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讲章大纲
系列:永活的神——在活的对话中
主题:基督与一位臭名远扬的巡抚
经文:约十八 28-40;太廿七11-25
引言
谈到巡抚彼拉多,就使人想起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彼拉多是罗马政府的一个巡抚,是管理犹大行省的官员,他是一个乖巧狡猾的审判官,当他的脾气发作时,他是一个残忍的暴君。他是一个优柔寡断和腐败的人,特别在面对主耶稣 ----神的儿子,他的审判就显出他的弱点来。当基督站在审判大堂时,他必须面对下列事实。
一、无可避免的事实 (太廿七22)
1)耶稣是历史的一个事实(太廿七22)
2)耶稣是历史中的一种力量(太廿七22)
二、非常重要的问题 (太廿七22)
1)没有犯罪的证据(路廿三14)
2)梦中的警告(太廿七19)
三、独特的课题 (太廿七22)
1)随便的判决(约十八21)
2)懦弱无能的判决(路廿三7)
3)奸狡的判决(太廿七21)
4)妥协的判决(约十九1-4)
结语
这样说来,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对待被称为基督的耶稣?判决耶稣是那么的重要,是一件非常独一无二的事件,是无可避免的事实。你可以保持中立吗?你必须参与其中,你必须作出判决,是杀害耶稣或是释放耶稣?求祂进入你的心,成为你个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么?
32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永活的神——在活的对话中
主题:基督与一位臭名远扬的巡抚
经文:约十八 28-40;太廿七11-25
引言
谈到巡抚彼拉多,就使人想起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彼拉多是罗马政府的一个巡抚,是管理犹大行省的官员。他是一个乖巧狡猾的审判官,他非常了解有关证据与法律如何应用在判决上。
当他的脾气发作时,他是一个残忍的暴君。例如,当他来到巴勒斯坦上任时,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命令罗马军兵进入耶路撒冷,而军兵都拿着罗马皇帝凯撒的旗。当黎明时分,犹太人看见满街都飘扬着罗马皇帝的旗,犹太人愤怒得要暴动。彼拉多想不到犹太人有此一着,彼拉多与这犹太人的领袖一连五天日夜谈判。在这期间,有些犹太人倒地乱滚,有些到处大叫大嚷,为他们的圣城耶路撒冷哭泣。虽然是这样,彼拉多也不妥协,他以他的护卫兵围困文士、祭司和法利赛人,以刀剑威胁他们,对他们说,如果他们再继续暴乱下去,他们将被杀。但彼拉多也预计不到,这群犹太人并没有反抗,也没有向彼拉多求情,他们向彼拉多说 “杀我们吧,我们宁可以我们的血换取我们的圣城被羞辱”。因此,彼拉多才妥协,将这些凯撒的旗取下。由此,犹太人发觉这个巡抚的盔甲中有一裂痕,这个人是可以被“克服”的。这个人说“是”,则不一定“是”,说“不是”,也不一定是“不是”。
有一次,彼拉多命令他的军兵杀害正在献祭的加利利人,杀害后将他们的血洒在坛旁。
另一次,也显出彼拉多的残暴行为。他审查耶路撒冷的水源供应,觉得不充足,便决定另起一个引水道,这又引起另一次的暴乱,为了平息这个暴乱,他骑马进入城内,随从都配备武器。他们知道谁是这次暴乱的首领,就毫不犹豫地去攻打,有用棒打的,有用叉子的,目的是要杀尽为首的人,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大屠杀。
他也是一个懦弱腐败,优柔寡断的人,在他审判神的儿子耶稣时,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他的判决。
主耶稣站在受审判堂前,他是以一个人的心思意念来面对审判的,所以我们应注意:
一、无可避免的事实
“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 (太廿七22)只有神亲自来到世上拯救罪人,无论你多有才干,或残忍无能,或优柔寡断,但当你面对审判耶稣时,都无可避免下列两个因素:
1)耶稣是历史的一个事实
“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 (太廿七22)当彼拉多问这个问题时,意味着这是历史的一个事实,无可避免的。耶稣的确站在他面前,他不能视若无睹,不理不管。
昔日彼拉多在众人面前存在过,是一个历史人物,同样主耶稣也是一样,是历史上一个真真实实存在过的人物。若没有耶稣这人,我们今日的日历,也不会使用公元前 (BC)或公元后(AD)作为分界。如果没有耶稣这人,今日艺术和文学就不可能有这样大的成就,其它各种伟大的创作也不会孕育出来。在祂对文化和习俗的影响下,各地文明由此而生。耶稣确实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
2)耶稣是历史中的一种力量
“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 (太廿七22)不论彼拉多是否明白“基督”的意思,但耶稣向他说祂就是“王”时(太廿七11),却宣告了祂神圣的含意。 祂说祂是被膏立的先知和祭司,比彼拉多所了解的要多。 有一次,彼拉多上书给凯撒写道, “耶稣基督,据我处理过的人中,比不上象我们的军兵,这个人是一个完全没有杀伤力的人,虽然祂自称,他的门徒也是这样称祂,是‘犹太人的王’,但我并没有看出祂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除非得到凯撒大人你的首肯,否则我不会随便处理这人。” (Alexander Whyte, Bible Characters, pp 78-79)
二、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太廿七22)当面对耶稣基督时,我们即面对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他是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彼拉多从未遇过一个这样的人物。在彼拉多向凯撒王的书信中,他承认当审问耶稣时,从未有过象耶稣这样回答的犯人,他也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场合。彼拉多曾假装为耶稣的跟从者,希望借此多与耶稣谈话 (怀特 Whyte, p 79 ),现在他站在耶稣面前,却感到全身震惊。
为什么耶稣是世界上一位最重要的人物?
1)没有犯罪的证据
“你们解这人到我这里,说他是诱惑百姓的。看哪!我也曾将你们告他的事,在你们面前审问他,并没有查出他什么罪来”(路廿三14)。控告耶稣的不足的证据,并非来自他的门徒,或是跟从他的人,又或是那些曾蒙耶稣祝福过的人,而是来自那些一心要害死耶稣的人,尤其是当时的宗教领袖。彼拉多都详细查过,根本就没有什么证据要判耶稣死罪,所以彼拉多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约十八38)。彼拉多所说的,每一个对耶稣的指控,都不能证明耶稣犯了该死的罪。
1.补充说明
面对站在审判堂内的那位耶稣,你有没有思想过,他不单是一位历史人物,而且是神自己,世人的救主,是万王之王,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2)梦中的警告
彼拉多在他的审判座上,衡量这件案的轻重。他的妻子打发人来到他那里,对他说 “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因为我今天在梦中为他受了许多的苦”(太廿七19)。我们不知道他妻子梦中的内容是什么,或人物是谁。但有一样是肯定的,这个梦一定来自神的启示,因为她说耶稣是神的儿子,是无罪的义人。我正怀疑,如果她看见天上的情形,有一宝座,在上坐着那位圣者,世上的罪人都怕见祂;那么,她可能因为耶稣的目光,而令她知道这个站在彼拉多面前的人,就是拿撒勒人耶稣。她有没有看到因为神的愤怒临到,那些罪人便大山小山的倒在他们身上?这些人的悲鸣和叫喊声,她有没有听到?
当彼拉多站在主面前,他面对有生以来最大的决定。同样,在你人生之中,你需要面对的决定是 “你对于那称为基督的耶稣,你如何办他?”
2.举例说明
三、独特的课题
“我怎么办他呢?”(太廿七22)你可能是群众中的一分子,但此时,你好象彼拉多一样,单独与耶稣面对面。然而他的态度是:
1)随便的判决
彼拉多见时势不对,便随便说 “你们自已带他去,按着你们的律法审问他吧!”(约十八31)他以为随便说说,耸耸肩,就可以逃避判决耶稣的责任,但并非如此。
3.举例说明
2)懦弱无能的判决
“既晓得耶稣属希律所管,就把他送到希律那里去。那时希律正在耶路撒冷”(路廿三7)。彼拉多将一位完全的神之子送交希律,这希律是个放荡不羁的人,耶稣从不直称他的名,只叫他做“狐狸”(路十三32),这个人证实了诗篇所说的话是真的 “我若心里注重罪孽,王必不听”(诗六六18)。之后,希律送耶稣回彼拉多处,当彼拉多再次听到军兵操练回来的声音时,他知道必须再次面对耶稣。
4.举例说明
3)奸狡的判决
“这两个人,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呢?”他们说:“巴拉巴”(太廿七21)。彼拉多知道在逾越节犹太人有一个习惯,就是要释放一个犯人。彼拉多心想,如果他将耶稣和巴拉巴一齐带到群众面前,群众可能要释放耶稣,因为他以为群众恨透了巴拉巴,哪知群众却大声叫喊说,钉耶稣十字架,所以彼拉多的计谋失败了。
4)妥协的判决
“当下彼拉多将耶稣鞭打了。兵丁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紫袍,又挨近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他们就用手掌打他。彼拉多又出来对众人说:我带他出来见你们,叫你们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约十九1-4)。有一次,莫利( John Morley )在他的论文中写道, “妥协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个不道德的英文用字”。当一个人向原则妥协,就意味着这人当受批评。这就是彼拉多所做的。彼拉多带耶稣出来,到一处名为“铺华石处”的地方,要群众办理这位无罪的耶稣。到这时候,彼拉多再也不考虑别的,一意孤行,鞭打耶稣。他将流血的耶稣带出来,说明这个无罪的人得了不应该的伤害,希望换取群众的同情,但群众仍只喊叫钉他十字架。
彼拉多以随便的审判,懦弱而狡猾,并且使用妥协的方法,都无法使群众放弃钉耶稣十字架。你也不能逃避必须面对的裁决。你可以躲在密室,但耶稣却以温柔的眼光寻找你。你可以麻醉自己,但当你清醒的时候,你仍要面对“你将如何办理耶稣”。虽然你可能投河自尽,但你仍要面对耶稣,但不是救主的耶稣,而是审判的耶稣。
5.举例说明
结语
你将如何办理与耶稣的关系
你不能中立
有一日,你心中必会问
“他会如何办理与我的关系?”
1.补充说明
耶稣基督在彼拉多面前所声称的,就是说明祂是真神。祂望着人群说 “我与父原为一”(约十30)。祂也自称是世人的救主“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十九10),以及同样“因为 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三17)。他也自称是万王之王。彼拉多看着耶稣问祂说“你是王吗?”而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十八37)。耶稣也自称是审判万民的,“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 约五22)。
2.举例说明
皮雅逊博士 ( Arthur T.Pierson )说, “当我在大学时,有一晚,有两个人一同受圣灵感动,要接受耶稣为救主。当他们晚上一同来到牧师的住宅门前时,其中一人说他不要进去了,他当时消灭了圣灵的感动,另一个人则坚持进去见牧师,并且接受了耶稣为救主。这个接受主的人日后就成了美洲一个事奉基督的大使,而另一个没有接受的,流落成为嗜酒,睹博,好色之徒,而且不久到了古巴,参加了反政府的暴乱,最后被杀身亡。这两个人最后的结局相去甚远,原因是在牧师屋前所作的不同选择。你的永恒选择如何?就在这一刻。” (John G Ridley, from 1200 Notes, Quotes and Anecdotes published by Pickering & Inglis, Used by permission)
3.举例说明
拿破仑 (Napoleon )的军队常在行军时睡着了,他们虽然不断前进,但不理会四周的环境发生什么事,都睡着了。在属灵的事上,成千上万的人都有同样的情形,他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进”,“快速进步”,但对于他们需要在基督里的永恒生命,却漠不关心,不理会神在他们生命中的旨意。 (from 1200 Notes, Quotes and Anecdotes published by Pickering & Inglis, Used by permission)
4.举例说明
“残暴之人其实是懦夫”(古谚语)。以今日的例子来说明,例如希特勒 ( Adolf Hilter )残杀犹太人,乌干达( Uganda )的阿明( Idi Amin ),对基督教的大屠杀,和利比亚的卡达菲 ( Muammar Qadhafi )与他的同志对世界各地进行的恐怖行动等。
5.举例说明
在诺昂( Noyon ) 的地方有两孪生兄弟,一个名叫约翰,一个名叫查理。约翰很早就努力读书,作研究,满有思想。在他二十七岁那年,他就写了一部世界巨著,名叫《基督教要义》 ( The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当他在1564年在日内瓦( Geneva )逝世之后,他的思想影响了日后世界的民主运动和宗教自由。另一位查理,却刚好相反,他生活放荡不羁,浪费钱财,毫不追求长进,他的人生毫无价值。对于同样出生在同一个家庭,同一个环境长大的两兄弟,竟有如此大的分别,你怎样解释?相信是由于他们本身作出的“选择”所决定的吧! (C E Macartney,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进深研究书目
William Barclay, Gospel of Matthew, 2 vol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G. Campbell Morga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1929)
C. H, Spurgeon, Spurgeon’s popular Exposition of Matthew, 1893, reprint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2)
R.V.G. Task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1)
John F. Walvoord, Notes on Matthew, (Neptune, N.J.: Loizeaux Brothers, Inc., 1948)
Alexander Whyte, Bible Characters, 6 vols., 1898-1902, 1 vol. Reprint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