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讲章大纲
系列:永活的神——在活的对话中
主题:基督与一位疑惑的神学家
经文:约三 1-21,七45-53,十九38-42
引言
尼哥底母,一位满有智慧的虔诚宗教学者,是犹太议会的一个成员,这犹太议会也是犹太人高等法院和神职人员的议会。因为他在犹太主义的神中,内心得不到满足,他来到耶稣面前,寻求一些问题的答案:
一、尼哥底母的改变 (太十八3)
1)改变的需要 (约三3)
2)改变的性质 (约三9、14-15)
二、尼哥底母内心的挣扎 (约七50-51)
1)他对基督认识的宣告 (约七50)
2)他对基督认识的护卫 (约七51)
三、尼哥底母的悔改 (约十九39-40)
1)他不以此为耻 (约十九39)
2)他不惧怕作门徒 (约十九40)
结语
你对主耶稣基督有何回应?因着救主,我们有了神的生命,因着圣灵,每个人都为罪悔改并接受赦罪之恩。你是否预备好为你的罪而悔改,相信基督,并接受祂为你个人的救主?你愿意向别人为主作见证,承认是基督的门徒,是十字架的精兵?
29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永活的神——在活的对话中
主题:基督与一位疑惑的神学家
经文:约三 1-21,七45-53,十九38-42
引言
在耶路撒冷有一些异乎寻常的事发生了,就是有关在加利利迦拿行过以水变酒神迹的拿撒勒人耶稣,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神迹,现在祂来到耶路撒冷,必定有许多人想看看祂。当耶稣来到城中心,进入宗教的主要敬拜地方 ----圣殿时,祂发觉在敬拜的圣殿中,有许多人作买卖,作银钱的兑换,叫卖声到处喧哗,全殿充满令人厌恶的气氛。耶稣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十分恼怒,拿起绳子作鞭子,把殿里作买卖的人赶走,将牛羊赶出殿外,还把兑换银钱的人的桌子推倒。
犹太人知道后,他们的议会立刻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耶稣这次的行动,应如何对付耶稣。而当时尼哥底母也在他们中间,他提议先查清楚事实的真相才作出决定。而且议会中也有些学者说,他们曾听闻耶稣受施洗约翰的洗礼,也曾听过约翰亲口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约一29)。当时尼哥底母十分困惑,不知应该如何做,所以他去找耶稣,向耶稣问个究竟。一个受过高深教育、充满智慧的宗教领袖,他却不满足他的内心。最后来到神的面前:
一、尼哥底母的改变
主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太十八3)。尼哥底母不是一个酒醉的人,也不是一个生活放荡不羁的人。反而,他是一个有文化,有理智,有思想的人,并且是一个著名的神学家,是犹太人的领袖。但当他遇见主耶稣时,他承认他需要:
1)改变的需要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 (约三3)。他来是要了解为什么耶稣有这样的能力,搅动了整个耶路撒冷的宗教生活。
身为为主作工的仆人,我们则必须明白主拯救灵魂的方法。主耶稣在这里非常直接的指出,尼哥底母必须重生,必须改变,否则他不能进入神的国,因为他是属灵眼瞎的人。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三3)。人生最大的眼瞎,莫过于人自以为聪明,以为什么事都知道,都“能看透”(林前二14)。就算是在世界上最优秀大学里的高材生,最聪明的研究员,他都需要重生。尼哥底母不单是属灵眼瞎,而且还是在灵里被束缚的人,没有自由。“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三5)。人生最大的束缚,莫过于受人文的宗教主义所缚(太五20)。这个犹太人的领袖,被自以为是的思想所束缚,也受犹太主义的传统文化所束缚。他从犹太人的圣典之中,只知道如果一个外邦人要入犹太教,必须受洗,但却从来未想过一个犹太人要进入神的国,也必须重生。
1.举例说明
2)改变的性质
“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约三9)在本章经文中,我们可以看见改变所需要的因素是什么?就是需要救主才能成就的。“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约三14)。尼哥底母可能会想到这一幅旧约时代的历史,就是昔日在旷野的以色列人,因不听神的话,犯罪得罪神,所以神命毒蛇咬死以色列人,但神却命摩西造了一条铜蛇,然后高举这条铜蛇,对以色列人说,只要他们仰望这条铜蛇,他们就不至于死。同样,在新约的时代,人子被举起在十架上,作为亚当后裔的人类,因受了罪的控诉,本应要受死,但只要仰望这位被高举的基督,我们所受的控诉就会消除,而且还会得着一个新的生命。
圣灵的大能可以改变一个人,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三5)。一个人的改变,不可靠人的方法,必须倚靠圣灵的工作,和祂的旨意才可以。
改变是属于一个人内心的悔改和接受主才可以成就的,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 神的国”(约三5)。“水”指的是施洗约翰所施的悔改洗礼,并非一般解释的“道” (参看太三6;可一4;路三3;约一26)。因为新生命不能与旧的生命同时存在。悔改之后,必是接受新的生命,“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约三15)。这就是尼哥底母所需要的。
2.举例说明
二、尼哥底母内心的挣扎
“内中有尼哥底母,就是从前去见耶稣的,对他们说:不先听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难道我们的律法还定他的罪吗?”(约七50-51)这些经文是紧接在耶稣于最后晚餐上所说的话,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七37-38)。耶稣的教训和所谈论的说话,当时引起公会的人反对,而且还要捉拿耶稣。但当那些人回报时并没有带耶稣回来,那些法利赛人就问差役为什么不带耶稣回来,“差役回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那里。他们对差役说:“你们为什么没有带他来呢?”(约七45)而这些差役回答说,“从来没有象他这样说话的!”(约七46)法利赛人说“你们也受了迷惑吗?”(约七47)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气氛是何等的紧张。尼哥底母的争论中有两点要注意的是:
1)他对基督认识的宣告
“内中有尼哥底母,就是从前去见耶稣的” (约七50)。尼哥底母站在主耶稣的立场起来说话,显然这对尼哥底母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围绕他的人都充满敌意,但他却没有畏缩,忠诚于耶稣。
3.举例说明
2)他对基督认识的护卫
“不先听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难道我们的律法还定他的罪吗?”(约七51)他了解他的律法是指申命记一章十六节,这处的经文是神命摩西对以色列人说有关审判必须要公平和公义。当尼哥底母最初来找耶稣时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同在,无人能行”(约三2)。他论说主耶稣是从神那里来的,因为没有神的同在,主耶稣不可能行了这么多的神迹奇事。他以他的生命为代价,为主说话,你有没有这样行呢?
4.举例说明
三、尼哥底母的悔改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约十九39-40)。尼哥底母现在正站于十字架旁,可能他心中充满失望和懊悔,因为他没有为耶稣努力争辩,以至耶稣受死。尼哥底母知道亚利马太人约瑟要埋葬耶稣的身体,所以他与约瑟一同去,将耶稣的身体好好的埋葬起来。从他的懊悔我们可以看出:
1)他不以此为耻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约十九39)。一千二百安士的香料,是足够涂抹耶稣的身体了。他为了爱耶稣,付上了这极细心的考虑。你有没有为了爱耶稣基督而付上过这样的心思呢?
5.举例说明
2)他不惧怕作门徒
“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约十九40)。以此行动,他证明了他不单是与约瑟一同工作,而且他更是与主耶稣同行了。可能他曾听过基督说,“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十四27)。耶稣说是背基督的十字架,而这两个人却是背起十字架的基督,虽然鉴于犹太人的偏见,对于死人的尸体是不能碰的。但他们却不理会这种后果,他们取下了这尊贵的尸体,涂上香料,用细麻布包好,然后小心地将耶稣的身体安放在一个新的坟墓里。他们这种做法,其实乃是作为一个门徒和对主委身的态度。
对于尼哥底母后来的结果,就是他被赶出了犹太公会,变为贫穷人,但他仍然坚守作基督的门徒。这位富有智慧,文化教育,著名的犹太领袖,一个真正的拉比,在基督里完全地改变了,承认了主耶稣是他的主。
6.举例说明
结语
你对主耶稣基督有何回应?因着救主,我们有了神的生命,因着圣灵,每个人都为罪悔改并接受赦罪之恩。你是否预备好为你的罪而悔改,相信基督,并接受祂为你个人的救主?你愿意向别人为主作见证,承认是基督的门徒,是十字架的精兵?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一个信徒请他的牧师讲解“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这金句的意思。他的牧师答应了,而且还预备好这篇讲章:改变 ----是什么?如何?何时?何处?他首先想到改变是什么?改变就是将你的心回转向神。他详细讲解因如何回转向神。之后讲到要如何改变?他有点觉得不易说明,所以他想了一下,看看自己是如何改变的。为什么会改变?我已经记不起了,但我却真的改变了。牧师继续讲解什么时候应该改变?有些人可能在孩童时期已经改变了,有些则到了青年,或者有些可能要到成年人才接受改变。然后他想到自己,“我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我是孩童时期改变的吗?我已经记不得了,或许是青年时改变的吧!好象也不是,因为我远离神好久了。可能在是在成年时,我才改变的吧!我回想不起来。然后牧师又讲到另一点,有关在什么地方改变的。可能在你的家,你的教会,你的主日学,或在某处的公众场所。神愿意随时随地与那些预备心的人相见,然后牧师又再次思想自己在那里改变的?是在我自己的家吗?或是在教会?或者是在其它地方。我自己到底有没有改变?这思想突然入了他的脑海里。我是一个传讲神道的人,我竟然还未改变?!我不知我在什么时候改变的,也不知在那里改变的,也不知我是如何改变的。啊!我竟未曾改变过?原来他的讲道是对自己讲的!于是他立刻跪在主的面前,向主认罪,告诉主耶稣他坚信耶稣是他的救主。他这才开始了他真正的新生命,现在才正式开始他的事奉! (Dr Harry A Ironside, from Knight's Master Book of New Illustrations).
2.举例说明
一位英国苏格兰场 ( Scotland Yard )的侦探,名叫史密夫 ( Grant Smith ),他被控告犯毒和诬告四名人士,需要服刑三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可以升官发财。这侦探后来悔改了,而且很快便成了播道会的长老,但他回忆说, “我希望完全事奉神,但我不能,除非我服了刑才可以做到。” (Roger Day,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3.举例说明
在美国芝加哥的一个主日下午,一群球员参加一个布道会,他们看见会中有人作见证,有人唱福音诗歌,也有用乐器来赞美神的。其中有一位球员,从前在衣阿华州 (Iowa)的一间古老的小教堂内听过福音,他心中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现在圣灵感动他,他泪流满面,当场公开承认耶稣基督为救主,愿意接受基督成为他的救主。在旁的球队成员,有些叫他不要说话,有些则不理会,只有一位鼓励他这样做。后来他加盟了“太平洋花园布道团”( Pacific Garden Mission )的工作。据这位球员的回忆说,“当时我被神的慈爱所感召,愿意把我的罪向主承认,投入他的膀臂之内。我开始成了新造的人。隔天早上,我回去练习,经理恭贺我的决定,他说他不信任何宗教,但他不会阻止我去参与。”这位改变了的球员,就是孙培理 ( Billy Sunday ) ,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布道家。 (Gospel Herald ,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4.举例说明
腓特烈大帝 ( Frederick the Great ) 是一位喜欢作弄人的君王,但他的将军,名叫西兰德( Von Zealand )是一位基督徒。有一日,这位皇帝拿耶稣的名来开玩笑,当时哄堂大笑。西兰德站起来严肃地说,“皇上,我并不惧怕死亡,我为你出生入死,战胜了三十八场战役。现在我已经是一位老年人了,我很快便到与我主见面的地方去,这位大能的神,拯救了我的罪,耶稣基督的名是不能开玩笑的。 祂是我永恒的救主,我非常尊重祂。”这位皇帝听了,声音颤抖地说,“西兰德将军请原谅我!请原谅我!请原谅我!请原谅我!”当时在场的人都静默不语地散开了。 (Sunday, from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5.举例说明
有两个邻居的年青人,一同上学,一同游戏,一同运动,最后也一同加入军队。命运作弄人,他们都一同出战,一场残酷的战争使得其中一人失踪了,而且是在一个出了名的 “无人地带”中失踪的。而另一个朋友不但毫发无伤地安全回来,并要求他的长官让他去找这个朋友。可是人人都告诉他,他是不可能找到他这位朋友的,这样去找是没有用的。因为经过几小时这样猛烈的枪火,根本不可能还有生存的机会。但这个安全回来的朋友却坚持要去找他的这位朋友,所以长官最后都答应让他去。没多久,他回来了,而且还将他这位受重伤的朋友带回来。他的长官以为他的这位朋友已经死于枪下,所以长官对他说,我都告诉过你没有用的,是吗?但这位朋友却这样回答:“不是的,我找到他时,刚好听见他对我说,‘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找我的。’” (摘自 Earl C Wilier,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6.举例说明
有一位女孩,家庭富裕,父母将她送去特殊学校学习科学、美术、跳舞和语文。有一晚,她参加一次复兴聚会,当晚她信了主,而且还决定将来作宣教工作,以此事奉基督。晚上她写信告诉父母她的决定。翌日,她父亲非常愤怒的来找她,要她立刻回家,并且必须放弃她所信的。父亲对她说,如果她明日不放弃这宗教信仰,她必须收拾细软,离开她富有的家庭。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心情非常沉重,她离开家庭,即表示她放弃父母的爱、教育、金钱、声望等,她跪下向主祷告。翌日清晨她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在离开家之前,她坐在钢琴上弹了下列的诗歌:
主啊,我已背起十架,撇下一切跟随你;
愿受贫苦,藐视,厌弃,我的一切尽在你。
我已舍弃诸般欲望,前所获得与追求,
今我景况何等富足,主与天国我拥有。
弹完之后,泪流满面,直走向大门,要开门出去。在她开门之前,她父亲从门帘后走出来,她父亲听到她的祷告,也受到感动说: “请等一等,在此之前,我实在不知道耶稣基督对你是那么的重要,我更不了解你竟然愿意放下父母,家庭和一切名望,去跟随耶稣。女儿,请原谅我,在你心中的这份爱,对你的意义必定很大。同样,请告诉我有关相信耶稣的事。” (Prairie Overcomer, from 1200 Notes, Quotes & Anecd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