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上的话语

当我年幼的时候,父亲鼓励我背诵圣经金句。在众多背诵方法中,他选择了字母记诵法。他从字母ABC、直至Z中,选择了不同的经文,而这些经文包含了神为所有信祂的人所预备的伟大救恩(来二3)的范围和内容。这些经文在我的成长阶段产生很大的影响,到如今我依然可以把它们背诵出来。我乐意在此将这些经文与更多的人分享,使他们也可得到我所领受的祝福。我称这个讲章系列为圣经上的话语,因为这名称代表我们处理经文的方法:按圣经文本所载的宣讲真理。你也以此方式编写讲章大纲和宣讲信息吧!愿神赐福给你,并你所属教会的会众。

2 讲章大纲

系列:圣经上的话语

主题:罪人

读经:罗三10-26

经文: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

引言

我们身处的是何等邪恶的世界!我们不少人均被报章、电台或电视台所报导的海内外发生的事情,心感震动。我们听到战争、残忍、恐布主义、并人类种种不同形式的犯罪和邪恶。然而,在神面前的罪恶,包括有酗酒、吸毒、不洁、背弃、贪婪和无耻行径。毫无疑问,人类在神面前都是犯罪的( 罗23)。试看看:

一、神予罪人的宣讲(罗三23

1 )人——无论他在什么地方(罗三  19

2 )人——无论他是什么的人(罗三  9 )

3 )人——无论他有什么本质(罗三)

二、神予罪人的审判(罗三23

1 )人在本性上犯罪(罗三  23 )

2 )人在行为上犯罪(罗三  23 )

三、神予罪人的救法(罗三23-25

1 )神白白地使罪人称义(罗三  24 )

2 )神公正地使罪人称义(24-25

3 )神神带条件地使罪人称义(24-25

结语

要相信基督为你牺牲。接受祂为使你称义而复活,现今就向主耶稣委身,使祂成为你的救赎主、称义者和救主。

2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圣经上的话语

主题:罪人

经文:罗三10-26

金句:“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

引言

我们身处的是何等邪恶的世界!我们不少人均被报章、电台或电视台所报导的海内外发生的事情,心感震动,例如恐怖分子攻击宣教电台,将当中的人肢解,惟恐他们进不了天国似的;女人则被木枝刺透身子。当中报导一则事件,一名男子被逼观看妻子和儿子受圆锯杀害。这些的事件使我们想起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遭受杀戳的血腥事迹。以上这些都是人类罪性和堕落境况,以暴力和恶毒的形式表达出来,在神面前,人类可有其它方面的罪呢。

试想象现今大部分人生活放荡,从来不踏足教会。酗酒和吸毒的大军,浪费一生后便步进不光彩的坟墓。此外,亦有数不清的不忠受害者;现代商业、包括许多的奸淫、不忠、不顾后果的贪婪,并商人与劳工之间停不了的纷争。更不用说那些赌博、无耻的街头诱惑、躲在黑暗街角的群党,毫不留情地痛打无力反抗的老者。

我们生活在有罪的世界吗?毫无疑问,人类在神面前都是犯罪的——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要注意以下的三个要点。

一、神予罪人的宣讲

世人都犯了罪 罗23)。在这细小的世界中,全世界的人聚集成为了这篇宣讲的普遍对象。每一个人也包括在内,无一幸免。更仔细地看,神的宣讲包括:

1)人——无论他在什么地方

“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罗三  19 )。普世的人包括了所有大陆和国家——包括那些福音未及之地。

保罗已经在罗马书一章  20  节中清楚表明了:“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后来,他告诉我们:“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罗二  14-15 )。换句话说,在创造和良心的光照下,那些从未听闻福音的人,也需要在操守上向神负责。

倘若神的宣讲是遍及外邦世界,那么,经常在讲台、文字、电台或电视台听闻福音信息的又该怎么样?让我重申:没有人能在神这宣讲以外。这是向所有人宣讲的,无论他们身处什么地方。

2人——无论他是什么

使徒保罗说:“因我们已经证明:犹太人和希腊人都在罪恶之下”(罗三  9 )。人类可以分为犹太人和外邦人。保罗在罗马书第一章论到外邦人,这是一幅叫人吃惊的图画。外邦世界是如何的沉沦,是“以往的感受”(弗四  19 )。然而,他对于犹太人的描述同样是叫人震惊。保罗以令人不安的逻辑,指出犹太人的骄傲自义、自以为有特殊权利、自夸对神的认识,以上这些都与污秽的人无异。在神面前,敬虔的人与败坏的人同样有罪。因此,人在神面前,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人都是有罪,都要伏在神神圣审判之下。

1.    举例说明

3)人——无论他有什么本质

“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  22-23 )。我们不能借气质、教育和环境,尝试为我们的罪性找借口。事实上,神称我们为罪人。这没有程度上的分别,在圣洁神面前,我们的罪也是无可推诿的。祂向所有男士和女士宣讲,无论他们在什么地方、无论他们是什么人、无论他们是谁。所有人都犯了罪,包括你在内。

二、神予罪人的审判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  23 )。对于神予人类的审断,有两个需要注意之处。首先,注意使徒在这节经文使用的时态。他说:“世人都犯了罪”(罗三  23 ),这是完成式,显示了人在神面前的本质。他接着说:“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  23 )。这是现在进行式,代表了人在神面前的习性。这即是说:

1)人在本性上犯罪

“世人都犯了罪”(罗三  23 )。准确地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因着始祖亚当而犯了罪。使徒保罗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五  12 )。大卫同样表达了这严肃的真理,“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五十一  5 )。正如苹果树只能结出苹果一样,有罪的父母也只能生育出有罪的下一代。因为,我们全都是亚当的后裔(第一个罪人),我们生下来便带着这罪性。

这正是神予人的审判,人既然是本性上带罪,任何理性思维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2.  举例说明

2)人在行为上犯罪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  23 )。这句话应该说:“世人都犯了罪,因而不断地亏缺了神的荣耀。”我们故意并经常地不能达至神的标准。有学者告诉我们,“亏缺”一字是从比赛场地而来。换句话说,亏缺即是在比赛中落后,未能达到标准——神的荣耀;代表着祂的准则、圣洁和目标。

这圣洁的要求代表了神爱的量度。神不会以次好于我们为满足。当这不是真理时候,祂的爱不会完全;我们所有人都亏缺了高尚和神圣的目标。保罗引用诗篇十四篇  1  节,将这意思清楚地表达出来:“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三  10 )。保罗接着以四方面,仔细指出人的罪行:

a)  人在心思上严重歪曲

“没有明白的”(罗三  11 )。罪进袭人的思想生命,使他不能正直地思考,也不能欣赏神深入的作为。使徒保罗以另外一种方法,将这情况表明出来:“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林前二  14 )。没有圣灵的提示,人是不会明白永恒的真理。这说明了为什么未重生得救的人会嘲笑基督徒,并认为福音是愚拙的。

b)  人的心里尽是诡诈

“没有寻求神的”(罗三  11 )。纵使人心未能在神里得着稳妥,除非他真正在神里得着平安;问题的矛盾是,人的愚拙和邪恶促使人拒绝寻求神。人转身求一切所有,惟独不寻求创造主。难怪耶利米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十七  9 )。

c)  人是无望地任意而行

“都是偏离正路”(罗三  12 )。先知以赛亚更加清晰地指出:“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赛五三  6 )。人如同愚拙、愚笨的羊,选择自己的方向,即使尽头是死亡。

d)  人在生命是彻底错误

“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罗三  12 )。保罗引用诗篇的说话,以这种极端的错误,来表达出没有神的生命,是何等的厌恶,行为是何等的具破坏力。这里,却是对罪人的神圣宣告和审判。我们在本质和行为上都是罪人,并继续不断犯罪受罚。当宣判从神圣的宝座上发出,每一张嘴都要闭着,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圣洁神面前显得有罪。这必然摇撼人类的自高,并使人灵魂为之惊愕。

三、神予罪人的救法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罗三  23-25 )。福音那带来突破性的真理,就是宣告并审判世人的神,祂甘愿自己从审判台上步下来,换去了祂审判的外袍,穿上了救赎的衣服,好叫祂能够予受诅的罪人,施行救赎、复和、称义。这真是何等荣耀的希望、并生命的信息!因此,我们得以面见“称义这一个字——这字在宗教改革时间担刚重要角色;这字亦为人类困局提供了解决之道。称义即是被神称为义,在神圣洁的光辉同在下,我们的过犯得以赦免,如同我们没有犯罪一样。

在神借着儿子耶稣基督赐予罪人的称义工作中,要注意下列三点:

1)神白白地使罪人称义

“如今却蒙神的恩典”(罗三  24 )。神作为审判官的身分,祂涂抹我们一切的过犯。他饶恕了我们的原罪,并实际的过犯。祂除去我们罪孽的印证,祂将之如同礼物赐予我们,是我们不配得的。这岂不是最奇妙的事情吗?

2)神公正地使罪人称义

“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罗三  24-25 )。我们需要注意,这称义是凭着人的信,也是凭着血。好些人需要为触犯法律而付上罚款;有些人需要接受十字架带来的苦楚。这世界上唯一附合这资格的人就是耶稣基督。祂不但满足了生命中律法的要求,祂更以牺牲来接受了破坏律法的后果;祂流出宝血付了死亡的赎价,这是神所要求的,“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三  26 )。因此,神可以公正地称罪人为义。

3)神带条件地使罪人称义

“称义……借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罗三  24-25 )。所有促使人可以在神面前称义的,已经因着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在救赎工作中毋需要加添什么,也没有需要省减之处。换句话说,称义是惟独恩典、惟独基督,并惟独信心。

3.  举例说明

结语

要相信基督为你牺牲。接受祂为使你称义而复活,现今就向主耶稣委身,使祂成为你的救赎主、称义者和救主。让你的内心充满着以下的说话:

象我这样,无善可陈,

主竟为我流血舍身,

得蒙选召,与你亲近,

真神羔羊,我来,我来。

夏绿蒂·伊利奥( Charlotte Elliott )


附加评注

1  、举例说明

伊迪丝·薛华( Edith Schaeffer )忆述一段女婿麦考利( Ranald Macaulay )的故事,他当时在方舟团体的伦敦办事处事奉。麦考利不但提供了一处敬拜神的地方,人也乐意到那里寻求帮助。那里可是人流涌现的地方,从杰出的科学家到刚从监狱获得假释的人。有一名职业小偷对基督教很有兴趣,然而,他对罪却没有概念。一天晚上,麦考利送那人回家,突然间,那人着令麦考利停下车子来。他指着那一幢大厦,以伦敦口音说出,他可以出入这幢大厦,如同无人之境般。正在那时候,麦考利向这寻求基督的人解释第八戒:“不可偷窃”,无论你是什么人,偷窃总是罪。( Edith Schaeffer,  Lifeines,  Westchester, Ill., 1982, p. 163 )

2.   举例说明

约翰·斯坦贝克( John Steinbeck )记述这则事件,他曾经在一个主日,到威蒙教会参加崇拜。“这崇拜真……好。我很久没有听见这样子的讲章。现今一般的意见是……从我们精神上的祭司处发现,我们的罪并不算得上是罪,不过是不受操控的力量所造成的意外而已。在这家教会,以上的谬论绝不能成立。牧者再次肯定我们是可怜的人。他说的没错……他说的可是火与硫磺般的讲章。指出我们……绝对没有良善,他坚决地指出,除非我们肯作出若干根本的改变,否则这也是我们的终局……他如同论地狱专家,并非含糊不清的地狱……多年以来,神与我为友……然而,在威蒙教会中的神却是关心我的……让我对罪有重新的观念。”( Alvin N. Rogness,  The Word for Every Day,  Minneapolis, 1981, p.188 )

3  、举例说明

一名坐在我身上的男子,与我诉说怎样离开了妻儿,与秘书结婚。他问我怎样处理当中对于儿女的歉咎,他实在对我有不洽当的请求。他确实感到罪咎,然而,只有神可以饶恕过犯,亦惟有凭着祂的恩典,我们才可以称义。( Harold S. Kushner  , 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New York, 1981, p.94 )


进深研究书目

William Barclay,  The Letters to the Romans,  rev.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75).

Donald Grey Barnhouse,  Expositions of Bible Doctrines,  Taking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as a Point of Departurei, 10 vols., (Grand Rapids: Wm.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58-1964).

F.F. Bruce  ,  The Epistle of Paul to the Romans,  Tynad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8).

Robert Haldane,  Exposition of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Evansville, Ind.: The Sovereign Grace Book Club, 1958).

H.A. Ironside  ,  Lectures on the Epistles to the Romans,  (Neptune, N.J.: Lorzeaux Brothers, 1962).

Alan F. Johnson,  The Freedom Letter,  2 vols., (Chicago: Moody Press).

D. Martyn Lloyd-Jones,  Romans: An Expositio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0).

Handley C.G. Moule,  The Epistle of St. Paul to the Romans,  (Fort Washington, Pa.: Christian Literature Crusade).

William R. Newell,  Romans Verse by Verse,  (Chicago: Moody Press, 1938).

John Phillips,  Exploring Romans,  (Chicago: Moody Press, 1960).

W.H. Griffith Thomas,  St. Paul’s Epistle to the Romans: A Devotional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46).

 回到最前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