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講章大綱
復活節主日
主題:空墳墓
經文:太廿八1-10
引言
安息日過去,主日來臨。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另一位馬利亞為要趕早探墓,露宿在外。但她們抵達時,發覺墓中空無一物,封墓石也被挪開。那座空墳,正是基督教義的中心。
一、空墳墓的神跡(太廿八6)
1 ) 救主復活的神跡
2 ) 救主獲釋的神跡
二、報空墳墓的使者(廿八2-4)
1 )使者的戲劇化降臨 ( 太廿八 2)
2 ) 使者的奇妙顯現 ( 太廿八 3)
3 )使者的象徵性宣告 ( 太廿八 2)
三、空墳墓的信息(太廿八5-7)
1 ) 骷髏地的基督 ( 太廿八 5)
2 ) 得勝的基督 ( 太廿八 6)
3 ) 掌權的基督 ( 太廿八 7)
結語
借由空墳墓,你是否認識了這位超越死亡、得勝的、掌權的基督?若你還不認識祂,請謙卑自己來到祂跟前,接受祂救贖的禮物;背起使命,告訴人們耶穌活著。屈膝在祂腳前說: 「我的主,我的神!」(約二 28 )
14 講章大綱闡釋
復活節主日
主題:空墳墓
經文:太十八1-10
引言
1977 年復活節過後幾天,有人詢問《費城詢問報》(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的讀者信箱,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 頻道在棕櫚節和復活節播放的兩集電視節目 「拿撒勒的耶穌」(Jesus of Nazareth) 是否有書本版。該報答得很妙: 「它已經存在了將近兩千年。但你若想要 NBC 版本,只要一塊九毛五分就可以在巴倫丹書店買到。」
熟讀新約聖經的人都知道,福音書三分之二的內容都在闡揚主耶穌基督的死、埋葬與復活。福音工作者小心翼翼地將諸般史實紀錄下來。現在讓我們借由馬太福音廿八章的描述,重溫當時的情景。
安息日未至,婦女們便前往探視主耶穌基督的遺體。尼哥底母和亞利馬太的約瑟用香膏抹了祂。她們直待到破曉的號角響起,才懷著哀傷的心情回家。安息日過了;晚間,殿裡又傳出號角聲。主日隨後來臨。許多人認為婦女們鎮夜露宿在外,是為了要趕在黎明前探墓。她們到墓地時,墳墓已經空了,封墓的石頭也被移走。
那座空墳,即為基督教義的中心。我們可以毫不猶疑地說:墳墓空了,耶穌活著,在寶座上作王!
一、空墳墓的神跡
「祂不在這裡,照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 太廿八 6) 。空墳墓的神跡就是:
1)救主復活的神跡
「祂復活了」( 太廿八 6) 。耶穌說: 「成了!」( 太十九 30) ,並交出靈魂,便死去。天父為此事做了見證: 「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 太廿七 51) 。仔細看,幔子是 「從上到下」 裂的。神跡發生了,殿裡那條足足有兩個手掌迭起來一般厚的幔子裂成兩截,是耶穌 「交出靈魂 」 的記號 ( 太廿七 50) 。祂從天上來時背負的使命已然完成。
除了 「父的見證」 ,尚有 「反對者的見證」 —— 「惟有一個兵丁拿槍刺祂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 約十九 34) 。敵人恐怕祂從十字架上逃跑,要求彼拉多親眼見耶穌死。於是兵丁被派去查驗三名同釘十字架的罪人。他們看見其中一人還活著 「被釘十架,有時需要數天時間才會死去」 遂打斷他的腿,讓他死得快些。另一個罪人也遭到相同待遇。但他們走近耶穌時,發覺祂已斷氣。一名士兵用矛刺祂的肋旁, 「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 約十九 34) 。
我們的主 「心碎而死」 ——不單肉體苦痛,還有心靈的掙扎。在祂交出靈魂的一剎那,祂也獻出了整顆心,被尖矛刺穿、流出血和水,一切掏空殆盡。
再看看 「友人的見證」 —— 「約瑟取了身體,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 約廿七 59-60) 。從那時起,觸碰救主身體的就只有愛祂的人的手。約瑟、尼哥底母、佇立在旁的婦女,依照猶太人的習俗用香膏抹祂﹝不同於埃及人,亦不同於羅馬人的方法,祂的遺體完全不曾受到破壞﹞,且將祂的遺體放在新墳墓裡。
神早已為這一切做了奇妙預備!若是一個別人用過的舊墳 「猶太人常借用別人的墓地」 ,人們八成會說: 「我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一個死人碰到以利沙的遺體,便復活了!」 然而聖經上明白揭示,那是一個 「新墳。」 一塊大石被推到墓口,當作墓門。在眾祭司要求下,墓被封起。彼得·馬歇爾 (Peter Marshall) 提出,馬太寫下了文學史上最嘲諷的一段話: 「他們就帶著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頭,將墳墓把守妥當」( 太廿七 66) 。為避免可能發生的騙局,他們做了種種防備。
然而,神的時刻一旦來到,空墳墓的神跡便發生。復活,不只是意識的恢復。舊約和使徒時代,曾有人從死亡中醒轉,但耶穌基督的復活,乃是進入不死的永生—— 「死不再作祂的主人」( 羅六 9) 。祂要宣稱: 「我是那存活的;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 啟一 18) 。那有血有骨有肉的身體復活,成為榮耀的身軀,能在瞬間消失,穿越密閉的門,此刻顯現,下一刻又消弭不見。
2)救主獲釋的神跡
「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 太廿八 6) 。亨利·勒丹 (Henry Latham) 在他的著作 「復活主之研究」(The Study of the Risen Master) 中提出,主穿過裹屍巾,使之原封不動留在墓中。那是亞利馬太的約瑟用來包裹耶穌的。祂的遮臉布則被放置在另一處,也沒有人碰過。約為此深受震撼,篤信基督復活。請記住約看見裹屍巾與遮臉布的那一幕——他 「看見就信了。」
1. 舉例說明
空墳墓的神跡是基督教義的基石,是基督信仰的確據,否定了無神論和理性主義。神曾作過與即將要作的工,都涵蓋在復活一事當中。這證明了神創造並撫育天地,在歷史上成就大能奇事,又道成肉身賜下恩典。
二、報空墳墓的使者
「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他的相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看守的人就因他嚇得渾身亂顫,甚至和死人一樣」( 太廿八 2-4) 。請思想:
1)使者的戲劇化降臨
「忽然,地大震動 ……」( 太廿八 2) 。神從天上對人說話,告訴世人祂的獨生子復活了。神並非將消息悄悄洩漏,而是用轟隆激盪的大地震向人宣告。
2)使者的奇妙顯現
「他的相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 太廿八 3) 。馬可寫道,使者是個年輕人 ( 參看十六 5) 。那是個重要的表徵。由此可見在永生國度裡,人們永遠以年少的姿態存活。看看那位使者:他的相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坐在天國榮耀純潔的光中。在他的注視下,冷酷的兵丁嚇得一動也不敢動, 「甚至和死人一樣」( 太廿八 4) 。兵丁回過神來,便將經歷的事報給祭司長。祭司長用銀錢賄賂他們,要他們對外宣稱,有人乘夜盜走了耶穌的身體。
2)使者的象徵性宣告
「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 太廿八 2) 。他一句話也沒說,皆用行動表示。我們當留心:生命的意義不能說說就算,乃要付諸實行。使者獨力成就了需要一大群人才能做的事:一口氣將石頭滾開,坐在上面,像在反駁全世界: 「看吧,你們將墓封住,又差兵丁看守,以為自己戰勝世界和陰間,以為祂再也活不起來。現在好了,墳墓已經空了!」 主的使者並未打開墳墓放出基督,只是來宣佈救主早已離去。 「耶穌基督活著!」 祂戰勝了罪惡、死亡,和封祂的墳墓!
2 . 舉例說明
三、空墳墓的信息
「天使對婦女說: 『 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來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祂不在這裡,照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訴祂的門徒,說祂從死裡復活了,並且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祂。看哪,我已經告訴你們了 』」( 太廿八 5-7) 。天使的信息說明基督是:
1)骷髏地的基督
「那釘十字架的耶穌」( 太廿八 5) 。從死裡復活的主,手上、腳上、肋旁和額頭皆帶有骷髏地的記號。骷髏地在人類歷史上成為事實之前,早在神的心裡成為事實。耶穌是 「創世以來 『 便要 』 被殺的羔羊」( 啟十三 8) ;骷髏地遂成為兩個永恆的交會點 ( 譯者按: 「永死」 與 「永生」) 。有朝一日,我們將在寶座上看見 「被殺過的羔羊」( 啟五 6) 。祂將永遠帶著骷髏地的印記。若沒有祂身上的釘痕,救恩便不存在。
2)得勝的基督
「祂不在這裡,照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 太廿八 6) 。救贖於此顯見。基督得勝,擊垮了一切仇敵。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耶穌死亡,使我們得寬恕。祂的復活,將我們從世間的罪惡解救出來,遠離肉慾和邪念 ( 參看希七 25) 。神要耶穌 「作君王、作救主」( 徒五 31) ,我們應將此重要信息傳遍全地。
3 .舉例說明
3)掌權的基督
「快去告訴祂的門徒,說祂從死裡復活了」( 太廿八 7) 。這是一道使命。此章節共有三次提到 「加利利」 :天使說 「往加利利去」( 第 7 節 ) ;耶穌遇見眾人時說 「告訴我的弟兄,叫他們往加利利去」( 第 10 節 ) ;最後十一名門徒照耶穌的指示,在加利利集合,領受祂的大使命。
結語
空墳墓的存在,是否使你認識了骷髏地的、得勝的、掌權的基督?若還不認識祂,是否願意謙卑自己來到祂跟前,仰望祂釘痕的手、腳和肋旁,領受救恩,背起祂托付的大使命,告訴人們耶穌活著?來屈膝在祂腳前,說: 「我的主,我的神!」( 約廿 28)
附加評注
1 . 舉例說明
「是幻覺吧?」 懷疑論者如是說, 「神跡不存在!它不可能發生的!別故意給我出難題,借此說服我相信神跡。那些死人復活、從墳墓和裹屍布裡走出來、走進園子裡又消失的故事,還有身體穿過門、出現了又不見、跟正常人一樣吃東西、然後像鬼魅一樣消散 … 無知的漁夫居然看到天使坐在岩石上。別想叫我相信,我受不了。」(Mr. Jones, Meet the Master, ed. By Catherine Marshall, p.97, Pyramid Publication, Inc. for Fleming H. Revell Co., 1949)
試想若一名懷疑論者坐在客廳,離他數呎之距有一台可遙控的電視。按鈕一按,電視屏幕馬上出現閃動的畫面。懷疑論者對這畫面沒興趣,遂又按另一個鈕將電視關上。電視有無節目,完全受他控制,這說法正確嗎?事實上,節目仍上演著,只等想看的人將它打開。救恩也是這樣。無論我們相信與否,復活的事實絲毫不受改變。 (Adapted from Mr. Jones, Meet the Master )
2 . 舉例說明
華盛頓郵報 (Washington Post) 有一篇文章說,共產主義用盡各種方式令他們的偉人歷久不被遺忘。 「列寧與我們同在」 、 「列寧不死」 種種類似的標語,一直是共產黨高層的工具,用以為迷信的農民營造可代替宗教信仰的情緒。 「斯大林用香料塗抹列寧的遺體,將之放置在紅色廣場一座巨陵,以令列寧 『 永世不朽 』 。」 然而重點是,列寧身體雖在,卻擺在棺材中。不管標語如何流行,列寧還是死了。主基督就不同,神令祂從死裡復活。耶穌的身體並未歸於塵土。祂復活,成為福音的根基。耶穌今日活著,不只是門徒一廂情願的想法。帶著榮耀和勝利,祂的身體確實從墳墓中走了出來。 (Quoated in The Prairie Overcomer, June 1969, p.258)
3 .舉例說明
某個復活節來臨前,加拿大的《卡城先鋒報》﹝ The Calgary Herald ﹞出現了一道標題: 「受難日沒有報紙。」 其中寓意頗深。有多少 「基督教會」 不傳講受難日的信息?傳福音的工作被授權給教會,而 「福音」 在聖經中的定義包含了耶穌的死亡、埋葬和復活。在我們國家的講台上,此一信息有否在受難日被廣為宣揚?有沒有關於耶穌的短講,敘述祂的烈士事跡?講道時,是否獨獨遺漏了聖經所記、第一個受難日發生的事?教會必須將福音傳遍。不是強迫推銷,更不是號立異端,而是傳揚福音! 「傳令者」(herald) 的意思,是宣佈消息的人。他無須修改或潤色該信息,一切都照實說,不增刪,不歪曲,更不向任何勢力妥協。願神為今日的教會預備傳令使者,傚法施洗約在曠野所做的工。 (Quoated in The Prairie Overcomer, June 1969, p.257)
進深研究書目
William Barclay, Gospel of Matthew, 2 Vol.,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G. Campbell Morga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929).
C. H. Spurgeon, Spurgeon』s Popular Exposition of Matthew, (1893 ; reprint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2).
R. V. G. Task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1).
John F. Walvoord, Notes on Matthew, (Neptune, N. J.: Loizeaux Brothers, Inc., 1948).