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講章大綱
系列:人生的法則
主題:為人父母的法則
經文:箴廿二1-6
金句:「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箴廿二6)
引言
我們似乎從未離開學校。人生就像校園,不斷給我們訓練和裝備,以面對永生。聖經也清楚指示,成人的生活深受童年教導的影響。因此我們須重新檢討教導孩子的原則。
一、教養孩童的時期
1 ) 印象時期
2 )天真時期
3 )興趣時期
二、教養孩童的藝術
1 ) 家中
2 ) 教會裡
3 ) 社會上
三、教養孩童的目標
1 ) 救贖之道
2 ) 滿足之道
3 ) 服事之道
結語
神會藉著每個遵行祂旨意的兒女,成就祂的事工。因此我們必須依照神的心意,教孩子服事主。我們教導的目標十分清楚,便是讓孩子學到救贖、滿足和服事。我們的責任多麼重大,成果又將多麼輝煌!
24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人生的法則
主題:為人父母的法則
經文:箴廿二1-6
金句:「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箴廿二6)
引言
我們似乎從未離開學校。人生就像校園,不斷給我們訓練和裝備,以面對永生。聖經也清楚指示,成人的生活深受童年教導的影響,為人父母的重要性可見一班。身為父母的我們,將主宰孩子未來的前途。因此我們須重新檢討教養孩子的原則。
一、教養孩童的時期
「教養孩童」( 箴廿二 6) 。童年是接受教育和學識的最佳時機。無論何時何地,這都是不變的定律。在一定範圍內,我們可以趁一條河、一棵樹或一個人氣候尚嫩時,決定他們發展的方向。然而上述三例在長成之後,便無法任意變更。就連小幅度的修改,也須大量精力,且效果不彰。因此,教養須由童年開始。所羅門說: 「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以先,當紀念造物的主!」( 傳廿一 1)
1)印象時期
「你趁著年幼,當紀念造物的主」( 傳十二 1) 。俗話說得好: 「最早種下的印象延續最久。」 主耶穌為強調謙卑受教,遂將一個小孩抱在懷裡,說: 「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太十八 3)
2)天真時期
「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當紀念造物的主」( 傳十二 1) 。雖然主清楚地說,小孩子是 「在罪孽裡生的」( 詩五一 5) ,且 「懷胎時就有罪了」( 詩五五 3) ,但幼年時期相對而言仍是最天真的。由此推衍,童年正是受教的最佳時期,因心智未受污染,耳朵未被蒙蔽,心靈亦未遭撒但擄獲。我們教養孩子,必須牢記這點。
3)興趣時期
「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以先,當紀念造物的主!」( 傳十二 1) 想激起一個人對任何事物的興趣,必須從幼年便開始培養。此原則看來基本,卻常被許多父母師長忘記或忽略。確有人說過: 「沒有一種動物像人類那樣輕忽幼兒。」 若非如此,監獄裡便不會充斥問題青年,不會有那麼多未婚媽媽,雛妓也不會隨處可見。未正確指引孩子生長的方向,是一種罪,主將嚴厲懲罰。我們須趁孩子年幼,教導他們信主且行善。
1 .舉例說明
二、教養孩童的藝術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 箴二十 6) 。經文並非在說: 「教孩子走該走的路。」 教養 「train」 包括了教導 「teach」 ,但教導不一定涵蓋教養。聖經從三個層面分析教養一詞。就內容而言,教養牽涉了示範、教育和處罰。聖經強調,一切教養須以基督教義,或至少以某種信仰為基礎。一個被教養的孩子,不可能不受基督的範例、指導和戒律影響。這是實實在在的:
1)家中
「你們做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弗六 4) 。做父母的不該以壞榜樣激起孩子的邪念或劣根性。許多時候,父母亂發脾氣或欠缺考慮,將孩子引入歧途。父母須借由戒律和教導,發展孩子每一項能力。 「養育」(nurture) 一詞包含 「規範」 、 「訓誡」 和 「處罰」 的意味,用以描述囚犯被釘上十架前所受的嚴刑銬打。處罰孩子在現今社會並不受歡迎。但聖經告訴我們,正確規範在每個敬神的家中有不容置疑的地位 ( 參看箴言十三 24 ,十九 18 ,廿三 13-14) 。 「只要照著主的教訓」 意味著指導。提摩太因母親和祖母的教導,自幼便知曉經文,深獲使徒保羅的稱許 ( 提後一 5 ,三 15) 。
2 .舉例說明
2)教會裡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可十 14) 。我們的主很少發怒。正因如此,令祂發怒的事便顯得突出。小孩子被帶到救主面前,門徒卻以為主耶穌基督會因此困擾,試著阻攔。耶穌遂在那時表達了極大不滿。從那時起,教會的使命便是要通過範例、指導和戒律,將小孩子帶進主內。可悲的是,常因為不好的範例、不良的指導和不嚴謹的戒律,阻擋了孩子們瞭解基督。
3)社會上
「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栓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裡。這世界有禍了!」( 太十八 6-7) 主實際要說的是,若戕害了孩子們單純的信心,或令他們存有偏見,便會引發最嚴厲的審判。為闡明這點,祂選擇了當時希臘人使用的、最可怖的處罰方式——在一個人頸項上栓了磨石,沉在深海裡,不留半分情面,更不給他安葬的權利。如此沉重的話語,從慈愛的天父口中說出,應能使教育家檢討他們每天教養孩子的方法,和這些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
學校裡缺乏信仰的教導;因此,研發各種方法將福音傳給外邦人孩童,便顯得異常重要。兒童福音團契和其它聖經小組皆開始動作。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條件許可,便有聚會;學校和家裡都有福音小組;在職人員聖經學校聘請專人指導;為父母開辦研習會,呼籲他們照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孩子。
三、教養孩童的目標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 箴廿二 6) 。生命的道路只有一條,便是神借由獨生兒子耶穌基督告知世間男女的真道。這就是:
1)救贖之道
耶穌說: 「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 太十八 14) 。若這群小子的死亡是可能的,則救贖也是可能的。因此救主特別提到: 「這信我的一個小子」( 太十八 6) 。我們之前談到提摩太——從小接受聖經的教導,使他 「因信耶穌基督有得救的智慧」( 提後三 15) 。
3 .舉例說明
2)滿足之道
「使他走當行的道」 這句話,也可被譯為 「行走祂的道。」 由此可見,主對每位信祂的兒女,都有特別的計劃和目的。這對每個在主裡重生的人而言,是非常真切的。以弗所書的作者告訴我們: 「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箴二 10) 。對孩子、父母和老師而言,知曉一個年輕生命實現了主在他身上的計劃,是最值得滿足的事。
知足最大的秘訣,便是瞭解神 「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羅十二 2) ,由此得著平安喜樂。
3)服事之道
莫非特 (Moffatt) 重述箴言廿二章 6 節: 「教導孩子正當的求生之道,使他到老也不偏離。」 每個父母和老師的目標,便是教導孩子服事神並服事人。
哈拿向神祈求兒子,神回應了她的禱告。因此她 「將這孩子歸與耶和華,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 撒上一 28) 。接下來的畫面,便是小撒母耳在聖殿中 「侍奉耶和華。」 (撒上三 10 )
結語
不論是教會事工或其它呼召 ,神會藉著每個遵行祂旨意的兒女,成就祂的事工。
因此我們須照神的心意,教孩子服事主!我們教導的目標十分清楚,便是讓孩子學到救贖、滿足和服事。神使我們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的責任多麼重大,成果又將多麼輝煌!讓我們牢記經文的教訓: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
附加評注
1 .舉例說明
班森 (Bob Benson) 運用他的智慧,講了一個關於教養小孩的故事。他稱這則故事為 「決戰西大道。」「兩個小男孩坐在車子後座,拿著新的來復槍對我發射。他們的媽媽正趕著回家,好擺脫兩個小鬼的吵鬧。但紅燈逼使她在校園路停下,我的車正好停在他們隔壁,亦即第一浸信會前。我冷靜地拉下窗子,從車子地板上拿起派屈克的玩具手槍,對他們大肆掃射。歡叫聲中,他們倒在車座和地板上,發出瀕死的痛苦呻吟。我很歡喜,因我重新發覺,自己也是人類大家庭裡的一分子,可以撥出時間和小弟兄玩耍。」(Come Share the Being by Bob Benson, p. 82, Impact Books, a division of John T. Benson Publishing Co.)
2 .舉例說明
是要讓我們知道,祭司以利是一個好人,卻是個糟糕的父親。撒母耳記上二章 13 節和三章 13 節描述,他不曾給孩子為人父母應給予的規範和指導,致使他的孩子英年早逝,且他們祭司的身份也被剝奪。
3 .舉例說明
在美國,信主最久的一批人大多是在十五歲之前便信了的。一項調查顯示,教會的永久成長鬚源自主日學,接著是孩童福音工作,再來則是通過福音廣播,以跟從這場福音聖戰。我們的最高目標須為孩子的救贖,否則他們受的任何教養皆白費。我們須認清很重要的一點——我們不可能將孩子教養得比自己更好。若我們不曾體驗主的救贖,便無法引導孩子步向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