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虚己以求胜
“祂虚己以求胜” 是以马可福音为基础的一个释经讲章系列。它跟随马可福音的主题,就是耶稣来到世上战胜罪恶。在马可福音头八章里,我们看到仆人的神奇事工。接着的后七章论及救主的神奇事工。而最后一章当马可清楚提及耶稣胜过死亡和世界时,我们看到掌权者有力的见证。
在以章为基础的每周讲章系列里,是不可能包含马可所触及的每样事情的,但每章的中心思想都由伊恩·巴克莱牧师( Ian Barclay )阐述和说明。
41 讲章大纲
系列:祂虚己以求胜
主题:审判之谈
经文:可十四10-31
金句:“十二门徒之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可十四10)
引言
审判是本章主题的中心。有时它是以直接挑战的方式出现,有时却来得比较隐晦。
一、耶稣的性格(可十四12-16)
1 )祂的生命充满着虔诚的参与(可十四12)
2)祂的生命充满着仔细的计划(可十四14)
3)祂的生命充满着叙述的代名词(可十四15)
二、耶稣的关心(可十四17-21)
1 )情感(可十四20)
2 )痛苦(可十四18)
3 )意识 ( 可十四21)
三、耶稣的盟约(可十四22-26)
1 )提供了新的视野(可十四23)
2 )应许了新的契约(可十四24)
3)作出了新的要求(林前十一25)
四、耶稣的坦率(可十四27-31)
1 )该警告的准确(可十四27)
2)该警告的声明(可十四29)
3)该警告的保证(可十四31)
结语
今天,我们也同样备受审判。我们是耶稣的门徒还是犹大呢?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反映出我们的选择。
41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祂虚己以求胜
主题:审判之谈
经文:可十四10-31
金句:“十二门徒之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可十四10)
引言
审判是本章主题的中心。有时它是以直接挑战的方式出现,有时却来得比较隐晦。本章经文以可能拘捕和公开审判耶稣的商讨作为开始 (1 节 ) ,但是经过一些事件,最后他们却拿着刀棒把祂带到大祭司那里 (48 、 53 节 ) 。那时耶稣仍然要面对在客西马尼的个人审判 (43-50 节 ) 。
约翰马可就有一个光着身逃跑的不安经验,因为他的袍子被 “捉拿他” 的人所抓着而脱掉 (51-52 节 ) 。彼得经历了否认耶稣的个人审判 (68 节 ) ,而犹大则屈服在出卖耶稣的审判之下 (10 节 ) 。所以无论你读本章的任何地方,尽是 审判之谈。
一、耶稣的性格
“除酵节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门徒对耶稣说: ‘ 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往那里去预备呢? ’ ” ( 可十四 12 、 13-16) 从这些犹太惯例事件之中,我们可以对耶稣的性格有点领略。我们可以注意到:
1)祂的生命充满着虔诚的参与
“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往那里去预备呢?”(可十四12)这里并没有假设的语气,不是说“如果”耶稣要参与逾越节。事实上,耶稣和祂的门徒直到那些犹太人武力地驱逐他们那一刻, 都是无间地遵守犹太信仰的律法的。
在逾越节之前,是有两项仪式要做准备的:
a)搜寻酵母
要在整个屋子搜寻是否有酵母的存在。必须去除屋子里所有酵母,是因为第一个逾越节是吃无酵饼的 ( 参看出十二 ) 。对急于逃离埃及的希伯来人来说,无酵饼有两个好处。它可以很快的混合和烤制而无需花时间搓捏和发酵,也能很快的进食。在犹太人的语言象征里,酵母也代表了败坏和堕落,这是要把它从屋里排除的另一理由。特别是在神圣日子,例如逾越节。所以一家之主会点起一支蜡烛在全屋作检查。
b) 献祭羊羔
羊羔必须在殿里宰杀。由每家的一家之主代表与其他聚餐者一起作献祭。在犹太人的心目中,血包含着生命,所以它是神圣的。当羊羔的咽喉被割开,祭司便用一银制的盆子把血盛着。然后盆子会由祭司们向上一个传一个的传到祭坛前,最后一个祭司会把血泼向祭坛。然后羊羔会被剥皮,需要的内脏和脂肪会献上作为祭品。接着,羊羔的尸体会被退回,而且必须带回家里用石榴木叉着在火上烧烤。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解经问题。经过数以千计的羊羔作献祭,通往祭坛的台阶会布满血迹而变得湿滑。一种防滑的物质会被撒在台阶上,以保护祭司和文士的安全。那物质是已失去味道的盐,是: “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 的 ( 太五 13) 。
2)祂的生命充满着详细的计划
“他进哪家去,你们就对那家的主人说: ‘ 夫子说:客房在那里?我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 ’”( 可十四 14) 。这里的细节虽然简短但却生动。耶稣已经与 “那家的主人”(oikodespotes) 约定了要用他的 “客房” ,包括逾越节聚餐所需的家具和物料 ( 可十四 14-15) 。门徒便进去 " 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可十四 16) 。耶稣所安排的家具包括一张餐桌、三边有着可让客人斜靠的椅子和一个可供烧烤羊羔的火炉。至于筵席本身,则有无酵饼、一盆盐水 ( 用来提醒客人,犹太人在埃及所流的眼泪 ) 和苦的草药 ( 例如菊苣、莴苣、苦薄荷来提醒客人在埃及为奴之苦 ) 。然后又有一种名为 Charosheth 的酱,那是用苹果、枣子、石榴、果仁和肉桂枝所做的,提醒着奴隶在埃及所造的砖。餐后的四杯酒,提醒着四个应许 ( 参看出六 6-7) 。如此严谨的象征主义,仔细的筹备是必须的,这样才不会漏掉筵席的任何一个重要成分。这种仔细的计划正是耶稣性格的一部分。
1. 举例说明
3)祂的生命充满着叙述的代名词
“他必指给你们摆设整齐的一间大楼,你们就在那里为我们预备”( 可十四 15) 。门徒向耶稣说话时用了你这个代名词 ( 可十四 12) 。耶稣的回答却用了我们这代名词 ( 可十四 15) 。福音真理的一个有趣的启示就是研究耶稣所用的代名词,不单在这场合,在其它时候,例如当祂教导门徒祷告,便用了我们在天上的父这词 ( 太六 9) 。
二、耶稣的关心
“他们坐席正吃的时候,耶稣说 :‘ 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与我同吃的人要卖我了 ’”( 可十四 18 、 19-21) 。约翰福音用了五章来叙述在楼房所发生的事情,而马可福音则以一贯的简短作风,只用了八节。马可福音专注于对出卖的描述和圣餐的创立。我们在这一节里对前者作出探讨。注意以下几点显示耶稣的关心:
1)祂的情感
“耶稣对他们说: ‘ 是十二个门徒中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那个人 ’”( 可十四 20) 。同样是约翰福音为我们详细叙述了蘸饼的事件 ( 参看约十三 26) 。逾越节筵席中通常主人家会把 “蘸了酱汁的饼” 给他最喜爱的人。在马可的叙述里,看来所有门徒都得到耶稣的 “蘸了酱汁的饼” 。无论得到的是多是少,都代表了耶稣的情感。按着旧有的传统,耶稣愿意表达祂爱祂的门徒。
2)祂的痛苦
“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与我同吃的人要卖我了”( 可十四 18) 。逾越节是一个愉快的聚餐,庆祝犹太人得到解放。耶稣的说话必然令庆祝蒙上一层阴影。看来有点奇怪的是,门徒对于犹大将要出卖耶稣并没有丝毫察觉。耶稣被一个朋友所出卖,祂的信任被一个同伴所辜负了。事实上,出卖是敌人所做不 到的事情,只有朋友可以做到。
一九六八年霍利斯·沃克( J. Hollis Walker )写了一本名为《犹大的教会》( The Church of Judas )的书。在引言里作者说: “这本书名为《犹大的教会》并不是因为我认为犹大是全然坏透了。从来没有人是这样,而是因为他爱基督,却出卖了祂,而我相信一些基督的教会也正做着同样的事情。” (The Epworth Press, 1968, p.7) 我们必须小心在我们一生中,不要同样的犯了出卖耶稣的事情。
3)祂的意识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 可十四 21) 。耶稣的 “去”(hupagei) 带有 “悄然的去而不作半点声响或激动” 的意思。耶稣就象以赛亚所预言的去,祂: “象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赛五十三 7) 。无疑耶稣是全然意识到祂正在令预言应验 ( 可十四 21) 。这一节以对出卖者所显示的天怒作为终结。斯韦特( H.B.Swete )有一佳句: “神认为大爱的重要性,对那完成此大爱的媒介来说是没有借口的。”
三、耶稣的盟约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了福,就掰开递给他们”( 可十四 22 、 23-26) 。犹太人和基督徒的这两个重要餐宴有着一个关连。就是当耶稣和祂的门徒在守逾越节的时候,祂始创了圣餐。
1)提供了新的视野
“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他们都喝了”( 可十四 23) 。取代了四只不同的杯——分离的杯 (kiddush) 、解释的杯 (haggadah) 、感恩的杯和大颂赞前的杯 (hallel ——如今只有一只简单的杯。
2)应许了新的契约
“耶稣说: ‘ 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 ’”( 可十四 24) 。祂的身体将被打断及祂的血将要倾出就是这些话语的保证。最明确的说法是,耶稣应允以祂自己作为祭品来换取祂子民的新解放。
3)作出了新的要求
“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林前十一 25) 。明显地这话语是出于在楼房的聚餐上的,所以我们把它包含在这里。有趣的是基督徒在历史上都无间的持守着耶稣的命令。
“我们生活在城市或乡郊的所有人,都会在同一个地方聚会,而且只要时间许可,都会诵读使徒的回忆录或先知的著作。在诵读完毕后,接着是对这些绝佳的事情口头的教导和鼓励。然后我们会立刻站立祈祷。有人会为领会者奉上杯和饼,他拿起奉圣子和圣灵的名向宇宙的父祝谢,并为了我们得以配受这一切而感谢祂” ( 殉道者游斯丁,写于大约公元 150 年 ) 。
2a. 举例说明
2b. 举例说明
四、耶稣的坦率
“耶稣对他们说: ‘ 你们都要跌倒了 ’” ( 可十四 27) 。我们现在是在橄榄山上 ( 可十四 26) ,而耶稣告诉祂的门徒那天晚上他们全都会离弃祂。耶稣所用的言语对我们来说是颇为奇怪的。
1)该警告的准确
“耶稣对他们说: ‘ 你们都要跌倒 (skandalizo) 了 ’” ( 可十四 27) 。一个 skandalon 是陷阱的一个部分,用来捕捉野兽的。它是用以把机关触发。当动物触及 skandalon ,捕兽器便弹起,动物便被捉着。真正引发门徒跌倒的原因,是当晚耶稣的被逮捕。耶稣用先知在撒迦利亚书十三章 7 节的预言来支持祂的预测。这是一个颇准确的警告。
2)该警告的声明
“彼得说: ‘ 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 ’”( 可十四 29) 。我们要记得,马可的纪录,全是彼得告诉他的。因为彼得是这些事件的中心人物,我们便能得悉一两件有趣的详情。耶稣回答彼得,向他保证他会三次不认祂,我们就详细的知道,这事是在鸡叫 “两遍” 以前发生的 ( 可十四 30) 。
3)该警告的保证
“彼得却极力的说: ‘ 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 可十四 31) 。 “极力” (ekperissos) 这副词只有在这里可以找到。明显地,这些事件在彼得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但记得耶稣警告的准确,也记得他自己声言时的激情。彼得终生都懊悔地记得自己对耶稣的否认。否认耶稣有很多途径,而我们对彼得的指责也许更该指向我们自己。
3. 举例说明
结语
审判之谈。在某意义上可以说审判的结果是耶稣的死亡,而在另一意义上来说审判对祂根本丝毫无损。这大抵是因为最终,受审判的不是耶稣,而是祭司长和门徒。在我们日常对耶稣的回应中,我们的生命也同样在受到审判!霍利斯·沃克 (J.Hollis Walker) 是对的。问题是作为 “受膏的犹大” 还是 “耶稣基督” 的门徒。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告诉我们的朋友,我们作了什么选择。
附加评注
1. 举例说明
注意细节对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是重要的,缺乏这种注意会导致代价高昂的问题。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杂志指出,太空穿梭机哥伦比亚号延迟第二次升空,是因为油压系统过滤器的一处堵塞。要矫正问题需要消耗大概 25 元的油,但美国纳税人所付出的代价却大概每天三百万元。琐碎的事情应当仔细留意。小心留意细节是耶稣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应当效法祂的生活模式。 (David C. Egner , Our Daily Bread, Grand Rapids: Radio Bible Class, 1982, adapted)
2a. 举例说明
一三○四年二月十二日,四十九名男子、妇女和儿童被带到北非迦太基( Carthage )的法院,控以参与非法集会,就是在邻近村庄亚别提马里进行的圣餐。他们每一个都被问同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要支持一个违反王室法令的聚会?” 每一个人都用差不多相同的说话回答: “我们不能没有主的圣餐;这正是个愚蠢的问题,正如一个不参与主的圣餐的人还是基督徒吗?” 这些殉道者以他们的性命来表达和见证基督徒的一贯信念,在罗马皇帝逼害以前和之后,崇拜都是基督徒生命的中心。
2b. 举例说明
“当新加坡在一九四二年被日本占领后,新加坡的主教被关进狱里。大概有十二人被关在同一个监仓。每天分配给他们的食物少得可怜,而且主要都是白饭。主教很惊奇的发觉有些在他之前被逮捕的人,早已每天留起一些饭粒 ( 因为他们没有饼 ) 希望能够以饭粒代替饼举行圣餐崇拜。”(Richard Corrie , Into Membership, London, n.d., p.60)
3. 举例说明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伟大的传道人戴德生 (Hudson Taylor) 的。他对那些感到蒙召作福音工作的年轻人,有一个接见的程序。他会问几个问题来判断他们是否具有作差传侍奉的资格。对于 “你为何希望当传教士?” 的问题,有时得到的答案是: “基督命令我们去为万民传福音” ;有的会说: “我想告诉那些从未听见过耶稣的人,祂会拯救他们。” 智慧地,戴德生会告诉那些热切的应征者,他们的理由是美好和令人钦佩的。而他会向他们灌输他的坚强信念,那是能防止他们失败的唯一路径——他们被基督的大爱所充满。除非我们被主的爱所充满,不然我们就象彼得和其他门徒一样,否认我们的主。
进深研究书目
J.A. Alexander,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of Mark, Classic Commentary Library, 1864, reprint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R.A. Col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edited by R.V.G. Tasker,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1).
E. Schuyler English, Studies in the Gospel of Mark: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the Gospel of the Servant-Son of God, (New York: Our Hope, 1943).
H.A. Ironside, Expository Notes on the Gospel of Mark, (Neptune, N.J.: Loizeaux Brothers, Inc.).
John Charles Ryle, Expository Thoughts on the Gospel of St. Mark,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Henry Barclay Swet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The Greek Text with Introduction, Notes and Indices, 1892, (Reprinted ──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52).
Vincent Taylo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The Greek Text with Introduction , Notes , and Indexes, (London: Macmillan, 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