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講章大綱
系列:祂虛己以求勝
主題:更正的工作
經文:可七1-37
金句:「你們誠然是廢棄神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可七9)
引言
耶穌對抗當時代的宗教領袖,更正他們的錯誤。
一、更正對於神宗教的觀點(可七1-14)
1 )宗教不只是人的傳統(可七 1-9 )
2 )宗教不只是人的語言(可七 6-7 )
3 )宗教不只是人的承諾(可七 10-13 )
二、更正對於人類問題的觀點(可七13-23)
1 )惡念(可七 21 )
2 )姦淫(可七 21 )
3 )茍合(可七 21 )
4 )兇殺(可七 21 )
5 )偷盜(可七 22 )
6 )貪婪(可七 22 )
7 )邪惡(可七 22 )
8 )詭詐(可七 22 )
9 )淫蕩(可七 22 )
10 )嫉妒(可七 22 )
11 )謗讟(可七 22 )
12 )驕傲(可七 22 )
13 )狂妄(可七 22 )
三、更正對於神國度的觀點(可七24-30)
1 )接受地域的限制(可七 24 )
2 )接受宗教的限制(可七 27 )
3 )接受時間的限制(徒二 39 )
結語
我們毋須要對上述三點產生疑問。
34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祂虛己以求勝
主題:更正的工作
經文:可七1-37
金句:「你們誠然是廢棄神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可七9)
引言
閱讀馬可福音的時候,我們必然留意到耶穌與宗教領袖之間的張力。在這一章中,耶穌對抗當時代的宗教領袖,更正他們的錯誤(可七 1 )。
這一章中,耶穌無論往那裡去,都有很多人求耶穌的醫治(可六 56 )。當讀到醫治的篇章時,要注意第六章的期望(可六 54 )、刺激(可六 55 )、與經驗(可六 56 )。
一、更正對於神宗教的觀點
「有法利賽人和幾個文士從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聚集」(可七 1 ;另參看 2-14 )。他們是一群實事求是的神學家,突然從耶路撒冷來,要窺探耶穌(可七 1 )。耶穌絕無所懼,因為祂亦曾經嘗過他們的窺探(可三 22 )。法利賽人和文士有他們一貫的宗教觀,因此,耶穌想要更正他們的觀點。
1)宗教不只是人的傳統
「你們誠然是廢棄神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可七 9 )。窺探者抓不到耶穌的錯處,因此轉移攻擊祂的門徒,說他們沒有遵照「長老的傳統」,以特別的方法來洗手(可七 3 )。耶穌回答說,神對於宗教的要求是要遵守神的誡命,並不是人的傳統(可七 9 )。要注意,整個傳統是指著下列經文來說——「長老的傳統」(可七 3 、 5 ),「其餘的傳統」(可七 4 ),「人的傳統」(可七 8 ),及「你的傳統」(可七 9 )。
1. 舉例說明
2)宗教不只是人的語言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做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可七 6-7 )。這句引自以賽亞先知說的話其主要論點是,人的「規例」(即人的傳統)都屬於徒然的,倘若人沒有遵守神的話語。
要注意,以賽亞先知說的話還有第二個含意,因為耶穌指出,宗教也不只是人的言語,乃是與神有「心」的關係(可七 6 )。事實上,耶穌指出,當以賽亞下筆時候,腦海中泛起了法利賽人和文士(可七 6 ;參看賽廿九 13 )。要更進一步的說,耶穌是指他們「偽善」(可七 6 )。這字的原意是「回答的那人。」這代表著「回答的那人卻絲毫不作任何事情。」因此,從以賽亞書這一句引言,特別強調那些說話正確,行動卻十分錯誤的人。宗教並不只是正確的屬靈語言,同時也是正確的行動。
3)宗教不只是人的承諾
「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可七 10 )。這個命令十分清楚。然而,卻總有一些人,無論是出於貪心抑或執意避開律法的責任,決定將供養父母的金錢,作為奉獻聖殿之用。因此,無論是金錢、任何禮物甚至財產,都可以奉獻出去(可七 11 ),任何奉獻者都要付上盡子女孝道的責任。再一次,耶穌指出人要有完整的聖潔,好滿足神的要求,並不只是自負的承諾。」
二、更正對於人類問題的觀點
「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可七 15 ;另參看 13-23 )。從法利賽人的觀點來看,這有可能是耶穌最具革命性的一句話;這明顯有異於拉比的教導。他們認為所有污穢人的都來自外在的根源。拉比認為人先前是完全的純潔和清白,直至人與某些污穢人的東西接觸以後。耶穌清楚的指出,人被污穢的根源並非外在的東西,而是來自「裡面的,從心而出的」(可七 21 )。請注意下列的名單:
1)惡念(dialogismoi hoi kakoi;可七21)
你可以從這個希臘字看見人內心雙向式的悔改。每一種外在的邪惡行動,均源於人內心的選擇。所以,耶穌從「惡念」一詞作開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人的內心先有這種內在對於惡事的交戰後,才將邪惡付諸行動。
2)姦淫(moicheiai;可七21)
這是與配偶以外的人進行不法的性行為。對於猶太人來說,這是一項嚴重的罪行,涉及犯罪的都需要授以極刑(參看利 二十 10 )。
3)茍合(porneia;可七21)
在今天英語用法中,「苟合」一詞尊指胡亂的雜交行為。然而, porneia 一字有更多的意思。這是指著婚姻關係以外一切的性行為。今天,我們需要恢服對於這字原來意思的認識。
4)兇殺(phoneuo;可七21)
這是指著蓄意的兇殺行徑。事實上,除了馬太福音十九章十八節外,這字經常作為「殺害」動詞之用( apokteino )。
5) 偷盜(klopai;可七22)
偷盜( klopai ;可七 22 )是指不當和不誠實的扒竊行為。偷盜的行為根本幫不了小偷什麼,卻完全屬於對財物原來擁有者的掠奪。
6) 貪婪(pleonexia;可七22)
貪婪( pleonexia ;可七 22 )是指毫不滿足地渴望擁有。這亦是柏拉圖所謂的:「人類的渴望就好像是一個濾器或有漏洞的容器,人不斷嘗試去取水,卻得不著什麼。」一個貪婪的人經常渴望得的更多,然而他愈是擁有,愈是沒有滿足感。
7) 邪惡(poneriai;可七22)
邪惡( poneriai ;可七 22 )是指人經常心裡想著傷害別人的念頭,在許多事情上行惡事。他將惡念實行出來,並且經常預備行惡。
8) 詭詐(dolos;可七22)
這字源於「誘捕」或「設陷阱。」這是指一些狡猾的計謀,以不公義的方法欺騙他人。
9)淫蕩(aselgeia;可七22)
淫蕩( aselgeia ;可七 22 )是指所有不受管束的一貫行為。一個淫蕩的人不會修飾自己的罪惡;事實上,他是以驚駭他人為樂。這等人並不知正義和羞恥為何物。
10)嫉妒(poneeros ophthalmos;可七22)
嫉妒( poneeros ophthalmos ;可七 22 )是指懷著嫉妒的眼光,注視別人的快樂和享受,而且一定要設法獲得。
11)謗讟(blaspheme;可七22)
只要將這字分拆開來,就知道這字的意思。 Blapto 意思是「傷害」,而 pheme 則指「說話。」所以,我們知道謗讟的意思是「傷害別人的說話。」我們一般稱中傷人的說話為「誹謗」;針對神的則稱為「謗讟。」
12) 驕傲(huperephania;可七22)
這字的意思是「表現出眾」,指一個人經常地輕視別人。這字原來指一些隱藏的觀點。這的確是一種隱藏的惡,一種隱藏的企圖。
13) 狂妄(aphrosune;可七22)
這並不是指人因為智力有限,而幹出種種如同沒有腦筋的愚蠢行徑;相反,這等人是智力正常,卻幹出種種愚莽的事情。
2. 舉例說明
三、更正對於神國度的觀點
我們可以從耶穌醫好敘利亞腓利基女兒的事件中,看見天國的大小與規模。我們看見耶穌所跨出的一步:
1)接受地域的限制
「耶穌從那裡起身,往推羅、西頓的境內去」(可七 24 )。推羅和西頓是腓尼基的城市,屬於敘利亞的一部分。腓尼基是從迦密山的北端,下溯至沿海岸。腓尼基人是古代偉大的海上民族,以天然港口泰爾港作為航海的基地。
耶穌清楚地指出不潔淨源於人的內心(可七 20 )。這起源於文士和法利賽人論到耶穌門徒,說他們在吃飯以前,不以「特別的方法」洗手(可七 3 ),因而令食物變得不潔淨。耶穌清楚地指出,凡進入裡面的東西才使人污穢(可七 15 ),因而改變了人對於食物作潔淨或不潔淨之分的觀念。
耶穌來到一個外邦人的地方,即是說外邦人也並非不潔淨的,他們同樣在天國有分。
3. 舉例說明
2)接受宗教的限制
「耶穌對她說:讓兒女們先吃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可七 27 )。我們需要明白當時猶太人對於「狗」字的意思。這可能是指那婦人,或指外邦人而言(參看太七 6 ;腓三 2 ;啟廿二 15 ;賽五六 11 )。然而,要注意耶穌只是指一種特小「小狗」而言(可七 27 )。然而,婦人並不因耶穌的回答而感到失望,並且立即回答耶穌,耶穌受感動,因而使她的女兒得醫治。
3)接受時間的限制
我們千萬不要落入一個思想的陷阱,以為耶穌的見證、工作和話語跟我們沒甚關係。福音書的作者自然不大清楚,他們的作品是為後世的讀者而閱讀的。然而,他們卻清晰地知道,這也是與之時空有一段距離的人有密切的關係:「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徒二 39 )。我們得悉了天國的範圍。他們是:
1. 如同世界般廣大
2. 如同鴻溝般深入
3. 如同時間般悠久
結語
馬可福音七章是一篇難懂的一章,然而當中的教導卻是發人深省。我們毋須再懷疑真信仰的本質,或人類問題,或天國規模的大小了。
附加評注
1. 舉例說明
傳統無疑是好的,然而,有時候傳統亦會阻礙發展和成長,如同一棵樹怎樣失去生命般。戈德 (Paul Van Gorder) 家裡附近種植了許多樹,卻被一棵巨型的常春籐逐漸吞噬。「籐樹如同圍繞著樹幹的蛇一樣,人不可能解開這纏著的枝籐,因為它們與樹幹結連一起。它們四鄰無助的巨樹,逐漸失去生命。」( Paul R.van Gorder , Our Daily Bread, Grand Rapids: Radio Bible Class, n.d. )
2. 舉例說明
Gray and Adams 評論記載這個故事:「查理曼大帝 (Emperor Charlenagne) 希望為教會鑄造一個龐大的鐘。教會聘請了一位名叫坦克卓爾 (Tancho) 的人來鑄造。他開始添置物料,要求要有大量的銅和一百磅的銀。然而,他竟將銀據為己有,換上了一種經淨化的錫。當工作完成以後,他將大鐘呈獻於大帝,查理曼將這鍾掛在教堂的塔樓上。然而,人卻無法將這鍾敲響。因此,大帝召坦克卓爾來幫忙,他大力的拉扯著鐘擺,結果鐘擺竟跌下,將坦克卓爾擊斃。」這大鐘製造者悲劇之死提醒我們,無論換上什麼名號,罪惡終歸是罪惡;我們的罪惡最終會有被人知道的一天。」( Richard W. DeHaan, Our Daily Bread, Grand Rapids: Radio Bible Class, 1982, adpated )
3. 舉例說明
這個故事來自一名乘坐火車的人,他從火車望向窗外的月台上。他們都呈現著扭曲的身體和奇怪的臉孔。為了要有更好的視線,這名驚訝的乘客放低窗子,卻發現窗外乘客的臉容完全正常了。扭曲的臉容完全是因為劣質的玻璃窗導致的。耶穌表達了這樣的意思,當人換上了種族歧視和國家仇恨的目光,只會看到一幅扭曲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