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讲章大纲

系列:祂虚己以求胜

主题:得胜的话语

经文:可十一1-11

金句:“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可十一9

引言

这一章记述了耶稣的另一些惊人的教导。它形容耶稣是人的形象(可十一  12 ),这也是神圣的形象(可十一  20 ),相关的形象(可十一  22 ),权威的形象(可十一  11 )。这同时描绘耶稣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请留意  :

一、行列的详情(可十一8

1)     事件的地图(可十一  1 )

2)     事件的细节(路十  1-41 )

3)     事件的壮观(可十四  1 )

二、准备的详情(可十一2-6

1)     小驴驹的应许(可十一  2 )

2)     小驴驹的预备(可十一  4 )

3)     小驴驹的预言(可十一  5-6 )

三、预言的详情(可十一8-10

1)     公开宣告满足属灵的需要(可十一  9 )

2)     公开宣告满足道德的需要(可十一  9 )

3)     公开宣告满足情感的需要(可十一  8 )

结语

当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时候,群众呼喊着,唱着诗篇一百一十八篇廿五至廿六节。群众知道耶稣带着君王的能力和君王的目的,我们必须对此有着同样的认识。


38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祂虚己以求胜

主题:得胜的话语

经文:可十一1-11

金句:“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可十一9

引言

这一章记述了耶稣的另一些惊人的教导。注意,这一章是如何用介绍的方法来提到“奉主名来的”(可十一  9 )的那一位。祂是:

1.   人的形象

“耶稣饿了”(可十一  12 )。耶稣除了与马大和马利亚共进晚餐以外(参看约十二  2 ),他曾经在伯大尼留宿(参看太廿一  17 )。耶稣已经饿了,这可能由于祂那天早上很早起床,没赶上吃早饭,已经独自往橄榄山上,为祂前头要面对的路程祷告。我们不知道祂饥饿的原因,然而这却是人实际的需要。新约圣经时常强调耶稣人性的一面。

2.     神圣的形象

“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可十一  20 )。只不过是一句出自耶稣的话语,令一棵树完全枯萎(可十一  14 )。可见耶稣明显是掌管宇宙的主。

3.     相关的形象

“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神’”(可十一  22 )。无花果树的遭遇叫门徒感到吃惊。在廿二节,耶稣对门徒说,他们不需要为无花果树感到惊讶,因为大能的工作对于神儿女而言是司空见惯的。耶稣真正的意思是,“神也会在你身上作同样大能的事情——当信服神。”

4.     权威的形象

“耶稣……周围看了各样对象”( periblepsamenos ;可十一  11 )。这一个希腊字结合了“看见”和介词“周围。”这是指着一种仔细地观察。这字的意思是指主人以公正方法察看了一切。耶稣只消一瞥,已经看清楚圣殿四围的事情。

我们刚看过了基督的人性的一面,让我们转看这一章的上段部分“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可十一  1-11 )来留意“得胜的话语”    。

一、行列的详情

“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可十一  8 )。在耶利哥和耶路撒冷之间的一个村落中,有群众开始聚集起来,在地上铺上衣服,手里挥动着棕树枝(可十一  8 )。与此同时,他们喊叫着“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可十一  9-10 )倘若你注意到以下的详情,你也会对这过程有更清晰的印象:

1) 事件的地图

“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山那里”(可十一  1 )。这清楚地指出了众人聚集的正确地点。伯法其的意思是“乳猪之家”,是一条坐落于橄榄山南边山坡的村落。伯大尼的意思是“日期之家”,地点也在相同之处。伯大尼是马利亚,马大和拉撒路之家(参看约十一  1  、  18  ;约廿一  1 ),患痲疯病的西门(参看太廿六  6  ;可十四  3 )。当然,这也许就是耶稣升天和再来的地方(参看路廿四  50-51 )。约翰指出伯大尼与耶路撒冷有两哩之遥(参看约十一  18 )。两个村落都是从耶利哥去耶路撒冷之间最后竭脚的地方。

1.  举例说明

2) 事件的细节

“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他哀哭”(路十九  41 )。倘若你要为旅程的情节补充些什么,你必须包括在耶利哥的撒该(参看路十九  1-10 )。路加还加入了一个耶稣所教导的关于一个往远方去的贵胄比喻(参看路十九  11-27 ),以及进一步的事实,象当耶稣亲眼看见耶路撒冷时候,祂为这地方哭泣(参看路十九  41-44 )。马太进一步详细记载了耶稣在圣殿内医好了瞎眼和腐腿的人(参看太廿一  14 );约翰告诉我们耶稣在伯大尼与马利亚和马太共进晚餐时,马利亚用香膏膏耶稣的脚(参看约十二  1-8 )。

3) 事件的壮观

“过两天是逾越节”(可十四  1 )。逾越节是在尼撒月的第十四天,这是一个犹太人的节期。我们知道每一名居住在耶路撒冷十五哩范围内的犹太男子,都需要守节。

逾越节记念神拯救子民离开埃及(参看出十二),这同时标示着神保守大麦的收成,这是神子民一个极大的欢庆日子。

对于生活于耶路撒冷范围以外的犹太人,他们都希望一生至少去耶城守一次逾越节。所以每年犹太人都从四面八方向耶路撒冷聚集,来到耶路撒冷的群众多不胜数。邻近的城市如伯法其和伯大尼都要协助解决房间短缺的问题,由于旅程可以全无秩序可言,没有人可以肯定保证如期抵达耶路撒冷。因此,朝圣者一般都会提早抵达,确保不会错过。

约瑟夫的一些篇幅显示了当时的朝圣客情况。提斯古  (Cestius)  是巴勒斯坦地的罗马巡抚,他一心要向尼禄皇帝证明,逾越节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庆。因此,在公元六十五年他命大祭司数点在圣殿献上羊羔的实际总数,结果,大祭司呈交的羊羔数目总共有廿五万六千五百。律法规定每十个人至少需要奉献上一头羊羔,因此逾越节参加的人数至少有三百万之多。我们没有理由假设公元六十五年的数目是明显多的。因此,卅多年之前当耶稣离世之时,我们也可以大约估计当时的人数。即使我们将数目减半,做非常的保守估计,我们所面对的仍然是数目庞大的参加者。耶稣在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事,始终有大批群众作为背景。

二、准备的详情

“若有人对你们说:‘为什么做这事?’你们就说:‘主要用它’”(可十一  2 )。我们必须注意当耶稣骑驴驹进入耶路撒冷时候,小驴驹预备的情况。

1) 小驴驹的应许

“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一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可十一  2 )。我们很难确定这是在圣周的哪一天,然而,这一天却成为了棕枝主日。耶稣骑驴驹进城,群众“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可十一  8 )。在这天的早上,“耶稣打发两个门徒”(可十一  1 )。“打发”早已是耶稣职事的标记。然而,这两位门之日后也许会感到惊讶,究竟还能找着什么来提高门徒职事的身分。他们被耶稣打发出去,要找一头“从来没有人骑过”(可十一  22 )的驴驹。斯韦特  (H.B.Swete)  说:“驹子没有残缺,从来没有人骑过,是适合用作神圣的目标。主出生于一个‘没人认识’的家庭,祂埋于‘也没有埋葬’的新坟。祂选择一头没有人用过的动物,是为了与祂进入平凡人的生命作一个强烈的对比。”

2.  举例说明

2) 小驴驹的预备

“他们去了,便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街道上,就把它解开”(可十一  4 )。那时在房子前头有一个公开的园子,从房屋与园子之间有道路连接,驴驹正被拴在房屋外的街道上。

3) 小驴驹的预言

“你们解驴驹做什么?”(可十一  5 )马可没有告诉我们是谁向门徒提出这问题?路加却指出是驴驹的“主人”(路十九  33 )。许多释经家都指出“主要用它”(可十一  3 )是一句暗语,然而这事件唯一的解释是耶稣预先知道这头驴驹已经预备好了(比较可十四  13  ;太十七  27  ;约一  48 )。无疑耶稣在这地区十分著名;可是,若说耶稣预先向驴驹主人借用,只会产生更多的难题。我们或许可以假设,当主人知道谁需要这驴驹时候,他很乐意让门徒将驴驹领走。然而,驴驹显示了耶稣知识的权柄,因为,它已经在那里预备好了。

三、预言的详情

“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可十一  9  ;参看  8-9 )君王胜利地进入自己的城都。群众呼喊着的说话,源自诗篇第一百一十八篇廿五至廿六节。他们显然相信,耶稣就是常常盼望的弥赛亚,神所立的基督,以色列的王,旧约弥赛亚预言得以实现(参看亚九  9 )。耶稣骑驴驹进入耶路撒冷和洁净圣殿,都以强烈、响亮的预言说出来。

1) 公开宣告满足属灵的需要

“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可十一  9 )每一个人都知道撒迦利亚书九章九节,并且看见耶稣实现了旧约的预言。事实上,群众喊叫说:“和散那”的意思,就是强调“如今拯救!”他们不但视耶稣为弥赛亚,更期望祂能对于罗马的暴政作出行动。然而,耶稣并没有粉碎罗马政权;但罗马反倒要摧毁耶稣。群众还并未认识到耶稣的弥赛亚是以赛亚书所预言,以受苦仆人的形象出现。当他们知道耶稣并不如他们所期待的那一种弥赛亚,他们随即改换了所嘁叫的(参看可十五  13 )。

2) 公开宣告满足道德的需要

“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可十一  9 )虽然这是犹太人是以弥赛亚预言的背景下常说的,然而,这也是马加比  (Judas Maccbeus)  的追求,他是犹太人中一位伟大的国家英雄。在公元前一六七年,一名后来称为神明显现的安提亚古  (Antiohus Epiphanes)  在叙利亚登上王位。他热衷希腊的文化生活和宗教,致力四处推广。他征服了圣地,即使是希伯来文化核心的耶路撒冷,也逐渐变得希罗化。他下令凡拥有希伯来圣经的都是犯法,凡举行割礼都要死刑。他亵渎圣殿,以宙斯代替耶和华。在圣殿的祭坛上献猪,这是犹太人所憎恶的。  在圣殿范围内的房间都成了妓女的巢穴。直至公元前一六三年,马加比将安提亚古逐出耶路撒冷,圣殿获得洁净,再次举行献殿礼。在献殿礼中使用了诗篇一百一十八篇,来纪念这次行动,因此这首诗篇的语言和异象从此与马加比变得密不可分。

所以,当耶稣骑驹子进入耶路撒冷和洁净圣殿(可十一  15-19 ),我们不需要怀疑耶稣已回应了道德的需要,这是对犹太人核心生活的一次洁净。许多人或者会想到,一位新的马加比已经到临了。

3) 公开宣告满足情感的需要

“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可十一  8 )。这是王进入耶路撒冷的第一幕。事实上,将衣服铺在地上也是耶户作王时候的情景(参看王下九  13 )。事实上,有人骑着驴子、驹子或驴驹可以是颇为令人发笑的,然而若以强烈的预言说出来,则含有一定的分量。在东方,若王骑着驴驹进城则代表着和平,相反,若王骑着马进城则代表着战争。睚珥有廿名儿子,每一个都骑着驴驹进行特别之旅(参看士十  4 );而亚希多弗则在另一个场骑驴驹(参看撒下十七  33 )。因此,当耶稣骑驴驹进入耶路撒冷时,祂显示了君王的身分,以和平的态度来临,因此满足了他们情感的需要。

3.  举例说明

结语

当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时候,群众呼喊着,唱着诗篇一百一十八篇廿五至廿六节。群众知道耶稣带着君王的能力和君王的目的,我们必须对此有着同样的认识。


附加评注

1.  举例说明

皮尔博士  (Dr.Norman Vincent Peale)  形容他到访伯大尼时候说:“我与家人在伯大尼的那一天,烈日当空,我们站在拉撒路躺下的坟墓里……我拿出圣经来,要求路丝以甜美的声音,读出耶稣当天所说的话:‘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忽然间,我双眼充满着泪水。心里一热,我肯定耶稣这句说话是真实的。我告诉家人说:‘这是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一刻。’他们也知道这是真实的。”( Norman Vincent Peale  , Daily Guideposts, Carmel, N.Y., 1982, p.95 )

2.  举例说明

倘若我们能够虚心承认的话,神的保守随处可见。一名乘搭顺风车的人,想要从堪萨斯城到明尼苏达州的拉着第。由于他坚信这目的地是神的心意,他祷求有些人可以给他方便,毋须走上许多弯路。罗格尼斯  (Alvin Rogness)  在一本著作中提及这名年轻人,他让年轻人搭车时才知道自己与他有相同的目的地。神满有恩慈地为这位年轻人供应了交通。( Alvin   , The Word For Every Day, Minneapolis, 1981, p.350, adapted )

3.  举例说明

耶稣的行动充分显示出祂朝向耶路撒冷的决心:祂和平的前往。我们同样需要显示出我们是跟随和平之子的。苏格兰有一个愉快的除夕传统:“踏出第一步。”当中的意思是鼓励人主动到访别人家中,向他们祝贺“新年快乐!”,并祝健康和快乐。欧果维  (Lloyd J. Ogilvie)  论到这种传统时劝勉读者,也要成为“和平使者”,每一天主动地在朋友之间提倡和平。( Lloyd. J. Ogilvie  , Congratulations!  God Believes in You , Waco, Texas, 1980, pp.102-103, adapted )

 回到最前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