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讲章大纲
系列:人生的法则
主题:发怒的法则
经文:箴十九9-12
金句:“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箴言十九11)
引言
忿怨和怒气在圣经教训中颇具分量。平心而论,我们的神不单是慈爱的神,更是会发怒的神。神的愤怒并非单纯的情绪化,而是圣洁与邪恶的对立。因此,我们若欲追求神的圣性,也应为罪恶之事发怒。读这段经文,我们发现:
一、发怒有时(箴十九11)
1 ) 生气是合乎圣性的表现 ( 弗四 26)
2 ) 生气是合乎圣性的教导 ( 弗四 26)
二、忍怒有时(箴十九11)
1 ) 不义的怒气当受摒弃 ( 雅一 20)
2 ) 不义的怒气当受控制 ( 雅一 20)
三、消怒有时
1 ) 当除掉我们的怒气 ( 弗四 31)
2 ) 当升华我们的怒气 ( 弗四 31)
结语
发怒对神而言是有效的工具。为了救赎和创造,神会将忿怒挪去。有时我们必须发怒,有时又得忍气吞声。但无论处在什么情况,我们都应为神的荣耀和人的良善除掉怒气。圣经指示我们: “生气却不要犯罪。”( 弗四 26)
21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人生的法则
主题:发怒的法则
经文:箴十九9-12
金句:“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箴十九11)
引言
忿怨和怒气在圣经教训中颇具分量。平心而论,我们的神不单是慈爱的神,更是会发怒的神。神爱世人,也因人的软弱而发怒。杜德 (C.H.Dodd) 指出: “忿怒是人类原罪的效应,怜悯却非来自人的良善,而来自神的圣性。” 因此在描绘神的圣性时,须知神的愤怒并非单纯的情绪化,而是圣洁与邪恶的对立。
我们若欲追求神的圣性,也应为罪恶之事发怒。每个信徒都要学会控制怒气。所罗门的话语帮助我们了解: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 箴十九 11) 。阅读这段经文,我们发现:
一、发怒有时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 …” 新版美国标准圣经则说: “人的见识使他不轻易发怒”( 箴十九 11) 。这意味着发怒应当适时。事实上,门徒保罗已清楚昭示: “生气却不要犯罪”( 弗四 26) 。一个有见识、不轻易生气的人,也会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愤怒。理由有二:
1)生气是合乎圣性的表现
保罗写下 “生气却不要犯罪” 时 ( 弗四 26) ,亦道出神对恶势力的反应。圣经中数百次提到:神会发怒。新旧约都说: “我们的神乃是烈火”( 来十二 29) 。这类话语让某些现代人试图为全能的神找一间精神病房。他们不承认神的存在。研究耶稣,只为了证明他会发脾气!
哲学家伯特兰·啰索 (Bertrand Russell) 曾说,人们拒绝基督信仰其中一个原因,是基督对罪人的严厉训斥。翻开圣经,看看那些倚仗自己神学知识藐视祂的人如何惹祂发怒、看看祂怎样把圣殿中做买卖的人赶走、看看祂的门徒拒绝小孩子来见祂时,祂多么不高兴。祂的怒气,确是合乎圣性的表现。身为祂的门徒,我们也应 “生气却不要犯罪。”
2)生气是合乎圣性的教导
圣经那句 “生气却不要犯罪”( 弗四 26) ,其实是神亲自对我们说话。基督徒与邪恶对立时,永远不要忘记此一教导。
著名传道人兰拿·雷文希 (Leonard Ravenhill) 曾戏剧化地描述: “保罗见到雅典城中满是偶像时,非常不悦。以当时含蓄的英文表达,保罗对所见事物的反应是:他 ‘ 就心里着急 ’”( 使十七 16) 。
看见充满书香气息的雅典居然充斥偶像,保罗反应如何呢?腓力斯 (J.B.Philips) 做了最贴切的描述: “保罗站在那座满是偶像的城市,心中大怒。” 另一个版本如此说道: “保罗在雅典等人时,心里非常悲伤,被城中的偶像大大激怒。” 古老的雅典虽然颇具格调教养,却仍贩卖心灵的迷幻药。
“让我试着揣摩保罗走在雅典街上、看见城中罪恶而被激怒的原因。保罗是对虚假宗教迷惑大众的行为不满。众人信奉一群毫无能力的假神,献出大笔金银财宝为欺人的偶像修建庙宇。这群善男信女本可借基督的爱重生,却遭到虚假神明蒙蔽。保罗动怒,因人们有血有肉的心,居然向没有灵性的石头祈求;保罗动怒,因基督洗净罪恶的宝血被践踏,有如粪土;保罗动怒,因这群知识分子将神儿子的复活和升天视为无稽之谈;保罗动怒,因他们随时可能死去,进入无限恐怖的永恒地狱,竟还有心情吃喝玩乐;保罗动怒,因魔鬼利用人的恐惧和欲望将他们捆绑,令他们死了也不得解脱。”
“一般信徒对他人的失丧并不如何关心。我们这些今世信徒,亟须保罗神圣的怒气为我们施洗。”(“We Need a Baptism of Holy Anger,”Dayspring, March/April 1964, pp. 33-34).
因此,要适时地发怒。
二、忍怒有时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 ……”( 箴十九 11) 。换句话说,要在适当时机控制怒气。使徒雅各提到: “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 雅一 19-20) 。字句明显点出,人发怒的本质,不完全成就神的义。因此怒气须受到摒弃或控制。这点非常重要,我们得仔细探讨其实际应用。
1)不义的怒气当受摒弃
“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 雅一 19-20) ,所以怒气须被摒弃。我们会问:怎样的怒气是不义的?答案有很多种。以下列出几点:
无缘无故的发怒是犯罪。这便是为什么雅各要说: “慢慢地动怒。”( 雅一 19)
发怒有理,却过了头,便是一种犯罪。 “凡 ‘ 无缘无故地 ’ 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 太五 22) 。有些版本删去了 “无缘无故地” ,象在警告我们,不可无缘无故地动怒。
针对人而非针对事发怒,是一种罪。圣经教导我们: “生气却不要犯罪”( 弗四 26) 。我们的怒气若只针对人,而不基于良心就事论事,便是犯罪。
发怒若带有报复成分,也是犯罪。圣经上说: “不要自己申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 罗十二 19)
持续地发怒是有罪的。我们 “不可含怒到日落” ,也 “不可给魔鬼留地步。”( 弗四 26-27)
发怒而不饶恕,是有罪的。保罗为这段分析怒气的经典经文下了总结: “一切苦毒、恼恨、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将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弗四 31-32) 。
很明显地,不义的怒气须被摒弃。
2)不义的怒气须受控制
“慢慢地动怒”( 雅一 19) 表现了怒气的控制。这是基督徒的得胜。基督徒知道如何抑止发怒的连锁反应。雅各要求我们: “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雅一 19) 。提示我们发怒的连锁反应:第一、思想—— “要快快地听” ;第二、舌头—— “要慢慢地说” ;最后是脾气—— “要慢慢地动怒。” 一切皆起源于思想。这便是控制怒气的秘诀。感谢主,圣经给了我们答案。它说: “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 林后十 5) 。耶稣拥有我们的思想,便有权控制我们的舌头和脾气。
1 .举例说明
三、消怒有时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 箴十九 11) 。我们宽恕人的过犯,也就是效法主宽容怜悯的榜样。先知弥迦提醒我们: “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 弥七 18) 。我们的主是消除怒气的主。正如字句里的描述,祂补偿、修正,且提供解决方法。这不能被视作妥协。神从不妥协、不容忍罪。但由于祂在骷髅地所做的一切,使祂隐忍怒气,给予宽恕。身为祂的子民,也应当如此做。有些时候,我们必须消除自己的怒气。唯一的不同是,我们还须确定心中怒气未伴随苦毒和陷害。
关于如何消除怒气,我们有正面及负面的教导。 “一切苦毒、恼恨、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将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弗四 31-32) 。
2 .举例说明
1)当除掉我们的怒气
“一切苦毒、恼恨、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将从你们中间除掉 ……”( 弗四 31) 。 “除掉” 指的是完全铲除。你我皆无法达到这点,只有主可以。因此保罗指示: “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 弗四 30) 。唯有圣灵能洁净神赋予我们的、发怒的能力。
我们须了解,有益的发怒是最具创造性的情绪之一。若善加运用,可助我们成大事。有益的发怒能诱发潜藏的创意,此种能量仅在发怒时显现。我们迟些会探讨这点。现在我们关心的是:如何除掉怒气。我们要让神的灵不担忧,便要挪去我们的忿怨。我们若不让神在我们生命里作王,便导致圣灵担忧。因此保罗说: “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 林后三 17) 。又说: “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 罗八 14) 。圣灵作王,我们的生命才被洁净、怒气才被消除。我们须记得巴克莱博士 (Dr. William Barclay) 的话:自私而无聊的怒气,并非来自圣灵。
2)当升华我们的怒气
“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弗四 31-32) 。 “升华” 的意思是:将一般人无法接受的强烈情绪,以富建设性和创意的方法表现出来。圣灵正是用此种方法,引导我们正确地宣泄怒气。与其表现得强硬,我们宁愿委婉;与其意气相争,我们宁可饶恕。
为正当的理由发怒,可激发出极大的力量。许多人在愤怒中成就大事。旧约里众先知胸怀正义的怒火,却完成了伟大的事工。
3 .举例说明
结语
我们必须谨记发怒的法则的真义。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发怒;其它时候,我们必须压抑。但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为主的荣耀和人的益处除掉怒气。圣经上说: “生气却不要犯罪”( 弗四 26) 。
附加评注
1 .举例说明
医生传道人德拉蒙德( Henry Drummond )某次乘马车出游,与车夫聊天。这位伟大传道人惊讶地发现,车夫曾是个颇有名望的专业人士。但因某些难以抑止的恶习,不得不从事低阶劳工。谈话中,车夫恳请德拉蒙德医生协助。讲了几则关于剔除恶习的圣经原则之后,德拉蒙德医生问车夫: “朋友,倘若你的马不受控制,你又突然发现身边坐着一个懂得驯马、能替你解围的人,你会怎么做?” 车夫马上回答: “我会把缰绳交给他。”“这正是你该做的,” 德拉蒙德 医生如此要求。德拉蒙德告诉车夫,只有主耶稣基督能控制我们的思想、舌头和行动。你把自己交给祂了吗?
2 .举例说明
人,尤其是美国人,都爱凑热闹。我们心理上似乎需要一种来自群体的安全感。满足此需要有很多方法。小孩子参加社区活动、青少年承受同侪压力、成人则参与各种组织以填补内心空洞,期望被人接纳。这些表面的接纳大多来自外在环境。世俗的组织通常不要求成员在道德方面互相竞争,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别人遭诬陷而无动于衷。然而圣经所提的生活方式是: “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西三 14)
3 .举例说明
亚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对奴隶制度的愤怒,采用了有计划、具政治智慧且博爱的方式表现。珍·亚当斯 (Jane Adams) 看见芝加哥市南部居住环境极差,心中大为不满,致使她建造举世闻名的赫尔大厦。欧福德牧师的父亲因怒气而生出胆量攻破村落中大权在握的巫医,将奴隶从蛮横的主人手里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