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講章大綱

系列:聖經對個人問題的回答

主題:對苦難的回答

經文:林後十二7-10

金句:「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9

引言

苦難是一個生命的事實,是所有人共有的。聖經中某些最偉大的人也經歷過試煉及災難。請思想:

一、苦難中有奧秘(林後十二7

1 )苦難中的奧秘與神的受造物的道德性相連(林後十二  7 )

2 )苦難中的奧秘與神的受造物的必死性相連(林後十二  7 )

二、苦難中有痛苦(林後十二7

1 )這個苦難的範圍(林後十二  7 )

2 )這個苦難的影響(林後十二  8-9 )

三、苦難中有得勝(林後十二9-10

1 )有信心的試驗(林後十二  10 )

2 )有信心的安息(林後十二  9 )

結語

歷史充滿了人因著苦難而在世上被使用的例子。最重要的例子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讓我們跪在十字架下,在向聖靈俯伏,因祂使耶穌有力量受苦,甚至於死,以在我們身上產生同樣的得勝果子。苦難中有奧秘;是的——並且有痛苦;但感謝神,那裡亦有得勝。


30.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聖經對個人問題的回答

主題:對苦難的回答

經文:林後十二7-10

金句:「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9

引言

苦難是一個生命的事實。試圖去阻止或摒除它乃極其愚蠢的事,因為它無處不在。我們在家中看到它刻在患病眾人的面上。我們從街上聽到它在被惡棍槍劫的受害者痛苦的呻吟聲中。我們從世界被戰爭擾亂地方而來的消息中找到它。

苦難是全人類的命運,包括曾經最偉大屬神的人。當中我們可提到的聖經人物如約伯,耶利米,保羅,並且當然包括我們的主自己。喬治·麥唐納( George MacDonald )說,「神的兒子受苦至死,並非使人不用受苦,而是他們的苦難可像祂的一樣。」

當我們考慮苦難這個題目時,請特別思想使徒保羅。他在一生之中經歷了他稱之為「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林後十二  7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認為這個苦楚代表了保羅要面對的反對及迫害。加爾文( John Calvin )的觀點是,那根刺象徵屬靈的試煉。我們的羅馬天主教朋友堅決認為那根刺代表性的問題。亦有其他人從經文爭辯說(加四  15  ,六  11 ),肉體上那根刺極可能是一種眼疾,源自保羅在大馬士革的路上的經歷使人瞎眼的榮耀(參看徒九  9 )。然而,其他人推測他的問題是瘧疾、癲癇、失眠,並特別是抑鬱。事實是,我們並不知道。這可能是幸運的和相因而生的,因為他的經歷幫助我們明白我們自己的苦難,並如何去超越它們。

苦難是有答案的,而我們面前經文已清楚將它展現出來。首先,請思想:

一、苦難中有奧秘

保羅說,「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林後十二  7 )。我們按聖經的上下文去讀這些說話時,不能不去總結苦難的問題乃包封在奧秘之中。然而,當我們嘗試闡明這奧秘時,必須緊記兩件事實:

1)苦難中的奧秘與神受造物的道德性相連

保羅說,「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林後十二  7 )。看上去可能覺得奇怪,他的苦難乃溯源於一位全智的神的容許行動。神創造了天使,之後是人類,但祂並沒有製造機械人;相反,祂將能作道德決定的個性給予人。若作少了任何一些,就不能表達出祂自己的特性。基於這點,人有自由去選擇尊神為王或廢棄祂的王權。聖經教導我們,撒但廢棄了祂的王權。亞當在伊甸園中作了同樣的事,而藉著他背叛的道德性罪惡,苦難就不能避免隨之而來。故此,苦難成為了人生的一部分;是些事注定要接受,直至神除去這世界一切的罪惡,並「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後三  13 )那日為止。

1  .舉例說明

2)苦難中的奧秘與神受造物的必死性相連

保羅說,「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林後十二  7 )。他在這個陳述中指出了自己是必將死亡的。當亞當犯罪時,他影響了自己以及全人類,因聖經說,「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羅五  12 )。因為人是會死的,故他受制於所有形式的軟弱。的確,性情,環境,喪失親人,患病可能加重了不同形式的苦難。但事實仍是,苦難是一個要去處理的問題。有時它可意指屬靈的苦難;另一些時候,它可指精神上的苦難;但最常見的是指肉體的苦難。

2  .舉例說明

二、苦難中有痛苦

「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林後十二  7 )。當保羅說及他「肉體上的那根刺」時,他使用了一個表面上沒有任何顯示的字。「刺」這字意指一根「柱」,而看來保羅好像選使用這個字,以傳遞他在整生中所經歷到的苦難強度。

1)這個苦難的範圍

「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林後十二  7 )。在神的主權下,這個「撒但的差役」被容許在每個路口襲擊及攻擊使徒。「攻擊」一詞意指「用拳頭擊打」,故傳遞了羞恥及侮辱的意思。當我們研究使徒的生平時,他似經常要對抗魔鬼。在居比路(塞浦路斯),他要面對行法術的以呂馬,而保羅形容他是「魔鬼的兒子」(徒十三  10 )。在帖撒羅尼迦,魔鬼阻止他去探訪教會(看帖前二  18 )。在以弗所,他告訴我們他「同野獸戰鬥」(林前十五  32 );以及後來寫信給這教會時,他表明,「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六  12 )

2)這個苦難的影響

「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林後十二  8-9 )。當我們仍在這世上時,我們就會遭到痛苦。神容許這事。但魔鬼亦會利用這根刺。然而,對得勝或失敗的判定,最終乃由痛苦的影響去決定。假若它引致禱告及忍耐,結果就是成長及得勝。如在他面前的主一樣,保羅三次為能從肉體的那根刺上得到釋放而禱告。他祈求信心及堅忍,但那根刺從沒有挪去。相反,從天而來的回答是,「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  9 )

三、苦難中有得勝

「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  9-10 )。保羅在此達到他的題目的頂峰。苦難確實帶來痛苦,但它亦可帶來得勝。當我們仍行走旅居的道路時,我們就會經歷悲傷;但在順服學校裡所學到教訓卻證明,我們可「靠著愛我們的主……得勝有餘了」(羅八  37 )。這種在基督裡的得勝,由我們的信心的行使而決定。

1)有信心的試驗

「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心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  10 )。想像一個人說,「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

3  .舉例說明

在我們受苦至死的主裡的信心裡,就是在憂傷及沮喪時刻的得勝要決。在軟弱之處,祂賜下恩典及力量。

2)有信心的安息

「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十二  9 )。保羅知道當他仍在軟弱上榮耀神時,有一種能力的帳蓬會覆庇他。他的能力秘訣正在他的軟弱裡。另一方面,假若當他以其它事物而非他的軟弱當作榮耀時,那能力帳蓬就會被挪去。

電力能源乃來自被水閘所支撐並強行經過產生電力的渦輪的積存水壓。蒸氣能源乃來自燒熱水的火,直至水在氣缸內擴張並產生壓力。汽油能源是在稱為氣缸的內室裡揮發性液體的爆炸,藉以激活活塞頭及機軸。

同樣地,當我們用基督裡的信心安息,任由祂管教我們的生命時,我們會發現所用的壓力會轉換成能力。我們對抗祂時,能力就被挪去;當我們在信心裡安息,能力就持續。這就是我們可稱之為的「苦難的力量。」苦難可成為一種救贖力量,而非只是一個問題。

4  .舉例說明

結語

歷史充滿了人因著苦難而在世上被使用的例子。最重要的例子是我們的主主耶穌基督,祂透過十字架上的受苦,給予我們赦免,自由及豐盛。讓我們跪在十字架下,並向聖靈俯伏,因祂使耶穌有力量受苦,甚至於死,以在我們身上產生同樣的得勝果子。苦難中有奧秘;是的,並有痛苦,但感謝神,那裡亦有得勝。


附加評注

1.  舉例說明

拉克爾( Herbert Lockyer )有一本名為《  Dark Threads the Weaver Needs  》的書。它是一本關於人類苦難及我們如何與之角力的書。拉克爾是在讀了一首由匿名基督徒作者所寫的詩後而命名他的書。那首詩好像這樣:

 我的生命只是一個編織,在主與我之間;

 我不能選擇顏色,祂逐步工作。

 祂經常編入悲傷,而我在愚昧的自傲中,

 忘記了祂是看上面,而我是看底面的,

 直至織布機靜止,梭停止跳動時,

 神才會捲起帆布,並解釋為何

 裡錢是有用的,在編織者熟練的手中,

 正如金錢和銀錢,在祂計劃了的樣本中一樣。

2.  舉例說明

雲斯( Georgi Vins )十五年來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獄中渡過的——三次強迫勞役。他完成了第五年的判刑後,接著就在西伯利亞開始了他的另一個五年的流放生涯。一天,他突然獲得一套衣服,一條襯衫及一條領帶,並被告知他已喪失了蘇聯公民權。  48  小時後他發現自己已在美國。他  68  歲的母親因幫助基督徒而被捕,並判監三年。而他最後見他死在獄中的父親時只有  7  歲。莫爾斯( Bill Moyers )訪問雲斯時說,「你的父親死在獄中,你的母親被捕。你在獄中渡過很長時間。你曾寫道:『我們擁有生命並非為了空虛的夢想』,它是什麼意思呢?你想你的生命代表了什麼?」他回答,「我並沒有因過去的年日而感到遺憾,就算是那些苦難的年日。這已是我活著的目的了。」

3.  舉例說明

故事說及一個男士被邀請去探訪一位垂死的女士,她患了不能醫治及痛苦的疾病。他帶了一本能鼓勵困苦者的小書去。她說,「多謝,但我瞭解這書的內容。」探訪者問,「你是否已看過它?」那女士面帶笑容回答,「它是我寫的。」

4  .舉例說明

著名詩人及屬神的人馬得勝( George Matheson )年青時失去了視力,在黑暗中渡過了卅年。他其中一首廣為人知的詩歌第三段這樣說:

噢,喜樂送過苦痛尋找我,

我不能將心緊貼瞗F

我在雨中追蹤彩虹,

並感到應許並不徒然

即早晨不會再流淚。

他已學會了如何在黑暗中生活。不單如此,他亦學會從他的殘障中得到益處。他的得勝可在他曾寫的字句中看到,「我的神啊,我從沒有為我的刺感謝瞗C我已為我的玫瑰而獻上千萬次感謝,但從沒有為我的刺這樣做。我一直遙望一個世界,在那裡我會得到我的十字架的補償,但從未想到我的十字就是現今的榮耀。請教導我,我的十字架的榮耀。請教導我,我的刺的價值。指示我,我可藉著痛苦的道路去到那裡。指示我,我的眼淚已是我的彩虹。」( From Unterstanding Suffering by B.W. Wood, c1974 by Baker Book House  ,獲准使用)


進深研究書目

William Barclay, The Letters to the Corinthians, rev.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75).

Herschel Hobbs, The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Grand Rapids: Baker, 1960).

Charles Hodge, An Exposition of the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1891, (Reprinted –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3).

G. Campbell Morgan, The Corinthian Letters of Paul: An Exposition of I and II Corinthians, (New York: Revell, 1946).

Handley Moule, The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A Translation, Paraphrase, and Exposition, Edited by A. W. Handley Moule, (London: Pickering & Inglis, 1962).

Alan Redpath, Blessings Out of Buffetings: Studies in II Corinthians, (Westwood, N.J.: Revell, 1962)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