信义会会友,总统顾问密斯在一个保守基督徒的聚会 (圣地亚哥) 中说,圣经是国家面对问题的答案所在。在一连四天讨论圣经的研讨会上,密斯在开始便说:‘这个国家中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失业问题、也不是重建我们的国防实力——比这个关于圣经的研讨会更重要。重要的是去重建我们与神的关系,以及对圣经的正确看法’。他又说:‘今天我们的国人普遍都灵里贫穷,而且太多人走错路。我们需要可靠的地图,而那地图就是圣经’。密斯说列根总统在公共政策的辩论上,极为赞赏“相信圣经的基督徒”的参与。 (@1982, Chicago Tribune, all rights reserved. Used with permission)
进深研究书目
George H. Cramer, First and Second Peter, (Chicago: Moody Press, 1967).
Joseph S. Excell, ed., The Biblical Illustrator on 1 Peter,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W. Griffith Thomas, The Apostle Peter: Outline Studies,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46).
H. D. M. Spence and Joseph S. Excell, eds., The Pulpit Commentary on 1 Peter,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