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讲章大纲
系列:今日基督教
主题:基督教与你的朋友
经文:约十五 11-16
金句: “你们……就是我的朋友了。”(约十五14)
引言
“朋友”一词,一般的意思是指社会上所熟识的人,或者是学校的同学,和生意上的伙伴。但另一种意义却是指“恋人”( Philos )的意思。今天我们提到 “朋友”的观念,特别对于基督徒的友谊,已开始有改变,这可以从主论到朋友与友谊时得以肯定。
一、基督徒友谊的基础(约十五 13)
1)属灵的爱(约十五13)
2)舍己的爱(约十五13)
二、基督徒友谊的联结(约十五 14)
1)基督徒的合一(约十五14)
2)基督徒的忠诚(约十五14)
3)基督徒的怜悯(约十五14)
三、基督徒友谊的裨益(约十五 15)
1)道德上的升华(约十五15)
2)心智上的促进(约十五15)
结语
我们已经知道,友谊中最高的层面,是建基于与耶稣基督的关系上,主的品行,祂所爱的人的标准,也是友谊得以衡量的准则。
8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今日基督教
主题:基督教与你的朋友
经文:约十五 11-16
金句:“你们……就是我的朋友了。”(约十五 14)
引言
“朋友”一词,一般的意思是指社会上所熟识的人,或者是学校的同学,和生意上的伙伴。但另一种意义却是指“恋人” ( Philos )的意思。今天我们提到 “朋友”的观念,特别对于基督徒的友谊,已开始有改变,这可以从主论到朋友与友谊时得以肯定。
经文记载, “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约十五14)。
一、基督徒友谊的基础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十五13)。主耶稣在这里地说明,真正的友谊是基于属灵的爱和牺性的爱。要小心了解这爱是什么。
1)属灵的爱
“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十五13)。我们的主明显的要我们明白祂爱的本质,祂说“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十五9、13)。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爱,可以达到多高的层面,就是一旦成为基督徒,这爱就变为有属灵根基的爱。人的友谊,通常始于外在彼此的吸引,因为外露的表现是我们表达内心的最初载体,很多友谊的发生是始于微笑,但另一方面,也有多少友谊,是被那些不受欢迎或不良态度所限制?人的友谊,通常因着彼此的吸引接触而发展为彼此的爱慕。但友谊必须有属灵的爱,才能渐致完美。
2)舍己的爱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十五13)。真正友谊的精髓,在于常为别人着想,甚至为别人舍命,这也是我们的主对我们的最高命令,特别是对跟随他的人所要求的。约翰说“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壹三16)。友谊并非是一种感情的迷恋或是一种情绪的反应而已,是含有牺性及实践性的。约翰再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三18)。
1.举例说明
二、基督徒友谊的团契
“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约十五14)。主耶稣在这里说明使真正的友谊得以坚固加强的联结有三方面:
1)基督徒的合一
“就是我的朋友了”(约十五14)。要谨记主是向十一个门徒说这些话的,不是十二个门徒,因为犹大出去,当时不在他们中间。耶稣认为他不是“我的朋友”,这样看来,朋友应是合一的,保罗称之为“在圣灵里合而为一”(弗四3)。再者提醒我们是“与主联合的,便是与主成为一灵”(林前六17)。所以,一个真正的基督徒联结,其真正需要的就是在主里合一,成为一灵。不用说,这样的合一,不是外在的,而是真实而最根本的联合在一起,所以先知阿摩司说“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摩三3)。
基督徒的友谊,非常有趣的一点,就是无论你们在世界那一端,只要是真正的基督徒,他们都能在灵里合一。这是真的,可能在不同教会里,有不同的友谊存在,但无论如何,只要他们是属于主的,他们都是耶稣的朋友,所以他们彼此之间也成为朋友。
2.举例说明
2)基督徒的忠诚
“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约十五14)。真正的友谊并非肤浅和不牢固,她表达并期望出彼此的忠诚和永不背信。这种忠诚,带来彼此间的互相信赖。“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诗廿五14)。这节经文使我想起神与亚伯拉罕和摩西所说的话。亚伯拉罕被称为“神的朋友”(雅二23),而神向亚伯拉罕说“我所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创十八17)而关于摩西,圣经告诉我们“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象与朋友说话一般”(出卅三11)。我们的救主呼召我们与他一同相交,正如神召亚伯拉罕和摩西一样,所以,我们与其他信徒也应如此,人与人之间应彼此分享信实,使彼此心中喜悦。
“朋友加之伤痕出于忠诚”(箴廿七6),真正的友谊,虽然受到指正,却是发自真诚。一个忠诚的朋友,对朋友会有批评之时,以爱心说诚实话,目的是让他得益处。真正的忠诚,是一个坚固而又纯洁的友谊所必须具备的。“一个真正的朋友,他必定了解你的弱点,同样也因此而爱你,世上只有一位是这样的朋友,就是耶稣基督。”
3.举例说明
基督徒的友谊,其忠诚的意思是说明在一切环境中都彼此信赖,“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箴十七17)。友谊的特征,在一幅图画中表达出来:有一个年青人,光头缠着丝带在工作,在他的衣服边上写着“死亡与生命”,代表无论生与死,友谊不改变,在他的前额刻上“夏天与冬天”,表示无论富贵或贫穷,友谊永固,他的左肩与臂赤着直至心胸,而他的右手指着一行字“远与近”,代表着真正的友谊,超越时空。
3)基督徒的体恤
“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约十五14)。“所吩咐的”都可包括在救主一切的怜悯中,耶稣与门徒分享祂所有的一切,也期望门徒与祂分享他们所有的。这样的态度,是一切真正友谊应有的。保罗说“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十二15)。他是为“体恤”下定义,“体恤”一词,如果只说“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这只是它狭义方面的意思,因为这方面比较容易做到。但“怜悯”的广义方面,是超越个人与他人有生命的分享,即与忧伤的人同悲,也与喜乐的人一同分享他们的喜乐。
4.举例说明
三、基督徒友谊的裨益
“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为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父所听见的,已经告诉你们了”(约十五15)。友谊的益处很多,但在提升人格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
1)道德上的升华
“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我乃称你们为朋友”(约十五15)。当主耶稣呼召这些门徒时,他们甚至不是仆人,是罪人。但基督的友谊能改变这些人,从十一个罪人改变为十一个属神的门徒,我们必须留意,起初主没有称呼他们为朋友,因为他们需要首先得知救恩之事,然后经过一番的受教及操练,主才说“你们是我的朋友”(约十五14)。没有主,门徒一无是处,他们在黑暗中生活与死亡,但借着主,使门徒能进到最佳的境遇,成为“人上人”。
5.举例说明
2)心智上的建造
耶稣说“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父所听见的,已经告诉你们了”(约十五15)。真正的友谊,不只是提升我们的道德,同样建造心智。所罗门说“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箴十三20)。再者“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廿七17)。门徒正是如此被主耶稣教导与建造的。这从彼得在五旬节时向人证明耶稣的讲道中可见一斑,人们对于彼得和约翰的受训与属灵的能力,有何等的评价:“他们见彼得约翰的胆量,又看出他们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就希奇,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徒四13)。
结语
我们已经知道,友谊中最高的层面,是建基于与耶稣基督的关系上,主的品行,是那些祂所爱的人的标准,当我们说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时,我们必须以此为衡量的准则。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从大卫与约拿单的友情上,我们可以视之为属灵的爱和舍己的爱的极好例证(参看撒上十八 1,三20;撒下一25-26)。
2.举例说明
当日军侵占中国江苏省时,一个主日早上,教会正在做主日崇拜,突然间在礼堂的后边有一阵骚乱,妇女们大惊失色,大部分的男士们都站起来,有一个日本士兵走进来,他走到礼堂的前面,每个人都留心他的举动,但这士兵静静伸手从他的裤袋中拿出一些奉献,放在台上,每个人都听到铜板落下的声音,他拿起一本圣诗,打开一处,走到司琴面前,请司琴弹奏他所期望听的中国教会所唱的圣诗,这首诗的中文译名就是 “以爱相连”。 ( Blest Be the Tie That Binds ) (Christian World Facts , Knight's Master Book of New Illustrations)
3.举例说明
阿拉伯人这样定义友谊, “某人值得我们倾吐我们的心事,能接受我们的‘糠’和‘谷’,用温柔的手在筛,保留那些有价值的,用仁慈的气吹走那些不良的。”
4.举例说明
约翰福音十一章说到拉撒路复活的故事,耶稣显出对拉撒路体恤的友情,事实上,主所显出的体恤,是如此地富有真诚与恩典,连祂的仇敌也称赞说 “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的恳切”(约十一36)。他与拉撒路的姐妹同哭,在伯大尼与得安慰的家人同喜乐。
5.举例说明
耶稣希望我们能效法祂,有一个晚上,祂与祂的朋友聚集,然而
有一件工作,无人愿意去作,
所以祂去作。
有需要恩慈的地方,无人去施予,
所以祂去施予。
有需要谦卑的时候,无人会这样做,
所以祂做了。
有需要得赦免的,无人可以做,
所以祂献出了他自己。
有一人需要倒空自己,但无人会做,
所以祂倒空自己。
当来到最后,祂说 ‘现在,你们效法我做的去做吧!就是这样的生活,最后祂牺性了,完成这件工作的,就只有这一个方法,无其它的方法。( Today , Palos Heights, Ill. Back to God Hour, 1980 )
进深研究书目
William Barclay, The Gospel of John, rev.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75)
H. A. Ironside, Addresses on the Gospel of John, (Neptune, N.J.: Loizeaux Brothers, 1962)
J.C. Macaulay, Expository Commentary on John, (Chicago: Moody Press, 1978)
G. Campbell Morga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R.V.G. Task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8)
C. Merrill Tenney, John: The Gospel of Belief,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9)
B.F. Westcott,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