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讲章大纲

系列:为主发光的生活

主题:标准——积极生活的流露

经文:腓二  1-4

引言

现在我们来到这卷书的第二章,本章用词优美,内容清晰易明;但其表达的方法,几乎令人觉得有点冒昧。在这四节经文中,保罗说明以积极的态度,活出为主发光的生活:

一、属灵的动因  (腓二1-2)

1)外在的动因(腓二1)

2)内在的动因(腓二1)

二、属灵的义务  (腓二2-4)

1)和谐的生命(腓二2)

2)谦卑的生命(腓二3)

3)互助的生命(腓二4)

结语

我们了解到一个为主发光的生活,将显示在动因与义务两个范畴内。这两方面,均来自圣灵,在神的儿子里的外因和内因工作上。让我们活出主耶稣生命中的和睦,谦卑和帮助别人的生活来,以致我们不再为自己活,而是让基督活在我们心里。


39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为主发光的生活

主题:标准——积极生活的流露

经文:腓二  1-4

引言

现在我们来到这书卷的第二章,本章用词优美,内容清晰易明。如果我们强加解释,反而显得多余。在这四节经文中,保罗说明以积极的态度,活出为主发光的生活:

一、属灵的动因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腓二1-2)。“若”一字意思是“由于”或“因为”。所以本节可译成“在基督里因为有劝勉,爱心的安慰……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使徒保罗在这里提出了动机的内外原因。

1)外在的动因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腓二1)。这节经文,就是作者对外在的动机综合的提醒。在“为主发光的生活”,信徒必须生活象基督的神的儿女。

二章一节说明在基督里会有什么安慰,这就是神的儿子对我们的鼓励。  “安慰”一词可以译成多方面意思的,在本节译成“劝勉”。这是第一个外在的动因,是神的儿子给我们的劝勉,使用神的话来彼此安慰。耶稣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十四15)。

1. 举例说明

“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腓二1)。是在圣灵里的提醒,‘  Koinonia  ’在本节中的意思是“与圣灵联合参与”。圣灵帮助我们活出神儿子对我们的命令,所以保罗说,“圣灵里有什么分享,就是圣灵的能力,圣灵的恩慈,圣灵的爱,圣灵里的智慧和思想,以及圣灵里的鼓励等。”圣灵借着我们在神的儿子里指导我们过着成圣而蒙福的生活。

2)内在的动因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腓二1)。一个回应的爱相信是充满安慰的,莱福特( Lightfoot )主教曾将本节译为  “若有什么内在的爱心”,如果我们经历神儿子的爱,我们必然会爱祂,也必爱其他的弟兄姐妹。最大的内在动机,其实就是回应我们主耶稣基督在加略山上牺性的爱。

这种回应的爱,会引导我们进入一个得救生命的怜悯里,“爱心有什么安慰……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腓二1)。这爱的背后隐藏了怜悯,同情,或对别人的慈悲,当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照看人时,祂看“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可六34)。正如耶稣基督医治世人的伤心,所以我们也要将主的慈悲怜悯传给世人。

2. 举例说明

二、属灵的义务

“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二2-4)。如果小心查考本段经文,可以发觉因为属灵而来的义务有三方面:

1)和谐的生命

“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腓二2)。使徒保罗提出借一个“和睦的生活”可以获得“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所以他立刻解释什么是和睦的生活:

一个目的----“意念相同”(腓二2)。同有一个目的和感想,经文让我们清楚明白,每一家教会最终的目的就是在一切事上荣耀神(参看林前十31)。

一个怜悯----“爱心相同”(腓二2)。意思是同有一个互惠爱的行动。神的爱会因为我们彼此的团契,加倍的赐福我们,这是不可估量的,让世人看见“基督徒如何彼此相爱”。

一个权能  ----“一个整体的意念”(腓二2)。原来的意思是束上和联合我们的力量,不致浪费,合一的力量,特别是主亲自联系我们在圣灵里的大能力。

3.举例说明

教会中个别的信徒,因为圣灵赐人合而为一的心,你会发觉这种力量是无可限量的,教会在受大的逼害时代,就是因为信徒在主里合一,苦难不但不能消灭信仰,而只会增加信徒信靠的心,大大得胜。

一个事工  ----“有一样的意念”(腓二2)。根据上文来看,这一样的意念是指“福音”。在第一章有超过六次提到福音,因为当时有一群人同心合意兴旺福音,所以没有时间“埋怨”,说诽谤的话和分党分派。

4. 举例说明

2)谦卑的生命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慕安得烈 (Dr.Andrew Murray)  坚决地说  “真正的虔诚必须活出谦卑来”。谦卑的精神就是愿意放弃自我的权利,“不可贪图”(腓二3)。当人人都坚持自己是对的,争吵就会发生,这种事无论是世上的,家庭的,或是教会的,都会发生。认识基督的生命就会放弃自以为是的生命,保罗在本章后面就会说明。只有一人有资格争取自己的权利,就是主耶稣本人。只有主有绝对的公义,但祂却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理由,反倒谦虚自己,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谦卑的生命涉及放弃自己的名誉。  “不可贪图”(腓二3),人为了扬名,很难愿意谦卑,这方面也说明了为什么培根勋爵( Lord Bacon )针对自大的人说, “自大的人通常藐视智慧的人,而且愿意以愚人为偶像,作为他们自己虚荣心的仆人。”真正的谦卑态度,就如我们的主所表达的一样,祂宁可放弃天上的荣华,倒空自己,不再继续拥有神赐祂的荣耀,目的是为了成为人类的救主,也愿意成为人的仆人。

5. 举例说明

谦卑的精神涉及  “放弃”,“被尊荣”的生活。“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人类是趋向“受人尊崇”的,但当认识主和祂的十字架之后,你就明白主却是为了这些追求虚荣的人而牺性,目的是为人类的益处着想。

3)互助的生命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二4)。第三节内的“看”一字是个希腊字,从这个字我们会得到一个看的“范围”。保罗告诉我们应该与弟兄姐妹彼此安慰,和要为对方着想。这个意思是互助性的,有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是象基督的无私“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二4)。保罗感到不快的就是腓立比的信徒有许多只想到自己,所以他责骂他们“各人只顾自己”,他希望教会领袖明白主的心意,“不求自己的喜悦”(罗十五3)。第二,象基督的有价值“也要顾别人的事”(腓二4)。对于“互助”的精神,其受词就是“他人”。基督被这话深深感动,所以他的生命与死亡也是因此而发生。“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约十16)。

6.举例说明

结语

我们了解到一个为主发光的生活,将显示在动因与义务两个范畴内。这两方面,均来自在神的儿子,借着圣灵在外因和内因工作。让我们活出主耶稣生命中的和睦、谦卑和帮助别人的生活来,以致我们不再为自己活,而是让基督活在我们心里。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有一次,迈尔博士( Dr. F.B.Meyer )与施达德  ( C.T.Studd )  在一次研讨会中同住在一个房间。迈尔清早七时起床,他看见施达德已在微弱的灯光中细心研读圣经。迈耶问:  “你起床多久了?”施达德回答说:“我四时就起来了。”迈尔再问:“你三个小时做了些什么事?”施达德以断断续续的声音回答说:“我重新再读新约一遍,每遇到救主给我的话说——‘如果你爱我,就照我的命令去行’,就查出所有主的命令,然后看看自己遵守了多少,结果我发觉有许多我并没有遵行,所以我内心感到很难过。”

2.举例说明

当卜维廉将军  (William Booth  )的夫人是小女孩的时候,她看见一个犯人被拉去坐监,群众嘲笑这个不幸的人,而这犯人的孤独无助感动了她的心。她感到这犯人,世上没有一个朋友,她很快地跑过去与这犯人同行,告诉他无论他所犯的罪是什么,在这世上都有人关心他,特别是他的灵魂。  (Adapted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3.举例说明

古时斯巴达  (  Sparta  )王有一次问群众,他的城是这样的著名,为什么没有围墙?当时无人能回答,他就指着他的子民说,你们就是这围墙,因为你们是同心的,就促成了一个强大的保卫力量。

4.举例说明

当两名水手正在比赛。突然,听到有人喊叫  “有人坠海了”。这两个水手立刻一齐跳入海中救人。下次他们互相见面时,他们可以看见对方面上有上次坠海之人的面容,因为他们合一力量去拯救这人。

5.举例说明

迈尔博士  ( Dr.E.B.Meyer )  在临终前几星期写下了数行字给他的友人, “我现已八十二岁了,在一护理中心。我想告诉你们,神的灵向我最后启示些什么,就是让我明白,因为我所写的书能使人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天堂。令我得到一个神圣的美誉,这使我很兴奋。” (The Bible Today,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6.举例说明

对于教会一些出色事奉主的人物来说, “他人”是一个很常用的词,这些人物是历世历代的人都渴求的。救世军创办人卜维廉将军  (Willam Booth)   将军有一次不能出席在美国举行的救世军常年大会,所以他写了一封电报代表他勉励大会的其他同工,他的电报只有一个词“他人” (Others)  。

李文斯顿  (  David Livingstone  )为了服事神而生活在非洲的森林中,他在这地方传染了热病。但他仍不顾一切,投身在这里事奉的动机,就是他对神爱的回应,对人类灵魂的责任和义务,最后在这样的情景下为主牺性。在伦敦西敏寺的修院里,埋葬他的墓碑上写着:“我另外有羊,不属这帐棚的,我必须领他们来!”

回到最前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