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講章大綱

系列:進入天國的鑰匙

  

主題:無憂無慮生活的鑰匙

經文:太六  24-34

金句:「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太六25、34)

引言

神的聖靈現在帶領我們處理憂慮的課題。耶穌並不主張我們不用思想,或者不深入思想,過一個沒有意義的生活。相反的,他是希望我們不要太過憂慮,失去我們生活中的喜樂,要過一個自由喜樂的生活,要注意下列三方面。

  

一、我們必須分析發生憂慮的因素  (太六25、34)

1)因素的本質 (太六25)

2)因素的屬靈意義 (太六30)

  

二、我們避免造成憂慮的因素   (太六34)

1)憂慮傷害我們的靈命 (太六30)

2)憂慮迷惑我們的精神 (太六25)

3)憂慮毀壞我們的肉身 (太六27)

  

三、我們要曉得消除憂慮的因素   (太六33)

1)我們必須尋求神來管理我們的生活 (太六33)

2)我們必須有神的公義存在生命中 (太六33)

3)我們必須在神裡支取生命的所需 (太六33)

結語

我們心中的祈求,接受神為我們的主,要明白神的要求,感激神的供應,從神那裡得勝及和平的生命,透過耶穌基督,活在我們心中,引導我們的心思意念。


29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進入天國的鑰匙

  

主題:無憂無慮生活的鑰匙

經文:太六  24-34

金句:「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太六25、34)

引言

本段經文是繼續上文有關在這世上活出公義生活方面的課題,上一課我們要研究的是有關一生的財富問題,而在本課神的聖靈則帶領我們處理憂慮的課題。「不要憂慮」 (參看太六25、27、28、31、34)是整個的中心意思。意思是說「不要太過掛慮或過於擔心」。耶穌並不主張我們不用思想,或者不深入思想,過一個沒有意義的生活。相反的,祂是希望我們不要太過憂慮,失去我們生活中的喜樂,要過一個自由喜樂的生活,要注意下列三方面。

  

一、我們必須分析發生憂慮的因素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太六25、34)。耶穌告訴我們,無論是肉身的和屬靈的,都會產生憂慮。

1)因素的本質(六25)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太六25)這節經句告訴我們,憂慮是日常生活中所普遍的事,有一份調查報告,說明人所憂慮的事:有百分之四十根本不會發生的,有百分之三十是已經過去的,不能挽回的了,有百分之十二是他人的批評,而且大部分是不真實的,有百分之十的憂慮是關於健康的,這樣的憂慮愈多,健康就愈壞,只有百分之八是真正需要面對的。  (Preaching November/December 1986, p44)

a) 我們的食物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 (太六25)。食物是人類常擔心的,國與國,民與民之間都不斷在搶奪食物。人們常要求有豐富食物,但用不完就浪費了。另一些人卻認為有些食物不能吃,增加人的負擔(參看腓三19)。也有一些人走向另一極端,太過節食,以致影響身體。耶穌說「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

b)我們的衣服

「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太六25)這些經文是說那些過渡使用金錢,使用很多時間去製造衣服,視衣服如命。在東方社會,衣服的穿著是身份的象徵,所以看這人是否富有,看他們穿什麼衣服,用什麼傢俬,和過奢華的生活。許多時候,我們和朋友聊天,不是注重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嗎?

c)我們的健康

「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太六27)大部分解經家都相信這裡的「一刻」是指人生的歲數,不是指人的身高。今日人類不斷地憂慮,比以前的年代要多很多,醫藥科學告訴我們,今日人都非靠醫藥維生不可。從推薦健康的書籍和雜誌的出版,就可以知道其嚴重性。人都害怕被某種疾病纏上身,都盡量求長生之道,反而忘記了感謝神賜他們身體健康。

d) 我們的未來

「不要為明天憂慮」 (太六34)。人們非常擔心「明日」的生活,他們用很多時間在計劃,在付出,反而忘記了享受目前的歲月,擔心將來。他們用盡今生的精力去擔心未來,使今生應享受的不能享受,反而非常憂心,但都毫無益處。

2)因素的屬靈意義(太六30)

耶穌綜合上述說明人是「你這小信的人哪」 (太六30)。這句話充分表露出人的不信,和不相信神是信實的神。就因為這樣,人們就產生恐懼和憂慮。

a)不相信神的供應

耶穌說「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 太六32)。就如天空的飛鳥不種也不耕,野地的百合花,不積穀也不紡線,他們都沒有缺,因為他們按照神的旨意生活,所以神養活他們。但另一方面,你和我卻破壞自己,雖然我們相信養活我們的都是同一位神,但卻非常擔心。我們喜歡去預測將來,而不相信神的帶領。不要忘記,神是昨日,今日,直到永遠的神,祂知道我們明日所需要的食物,衣服和健康和未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4)。

1.舉例說明

b)不相信神的預備

「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們」 (太六26)。在聖經中有很多地方說明神的預備是豐富的。例如,「因為耶和華神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詩八四11),大衛見證說「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詩卅七25)。羅馬書提醒我們「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羅八32)再者,「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提前六17)。神是天上飛鳥的神,就算它們不種也不耕,神也是谷中百合花的神,雖然百合花不紡線不積穀。神就是人類的神,是關心我們的,是預備給我們的,是拯救我們的,是滿有恩慈的神。

2.舉例說明

因為我們的小信,信不過神,所以我們擔心憂慮。因為我們不認識這位神是供應我們,預備給我們的神。其實真是不應去憂慮,但我們仍陷於這憂慮的罪中。

二、我們防避造成憂慮的因素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太六34)。在這裡,救主強調了任何一日,都有其困難,不要為其它日來憂慮。因為憂慮是影響了整個人生,影響了我們的靈、魂和肉體。

1)憂慮傷害我們的靈命

耶穌對我們常經憂慮的人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 (太六30)。在福音書中,主在祂教訓中說了五次這句話。主每次說出這句話時,都是令人值得深思的。

門徒們並非沒有信心,或者是不信,他們的信心是弱的。在憂慮的事中,他們缺乏信心,信靠充滿愛和智慧的神。因此,當人生的海浪來衝擊時,我們則非常害怕,正如昔日門徒在海上遇到風浪時害怕一樣,主對我們說「小信的人哪,為什麼膽怯呢?」 (太八26)

再次的,主吩咐彼得下船走去主那裡,彼得看見他身邊的風浪時,對主的信心不足,快要下沉,他害怕,呼叫主救他,主對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 (太十四31)

有一次,門徒與耶穌到曠野去,他們忘記帶餅,他們憂慮起來,雖然他們面對這位吃飽千萬人的主,他們的信心還是小的,所以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這小信的人,為什麼因為沒有餅彼此議論呢?」 (太十六8)

每一次的小信,其實背後就是憂慮和不安。換句話來說,憂慮是傷害我們靈命的。

2)憂慮迷惑我們的精神

「不要憂愁」 ( 太六25)。這句話出現在本段經文中,就超過了五次。不要過分小心或過分憂心。鍾馬田  (Martyn Lloyd-Jones)  曾指出這句話的原文用於指出某些分開、離去或分散我們的事情,如果我們查看路加福音十二章  29節,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個不整全的思想,是分裂的,是零碎的。  (Studies in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vol.2, Grand Rapids: Wm.B. Eerdmans Publishing Co.,1960,P.110)

一位聖經學者曾說明,這意思的背後有一幅圖畫,是這樣的,就如有一頭兇猛的狗,用口撕裂了一個布娃娃,布娃娃頓時變成碎片。如果真如這比喻,就不難明白人類在精神上的分裂症狀,在今日社會普遍存在,正如一間屋會自動分開,我們人格也會分裂和崩潰。

3.舉例說明

3)憂慮毀壞我們的肉身

「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太六27)前面已經告訴過我們,這裡的意思是用在指人的年歲,而不是指人的身高。有一事實,就是憂慮只會縮短人的壽命。有許多證明,胃疾和心臟病都是因為憂慮而來。

憂慮不只破壞你的思想,更毀滅你的身體。雖然我們人人都明白,但我們卻仍然不斷犯罪,影響我們的靈、魂、體。我們完全被憂慮打敗,折磨。那麼,我們難道不知喜樂的心乃是良藥嗎?多笑會使我們長壽,這是聖經教導我們的。所以我們理應學習過一個倚靠而且得勝的生活吧!

三、我們要曉得消除憂慮的因素

耶穌給我們一個良方「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太六33)。耶穌在這裡告訴我們外邦人追求物質的東西,祂在這裡也使用同樣的一個字「追求」,來說明信徒先求天國的事,讓神將這些物質的東西加給你們。「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 太六33)。這是治理憂慮的最好方法。

1)我們必須尋求神來管理我們的生活

「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 (太六33)。我們已經學習過,其實神的國不是物質的,而是在聖靈裡的公義、和平及喜樂。(參看羅十四17)。換句話來說,在神裡聖潔的、和諧的、快樂的生命。如果神不成為我們人生每一部分的主,這樣的天國生活不會發生在我們現今的生命裡。因為當神作王,我們的自我就不能作王,當信心存在,懼怕就消失,恩典就會遮蓋罪惡,這樣,憂慮又如何能控制我們呢?你願意神在你的靈、魂、體作主嗎?

4. 舉例說明

2)我們必須有神的公義存在生命中

「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   (太六33)。我們回到八福裡去,耶穌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五6)。

一個處理憂慮的好方法就是倒空自己,因為我們不滿足,所以要求去滿足,但如果我們以神自己的生命來填滿,則我們就不需要別的了。因為在復活的基督裡沒有缺乏,只有滿足和平安。而基督是公義的中心,聖經展示了公義,聖靈卻保守我們能經歷這稱義的人生。換句話說,這樣的人生,在聖經中展示出來,是屬神的人生,是住在基督裡,由聖靈來作印證的。

有記載報導說約翰衛斯理雖有婚姻上的問題,事工上的問題和金錢上的問題,但他靠著神,除去憂慮。神統管他的人生,使他能專心一志,在他的人生和工作上追求公義。

3)我們必須在神裡支取生命的所需

「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太六33)。如果我們先求神的國,我們必定經歷消除憂慮的方法。耶穌在這裡明顯的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追求神那永恆的,那麼這短暫的東西,神豈不賜給我們嗎?

神不會欠人債的,祂是「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來十一6)。我們如果尊敬基督,那麼基督也必尊重我們,因此,我們要在心中給基督首位,讓他作主作王,使我們屬體屬靈都蒙主賜福。不要憂愁!

5. 舉例說明

結語

我們心中的祈求,接受神為我們的主,要明白神的要求,感激神的供應,從神那裡得勝及和平的生命,透過耶穌基督,活在我們心中,引導我們的心思意念。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一對父子經歷了一場可怕的戰火,這位父親手拉著他的小兒子,從一間剛被炮彈擊中火燒屋中跑出來,要尋找一處可逃避戰火的地方,那父親跳進了一個洞,伸手讓他的兒子跳下來,但兒子說,我看不見你,但那父親說,我可以看見你,你放心,跳下來吧!同樣,基督徒的信仰要面對生命和死亡,不是因為我們可以看見將來,而是我們的相信,不是我們知道一切事情的答案,而是我們已肯定了我們有些什麼的答案。  (Donner Atwood, in Rdformed Review, quoted in Leadership vol4, no 4 Carol Stream , Ill.: Christianity Today , Fall 1983, p87)

2.舉例說明

當貝內特( James Gordon Bennett )吩咐斯坦利( Henry M Stanley )去非洲找李文斯頓   (David Livingstone)   時,他說,「請在我戶口取一千元買設備去,如何不夠,再取一千,再不夠,再取,直到找到李文斯頓為止。」神也同樣應許我們向他支取,如果一日用完了,再取另一日,再一日等。  (Sunday School Times, quoted in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 1979 by Paul Lee Tan , Rockeille, Md: Assurance Publishers, p520.)

3.舉例說明

司布真  (Charles Haddon Spurgeon)  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布道家,他曾經說,有一次,他在講道前的數周,非常擔心,他回憶說,甚至他希望傷了腳而不去這個聚會。當最後他面對這講台時,他幾乎虛脫。但他總要面對這次的演講,他對自己說,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他最後對自己說,無論怎樣,天還未倒下來,他知道只是自己將困難誇大吧了。自此以後他明白了如何面對困難,不再為此而憂慮。  (Great Quotes & Illustrations, compiled by George Sweeting @ 1985 by Word , Incorporated, Dallas, Texas, p269)

4.舉例說明

當『劍僑七傑』中的卡斯主教( Bishop Cassels )第一次去中國時,他在他的每件行李上寫上數個字「神居首」。無疑,這是他人生得勝的生活秘訣。在他的行李中「神居首」,也意會著他的人生也是「神居首」。

5.舉例說明

有一寡婦一手養起了一大家人,除了自己的六個孩子外,她又收養了十二個。有一次,有一位記者來訪問她,問她如何有此能力支持這頭大家庭。她回答說,「因為我有一個夥伴。」這個新聞記者覺得很奇怪,問說「你是什麼意思?」那寡婦說「因為很多年前我說,主啊,我做我的工,你為我憂慮,所以我沒有憂慮。」我們也應學效這位寡婦母親。  (  Sermons Illustrations , Holland, Ohio, #3022, 6/30/86)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