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講章大綱

令人困惑的問題

主題:彌補罪疚的秘訣

經文:約壹一  1-7

金句: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一7)

引言

罪疚是人類一個基本的問題,假如沒有出路的話,他必然會陷入摧毀自己的精神和道德幸福的不正常行為中。這說法得到那些醫護專業和教牧人員的肯定。神差遣祂的兒子到世界來死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的主要目的,就是設法彌補罪疚。經文告訴我們:

一、神設立的彌補方法(約壹一  7)

1)       基督的死是設身處地的( 約壹一  7)

2)       基督的死是得勝的( 約壹一  7)

二、神設定的彌補條件(約壹一  7)

1)       人在神面前必須赤露敞開( 約壹一  7)

2)       人必須對神有真誠的依靠( 約壹一  7)

3)        

結語

我們已預備好為得著完全的潔淨而向神敞開和信靠祂的兒子耶穌基督嗎?假如答案是肯定的話,我們必須告訴祂,並在祂設立對罪疚的彌補方法中歡欣。


25 講章大綱闡釋

令人困惑的問題

主題:彌補罪疚的秘訣

經文:約壹一  1-7

金句: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一7)

引言

罪疚是人類一個基本的問題,假如沒有出路的話,他必然會陷入摧毀自己的精神和道德幸福的不正常行為中。這不但與醫護專業人員的看法一致,教牧人員從每週會見教會會友的經驗也肯定這一點。

當我們從人的問題轉向神的角度時,我們會發現聖經的中心信息也提及彌補罪疚的問題。這是神差遣祂的兒子到世界來死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的主要目的,也是福音被傳揚的原因。

也許我們在聖經中找到其中一段關於彌補罪疚的經文很簡單的,不過它的意思卻很清晰。聖經說:「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約壹一  7)。我們必須注意關於彌補罪疚的主要兩點:

一、神設立的彌補方法

「(神)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約壹一  7)。罪的問題就是如此嚴重,以致需要神的獨生子作出犧牲才足以彌補。聖經宣告說:「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來九22)。與父完全成為一體的耶穌基督卻交出了祂的生命,甚至到死的地步。祂流出寶血的意思是:

1)     基督的死是設身處地的

「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約壹一7)。「設身處地」這個字就是「代表」的意思。讓我們記住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是「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的(來七26)。事實上也因為祂是無玷污的,所以祂才有資格為罪被玷污的人受死。

保罪告訴我們福音的基本信息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林前十五3)。當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時,祂是背負我們的罪和罪疚的,這並不是有限的頭腦能夠明白的奧秘。聖經說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林後五21)。它的對策就是神作出一次交換:祂以祂的義交換我們的罪;祂接受我們的罪好叫我們能夠接受祂的恩典。聖經現代中文譯本清楚說明了:「基督是無罪的,可是為了我們,神讓他擔負我們的罪,使我們藉著他得以跟神有合宜的關係」(林後五21)。這就是基督教福音的的奇妙和榮耀之處。

1.舉例說明

2)     基督的死是得勝的

「(神)兒子耶穌的血也(不斷)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約壹一7)。雖然十字架只是歷史中的個別事件,它的功效卻是永恆的。這也是英文譯本中用了現在進行式的原因——「(神)兒子耶穌的血也(不斷地)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約壹一7)。被當作祭物被獻上的生命已得釋放了,並且在權能中復活。現在主耶穌基督在無盡生命的力量中繼續潔淨那些憑著單純的信心接受祂的人。這正是保羅說出以下說話時要表達的意思:「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二20);另外他又說:「因我活著就是基督」(腓一21)。對每一個真正的信徒而言,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也是活在神聖的恩典和榮耀中。結果就是不斷的潔淨——不單是罪疚,還有罪的纏繞。於是對那些罪和罪疚纏身的人來說,神為他們預備了彌補的方法。

2.舉例說明

二、神設定的彌補條件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約壹一  7)。在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簡單地說,神為洗淨罪疚設定了兩個條件:

1)     人在神面前必須赤露敞開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 約壹一7)。若我們要認識彌補罪的方法,我們必須對神開放和坦白。我們必須讓祂的話語和祂的靈的亮光照進我們的心,直至我們的罪被顯露出來。事實上我們若非在那尋找純潔的亮光中看見自己的罪,我們可能還不肯向神求憐憫。因為雖然罪常出沒於我們的生命中又傷害我們,我們卻還享受這罪中之樂(參看來十一25下)。

3.舉例說明

2)     人必須對神有真誠的依靠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 約壹一  7)。在同一段經文的第三節,約翰告訴我們:「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我們只能夠在耶穌基督裡與神相交,這才是真正的彼此委身。基督也只會委身於那些真正委身於祂的人(參看約二24-25)。當這垂直的相交得以建立後,我們才能與其他的基督徒享受橫向的相交。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比美基督徒之間相交那樣具有治療和更新作用的了。

縱是在醫護界別中這也是被廣泛認同的,這也是愈來愈多群體治療的講座和施行的原因。罪叫人疏離和放蕩,而救恩卻整合和修補。

這更強調人隸屬於一家本地教會的重要性。人因罪而變得絕望時,在一個有愛心的教會中可以找到康復和相交。教會所體現的就有如一個家,故此神對救贖的最終心意就是群體的相交。正如約翰司托德  ( John Stott )所言:「宣講福音的目的……不在於救恩,乃在於相交。然而按著正確的理解,這是從廣義上看救恩,包括在基督裡與神和好(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聖潔的生命(見第六節),和加入教會(你……和我們)」 ( The Epistles of John,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9, p. 63 )  。故此我們要在基督裡依靠神,又在愛中互相扶持。

4.舉例說明

結語

在耶穌基督的寶血中我們找到為我們的罪預備的彌補方法和條件。若我們要認識全部的彌補方法,我們必須要為得著完全的潔淨而向神敞開和信靠祂的兒子耶穌基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唱:

沒有其它的羔羊,沒有其它的名字,

在天上、地上和海中沒有其它的盼望;

沒有對罪和羞恥的逃避之處;

只有你。

羅塞蒂( 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 )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在北愛爾蘭的一場猛烈的風暴威脅著一條橫跨洶湧河流的火車橋。一個在高地放牧的年青小伙子整夜盡全力守護他的羊群,天未亮的時候他就走去看羊群是否安好。當他走上山的時候,他的心冷了一截,因為他看見高架橋的中段被衝倒了,而火車橋也倒塌了。他知道運客火車快要到了,若沒有警示,整輛火車都會撞得粉碎,必有多人死亡。他盡力向山上走,不知能否及時趕到。當他剛到達鐵道時他已聽見巨大引擎的響聲。在無法可施之下,男孩唯有撲向路軌,令引擎煞停。火車尖聲煞停,乘客才醒覺發生了事故。在四處查看後他們才知道問題所在,以及他們是怎樣被救脫險。他們在不遠處看見牧童肢離破損的遺體,他為他們犧牲了生命,以致他們能夠活下去。  ( A. Naismith, 1200 Notes, Quotes & Anecdotes, England: Pickering & Inglis Ltd., 1962, p.203, adapted )

2.舉例說明

在千里達的島上有一個鋪滿瀝青的死火山深坑。雖然它的地表面仍有氣泡冒出來,然而這些瀝青卻堅硬得足以讓人在上面走過。人們會在這些像炭一樣的湖上掘起大塊的東西,然後把它們裝滿一卡一卡的火車,運往全世界鋪設地面。有人說無論在這個瀝青湖中掘得多深,不足七十二小時它便會從底部流出物質把洞再次填滿。差不多一百年來他們都是從這深坑中運走瀝青,然而它卻不會乾涸。他們雖然掘到二百八十呎之深,他們仍發現這些黑色的,彷似橡膠一樣的物質冒出來。看上去就像一個無窮盡的供應源頭一樣。神的恩典也一樣,它是超級豐富的,永不衰竭的。不論需要有多,也不能使祂的愛枯乾。祂的恩典是足夠的。  ( Henry G. Bosch, Our Daily Bread, Grand Rapids: Radio Bible Class, n.d. )

3.舉例說明

有一則故事關於一個海軍學員被罰要承托住一個器皿。一個小時之後他的上級走到船艙要看看小伙子怎麼樣。令他驚訝的是——若還未至於討厭的地步,他竟然聽到小伙子在黑暗中愉快地吹著口哨。這個軍官心裡一邊決定要把小子好好教訓一頓,一邊把燈放進船艙中。當骯髒和蟲鼠漸漸顯露在燈光之下時,學員開始請求說:「讓我出去!讓我離開這地方!」是燈光讓他看清楚自身的真正情況和環境。所以神的情況就是:「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約壹一7)

4.舉例說明

魚被人從水裡撈出後大口地喘著氣,很快便會沒命。一朵花被連根拔起也會枯萎死亡。一個離開供應活命養分的教會時,他的靈魂便開始衰弱,最終也會死亡。一個彷如家庭的教會重要的不但在教導,也在相交上。教會若沒有接待酗酒的、當娼的、說謊的和作賊的,它便沒有資格接待聖徒。


進深研究書目

F. F. Bruce, The Epistles of John: An Introduction, Exposition, and Notes, (Old Tappan,     N.J.: Fleming H. Revell, 1970).

Robert S. Candish, The First Epistle of John, 1866, (Reprinted –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52).

Guy King, The Fellowship: An Expositional and Devotional Study of 1 John, (London: Marshall, Morgan & Scott, 1963).

Robert Law, The Tests of Life: A Study of the First Epistle of St. John, 3rd ed., 1914, (Reprinted –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78).

John R. W. Stott, The Epistles of John,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9).

Lehman Strauss, The Epistles of John, (Neptune, N.J.: Loizeaux Brothers, 1962).

W. E. Vine, The First Epistle of Joh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