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講章大綱
系列:施予的恩典
主題:施予的豐收
經文:林後九6-15
金句:「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林後九6)
引言
經文告訴我們,施予的恩惠是神一項高妙的手法,使送禮和收禮的人皆富足。
一、施予會多結果子(林後九6)
1 )從情慾收割的播種 ( 加六 8)
2 )從聖靈收割的播種 ( 加六 8)
二、施予會增添喜樂(林後九7)
1 ) 不隨便 ( 林後九 7)
2 ) 不抱怨 ( 林後九 7)
3 ) 不勉強 ( 林後九 7)
三、施予會增添益處(林後九8-10)
1 ) 祂滿足我們個人所需
2 ) 祂增加我們實際資源
3 ) 祂激發我們實質上的責任
四、施予會增添感恩(林後九11、15)
1 ) 滿足靈魂 ( 林後九 11)
2 ) 啟發教會 ( 林後九 12-13)
1) 榮耀神 ( 林後九 15)
結語
「我們付出去的錢皆如流水;我們積攢的財物將歸別人所有;唯有我們施予的永遠屬於我們。」
50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施予的恩典
主題:施予的豐收
經文:林後九6-15
金句:「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林後九6)
引言
經文中,保羅用了強有力的字眼,強調施予之恩可充實基督徒的事工。他很堅決地要哥林多人知道,施予的恩惠是神一項高妙的手法,使送禮和收禮的人皆富足。他說:
一、施予會多結果子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 林後九 6) 。自然界和屬靈的境界都有收割的法則。農夫春天播種,秋天便可收割。他若種得少,就收得少;種得多,便收得多。秉持此一簡單的信念,便收穫豐富;缺乏這個概念,便無從收穫。
信徒應明瞭,奉獻並不是揮霍,而是一種耕耘;不是單純的捐贈,而是一種投資。保羅給加拉太人的信中寫道: 「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 林後六 7-9)
1)從情慾收割的播種
「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 加六 8) 。這樣的耕耘並不會帶來收穫。一個放縱情慾的基督徒,花錢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將要收敗壞 ( 參看林前三 12-15) 。順著情慾撒種,將玷污處事的動機及方法。我們施予,重要的不僅是我們給什麼,還有我們如何及為何施予。
2)從聖靈收割的播種
「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 加六 7-8) 。我們以愛、犧牲和事奉回應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便是為在基督裡擁有的永生資金增添利息。沒有人能靠自己的正義得著永生賞賜;我們得救,乃因著信 ( 參看弗二 8-9) 。聖經指示,我們可因施予的侍奉更添富足。我們愈是犧牲奉獻,能容納神賞賜的空間也就愈大。一個小氣的基督徒,靈命也是乾枯的。信徒時常犧牲施予,便會擁有多結果子的豐盛生命。
1. 補充說明
二、施予會增添喜樂
「各人要照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林後九 7) 。奉獻不斷發展,便能多結果子,同時也多得喜樂。苦難常與吝嗇不相分離,反而快樂與寬大恆久並行。想體會個中喜樂,奉獻必須:
1)不隨便
「各人要照本心所酌定的 ……」( 林後九 7) 。神指示我們,施予要出於一片真心,是有目標、有計劃的。隨隨便便的施予表示不在乎和不關懷,因此其中也沒有喜樂。養成一種目標性的作法,能夠加添喜樂。
2)不抱怨
「各人要照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 ……」( 林後九 7) 。我們被要求施予時,誰心裡沒有過不情願和怨恨呢?這樣的施予沒有喜樂,也不會帶來豐富。我們須將此種不樂意的心帶到十字架前,直到我們的心靈產生施予的喜樂。
3)不勉強
「各人要照本心所酌定的,不要勉強 ……」( 林後九 7) 。這話背後的涵義是,信徒奉獻的動機,不應出於他人在自己未奉獻時可能有的想法。很悲哀地,許多人奉獻乃為了在眾人面前維持名譽。這種不值得的想法奪去了基督徒在服事上的愉悅和喜樂。」 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林後九 7) 。 「樂意」 被譯作 「高興地」 ,暗示一個擁有真正喜樂、跳脫人間一切束縛的靈魂。對以弗所長老演說時,保羅引用了主耶穌那句不曾在福音書中出現的話: 「施比受更為有福」( 徒二十 35) 。事實上,這群弟兄若肯深入體會奉獻的喜樂,將受到真正的祝福。每間教會,都有人用生活見證了他們對此屬靈戒律的遵循。
2 .舉例說明
三、施予會增添益處
「神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如經上所記: 「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林後九 8-10) 。施予奇妙之處,乃因它帶來了施予的侍奉。換句話說,神在金錢上信賴祂的人民時,定會照料他們得飽足,並使他們有多餘的給人。施予的諸般益處如下:
1)祂滿足我們個人所需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 ……」( 林後九 10) 以利亞完全聽主吩咐,即使在大地饑荒時,也未曾有任何缺乏 ( 參看王上十七 ) 。大衛說: 「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這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 ( 詩卅七 25) 。耶穌對他的門徒說: 「我差你們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你們缺少什麼沒有?」 他們說: 「沒有」( 加廿二 35) 。 保羅學會無論在什麼景況都能知足 ( 參看腓四 11-12) 。他可以肯定地說: 「我的神必使你們一切所需的都知足」( 腓四 9) 。這位神到今天仍未改變。
2)祂增加我們實際資源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 ……」( 林後九 8-10) 。神會自己加添給我們種地的種子。因此我們可以安心地說,施予不會讓自己貧窮,反而會讓自己富足。主耶穌說,施予是收穫的保證 ( 參看加六 38) ;然而這並非我們施予的動機,以免我們貶低施予的整個道德價值。但我們的主提出此項保證:施予絕不是單向道,而是通往富足的門。
3a .舉例說明
3b .舉例說明
3c .舉例說明
「我們不要以為自己不會遇到信心的試驗 … 約伯對神和對待貧窮的人都很慷慨」( 伯一 5 、 39) ;有一段時間,約伯的一切皆被剝奪,之後又得回,且變得更多。有些時候神接受我們的禮物,卻將對我們的報答換成財寶積存在天上。
3)祂激發我們實質上的責任
「神將 …… 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林後九 8 、 10) 。祂激勵我們施予的動機,利用我們獻上的禮物,使之成為仁義的果子,又將祝福加在我們身上。因此,我們施予的對象在物質和屬靈上皆得著祝福,因我們的施予乃是仁義的果子。這便是從聖靈播種。施予是一回事,使否能從中得著屬靈的祝福又是另一回事。有些施予或能在物質上使人豐足,但在屬靈上卻使人匱乏。另有一種施予不會令我們物質豐足,卻使我們的靈性得著祝福。
四、施予會增添感恩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神」( 林後九 11 、 15) 。神在我們心中動工時,施予遂轉變為敬拜,我們便真正體會施予的恩典。一個受聖靈充滿的人最明顯的證據,便是時常讚美。保羅告誡以弗所的基督徒: 「凡事要借我們主耶穌的名,常常感謝父神。」( 弗五 18 、 20)
4 .舉例說明
使徒保羅清楚表明,藉著施予的事工,能帶來更多感恩。他告訴我們,感恩能帶來以下好處:
1)滿足靈魂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神」( 林後九 11) 。借由我們幫助人的能力,使眾人的感謝歸與神。此種感恩在今日的基督徒間雖已罕見,卻是神對我們的計劃之一。就連神的心,亦在祂獻上自己救贖人類之後,方才得到滿足。基督徒也照樣在為別人而活的時刻,方能得著真正的滿足。這樣的滿足使人將感謝歸於神。保羅頗能體會從固執己見、自私自利、迫害教會等行為中被救贖出來、進而為神榮耀服事人的喜樂 ( 參看提前一 12-13) 。
2)啟發教會
「因為辦這供給的事,不但補聖徒的缺乏,而且較許多人愈發感謝神。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多多地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神」( 林後九 12-13) 。這兩節聖經顯示,由於施予而增添的感恩,教導此教會多多讚美和禱告。保羅指出,耶路撒冷的聖徒會因哥林多教會的福音事工有明顯果效,愈發感謝神。他們的慷慨捐助亦使耶路撒冷聖徒為他們的資助者祈禱 ( 林後九 14) 。
讚美和禱告是一間教會被啟發最顯著的特徵。神教導我們如何施予,直到施予轉變成敬拜。
3)榮耀神(林後九15)
「感謝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 林後九 15) 。保羅對施予的教導下了如此的結論。他說,每次我們存感謝的心施予,便反映了神獻出愛子拯救世人那種難以言喻的偉大行為 ( 參看林後八 9) 。耶穌基督在世上成為窮人,使我們認識祂恩典的豐富。這便是最崇高最深遠的施予。思及此節,我們心中不禁對神充滿說不盡的感謝。
結語
鑒於以上種種教導,我們面對神的要求,豈可有所保留?我們學會如何獻出自己、獻出服事、獻出財物之前,不可能擁有多結果子、滿有喜樂、滿有作為、滿有感恩的生活。我們口頭宣稱自己是順服的基督徒,卻在管家的事工上缺乏見證,我們的順服遂成了謊言。希望將來在基督審判台前,向祂報告我們管家的事工時,不致乏善可陳。
「我們付出去的錢皆如流水;我們積攢的財物將歸別人所有;唯有我們施予的永遠屬於我們。」
附加評注
1 . 補充說明
魯益師 (C.S.Lewis) 從不講施予應按多少比例。他認為最保險的方法,便是給得比我們多出來的部分還多。我們的慈善事工應做到讓我們心疼的程度。若我們的生活品質,與那些收入相當的人一樣富裕,便是給得不夠。 ( Kathryn Ann Lindskoog, 「True Charity,」 in Hymns for The Family of God, Nashville, 1976, p. 514)
2. 舉例說明
一篇動人故事中,哈維加 ( Francis Ridley Havergal) 寫出以下詩句:
拿走我的金銀,
不為我留分文。
他的文章中,有一則個人見證: 「拿走我的金銀,代表將我的首飾,包括一高雅的首飾箱,送給福音團體。我只留一隻胸針每天配戴,紀念我摯愛的父母。我想你明白,我從未像現在這麼喜樂地打包東西。」 這就是樂意的施予。
3a. 舉例說明
裡洛 (Robert A. Laidlaw) 是一位著名的紐西蘭商人,也是《為什麼的原因》( The Reason Why )一書的作者。他年輕時曾與主立約,要將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主。二十五歲時,他將數目增加為所得的一半。神繼續增加他的資產,使他有能力做這樣的見證:」 從我十八歲起,便從薪水中抽出固定的部分奉獻給神,祂遂在靈命溝通和世俗財物方面祝福我上百倍,將出乎我意料的管家事工交給我。」 ( Robert A. Laidlaw, 「 Giving to God」, 3rd ed., London: Living Waters Missionary Union)
3b. 舉例說明
寇蓋特 ( William Colgate) 還是個小孩子時,每賺到一塊錢,便奉獻一毛錢。他的生意開始蓬勃發展時,遂增加至一毛五,後又加到兩毛。之後,他將一半的收入奉獻給神。到他死前,他將所有的收入皆獻給了神。
3c. 舉例說明
在基督徒施予的歷史上,已有多個例證:沒有一個人窮到無法施予。有個太老不能工作的窮女人禱告道: 「請賜我機會、教導我如何幫助傳教士。」 到她死前,已資助了九十三個傳教士。一名年輕的職員將早上的咖啡和麵包錢省下,用來買小冊子引導人們信主。懇求神使你的管家事工充滿創意,能夠榮神益人。
4 .舉例說明
一篇生動的故事中,查理·亞倫 ( Charles Allen) 說,若他是一位畫家,會畫一幅有五千饑民的圖像。站在中央的,是那位時刻關切人們需要的耶穌。在祂手中,將有一分小男孩的午餐。查理·亞倫認為,耶穌大可埋怨東西太少,不足人們所需。然而,祂並不曾抱怨,只是向天父表達感謝。透過祂的示範,耶穌教我們對萬事都當存有感恩之心。 (Charles L. Wallis, ed., The Charles L. Allen Treasury, Old Tappan, 1970, p.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