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讲章大纲
系列:施予的恩典
主题:施予的伦理
经文:林后八10-15
金句:“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林后八13-14)
引言
保罗以自我牺牲、甘心乐意、出自圣灵的施予实例,激励哥林多教会的心之后,进一步谈到施予的伦理。金钱的增加对基督徒来说可能是诅咒,金钱的施予亦然。因此需要施予的伦理。
一、施予的廉洁(林后八10-11)
1 ) 对神要信实 ( 林后八 10-11)
2 ) 对神要守时 ( 林后八 10)
二、施予带有能力(林后八12)
1 ) 施予要有愿做的心 ( 林后八 12)
2 ) 施予要照自己的能力 ( 林后八 12)
三、施予带来均平(林后八13-15)
1 ) 在富余时补别人的不足 ( 林后八 14)
2 ) 在逆境时从别人得到帮助 ( 林后八 14)
结语
保罗在金钱方面,已概括了各方面的伦理。将这些原则牢记在心,便是讨神喜悦,并活在祝福中。将它们置诸脑后,便伤了神的心,并在试探中沉沦,落入导致灭亡和永死的陷阱。神预期施予中的廉洁、能力和均平。无论何事,神总不偏待人。
48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施予的恩典
主题:施予的伦理
经文:林后八10-15
金句:“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林后八13-14)
引言
保罗以马其顿信徒和主自我牺牲、甘心乐意、出自圣灵的施予实例,激励哥林多教会的心之后,进一步谈到施予的伦理。他深知人在处理钱财时可能贪污,因此写道: “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若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 提前六 9-10) 。金钱的增加对基督徒来说可能是诅咒,金钱的施予亦然。因此需要施予的伦理。
一、施予的廉洁
“我在这世上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们 … 是与你们有益,因为你们下手办这事 …… 如今就当办成这事”( 林后八 10-11) 。老练的使徒对一间不按约定奉献的教会提出劝告,因他们的行为使基督徒管家的能力受损且受阻。保罗要求了施予须有的廉洁:
1)对神要信实
“是于你们有益,因为你们下手办这事 …… 如今就当办成这事”( 林后八 10 、 11) 。哥林多教会是最早听见耶路撒冷教会的需要并提供援助的几间教会之一。实际上,保罗利用他们施予金钱援助的约定,挑战马其顿众教会 ( 参看林后九 2) 。与他的预期正好相反的是,马其顿教会处在极穷状态仍慷慨捐助时,哥林多教会反而失败了。他们并未遵守对神的承诺。向神许愿却不偿还,是很严重的事 ( 传五 4-6) 。我们若向神做了承诺,神便预期我们遵守。约定关乎我们与神之间的诚信,且须相信主会达到。许多人害怕立下奉献之约,唯恐失信于神。这表示缺乏信心、训练、审慎计划和常识。每天我们运用立约的原则。我们打开电灯、用电话和其它设施,乃因我们在每个月底支付帐单,对此不抱任何怀疑。但在主的事工上,我们却害怕立约。我们不信任神的智慧和理解,能顾及生病和无法掌握的情况。我们想象祂是个刚愎的债主,会抓住我们无法达成的誓约,强迫我们兑现。这样的态度显示了我们对神的不信任。我们须求圣灵,教导我们施予的廉洁。
1 .举例说明
2)对神要守时
“我在这世上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们 ,是与你们有益。因为你们下手办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经有一年了”( 林后八 10) 。十二个月前,哥林多教会承诺援助耶路撒冷教会,但他们为早在十架上便决定了的事争吵辩论,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
对基督徒和教会来说,这是许多人的通病。我们承诺将自己所有的和服事摆上,却常因世俗的急务而未达成。你可曾想过,一件礼物若未在神的计划内及时献上,便失去了它的最高价值?将主预期你今天做好的事延至明天,便是将奉献在道德上的重要性全抹杀了。
这引发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否等到死去那日,才将奉献摆上?这实际上是在对神说: “我给你一些自己无法保留的东西。” 想想,用于基督徒事工的钜额财源,须借着死亡方能得到。查考新约圣经,便会对此管理方法的智慧及对错提出质疑。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挥霍、不为仰赖我们的亲人储蓄 ( 参看罗十三 8 ;提前五 8) ,乃因我们死后是否能得到赏赐,仍然有待商榷。在基督审判台前所将审的,是我们活着能负责时所行的事 ( 参看林后五 10) 。所以,廉洁关乎我们对神是否守时且信实。
二、施予带有能力
“因为人若有愿做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 林后八 12) 。经文教导我们,神会依每个人的能力,要求奉献的多寡。在服事工作上是否慷慨或忠心,不看我们的财富有多少,端看我们是否有愿做的心。
2. 注解
1)施予要有愿做的心
“因为人若有愿做的心,必蒙悦纳 ……”( 林后八 12) 足见心意的重要。
3 .补充说明
许多人施予,是为了保持他们的名声,或对他们的良心负责。但神所喜悦的是甘心乐意的心志 ( 参看来十三 16) 。有了一颗愿做的心,捐多少倒是其次了。
4. 补充说明
2)施予要照自己的能力
保罗说,施予是 “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 林后八 12) 。 “责任” 对基督徒来说,是对神能力的回应。有人说,我们可能会有下列五种态度:
“(1) 我们可能规避责任; (2) 我们可能会将它搁置,希望以后再完成; (3) 我们可能肩负起责任,被沉重的担子压得精疲力尽; (4) 我们可能在尝试以后又放弃; (5) 我们可能共同分担。第五种方法,最能帮助我们遵循基督的律法,归荣耀与神。”
5. 补充说明
三、施予带来均平
“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如经上所记: ‘ 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 ’” ( 林后八 13-15) 。弟兄有需要时,没有一个信徒有权独享世上的好处。这说明教会在早期受迫害和穷困时的功能。过了五旬节,因苦难和需要, “信的人 …… 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徒二 44-45) 。此教导并非支持共产主义,或鼓励奢华懒散。经文的意思是:
1)在富余时补别人的不足
“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 ……( 林后八 14 ;亦参看约壹三 17) 这均平的原则,适用于需要的人和等候金钱援助的情况。我们有能力施予时,便得全力支持这样的事工。这就是均平的施予。
保罗警告,施予的均平不该使耶路撒冷众圣徒担子减轻、其它人却加重 ( 林后八 13) 。换句话说,耶路撒冷的圣徒不应坐在豪华的椅子上,让哥林多的基督徒坐硬板凳。分配当地教会的资源时,须有智慧和平等的概念。
2)在逆境时从别人得到帮助
“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 ……”( 林后八 13-15) 。有些人为怕欠捐款者人情,不愿接受他们的捐助。以保罗的观点来看,这是不道德的。我们应以圣洁的感恩和回馈,接收主借由弟兄所施予的一切,将来我们或有机会回报。此事实在今日和从前的哥林多,同样合宜。
6 .举例说明
人事无常。今天富足,可能明日便一文不名。均平原则教导我们,有钱人并不需要担下所有担子,穷人也须依他们的能力奉献。
为阐明他的论点,使徒借用以色列一件史实 ( 参看出十六 18) ,讲到一名以色列人出去收集吗哪。那人一时被贪婪冲昏了头,拿了超过他应得的部分,最后发现,剩余的全变成一堆恶臭的垃圾。另有一人拿的比应得的部分还少,却不缺乏。
神使所有子民在祂面前一律平等。若我们在富余时不愿付出,神会诅咒我们私藏的部分。同样的道理,若我们在为难时不接受弟兄的施予,神会审判我们,因我们被自尊蒙蔽,看不见祂施予的手。
结语
此处对于施予的伦理有非常清楚的教导。将这些原则牢记在心,便是讨神喜悦,并活在祝福中。将它们置诸脑后,便伤了神的心,并在试探中沉沦,落入导致灭亡和永死的陷阱。神预期施予中的廉洁、能力和均平。且在我们达成祂旨意时,别认为我们给了神什么好处,而该遵行正道。无论何事,神总不偏待人。
附加评注
1. 举例说明
欧福德牧师 回忆 :“数年前,我牧养的教会中某会友的虔诚奉献,大大地激励了我的心。那人在收奉献的碟子里放了个信封,上面只写了两个字: “偿还。”信封里装了六张百元钞票。他在施予的事上,对神诚实。”
2. 举例说明
理查·傅士德 ( Richard Foster) 为他的六岁儿子感到很兴奋。儿子放学回家,问他是否可以将自己的午餐盒送给一名有需要的同学。傅士德的反应是:赞美主! (Richard Foster, 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New T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8, p. 79).
3. 补充说明
马克吐温 ( Mark Twain) 很妙地说道: “有些人达成义务时,荒原数百里外的人皆有所闻。”
4. 补充说明
撒母耳记下七章——大卫渴望建圣殿的故事,让我们知道神虽拒绝了大卫的请求 ( 因他流了多人的血,打了多次大仗——代上廿二 8) ,仍看重他的心愿,准许他为圣殿预备材料。
5. 补充说明
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故事 ( 徒五 ) ,阐明奉献的心意和程度,且让我们看见他们失败的一面。
6. 举例说明
我们礼尚往来时,很多人想到回报我们的恩人。我们若回想慕迪 ( D. L. Moody) 生命中的一件事,或许会激起不同的想法。有一次慕迪在纽约,雷明顿 (R.K.Remington) 给了他极大的帮助。坐火车离开时,慕迪紧抓着朋友的手,说: “若你有机会来芝加哥,请来找我,给我个机会回报你。” 雷明顿回答: “不用等我。回报在你遇见的、第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吧。” (Harold Lindsell, My Daily Quiet Tim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69, p.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