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講章大綱

系列:施予的恩典

主題:施予的實例

經文:林前八1-9

金句:「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前八9)

引言

對保羅而言,施予是一種恩典,是個人體驗聖靈同在而付諸行動的實際表現。保羅每建立一所教會時,都會以基督徒事奉的道理來教導神的兒女。結果是,馬其頓眾教會都博得慈惠與慷慨的好名聲。在這段經文,保羅把這個事實告知哥林多教會,並援引主耶穌自我奉獻的例子,為的是要激發他們成為慷慨捐助的基督徒。

一、人類施予的實例(林前八1)

1 )  自我犧牲的施予  (  林前八  1-2 )

2 )  甘心樂意的施予  (  林前八  3-4 )

3 )  出自聖靈的施予  (  林前八  5 )

二、神施予的實例(林前八9 )

1 )  基督的施予是自我犧牲  (  林前八  9 )

2 )  基督的施予是甘心樂意  (  林前八  9 )

3 )  基督的施予是出自聖靈  (  林前八  9 )

結語

我們已經看到救主充滿恩典自我倒空的施予實例。我們也看到馬其頓眾教會在施予時那種自我犧牲、甘心樂意、出自聖靈的同樣精神。我們自己難道能少做嗎?不!以我們在屬靈上的祝福以及物質上的富足,我們都應該毫不保留也不後悔的去付出。


47 講章大綱

系列:施予的恩典

主題:施予的實例

經文:林前八1-9

金句:「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前八9)

引言

保羅對施予的觀念是崇高的。對他他而,施予是一種恩典,是個人體驗聖靈同在而付諸行動的實際表現。保羅每建立一所教會時,都會以基督徒事奉的道理來教導神的兒女。結果是,馬其頓眾教會  (   帖撒羅尼迦、庇哩亞、尤其是腓立比   )   都博得慈惠與慷慨的好名聲。在這段經文,保羅把這個事實告知哥林多教會,並援引主耶穌自我奉獻的例子。雖然這個教會滿有各種恩賜(參看林前八  7 ),卻缺乏施予的恩典。保羅引用這兩個施予的實例,就是為了讓他們產生基督徒事奉的責任感。

一、人類施予的實例

「弟兄們,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  林前八  1)  。在此,教會與教會之間的募款活動,是為了耶路撒冷猶太基督徒的需要。迫害和窮困使得母會急切需要外界幫助。這個消息傳到馬其頓眾教會,他們就用高貴的情操來面對此挑戰。為激勵哥林多教會也能付出同樣行動,保羅就向他們詳細描述馬其頓眾教會是如何施予的。

1)自我犧牲的施予

「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喜樂;     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 (  林前八  1-2)  。

1  .補充說明

保羅強調,馬其頓眾教會並非在繁榮富足的情況下慷慨樂捐。當地教會正面臨大試煉  (  參看徒十六  20  ,十七  5  ,十三;腓一  28  ;帖前一  6  ,二  14  ,三  3-9 )  。他們可說窮到谷底。但是他們在患難和極窮之間能有喜樂與慷慨。這是真正的自我犧牲。他們從救主那兒學到這一點。

2  .舉例說明

2)甘心樂意的施予

「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再三地求我們,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  林前八  3-4 )  。聖經清楚的說,施予的恩典絕不是出自外在的強迫,而是出自內心的驅使——愛心的驅動力量。

在第八節,保羅承認自己沒有權力命令哥林多聖徒樂捐,他只是提供機會給他們來證明他們愛心的實在。他引用馬其頓眾教會的例子,說他們是出於自願、超過自己能力地奉獻。他甚至還說,他們是採取主動懇求保羅接受他們的禮物,准他們在」 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  林前八  4 )  。所以甘心樂意的施予不是漫不經心的給,而是受到神聖靈的驅使以及神話語的引導。馬其頓這些可愛的聖徒給了今天的教會多好的榜樣!但願我們對神的奉獻也有如此的自我奉獻與甘心樂意!

3)出自聖靈的施予

「並且他們所做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  林前八  5)  。這些話顯示,他們的施予是對神全然忠誠的外在表現。他們慷慨樂捐最有價值的一點,是對神完全的降服。

也有一些施予是不屬靈的;是別有用心的。其中之一就是為了引人注意。主耶穌在登山寶訓裡就曾指責過這樣的動機。他說: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  太六  3-4)  。另外一種不屬靈的施予,是在奉獻給神的時候懷著恨意和勉強。這跟使徒保羅的教訓是背道而馳的。他教訓我們:  「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林後九  7)  。最不好的一種施予,是想用錢把我們對神的虧欠一筆勾消。

馬其頓眾教會的精神是多麼不一樣!他們不僅在施予上不炫耀、滿有喜樂與慷慨,還表現出全然順服的行為。這節經文指出,他們把自己獻給主和使徒,並非僅僅實現他們當初的承諾,甚至還超過。經節中呈現這種先後順序,說」 他們先把自己獻給主,又照著神的旨意歸附我們」(  林前八  5)  。這意味著在慷慨給了之外,他們還把自己獻給主,接著更毫無保留把自己交在使徒手中來服事基督,並且把這種降服看成是」 照神的旨意」(  林前八  5)  。這就是屬靈的施予!

這是人類在施予上所表現的一個何等偉大的實例!如果我們想知道他們的秘訣,答案就在於他們施予的態度是為了表明對基督的愛。

3  .舉例說明

二、神施予的實例

「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  林前八  9 )  。在這一個涵蓋面很廣的句子裡,保羅指出,激勵馬其頓眾教會慷慨捐錢的聖靈,與支持救主  「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神」(  來九  14)  的永恆之靈其實是同樣一位。換句話說:

1)基督的施予是自我犧牲

「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  林前八  9)  。這句話的動詞用的是過去式,講的是基督道成肉身的事實經過,是保羅最先想到的事情。對使徒保羅來說,基督降世為人最令他感動的是,基督竟甘為窮人。他無法忘懷基督竟如此卑微地俯就於女人小小的子宮裡。因此他在另一段聖經宣揚說:  「大哉,敬虔的奧秘:神在肉身顯現」(  提前三  16 )  。祂充滿能力,卻謙卑屈就人的軟弱;充滿榮耀,卻為了成為人的樣式,甘將自己的光芒擺在一邊;充滿智慧,卻甘心撇下自己的想法,誠心順服天父的旨意;原本富足,卻出生在馬槽裡  (  參看路二  7 )  ,一生沒有自己的家  (  參看太八  20)  ,死時也沒有自己的墳墓  (  參看太廿七  59-60 )  ;在走完行善與施予的完美一生,最後還為了救贖罪人死

在殘酷的十字架上。對保羅,對所有有感情的人來說,這就是恩典,是受之有愧的恩惠,是極大的仁慈,是最崇高的奉獻。想到這個恩典與奉獻,我們怎能不高呼:

啊,無比恩典,耶穌獨自在各各他

為救罪人死在十字架

這樣的朋友,這樣的救主,這樣的王

值得我們將這一生全擺上

哈格雷夫   (T.L.Hargrave)

2)基督的施予是甘心樂意

「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為貧窮」(  林前八  9 )  。是祂採取主動。祂來到世間是出於祂的愛、祂的喜樂、祂的恩典,無人可與祂比擬。祂的犧牲在天父和聖靈看來如此珍貴,正是這個原因  (  參看羅十  6-7 )  。這是施予的屬天標準,是無可取代的。

3)基督的施予是出自聖靈

「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 這種做法是全然無私的,且具備一個使別人豐富的崇高目標。這是出自聖靈的施予。

4.  舉例說明

結論

我們已經看到救主那充滿恩典、倒空自我的施予實例。我們也看到馬其頓眾教會那種犧牲自我、甘心樂意、出於聖靈的施予精神。我們難道能夠少做嗎?不!以我們在屬靈上的祝福和物質上的富足,我們都應該毫無保留、毫不後悔地參與施予的事功。我們的歌和祈禱應如下:

每逢思念奇妙十架

榮耀救主在上懸掛

從前名利富足矜誇

我看如土完全撇下

宇宙萬物若歸我有

盡獻所有何足報恩

神性大愛奇妙難測

願獻我命我心我身

以撒華滋  (Isaac Watts)


附加評注

1.   補充說明

朱威特  博士  (Dr.J H.Jowett)  說:  「不付出代價的宣教,成就不了什麼事。」(Warren W. Wiersbe  ,  Be Joyful,  Wheaton, Ill.: Victor Bokks, 1974, p. 76)

2.   舉例說明

羅倫博士  ( Dr.Roy L.Laurin)  講到一個基督徒商人的故事。當時他正在韓國旅行。有一天,他在路邊看到,田野裡有一個年輕人正拉著粗製濫造的犁,另一個老年人則握著犁的柄。商人覺得很好玩,就用相機拍下這一幕。他對旁邊擔任嚮導的宣教士說:  「好奇怪的畫面!我想這些人一定非常貧窮。」 宣教士輕聲回答說:  「是的。這兩個人剛好是基督徒。他們教會正在建堂。他們很想為此奉獻,但他們並沒有錢。最後他們決定賣掉自己唯一的一頭牛,把收入捐獻給教會。今天春天,他們只好自己犁田。」   商人沈默了好一會兒,最後說道:   「這真正是一種犧牲。」 宣教士說:  「他們並不這麼認為。他們只慶幸自己還有一頭牛可以賣。」   商人再也無話可說。回家以後,他把所拍的照片拿給他的牧師看,並向牧師提起這個故事。然後他說道:  「我要把奉獻給教會的錢加倍,做一些類似犁田的工作。到目前為止,我從未真正在奉獻方面有過一點犧牲。」 ( Roy L. Laurin,  Second Corinthines,  Findlay, Ohio: Dunham Publishing Co., 1946, p. 158).

3.   舉例說明

英國政府當年有意報答戈登將軍( General Gordon )在中國服役的貢獻,但戈登將軍卻婉拒了所有的金錢和頭銜,只接受了一個紀錄他  33  場戰役的金牌。這是他所有物品中最有價值的東西。

在他死後,人們卻找不到這個金牌。最後大家才知道,他在一次嚴重的饑荒中,已將這個金牌寄到曼徹斯特去了。他指定要將金牌熔化掉,好買麵包給窮人。人們發現,他在寄出金牌當天的日記上這樣寫道:  「我已經把我在這世上看為貴重的最後一樣東西獻給主耶穌基督了。」 ( Indian Christian, From 1200 Notes, Quotes and Anecdotes by A. Naismith London: Pickering & Ijnglis, 1962.  獲准使用  )

4.   舉例說明

美國獨立戰爭時,賓州阿法拉塔市住著一個浸信會的牧師,名叫彼得密勒( Peter Miller )。他和華盛頓將軍頗有交情。這個小市鎮也住著一個心術很壞的人,名叫麥克惠特門( Michael Wittman )。這人常利用權勢欺壓牧師。麥克惠特門有次捲入一個叛亂案,被捕後又被叛處死刑。老牧師彼得密勒特地走了  70  英里路,到佛羅里達為這個人的生命求情。他被允許去見華盛頓。

華盛頓聽到他的來意,就說:  「不,彼得,我不能赦免你朋友的罪。」 老牧師叫道:  「朋友?他可是我最大的敵人!」 華盛頓也不禁叫道:  「什麼?你走了  70  英里路來救你敵人的生命?這可不比尋常。我願赦免他的罪。」 他說到做到。彼得密勒就這樣把麥克惠特門從死亡陰影中救出來,讓他回到阿法拉塔市的家。兩人從此也化敵為友了。  (Light and Liberty, 1200 Notes,  Quotes and Anecdotes ,  Pickering & Inglis .  獲准使用  )


進深研究書目

William Barclay,  The Letters to the Corinthians,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54 ).

Herschel Hobbs,  The Epistles to the Corinthians,  (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60).

Charles Hodge,  An Exposition of the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1891, (Reprinted—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53).

H.A.   Ironside,  Addresses on the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 Neptune, N. J.: Loizeaux Brothers, Inc., 1962).

William   Kelly,  Notes on Corinthians,  ( London: G. Morrish, 1878).

G.   Campbell   Morgan,  The Corinthians Letters of Paul,  (Old Tappan, N. J.: Fleming H. Revell Co., 1960 ).

Alan   Redpath,  Blessing Out of Buffetings: Studies in 2 Corinthians,  ( Westwood, N. J.: Fleming H. Revell Co., 1965 ).

R. V.   Tasker,  II  Corinthians,  (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58 ).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