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講章大綱

系列  : 從一位平信徒所得的教訓

主題:世上有感召力的講員

經文:徒八  5-8、26-40

金句:「腓利下撒瑪利亞城去宣講基督。」 (徒八5)

引言

上一課我們強調了腓利在教會是一位卓越的工人,在本段經文,我們要介紹腓利是一位滿有能力而又滿有感召力的的講員。

當時,耶路撒冷的教會遭受迫逼,七個執事之一的司提反,被人用石頭打死,為主殉道,其他基督徒多有被捕入獄的,因此,信徒開始四散「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 (徒八4)。

腓利就是其中之一,在他傳講神的福音時,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的。

一、腓利自覺應成為神道的發言人  (徒八4)

1)他把宣道視為主要的事奉(徒八4)

2)他有目的地努力傳道(徒八4)

  

二、腓利覺得這是宣講神道的最好機會  (徒八5、27)

1)腓利為公開宣講作好準備(徒八5)

2)腓利為個人談道作好準備(徒八35)

  

結語

布道家瓦利  (Henry Varley)  (1835-1912)曾對慕迪(  Dwight L Moody  )說:「世人仍然注目神對世界的作為,特別要看祂的僕人如何成為神的手,對待這個世界。」作為神的僕人,沒有任何一個說他不為神出口的,無論公開場合的宣講,或是個人私下的談道,都應努力去作。


46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  : 從一位平信徒所得的教訓

主題:世上有感召力的講員

經文:徒八  5-8、26-40

金句:「腓利下撒瑪利亞城去宣講基督。」 (徒八5)

引言

上一課我們強調了腓利在教會是一位卓越的工人,在本段經文,我們要介紹腓利是一位滿有能力而又滿有感召力的的講員。

當時,耶路撒冷的教會遭受迫逼,七個執事之一的司提反,被人用石頭打死,為主殉道。掃羅當時逼害教會,「掃羅卻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 (徒八3),其他基督徒多有被捕入獄的,因此,信徒開始四散「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徒八4)。

腓利就是其中之一,在他傳講神的福音時,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的。

一、腓利自覺應成為神道的發言人

「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 (徒八4)。如果路加醫生在寫使徒行傳時,將掃羅逼害教會的情形仔細一些,我們就會白,為何門徒會四散。但對腓利來說,這是一個預備好的福音機會,他不但不以為這是什麼大的困難,反而利用這個四散的機會,到處傳揚神的福音。

1)他把宣道視為主要的事奉

「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 (徒八4)。腓利在撒瑪利亞傳道之後,一個人起來走向沙漠的路上,因他覺得任何地方都可以傳道。有時,我們常認為某些地區才是傳道的好地方,有些卻不是。但如果真有負擔的信徒,他應包括一切地方。耶穌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萬民」原文作「凡受造的」)」(可十六15)。約翰衛斯理  ( John Wesley )  說:「我視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是我們教區。」

1.舉例說明

2)他有目的地努力傳道

「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 (徒八4)。有人另譯此句為「所以那些到處四散的人,就隨走隨傳福音。」他們不召集眾人去聚會,而是採取隨走隨傳的方法,把福音傳開。這樣,聖靈就到處建立教會。

如果今日的教會走出社區,到處傳揚福音,成為一種潮流,試想,這情形會是怎樣?我們相信這種情形很難出現,除非神容許逼害臨到教會,使我們離開舒適的教會生活,跑到街上去傳揚神的道。

2.舉例說明

二、腓利覺得這是宣講神道的最好機會

「腓利下撒瑪利亞城去宣講基督……腓利就起身去了」 (徒八5、27)。無論是在撒瑪利亞城宣道,或是在沙漠路上的見證,腓利都是全情投入主的道中。在下述二方面的見證中,讓我們看神如何改變人的生命。

聖靈用不同的情形,讓我們向別人作見證,有時是在公開場合,有時卻在私人約會中談道。如果神為你安排公開場合,為祂傳道,你就為祂宣講,如果聖靈感動你在私人時間和地點與個別的人談道,你是無法抗拒的,你必須聽從聖靈的引導。因為這都是神所預備的。

1)腓利為公開宣講作好準備

「腓利下撒瑪利亞城去,宣講基督」 (徒八5)。腓利這次城中布道會,聖經雖然沒有記載他們的籌備工作,例如租用場地、組織詩班及會眾、訓練工作人員等,但無可否認,這是一個有計劃進行的布道會,在天上早已計劃好,今日在地上,就是撒瑪利亞城,由一個平信徒帶領,他是由神早已預備好的工作,名叫腓利去執行吧了。腓利沒有在撒瑪利亞城內,組織一群人跪下為布道會禱告,但預備這次聚會的,卻是由於逼迫教會的情勢所致,由聖靈管理而已!在公開場合的宣道,由腓利身上可以看見兩方面:

a)大有信心的講道

「腓利……宣講基督」和「腓利所傳神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 (徒八5、12)。在這兩節經文中,可以看見新約常強調的二個字,就是「歡呼」和「傳道」,特別用在宣講神福音時出現。這應是人宣道時應有的持征,以聖靈為指引,以基督為宣講的中心,以拯救聖靈為最終的目的。

自從主在敘加井旁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這道傳遍了撒瑪利亞城,城內大得復興,這些消息,腓利不可能不知道,因為撒瑪利亞城的人期望彌賽亞的來臨,就是腓利來宣講的基督,是關於天國的事,是關於耶穌基督的聖名的事  (徒八5、12),神親自給腓利信心。

3.舉例說明

b)滿有果效的講道

「眾人聽見了,又看見腓利所行的神跡,就同心合意地聽從他的話。因為有許多人被污鬼附著,那些鬼大聲呼叫,從他們身上出來;還有許多癱瘓的、瘸腿的,都得了醫治。在那城裡,就大有歡喜」 (徒八6-8)。聖靈在撒瑪利亞城內大大動工,全城的人都受感動,人不單悔改,而且還趕出了鬼魔,醫好了疾病。腓利滿有能力和信心,按主的命令,替男男女女受洗(參看徒八12)。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有些人來到街角聽見腓利講道,得了悔改之後,就傳給其他的親人,鄰舍,這就是為什麼這城大大得到復興。

今日,神仍然使用平信徒去傳道,他正尋找合用的工人,腓利不是神學院的神學畢業生,他只是一位瞭解聖經和得蒙聖靈的指引的人,這就是神所預備要用的人,你預備好了沒有?

2)腓利為個人談道作好準備

「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 (徒八35)。神有許多僕人,但可惜,像腓利的不多,問題是「沒有預備」。

離開撒瑪利亞城數里路的沙漠路上,有一個渴慕真道的靈魂,他是「一個埃塞俄比亞(即「古實」,見以賽亞書十八章  1節)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塞俄比亞女王干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徒八27)。無可否認,他是非洲的其中一個王子,想改信猶太教,但不得要領,他知道耶路撒冷是崇拜真神神的一個地方,所以他來尋找平安,生命和喜樂。但他很失望,沒有找到,他不喜樂地回埃及去,他是坐車的,在回去的路程上,他仍不斷地讀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希望明白聖經所講的,此時,神就用此段經文使這人得救,神藉著他的僕人----腓利,這人得蒙神的賜福,因腓利早已預備好自己的心,從四方面可以看見腓利的預備:

a)腓利屬靈的敏感性

「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 (徒八26)。腓利對主的呼召非常敏感,雖然從天上來的聲音是那麼微弱,比較起來大城市的嘈雜聲來得小,但腓利都聽到。他十分清楚所聽到的是什麼呼召,使他知道要去曠野見一個陌生人,與他談道。可想腓利對神的話多麼的敏感。

這個挑戰,給你也給我,我們有沒有象腓利一樣,敏感從天上來的聲音?回應神的呼召?神正尋找這樣的人。

4.舉例說明

b)腓利個人的回應

「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塞俄比亞(即「古實」,見以賽亞書十八章一節)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塞俄比亞女王干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 (徒八26-27)。由耶路撒冷往迦薩的路是艱苦的,迦薩是埃及的一個城堡鎮,在主前96年時被毀,雖然有一新的城市建起來,所以留下一條許久都沒有人用過的路,這是一條沙漠曠野的路,所以對旅客來說這不是一條好走的路。

腓利本來在傳道的事上,已付出了很多,精神肉體都疲倦了,本可大有道理拒絕神的艱苦工作。但腓利沒有,反而仍預備心志,負起責任「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塞俄比亞(即「古實」,參看賽十八章  1節)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塞俄比亞女王干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徒八27)。

5.舉例說明

c)腓利豐富的聖經知識

「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裡,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嗎?』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 (徒八30-31)。腓利的行為並非煩撓他人,這是昔日的一種禮貌,但這個太監的問題更有趣,他對腓利說,他要找一個能解明這經文的人,但在耶路撒冷他找不到,他說「我找不著有任何人可以給我解釋這經文的人」。

聖經學者都同意,「指導」 (或解釋) 是昔日的一個專有名詞,是救主時代指老師的教導,祂曾說「瞎眼領路」(太廿三16)。那太監希望在耶路撒冷找一位能「領路」的人,但找不到。所以神將腓利帶近他,因腓利是一個有「豐富聖經知識」的人,我們看見「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 徒八35)。這段以賽亞書的經文多麼豐富地記載我們的主是「擔負我們罪人的罪」,「是救主」和「祂的主權」。除了這裡,相信聖經中沒有其它地方描寫得更清楚的了。腓利是一位多麼熟識聖經的人,他很自然將這段聖經所指的救主耶穌,向這太監講解清楚。你可以嗎?你試過遇到同樣的情形,你的聖經知識如何?聖靈可以用你去向別人解釋有關救主的聖經記載嗎?

d)腓利對救恩的執著

「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 (徒八37)。卅七節表示腓利非常注重人的悔改行動。特別是目前這個太監悔改行為。這個太監為了表示他心悔改,所以立刻回應行動,他要受洗,表示他真心的悔改,而印證了聖靈的工作。這太監一路回去,一路都非常喜樂,相信他也必將這喜樂帶回家。腓利只向一位非洲人傳福音,但整個非洲就開始被福音「入侵」了。

這個故事的後部,可以見到腓利再次被聖靈召去別處,傳揚福音,這一次是北向去該撒利亞  (參看八40;徒廿一8-9)。

結語

這二課所涉及的,是腓利生平中的片段,持為神所預備和負起的責任。布道家瓦利  (  Henry Varley  )有一次對慕迪  (Dwigh L Moody)  說:「這個世界仍然看神是否能找到一個完全奉獻給祂使用的人,以致神可以與這人同工,為此人托付,借此人傳達及在這個人身上成就祂的一切美意。」任何人都不能說自己不是一個傳道者,或者說自己與別人談道沒有恩賜,因為每個信徒都是靈魂的搶救者,只要他們願意全心全意為神預備好心志,有抱負則可以。讓神使我們每人都成為「腓利」,讓我們也可以禱告說:

「主啊!聽我祈禱,我已預備好,

你差我何往必去,

我將自己重新獻上

願照神的美意而行,

我的生命交付你,

我的每時每刻都歸你,

耶穌基督,我王,我願聽你!」

 馬恩太  (David McIntyne  )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英國諾域治  (Norwich)  的主教伍得   (  Maurice Wood)   解釋說:「我們隨時間而逝。」此時他正差派卅六個教區牧師去傳神的道,以五百位牧者在諾佛克郡  (Norfolk County  )服事七百六十個教區。這些牧者並非「印上印記的教區紳士,而是神的僕人,要向市民傳神之道的人。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 1979 by Paul Lee Tan Rockville, Md:Assurance Publishers, p1077 )

  

2.舉例說明

在韓國,基督徒受逼害時期,有一年青人被關進監獄,他被隔離,不能與任何人接觸。他是一位基督徒,他很希望向同在監獄中的犯人傳福音,但他沒有機會,因為他被隔離。所以他可以做的,就是禱告。不久,他被送去一處鄰近的海島做苦工,但他卻是可以與別人接觸。他日後回憶說,昔日我埋怨沒有機會去傳福音,所以我只好禱告,現在神竟然為我開路,使我有機會向別人傳講耶穌,而且是由當局付我費用的,我不用擔心住食的問題,這不是神的恩典嗎?  (Tom M Loson, in The Sunday School Times.)

3.舉例說明

麥卡尼  (Macartney  )有一次這樣寫道:「因為我在法國的迪戎  (Dijon  )等候飛機,還有一段時間,所以我去了附近的一間座堂,然後走到講台前,看見講台是用大理石做的,講台下有一幅圖畫,畫了一個天使,天使一手拿筆,一手拿著紙,好像要記錄講員要講的道。但這天使所記錄的卻與一般信徒所記錄的不同,天使要記錄的,是講員所講的是否真實的福音,是否真的可信的內容。  (Ministers' Research Service, quoted in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p 1079)

4.舉例說明

一日,有一貴格會的牧者經過一個小鎮,他有感動要入去一間小教堂講道,他入去了,但卻沒有會眾,沒有人聽他講道,但他不理會當時情形如何,他在講台上講了一段短的信息,便離開了那教堂。幾年之後,在倫敦,有一位陌生人向這位牧者打召呼,那陌生人說:「多謝你救了我的命。」那牧者奇怪的說:「什麼,我救了你的命?我不認識你。」那人說「是的,你不識我,但幾年前,你在一間小教堂講道,我本是一個犯過罪的人,我那時非常失敗,沒有希望,但剛好路過那間小教堂,而你卻正在講道,所以我聽了,我得救了。」 (  The Youth's Companion, quoted in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p 1078)

5.舉例說明

喬治懷特菲( George Whitefield )在新和舊英格蘭教傳過道,當他晚年時,他朋友勸他應多休息,不要太多講道,但喬治懷特菲卻禱告說:「主耶穌啊,我雖然軟弱,但你的工作不能停,如果我仍未盡力完成你的托負,讓我繼續去作工,釋放真理,然後回家,如果你讓我回天家,我就聽從你的話吧!」就在他禱告完了,他繼續去講這一場道,然後回家,幾小時之後,他安息主懷了。」 (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p 1077)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