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講章大綱

對門徒的要求

主題:門徒的記號

經文:約十三  33-35

金句: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4-35)

引言

迫切地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表現的教導,莫過於作門徒的記號了。當救主在分離時命令祂的門徒要彼此相愛,那是一個任何時代都能夠認出誰是門徒的記號。

一、人們必須從門徒身上認識救贖的愛(約十三  34)

1)     缺乏救贖的愛(約壹三  10)

2)     救贖的愛的存在(約壹二  10,三14,四7)

二、人們必須從門徒身上認識彼此相愛(約十三  34)

1)     在基督裡分享的愛(西二  2)

2)     在基督裡顯示的愛(約十三  34)

三、人們必須從門徒身上認識到來自基督反照的愛(約十三  35)

1)     反照合而為一的愛(約十七  21-23)

2)     反照見證的愛(約壹四  12、14)

結語

神的路是愛的路。讓我們的生命也有著基督救贖的愛,相互的愛和反照的愛,也願我們常被認出是耶穌的門徒。


40 講章大綱闡釋

對門徒的要求

主題:門徒的記號

經文:約十三  33-35

金句: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4-35)

引言

神的道中的每項真理皆有其重要性,所以它們不可能互相競爭。神迫切地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表現的教導,莫過於讓門徒顯現作為基督徒的記號了。當救主要求門徒「彼此相愛」時,這成為他的門徒在任何世代都被人認識的標誌。門徒被人認出的三個特徵如下:

一、人們必須從門徒身上認識救贖的愛

「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約十三34)。主耶穌說這句話的時候,祂剛藉著謙卑地替猶大洗腳—— 一個將要出賣祂的人,又藉著替彼得洗腳—— 一個將要否定祂的人,和其餘眾人——將會全部離棄祂的人,來示範救贖的愛。縱使他們有失敗和過錯,祂仍然是「愛他們到底」( 約十三1)。這樣的神聖的愛超過人間的愛,也只有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才能表明出來。

約翰在他第一卷書信中對比缺乏救贖的愛和救贖的愛存在時指出:

1)     缺乏救贖的愛

「從此就顯出誰是神的兒女,誰是魔鬼的兒女。凡不行義的就不屬神,不愛弟兄的也是如此」(約壹三  10)。請再看:「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約壹三14-15)。當約翰用「恨」這個字時,他的心裡想著的是該隱,因為該隱正是嫉妒和心裡懷著憎恨的典型,那正是還未重生的人對弟兄的感受。「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約壹四20)。缺乏救贖的愛會引致對別人不義和憎恨。

1.舉例說明

2)     救贖的愛的存在

約翰繼續說:「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壹三  14);他又說:「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約壹四7)。救贖的愛的結果就是從神而生,接受永生和住在光明中。人間的愛可以表面地以它的甜言蜜語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只有加略山的愛能夠在行動和現實中表明它自己。

2.舉例說明

二、人們必須從門徒身上認識彼此相愛

「你們要彼此相愛」( 約十三34)。只知道世間愛的人會評論一個人「不識時務」或「那個刻薄的女人」,但這種態度永遠也不是主的跟隨者該有的特徵。你也許會感到你永不會愛某些基督徒,或者你會逃避某些宗派的人。這種思想也不是真正門徒該有的,因為彼此相愛的意思就是:

1)     在基督裡分享的愛

當保羅向歌羅西人表達他心裡向他們深刻的渴想時,他希望他們也是「因愛心互相聯絡」(西二  2)。「聯絡」這個字表達了兩種意思:第一是「集合」;第二是「繼續下去」,就是當一個觀眾被一個他心悅誠服的理論「帶著走下去」一樣。當主耶穌成為我們分享的愛的中心時,我們就便集合在一起,並且被愛帶著繼續走下去,這愛是不分彼此,不作區別,和充滿和諧的。

3.舉例說明

2)         在基督裡顯示的愛

「彼此相愛」( 約十三  34)。這愛是不會吝嗇把我們自己奉獻予他人的——不論是屬靈上,倫理上和實際上。

屬靈上,基督「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約壹三  16)。試想想那時人群是怎樣擁擠祂,以致祂和祂的門徒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參看可三20),然而他卻繼續講道,教導和醫治。我們或可以記憶一下在約翰福音第四章的故事,疲乏的救主走了幾哩路,為的是跟一個犯罪的心靈對話(參看約四4)。

保羅也像主一樣,他也懂得何謂為弟兄捨命。他可以說:「我也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難道我愈發愛你們,就愈發少得你們的愛嗎?」(林後十二  15)。以巴弗提也是把別人的福祉放在自己之先。保羅說他是:「因他為做基督的工夫,幾乎至死,不顧性命。」(腓二30)

4.舉例說明

彼此相愛是具有倫理性的。約翰說:「愛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並沒有絆跌的緣由」(約壹二  10)。這意思是說真正的門徒應以愛為念。在保羅所寫的「愛篇」中,最中心的一節就是「不做害羞的事」(林前十三5)。相反,他也談及愛。並指出充滿挑撥和瘋狂的世界乃是由不受控制的舌頭造成的。雅各告訴我們舌頭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參看雅三6)。但是活在聖靈的光明力量中的基督徒,他們就能「彼此相愛」,在愛中「說誠實話」,和「在愛中」建立身體(弗四2、15-16)。

5.舉例說明

真正的門徒是活出愛。彼得說:「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前四  8)。「遮掩許多的罪」並不是意味著妥協或軟弱,因為我們已知道「犯罪的人,當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叫其餘的人也可以懼怕」(提前五20)。彼得的言下之意乃是我們的愛要有「彈性」,能夠伸展蓋過我們弟兄的弱點。這種愛是預備饒恕多過把罪揭露和審判。

彼此相愛也是實際的。約翰問了一個問題:「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約壹三  17)在初期教會也不是只有理論上的理想主義。我們看到:「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徒二44-45)。然後再想想在耶路撒冷的教會:「眾人也都蒙大恩。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徒四33-35)。在馬其頓的教會也反映出這情況。我們讀到:「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林後八2)

可以應用在教會的原則,同樣應該應用在個人身上。試想想巴拿巴:「他有田地,也賣了,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徒四  37)

然而我們不可從這對彼此相愛的說明和實際的捐獻歸納出關於管家責任的錯誤觀念。神並沒有呼召我們在沒有要求或分辨下變化和分配我們的產業。然而祂卻是在我們的意願上挑戰我們的愛。假如有這需要的話,我們必須隨時準備付出那願意的心作出實際的表示。

約翰衛斯理對基督徒生活定下如此的規則:「做你能做的所有善事,不惜一切地做,不論用什麼方法,不管在什麼地方,在任何時間,對所有的人,只要你仍有能力。」 ( Christian History, Vol.11, No. 1 )

三、人們必須從門徒身上認識反照的愛

「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  35)。偉大教師的跟隨者身上總會有特殊的標記。世界也是憑著學生所反映的標記而認出個別的教師來。耶穌的門徒也是一樣。他們必須反映救贖和相互的愛,以致世界也被說服承認他們是祂的門徒。這是兩個外在的表現方法;第一,藉著:

1)    反照合二為一的愛

耶穌祈求祂的門徒合而為一,以致世界會相信祂是由父差來的,他們也是被祂所愛的(參看約十七  21-23)。初世紀的護教者喜歡訴諸基督徒之間的相愛,因為那是人類歷史中的新事物;縱然教會有時會忘記這特點,世界對它卻永置難忘。特土良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記錄了這樣的話:「異教者常驚訝地感歎:『看這些基督徒怎樣彼此相愛!』」

6.舉例說明

2)    反照見證的愛

約翰提醒我們說:「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這是我們所看見且作見證的」(約壹四  12、14)。沒有任何事物比愛的見證有如此普遍的訴求,有如此具大的影響力和有如此美妙的效果。世界對愛渴求,迫切地等待教會成員能反照出基督的愛。不過可悲是所反照出來的合一是那麼少,以致他們的見證也缺乏說服力。縱然是屈梭多模的時候,他也為因基督徒之間的分歧而妨礙異教者信主而悲鳴。

我們是何等容易失去我們的初戀。願神的愛在我們心裡重燃!愛的見證不僅是教會的事工,更是對世界的服事。除非人能夠看見和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真愛,否則他們是不會相信我們的信息的。

7.舉例說明

結語

神的路是愛的路。讓我們的生命也有著基督救贖的愛,相互的愛和反照的愛,也願我們常被認出是耶穌的門徒。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猶太人有一個傳統,就是三百名祭司帶同號角,另外三百名拉比和他們的學者聚集在聖殿中,用摩西律法中一切的咒詛去咒詛撒馬利亞人。撒馬利亞人也不甘示弱。猶太人在逾越節有一個習俗,會在橄欖山點起火堆,另一堆火作為信息,點到幼發拉底河,給流放在外的猶太人發信號。撒馬利亞人會在另一日點起另一些火堆,企圖叫看的人混淆。  ( Albert Mygatt, quoted in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by Paul Lee Tan, Rockville, Md.: Assurance Publishers, 1979, p.541 )

2.舉例說明

豪  ( Reuel Howe )  曾經用一個母親和她八歲的女兒的故事來說明何謂愛。那女孩子做了一些事情,以致她感到與母親生疏了。儘管她的母親盡力幫助她,那女孩仍是在憤怒中走出房間,並走到樓上去。女孩看見母親為該晚派對預備的新裙子放在一處,於是她取出剪刀,把她的恨意發洩在衣服上,她要藉著破爛的裙子來傷害母親。後來那母親上樓來,看見破爛的裙子便哭起來了。小女孩走進房間,小聲叫道:「媽媽。」但是沒有回應。「媽媽,媽媽,」她反覆叫著。仍然沒有回應。「媽媽,媽媽,請,」她繼續說。母親終於開腔了:「請什麼?」「請帶我回去,請帶我回去」女孩子請求道。這就是愛,它把人帶回去。「愛是永不止息」,它會伸展出去,直至看見救贖。

3.舉例說明

約瑟芬羅拔臣( Josephine Robertson )在她的著作《與愛同活》  ( Living with Love )  中,說到一個名為『啟示的祖羅拔士』  ( Th  e   Revelation Joe Roberts )  年青教士,他在暴風雪中坐馬車到懷俄明州(美國)去服事印地安人。當他到達不久,酋長的兒子在一場打架鬧事中被一個士兵開槍殺了,酋長誓言要殺死他遇到的第一個白人。祖羅拔士想到此事必導致沒完沒了的長期殺戮,於是他決定採取行動。祖羅拔士走了十五哩路來到山間,他站在印地安人營地的外面大聲喊酋長的名字。當酋長出現時,祖羅拔士說:「我知道其他的白人有家室,但我是孤家寡人,你來殺我吧。」酋長感到十分驚訝,於是請他進入帳篷,問他:「你何來這麼大勇氣?」祖羅拔士告訴他關於基督的事:祂的死和祂的教訓。當祖羅拔士離開時,酋長宣佈撤銷他所立的誓,並且決志成為基督徒。他看見有行動的愛。每一個目稱為基督徒的群體,要決定在家庭,教會和世界做什麼事,才能夠令愛顯明出來。因為除非愛被看見,否則它就不是愛。

4.舉例說明

當威克裡夫(Wycliff)的翻譯工作者德米蘭( Doug Meland )和他的妻子搬進巴西的富裡奧印地安族的一條村莊時,他被人稱為「白人」,那是一個不客氣的稱謂,因為其他白人都剝削他們,燒他們的房子和搶奪他們的土地。不過當宣教士學會他們的語言,並且開始在醫療上和其它方面幫助他們時,他們稱德為「那值得尊重的白人。」後來當米蘭的家庭開始奉行他們的習俗時,他們稱他為「白種印地安人。」後來有一天,當德為一個受傷的男孩洗去腳上的污垢和血污時,他聽到有一個旁觀者說:「你以前何時聽見一個白人洗印地安人的腳?這個人確是從神而來!」從那天起,無論德何時進入印地安人的房子,都會有人宣告說:「這是神為我們派來的人。」( James C. Hefley, quoted in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Rockville, Md., 1979, p.757 )

5.舉例說明

威爾斯有一張報紙刊登了這樣的頭條:「惡毒匿名信把婦人殺死。」文章中說那婦人在連續九個月收到惡毒的匿名信後,終於自殺死了。

6.舉例說明

道利麥迪遜 ( Dolly Madison)是美國第四任總統的夫人,她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婦女之一。她所到之處,每一個人都為她風靡。當她被問及影響別人能力的秘密時,她說:「我一無所有,也一無所求。我只是愛每一個人。」那些以豐富的愛愛人的,必得著豐富的愛。

7.舉例說明

有一個女基督徒在倫敦的妓女中工作,她在那裡找到一個少女絕望地瑟縮在又冷又空的房間中。那基督徒工作者替她換了床單,給她食物和藥物,叫那地方變得又溫暖又有趣。當她認為女孩子已經信任她時,那基督徒提出為她祈禱,可是她得到的卻是拒絕:「不,你根本不關心我;你做這許多事,只不過想上天堂罷了。」數星期過去,這個神的僕人衣不解帶地服事這個女孩,務求令她完全恢復健康。一天,這個女士對女孩子說:「親愛的,你差不多康復了,我必須離開你去服事其他有需要的人。在我走之前,請讓我與你吻別。」那一雙只會祈禱和說出聖潔言語的嘴唇,與一雙只會起咒和沾滿情慾愛撫的嘴唇相遇。在那一刻,少女的心融化了。愛得勝了,並且為天國贏得一個靈魂。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