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讲章大纲
系列:祂虚己以求胜
主题:直接的教导
经文:可八31-38
金句:“从此,他教训他们说。”(可八31)
引言
我们之前的注意力集中在耶稣的工作上;现在,马可引导我们开始留心耶稣的言语。这个转变起源于承认耶稣是弥赛亚(可八 29 )。门徒终于知道耶稣是谁,现在是给他们教导的时候了(可八 31-32 )。耶稣教导他们:
一、关于死亡的直接教导(可八31-33)
1 )人(可八 31 )
2 )原则(可八 31 )
3 )程序(可八 31 )
4 )预言(可八 31 )
二、关于撒但的直接教导(可八32-33)
1 )恶者的别号(可八 33 )
2 )恶者的攻击(可八 33 )
三、关于门徒的直接教导(可八34-38)
1 )否认自我(可八 34 )
2 )渴望事奉(可八 34 )
3 )降服主权(可八 34 )
结语
耶稣在总结这一段落的时候,把思想推向更深一层:“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做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做可耻的”(可八 38 )。耶稣以上所说的话语,对我们真是何等的挑战!然而,这话的内容和挑战一直到今天仍没改变,还在指导我们。
35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祂虚己以求胜
主题:直接的教导
经文:可八31-38
金句:“从此,他教训他们说。”(可八31)
引言
在这一章中,讨论的焦点已经改变了。我们之前的注意力集中在耶稣的工作;现在,马可引导我们开始留心耶稣的言语。这个转变起源于承认耶稣是弥赛亚(可八 29 )。门徒终于知道耶稣是谁,现在是给他们教导的时候了,耶稣开始直接地教导他们(可八 31-32 ):
一、关于死亡的直接教导
“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可八 31 ;参看可八 32-33 )。如今,门徒知道耶稣是弥赛亚,他们一定明白作弥赛亚的代价。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在耶路撒冷圣周种种悲惨的事情中,没有一件是叫耶稣感到惊讶的。
1)人
“人子”(可八 31 )。耶稣经常使用这个名称。在旧约圣经,这句话只不过指“人”而已(参看诗八 4 );偶尔地,耶稣也只是这个意思罢了(参看太八 20 )。然而在重要的事件上,耶稣则清楚指在但以理书七章十三节中,带着权柄和能力、天地的结合者,天上的“人子。”这明显是马可福音中的意思,耶稣希望门徒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这天上的人子必须受苦(可八 31 )。
2)原则
“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可八 31 )。论到耶稣要受的许多苦,是就祂死亡的“简述”而言。马可广义地使用这句话,十字架遂成了受苦的高峰(参看来五 8 )。弥赛亚的一个大原则,就是祂是一个受苦的仆人(参看赛五三)。
“被……弃绝”(可八 31 )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字( apodoktmastenai )。照字面上的意思是,“未能通过正式的检查。”耶稣在撒都该人(希伯来人最高的人民代表)面前,“未能通过正式的检查。”然而,人也许会怀疑他们究竟是否知道,他们本身也正受着彻底的检查。
3)程序
“人子必须……被杀”(可八 31 )。耶稣并不单是死亡,祂是被杀害的。这是预先有计划的罪行,所以这是谋杀。当中亦涉及流血,是一种罪恶。赛儿丝 (Dorothy L.Sayers) 说:“这里充满着血腥、灰尘、汗流、污垢。”耶稣基督的死亡绝对不是一桩意外。
1. 举例说明
4)预言
“人子必须……过三天复活”(可八 31 )。这是一个清晰的有关复活预言。当论到自己的死亡,耶稣总是一起提到复活。身体复活及耶稣肉身复活是新约圣经中经常提及的一个基础真理。既然耶稣和门徒在第一世纪这样地强调复活,在廿世纪的今天,我们千万不要予以忽略。”
二、关于撒但的直接教导
“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可八 33 )。彼得不分轻重地,“拉着他劝他”(可八 32 )。只在一会儿之前,彼得似乎清楚地认识耶稣,洞悉一切似的(可八 29 )。而现在他却惘然若失(可八 29 ),被耶稣极其严厉地责备,甚至更甚于耶稣责备法利赛人似的(可八 33 )。
当撒但在一定程度获准下,他可以在信徒生命中作事。他使用彼得,企图阻止耶稣上十字架。因此,引诱者可能使用一种亲切朋友的声音。撒但不一定以明显邪恶和败坏的方法出现;他也可以装作光明的天使(参看林后十一 14 )。
耶稣在这里称恶者为“撒但”,显示了马可在这里保留了亚兰文的原字;否则,马可应该会用 diabolos 这希腊字。这里提醒我们,恶者的名字和工作都是十分复杂的。至少,我们应该知道这些:
1)恶者的别号(可八33)
在圣经中,共有十四个名称用在那恶者身上。最重要的是“撒但”一字共出现了五十六次,(通常是)指神和人类的邪恶、恶意的敌人。“魔鬼”在圣经中出现了卅五次,是从希伯来语“毛发” (hairy) 一词而来,显示他是人类的诽谤者、诋毁和控诉者。一个非源于圣经,却是对那恶者最重要的别号——奥古斯丁称他为 Simius Dei ,意思是“神的模仿者。”从圣经中我们知道他以不同方法,不但扮演着神,甚至是与神有关的。他装扮成为羊羔(参看启十三 11 ),他也是三而一的(参看启十六 13 ),他有一个教会(参看启二 9 ),他有教义(参看提前四 1 ),他也有献祭和圣餐(参看林前十 20 )。他有福音(参看加一 7-8 ),他有王座的敬拜者(参看启十三 2 、 4 ),他也有先知(参看太廿四 11 ),他也有教友(参看加二 4 )。
2)恶者的攻击(可八33)
这里提到最重要的事情是他经常攻击神的子民。
劳威廉 (Willian Law) 是十八世纪英国剑桥以马内利学院的院士。他形容恶者是:“他从不睡觉或打盹,不疲倦和宽容,也不放弃希望。他在儿童的软弱、少年人的缺乏经验、中年人的强壮和老年人的蹒跚中找着打击的机会。他观看早晨思想的诡计,他与黑暗的影儿不离不弃。在他管辖的阵营内,他无所不在。他进入皇宫、小屋、森林、营舍和军队。他攻入每个有人居住的居所,每家教堂的长椅。他忙碌不已,活跃非常。他坐在每张病床旁,在垂危的耳朵边细语。当灵魂刚离开了病人的身体,他便毫不留情地射出烈怒的箭。”
2. 举例说明
三、关于门徒的直接教导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可八 34 ;参看 35-38 节)。如今我们更加明白的知道,彼得为什么需要了解作弥赛亚的代价。倘若他不清楚前者为何物,他就永不会明白作门徒的代价。要成为一个门徒,耶稣谓:
1)否认自我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可八 34 )。凡要作门徒的,首先要一颗渴望成为一个门徒的心。没有人是非自愿地成为门徒;这是一个需要作出的决定——“我愿意跟随耶稣。”意味着将耶稣置于首要位置。这代表了倒置昔日的态度,并发现借着舍弃生命来得着生命(可八 34 )。任何一个自私地爱惜生命的人,他终于要失去生命。生命如同沙一般,人若是努力去抓紧,沙愈快从人手中溜走。这必须要有一个舍己的牺牲。
3. 举例说明
2)渴望事奉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要……背起他的十字架”(可八 34 )。文学和艺术都令十字架变得闪闪生辉。我们脑海中的十字架,也是中世纪般优美的雕成,或华丽的欧洲油画上所绘的。然而,真实的耶稣被钉十字架是极其丑陋的一幕。希腊语十字架的意思是柱子( stauros )。当他们钉十字架时候,是钉在一条木柱上。“拿起你的十字架”较好的翻译,是“背负起你的十字架。”当人背负起他的十字架时,是走向最蒙羞的死亡;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了。没有什么比耶稣所说的这话,更叫人疑惑:“背起你的柱子,负起你的十字架!事奉我。你没有失去什么,没有其它事物可以让你分心。你们必须坚定和乐意的舍己。”
4. 举例说明
3)降服主权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要……来跟从我”(可八 34 )。这意思十分明显,任何曾经在童年参与“跟随领袖”游戏的人都应该明白。这有一个简单的规则:跟随领袖,跟随他每一个行动,没有人须要怀疑领袖往那里去。对于基督徒来说,这将成为我们终极的属天盼望,因为我们的领袖已经升上高天了。我们必须完全的降服于耶稣。
5. 举例说明
耶稣说:“来跟从我”(可八 34 )。
6. 注解
结语
耶稣在总结这一段落的时候,把思想推向更深一层:“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做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做可耻的”(可八 38 )。耶稣以上所说的话语,对我们真是何等的挑战!然而,这话的内容和挑战一直到今天仍没改变,还在指导我们。
附加评注
1. 举例说明
苏格兰的东岸有称为“横笛王国” (The kingdom of Fife) 。在这国度的沿海公路上,介于奔驰兰 (Burntisland) 和王号 (King Horn) 两地之间的路上耸立了一个纪念碑,碑上写着:“为纪念亚历山大三世,苏格兰塞尔特最后一位君主,他在一二八六年三月十二日在附近的地方意外遇剌身亡。”我们不能在加略山上立这样的纪念碑,因为耶稣基督的死亡并不是一宗意外。
2. 举例说明
这故事是讲到一名小孩子向父亲询问有关魔鬼的事情。“父亲,撒但比我大吗?”父亲回答说:“是的,他也比我更大。”孩子思想了一会儿,问父亲说:“那么,他比耶稣更大吗?”父亲回答说:“不,他绝不比耶稣大。”孩子怀着极大的信心,松了一口气说:“那么,我毋须要惧怕他了。”
3. 举例说明
一个囚禁犯人的日本军营中,一大群囚犯刚从铁路回来,完成了一天艰苦的工作,然后一如以往地点算工具的数目。当囚犯正要散去时,一名日本军官大声喊叫,说遗失了一个铁铲。他坚称是有人偷了去卖给泰国人。军官在群众面前暴跳如雷,宣称他们的邪恶,不忠于日本国王。他以恶劣的英语喊叫、大声疾呼地,要求涉嫌的群众踏前一步来接受惩罚。没有一人这样做,于是军官大声尖叫:“全都要死!全都要死!”为要显示出自己的认真,他拔动手枪,举起来作势要射。那一刻,有一个苏格兰的士兵踏前一步,平静的说:“是我干的。”为宣泄他的愤怒,军官怒踢这无助的囚犯,向他拳打脚踢。这名亚盖尔郡人站立不动,任血流满面。但他的沉默叫军官的怒气愈发失控。他从枪袋中抽出手枪来,把士兵的头颅轰个稀烂,这名士兵的身躯终告倒下。这名士兵已经必死无疑,但军官仍然踢着他的尸身,直至力竭为止。其余的人将这士兵的尸身抬走,放下他们的工具,然后返回军营。后来在军营房舍内再次点算工具时候,却发现没有遗失铁铲。( Ernest Gordon , Miracle on the River Kwai, p.88 )
4. 举例说明
杨宓贵灵 (Isobel Kuhn) 记录了一名宣教士朋友真诚的剖白:“在最初几年的事奉中,上主……为要令我告别老我。”对我们当中一些人来说,要做到放弃老我并非象周末下午的短途旅程如此容易;我们的自我愈强,跌得愈深。就让我们留心多年以来,好些基督徒的经历。当中的说话或许有别,个中原则却是一致的。
有人问及 乔治穆勒 (George Muller) 关于基督徒得胜的秘诀。他回答说,当他将要离世的时候,无论是受人赞赏或受千夫所指,他所在意的仍然是讨主的喜悦而已。
宋尚节 (John Sung) 是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五一年在中国宣教的门徒,他在一家美国神学院中失去了信心。朋友以为他已经疯了,将他送往精神病院内,住了一百九十三天。然而,他的心智却是正常的,他因而为自己定了一个读经计划,预计获得释放的时候,就是他毕业之时。在归途中,除了保留一个奖项来讨父亲喜悦以外,他将所有的学术证明全都投进大海里。他放弃了可以获取金钱的学术生涯,定意只为基督而活。他在当时代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宣信 (A.B.Simpson) 是基督教宣道运动的创办人,细说有一晚上,他感到孤单和伤心,做了许多错事,感到满心羞愧,不知道明天还是否活着。他终于作出了人生第一次完全的悔改。他走过了被拒绝的路径。当他开始在纽约市工作时候,第一次崇拜只有七人参加。
与神对立的地方,就是自我要被打击之处,这是因人而异的。然而,或许如同雅各般激烈的将死过程,却是生命中可以触摸的印记。然而,我们必须牺牲。( Kenneth S. Roundhill , Prescription for Today’s Missionary, London, 1972, p.96, adapted )
5. 举例说明
有一天,迈尔( F.B.Meyer )与司达德( C.T.Studd )同处一室。迈尔早上七时起来,却看见在晃动的烛光下司达德拉长的身影,他的颈项上挂着印有大学标记的围巾。迈尔问:“司达德,你起来有多久了?”司达德回答说:“凌晨四时。”迈尔问:“你究竟用这三小时来干什么呢?”司达德回答说:“我重新阅读一遍新约圣经,特别在我主诫命的亮光:‘人若爱我,就要遵守我的诫命’,我要检查一遍是否有遵守祂每一条诫命。”迈尔问“我怎能够象你一样的呢?”司达德提出了人必须在生命每一个范畴中,完全地的顺服基督,让圣灵在我们生命中照耀。迈尔于是晓得自己已经将生命中每一道钥匙交给神,除了一样以外——他讲道的能力。司达德提醒他说“倘若你并非完全相信主,你根本称不上是信靠祂。”( Norman Grubb, C.T. Studd, Guildford, 1965, p.47, adapted )
6. 注解
Akolouthein 一字有多个颇相似的意思: 1) 跟随君王的士兵; 2) 跟随主人的奴仆; 3) 遵守国家法律的市民; 4) 跟随老师的学生; 5) 跟随年老智者的年轻人。以上所有都暗示出,我们必须毫无犹疑地跟随耶稣——无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和任何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